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浅析高职教师师德规范

IT圈 admin 69浏览 0评论

2024年7月23日发(作者:牧向)

【教师建设】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浅析高职教师师德规范

何玉华,汪洋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摘要:“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师首先得正

身”。作为高职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敬业爱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

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的一面明镜。

关键词:高职教师;师德;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立德树人;以身示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31-02

“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作为高职教生可靠的引路人,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所以教师的师

师在师德方面上,有一个怎样道德标准?有人说“教师是人德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

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说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的一面镜子。

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人民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

二、爱生如爱子,以德感人

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一名人民教师热爱自己教育事业要如何体现呢?教师

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之重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奉献出无限的师爱,师爱不是母爱但

建设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高胜似母爱。教师的爱是用挚诚的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师

素质的教师队。在新时期,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爱生如爱子。高尔

的师德、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

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对高职教师师德规范的起码要求。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美德。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因为教育职业场所是校园,校园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每一天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每一时

师首先得正身”。“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期有着的不同的思想,要教育学生,教师就必须想学生之所

教师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想,思学生之所思,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时时刻刻向他撒

言行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播无限的师爱,用无私的爱来开启学生的心灵。热爱学生是

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教师应当遵循的教育的规律,是为师者必备的品质,是教师

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应有的职业道德。作为高职教育者,在高职的教育工作中,

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精辟话语阐明了教师要教教师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去感动学生。在教师工作中应该充

好书,育好人,教师师德为先。良好的师德素养是教师职业分相信学生,时刻把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学会倾听学

的灵魂,是在从教生涯中所必备条件,是在教坛事业中的执生的不同意见和不同的呼声,教师与学生产生思想上和情

教之本。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无声无息的教育,最生动具感上的共鸣,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以德感人,只有这样学

体的表现。师德建设是当今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生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爱生如爱子”是师

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民德的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书育人,尊重学生的

群众度量教育者的一把尺子,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人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爱生如爱子,以德感人”,是高职

重要因素。当今是知识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社会,时代呼教师灵魂的化身。

唤着高素质、高端科技的创新人才,而这些创新人才的培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养,是人民的教师,那么人民教师就得具备新世纪的高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处处以身作则,率先给

质。因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把舵人,教育的目标以及

学生做出榜样,以便学生效仿。目前高职大多数学生行为规

办学方向都需要教师去落实,教育质量好坏和办学效益都范和行为习惯较差,在校得过且过,是非观模糊。作为高职

得教师去身体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工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尤其重要。为人师

作都要教师去实施。所以振兴教育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表,率先垂范是美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只有

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老师端正自己的行为,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孔子

高职学生大多数来到大学里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德无以为

远大的理想,没有更高的追求,很大一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师。”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会为人师表,行为世

这就要求高职的教师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每个学生。什么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会对事业执着地追求,他一定会

叫良好的道德?道德的好坏虽然没明确标准和法律准绳,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率先垂范就是给学生树立典范,对学

但“德”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体现于非正式舆论之生切实地负责,这样才能潜够默化、影响源远流长的教育。

中,所谓“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是道德标准。道德立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

心、工作成于手是“德”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德为先,以身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

示范,培养良好的师德,在教书生涯中体现人生的价值,是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阐明了:教师不

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的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所以教

业最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子们人师在教学和生活中,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

-

31

-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建设】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体系

———以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为例

徐德毅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刻发掘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对于构建辅导员科学

化工作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辅导员科学化工作体系的实践中,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工

作目标、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辅导员;科学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32-02

随着育人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中的生的利益和需求出发,这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念。

彰显,辅导员工作成为高校工作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辅导员工作的全面性,使得“统筹兼顾”成为辅导员工作的

节。传统的辅导员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经验传授为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辅导员需要做到统筹课内外思想政治

基础,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不断带动人们的思想更教育,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网络来共同推进学生的思想政

新,学生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治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求辅导员工作具有可持

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必须采用新续发展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要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

时期的新理念,构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体系。性和稳定性出发,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

一、科学发展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指针

着眼长远,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1.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

二、构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体系

观的核心,意味着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发展

1.以人为本是辅导员科学化工作的理念。以人为本是

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统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确立

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思想政治工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尽管三者之间有作的对象是人,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长期以来,由于民办

极大的关联,却是三种不同的发展观。而把这三种发展观统

高校环境的特殊性,很难实现国家要求200∶1的辅导员配

一起来,才是科学发展观。备要求,辅导员长期处于事务性工作的旋涡中,在实际的学

2.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科学就是用理性方法去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灌输式”偏多而“引导式”、“激发

