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发(作者:凤寒云)
高级模拟试卷一
1. 对待职业和岗位, (
)并不是爱岗敬业所要求的。
B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D 、一职定终身,不改行
A 、树立职业理想
C、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符合几何光学对光线的定义。
2. (
A 、光线是无直径、无体积、无方向的几何线条
B 、光线是有直径、有体积、有方向的几何线条
D 、光线是无直径、无体积、有一定方向的几何线条
3. 焦点至透镜的距离是: ( )。
A 、物距
C、像距
A 、反差
B 、焦距
D 、物体至照相机的距离
()、色彩、层次等。
C、快门
4.
影像的品质是指一幅照片上影像的清晰度、颗粒度
B 、光圈
()。
B 、单灯照明法
)。
D、焦距
D、灯位旋转法
5.
不是获取均匀照明的方法
A 、柔光箱法
6.
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
C、多灯接力法
A 、放大不会影响反差和色彩。
B 、影像的放大倍率越大品质越差。
D 、影像放大到一定倍率后会变虚。
(
)。
B 、保持湿润
D 、放于电视机旁
) 照相机的常见品牌。
D、 120 中型照相机
7. 正确存放照相机的方法:
C、冷藏
A 、大型照相机
A 、鱼眼镜头
A 、80°以上
A 、单反照相机
A 、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8. 禄莱( Roueiflex )、哈苏 (Hasseblad)、玛米亚 (Mamiya) 等是 (
B、 135 照相机
B、微距镜头
)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B、 70°— 95°
B、大型照相机
(
)。
C、 90°
9. (
)的焦距近似或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
C、数码照相机
C、变焦镜头
D、标准镜头
D、 40°— 60°
10. 视场角为 (
11. 某个照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为
12. 常用照相机光圈系数的排列顺序:
80mm,这个照相机属于 (
)
D、 120 照相机
C、135 照相机
A 、f/1 、 f/2、 f2.8 、 f/4、 f/12
B 、 f/1.4 、 f/2 、 f2.8 、 f/4、 f/5.6 、 f/8 、f/16 、f/22
C 、 f/4、 f/5.6 、 f/8、 f/18 、 f/30
D 、f2.8 、 f/4.8 、 f/5.9 、 f/6.7
)F/11 的景深。
C、≤
)。
C、盆景
(
) 。
13. 在同等条件下, F/5.6 的景深 (
A 、>
A 、门
A 、采用软光照明
C、控制光斑
A 、银器
C、磨砂玻璃
B、窗
B、≥
(
14. 不是常见的框架型前景是
15. 不是拍摄反光体的要点
D、<
D、栏杆
B 、消除环境干扰
D、采用硬光照明
(
)。
B、不锈钢器皿
D、抛光塑料
16. 不是全反光体的物品是
17. 艺术人像的美学特征是(
)。
A 、纪实性和假定性的辩证关系
C、形式和内涵相辅相成
(
)。
B 、瞬间性的典型意义
D 、以上均是
1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境和空间,是营造作品气氛的重要元素
B 、人像摄影创作中讲究情景交融
D 、人像摄影中,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并不大
)白平衡模式的色温约为 6000K
C、白色荧光灯
)。
19. (
A 、日光 B、钨丝灯
20.
关于前景说法正确的是(
D、闪光灯
A 、前景不可以在形式上或内容上与主体或背景形成联系或对比
B 、前景一般不允许出现在画面前缘的四角
D 、有一定的透明度
(
)。
C、风格
)。
21. 使用布景时要注意事项不包括
A 、色彩
B、影调
22. 属于人像摄影用色的误区的是(
A 、用色不能太杂,要加以选择
C、不以“好看”而用色
)不是暖调颜色。
D、品牌
B、不能为了追求色彩强烈,处处用饱和色
D、颜色越丰富越好
C、橙
D 、黄
23. (
A 、红
B、绿
24. 自 20 世纪(
)年代中期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出现了专门从事婚纱摄影的企业,他们从传统
的照相中将婚纱摄影的经营项目分离出来,称为“影楼”
。。
A 、60
A 、衍射性质
26.
反光率表示 (
A 、照相机镜头
B、70
(
C、80
D 、90
C、反射方向
25.
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
)即为光源的光照度。
B、温度和角度
)反射光线的能力。
B、光源通过
(
D、强弱
C、物体
D、物体吸收
27.
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
A 、镜头接纳光线的能力
C、吸收率
28.
摄影曝光指: (
)、反射率。
B 、闪光灯的功率
D 、照度
)。
A 、按动照相机快门使感光元件感光
C、被摄物体吸收光线
A 、唐式
C、中式
A 、站姿
B 、被摄物体反射光线
D 、闪光灯
),欧式和日式。
29.
婚纱摄影室内场景从地域风格上划分为(
B、汉式
D、民国式
B 、躺姿
30.
婚纱摄影中人物的常见姿态不包括(
)。
)
C、坐姿
D 、跪姿
31.
婚纱摄影中平面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多色或多色渐变背景
C、各类立体实录场景
A 、80
B、各类图案的喷绘或手绘背景
D、依据摄影主题所绘制的背景
B、 100
C、120
)。
32.
在阳光明媚的情况下,一般团体像队伍排列弧度不要超过(
)度。
D、140
33.
拍摄 150 人的团体照,排成
拍摄底片,影像的长度为
A 、50
B、 150
5 排,每排
30 人,排面总宽带 15m。使用玛米亚
RB-67 相机 90mm 焦距的镜头
60mm,缩小倍率为: (
C、 200
D、 250
34. (
)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A
、顶光
B、侧光
(
) 。
C、平光和侧光
D、直射光和散射光
35.
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
A 、顺光照明、侧光照明、逆光照明
C、直射光照明、散射光照明
36.
侧光摄影布光应注意
(
A
、光照度
A 、曝光组合
B 、直射光照明、逆光照明
D 、散射光照明、照明光照明
C、光位
)。
)的变化。
B、光明度
D、光比
37.
调整照相机胶片感光度刻度的依据是
(
B 、胶卷的感光度
D 、光源的强度
C、被摄物体至光源的距离
A 、
7%, 48%, 55%
A
、曝光
38.
从沟通的组成看,沟通的内容、沟通的语调和语速和沟通中的行为姿态的比例为(
B 、 48%, 7%, 55%
C、 55% , 48%,7%
)的组合参数。
B、光圈
)。
D、 48%, 55%, 7%
39.
订光的含义是指确定
(
C、快门
D、光照度与距离
如果是使用人工光源照时,
40.
在室外拍 50-200
人的团体像,使用入射式测光表到拍摄人物处测量光线的照度值。
5 处,各点的光值最大误差不能超过(
)值
要多点采样测光,一般的测光点不能少于
A 、0.5EV
A
、平均曝光法
A 、派专人销毁
C、留下备用
A 、公民本人同意
B、 1EV
C、 1.5EV
D、 2EV
(
41.
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的方法称为
)。
B、括弧式曝光法
C、高光曝光模式
(
)。
B 、直接扔到垃圾桶里
D 、卖给专门的回收机构
B 、公民父母、长辈同意
D 、公民家庭成员同意
(
)。
D、阴影曝光模式
42.
在一般情况下,职业摄影师处理报废的照片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43.
照相馆为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使用公民照片在厨窗中进行展示或广告宣传时,必须经
()。
C、公民所在单位同意
A
、分析法和调查法
45. (
A 、喜欢
44.
消费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法、
B、实验法和调查法
C、分析法和取样法
D、实验法和取样法
)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
B 、购买欲望
C、需要
D 、对产品质量信得过
46. 要了解顾客的审美心理,可以通过
(
)而达到。
A 、向顾客询问审美观点
B 、讲解审美理论常识
D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纠正顾客的审美错误倾向
)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沟通的现象,我国学者钱钟书称之为“通感”
B、联觉
(
B、第二排被摄者
C、感知
)作为调焦的中心位置。
47. (
。
A 、联感
A 、第五排被摄者
D、知觉
D、第四排被摄者
(
)。
48. 拍摄大型团体照时,应该以
C、第三排被摄者
49. 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为了消除透视带来的同一幅照片被摄者缩小倍率不同的情况,应该
A 、让被摄者排成一排正切于镜头主轴延长线的直线。
B 、换上一只焦距更长的镜头
D 、让被摄人物在相机的拍摄角度内,沿以照相机为圆心的圆弧线排列
50.
黑白摄影中 (
A 、色温转换镜
)的基本作用包括控制影调、改变空气透视、调整反差。
B、柔光镜
()。
C、PL 镜
D 、滤光镜
51.
在硬光下用黑白负片拍摄景物时,
A 、必须将最黑和最白部分控制在八级光孔以上
B 、必须将最绿和最蓝部分控制在九级光孔
D 、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七级光孔以内
(
52.
