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赛迪专报(2)

IT圈 admin 29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雷觅松)

赛迪专报

密切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热点问题

期 内部资料

2012年5月14日 第

17

期 总第

提升中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

【内容提要】 近期,美国独立研发机构——Battelle研究院发布的

《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提出,中国在全球研发格局中的地位迅速

上升,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但同时,研发创新能力总体偏弱,

依然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那么,该如何认识这看似

矛盾的客观事实?如何突破以往跟随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加快实现制

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新跨越?对此,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在对我国制造

业研发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的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制造业研发

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五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研发投入 自主创新

- 1 -

研发投入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源

泉。伴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中国制造业研发创新

能力明显增强,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美国独立研

发机构——Battelle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

展望》称,中国在全球研发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已

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但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

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加快提升研发创新能

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已成为现阶段制造业发展的

核心任务。如何客观看待我国制造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如何突破以往跟随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加快实现制造

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新跨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一、对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客观评价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迅猛增长,逐渐

成为带动全球研发投入的重要引擎。然而,研发创新能

力总体偏弱仍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从研发投入看,我国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

‐ 2 ‐

业研发支出达4015亿元,是2000年的4.9倍。根据Battelle

研究院《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的数据,2011年中

国研发投入规模约为1749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投入比重

从1993年的2.2%上升至13.1%(见图1)。从创新成果

看,我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已上升至全球第四,仅次于

美国、日本和德国(见图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达16406万件。

过去十年间,我国PCT专利数量在全球的占比增长了5.6

倍;每年发表的科技文章超过12万篇,仅次于美国位列

世界第二;中兴、华为分别申请全球PCT专利2826项

和2463项,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三位。从重大技术突破看,

我国在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核电技术、通信技术

等尖端领域,先后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为制

造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3 ‐

图1 近年我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变化情况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19932

2.2%

5.1%

9.2%

13.1%

图2 2008-2011年主要国家PCT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比重情况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08

中国

2009

美国

2010

日本德国

2011

3.7%

17.6%

11.6%

5.1%

31.6%

29.4%

19.2%

27.4%

19.6%

26.7%

21.4%

10.2%

10.8%

7.5%

10.7%

9.0%

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 4 ‐

(二)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与工业强国仍有较大差距

从研发投入强度

1

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仍

有较大差距。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抽样调查,2010年我国

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2%,分别低于美

国、德国和日本3.5、2.6和1.7个百分点;人均研发投入

为2900欧元,分别相当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18%、22%

和36%(见表1)。2011年,我国华为公司研发投入高达

24.5亿美元,但仅相当于微软公司的27.1%,诺基亚的

32.3%,思科的46.5%。在汽车等其它制造业领域,我国

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更大(见图3)。

表1 中、美、德、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对比(2010年)

国研发投入销售收入员工数研发投入占销售人均研发投

家 (亿欧元)(亿欧元) (万人)收入比重(%)入(欧元)

76.3(19家

6563.6 261.5 1.2 2900

国 企业)

1601.2(487

33913 990.5 4.7 16000

国 家企业)

990.8(267

25864.1 711.6 3.8 13300

本 家企业)

475.7(260

16330.9 585.5 2.9 8100

国 家企业)

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数据库,2010年

1

是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下同。

‐ 5 ‐

图3 2010年我国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与跨国公司对比

140

14.6%

120

100

亿

80

60

40

20

0

微软IBM思科丰田大众华为联想东风

58

50

6.1%

3.6%

5.2%

16.6

1.5%

2.2

2.1%

2.4

0.0%

4.0%

2.0%

14.0%

117.8

研发投入

占收入比重

86

91.7

8.9%

16.0%

14.0%

12.0%

10.0%

8.0%

6.0%

数据来源:各企业年报

从申请专利看,尽管华为、中兴近几年PCT专利申请

量增长很快,但累计专利授权量却比较少。据统计,2010

年我国ICT领域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累计专利授权占比仅

为1.4%,远低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见图4)。去

年《华尔街期刊》的一篇报道称,“中国超过95%的专利

申请都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很多创新仅仅是在现有设

计的基础上做了微小的改变。”在学术论文水平方面也不

容乐观,在著名出版商Elsevier对20个国家文章引用情况

的调查中,中国排在末尾,平均一篇文章被引用1.5次。

‐ 6 ‐

图4 2010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在美国USPTO累计专利授权量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ICT合计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半导体

