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自-关于硬盘接口的专业知识(SATA、SATA2.0、SATA3.0) .

IT圈 admin 88浏览 0评论

2024年7月18日发(作者:贯志用)

关于硬盘接口的专业知识(SATA、SAT

A2.0、SATA3.0)

SATA接口标准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

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

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

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

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

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

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支持Serial-A

TA技术的标志

主板上的Serial-ATA接口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

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 先,

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

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

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

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 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

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

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 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

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

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 /sec),此外还包括NC

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

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

是真正的SATA II。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

的指令执行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 移动磁头

读写硬盘的不同位置,与此相反,它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

的顺序进行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耗,延长硬 盘寿命。另外并非所有的S

ATA硬盘都可以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

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系

统。

由于SATA设备市场比较混乱,不少SATA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宣传中滥用“SATA II”

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某些号称“SATA II”的硬盘却仅支持3Gbps而不支持NCQ,而某

些只具有1.5Gbps的硬盘却又支持NCQ,所以,由希捷(Seagate)所主导的SATA- I

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国际组织,原SATA工作组)又

宣布了SATA 2.5规范,收录了原先SATA II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从3Gbps和N

CQ到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

ltiplier)以及比较新的eSATA(External SATA,外置式SATA接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采用较早的仅支持1.5Gbps的南桥芯片(例如VIA VT8237和N

VIDIA nForce2 MCP-R/MCP-Gb)的主板在使用SATA II硬盘时,可能会出现

找不到硬盘或蓝屏的情况。不过大部分硬盘厂商都在硬盘上设置了一个速度选择跳线,以便

强制选择1.5Gbps或3Gbps的工作模 式(少数硬盘厂商则是通过相应的工具软件来设

置),只要把硬盘强制设置为1.5Gbps,SATA II硬盘照样可以在老主板上正常使用。

SATA硬盘在设置RAID模式时,一般都需要安装主板芯片组厂商所提供的驱动,但也

有少数较老的SATA RAID控制器在打了最新补丁的某些版本的Windows XP系统里不

需要加载驱动就可以组建RAID。

基本单位:

MB和bps是不一样的单位,一个是容量,一个是速率,就像距离和速度是无法比较的。1M

B=8Mb,bps是位每秒,Mbps是兆位每秒,Bps是字节每秒,MBps是兆字节每秒。ﻫ另外,1

50MB/S=1.5Gbps和300MB/S=3.0Gbps是描述stat接口的特性和速度的,并不

准确,我估计当时这么写是为了方便记忆和取整数。

Mbps 即 Milionbit pro second(百万位每秒)

Kbps 即 Kilobit pro second

(千位每秒)

bps 即 bit pro second(位每秒)

速度单位,bit即比特,通常用b(小写)表示,指一位二进制位,Milionbit=1000Kilobit=

1000000bit

所以1Mbps=1000000bps

这是通常用来衡量带宽的单位,指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位数

而通常软件上显示的速度则是指每秒种传输的字节数(Byte)通常用B(大写)表示

MB即百万字节也称兆字节

KB即千字节

Bit、Byte、KB、MB、GB、TB、bps、GT/s、GB/s

Byte、bit:

bit表示:位,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每一位的状态只能是0或1

Byte表示:字节,8个二进制位构成1个字节,即1 Byte = 8 bit1

个英文字母或者数字占

用1个字节的空间,1个汉字占据2个字节的空间。

KB、MB、GB、TB、PB:

这些单位中,B表示Byte,这些单位也常简写为:K、M、G、T、P;

1 KB = 1024 Byte;1 MB = 1024 KB;1 GB = 1024 MB;1 TB = 1024

MB;1

PB = 1024 TB;

MHz、GHz:

用来表示频率,Hz即赫兹,M、G的意思同上

Bps、bps:

注意虽然只是大小写不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Byte per second,即字节/秒;后者

是bit persecond,即位/秒。

如家用的2M宽带,也就是2M bps,换成Bps也就是(2M/8 )Bps = 256K Bps,所以我

们用2M宽带下载时的最大下载速度就是256KB左右。

我们平常所说的百兆、千兆网卡,其单位就是bps,而非Bps。

GT/s、GB/s:

常用来描述计算机内部总线的传输速度

GT/s:giga transfers per second,可以通俗的理解为“G次/秒”,表示传输速度。如

Core

i7 QPI总线传输速度可以达到4.8GT/s,HT 3.0总线可以达到5.2GT/s,也就

是说QPI总线每秒可以传输4.8G次,HT

3.0总线则是每秒5.2G次。

GB/s:即G Byte/s,如QPI总线的带宽是25.6GB/s,即每秒能传输25.6G字节。

两者间的换算:比如1333MHz的FSB,每秒传输1333M(1.333G)次,每次传输64 b

it数据,也就是8

Byte,所以它的传输带宽就是1.333*8=10.7GB/S。双通道的DDR2-667的峰值也是

10.7GB/S,刚好匹配。

再比如。6.4GT/S的QPI总线,QPI数据包是80 bit的长度,其中64

bit用于数据,发送

需要用4个周期,所以它一次只能传输64/4/8=2字节,所以其理论最大值就可以达到6.4*2

=12.8GB/S(单向),双向则是25.6GB/S。

2024年7月18日发(作者:贯志用)

