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调查实际情况 纠正本本主义

IT圈 admin 79浏览 0评论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敖浚)

经典导读

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

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

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

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

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

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

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

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

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

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

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

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

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

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

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

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

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

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

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我

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

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

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

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

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

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

秘的念头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

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

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

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

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

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

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

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你不相信这个结论吗?事实要

强迫你信。你试试离开实际调查去

估量政治形势,去指导斗争工作,

是不是空洞的唯心的呢?这种空洞

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

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

动主义错误呢?一定要弄出错误。

这并不是他在行动之前不留心计

划,而是他于计划之前不留心了解

社会实际情况,这是红军游击队里

时常遇见的。那些李逵式的官长,

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

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

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

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

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

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必

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

精神。

四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

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

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

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调查实际情况 纠正本本主义

张素华

《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

月毛泽东在寻乌写的一篇文章,原

来题目叫《调查工作》。1950年编辑

《毛泽东选集》第1卷时,毛泽东便

很想把它收编进来,但苦于未能找

到。1957年2月,福建上杭县农民赖

茂基在家里发现这篇文章的原稿。

他虽然不知道毛泽东在到处找这篇

文章,但也意识到其重要性,于是立

即献出。1959年8月,原稿由福建龙

岩地区文教局邮寄到北京,被中央

革命博物馆收藏。1960年底,中共中

央政治研究室的一位同志看到此件

如获至宝,立刻借出,然后由研究室

副主任、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于1961

年1月送给毛泽东阅看。

30年后失而复得,毛泽东看到

这篇文章的原稿后像找到了失散多

年的孩子,异常高兴。他说:“过去

到处找,找不到,像丢了小孩子一

样”。今年1月“忽然找出来了,我是

高兴的”。他还说:“我对自己的文

章有些也并不喜欢,这篇我是喜欢

的,是经过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

的。”

此时,正是毛泽东纠正“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倡导

47

Page

XIANGCHAO

把1961年搞成调查研究年之际。意

外地找回了这篇对当时情况富有指

导意义的文章后,毛泽东很快做了少

量文字修改,并将题目改为《关于调

查工作》,印发给在广州参加三南会

议的同志,并加写了一段说明文字:

“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

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

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

们叫它做‘本本主义’”。已经30年不

见了,“看来还有些用处,印若干份

供同志们参考”。除此外,毛泽东还

在会议上对该文一条条讲解,强调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因为这篇文章非常重要,1964

