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7日发(作者:肥溪澈)
3D影视拍摄播放原理探析
材料物理二班:李峰 王亲苗
关键词:
3D 色差 偏振 全息技术
摘要:
2010的《阿凡达》算是世界电影的风向标,在这之后接
二连三地出3D立体电影。它是如何拍摄,又如何使人产生立体感
的。当然,如果你懂美术,知道摄影,会玩3ds Max。你会觉得
“这很简单”,因为这本来就很简单(原理很简单),我们来讨论从
3D技术中看光学应用.
正文:
肉眼看像:人有两只眼睛,一左一右,两眼之间存在大概3.5-5
厘米的间距,我们看东西,之所以能分辨出哪个物体在哪个物体的
前面,哪个物体在哪个物体的后面,能够判断物体的距离、远近,
就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当我们看东西的时候,两只眼睛除了瞄准
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
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
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
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两眼看像,由于漫反射,一只眼睛可以接收
到另一只眼睛无法接收到的信息,从而两只眼睛将信息中和,通过
大脑呈现出三维立体具有空间感的影像。
我们看到的东西的聚焦
点的位置,决定了感知这个物体的位置,聚焦点在屏幕上,所以我
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显示器平面显示的。也就是说,如果我
们想要看到立体的物体,那么就需要把聚焦点脱离开显示屏幕的平
面,如下图所示: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
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
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
3D显示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色差式3d立体成像
色差式3d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低廉,但是
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需要配合色差式3 d眼镜才能看到3d
效果。色差式3 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
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是的一幅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
片,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片。目前较为常见的滤光片
是红蓝、红绿,或者红请,但这种3d越来越少了
有点:技术难度低,成本低
缺点:画质效果差
2、 快门式3 d技术
快门式3d技术,使用一副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开关左
眼和右眼,让左右眼看到的两幅图像在我们大脑中融合成一体
来实现,从而产生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其原理是根据人眼对
影像频率的舒心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
(至
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像才会让
人对图像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于2 D相同的帧数,观众
的两只眼才能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在大脑中产生错
觉,看到立体影像。主动快门式眼镜都采用液晶控制开关,通
过液晶分子的运动控制左眼和右眼的感知画面。
永远只有一只眼能看到图像
优点:3D效果较好,资源较多
缺点:眼睛高科技,价格较高
3、 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属于被动式3D技术,眼镜价格也较为便宜,目
前各大影院都采用该技术。偏光式3D技术需要两台以上性能参数
完全一样的投影机才能实现3D效果。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
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
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
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
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
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
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
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
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
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
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
那样产生立体感觉。
优点:偏光式眼镜价格低廉,效果也很好
缺点:安装调试繁琐,成本较高,分辨率低
4、 全息成像
全息成像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
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
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
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
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
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
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人眼直接去看这
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
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
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
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
优点:尺寸灵活,安装便捷
缺点:技术性较高
总结:3d全息影像技术是基于无缘空间编织定解,不同工具利用的原
理也许不同,但在作用效果上是大致相同的,为了让人在视觉上产生一
个立体影像.如何将光学的干涉与衍射更低成本的 应用于3d制作上,
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2024年7月17日发(作者:肥溪澈)
3D影视拍摄播放原理探析
材料物理二班:李峰 王亲苗
关键词:
3D 色差 偏振 全息技术
摘要:
2010的《阿凡达》算是世界电影的风向标,在这之后接
二连三地出3D立体电影。它是如何拍摄,又如何使人产生立体感
的。当然,如果你懂美术,知道摄影,会玩3ds Max。你会觉得
“这很简单”,因为这本来就很简单(原理很简单),我们来讨论从
3D技术中看光学应用.
正文:
肉眼看像:人有两只眼睛,一左一右,两眼之间存在大概3.5-5
厘米的间距,我们看东西,之所以能分辨出哪个物体在哪个物体的
前面,哪个物体在哪个物体的后面,能够判断物体的距离、远近,
就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当我们看东西的时候,两只眼睛除了瞄准
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
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
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
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两眼看像,由于漫反射,一只眼睛可以接收
到另一只眼睛无法接收到的信息,从而两只眼睛将信息中和,通过
大脑呈现出三维立体具有空间感的影像。
我们看到的东西的聚焦
点的位置,决定了感知这个物体的位置,聚焦点在屏幕上,所以我
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显示器平面显示的。也就是说,如果我
们想要看到立体的物体,那么就需要把聚焦点脱离开显示屏幕的平
面,如下图所示: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
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
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
3D显示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色差式3d立体成像
色差式3d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低廉,但是
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需要配合色差式3 d眼镜才能看到3d
效果。色差式3 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
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是的一幅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
片,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片。目前较为常见的滤光片
是红蓝、红绿,或者红请,但这种3d越来越少了
有点:技术难度低,成本低
缺点:画质效果差
2、 快门式3 d技术
快门式3d技术,使用一副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开关左
眼和右眼,让左右眼看到的两幅图像在我们大脑中融合成一体
来实现,从而产生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其原理是根据人眼对
影像频率的舒心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
(至
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各60HZ的快速刷新图像才会让
人对图像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于2 D相同的帧数,观众
的两只眼才能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在大脑中产生错
觉,看到立体影像。主动快门式眼镜都采用液晶控制开关,通
过液晶分子的运动控制左眼和右眼的感知画面。
永远只有一只眼能看到图像
优点:3D效果较好,资源较多
缺点:眼睛高科技,价格较高
3、 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属于被动式3D技术,眼镜价格也较为便宜,目
前各大影院都采用该技术。偏光式3D技术需要两台以上性能参数
完全一样的投影机才能实现3D效果。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
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
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
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
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
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
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
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
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
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
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
那样产生立体感觉。
优点:偏光式眼镜价格低廉,效果也很好
缺点:安装调试繁琐,成本较高,分辨率低
4、 全息成像
全息成像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
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
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
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
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
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
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人眼直接去看这
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
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
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
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
优点:尺寸灵活,安装便捷
缺点:技术性较高
总结:3d全息影像技术是基于无缘空间编织定解,不同工具利用的原
理也许不同,但在作用效果上是大致相同的,为了让人在视觉上产生一
个立体影像.如何将光学的干涉与衍射更低成本的 应用于3d制作上,
值得我们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