在拍摄静物、广告产品和人物肖像时,为了取得锐利与响亮的低调效果,常采用
A 、侧平光与顺光
C、逆光与侧逆光
A 、任意角度的平光
C、任意角度的侧顺光
54.
构图中的“破”含义是对照片画面里
A 、杂乱的线条
C、过分死板的线条或大面积单一色块
55.
拍摄艺术人像时,使用偏振镜能够
)拍摄。
B 、平光与顺光
D 、侧顺光、侧平光与平光
()拍摄。
B 、高角度的侧顺光与逆光
D 、低角度的逆光与侧逆光
(
B 、高调或低调
D 、过分活泼的线条或大面积块
(
)。
53.
为了取得锐利与响亮的低调效果,在风光摄影中,常采用
)采取措施,目的是改变构图的死板,使构图生动起来。
A 、提高物体颜色的明度,减弱物体表面的质感
B 、减弱或消除非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光,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D 、减低物体颜色的色温,减弱物体表面的质感
),“ 1”级黑占画面的 2%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调。
B 、“ 8”级黑占画面的 8%
D 、“ 3”级黑占画面的 8%
),“ 1”级黑占画面的 5%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低调。
B 、“ 8”级黑占画面的 10%
D 、“ 3”级黑占画面的 10%
B、色温平衡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
D 、浅色滤光镜、 UV 镜
56.
“ 8”级白占画面的 90%,(
A 、“2”级灰占画面的 8%
C、“9”级白占画面的 8%
57.
“ 2”级黑占画面的 85%,(
A 、“2”级灰占画面的 10%
C、“9”级白占画面的 10%
58.
色温滤光镜的基本类型有、色温补偿滤光镜、()。
A 、UV 镜、调高色温转换滤光镜
C、雷登镜
59.
影调的配置原则是 ()。
A 、“均衡”、“透气”和“活”
B、“闭合”、“扩张”和“收缩”
C、“不均衡”
D、“闭合”、“收缩”
60. (
)的含义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或对应位置原则安排画面布局,讲究均衡感,有较高的影调或色调上的追
求,讲究构图呼应关系,追求构图的精致或完美效果。
A 、“构图讲究”
C、“压抑感构图”
61. ()的用光要点是运用侧向或侧逆向的硬光作主光。
A 、表现人物细腻肌肤
B 、“立体构图”
D、“色彩缤纷”的构图
B 、表现人物粗糙肌肤
D 、表现人物容光焕发
2 倍时,应该增加 (
C、3
C、表现人物光润面容
62.
在近距离拍摄时使用了近摄附件,当焦距延长
A 、1
B、 2
63.
在翻拍绒面照片时, (
B 、用电熨斗熨平照片
)级曝光量。
D、 4
)不利于消除照片表面呈现出的凹凸不平的纹络
A 、将照片浸湿,把照片的影像面贴在玻璃板上并消除气泡。
C、将照片用甘油浸湿,把照片的影像面贴在玻璃板上并消除气泡。
D 、照片两侧配以 45 度角照射的柔和光线。
)几种常见效果有:油画效果、绢画效果、白描效果、版画效果及挂历、贺卡、海报等效果。
64. (
A 、偏色调婚纱照
B、淡彩效果婚纱照
(
) 。
C、复古效果婚纱照
B 、可由摄影师任意选择
D、仿拟效果婚纱照
65. 淡彩效果婚纱照的用光
A 、要用软光,柔光箱的规格要大些
C、要用硬光,柔光箱的规格要小些
D 、既可以用硬光,也可以由摄影师任意选择
66.
交流、化妆和服装造型、拍摄、选片制作等是比较规范的
A 、现代纪实摄影
67.
淡彩效果婚纱照的 (
C、辅助光灯位
A 、沟通的内容
(
)的基本环节。
D、现代婚纱摄影
B、大型团体照拍摄
C、小合影
B 、主光灯位
D 、眼神光灯位
)范围是顺光位,灯位尽量靠近镜头主轴延长线。
A 、改变色温的补光灯位和轮廓光灯位
68.
从沟通的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B 、沟通的意识
(
69.
拍摄仿旧效果婚纱照时,
(
)沟通的语调和语速;沟通中的行为姿态。
D 、沟通人的身份
C、沟通的潜意识
)。
A 、被摄者神情要热烈,动作要显得非常亲昵
B 、被摄者表情要非常开放,动作要显得非常亲昵
D 、被摄者表情要严肃、凝重
)服装的常见款式包括:新郎穿长袍、唐装、马褂、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格格服。
B、重彩效果婚纱照
70. (
71. (
A
、偏色调婚纱照
A
、仿旧效果婚纱照
72.
产品表面质感基本可以分为
C、全色调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的基本色调是棕黄色调。
(
B、重彩效果婚纱照
)等四类。
C、淡彩效果婚纱照
A 、吸收型、反射型、传导型和复合型
C、吸收型、反射型、透明型和符合型
73.
为了拍摄好反射型质感的产品,最好使用透过
A 、封闭式半透明隔离罩
C、加束光罩的闪光灯
B 、透明型、半透明型、不透明型和复合型
D 、粗糙型、光滑型、亚光型和复合型
()的灯光作为主光源拍摄。
B 、加蜂巢的泛光灯
D 、装扩散片的泛光灯
)。
74.
拍摄复合型产品时,用光应该
(
A 、完全按照重点质感的要求来布置光位和选择光性
B 、选择兼容的光位和光性
D 、光位和光性都要以重点质感为中心布置,可以适当兼顾次要质感
75. ( )设计要求将照明靠近照相机处适当布置亮些,便于操作;将拍摄者的位置布置暗些,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又有利于被摄者集中注意力。
A 、大型影室
B、儿童影室
(
)。
C、影室摄影光源
D、影室基础照明
76. 影室中使用的灯具主要有
A 、聚光灯、石英灯、影室闪光灯
B 、主光灯、辅光灯、散光灯
D 、固定灯具和影室闪光灯
77.
影室灯具中的主光灯、辅光灯、背景灯、轮廓灯、脚光灯、发光灯等灯光类型是按照
A 、光线的照射方向
B、光质的温度
()划分的。
D、光线的亮度
C、灯光的造型作用
78.
进行道具、背景设计时,应 ()。
A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设计背景、道具的风格
B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确定摄影室的表现形式
D 、先确定该摄影室的拍摄风格等,然后再进行实地的测量,计算出背景、道具的尺寸规格
(
) 。
A 、画面形象的形体、影调、色调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B 、画面形象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
79. 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容指
D 、画面形象的线条和形体、影调、色调、结构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80. 摄影艺术作品的形式指 () 。
A 、画面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等
B 、画面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媒介的组成方式
81. (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操作技能。
82. (
)职业道德活动中做到表情冷漠、严肃待客是符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
83. (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树立多转行多学知识多长本领的择业观念。
84. (
)光线传播反射定律: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属法线两侧,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85. (
)透镜的种类分为凸透镜和
UV 镜两类。
86. (
)光轴是经过透镜两球面中心的直线,即光束的中心轴线。
87. (
) “双凹透镜” 、“平凹透镜” 、“凸凹透镜”都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能。
88. (
)哈苏 (Hasseblad)、玛米亚 (Mamiya) 、尼康 (Nikon) 、佳能( Canon)等品牌的照相机均有
机。
89. (
)防震、防晒、防热、防潮、防尘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五点要求。
90. (
)焦距很短,视场角≥ 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是鱼眼镜头的特点。
91. (
)焦距近似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为标准镜头。
92. (
)标准镜头的视场角远远小于人眼的视角。
93. (
)常用的 120 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在
50mm 左右。
94. (
)同样条件下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95. (
)全色片感受色光的范围:全部可见光。
96. (
)焦距指物点至透镜的距离。
97. (
)相机的感光度越高,照片的质量越差。
98. (
)光照度是指物体表面受光照射后所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强弱。
99
. (
)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称作反光率。
100. () 证件照拍摄要求人物神态生动、喜庆。
答案:
1. D
2. D
3. B
4.A 5.B
6.C 7.A
8. D
9. D
10. D
11. D
12. B
13. D
14. C
15. D
16. C
17. D
18. D
19. D
20. C
21. D
22. D
23. B
24. C
25. D
26. C
27. D
28. A
29. C
30. B
31. A
32. D
33. D
34. D
35. A
36. D
37. B
38. A
39. A
40. A
41. B
42. A
43. A
44. B
45. C
46. C
47. B
48. B
49. D
50. D
51. D
52. C
53. D
54. C
55. B
56. C
57. C
58. B
59. A
60. A
61. B
62. C
63. B
64. D
65. A
66. D
67. B
68. A
69. C
70. D
71. D
72. A
