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PCI Express 2.0和PCI Express16有什么区别

IT圈 admin 93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杜芷天)

PCI Express 2.0和PCI Express16有什么区别?

PCI-E 2.0相对于目前的1.0来说,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双倍规格:

带宽翻倍:将单通道PCI-E X1的带宽提高到了500MB/s,也就是双向1GB/s;

通道翻倍:显卡接口标准升级到PCI-E X32,带宽可达32GB/s;

插槽翻倍:芯片组/主板默认应该拥有两条PCI-E X32插槽;

功率翻倍:目前PCI-E插槽所能提供的电力最高为75W,2.0版本可能会提高至200W

以上,目前还不确定。

参考资料:

PCI-Express是当前主流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Intel

提出的,很明显Intel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 接口标准。交由PCI-SIG(PCI特殊兴

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

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

1990年引进PCI总线接口时,由于其具有处理器独立性、缓冲隔绝以及总线控制和

随插即用等机制及特性,不久之后便一举统一了包含ISA、VESA、VL BUS、EISA以及

MCA等总线规格,成为个人计算机中的总线插槽主流。

▲PCI Express官方标志。(资料来源:PCI SIG)

不过其运作频率的进步不若中央处理器那般突飞猛进,因此在面对新一代的扩充卡及

周边时,已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共享式的设计,单一高速周边(如Gb以太网络或IEEE

1394b)可能就会将PCI的所有频宽吃光。虽然针对特定用途也有高频率或具备独立频宽

的版本(如PCI-X和AGP)出现,但是成本的高昂以及使用上的限制,这些特殊规格PCI

并没有成为通用标准。

为了因应下一代周边的I/O频宽需求,以及对于整体架构上的统一化设计,Intel结合

各大IT厂商,制订出PCI-Express规格。PCI-Express架构中,包含了五个堆栈层,其中

与过去PCI架构在软件层(加载储存架构以及平面地址空间)方面的兼容性,确保了现存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不需要做出任何变革即可正常运作。而由于PCI-Express在设定组态

上,也同样使用了过去应用在PCI上的随插即用标准机制。软件层以封包为基础的设计,

并且藉由分割执行的通讯协议,产生可由执行曾传送至I/O装置的读取以及写入需求。而

连结层则是为这些封包加入编号以及错误修正码,以求达到可靠的数据传输结果。至于在

传输实体层方面,则是实作了包含一传输对以及一接收对的双重单通道,每个方向皆具备

有2.5Gbps的初始速度,而且可以藉由增加讯号对,以行成多路径来线性扩展。以一个信

道2.5Gbps的速度为传输基础,在实体曾提供了x1、x2、x4、x8、x16以及x32等代表

信道数量以及路径宽度来表示其实际传输速度。

▲PCI Express通道数量与插槽长度关系。(资料来源:PCI SIG)

而即将于2007年1月通过的PCI Express 2.0标准,除了在维持与目前PCI Express

1.1版兼容性的前提下,对单一通道宽度倍增以外(由原先2.5Gbps提升至5Gbps),并

且在原有的特性之下加入了几项先进的功能,以期更为符合未来的需求。

I/O Vitualization-可应用于包括设备共享、地址转换服务(ATS)以及单/多处理器

2024年6月13日发(作者:杜芷天)

PCI Express 2.0和PCI Express16有什么区别?

PCI-E 2.0相对于目前的1.0来说,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双倍规格:

带宽翻倍:将单通道PCI-E X1的带宽提高到了500MB/s,也就是双向1GB/s;

通道翻倍:显卡接口标准升级到PCI-E X32,带宽可达32GB/s;

插槽翻倍:芯片组/主板默认应该拥有两条PCI-E X32插槽;

功率翻倍:目前PCI-E插槽所能提供的电力最高为75W,2.0版本可能会提高至200W

以上,目前还不确定。

参考资料:

PCI-Express是当前主流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它原来的名称为“3GIO”,是由Intel

提出的,很明显Intel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 接口标准。交由PCI-SIG(PCI特殊兴

趣组织)认证发布后才改名为“PCI-Express”。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

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

1990年引进PCI总线接口时,由于其具有处理器独立性、缓冲隔绝以及总线控制和

随插即用等机制及特性,不久之后便一举统一了包含ISA、VESA、VL BUS、EISA以及

MCA等总线规格,成为个人计算机中的总线插槽主流。

▲PCI Express官方标志。(资料来源:PCI SIG)

不过其运作频率的进步不若中央处理器那般突飞猛进,因此在面对新一代的扩充卡及

周边时,已经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而共享式的设计,单一高速周边(如Gb以太网络或IEEE

1394b)可能就会将PCI的所有频宽吃光。虽然针对特定用途也有高频率或具备独立频宽

的版本(如PCI-X和AGP)出现,但是成本的高昂以及使用上的限制,这些特殊规格PCI

并没有成为通用标准。

为了因应下一代周边的I/O频宽需求,以及对于整体架构上的统一化设计,Intel结合

各大IT厂商,制订出PCI-Express规格。PCI-Express架构中,包含了五个堆栈层,其中

与过去PCI架构在软件层(加载储存架构以及平面地址空间)方面的兼容性,确保了现存

应用程序与驱动程序不需要做出任何变革即可正常运作。而由于PCI-Express在设定组态

上,也同样使用了过去应用在PCI上的随插即用标准机制。软件层以封包为基础的设计,

并且藉由分割执行的通讯协议,产生可由执行曾传送至I/O装置的读取以及写入需求。而

连结层则是为这些封包加入编号以及错误修正码,以求达到可靠的数据传输结果。至于在

传输实体层方面,则是实作了包含一传输对以及一接收对的双重单通道,每个方向皆具备

有2.5Gbps的初始速度,而且可以藉由增加讯号对,以行成多路径来线性扩展。以一个信

道2.5Gbps的速度为传输基础,在实体曾提供了x1、x2、x4、x8、x16以及x32等代表

信道数量以及路径宽度来表示其实际传输速度。

▲PCI Express通道数量与插槽长度关系。(资料来源:PCI SIG)

而即将于2007年1月通过的PCI Express 2.0标准,除了在维持与目前PCI Express

1.1版兼容性的前提下,对单一通道宽度倍增以外(由原先2.5Gbps提升至5Gbps),并

且在原有的特性之下加入了几项先进的功能,以期更为符合未来的需求。

I/O Vitualization-可应用于包括设备共享、地址转换服务(ATS)以及单/多处理器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