1.4%

1.9%1.9%

1.4%

1.2%

0.9%

53.0%

62.2%

49.5%

48.3%

38.3%

美国

欧盟

日本

韩国

中国

64.9%

数据来源:IHS Global Insight

(三)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总体仍处于跟随地位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全球研发创

新的格局并未有根本的改变,中国制造业在总体上仍扮演

着“跟随者”的角色。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低,专利和标准受制于人的

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比如,目前我国高端芯片和通用芯片

对外依存度超过95%,基础电路工艺落后发达国家约5年。

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我国相关企业引进一代又一代

的生产设备和关键工艺,却始终难以形成定义产品的能力

‐ 7 ‐

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是重点行业研发创新受制于美、日、德等制造强国

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根据Batelle研究院的调查,在汽车、

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美

国、日本、德国仍保持着全球研发创新领导者地位(见表

2)。即使在我国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ICT领域,也仅有中

兴、华为等少数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创新能力,绝大

多数企业处于跟随模仿阶段。

表2 重点行业领域研发创新的领头国家

复合

商用航

材料、

再生

空航

天、火

军用航空

纳米

能源

车和其

航天,国

技术

和高

它非汽

防,安全

和其

效利

它新

车交通

材料

工具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英国

法国

卫生健

康、医

药、生

命科学

和生物

技术

信息和

通讯技

术(包

括集成

电路)

仪器

设备

和其

它非

集成

电路

元器

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英国

农业汽车

和粮和其

食生它机

产 动车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美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德国 中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巴西 中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日本 英国 日本

英国 英国 中国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印度

德国

资料来源:Batelle研究院《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

三是基础研究能力薄弱、顶尖人才不足的局面没有根

本改变。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仅为396亿元,占总

‐ 8 ‐

投入的比重不足0.05%;而美国大约有18%的研发支出放

我国拥有的世界顶级科研人员也十分在基础研究项目上

2

稀少。根据汤森路透集团的世界顶尖材料科学家排名,美

国研究人员占前25名中的18名,而中国研究人员在前50

名中仅有两人。

二、制约我国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次问题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既有长期以来技术积累不

足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思想认识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

因。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

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能够持续

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开展

技术创新活动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

一方面,多数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2010年,全

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仅占28.3%,拥有研发

机构的仅占27.6%,研发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3.3%。另一

方面,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内在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强度

2

数据来自于Battelle研究院《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

‐ 9 ‐

明显偏低。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在提高,

但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低于国外的同行业企业。2010

年,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2%,

而国外企业基本超过10%,有的甚至达到30%;医药企业

对药品研发的平均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而国外医药企

业一般能达到10%-20%。

(二)速度规模导向的制度安排不利于激发企业创新

活力

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最重要条

件是制度安排。在现行体制和政策框架下,企业缺乏技术

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一方面,资源性产品价

格长期扭曲、环保准入门槛过低、现行政绩考核体系不合

理,不利于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比如,世界

上多数国家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类矿产资源税税率都在

10%-16%,我国还不到2%。在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情况

下,谁多消耗了资源,谁就能多分享经济利益;在环保成

本可以“外部化”的情况下,谁严格治理污染谁就会增加

自己的成本。这就使得政府往往更加注重速度规模而忽视

‐ 10 ‐

发展的质量效益,企业往往更注重维持基于低要素价格的

比较优势,而忽视培育基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竞争

优势。另外,对外资企业和引进技术的过度依赖,使得企

业往往忽视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关资料表

明,日本在引进技术时期,平均花1美元引进技术,就要

花约7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3

;欧洲国家每花1美元引

进新技术,往往花3美元进行消化吸收;而我国大中型企

业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上的投资关系大约是22:1

4

。不难

看出,日本、欧洲等把主要投入用于培育自己的技术能力;

