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高速铁路ZPW-2000轨道电路技术发展与成就

IT圈 admin 63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圭丹亦)

高速铁路 ZPW-2000轨道电路技术发展

与成就

摘要:在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十年中,也是轨道电路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

的十年,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适应复杂应用条件的轨道电路系统,解决了绝缘破

损信号过区防护、动车组轮轨接触电气分路、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流电气化、雷电

高频瞬态信号冲击、复杂枢纽多线路并行区段防干扰等诸多技术难题。面向未来

应用需求,提出了轨道电路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高铁铁路;ZPW-2000;电路技术;发展

1.概述

2003年铁路自动闭塞系统采用ZPW-2000系列轨道线路,为高速铁路建设奠

定了基础。截至2018年底,ZPW-2000系列轨道线路已投入运行近3万 km,其安

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可维护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10年来中国高速

铁路的安全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回首十年来高速铁路轨道电路技术

的发展,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第一,装备性能不断提高,安全可靠性达

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二,环境适应性不断增强,从高温到高寒,从高原到平原,

都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第三,智能维护手段不断丰富,基于感知手段,通过模

拟模型、设备化,开发了轨道电路监测与诊断系统,使设备维修工作智能化、精

准化。

2.近些年取得的成就

1.技术体系标准化

工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建立技术体系。十年来,在铁路信号领域的设计、研究

和开发、建设、维护、管理单位及各高校,共编制完成ZPW-2000型轨道电路相

关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14个,行业检验认证标准7个,国铁集团企业标准

11个。

1.1在系统设计方面,编制了高速、铁轨、重载、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涵盖

了我国所有铁路运输类型;制定了ZPW-2000型轨道电路系统技术条件和设备标

准,规范了整个产品开发和应用过程。

1.2在施工维修方面,高精化完成了高铁、普铁信号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和

细部工艺质量标准;制定了铁路信号维修规范,建立了施工维修技术标准和业务

管理制度。

1.3防雷击电磁兼容与检测方面,在跨学科的基础领域中,参编了1部国家

标准、7部行业标准和1部铁矿石集团企业标准,明确了检测技术手段,涵盖全

面,方法得当。

1.4线路接口数量多,为确保系统可靠运行,参编了车辆、牵引供电、无砟

轨道等方面的国家标准1部,国家铁路总公司2部,实现了对线路接口环境的技

术约束。用34条标准凝聚行业共同智慧,构建涵盖全环节的ZPW-2000轨道电路

系统技术保障体系。

2.安全管控精细化

将故障安全理念逐步渗透到应用细节,通过提高分路性能、绝缘破坏机车信

号越区保护等措施,全面提高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性。

2.1提升分路性能

造成恶化的主要原因有高速轮轨接触、磨损减少、断电运行、固定进路等不

利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试验表明,该分路电阻值通过较高的轨面电压和足够的

短路电流,可以保证在分路要求的范围内。2011年至2012年,通过对车辆轮轨

接触电阻非线性击穿特性的研究,确定了分路电阻和轨面最不利条件,并在此基

础上发布了轨道电路调整技术方案(V3.0),目前已在全国6.3万个轨道区段广泛

应用,使车辆分路性能比原线路提高2.2倍以上,基本消除了高速惰行状态下区

间分路不利现象。

2.2绝缘破损机车信号越区干扰防护

为避免在“绝缘损坏+车载 ATP频段无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机车信号升

级故障,通过对故障库、车站中途折返等应用场景的分析,设计出绝缘损坏的双

层保护方案,研制出相应的保护设备。第一层采用调谐装置实现保护,可保证绝

缘损坏后的串入信号得到有效阻断。对因调谐设备故障而不能在区段占用情况下

进行检测,且保护功能消失的情况,需要在股道上设置第二层保护,即补偿调谐

设备,对相邻信号具有短路效应,对本区段信号具有等效补偿电容。应用此方案

后,跨区机车信号幅度比无保护措施降低95%,安全裕量达到5倍以上,达到故

障状态下的安全保护目的。

3.可靠提升全面化

轨道电路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提高抗工频干扰能力、防雷击能力、器件可靠性、

