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浅谈液晶显示屏之白平衡
2024年6月6日发(作者:湛朔)
浅谈液晶显示屏之白平衡
摘要:在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白平衡的调整是一个关键部分,白平衡误差是
彩色电视机的一项重要的色参数,白平衡调整的好坏对电视机的色彩再现性能有
极大的影响,通过拟合补偿后端显示屏的色温差异,可以更好的还原图像色彩。
关键:白平衡,色温,液晶显示器
1.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中午拍
摄的片子,暖黄的色调给人阳光灿烂的感觉,而清晨或者太阳下山时,拍出来的
片子犹如蒙上了一层蓝色的调子,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白平衡是电视
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
题。当液晶显示屏的输入信号为不同亮度的白信号时,输出信号的色坐标将随亮
度变化而变化,出现白平衡误差,会影响液晶电视的观看效果。
2.主要概念
白平衡(White Balance),是指对显示器产生的白色画面信号进行修正,衡
量显示器中红(R)、绿(G)、蓝(B)三基色混合生成的白色信号的精确度。
通常的照明灯光源的光谱成分相差较大,用它们照射相同的物体时,呈现的颜色
则相差较大。
2.1色温概念
色温是以“绝对”黑体的加热温度来定义的,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温度下,
所辐射的光谱与某光谱具有相同的特性时,则这一特性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
温,单位为K,K数越高的环境下画面就越冷偏蓝,K数越低的环境下画面就越暖
偏红。Windows的sRGB色彩模型是以 6500 K做为标准色温,清晨的色温大约在
4400K, 高山上色温大约在6000K。由于不同地区的人对颜色的感觉存在不一样,
因此,一般显示器均设有暖色(如:6500K)与冷色(如:9300K)两种色温。
2.2 色度学概念
视觉是人类对光刺激的主观感觉,任何一束光对人眼所引起的视觉效果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亮度,二是色度(即彩色)。色度包括色调和色饱和度两
个方面的内容。在色度学中,把亮度、色度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的三要素。亮度
表示彩色光被人眼所能感觉到的明暗程度。当色调与色饱和度一定时,人眼感觉
到亮度的大小与彩色光的能量成正比。色调是指彩色的类别,即颜色,如红、橙、
黄、绿、青、蓝、紫等。它是彩色最主要的特征,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色调。
对于单色光,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色调。色饱和度
是指彩色的深浅程度,即彩色被白光的冲淡程度。相同色调的彩色,有深浅、浓
淡之分。颜色越深,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浅,饱和度越低。在彩色的三要素中,
与颜色有直接关系的是色调和色饱和度,利用这两个参数为变量所构成的平面来
标定颜色的方法称为色度图表示法。
2.3 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是建立在人眼对彩色视觉特性的基础上,实验发现,用红、绿、
蓝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得到自然界的所有颜色的光。三基色原理是对彩色进行分解、
混合的重要原理。计算机将要处理的彩色图像分解成红、绿、蓝三基色的电信号
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寄存在显现存储器中。显现存储器
中的数据经D/A 转换后,输出三基色的电信号。利用它可控制三基色发光件将原
景物的画面复原,并呈现。
2.4 对比度和亮度
对比度定义最大亮度值(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由于 LCD的背光
源是很难去做快速地开关动作,因此背光源始终处于点亮的状态。为了要得到全
黑画面,液晶模块必须完全把由背光源而来的光完全阻挡,但在物理特性上,这
些组件并无法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总是会有一些漏光发生。一般来说,人眼可
以接受的对比值约为 250:1。
亮度,液晶显示器的最大亮度,通常由背光源来决定,亮度值一般都在200~
250 cd/m2间。液晶显示器的亮度略低,会觉得屏幕发暗。虽然技术上可以达到