73. A
74. D
75. D
76. C
77. C
78. D
79. B
80. B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中型照相120
高级模拟试卷二
1
.为了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
()功能。
C、决策
(
)。
A 、娱乐
B、主导
D、自律
2
.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企业可提倡勤劳,但不宜提倡节俭
C、勤劳节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B 、“一分钟应看成是八分钟”
D 、“节省一块钱,就等于净赚一块钱”
3
. ()是摄影术的诞生日。
A 、1845.8.19
(
A 、L. 达盖尔
A 、阻挡可见光线
A 、阻挡可见光线
A 、颗粒性
A 、防盗
A 、取景口
A 、测距离机构
C、控制镜头透光多少
B、1858.8.19
)。
B、高斯
B、折射光线
B、折射光线
B、宽容度
(
B、防借他人使用
B、照相机后备
)。
C、 1826.8.19
D 、1839.8.19
D、罗宾逊
4
.银版摄影术的发明者是
C、布勒松
)的性能。
C、发散光线
)的性能。
C、发散光线
)和感色范围。
C、感光度
5
.“双凸透镜” 、“平凸透镜” 、“凹凸透镜”都具有
(
D、会聚光线
D、会聚光线
D、解像力
D、防尘
6
.“双凹透镜” 、“平凹透镜” 、“凸凹透镜”都具有
(
7
.在乳剂中添加增感剂可以大幅度提高胶片的(
8
.防震、防晒、防热、防潮
)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C、防频繁使用
C、胶片画幅
9
.标准镜头的焦距近似或等于 (
)对角线长度。
D、照片画幅
10.光圈的主要作用是 (
B 、测景深
D 、取景
)。
11.常用照相机光圈系数的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 、f/1.4 、 f/2、 f2.8 、f/4 、 f/5.6 、 f/8、 f/16 、 f/22
B 、 f2.8、 f/4 、 f/5.6 、 f/8、 f/16 、 f/22
C、 f/1、 f/5.6 、 f/7、 f/10.3 、 f/20
D 、f/1.4 、 f/2、 f2.8 、f/4 、 f/5.6 、 f/8
)焦段的镜头
B 、 75mm
( )。
B、不锈钢器皿
D、磨砂玻璃
12.翻拍画时最好选择(
A 、35mm
A 、银器
C、抛光塑料
13.不是全反光体的物品是
C、 50mm
D 、100mm
14.拍摄白色系反光体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半透明硫酸纸包围
C、灯光要直射反光物体并以出现光晕为佳
15.可见光的三个色段之一描述正确的为(
A 、300-400 蓝色段
A 、蓝紫光和部分绿光
() 。
D 、切忌使用隔离罩
)。
B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深色隔离罩包围
B、 500-600 绿色段
C、 300-400 红色段
)。
D 、500-600 蓝色段
16.蓝滤光镜可以吸收白光中的(
B 、绿、青、蓝、紫光
D 、红、橙、黄、绿光
) 。
C、紫、蓝光
17.关于增距镜描述不正确的一项为
(
A 、增距镜为多片透镜组成
B 、增距镜和镜头组合只起增加焦距的作用,不改变对焦距离
D 、增距镜不虚做曝光补偿
18.新闻采访的 5W1H
中不包括(
)
C、何事
D 、何做
A 、何人
A 、闪光灯
C、被摄物体吸收光线
A 、了解风土人情
C、器材准备
A 、0oC
B、何地
)。
19. 摄影曝光指: (
B、被摄物体反射光线
D、按动照相机快门使感光元件感光
)
B、争取有关部门拍摄许可证和配合
20.拍摄城市人文景观照片要做以下哪些准备(
D、以上均是
21.黑白相纸的保存温度必须
(
)。
B 、高于
20oC
C、低于
20oC
(
C、沟通的潜意识
C
、强弱
D、低于
10oC
22.从沟通的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沟通的内容,
);沟通中的行为姿态。
A 、沟通的语调和语速
A 、角度
A 、照相机镜头
A 、光圈、快门
B 、沟通的意识
(
B、温度
)反射光线的能力。
D、沟通人的身份
D
、颜色
23.光源投射在被摄物上的光线
24.反光率表示 (
)即被称作光照度。
B、光源通过
(
)使胶片感光。
C、物体
D、物体吸收
25.摄影曝光指按动照相机
B、闪光灯
(
)。
B、对比度
(
)。
C、闪光灯、光圈
C、灰度
D、快门
D、黑度
26.感光材料的密度,也可简单地理解为
A 、明亮度
27.图片库公司的基本运作步骤不包括:
A 、接受摄影师的委托
B 、照片的管理
D 、市场调研
)。
28.关于翻拍描述错误的一项为(
A 、翻拍物品亮度一定要均匀
C、尽可能使用快门线
B 、使用滤光镜需进行曝光补偿
D 、被摄文稿在灯光照射下受热引起的翘起可以忽略
29.(
)适合于拍摄人物特写,也可以配以简洁或抽象的道具,用于表现人物个性的艺术婚纱照。
A 、单色或单色渐变背景
C 各类立体实录场景
A 、紫色
A 、前后距离
A 、景深
B 各类图案的喷绘或手绘背景
D 依据摄影主题所绘制的背景
)滤光镜拍摄
30.对于陈旧泛黄的书稿或绢制品应用(
B、绿色
B、层次与质感
B、光圈
(
B、人工光照明
B、侧光摄影
B 、 ISO200
(
)。
31.光比是指主光与辅助光之比,其大小是被摄体
C、红色
(
)之间的反差或亮度间距。
D、黄色、深黄
C、亮面与暗面
(
)。
C、地点
)、逆光照明。
C、灯光照明
C、逆光摄影
)。
C、ASA200/24o
D、主体与陪体
32.影响自然光照度变化的因素:季节、时间、气候、
33.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
A 、太阳光照明
A 、顺光摄影
A 、ISO200/24
34. (
D、焦距
D、侧光照明
D、散射光摄影
D 、 ISO200/24o
)布光应注意物体受光面的高亮度与物体背光面的低亮度情况,即光比的变化。
35.按 ISO 标准规定的感光度标记,
36.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ASA200 的胶片应标注为 (
A 、ISO50 比 ISO100 的感光度高
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
)、 ASA 、 DIN 、 GB 为感光度的四种标注方法。
B、感光度和曝光量没关系
D 、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
37. (
A 、STB
A 、光源的光照度
C、光圈系数与快门速度
39.曝光宽容度是指胶片对
A 、正常曝光
A 、派专人销毁
C、留下备用
A 、是为本照相馆拍摄的
B、 ISO
C、 STB
D、 BL
38.摄影中确定 ()组合,称之为订光。
B 、光源的色温高低
D 、光源的高度与角度
()所允许的程度。
B、正确曝光
C、控制曝光
D、不恰当曝光
()。
40. 在一般情况下,职业摄影师处理报废的照片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B 、直接扔到垃圾桶里
D 、卖给专门的回收机构
B 、经公民本人同意
41.照相馆为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使用公民照片在厨窗中进行展示或广告宣传时,必须
(
)。
C、经照片本人家庭成员同意
D 、经照片本人单位的同意
42.劳动合同应具备的基本条款除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
A 、动合同与劳动者关系
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外, 还应具备劳动报酬、 (
)、
B、劳动纪律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
43.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A 、平均每月休息时间
C、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A 、联感
D 、双方权利和义务
B 、平均每周休息时间
D 、平均每月工作时间
C、感知
8小时、(
)不超过 44
小时的工作制度。
44. ()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沟通的现象,我国学者钱钟书称之为“通感”
B、联觉
。
D、知觉
(
45.在审美心理结构中,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这四种心理机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彼此依赖、相互渗透网络结构
C、环环相扣的环状结构
) 。
B 、相互独立、互不渗透的并列结构
D 、层层推进的递进结构
46.用中型相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假设排面总宽度为
10 米,底片影像长度为
头拍摄,那么相机与被摄体中心位置的距离是
(
)米。
A 、17.3
50 毫米,使用
90 毫米焦距的镜
B 、15.4
C、16.3
D、 18.09
47.如果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让被摄人物排成一条正切于镜头主轴延长线的直线,那么会使
()。
A 、中间部分的人看起来反而更矮
B 、同一幅照片上的人物的缩小倍率相同
D 、消除照片中透视规律带来的近大远小的缺憾
)是可以得到软光光效的。
B 、阴天或柔和阳光下
D 、有直射光的地方
48.室外拍摄时,在 (
A 、有直射光的宽敞区域
C、晴天的阳光下或有直射光的地方
A 、八级光孔以上
B、七级光孔以内
(
)。
49.在硬光下用黑白负片拍摄景物时,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
C、八级光孔
50.处理好高调照片的关键包括
(
)。
D、九级光孔
A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硬光拍摄
(
)。
B、必须大幅度地减少曝光量
D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软光拍摄,减少曝光量
C、用软光(散射光)拍摄,曝光量必须增加一些
A 、使得画面过分模糊,失去了画面的层次和细节
51.用软光拍摄高调照片,
B 、可以获得较大程度的曝光调节自由,适当增加曝光,不会失去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D 、不可能获得柔和悦目的画面影调效果