电磁兼容性、设备冗余能力、施工工艺和生产制造规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提高。

3.1牵引电流、谐波干扰防护

在高速铁路上,牵引电流、谐波干扰已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平衡牵引电

流和机车牵引谐波的共同作用下,轨道电路应保证正常运行。牵引力电流不平衡

根据技术标准,牵引供电系统可兼容。

3.2防雷性能提升

因为雷击信号可以击穿模拟防雷网的印制板或接线端子,使其通过隔离变压

器保护环节向室内内部放电,从而破坏室内电子设备,耦合入人路径。为此制定

了改进模拟网盘防雷耦合通道的技术方案,以提高系统在强雷击条件下的可靠性,

并于2012年底开始在全路高铁线路上应用。根据该方案,现已完成了6.4万防

雷模拟网络盘的优化实施,使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每年每百公里雷击故障次

数从0.036下降到0.0052,有效降低了86%。

3.3器件可靠性提高

铝液电解电容是目前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容,由于它的经济性、容

量和工作电压都很高,在ZPW--2000轨道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分析,

发现其低温性能较差,等效串联阻抗 ESR较大,工艺要求高,易因干燥而引起寿

命限制,是应用中的薄弱环节。为了使 ZPW.-2000型轨道电路在轨道旁的调谐匹

配装置中具有4700μ F铝电解电容,要求ZPW-2000型轨道电路能够在200 A不

平衡牵引电流作用下可靠、稳定地工作。

抗干扰性是汽车牵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频带内谐波干扰轨道电路

正常工作,对动车组谐波进行了限制,中国采用的动车组均应按规范要求设计。

举例来说,工频牵引谐波在1700 Hz频率和+45 Hz频率之间,有效值不能超过

0.3 A,持续时间不能超过0.3 s。为了防止不平衡的牵引电流干扰和限制带内工

频牵引谐波的干扰,2000型轨道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确保现场使用的可靠性。

①对于电解电容容值由4700μ F劣化降至3000μ F以下,但在未影响系统正常

工作前,采用反向电路改变试验,利用轨道电路送受端的功率差,促使 ESR的改

变。在监测系统中,劣化的电解电容将呈现一条曲线,该方法可以提前识别劣化

电容。②以薄膜电容代替电解电容用于新产品:PP薄膜电容偏差,损耗,静电强

度。ZPW2000型轨边设备隔直电容稳定性、可靠性及适用性。

4.维修维护智能化

为了实现检修和维护的智能化,我国铁路工作者率先研制出ZPW-2000型轨

道电路诊断系统,并研制出电子式轨边设备。在我国高速铁路上首次对大约万种

典型轨道电路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精确分析,模拟误差由5%提高到0.5%。采用模

拟分析技术,通过在线实时分析、诊断采集的数据,准确定位区段内11个具体

设备,将故障查找时间缩短到10 min以内,大大提高了现场维修效率。Z针对批

量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自适应配置算法,并

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行业级验收检测方法。

结语

ZPW-2000型轨道电路在标准体系、安全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面对未来,在“交通强国,铁

路先行”的目标指引成为信号系统中的一员,轨道电路作为信号系统需要继续立

足于现场应用需求,不断优化、发展、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解决现实问题为

导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轶轩,谢文磊,马斌。重载铁路无砟轨道对ZPW-2000A轨道电路传输

性能的影响[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6,13(3)。

[2]TB10180-2016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

2024年6月5日发(作者:圭丹亦)

高速铁路 ZPW-2000轨道电路技术发展

与成就

摘要:在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十年中,也是轨道电路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

的十年,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适应复杂应用条件的轨道电路系统,解决了绝缘破

损信号过区防护、动车组轮轨接触电气分路、大功率机车牵引电流电气化、雷电

高频瞬态信号冲击、复杂枢纽多线路并行区段防干扰等诸多技术难题。面向未来

应用需求,提出了轨道电路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高铁铁路;ZPW-2000;电路技术;发展

1.概述

2003年铁路自动闭塞系统采用ZPW-2000系列轨道线路,为高速铁路建设奠

定了基础。截至2018年底,ZPW-2000系列轨道线路已投入运行近3万 km,其安

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可维护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10年来中国高速