更高亮度,但是这并不代表亮度值越高越好,因为太高亮度的显示器有可能使观
看者眼睛受伤。
3. 白平衡调整
3.1 调整原理
当基准白的色度坐标误差超标时会影响彩色图像的再现,降低图像质量,因
此要对偏离的白场进行调整使之接近标准白,这就是白平衡调整。通常按照白平
衡调整的程序,推动白平衡的调整开关,白平衡调整电路开始工作,自动完成调
校工作,并记录调校结果。
显示器的控住IC 提供数字调整的捕获图像数据,允许控制图像的黑度、对比
度、亮度、色调和饱和度,通过A/D、D/A转换,最终输出图像的R/G/B,如图1
所示。 图2
在预置情况下红、绿、蓝的电路放大比例是1:1:1的关系,白平衡的调整就是
根据捕获的图像改变了这种比例关系。比如捕获图像的下红、绿、蓝色光的比例
关系是2:1:1(红光比例多,色温偏低),那白平衡调整后的比例关系为1:2:2,
调整后的电路放大比例中明显红的比例减少,增加了绿和蓝的比例,这样被调校
景物通过白平衡调整电路到所拍摄的影像,红、绿、蓝的比例才会相同。也就是
说如果被调校的白色偏一点红,那么白平衡调整就改变正常的比例关系减弱红电
路的放大,同时增加绿和蓝的比例,使所成图像依然为白色。
3.2 画面偏色
画面偏色主要表现在32灰阶偏红、偏蓝、偏绿,其原因主要为液晶面板当前
最大亮度偏下限,导致调整时,色温的某一枪(R或G或B枪)值被拉的太高或
已达到饱和值。
(1)察看液晶面板加温是否太久,亮度衰减太多,如果是,则可适当关掉加温
层,然后手动关掉显示器,让机器稍微降温。
(2)在色温规格范围内,将Y值适当放小。
(3)哪一枪偏高,将那一枪的Max值适当放小。
4.结语
客观世界的光线和色彩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季度的
色温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合理调整白平衡,拟合补偿白平衡误差可以更好的重现
色彩,提高液晶显示屏图像质量,带来更好的观看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川,彩色电视机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李维諟、郭强,液晶显示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色温与电视摄像技术中的黑、白平衡调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
(4):46-48.
【4】孙余凯,彩色电视机白平衡自动调整系统和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10.
2024年6月6日发(作者:湛朔)
浅谈液晶显示屏之白平衡
摘要:在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白平衡的调整是一个关键部分,白平衡误差是
彩色电视机的一项重要的色参数,白平衡调整的好坏对电视机的色彩再现性能有
极大的影响,通过拟合补偿后端显示屏的色温差异,可以更好的还原图像色彩。
关键:白平衡,色温,液晶显示器
1.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中午拍
摄的片子,暖黄的色调给人阳光灿烂的感觉,而清晨或者太阳下山时,拍出来的
片子犹如蒙上了一层蓝色的调子,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白平衡是电视
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
题。当液晶显示屏的输入信号为不同亮度的白信号时,输出信号的色坐标将随亮
度变化而变化,出现白平衡误差,会影响液晶电视的观看效果。
2.主要概念
白平衡(White Balance),是指对显示器产生的白色画面信号进行修正,衡
量显示器中红(R)、绿(G)、蓝(B)三基色混合生成的白色信号的精确度。
通常的照明灯光源的光谱成分相差较大,用它们照射相同的物体时,呈现的颜色
则相差较大。
2.1色温概念
色温是以“绝对”黑体的加热温度来定义的,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温度下,
所辐射的光谱与某光谱具有相同的特性时,则这一特性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
温,单位为K,K数越高的环境下画面就越冷偏蓝,K数越低的环境下画面就越暖
偏红。Windows的sRGB色彩模型是以 6500 K做为标准色温,清晨的色温大约在
4400K, 高山上色温大约在6000K。由于不同地区的人对颜色的感觉存在不一样,
因此,一般显示器均设有暖色(如:6500K)与冷色(如:9300K)两种色温。
2.2 色度学概念
视觉是人类对光刺激的主观感觉,任何一束光对人眼所引起的视觉效果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亮度,二是色度(即彩色)。色度包括色调和色饱和度两