而我们更注重的是技术引进本身。

(三)科技研发与市场应用脱节

科研与市场脱节是制约我国制造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的重要体制性因素。一方面,专家主导的科研项目评定机

制导致科研与市场严重脱节。我国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

科研院所,长期以来设立科研项目的“裁判权”主要掌握

在专家手中。事实上,某一个应用技术项目应不应该立项、

3

4

陈清泰. 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薛彦平. 欧洲工业创新体制与政策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9. P251

‐ 11 ‐

立项时机是否恰当、应该投入多少经费等等问题,企业往

往比专家更清楚。另一方面,片面追求量化论文、奖项和

科研经费的评价体系,也加剧了科研与应用的脱节。“重

奖励轻实效、重数量轻质量”导致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关

心获奖胜于关心应用。大批研究成果往往在完成论文发

表、专家评审、成果鉴定、奖项申报之后就被束之高阁,

导致国家投入大量科技资源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没有用

武之地。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

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尚不足5%,与发达国家80%

的转化率差距甚远。

(四)现有政策体系对研发创新支持不足

为鼓励自主创新,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

部分政策措施在有些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一些重要政策

还没有用好、用足、用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发

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对高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

落实到位。目前,我国对高科技企业实行15%的优惠所得

税税率(其它企业25%),但实施过程中却只针对高科技

行业中被认定的企业,不仅受惠面小,还会导致大企业因

‐ 12 ‐

得到制度性保护而增加惰性,最具创新锐气的新进入者则

会被拒之门外。二是实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的企业数量很少。目前对研发费用的认定过于狭窄,不能

准确合理地分开计算各项研发费用支出的,一律不予加计

扣除。三是对自主产品的支持不足。目前,在一些部门的

政府采购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国民歧视”现象,即往往

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将本国企业和产品排除在外。以中

兴为例,其产品“能在国际市场击败竞争对手,在国内市

场反而力不从心、举步维艰”。

(五)跨国公司为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赶超设置层层

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所需的技术并非都需自己

研发,重要的是能掌控标准和技术集成能力;企业所需的

生产能力并非都需自己建设,重要的是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产品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全球化生产模式下,跨国

公司通过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更新换代的掌控,始终掌握着

国际产业竞争的主导权,迫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能通过

技术与知识的引进参与竞争。比如,在平板显示产业发展

‐ 13 ‐

方面,我国6代线投产后,三星、夏普很快推出更高的8

代线;我国京东方的8代线建成后,夏普10代线早已投

产。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标准,发展中国家企业只能依靠

低成本、低价格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只能被动地“锁

定”于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的微利化生产制造环节。

三、提升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要真正解决制约我国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次矛

盾,就需从战略、政策、体制、人才等方面着手,着力营

造能够有效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

(一)着力营造能够有效激励创新的体制环境

制度安排是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的重要因素。要加

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步伐,资源价格能够由市

场决定的,要尽可能地交给市场;不能或不能完全由市场

决定其价格的某些垄断性、基础性的资源产品,政府的价

格管制要反映各相关方的利益,尽可能地反映资源稀缺程

度,减少或防止资源价格的扭曲。同时,不断完善有利于

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特别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知

识产权保护缺乏有效性,将会极大地挫伤企业创新的激

‐ 14 ‐

情。如果盗用他人的技术可以连连得逞、复制他人产品可

以通行无阻,那么,谁也不愿意再去创新技术,而宁愿在

同一水平大打“价格战”。

(二)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市场信息反应最

灵敏,能够从市场需求变化中产生创新灵感和创新意愿。

建立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

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企业把创

造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对于符合国家战略

方向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支持。建

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绩评价体系和科研项目评审体系,

在政绩考评和科研项目评审中,加大对创新、质量和效益

等方面的权重,改变政绩和项目考核的价值导向。

(三)着力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和创新

现代产业竞争已经转化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要从基

础研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提升产业设计、

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市场营销等环节的能力和水平,增

强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鼓励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打通一批