铁路的安全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回首十年来高速铁路轨道电路技术

的发展,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第一,装备性能不断提高,安全可靠性达

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二,环境适应性不断增强,从高温到高寒,从高原到平原,

都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第三,智能维护手段不断丰富,基于感知手段,通过模

拟模型、设备化,开发了轨道电路监测与诊断系统,使设备维修工作智能化、精

准化。

2.近些年取得的成就

1.技术体系标准化

工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建立技术体系。十年来,在铁路信号领域的设计、研究

和开发、建设、维护、管理单位及各高校,共编制完成ZPW-2000型轨道电路相

关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14个,行业检验认证标准7个,国铁集团企业标准

11个。

1.1在系统设计方面,编制了高速、铁轨、重载、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涵盖

了我国所有铁路运输类型;制定了ZPW-2000型轨道电路系统技术条件和设备标

准,规范了整个产品开发和应用过程。

1.2在施工维修方面,高精化完成了高铁、普铁信号工程的施工技术规范和

细部工艺质量标准;制定了铁路信号维修规范,建立了施工维修技术标准和业务

管理制度。

1.3防雷击电磁兼容与检测方面,在跨学科的基础领域中,参编了1部国家

标准、7部行业标准和1部铁矿石集团企业标准,明确了检测技术手段,涵盖全

面,方法得当。

1.4线路接口数量多,为确保系统可靠运行,参编了车辆、牵引供电、无砟

轨道等方面的国家标准1部,国家铁路总公司2部,实现了对线路接口环境的技

术约束。用34条标准凝聚行业共同智慧,构建涵盖全环节的ZPW-2000轨道电路

系统技术保障体系。

2.安全管控精细化

将故障安全理念逐步渗透到应用细节,通过提高分路性能、绝缘破坏机车信

号越区保护等措施,全面提高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性。

2.1提升分路性能

造成恶化的主要原因有高速轮轨接触、磨损减少、断电运行、固定进路等不

利因素。多年来的研究、试验表明,该分路电阻值通过较高的轨面电压和足够的

短路电流,可以保证在分路要求的范围内。2011年至2012年,通过对车辆轮轨

接触电阻非线性击穿特性的研究,确定了分路电阻和轨面最不利条件,并在此基

础上发布了轨道电路调整技术方案(V3.0),目前已在全国6.3万个轨道区段广泛

应用,使车辆分路性能比原线路提高2.2倍以上,基本消除了高速惰行状态下区

间分路不利现象。

2.2绝缘破损机车信号越区干扰防护

为避免在“绝缘损坏+车载 ATP频段无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机车信号升

级故障,通过对故障库、车站中途折返等应用场景的分析,设计出绝缘损坏的双

层保护方案,研制出相应的保护设备。第一层采用调谐装置实现保护,可保证绝

缘损坏后的串入信号得到有效阻断。对因调谐设备故障而不能在区段占用情况下

进行检测,且保护功能消失的情况,需要在股道上设置第二层保护,即补偿调谐

设备,对相邻信号具有短路效应,对本区段信号具有等效补偿电容。应用此方案

后,跨区机车信号幅度比无保护措施降低95%,安全裕量达到5倍以上,达到故

障状态下的安全保护目的。

3.可靠提升全面化

轨道电路系统的可靠性通过提高抗工频干扰能力、防雷击能力、器件可靠性、

电磁兼容性、设备冗余能力、施工工艺和生产制造规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提高。

3.1牵引电流、谐波干扰防护

在高速铁路上,牵引电流、谐波干扰已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平衡牵引电

流和机车牵引谐波的共同作用下,轨道电路应保证正常运行。牵引力电流不平衡

根据技术标准,牵引供电系统可兼容。

3.2防雷性能提升

因为雷击信号可以击穿模拟防雷网的印制板或接线端子,使其通过隔离变压

器保护环节向室内内部放电,从而破坏室内电子设备,耦合入人路径。为此制定

了改进模拟网盘防雷耦合通道的技术方案,以提高系统在强雷击条件下的可靠性,

并于2012年底开始在全路高铁线路上应用。根据该方案,现已完成了6.4万防

雷模拟网络盘的优化实施,使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每年每百公里雷击故障次

数从0.036下降到0.0052,有效降低了86%。

3.3器件可靠性提高

铝液电解电容是目前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容,由于它的经济性、容

量和工作电压都很高,在ZPW--2000轨道电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分析,

发现其低温性能较差,等效串联阻抗 ESR较大,工艺要求高,易因干燥而引起寿

命限制,是应用中的薄弱环节。为了使 ZPW.-2000型轨道电路在轨道旁的调谐匹

配装置中具有4700μ F铝电解电容,要求ZPW-2000型轨道电路能够在200 A不

平衡牵引电流作用下可靠、稳定地工作。

抗干扰性是汽车牵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频带内谐波干扰轨道电路

正常工作,对动车组谐波进行了限制,中国采用的动车组均应按规范要求设计。

举例来说,工频牵引谐波在1700 Hz频率和+45 Hz频率之间,有效值不能超过

0.3 A,持续时间不能超过0.3 s。为了防止不平衡的牵引电流干扰和限制带内工

频牵引谐波的干扰,2000型轨道电路采用的技术方案,确保现场使用的可靠性。

①对于电解电容容值由4700μ F劣化降至3000μ F以下,但在未影响系统正常

工作前,采用反向电路改变试验,利用轨道电路送受端的功率差,促使 ESR的改

变。在监测系统中,劣化的电解电容将呈现一条曲线,该方法可以提前识别劣化

电容。②以薄膜电容代替电解电容用于新产品:PP薄膜电容偏差,损耗,静电强

度。ZPW2000型轨边设备隔直电容稳定性、可靠性及适用性。

4.维修维护智能化

为了实现检修和维护的智能化,我国铁路工作者率先研制出ZPW-2000型轨

道电路诊断系统,并研制出电子式轨边设备。在我国高速铁路上首次对大约万种

典型轨道电路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精确分析,模拟误差由5%提高到0.5%。采用模

拟分析技术,通过在线实时分析、诊断采集的数据,准确定位区段内11个具体

设备,将故障查找时间缩短到10 min以内,大大提高了现场维修效率。Z针对批

量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自适应配置算法,并

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行业级验收检测方法。

结语

ZPW-2000型轨道电路在标准体系、安全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面对未来,在“交通强国,铁

路先行”的目标指引成为信号系统中的一员,轨道电路作为信号系统需要继续立

足于现场应用需求,不断优化、发展、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解决现实问题为

导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轶轩,谢文磊,马斌。重载铁路无砟轨道对ZPW-2000A轨道电路传输

性能的影响[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6,13(3)。

[2]TB10180-2016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