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干谷菱)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摘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
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和适当地运用估算,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所
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数感。
2.体现出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受的教育和家庭、社会影响的不
同,因此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可能不同,教学时应遵循学生
的特点和差异,鼓励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挂图,计数器,投影仪。
学生准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估算导入
(课件展示摘苹果的情境)
师:秋天来了,果园里大丰收!看,红彤彤的苹果多么漂亮啊!从图中你了
解到哪些信息?
信息预设:
(1)有两个小朋友在摘苹果。
(2)小男孩摘了17个苹果。
(3)小女孩摘了38个苹果。
(4)箱子里能装60个苹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很认真,现在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这些苹果
吗?为什么?
估法预设:
估法一:我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估法二:我把38看作40,17看作20,这样40+20=60,装得下。
小结:大家说得都对。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进行估
算,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数看作整十数进行估算。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小
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尝试解题。
让学生尝试计算列出的算式“17+38=”,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
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究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
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
合起来就是55。
方法三:17+30=47 47+8=55
方法四:20+38=58 58-3=55
方法五:20+40=60 60-5=55
方法六:竖式计算。(可能有部分学生对竖式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
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加
两位数进位加法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编一首儿歌:
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3.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
白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思考。学生之间的互
相交流会使学生掌握到多种办法,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鼓励算法
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
价意识。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独立列竖式完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汇报时,请
4位学生上台板演。
2.完成教材第72页的“练一练”第2题。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再想想每个问题的联系,最后独立做题。
3.完成教材第72页的“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列竖式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在进行解题示范后,必须让学生经历模拟练习、巩固练
习、变式练习的过程,以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切不可简化这些训练过程。
四、知识拓展,解决问题
教材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课件出示:我们去春游。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作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
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进行
搭配等。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灵活地、综合地运用
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独立
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
五、课堂总结,质疑反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齐唱儿歌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摘苹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17+38=55(个)
2024年6月14日发(作者:干谷菱)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摘苹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探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估算意
识和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让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学会和适当地运用估算,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所
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发展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数感。
2.体现出算法多样化。
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所受的教育和家庭、社会影响的不
同,因此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思维的方式可能不同,教学时应遵循学生
的特点和差异,鼓励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挂图,计数器,投影仪。
学生准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估算导入
(课件展示摘苹果的情境)
师:秋天来了,果园里大丰收!看,红彤彤的苹果多么漂亮啊!从图中你了
解到哪些信息?
信息预设:
(1)有两个小朋友在摘苹果。
(2)小男孩摘了17个苹果。
(3)小女孩摘了38个苹果。
(4)箱子里能装60个苹果。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很认真,现在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这些苹果
吗?为什么?
估法预设:
估法一:我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估法二:我把38看作40,17看作20,这样40+20=60,装得下。
小结:大家说得都对。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进行估
算,也可以把其中一个数看作整十数进行估算。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小
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想交流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尝试解题。
让学生尝试计算列出的算式“17+38=”,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
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究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
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
合起来就是55。
方法三:17+30=47 47+8=55
方法四:20+38=58 58-3=55
方法五:20+40=60 60-5=55
方法六:竖式计算。(可能有部分学生对竖式计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
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加
两位数进位加法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编一首儿歌:
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3.比较方法。
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
白一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思考。学生之间的互
相交流会使学生掌握到多种办法,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鼓励算法
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
价意识。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独立列竖式完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汇报时,请
4位学生上台板演。
2.完成教材第72页的“练一练”第2题。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再想想每个问题的联系,最后独立做题。
3.完成教材第72页的“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列竖式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在进行解题示范后,必须让学生经历模拟练习、巩固练
习、变式练习的过程,以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切不可简化这些训练过程。
四、知识拓展,解决问题
教材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课件出示:我们去春游。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作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
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进行
搭配等。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实际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灵活地、综合地运用
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独立
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
五、课堂总结,质疑反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齐唱儿歌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摘苹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17+38=5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