整理感性材料”。是辅导员在开展具体事务工作工程中,对

式”相对较少,将学校要求的直接变成教育内容强加给学

工作理念的升华、工作目标的明确以及工作方法的总结,使生,在处理事务时,存在考虑以“事”为中心的因素偏多而考

工作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从而达到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虑以“人”的因素偏少。并且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很多工作不

高。因此,我们需要从辅导员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方法能及时体现教育的效果,个别辅导员在工作的工程中追求

等几个方面去分析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的内涵。教育的时效性和成绩显现,偏离教育的初衷,而不能真正地

3.科学发展观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指针。辅导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的利益。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必须

员工作把握“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本,从学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在工作

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的使命。所以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甘

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率、为人梯,无私奉献。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

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以身作则,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否则只能成为

率先垂范”是高职教师的行为准则。“教书匠”,不可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个职业

四、热爱教育,甘为人梯

与其他任何职业有所不同,教师只有苦心经营才会有收获,

教师这个职业有它的特殊性,它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才有可能来完成史命。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类灵魂的基

有情感、生动活泼的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教师每天

石。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高职教师的天职。

有着不同的智力劳动,所以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

“热爱教育,甘为人梯”仍是高职教师一生的追求。

洞”,它看不见,摸不着。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德高为师,

坚定的献身精神,也就是热爱教育,甘为人梯。首先忠于职

身正为范;爱生如爱子,以德感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热

守党的教育事业,甘愿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乐

爱教育,甘为人梯。“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身为高职教

于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师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在当今市场的师德标准,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的引诱下,不少人认为教师的社会地

参考文献:

位低、物质条件较差,教师还处于相对清贫的位置,这一现

[1]张明.教子有方[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状动摇了不少教师在职业方面的信念。而高职教师担负着

[2][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西力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培养祖国栋梁之重任,换言之,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完成好历史交给教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Z].

[2011]11号文.

-

32

-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年7月23日发(作者:牧向)

【教师建设】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浅析高职教师师德规范

何玉华,汪洋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12)

摘要:“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师首先得正

身”。作为高职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敬业爱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

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的一面明镜。

关键词:高职教师;师德;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立德树人;以身示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31-02

“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作为高职教生可靠的引路人,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所以教师的师

师在师德方面上,有一个怎样道德标准?有人说“教师是人德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为师者

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说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的一面镜子。

在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人民教师在师德方面上,标

二、爱生如爱子,以德感人

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一名人民教师热爱自己教育事业要如何体现呢?教师

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之重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奉献出无限的师爱,师爱不是母爱但

建设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高胜似母爱。教师的爱是用挚诚的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师

素质的教师队。在新时期,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天职是热爱学生,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爱生如爱子。高尔

的师德、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好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

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对高职教师师德规范的起码要求。能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美德。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因为教育职业场所是校园,校园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每一天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有着不同的行为表现,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情感,每一时

师首先得正身”。“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期有着的不同的思想,要教育学生,教师就必须想学生之所

教师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想,思学生之所思,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时时刻刻向他撒

言行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播无限的师爱,用无私的爱来开启学生的心灵。热爱学生是

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教师应当遵循的教育的规律,是为师者必备的品质,是教师

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应有的职业道德。作为高职教育者,在高职的教育工作中,

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精辟话语阐明了教师要教教师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去感动学生。在教师工作中应该充

好书,育好人,教师师德为先。良好的师德素养是教师职业分相信学生,时刻把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学会倾听学

的灵魂,是在从教生涯中所必备条件,是在教坛事业中的执生的不同意见和不同的呼声,教师与学生产生思想上和情

教之本。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无声无息的教育,最生动具感上的共鸣,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以德感人,只有这样学

体的表现。师德建设是当今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生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爱生如爱子”是师

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民德的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书育人,尊重学生的

群众度量教育者的一把尺子,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人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爱生如爱子,以德感人”,是高职

重要因素。当今是知识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社会,时代呼教师灵魂的化身。

唤着高素质、高端科技的创新人才,而这些创新人才的培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养,是人民的教师,那么人民教师就得具备新世纪的高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处处以身作则,率先给