年编辑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甲

乙两种版本供干部、青年学习时,立

刻决定收编进来。当田家英把这篇

文章的文稿送给毛泽东审定时,毛

泽东把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

还写了一段回忆的文字,说在《调查

工作》之前,“先写了一篇短文,题名

《反对本本主义》,是在江西寻乌县

写的。后来觉得此文太短,不足以说

服同志,又改写了这篇长文,内容基

本一样,不过有所发挥罢了。当时两

文都有油印本”。1991年《毛泽东选

集》修订出版时,中共中央文献编辑

委员会破例把《反对本本主义》收入

《毛泽东选集》,也算是了却了毛泽东

的一个心愿。此文也是1991年修订《毛

泽东选集》时增选的唯一一篇文献。

《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篇仅

有6000多字的文章,却受到毛泽东

如此的厚爱,关键的原因是其回答

了当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内急

需解决和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国革命在1927年遭遇惨痛失

败之后,本是一介书生的毛泽东被迫

拿起枪杆子,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而

且是转移到湘赣边界、闽赣边界的穷

乡僻壤。这个革命怎么搞、党怎样建

设、部队怎样管理、军队和地方的关

系怎么处理、民众如何发动、要不要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等很多带有原则

性的问题摆在面前,选择一条怎样的

路径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是毛泽

东和他的同志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酷

现实。为此,同志之间在认识上常常

发生一些分歧,毛泽东与中央之间也

有着明显的不同认识。

1928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

会指出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指明

党在当时的总任务不是进攻,不是

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等,其基

本路线是正确的。但对于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等仍缺乏

认识,仍没有摆脱俄国十月革命实

行城市工人武装起义以夺取革命

政权的道路模式。这些思想也严

重地束缚着不少同志。在中国共产

党内,还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

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俄国革命经

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把极端重视

农村工作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关于

城市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的观

点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农村工作第一

的思想“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些

思想,严重地阻碍着毛泽东在红四军

中工作的开展以及对中国革命道路的

探索,甚至也关系着整个中国革命的

前途问题。

毛泽东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

重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

极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根据中国

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中国革命的方针

路线。到了1930年5月,中国革命到

底怎么搞,毛泽东开始有了自己的一

套想法,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走农

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已经提出“农

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

步”的思想,实质上也就是先农村

后城市的革命步骤,也就是以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来夺取中国革命的

胜利。但他的想法被主持中央工作

的李立三批评是“农民意识,在政治

上表现出来机会主义的错误”。《反

对本本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

写作的,其通篇的精神和实质就是

要跳出既有的“本本”,强调马克

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

合。1964年毛泽东在审定这篇文章

时,还画龙点睛地改动了一处,更加

明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

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

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

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

义”。

文章针对不了解情况就瞎说一

顿的现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

发言权”的响亮口号。文章说:“你

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

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

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

Page

48

经典导读

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

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

是在它的先头。”“迈开你的两脚,

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

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

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

问题。”

文章针对遇到问题不敢越雷池

一步,总是拿既有的“本本”说事,

指出“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

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

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

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

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

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

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

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

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

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

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

那里作怪”。“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

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

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

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

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

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

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

秘的念头在里面。”那么怎样纠正这

种“本本主义”呢?文章说:“只有向

实际情况作调查。”“离开实际调查

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

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

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必须洗

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

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

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必须努力作实

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

文章批评那些以为遵照党的既

有的“本本”开展工作就可以取得革

命胜利的同志,指出:“这些想法是

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

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

全是一种保守路线。这种保守路线

如不根本丢掉,将会给革命造成很

大损失,也会害了这些同志自己。”

文章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

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靠“党

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

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

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

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

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

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

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毛泽东的这些话,虽然已经过

去近90年,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弱小红军的艰难、对革命道路的艰

难探索,今天读来,仿佛仍历历在

目!《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多年

来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深刻体会,

也是他多年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的经验总结。历史地看,它初步形成

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

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

主的思想。在毛泽东众多的著作中,

《反对本本主义》是记录他哲学思

想认识的代表作之一,在毛泽东思

想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今天学习《反对本本主

义》,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第一,遇

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

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当代中国最大

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不少同志在思想上清楚,但在

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去做一番

认真的调查研究,而是喜欢拍脑袋

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

项目,或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

指标,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

失。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一切

从实际出发,没有做到毛泽东在文

中所强调的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

了解情况,只有调查了才有发言权,

“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

权”。第二,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

就必须不断创造新局面。而能够创

造新局面的前提,就一定要了解社

会实际情况,到群众中做深入的调

查,否则就会得出空洞的唯心的工作

指导,使得开创新局面的良好愿望

成为一句空谈,还会给工作带来很

大损失。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

定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决

不能生搬硬套,假若如此只有死路

一条。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人们是迷

信苏联的经验,现在则有不少人是

迷信西方的经验,不顾中国社会的

实际情况,“言必称希腊”,是另外

一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毛泽东提出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

了解中国情况的思想,至今仍有着

极强的针对性,我们不可忘记。

49

Page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敖浚)