A 、低角度的逆光与侧逆光C、高角度的顺
光
52.为了取得锐利与响亮的低调效果,常采用
(
)拍摄。
B 、低角度的侧顺光
D 、高角度的平光
53.构图中的“破”含义是对照片画面里
A 、过分死板的线条或大面积单一色块
C、过分活跃的线条或纹路
54.人脸的脸型主要有(
(
)采取措施,目的是改变构图的死板,使构图生动起来。
B 、过分活跃的纹路或小面积块
D 、过分激烈的块和纹路
)。
A 、三角型,椭圆,圆形,方形,长方形
C、菱形,椭圆,圆形,方形,长方形
55.“ 2”级黑占画面的 85%, (
A 、“ 2”级灰占画面的 10%
C、“ 9”级白占画面的 10%
B、倒三角型,椭圆,圆形,方形,长方形
D、倒三角型,三角型,椭圆,圆形,方形
),“ 1”级黑占画面的 5%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低调。
B、“ 8”级黑占画面的
10%
D、“ 3”级黑占画面的
10%
(
)。
B、色温平衡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
D 、浅色滤光镜、 UV 镜
56.色温滤光镜的基本类型有、色温补偿滤光镜、
A 、UV 镜、调高色温转换滤光镜
C、雷登镜
57.影调的配置原则是
(
)。
A 、“均衡”、“透气”和“活”
C、“不均衡”
)构图的特点是人像视线直视读者。
B、“闭合”、“扩张”和“收缩”
D、“闭合”、“收缩”
58. (
A 、非悬念人像
B、虚幻人像
)。
C、封闭性人像
D、开放性人像
59.“求险”的构图原则是 (
A 、让人物做出危险的表情,求得画面特殊的造型效果
B 、画面不讲究节奏变化,避免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C、尽量选择峡谷、高山作为背景,以突出人物在险峻环境的状态
D 、画面讲究节奏变化,讲究“破”秩序、
“破”对称、 “破”通达的线条,
追求动感、倾斜、挤压等效果,追求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60. ( )的含义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或对应位置原则安排画面布局,讲究均衡感,有较高的影调或色调上的追求,
讲究构图呼应关系,追求构图的精致或完美效果。
A 、“构图讲究”
C、“压抑感构图”
)不利于翻拍绒面照片。
B 、“立体构图”
D、“色彩缤纷”的构图
61. (
A 、将照片用水浸湿,并将图像面贴在玻璃板上
B 、将照片用甘油浸湿,并将图像面贴在玻璃板上
D 、在照片正上方用散射光作为照明光源
)照明。
62.微距拍摄最好选择(
A 、平光散光灯
B、 小型聚光灯
C、碘钨灯
D、 LED 灯
63. ( )中重复曝光的技法要领是在正常的拍摄后,根据记忆的构图,选定底纹或图案素材再进行曝光,重复曝
光时要注意在画面里(尤其是人物脸部)不宜有不妥的符号。
A 、偏色调婚纱照
A 、只能表现出三种色相
C、可以表现出任意色相
B、重彩效果婚纱照
C、仿拟效果婚纱照
(
)。
B 、只能表现出两种色相
D 、仍维持原来的色相
D、仿旧效果婚纱照
64.进行单色调拍摄时,若变换不同数值的滤光片,则单色照片
65.比较规范的现代婚纱摄影过程主要包括
(
)。
4 个环节
A 、交流、化妆和服装造型、拍摄、选片制作等环节
B 、化妆造型、服装造型、姿态造型、拍摄
C、交流、姿态造型、拍摄、
3 个环节
D 、造型、拍摄、制作 3 个环节
)的含义是追求一种非常规色温光源下特殊成像效果的婚纱照。
66. (
A 、偏色调婚纱照
B、淡彩效果婚纱照
C、单色调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67.淡彩效果婚纱照背景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
)。
A 、无深重色块、有深重阴影
C、必须要有深重色块和深重阴影
(
)。
B 、无暖色块和深重阴影
D 、无深重色块和阴影
6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境和空间,是营造作品气氛的重要元素
B 、人像摄影中,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并不大
C、前景一般出现在画面前缘的四边、四角
(
)。
D 、人像摄影创作中讲究情景交融
69.重彩效果婚纱照道具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A 、道具应尽量采用消色物品,最好再点缀一些浅蓝色、浅黄色
B 、道具应尽量采用消色物品,避免有可以点缀、烘托喜庆气氛的暖色
D 、道具应尽量避免消色物品,最好有可以点缀、烘托喜庆气氛的浓重颜色
)服装的常见款式包括:新郎穿长袍、唐装、马褂、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格格服。
70. (
A 、淡彩效果婚纱照
71.以下各选项中, (
B、仿旧效果婚纱照
C、偏色调婚纱照
B 、文字部分加在什么地方
D、单色调婚纱照
)不属于产品照草图必须表现的基本内容。
D 、相机摆放位置
(
)等三种质感类型分别组合成的多类复合性物体表面质感类型。
B 、光滑型、亚光型和粗糙型
D 、透明型、亚光型和不透明型
A 、物品怎样摆放
C、如何表现客户意图
72.产品表面质感的复合型是指
A 、吸收型、反射型和传导型
C、吸收型、反射型和透明型
A 、亮调子
A 、半透明
C、足够明亮
)不符合影室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73.用 (
)作背景并与被摄体留足距离才能将玻璃器皿的轮廓线刻画为深暗的线条。
B、暗调子
(
C、中间调子
B 、深暗,甚至是全黑
D 、有一定的反光率
D、渐变的光影
74.在玻璃器皿的亮线条表现中,背景一定要
),才能衬托出玻璃器皿的明亮线条。
75. (
A 、设计风格符合企业定位和当地的审美情趣、与拍摄风格统一
B 、环境设计要尽量另类、时尚
D 、杜绝安全隐患
) 不符合影室基础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76.以下 (
A 、将照相机处适当布置亮些,便于摄影师操作
B 、将拍摄者的位置布置暗些,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D 、最好将基础照明电源和摄影用灯的电源做成倒头开关,便于观察摄影师布光效果,又有利于被摄者集中注
意力
77.在被拍摄的中心位置测量,其固定光源的照度应达到
A 、2EV 值以上
B 、 3EV 值
(
)。
78.进行道具、背景设计时,应
(
)。
C、 10EV 值
D 、4EV
值
A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设计背景、道具的风格
B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确定摄影室的表现形式
D 、先确定该摄影室的拍摄风格等,然后再进行实地的测量,计算出背景、道具的尺寸规格
79.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容指
(
) 。
A 、画面形象的形体、影调、色调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B 、画面形象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
C、画面形象的影调和色调
D 、画面形象的线条和形体、影调、色调、结构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80.摄影艺术作品的形式指 (
A 、画面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等
C、画面形象所体现的情节、气氛
81. (
)
82. (
)
83. (
)
84. (
)
85. (
)
86. (
)
87. (
)
89. (
)
90. (
)
91. (
)
93. (
)
94. (
)
95. (
)
96. (
)
97. (
)
98. (
)
99. (
)
答案
1.
D
7.
C
13.
D
19.
D
25.
D
31.
C
37.
B
43.
C
49.
B
55.
C
61.
D
67.
D
73.
A
79.
B
) 。
B、画面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媒介的组成方式
D 、画面形象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操作技能。
在职业活动中一贯地诚实守信会损害企业的利益。
透镜的种类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
焦距指焦点至透镜的距离。
微距摄影又称放大摄影,习惯上被成为近距离摄影或近摄。
显影液中保护剂的作用是避免胶片在冲洗过程中被刮伤。
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反光率,控制胶片光亮度。
焦距很短,视场角≥
88. (
)135照相机的画幅尺寸规格为
24mmx36mm。
50mm左右。
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是鱼眼镜头的特点。
常用的 120 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在
光圈系数大小与快门速度快慢的关系是:光圈系数大,快门速度快;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慢。
92. ( )70mm , 90mm均属于长焦微距镜头。
微距摄影应尽量避开杂乱,流动性交大和有噪声干扰的场面。
150mm的镜
焦距 50mm的镜头,加两倍的增距镜后会变为
头。
翻拍最好选择使用广角镜头和变焦镜头。
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照度、反射率、吸收率。
对产品质量的认可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
只有教会顾客正确的审美观点,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消费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分析法和取样法。
100. ( )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是审美经验的起点和基础。
2. A
8. D
14. A
20. D
26. D
32. C
38. C
44. B
50. C
56. B
62. B
68. B
74. B
80. B
82.
×
88.
√
94.
×
100.