‐ 15 ‐

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快形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

规模化生产能力。鼓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它组织,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签订有法律

约束力的同盟契约,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四)推进形成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

机制

只有建立起鼓励创新、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才

能真正推动创新的实现。建议采取支持风险投资、推动建

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由企业和

参与的风险投资机构承担。要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的重要作用,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

模,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

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促进科技

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五)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没有一支强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目标是不可能的。要建立以政

‐ 16 ‐

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机

制,对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有重大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

才给予奖励。要着力改变人才评价只注重考试成绩、论文

发表数量、职称高低和奖项数量等不良现象。积极营造开

放、合作的创新氛围,营造宽容创新失败的工作氛围,为

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保证他们有足

够的空间施展拳脚。

本文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乔标 贺石昊 栾群 程楠

联系方式:136****1022

电子邮件:**************************

‐ 17 ‐

人才,还是人才

才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从专家到名家,再到大家,是赛迪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

也是我们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的重要步骤。

机构名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电子大厦25层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纪丽斌 王宏伟 宋 宇

联系电话:

网 址:

电子邮件:*************************

管理,还是管理

才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基础管理到全面管理,再到卓越管理,是赛迪研究院管理

提升的三个阶段,也是我们建设高绩效文化的重要举措。

机构名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电子大厦25层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纪丽斌 王宏伟 宋 宇

联系电话:

网 址:

电子邮件:*************************

报:部领导

送:部机关各司局,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

相关部门

编 辑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

27

号电子大厦

25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纪丽斌 王宏伟 宋宇

联系电话:

传 真:************

址:

电子邮件:

*************************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雷觅松)

赛迪专报

密切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热点问题

期 内部资料

2012年5月14日 第

17

期 总第

提升中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考

【内容提要】 近期,美国独立研发机构——Battelle研究院发布的

《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提出,中国在全球研发格局中的地位迅速

上升,已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但同时,研发创新能力总体偏弱,

依然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那么,该如何认识这看似

矛盾的客观事实?如何突破以往跟随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加快实现制

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新跨越?对此,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在对我国制造

业研发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的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制造业研发

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五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研发投入 自主创新

- 1 -

研发投入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源

泉。伴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中国制造业研发创新

能力明显增强,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美国独立研

发机构——Battelle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

展望》称,中国在全球研发格局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已

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但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

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加快提升研发创新能

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已成为现阶段制造业发展的

核心任务。如何客观看待我国制造业的研发创新能力,

如何突破以往跟随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加快实现制造

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新跨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一、对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客观评价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迅猛增长,逐渐

成为带动全球研发投入的重要引擎。然而,研发创新能

力总体偏弱仍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从研发投入看,我国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

‐ 2 ‐

业研发支出达4015亿元,是2000年的4.9倍。根据Battelle

研究院《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的数据,2011年中

国研发投入规模约为1749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投入比重

从1993年的2.2%上升至13.1%(见图1)。从创新成果

看,我国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已上升至全球第四,仅次于

美国、日本和德国(见图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PCT专利申请量达16406万件。

过去十年间,我国PCT专利数量在全球的占比增长了5.6

倍;每年发表的科技文章超过12万篇,仅次于美国位列

世界第二;中兴、华为分别申请全球PCT专利2826项

和2463项,位居全球第一和第三位。从重大技术突破看,

我国在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核电技术、通信技术

等尖端领域,先后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为制

造业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3 ‐

图1 近年我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变化情况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19932

2.2%

5.1%

9.2%

13.1%

图2 2008-2011年主要国家PCT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比重情况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08