个方面的内容。在色度学中,把亮度、色度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的三要素。亮度
表示彩色光被人眼所能感觉到的明暗程度。当色调与色饱和度一定时,人眼感觉
到亮度的大小与彩色光的能量成正比。色调是指彩色的类别,即颜色,如红、橙、
黄、绿、青、蓝、紫等。它是彩色最主要的特征,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色调。
对于单色光,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色调。色饱和度
是指彩色的深浅程度,即彩色被白光的冲淡程度。相同色调的彩色,有深浅、浓
淡之分。颜色越深,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浅,饱和度越低。在彩色的三要素中,
与颜色有直接关系的是色调和色饱和度,利用这两个参数为变量所构成的平面来
标定颜色的方法称为色度图表示法。
2.3 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是建立在人眼对彩色视觉特性的基础上,实验发现,用红、绿、
蓝三种颜色可以混合得到自然界的所有颜色的光。三基色原理是对彩色进行分解、
混合的重要原理。计算机将要处理的彩色图像分解成红、绿、蓝三基色的电信号
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寄存在显现存储器中。显现存储器
中的数据经D/A 转换后,输出三基色的电信号。利用它可控制三基色发光件将原
景物的画面复原,并呈现。
2.4 对比度和亮度
对比度定义最大亮度值(全白)除以最小亮度值(全黑)的比值。由于 LCD的背光
源是很难去做快速地开关动作,因此背光源始终处于点亮的状态。为了要得到全
黑画面,液晶模块必须完全把由背光源而来的光完全阻挡,但在物理特性上,这
些组件并无法完全达到这样的要求,总是会有一些漏光发生。一般来说,人眼可
以接受的对比值约为 250:1。
亮度,液晶显示器的最大亮度,通常由背光源来决定,亮度值一般都在200~
250 cd/m2间。液晶显示器的亮度略低,会觉得屏幕发暗。虽然技术上可以达到
更高亮度,但是这并不代表亮度值越高越好,因为太高亮度的显示器有可能使观
看者眼睛受伤。
3. 白平衡调整
3.1 调整原理
当基准白的色度坐标误差超标时会影响彩色图像的再现,降低图像质量,因
此要对偏离的白场进行调整使之接近标准白,这就是白平衡调整。通常按照白平
衡调整的程序,推动白平衡的调整开关,白平衡调整电路开始工作,自动完成调
校工作,并记录调校结果。
显示器的控住IC 提供数字调整的捕获图像数据,允许控制图像的黑度、对比
度、亮度、色调和饱和度,通过A/D、D/A转换,最终输出图像的R/G/B,如图1
所示。 图2
在预置情况下红、绿、蓝的电路放大比例是1:1:1的关系,白平衡的调整就是
根据捕获的图像改变了这种比例关系。比如捕获图像的下红、绿、蓝色光的比例
关系是2:1:1(红光比例多,色温偏低),那白平衡调整后的比例关系为1:2:2,
调整后的电路放大比例中明显红的比例减少,增加了绿和蓝的比例,这样被调校
景物通过白平衡调整电路到所拍摄的影像,红、绿、蓝的比例才会相同。也就是
说如果被调校的白色偏一点红,那么白平衡调整就改变正常的比例关系减弱红电
路的放大,同时增加绿和蓝的比例,使所成图像依然为白色。
3.2 画面偏色
画面偏色主要表现在32灰阶偏红、偏蓝、偏绿,其原因主要为液晶面板当前
最大亮度偏下限,导致调整时,色温的某一枪(R或G或B枪)值被拉的太高或
已达到饱和值。
(1)察看液晶面板加温是否太久,亮度衰减太多,如果是,则可适当关掉加温
层,然后手动关掉显示器,让机器稍微降温。
(2)在色温规格范围内,将Y值适当放小。
(3)哪一枪偏高,将那一枪的Max值适当放小。
4.结语
客观世界的光线和色彩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季度的
色温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合理调整白平衡,拟合补偿白平衡误差可以更好的重现
色彩,提高液晶显示屏图像质量,带来更好的观看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川,彩色电视机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李维諟、郭强,液晶显示应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色温与电视摄像技术中的黑、白平衡调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
(4):46-48.
【4】孙余凯,彩色电视机白平衡自动调整系统和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