√
3. D
9. C
15. B
21. C
27. D
33. D
39. D
45. A
51. B
57. A
63. C
69. D
75. B
4. A
10. C
16. D
22. A
28. D
34. B
40. A
46. D
52. A
58. D
64. C
70. B
76. C
5. D
11. C
17. D
23. C
29. A
35. D
41. B
47. C
53. A
59. D
65. A
71. D
77. C
6. C
12. C
18. D
24. C
30. D
36. D
42. B
48. B
54. A
60. A
66. A
72. A
78. D
81.
×
87.
×
93.
√
99.
×
83.
√
89.
√
95.
×
84.
√
90.
×
96.
×
85.
√
91.
×
97.
×
86.
92.
98.
×
×
×
高级模拟试卷三
1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
(
)。
D、思维习惯
D、决定前途与命运
D、社会交际
A 、行为规范
A 、决策科学化
A 、体育锻炼
A 、维护企业信誉
B、操作程序
B、提高竞争力
()。
C、劳动技能
)的作用。
C、决定经济效益
C、歌舞娱乐
2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最终将对企业起到(
3
.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文化功能的是
B、整合功能
B、增加职工福利
)。
4
. (
)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C、注重经济效益
D、开展员工培训
5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眼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380— 780 毫微米。
B 、波长短于
380 毫微米的光人眼看不见。
C、波长长于
780 毫微米的光人眼看不见。
D 、视力好的人能看到波长范围在
)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能。
A 、凹透镜、凸透镜
B 、“双凹透镜” 、“平凹透镜” 、“凸凹透镜”
D 、星光镜
)倍。
380— 780 毫微米以外的光线。
6
. (
7. 60 毫米× 45 毫米、 60 毫米× 70 毫米等的中画幅照片与
(
8.(
24 毫米×
36 毫米的小画幅照片相比,面积大了将近
A 、13
A 、彩斑
A 、抽象畸变
B、 6.5
C、 4.5
D 、 3
)是反光体产品的光洁表面把映射在它上面的光定向反射而形成的高光区域。
镜头的焦距很短,
(
B 、曝光
C、光影
D、光斑
9. 鱼眼
)。
B、口径很长
B、标准镜头
10.某个镜头的视场角为
A 、长焦镜头
45o,这个镜头属于
(
C、像场弯曲
C、广角镜头
D、视场角≥
180°
)
11.镜头的相对孔径
=(
A 、入射光孔直径
C、入射光孔直径
D、鱼眼镜头
— 焦距
)。
+焦距
× 焦距
B 、入射光孔直径
D 、入射光孔直径
/ 焦距
12.光圈系数大小与快门速度快慢的关系是:
A 、每缩小口径一级,快门速度加一倍
C、没关系
(
)。
B 、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快
D 、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慢
13. (
)是广告摄影影调控制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
A 、选好镜头
14.反光体拍摄难度较大的有:
B、测光
(
C、选好参照物
D 、曝光补偿
)。
A 、光洁度低 ,流畅度低的
B 、光洁度低 ,造型简单的
C、光洁度高 ,流畅度低的
D 、光洁度高 ,流畅度高的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多棱的反光物体比较难拍
B 、多角的反光物体比较易拍
C、多面的反光物体比较易拍
D、多棱的反光物体比较易拍
16. (
)只感受可见光中的黄、绿、青、蓝、紫色光,而对其他色光几乎不起作用。
A 、紫外片
B、红外片
(
)。
C、色盲片
D、分色片
17.不是全反光体的物品是
A 、银器
B、不锈钢器皿
(
C、磨砂玻璃
) 。
D 、抛光塑料
18.拍摄白色系反光体说法正确的是
A 、切忌使用隔离罩
19.柔光箱照明角度多采用
C、立体角度
A 、玻璃器皿
21. (
B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深色隔离罩包围
D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半透明硫酸纸包围
C、灯光要直射反光物体并以出现光晕为佳
(
)。
A 、水平角度或稍低于水平角度
20.透光体产品通常指
(
)。
B、水平角度或稍高于水平角度
D 、平面角度
B、水品器皿
C、以上均为正确
D、塑料器皿
)是灯光型彩片在日光下拍摄的处理方法。
A 、增强照明光源的强度
22.不是拍摄反光体的要点
A 、采用硬光照明
C、消除环境干扰
A 、周期长低成本
24.反光率表示 (
A 、照相机镜头
B 、加用闪光灯作补助
D 、降低光源的色温
C、提高灯光型彩片对色温的要求
(
)。
B、采用软光照明
D、控制光斑
(
)为原则。
B、周期短低成本
)反射光线的能力。
B、光源通过
23.商品名录的拍摄以
C、周期短高成本
D 、周期长高成本
D、物体吸收
C、物体
25.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 (
A 、镜头接纳光线的能力
26.(
)、反射率。
B、闪光灯的功率
C、吸收率
D、照度
)是指拍摄时使用的光圈系数与快门时间的组合。
A 、密度组合参数
27.下列现象中, (
A 、底片密度较厚
B、反差组合参数
D 、曝光组合参数
C、景深与焦距组合参数
)是曝光不足底片的主要表现。
B 、影像没有层次
(
C、对应于景物亮部的密度往往很大
A 、位移量
D 、对应于景物暗部的密度往往很小
)。
28.光比是指主光与辅助光之比,其大小是被摄体暗面与亮面之间的
B 、角度
C、反差或亮度的间距
29.通常认为曝光时间长于
A 、生效
D 、最大值
)。
1 秒或短于 1/1000 秒时互易律 (
B、的作用时间最长
(
C、失效
D、的作用时间最短
30.影响自然光照度变化的因素:
A 、季节、时间、气候、地点
C、光圈、季节、时间
A 、受光面的高亮度
C、受光面的中亮度
)。
B 、季节、时间、气候、胶卷
D 、焦距、光圈、季节、时间
31.侧光摄影布光应注意物体
(
)和物体背光面的低亮度情况。
B 、受光面的低亮度
D 、整个受光面的亮度
()。
B 、被摄体与光源的关系
D 、被摄体表面质感
32.决定室内灯光摄影曝光的三个因素为:光源强度,被摄体与光源的距离,
A 、被摄体的反光率
C、被摄体受光角度
33.拍摄模特最好使用
A 、定焦
(
)镜头。
B、长焦
(
)。
C、中焦
D、短焦
34.摄影师拍摄人物的要点
A 、准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35.感光度的四种标注法为
A 、ASA
B 、用光要准确
ISO、 (
)、DIN 、 GB。
B、 CN— 16
C、以上均正确
D、突出广告主题
D、AUA
C、FIX
36.常规摄影的订光方法为:以光照度订光和以
(
)订光。
A 、50%的灰板
37.使用反光率为
A 、白板
B、 30%的灰板
C、 18%的灰板
D 、 13%的灰板
18%的标准 (
)是亮度订光常用的、科学而严肃的订光方式
C、灰板
。
(
B、黑板
D、色板
38.控制景物亮度范围常用方法包括①对暗景物做补光处理;②对亮景物作减光处理;③
A 、对暗景物和亮景物同时作补光处理
C、改变构图对景物的明暗做一定取舍
(
A 、光源照度
40. (
)。
B 、对暗景物和亮景物同时作减光处理
D 、同时增加或减弱光源的光照度
39.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
) 拍摄称为“括弧式曝光法”
。
C、曝光量
D、景深范围
B、光源色温
)指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内
容的真实情况。
A 、消费者名誉权
B、消费者知情权
C、消费者特惠权
D、消费者肖像权
41. (
)不属于肖像权或名誉权纠纷。
A 、未经本人同意,就将其照片在橱窗展示
B 、未经本人同意,就将其照片用于广告宣传
D 、父母同意、但未经婴儿本人同意将照片做广告宣传
(
42.消费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法、
A 、析法
A 、通感
A 、相机旋转角度
C、所用镜头的光圈值
)和调查法。
D、实验法
B 、取样法
()。
B、印象
C、询问法
C、形象
43.审美经验的起点和基础是
44.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
D、感觉
,已知相机所用镜头的焦距和 (
),就可以计算出所拍摄底片的长度。
B 、相机距离第一排被摄者的距离
D 、第一排被摄者排列的弧长
(
)。
45.拍摄大型团体照片时,调焦尤其要注意的是
A 、中间部分特别要保证相对清晰
C、最后一排要保证相对清晰
头拍摄,那么相机与被摄体中心位置的距离是
A 、25.6
B 、左右两侧的边缘部分要同等清晰
D 、第一排要保证相对清晰
10 米,底片影像长度为 50 毫米,使用
)米。
C、13.6
(
)有关。
46.用中型相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假设排面总宽度为
(
90 毫米焦距的镜
B 、18.09
D、 9.6
47.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计算转机拍摄旋转角度与
A 、底片上人物影像长度和镜头焦距
B 、底片上人物影像长度与快门速度
D 、镜头光圈值与镜头焦距
),用软性(低反差)相纸制作。
C、镜头焦距与快门速度