中国

2009

美国

2010

日本德国

2011

3.7%

17.6%

11.6%

5.1%

31.6%

29.4%

19.2%

27.4%

19.6%

26.7%

21.4%

10.2%

10.8%

7.5%

10.7%

9.0%

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 4 ‐

(二)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与工业强国仍有较大差距

从研发投入强度

1

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仍

有较大差距。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抽样调查,2010年我国

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1.2%,分别低于美

国、德国和日本3.5、2.6和1.7个百分点;人均研发投入

为2900欧元,分别相当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18%、22%

和36%(见表1)。2011年,我国华为公司研发投入高达

24.5亿美元,但仅相当于微软公司的27.1%,诺基亚的

32.3%,思科的46.5%。在汽车等其它制造业领域,我国

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规模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更大(见图3)。

表1 中、美、德、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对比(2010年)

国研发投入销售收入员工数研发投入占销售人均研发投

家 (亿欧元)(亿欧元) (万人)收入比重(%)入(欧元)

76.3(19家

6563.6 261.5 1.2 2900

国 企业)

1601.2(487

33913 990.5 4.7 16000

国 家企业)

990.8(267

25864.1 711.6 3.8 13300

本 家企业)

475.7(260

16330.9 585.5 2.9 8100

国 家企业)

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数据库,2010年

1

是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下同。

‐ 5 ‐

图3 2010年我国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与跨国公司对比

140

14.6%

120

100

亿

80

60

40

20

0

微软IBM思科丰田大众华为联想东风

58

50

6.1%

3.6%

5.2%

16.6

1.5%

2.2

2.1%

2.4

0.0%

4.0%

2.0%

14.0%

117.8

研发投入

占收入比重

86

91.7

8.9%

16.0%

14.0%

12.0%

10.0%

8.0%

6.0%

数据来源:各企业年报

从申请专利看,尽管华为、中兴近几年PCT专利申请

量增长很快,但累计专利授权量却比较少。据统计,2010

年我国ICT领域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累计专利授权占比仅

为1.4%,远低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见图4)。去

年《华尔街期刊》的一篇报道称,“中国超过95%的专利

申请都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很多创新仅仅是在现有设

计的基础上做了微小的改变。”在学术论文水平方面也不

容乐观,在著名出版商Elsevier对20个国家文章引用情况

的调查中,中国排在末尾,平均一篇文章被引用1.5次。

‐ 6 ‐

图4 2010年主要国家和地区在美国USPTO累计专利授权量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ICT合计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处理半导体

1.4%

1.9%1.9%

1.4%

1.2%

0.9%

53.0%

62.2%

49.5%

48.3%

38.3%

美国

欧盟

日本

韩国

中国

64.9%

数据来源:IHS Global Insight

(三)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总体仍处于跟随地位

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导全球研发创

新的格局并未有根本的改变,中国制造业在总体上仍扮演

着“跟随者”的角色。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自给率低,专利和标准受制于人的

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比如,目前我国高端芯片和通用芯片

对外依存度超过95%,基础电路工艺落后发达国家约5年。

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我国相关企业引进一代又一代

的生产设备和关键工艺,却始终难以形成定义产品的能力

‐ 7 ‐

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是重点行业研发创新受制于美、日、德等制造强国

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根据Batelle研究院的调查,在汽车、

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美

国、日本、德国仍保持着全球研发创新领导者地位(见表

2)。即使在我国创新能力相对较强的ICT领域,也仅有中

兴、华为等少数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创新能力,绝大

多数企业处于跟随模仿阶段。

表2 重点行业领域研发创新的领头国家

复合

商用航

材料、

再生

空航

天、火

军用航空

纳米

能源

车和其

航天,国

技术

和高

它非汽

防,安全

和其

效利

它新

车交通

材料

工具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英国

法国

卫生健

康、医

药、生

命科学

和生物

技术

信息和

通讯技

术(包

括集成

电路)

仪器

设备

和其

它非

集成

电路

元器

美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英国

农业汽车

和粮和其

食生它机

产 动车

环境

和可

持续

发展

美国 日本 美国

中国 德国 中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巴西 中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中国 日本 英国 日本

