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曾痴海)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的迁移数
实验目的
1用界面移动法测定 H
+
的迁移数。
2:用图解积分法测定电量。
实验原理
界面移动法是由测定离子的运动速度以确定离子迁移数的一种方法。图
中C
+
离子的迁移数,可加入
指示溶液
,
两种溶液
可形成清晰界面。通电后, C
+
和C'
+
离子同时向阴极移动,
C
+
离子的
nF电量
若选择适宜的条件以使 C'离子的移动速度略小于
移动速度,则可观察到清晰界面的缓缓移动。若通电
后界面移动到 a'b',则可通过溶液的浓度
间的溶液体积以计算 C
+
离子的迁移数。
若通过的电量为nF , 有物质的量t
+
n的C
+
离子通过界面 a ' b
也即是在界面 ab至U a ' b '间的全 部C
+
离子通过了 a ' b
。
若界
面ab与a ' b间的液柱 体积为V,溶液的浓度为 c。
图
1界面移动法原理
则有:
t
+
n = Vc
t
+
= V c / n (825)
V可由测得的玻璃管的直径与界面移动距离 aa '算出;n可由电量计测出。因此 t
+
可
以方便地测得。
C'A溶液做
1为测定CA溶液
C及ab与a'b'
图2界面移动法测离子迁移数装置示意图
本实验用Cd
2+
作为指示离子,测定0.1 mol • dm
-3
HCl中H
+
的迁移数。因为Cd
2+
淌度
(
U)较小, 即
U cf
v
U
H
.
在图2的实验装置中,通电时, H
+
向上迁移,Cl
-
向下迁移,在Cd阳极上 Cd氧化,进入
+
溶液生成 CdCb,逐渐顶替HCI溶液,在管中形成界面。
设V
。
是含有MA物质的量为1 mol的溶液的体积,当有1 mol的电子通过溶液时,界面向
阴极移动的体积为
t V
o
,如经过溶液电量为 QC,那么,界面向阴极移动体积为
V=tV
o
F
FV
QV
o
(1)
⑵
又
V
。
式中c为MA溶液的浓度
⑶
Q = It
式中I为电流强度,t 将式⑶,式⑷代入式
⑵
t
-
cFV
It
+-
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迁移数
,
离子淌度
,
电解质
,
电解池
,
阳极及阴极等电化学基本概 念
,
了解离子导电及迁移机理•可让学生针对 日或(0H)迁移速率快于其它离子及影响离 子迁移速率的
因素进行思考与讨论。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测定管要洗净,以免其它离子干扰。往测定管中加待测液时,要小心缓慢,避免有气 泡。
(2) 管内溶液加到能没过电极。管上端电极为负极,下端电极为正极,外接电源时不能接 反。
(3 )打开开关,若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电路已通。若指针不偏转,说明有气泡。小心用
细电线或针头排解气泡, 直至形成通路。通电过程中,迁移管应避免振动
,
以保持界面清晰。
(4) 随电解进行,待测液浓度在变化,通电后由于 CdCl
2
层的形成电阻加大,电流会渐渐变
小。因此电流表读数减小属正常变化,实验一旦开始,就不能再去调电流表。
(5) 电流-时间曲线上电流的单位应为 mA
,
本实验中R=1欧姆
,
1 mA =1 mV,所以计算机记
录的纵坐标单位是 mV。
(6) 恒温槽控温要严格,温度较大的波动会使积分曲线波动,影响面积的准确计算。
(7) Q=It
,
电流-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即为总电量,用几个小梯形面积计算后叠加而得。
(8) 镉离子有毒
,
废液应倒入回收瓶中。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
平均室温:21.6
°
C 平均压强:103.15 kPa
HCl浓度0.1037 mol/L 标准电阻:1
Q
表1 25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Q/ ( mA • S)
I/mA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V/ml
0
0.5
1
1.5
2
2.5
3
3.5
4
t/s
No.