48.处理软调(低反差)照片的要领是:
(
A 、用聚集光拍摄,用硬性(高低反差)显影药液冲洗
B 、用软光(散射光)拍摄,用软性(低反差)显影药液冲洗
D 、用硬光(散射光)拍摄,用任意一种显影药液冲洗
(
)。
A 、只在传统的灯具前加上软光纸,不可能获得软光效果
B 、直接在被摄主体后使用硫酸纸档板,可以获得理想的软调照片用光
D 、采用电子频闪装置并配有柔光箱,可以获得理想的软调照片用光
(
) 。
49.在进行室内拍摄时,
50.在硬光下拍摄景物时,
A 、必须将最黑和最白部分控制在八级光孔以上
B 、必须将最绿和最蓝部分控制在九级光孔
D 、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七级光孔以内
51.在硬光下拍摄人物时,主要是控制面部的光比,一般应控制在
(
)。
A 、两级光孔以内
B、六级光孔以上
(
)。
C、四级光孔以上
D、九级光孔
52.处理好高调照片的关键包括
A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硬光拍摄
B 、必须大幅度地减少曝光量
D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聚集光拍摄,减少曝光量
53.用软光拍摄高调照片,
(
)。
A 、使得画面过分偏红,引起影调明度的下降
B 、会失去画面的层次和细节
D 、使得画面过分锐化,失去亮部的质感
54.构图中的“布白”含义是将空白也作为一种
A 、暖调符号
B、块状符号
55.“ 8”级白占画面的
90%,“9”级白占画面的
A 、“2”级黑占画面的 2%
C、“1”级黑占画面的 2%
56.色温滤光镜的基本类型有
(
)来安排,在画面里求得空白的合理布局效果。
C、曲线符号
D、线条、纹路符号
)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调。
8%, (
B 、“ 3”级白占画面的 2%
D 、“ 6”级灰占画面的 2%
(
)。
A 、色温锐化滤光镜、调高色温转换滤光镜
B 、色温透视滤光镜、色温补偿滤光镜
D 、校正色温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色温补偿滤光镜
)。
B、“不均等” 、“封闭”和“收缩”
D、“不均等” 、“封闭”
57.影调的配置原则是 (
A 、“收缩”、“扩张”和“不均等”
C、“均衡”、“透气”和“活”
)构图的特点是人像视线直视读者。
58. (
A 、非悬念人像
B、虚幻人像
C、封闭性人像
D、开放性人像
59. ( )是画面讲究均衡感,讲究相对完整性,讲究构成的统一和秩序,追求精致或完美效果,人物姿态、造型
相对平稳,色彩和谐。
A 、“完美”的构图原则
B 、“求险”的构图原则
C、“均衡”的构图原则
D、“求稳”的构图原则
60.“求险”的构图原则是 (
)。
A 、让人物做出危险的表情,求得画面特殊的造型效果
B 、画面不讲究节奏变化,避免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C、尽量选择峡谷、高山作为背景,以突出人物在险峻环境的状态
D 、画面讲究节奏变化,讲究“破”秩序、
“破”对称、 “破”通达的线条,
追求动感、倾斜、挤压等效果,追求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61. (
)的含义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或对应位置原则安排画面布局,讲究均衡感,有较高的影调或色调上的追
求,讲究构图呼应关系,追求构图的精致或完美效果。
A 、“构图讲究”
C、“压抑感构图”
B 、“立体构图”
D、“色彩缤纷”的构图
62.表现人物细腻肌肤的用光要点是
(
) 。
A 、运用色温较高的自然光均匀照射
B 、运用色温较低的灯光均匀照射
D 、运用诸如散射光、反射光之类的软光,均匀照射
63.在近距离拍摄时使用了近摄附件,假设用
减慢 (
28mm
的镜头,加上
C、3
56mm
的近摄皮腔,那么,实际拍摄时应该
)级快门。
A 、1
档。
B、2
D、 4
64.为了使翻拍底片线条清晰,
防止镜头的像差和衍射现象,
在翻拍大幅图表时应该把镜头光圈调至镜头的
(
)
A 、F4
65. (
B、 F5.6
C、中级
C、复古效果婚纱照
D、最小
)几种常见效果有:油画效果、绢画效果、白描效果、版画效果及挂历、贺卡、海报等效果。
A 、偏色调婚纱照
B、淡彩效果婚纱照
(
)。
D、仿拟效果婚纱照
66.单色调拍摄婚纱照的含义是
A 、以彩色摄影的方式拍摄,再用油彩修饰性添加一种浓重的颜色
B 、新郎和新娘同穿红颜色服装的婚纱照
C、拍摄时使背景和道具只有一种主色的婚纱照
D 、以黑白摄影的感觉和方式拍摄,制作时用特殊的黑白暗房工艺或彩色扩
印、放大手段,制作成只有一种颜色的婚纱照
67.单色调婚纱照一般不用的颜色是
A 、大红、深蓝、墨绿等
C、浅红、棕色、浅绿等
68. (
A 、黑白效果婚纱照
(
) 。
B 、棕色、浅绿、浅黄等
D 、浅绿、浅黄、浅蓝等
C、偏色调婚纱照
)。
B 、无深重色块和阴影
D 、无暖色块和深重阴影
)的含义是追求一种非常规色温光源下特殊成像效果的婚纱照。
B、光亮效果婚纱照
(
D、单色调婚纱照
69.淡彩效果婚纱照背景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A 、无深重阴影,有深重色块
C、必须要有深重色块
70.(
A 、单色或单色渐变背景
C 各类立体实录场景
)适于拍摄婚纱照、个人写真照、情侣照。
B 各类图案的喷绘或手绘背景
D 依据摄影主题所绘制的背景
(
71.拍摄仿旧效果婚纱照时,被摄者
A 、神情要热烈、开放
C、动作要显得非常亲昵
72. (
)的基本色调是棕黄色调。
A 、偏色调婚纱照
) 。
B 、表情要非常开放
D 、姿态要庄重,神情要端庄
B、重彩效果婚纱照
)三项内容。
C、单色调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73.产品照草图的基本内容包括 (
A 、相机位置、灯光位置、反光板角度
B 、物品怎样摆放、文字部分加在什么地方、如何表现
D 、物品怎样摆放、相机位置和灯光位置
)性质的主光光源最适合表现吸收型粗糙质感的产品。
74. (
A 、软光
B、硬光
C、散射光
B 、使背景足够暗
D 、使被摄物边缘够亮
B 、加大被摄物与背景的反差
D、间接光
(
)。
75.无论用什么材质作背景,欲用暗线条表现玻璃器皿,主光的布光目的是为了
A 、使背景发出大面积的散射光以照亮被摄体
C、使被摄物正面够亮
76.在玻璃器皿本体表现的拍摄过程中
,让主光从半透明的背景后方投射的目的是为了
(
)。
A 、使背景显得格外明亮
C、减弱被摄物与背景的反差
D 、让散射光从被摄体后方打亮被摄体
77.影室 ( ) 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设计风格符合企业定位和当地的审美情趣、与拍摄风格统一、装饰新颖简洁、美
观大方、空间利用率高、杜绝安全隐患。
A 、道具
B、照明
B、灯光的造型作用
(
)。
C、背景
C、光质的软硬
D、环境
D、光线的照射角度
78.影室灯具按照 (
)可分为主光灯、辅光灯、背景灯、轮廓灯、脚光灯、发光灯。
A 、灯具的类型
79.进行道具、背景设计时,应
A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设计背景、道具的风格
B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确定摄影室的表现形式
D 、先确定该摄影室的拍摄风格等,然后再进行实地的测量,计算出背景、道具的尺寸规格
(
80.从沟通的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沟通的内容,沟通的语调和语速;
A 、沟通中的行为姿态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
B 、沟通的意识
C、沟通的潜意识
D、沟通人的身份
)向企业员工灌输的职业道德太多了,容易使员工产生谨小慎微的观念。
)职业道德活动中做到表情冷漠、严肃待客是符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
)1842.8.19 是摄影术的诞生日。
)银版摄影术的发明者是法国人
L.达盖尔。
)摄影成像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被摄物体→照相机→感光材料→显影→照相底片。
)光线传播反射定律: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属法线两侧,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广告摄影最好使用手动按动快门。
)拍摄透光体产品时不需要测光表测光。
)若想用光圈来控制景深将景深增加,使拍摄主体前后的景物都很清楚,使用大光圈是首选。
)单镜头反光取景式 120 相机取景无畸变、影像质量好,是它的最大优点。
)照相机维护保养做到防晒、防淋、防盗、防冻、防震。
)常用照相机光圈系数的排列顺序:
f/1.4 、f/2 、 f2.8 、f/4 、 f/5.6 、 f/8、 f/16 、 f/20 。
)使用中画幅相机摄影时,一般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小的摄距长焦镜头的方法获取小景深。
)曝光不足与曝光过度都不会对影像质量产生影像。
)照相纸号数越大,它的反差越小。
)专业型彩色负片或反转片可在正常室温下保存。
)光照度是指物体表面受光照射后所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强弱。
)景物的曝光范围与曝光宽容度成反比。
)室内自然光摄影对物体暗部补光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闪光灯、三脚架并加大光圈。
100. ( )劳动合同应具备的基本条款为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的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等。
答案
1.