关于硬盘接口的专业知识(SATA、SAT

A2.0、SATA3.0)

SATA接口标准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

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

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

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

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

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 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

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支持Serial-A

TA技术的标志

主板上的Serial-ATA接口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

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 先,

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

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

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

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 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

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

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 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

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

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 /sec),此外还包括NC

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

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

是真正的SATA II。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

的指令执行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 移动磁头

读写硬盘的不同位置,与此相反,它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

的顺序进行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耗,延长硬 盘寿命。另外并非所有的S

ATA硬盘都可以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

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系

统。

由于SATA设备市场比较混乱,不少SATA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宣传中滥用“SATA II”

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某些号称“SATA II”的硬盘却仅支持3Gbps而不支持NCQ,而某

些只具有1.5Gbps的硬盘却又支持NCQ,所以,由希捷(Seagate)所主导的SATA- I

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国际组织,原SATA工作组)又

宣布了SATA 2.5规范,收录了原先SATA II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从3Gbps和N

CQ到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

ltiplier)以及比较新的eSATA(External SATA,外置式SATA接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采用较早的仅支持1.5Gbps的南桥芯片(例如VIA VT8237和N

VIDIA nForce2 MCP-R/MCP-Gb)的主板在使用SATA II硬盘时,可能会出现

找不到硬盘或蓝屏的情况。不过大部分硬盘厂商都在硬盘上设置了一个速度选择跳线,以便

强制选择1.5Gbps或3Gbps的工作模 式(少数硬盘厂商则是通过相应的工具软件来设

置),只要把硬盘强制设置为1.5Gbps,SATA II硬盘照样可以在老主板上正常使用。

SATA硬盘在设置RAID模式时,一般都需要安装主板芯片组厂商所提供的驱动,但也

有少数较老的SATA RAID控制器在打了最新补丁的某些版本的Windows XP系统里不

需要加载驱动就可以组建RAID。

基本单位:

MB和bps是不一样的单位,一个是容量,一个是速率,就像距离和速度是无法比较的。1M

B=8Mb,bps是位每秒,Mbps是兆位每秒,Bps是字节每秒,MBps是兆字节每秒。ﻫ另外,1

50MB/S=1.5Gbps和300MB/S=3.0Gbps是描述stat接口的特性和速度的,并不

准确,我估计当时这么写是为了方便记忆和取整数。

Mbps 即 Milionbit pro second(百万位每秒)

Kbps 即 Kilobit pro second

(千位每秒)

bps 即 bit pro second(位每秒)

速度单位,bit即比特,通常用b(小写)表示,指一位二进制位,Milionbit=1000Kilobit=

1000000bit

所以1Mbps=1000000bps

这是通常用来衡量带宽的单位,指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位数

而通常软件上显示的速度则是指每秒种传输的字节数(Byte)通常用B(大写)表示

MB即百万字节也称兆字节

KB即千字节

Bit、Byte、KB、MB、GB、TB、bps、GT/s、GB/s

Byte、bit:

bit表示:位,是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每一位的状态只能是0或1

Byte表示:字节,8个二进制位构成1个字节,即1 Byte = 8 bit1

个英文字母或者数字占

用1个字节的空间,1个汉字占据2个字节的空间。

KB、MB、GB、TB、PB:

这些单位中,B表示Byte,这些单位也常简写为:K、M、G、T、P;

1 KB = 1024 Byte;1 MB = 1024 KB;1 GB = 1024 MB;1 TB = 1024

MB;1

PB = 1024 TB;

MHz、GHz:

用来表示频率,Hz即赫兹,M、G的意思同上

Bps、bps:

注意虽然只是大小写不同,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Byte per second,即字节/秒;后者

是bit persecond,即位/秒。

如家用的2M宽带,也就是2M bps,换成Bps也就是(2M/8 )Bps = 256K Bps,所以我

们用2M宽带下载时的最大下载速度就是256KB左右。

我们平常所说的百兆、千兆网卡,其单位就是bps,而非Bps。

GT/s、GB/s:

常用来描述计算机内部总线的传输速度

GT/s:giga transfers per second,可以通俗的理解为“G次/秒”,表示传输速度。如

Core

i7 QPI总线传输速度可以达到4.8GT/s,HT 3.0总线可以达到5.2GT/s,也就

是说QPI总线每秒可以传输4.8G次,HT

3.0总线则是每秒5.2G次。

GB/s:即G Byte/s,如QPI总线的带宽是25.6GB/s,即每秒能传输25.6G字节。

两者间的换算:比如1333MHz的FSB,每秒传输1333M(1.333G)次,每次传输64 b

it数据,也就是8

Byte,所以它的传输带宽就是1.333*8=10.7GB/S。双通道的DDR2-667的峰值也是

10.7GB/S,刚好匹配。

再比如。6.4GT/S的QPI总线,QPI数据包是80 bit的长度,其中64

bit用于数据,发送

需要用4个周期,所以它一次只能传输64/4/8=2字节,所以其理论最大值就可以达到6.4*2

=12.8GB/S(单向),双向则是25.6GB/S。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