(25
°
C)
1
2
3
4
5
6
7
8
9
t
H+
0.4
195.5333
397.0333
588.25
795.0167
1023.083
1251.25
1473.05
1702.217
3.22
3.11
2.99
2.91
2.83
2.74
2.65
2.58
2.53
q
二
V c
H
F = 4C Q =4810.64 10
花
t^ — 0.831
表2 35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No.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I/mA
Q/ ( mA • S)
t
H+
(35
°
C)
1
2
3
4
5
6
7
8
9
V/ml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t/s
1
194
427
592
803
1012
1232
1461
1692
1936
3.26
3.16
3.05
2.98
2.90
2.83
2.77
2.69
2.64
10 2.58
q . = V q F = 4.5C
Q =5553.22 10‘C
站订=
0.811
No.
(40
O
C)
1
2
3
4
5
6
7
8
9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V/ml t/s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I/mA
表3 40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Q/ ( mA • S)
t
H+
1
142
288
430
583
738
896
1060
1322
1402
4.52
4.39
4.26
4.15
4.04
3.94
3.83
3.74
3.61
3.57 10
q . = V c
H
F =4.5C Q =5586.32 10 “C
t
H
= 0.806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V/ml
0
0.5
1
No.
(50
o
C)
1
2
3
4
5
6
7
I/mA
表4 50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t
Q/ ( mA • S)
H+
t/s
36
4.27
1.5
2
2.5
3
3.5
8
9 4
1433
3.51
q . =V
C
H
*.”F
= 4.0C
Q =5372.41 10
J
C
t
H
:
[ = 0.745
查阅文献可得:25
o
C下盐酸溶液中H
+
的迁移数为0.82,则
误差=(0.83-0.82) /0.82=1.22%
由t
H+
对T作图可得如下的曲线:
图3迁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可见,温度升高,迁移数变小,表明 H
+
迁移速率变慢。原因是 H
+
迁移主要靠水分子中 的氢键
进行传递,所以速率较快。随温度升高,越来越多的氢键遭到破坏,
难。
H
+
迁移变得困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曾痴海)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的迁移数
实验目的
1用界面移动法测定 H
+
的迁移数。
2:用图解积分法测定电量。
实验原理
界面移动法是由测定离子的运动速度以确定离子迁移数的一种方法。图
中C
+
离子的迁移数,可加入
指示溶液
,
两种溶液
可形成清晰界面。通电后, C
+
和C'
+
离子同时向阴极移动,
C
+
离子的
nF电量
若选择适宜的条件以使 C'离子的移动速度略小于
移动速度,则可观察到清晰界面的缓缓移动。若通电
后界面移动到 a'b',则可通过溶液的浓度
间的溶液体积以计算 C
+
离子的迁移数。
若通过的电量为nF , 有物质的量t
+
n的C
+
离子通过界面 a ' b
也即是在界面 ab至U a ' b '间的全 部C
+
离子通过了 a ' b
。
若界
面ab与a ' b间的液柱 体积为V,溶液的浓度为 c。
图
1界面移动法原理
则有:
t
+
n = Vc
t
+
= V c / n (825)
V可由测得的玻璃管的直径与界面移动距离 aa '算出;n可由电量计测出。因此 t
+
可
以方便地测得。
C'A溶液做
1为测定CA溶液
C及ab与a'b'
图2界面移动法测离子迁移数装置示意图
本实验用Cd
2+
作为指示离子,测定0.1 mol • dm
-3
HCl中H
+
的迁移数。因为Cd
2+
淌度
(
U)较小, 即
U cf
v
U
H
.