A
7.
C
13.
D
19.
B
25.
D
31.
A
37.
C
43.
D
49.
D
55.
C
61.
A
67.
A
73.
B
79.
D
81.
×
87.
×
93.
√
2.
B
8. D
14. D
20. C
26. D
32.
C
38. C
44. A
50. D
56. D
62.
D
68.
C
74. B
80. A
82. ×
88.
×
94. ×
100. ×
3.
B
9. D
15. A
21.
D
27. D
33. C
39.
C
45.
B
51. A
57. C
63.
C
69. B
75.
A
4.
A
10. B
16. D
22. A
28. C
34.
C
40.
B
46.
B
52.
C
58. D
64.
C
70.
D
76.
D
5. D
11. D
17. C
23. B
29. C
35. A
41. D
47. A
53. C
59. D
65. D
71. C
77. D
6. B
12. B
18. D
24. C
30. A
36. C
42. D
48. B
54. B
60. D
66. D
72. D
78. B
83.
×
89. ×
84.
√
90. ×
96.
×
85.
√
91. ×
86.
√
92. ×
95.
×
97.
×
98.
×
99.
√
2024年8月10日发(作者:凤寒云)
高级模拟试卷一
1. 对待职业和岗位, (
)并不是爱岗敬业所要求的。
B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D 、一职定终身,不改行
A 、树立职业理想
C、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符合几何光学对光线的定义。
2. (
A 、光线是无直径、无体积、无方向的几何线条
B 、光线是有直径、有体积、有方向的几何线条
D 、光线是无直径、无体积、有一定方向的几何线条
3. 焦点至透镜的距离是: ( )。
A 、物距
C、像距
A 、反差
B 、焦距
D 、物体至照相机的距离
()、色彩、层次等。
C、快门
4.
影像的品质是指一幅照片上影像的清晰度、颗粒度
B 、光圈
()。
B 、单灯照明法
)。
D、焦距
D、灯位旋转法
5.
不是获取均匀照明的方法
A 、柔光箱法
6.
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
C、多灯接力法
A 、放大不会影响反差和色彩。
B 、影像的放大倍率越大品质越差。
D 、影像放大到一定倍率后会变虚。
(
)。
B 、保持湿润
D 、放于电视机旁
) 照相机的常见品牌。
D、 120 中型照相机
7. 正确存放照相机的方法:
C、冷藏
A 、大型照相机
A 、鱼眼镜头
A 、80°以上
A 、单反照相机
A 、放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8. 禄莱( Roueiflex )、哈苏 (Hasseblad)、玛米亚 (Mamiya) 等是 (
B、 135 照相机
B、微距镜头
)的镜头属于标准镜头。
B、 70°— 95°
B、大型照相机
(
)。
C、 90°
9. (
)的焦距近似或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
C、数码照相机
C、变焦镜头
D、标准镜头
D、 40°— 60°
10. 视场角为 (
11. 某个照相机的标准镜头的焦距为
12. 常用照相机光圈系数的排列顺序:
80mm,这个照相机属于 (
)
D、 120 照相机
C、135 照相机
A 、f/1 、 f/2、 f2.8 、 f/4、 f/12
B 、 f/1.4 、 f/2 、 f2.8 、 f/4、 f/5.6 、 f/8 、f/16 、f/22
C 、 f/4、 f/5.6 、 f/8、 f/18 、 f/30
D 、f2.8 、 f/4.8 、 f/5.9 、 f/6.7
)F/11 的景深。
C、≤
)。
C、盆景
(
) 。
13. 在同等条件下, F/5.6 的景深 (
A 、>
A 、门
A 、采用软光照明
C、控制光斑
A 、银器
C、磨砂玻璃
B、窗
B、≥
(
14. 不是常见的框架型前景是
15. 不是拍摄反光体的要点
D、<
D、栏杆
B 、消除环境干扰
D、采用硬光照明
(
)。
B、不锈钢器皿
D、抛光塑料
16. 不是全反光体的物品是
17. 艺术人像的美学特征是(
)。
A 、纪实性和假定性的辩证关系
C、形式和内涵相辅相成
(
)。
B 、瞬间性的典型意义
D 、以上均是
1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境和空间,是营造作品气氛的重要元素
B 、人像摄影创作中讲究情景交融
D 、人像摄影中,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并不大
)白平衡模式的色温约为 6000K
C、白色荧光灯
)。
19. (
A 、日光 B、钨丝灯
20.
关于前景说法正确的是(
D、闪光灯
A 、前景不可以在形式上或内容上与主体或背景形成联系或对比
B 、前景一般不允许出现在画面前缘的四角
D 、有一定的透明度
(
)。
C、风格
)。
21. 使用布景时要注意事项不包括
A 、色彩
B、影调
22. 属于人像摄影用色的误区的是(
A 、用色不能太杂,要加以选择
C、不以“好看”而用色
)不是暖调颜色。
D、品牌
B、不能为了追求色彩强烈,处处用饱和色
D、颜色越丰富越好
C、橙
D 、黄
23. (
A 、红
B、绿
24. 自 20 世纪(
)年代中期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出现了专门从事婚纱摄影的企业,他们从传统
的照相中将婚纱摄影的经营项目分离出来,称为“影楼”
。。
A 、60
A 、衍射性质
26.
反光率表示 (
A 、照相机镜头
B、70
(
C、80
D 、90
C、反射方向
25.
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
)即为光源的光照度。
B、温度和角度
)反射光线的能力。
B、光源通过
(
D、强弱
C、物体
D、物体吸收
27.
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
A 、镜头接纳光线的能力
C、吸收率
28.
摄影曝光指: (
)、反射率。
B 、闪光灯的功率
D 、照度
)。
A 、按动照相机快门使感光元件感光
C、被摄物体吸收光线
A 、唐式
C、中式
A 、站姿
B 、被摄物体反射光线
D 、闪光灯
),欧式和日式。
29.
婚纱摄影室内场景从地域风格上划分为(
B、汉式
D、民国式
B 、躺姿
30.
婚纱摄影中人物的常见姿态不包括(
)。
)
C、坐姿
D 、跪姿
31.
婚纱摄影中平面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多色或多色渐变背景
C、各类立体实录场景
A 、80
B、各类图案的喷绘或手绘背景
D、依据摄影主题所绘制的背景
B、 100
C、120
)。
32.
在阳光明媚的情况下,一般团体像队伍排列弧度不要超过(
)度。
D、140
33.
拍摄 150 人的团体照,排成
拍摄底片,影像的长度为
A 、50
B、 150
5 排,每排
30 人,排面总宽带 15m。使用玛米亚
RB-67 相机 90mm 焦距的镜头
60mm,缩小倍率为: (
C、 200
D、 250
34. (
)属于室外光的光线性质。
A
、顶光
B、侧光
(
) 。
C、平光和侧光
D、直射光和散射光
35.
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
A 、顺光照明、侧光照明、逆光照明
C、直射光照明、散射光照明
36.
侧光摄影布光应注意
(
A
、光照度
A 、曝光组合
B 、直射光照明、逆光照明
D 、散射光照明、照明光照明
C、光位
)。
)的变化。
B、光明度
D、光比
37.
调整照相机胶片感光度刻度的依据是
(
B 、胶卷的感光度
D 、光源的强度
C、被摄物体至光源的距离
A 、
7%, 48%, 55%
A
、曝光
38.
从沟通的组成看,沟通的内容、沟通的语调和语速和沟通中的行为姿态的比例为(
B 、 48%, 7%, 55%
C、 55% , 48%,7%
)的组合参数。
B、光圈
)。
D、 48%, 55%, 7%
39.
订光的含义是指确定
(
C、快门
D、光照度与距离
如果是使用人工光源照时,
40.
在室外拍 50-200
人的团体像,使用入射式测光表到拍摄人物处测量光线的照度值。
5 处,各点的光值最大误差不能超过(
)值
要多点采样测光,一般的测光点不能少于
A 、0.5EV
A
、平均曝光法
A 、派专人销毁
C、留下备用
A 、公民本人同意
B、 1EV
C、 1.5EV
D、 2EV
(
41.
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曝光量拍摄的方法称为
)。
B、括弧式曝光法
C、高光曝光模式
(
)。
B 、直接扔到垃圾桶里
D 、卖给专门的回收机构
B 、公民父母、长辈同意
D 、公民家庭成员同意
(
)。
D、阴影曝光模式
42.