经典导读

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

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

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

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

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

斗争所需要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

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

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

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

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

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

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

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

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

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

反革命的道路,中国有许多专门从

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

究的共产党员,不是一批一批地成

了反革命吗?就是明显的证据。我

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

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

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

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

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

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

秘的念头在里面。读过马克思主

义“本本”的许多人,成了革命叛

徒,那些不识字的工人常常能够

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克思

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

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

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

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

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你不相信这个结论吗?事实要

强迫你信。你试试离开实际调查去

估量政治形势,去指导斗争工作,

是不是空洞的唯心的呢?这种空洞

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

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

动主义错误呢?一定要弄出错误。

这并不是他在行动之前不留心计

划,而是他于计划之前不留心了解

社会实际情况,这是红军游击队里

时常遇见的。那些李逵式的官长,

看见弟兄们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乱

处置一顿。结果,犯事人不服,闹出

许多纠纷,领导者的威信也丧失干

净,这不是红军里常见的吗?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

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

完成争取群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必

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

精神。

四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

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

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

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调查实际情况 纠正本本主义

张素华

《反对本本主义》是1930年5

月毛泽东在寻乌写的一篇文章,原

来题目叫《调查工作》。1950年编辑

《毛泽东选集》第1卷时,毛泽东便

很想把它收编进来,但苦于未能找

到。1957年2月,福建上杭县农民赖

茂基在家里发现这篇文章的原稿。

他虽然不知道毛泽东在到处找这篇

文章,但也意识到其重要性,于是立

即献出。1959年8月,原稿由福建龙

岩地区文教局邮寄到北京,被中央

革命博物馆收藏。1960年底,中共中

央政治研究室的一位同志看到此件

如获至宝,立刻借出,然后由研究室

副主任、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于1961

年1月送给毛泽东阅看。

30年后失而复得,毛泽东看到

这篇文章的原稿后像找到了失散多

年的孩子,异常高兴。他说:“过去

到处找,找不到,像丢了小孩子一

样”。今年1月“忽然找出来了,我是

高兴的”。他还说:“我对自己的文

章有些也并不喜欢,这篇我是喜欢

的,是经过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

的。”

此时,正是毛泽东纠正“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倡导

47

Page

XIANGCHAO

把1961年搞成调查研究年之际。意

外地找回了这篇对当时情况富有指

导意义的文章后,毛泽东很快做了少

量文字修改,并将题目改为《关于调

查工作》,印发给在广州参加三南会

议的同志,并加写了一段说明文字:

“这是一篇老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

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

时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我

们叫它做‘本本主义’”。已经30年不

见了,“看来还有些用处,印若干份

供同志们参考”。除此外,毛泽东还

在会议上对该文一条条讲解,强调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因为这篇文章非常重要,1964