在图2的实验装置中,通电时, H
+
向上迁移,Cl
-
向下迁移,在Cd阳极上 Cd氧化,进入
+
溶液生成 CdCb,逐渐顶替HCI溶液,在管中形成界面。
设V
。
是含有MA物质的量为1 mol的溶液的体积,当有1 mol的电子通过溶液时,界面向
阴极移动的体积为
t V
o
,如经过溶液电量为 QC,那么,界面向阴极移动体积为
V=tV
o
F
FV
QV
o
(1)
⑵
又
V
。
式中c为MA溶液的浓度
⑶
Q = It
式中I为电流强度,t 将式⑶,式⑷代入式
⑵
t
-
cFV
It
+-
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迁移数
,
离子淌度
,
电解质
,
电解池
,
阳极及阴极等电化学基本概 念
,
了解离子导电及迁移机理•可让学生针对 日或(0H)迁移速率快于其它离子及影响离 子迁移速率的
因素进行思考与讨论。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测定管要洗净,以免其它离子干扰。往测定管中加待测液时,要小心缓慢,避免有气 泡。
(2) 管内溶液加到能没过电极。管上端电极为负极,下端电极为正极,外接电源时不能接 反。
(3 )打开开关,若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电路已通。若指针不偏转,说明有气泡。小心用
细电线或针头排解气泡, 直至形成通路。通电过程中,迁移管应避免振动
,
以保持界面清晰。
(4) 随电解进行,待测液浓度在变化,通电后由于 CdCl
2
层的形成电阻加大,电流会渐渐变
小。因此电流表读数减小属正常变化,实验一旦开始,就不能再去调电流表。
(5) 电流-时间曲线上电流的单位应为 mA
,
本实验中R=1欧姆
,
1 mA =1 mV,所以计算机记
录的纵坐标单位是 mV。
(6) 恒温槽控温要严格,温度较大的波动会使积分曲线波动,影响面积的准确计算。
(7) Q=It
,
电流-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即为总电量,用几个小梯形面积计算后叠加而得。
(8) 镉离子有毒
,
废液应倒入回收瓶中。
四实验数据和结果
平均室温:21.6
°
C 平均压强:103.15 kPa
HCl浓度0.1037 mol/L 标准电阻:1
Q
表1 25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Q/ ( mA • S)
I/mA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V/ml
0
0.5
1
1.5
2
2.5
3
3.5
4
t/s
No.
(25
°
C)
1
2
3
4
5
6
7
8
9
t
H+
0.4
195.5333
397.0333
588.25
795.0167
1023.083
1251.25
1473.05
1702.217
3.22
3.11
2.99
2.91
2.83
2.74
2.65
2.58
2.53
q
二
V c
H
F = 4C Q =4810.64 10
花
t^ — 0.831
表2 35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No.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I/mA
Q/ ( mA • S)
t
H+
(35
°
C)
1
2
3
4
5
6
7
8
9
V/ml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t/s
1
194
427
592
803
1012
1232
1461
1692
1936
3.26
3.16
3.05
2.98
2.90
2.83
2.77
2.69
2.64
10 2.58
q . = V q F = 4.5C
Q =5553.22 10‘C
站订=
0.811
No.
(40
O
C)
1
2
3
4
5
6
7
8
9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V/ml t/s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I/mA
表3 40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Q/ ( mA • S)
t
H+
1
142
288
430
583
738
896
1060
1322
1402
4.52
4.39
4.26
4.15
4.04
3.94
3.83
3.74
3.61
3.57 10
q . = V c
H
F =4.5C Q =5586.32 10 “C
t
H
= 0.806
每次界面移动电动势/ml
V/ml
0
0.5
1
No.
(50
o
C)
1
2
3
4
5
6
7
I/mA
表4 50
°
C界面移动距离及电流
t
Q/ ( mA • S)
H+
t/s
36
4.27
1.5
2
2.5
3
3.5
8
9 4
1433
3.51
q . =V
C
H
*.”F
= 4.0C
Q =5372.41 10
J
C
t
H
:
[ = 0.745
查阅文献可得:25
o
C下盐酸溶液中H
+
的迁移数为0.82,则
误差=(0.83-0.82) /0.82=1.22%
由t
H+
对T作图可得如下的曲线:
图3迁移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可见,温度升高,迁移数变小,表明 H
+
迁移速率变慢。原因是 H
+
迁移主要靠水分子中 的氢键
进行传递,所以速率较快。随温度升高,越来越多的氢键遭到破坏,
难。
H
+
迁移变得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