英国 英国 中国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印度

德国

资料来源:Batelle研究院《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

三是基础研究能力薄弱、顶尖人才不足的局面没有根

本改变。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仅为396亿元,占总

‐ 8 ‐

投入的比重不足0.05%;而美国大约有18%的研发支出放

我国拥有的世界顶级科研人员也十分在基础研究项目上

2

稀少。根据汤森路透集团的世界顶尖材料科学家排名,美

国研究人员占前25名中的18名,而中国研究人员在前50

名中仅有两人。

二、制约我国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次问题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既有长期以来技术积累不

足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思想认识和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

因。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

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能够持续

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开展

技术创新活动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

一方面,多数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2010年,全

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仅占28.3%,拥有研发

机构的仅占27.6%,研发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3.3%。另一

方面,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内在动力不足,研发投入强度

2

数据来自于Battelle研究院《2012年全球研发投入展望》

‐ 9 ‐

明显偏低。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经费在提高,

但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低于国外的同行业企业。2010

年,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2%,

而国外企业基本超过10%,有的甚至达到30%;医药企业

对药品研发的平均投入不足销售额的5%,而国外医药企

业一般能达到10%-20%。

(二)速度规模导向的制度安排不利于激发企业创新

活力

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最重要条

件是制度安排。在现行体制和政策框架下,企业缺乏技术

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一方面,资源性产品价

格长期扭曲、环保准入门槛过低、现行政绩考核体系不合

理,不利于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比如,世界

上多数国家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类矿产资源税税率都在

10%-16%,我国还不到2%。在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情况

下,谁多消耗了资源,谁就能多分享经济利益;在环保成

本可以“外部化”的情况下,谁严格治理污染谁就会增加

自己的成本。这就使得政府往往更加注重速度规模而忽视

‐ 10 ‐

发展的质量效益,企业往往更注重维持基于低要素价格的

比较优势,而忽视培育基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新竞争

优势。另外,对外资企业和引进技术的过度依赖,使得企

业往往忽视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关资料表

明,日本在引进技术时期,平均花1美元引进技术,就要

花约7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3

;欧洲国家每花1美元引

进新技术,往往花3美元进行消化吸收;而我国大中型企

业在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上的投资关系大约是22:1

4

。不难

看出,日本、欧洲等把主要投入用于培育自己的技术能力;

而我们更注重的是技术引进本身。

(三)科技研发与市场应用脱节

科研与市场脱节是制约我国制造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的重要体制性因素。一方面,专家主导的科研项目评定机

制导致科研与市场严重脱节。我国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

科研院所,长期以来设立科研项目的“裁判权”主要掌握

在专家手中。事实上,某一个应用技术项目应不应该立项、

3

4

陈清泰. 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

薛彦平. 欧洲工业创新体制与政策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9. P251

‐ 11 ‐

立项时机是否恰当、应该投入多少经费等等问题,企业往

往比专家更清楚。另一方面,片面追求量化论文、奖项和

科研经费的评价体系,也加剧了科研与应用的脱节。“重

奖励轻实效、重数量轻质量”导致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关

心获奖胜于关心应用。大批研究成果往往在完成论文发

表、专家评审、成果鉴定、奖项申报之后就被束之高阁,

导致国家投入大量科技资源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没有用

武之地。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

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尚不足5%,与发达国家80%

的转化率差距甚远。

(四)现有政策体系对研发创新支持不足

为鼓励自主创新,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

部分政策措施在有些地方还没有真正落实,一些重要政策

还没有用好、用足、用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发

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对高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

落实到位。目前,我国对高科技企业实行15%的优惠所得

税税率(其它企业25%),但实施过程中却只针对高科技

行业中被认定的企业,不仅受惠面小,还会导致大企业因

‐ 12 ‐

得到制度性保护而增加惰性,最具创新锐气的新进入者则

会被拒之门外。二是实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的企业数量很少。目前对研发费用的认定过于狭窄,不能