年编辑出版《毛泽东著作选读》甲

乙两种版本供干部、青年学习时,立

刻决定收编进来。当田家英把这篇

文章的文稿送给毛泽东审定时,毛

泽东把题目改为《反对本本主义》,

还写了一段回忆的文字,说在《调查

工作》之前,“先写了一篇短文,题名

《反对本本主义》,是在江西寻乌县

写的。后来觉得此文太短,不足以说

服同志,又改写了这篇长文,内容基

本一样,不过有所发挥罢了。当时两

文都有油印本”。1991年《毛泽东选

集》修订出版时,中共中央文献编辑

委员会破例把《反对本本主义》收入

《毛泽东选集》,也算是了却了毛泽东

的一个心愿。此文也是1991年修订《毛

泽东选集》时增选的唯一一篇文献。

《反对本本主义》是一篇仅

有6000多字的文章,却受到毛泽东

如此的厚爱,关键的原因是其回答

了当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内急

需解决和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国革命在1927年遭遇惨痛失

败之后,本是一介书生的毛泽东被迫

拿起枪杆子,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而

且是转移到湘赣边界、闽赣边界的穷

乡僻壤。这个革命怎么搞、党怎样建

设、部队怎样管理、军队和地方的关

系怎么处理、民众如何发动、要不要

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等很多带有原则

性的问题摆在面前,选择一条怎样的

路径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是毛泽

东和他的同志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酷

现实。为此,同志之间在认识上常常

发生一些分歧,毛泽东与中央之间也

有着明显的不同认识。

1928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

会指出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指明

党在当时的总任务不是进攻,不是

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等,其基

本路线是正确的。但对于建立农村

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等仍缺乏

认识,仍没有摆脱俄国十月革命实

行城市工人武装起义以夺取革命

政权的道路模式。这些思想也严

重地束缚着不少同志。在中国共产

党内,还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

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俄国革命经

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把极端重视

农村工作的观点同马克思主义关于

城市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的观

点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农村工作第一

的思想“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些

思想,严重地阻碍着毛泽东在红四军

中工作的开展以及对中国革命道路的

探索,甚至也关系着整个中国革命的

前途问题。

毛泽东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

重视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尤其是

极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根据中国

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中国革命的方针

路线。到了1930年5月,中国革命到

底怎么搞,毛泽东开始有了自己的一

套想法,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走农

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已经提出“农

村工作是第一步,城市工作是第二

步”的思想,实质上也就是先农村

后城市的革命步骤,也就是以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来夺取中国革命的

胜利。但他的想法被主持中央工作

的李立三批评是“农民意识,在政治

上表现出来机会主义的错误”。《反

对本本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

写作的,其通篇的精神和实质就是

要跳出既有的“本本”,强调马克

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

合。1964年毛泽东在审定这篇文章

时,还画龙点睛地改动了一处,更加

明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

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

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

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

义”。

文章针对不了解情况就瞎说一

顿的现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

发言权”的响亮口号。文章说:“你

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

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

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

Page

48

经典导读

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

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

是在它的先头。”“迈开你的两脚,

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

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

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

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

问题。”

文章针对遇到问题不敢越雷池

一步,总是拿既有的“本本”说事,

指出“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

开口闭口‘拿本本来’。我们说上级

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

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

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

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

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

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

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

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

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

那里作怪”。“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

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

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

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

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

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

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

秘的念头在里面。”那么怎样纠正这

种“本本主义”呢?文章说:“只有向

实际情况作调查。”“离开实际调查

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

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

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必须洗

刷唯心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

动主义错误出现,才能完成争取群

众战胜敌人的任务。必须努力作实

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

文章批评那些以为遵照党的既

有的“本本”开展工作就可以取得革

命胜利的同志,指出:“这些想法是

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

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

全是一种保守路线。这种保守路线

如不根本丢掉,将会给革命造成很

大损失,也会害了这些同志自己。”

文章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

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靠“党

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

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

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

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

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

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

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毛泽东的这些话,虽然已经过

去近90年,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弱小红军的艰难、对革命道路的艰

难探索,今天读来,仿佛仍历历在

目!《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多年

来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深刻体会,

也是他多年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的经验总结。历史地看,它初步形成

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

点,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

主的思想。在毛泽东众多的著作中,

《反对本本主义》是记录他哲学思

想认识的代表作之一,在毛泽东思

想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今天学习《反对本本主

义》,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第一,遇

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

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当代中国最大

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就是我国仍处

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不少同志在思想上清楚,但在

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去做一番

认真的调查研究,而是喜欢拍脑袋

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

项目,或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高

指标,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得不偿

失。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一切

从实际出发,没有做到毛泽东在文

中所强调的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

了解情况,只有调查了才有发言权,

“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

权”。第二,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

就必须不断创造新局面。而能够创

造新局面的前提,就一定要了解社

会实际情况,到群众中做深入的调

查,否则就会得出空洞的唯心的工作

指导,使得开创新局面的良好愿望

成为一句空谈,还会给工作带来很

大损失。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

定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决

不能生搬硬套,假若如此只有死路

一条。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人们是迷

信苏联的经验,现在则有不少人是

迷信西方的经验,不顾中国社会的

实际情况,“言必称希腊”,是另外

一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毛泽东提出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

了解中国情况的思想,至今仍有着

极强的针对性,我们不可忘记。

49

Page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