质。因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把舵人,教育的目标以及

学生做出榜样,以便学生效仿。目前高职大多数学生行为规

办学方向都需要教师去落实,教育质量好坏和办学效益都范和行为习惯较差,在校得过且过,是非观模糊。作为高职

得教师去身体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管理工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尤其重要。为人师

作都要教师去实施。所以振兴教育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表,率先垂范是美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只有

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老师端正自己的行为,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孔子

高职学生大多数来到大学里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无德无以为

远大的理想,没有更高的追求,很大一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师。”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会为人师表,行为世

这就要求高职的教师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每个学生。什么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会对事业执着地追求,他一定会

叫良好的道德?道德的好坏虽然没明确标准和法律准绳,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率先垂范就是给学生树立典范,对学

但“德”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体现于非正式舆论之生切实地负责,这样才能潜够默化、影响源远流长的教育。

中,所谓“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是道德标准。道德立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曾说过,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

心、工作成于手是“德”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德为先,以身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

示范,培养良好的师德,在教书生涯中体现人生的价值,是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这阐明了:教师不

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的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教师职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所以教

业最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子们人师在教学和生活中,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

-

31

-

.. All Rights Reserved.

【教师建设】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体系

———以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为例

徐德毅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刻发掘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对于构建辅导员科学

化工作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构建辅导员科学化工作体系的实践中,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可持续发展的工

作目标、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辅导员;科学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32-02

随着育人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中的生的利益和需求出发,这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基本理念。

彰显,辅导员工作成为高校工作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辅导员工作的全面性,使得“统筹兼顾”成为辅导员工作的

节。传统的辅导员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经验传授为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辅导员需要做到统筹课内外思想政治

基础,但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不断带动人们的思想更教育,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网络来共同推进学生的思想政

新,学生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治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求辅导员工作具有可持

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必须采用新续发展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要从根本性、全局性、长期

时期的新理念,构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体系。性和稳定性出发,既能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又能

一、科学发展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指针

着眼长远,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1.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

二、构建辅导员工作科学化体系

观的核心,意味着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发展

1.以人为本是辅导员科学化工作的理念。以人为本是

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统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确立

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思想政治工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尽管三者之间有作的对象是人,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长期以来,由于民办

极大的关联,却是三种不同的发展观。而把这三种发展观统

高校环境的特殊性,很难实现国家要求200∶1的辅导员配

一起来,才是科学发展观。备要求,辅导员长期处于事务性工作的旋涡中,在实际的学

2.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内涵。“科学就是用理性方法去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灌输式”偏多而“引导式”、“激发

整理感性材料”。是辅导员在开展具体事务工作工程中,对

式”相对较少,将学校要求的直接变成教育内容强加给学

工作理念的升华、工作目标的明确以及工作方法的总结,使生,在处理事务时,存在考虑以“事”为中心的因素偏多而考

工作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从而达到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提虑以“人”的因素偏少。并且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很多工作不

高。因此,我们需要从辅导员工作理念、工作目标、工作方法能及时体现教育的效果,个别辅导员在工作的工程中追求

等几个方面去分析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的内涵。教育的时效性和成绩显现,偏离教育的初衷,而不能真正地

3.科学发展观是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指针。辅导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的利益。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必须

员工作把握“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都以学生为本,从学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在工作

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的使命。所以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甘

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率、为人梯,无私奉献。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

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以身作则,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否则只能成为

率先垂范”是高职教师的行为准则。“教书匠”,不可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个职业

四、热爱教育,甘为人梯

与其他任何职业有所不同,教师只有苦心经营才会有收获,

教师这个职业有它的特殊性,它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才有可能来完成史命。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类灵魂的基

有情感、生动活泼的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教师每天

石。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高职教师的天职。

有着不同的智力劳动,所以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

“热爱教育,甘为人梯”仍是高职教师一生的追求。

洞”,它看不见,摸不着。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德高为师,

坚定的献身精神,也就是热爱教育,甘为人梯。首先忠于职

身正为范;爱生如爱子,以德感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热

守党的教育事业,甘愿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乐

爱教育,甘为人梯。“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身为高职教

于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师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乐于奉献,甘为人梯。在当今市场的师德标准,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的引诱下,不少人认为教师的社会地

参考文献:

位低、物质条件较差,教师还处于相对清贫的位置,这一现

[1]张明.教子有方[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状动摇了不少教师在职业方面的信念。而高职教师担负着

[2][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西力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

培养祖国栋梁之重任,换言之,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完成好历史交给教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Z].

[2011]11号文.

-

32

-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