准确合理地分开计算各项研发费用支出的,一律不予加计

扣除。三是对自主产品的支持不足。目前,在一些部门的

政府采购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国民歧视”现象,即往往

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将本国企业和产品排除在外。以中

兴为例,其产品“能在国际市场击败竞争对手,在国内市

场反而力不从心、举步维艰”。

(五)跨国公司为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赶超设置层层

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所需的技术并非都需自己

研发,重要的是能掌控标准和技术集成能力;企业所需的

生产能力并非都需自己建设,重要的是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产品和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在全球化生产模式下,跨国

公司通过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更新换代的掌控,始终掌握着

国际产业竞争的主导权,迫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只能通过

技术与知识的引进参与竞争。比如,在平板显示产业发展

‐ 13 ‐

方面,我国6代线投产后,三星、夏普很快推出更高的8

代线;我国京东方的8代线建成后,夏普10代线早已投

产。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标准,发展中国家企业只能依靠

低成本、低价格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只能被动地“锁

定”于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的微利化生产制造环节。

三、提升我国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要真正解决制约我国研发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次矛

盾,就需从战略、政策、体制、人才等方面着手,着力营

造能够有效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

(一)着力营造能够有效激励创新的体制环境

制度安排是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的重要因素。要加

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步伐,资源价格能够由市

场决定的,要尽可能地交给市场;不能或不能完全由市场

决定其价格的某些垄断性、基础性的资源产品,政府的价

格管制要反映各相关方的利益,尽可能地反映资源稀缺程

度,减少或防止资源价格的扭曲。同时,不断完善有利于

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制环境,特别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知

识产权保护缺乏有效性,将会极大地挫伤企业创新的激

‐ 14 ‐

情。如果盗用他人的技术可以连连得逞、复制他人产品可

以通行无阻,那么,谁也不愿意再去创新技术,而宁愿在

同一水平大打“价格战”。

(二)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对市场信息反应最

灵敏,能够从市场需求变化中产生创新灵感和创新意愿。

建立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

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企业把创

造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导向,对于符合国家战略

方向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政策和投入上给予支持。建

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绩评价体系和科研项目评审体系,

在政绩考评和科研项目评审中,加大对创新、质量和效益

等方面的权重,改变政绩和项目考核的价值导向。

(三)着力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和创新

现代产业竞争已经转化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要从基

础研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提升产业设计、

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市场营销等环节的能力和水平,增

强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鼓励企业通过研发创新打通一批

‐ 15 ‐

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快形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

规模化生产能力。鼓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它组织,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签订有法律

约束力的同盟契约,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四)推进形成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

机制

只有建立起鼓励创新、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才

能真正推动创新的实现。建议采取支持风险投资、推动建

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由企业和

参与的风险投资机构承担。要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的重要作用,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

模,综合运用阶段参股、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方式,引

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促进科技

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五)大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没有一支强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目标是不可能的。要建立以政

‐ 16 ‐

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机

制,对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有重大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

才给予奖励。要着力改变人才评价只注重考试成绩、论文

发表数量、职称高低和奖项数量等不良现象。积极营造开

放、合作的创新氛围,营造宽容创新失败的工作氛围,为

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保证他们有足

够的空间施展拳脚。

本文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乔标 贺石昊 栾群 程楠

联系方式:136****1022

电子邮件:**************************

‐ 17 ‐

人才,还是人才

才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从专家到名家,再到大家,是赛迪研究院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

也是我们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的重要步骤。

机构名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电子大厦25层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纪丽斌 王宏伟 宋 宇

联系电话:

网 址:

电子邮件:*************************

管理,还是管理

才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从基础管理到全面管理,再到卓越管理,是赛迪研究院管理

提升的三个阶段,也是我们建设高绩效文化的重要举措。

机构名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电子大厦25层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纪丽斌 王宏伟 宋 宇

联系电话:

网 址:

电子邮件:*************************

报:部领导

送:部机关各司局,各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

相关部门

编 辑 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

27

号电子大厦

25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纪丽斌 王宏伟 宋宇

联系电话:

传 真:************

址:

电子邮件:

*************************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