在一般情况下,职业摄影师处理报废的照片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43.
照相馆为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使用公民照片在厨窗中进行展示或广告宣传时,必须经
()。
C、公民所在单位同意
A
、分析法和调查法
45. (
A 、喜欢
44.
消费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法、
B、实验法和调查法
C、分析法和取样法
D、实验法和取样法
)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
B 、购买欲望
C、需要
D 、对产品质量信得过
46. 要了解顾客的审美心理,可以通过
(
)而达到。
A 、向顾客询问审美观点
B 、讲解审美理论常识
D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纠正顾客的审美错误倾向
)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沟通的现象,我国学者钱钟书称之为“通感”
B、联觉
(
B、第二排被摄者
C、感知
)作为调焦的中心位置。
47. (
。
A 、联感
A 、第五排被摄者
D、知觉
D、第四排被摄者
(
)。
48. 拍摄大型团体照时,应该以
C、第三排被摄者
49. 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为了消除透视带来的同一幅照片被摄者缩小倍率不同的情况,应该
A 、让被摄者排成一排正切于镜头主轴延长线的直线。
B 、换上一只焦距更长的镜头
D 、让被摄人物在相机的拍摄角度内,沿以照相机为圆心的圆弧线排列
50.
黑白摄影中 (
A 、色温转换镜
)的基本作用包括控制影调、改变空气透视、调整反差。
B、柔光镜
()。
C、PL 镜
D 、滤光镜
51.
在硬光下用黑白负片拍摄景物时,
A 、必须将最黑和最白部分控制在八级光孔以上
B 、必须将最绿和最蓝部分控制在九级光孔
D 、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七级光孔以内
(
52.
在拍摄静物、广告产品和人物肖像时,为了取得锐利与响亮的低调效果,常采用
A 、侧平光与顺光
C、逆光与侧逆光
A 、任意角度的平光
C、任意角度的侧顺光
54.
构图中的“破”含义是对照片画面里
A 、杂乱的线条
C、过分死板的线条或大面积单一色块
55.
拍摄艺术人像时,使用偏振镜能够
)拍摄。
B 、平光与顺光
D 、侧顺光、侧平光与平光
()拍摄。
B 、高角度的侧顺光与逆光
D 、低角度的逆光与侧逆光
(
B 、高调或低调
D 、过分活泼的线条或大面积块
(
)。
53.
为了取得锐利与响亮的低调效果,在风光摄影中,常采用
)采取措施,目的是改变构图的死板,使构图生动起来。
A 、提高物体颜色的明度,减弱物体表面的质感
B 、减弱或消除非金属物体表面的反光,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D 、减低物体颜色的色温,减弱物体表面的质感
),“ 1”级黑占画面的 2%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调。
B 、“ 8”级黑占画面的 8%
D 、“ 3”级黑占画面的 8%
),“ 1”级黑占画面的 5%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低调。
B 、“ 8”级黑占画面的 10%
D 、“ 3”级黑占画面的 10%
B、色温平衡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
D 、浅色滤光镜、 UV 镜
56.
“ 8”级白占画面的 90%,(
A 、“2”级灰占画面的 8%
C、“9”级白占画面的 8%
57.
“ 2”级黑占画面的 85%,(
A 、“2”级灰占画面的 10%
C、“9”级白占画面的 10%
58.
色温滤光镜的基本类型有、色温补偿滤光镜、()。
A 、UV 镜、调高色温转换滤光镜
C、雷登镜
59.
影调的配置原则是 ()。
A 、“均衡”、“透气”和“活”
B、“闭合”、“扩张”和“收缩”
C、“不均衡”
D、“闭合”、“收缩”
60. (
)的含义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或对应位置原则安排画面布局,讲究均衡感,有较高的影调或色调上的追
求,讲究构图呼应关系,追求构图的精致或完美效果。
A 、“构图讲究”
C、“压抑感构图”
61. ()的用光要点是运用侧向或侧逆向的硬光作主光。
A 、表现人物细腻肌肤
B 、“立体构图”
D、“色彩缤纷”的构图
B 、表现人物粗糙肌肤
D 、表现人物容光焕发
2 倍时,应该增加 (
C、3
C、表现人物光润面容
62.
在近距离拍摄时使用了近摄附件,当焦距延长
A 、1
B、 2
63.
在翻拍绒面照片时, (
B 、用电熨斗熨平照片
)级曝光量。
D、 4
)不利于消除照片表面呈现出的凹凸不平的纹络
A 、将照片浸湿,把照片的影像面贴在玻璃板上并消除气泡。
C、将照片用甘油浸湿,把照片的影像面贴在玻璃板上并消除气泡。
D 、照片两侧配以 45 度角照射的柔和光线。
)几种常见效果有:油画效果、绢画效果、白描效果、版画效果及挂历、贺卡、海报等效果。
64. (
A 、偏色调婚纱照
B、淡彩效果婚纱照
(
) 。
C、复古效果婚纱照
B 、可由摄影师任意选择
D、仿拟效果婚纱照
65. 淡彩效果婚纱照的用光
A 、要用软光,柔光箱的规格要大些
C、要用硬光,柔光箱的规格要小些
D 、既可以用硬光,也可以由摄影师任意选择
66.
交流、化妆和服装造型、拍摄、选片制作等是比较规范的
A 、现代纪实摄影
67.
淡彩效果婚纱照的 (
C、辅助光灯位
A 、沟通的内容
(
)的基本环节。
D、现代婚纱摄影
B、大型团体照拍摄
C、小合影
B 、主光灯位
D 、眼神光灯位
)范围是顺光位,灯位尽量靠近镜头主轴延长线。
A 、改变色温的补光灯位和轮廓光灯位
68.
从沟通的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B 、沟通的意识
(
69.
拍摄仿旧效果婚纱照时,
(
)沟通的语调和语速;沟通中的行为姿态。
D 、沟通人的身份
C、沟通的潜意识
)。
A 、被摄者神情要热烈,动作要显得非常亲昵
B 、被摄者表情要非常开放,动作要显得非常亲昵
D 、被摄者表情要严肃、凝重
)服装的常见款式包括:新郎穿长袍、唐装、马褂、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格格服。
B、重彩效果婚纱照
70. (
71. (
A
、偏色调婚纱照
A
、仿旧效果婚纱照
72.
产品表面质感基本可以分为
C、全色调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的基本色调是棕黄色调。
(
B、重彩效果婚纱照
)等四类。
C、淡彩效果婚纱照
A 、吸收型、反射型、传导型和复合型
C、吸收型、反射型、透明型和符合型
73.
为了拍摄好反射型质感的产品,最好使用透过
A 、封闭式半透明隔离罩
C、加束光罩的闪光灯
B 、透明型、半透明型、不透明型和复合型
D 、粗糙型、光滑型、亚光型和复合型
()的灯光作为主光源拍摄。
B 、加蜂巢的泛光灯
D 、装扩散片的泛光灯
)。
74.
拍摄复合型产品时,用光应该
(
A 、完全按照重点质感的要求来布置光位和选择光性
B 、选择兼容的光位和光性
D 、光位和光性都要以重点质感为中心布置,可以适当兼顾次要质感
75. ( )设计要求将照明靠近照相机处适当布置亮些,便于操作;将拍摄者的位置布置暗些,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又有利于被摄者集中注意力。
A 、大型影室
B、儿童影室
(
)。
C、影室摄影光源
D、影室基础照明
76. 影室中使用的灯具主要有
A 、聚光灯、石英灯、影室闪光灯
B 、主光灯、辅光灯、散光灯
D 、固定灯具和影室闪光灯
77.
影室灯具中的主光灯、辅光灯、背景灯、轮廓灯、脚光灯、发光灯等灯光类型是按照
A 、光线的照射方向
B、光质的温度
()划分的。
D、光线的亮度
C、灯光的造型作用
78.
进行道具、背景设计时,应 ()。
A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设计背景、道具的风格
B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确定摄影室的表现形式
D 、先确定该摄影室的拍摄风格等,然后再进行实地的测量,计算出背景、道具的尺寸规格
(
) 。
A 、画面形象的形体、影调、色调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B 、画面形象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
79. 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容指
D 、画面形象的线条和形体、影调、色调、结构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80. 摄影艺术作品的形式指 () 。
A 、画面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等
B 、画面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媒介的组成方式
81. (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操作技能。
82. (
)职业道德活动中做到表情冷漠、严肃待客是符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
83. (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树立多转行多学知识多长本领的择业观念。
84. (
)光线传播反射定律: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属法线两侧,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85. (
)透镜的种类分为凸透镜和
UV 镜两类。
86. (
)光轴是经过透镜两球面中心的直线,即光束的中心轴线。
87. (
) “双凹透镜” 、“平凹透镜” 、“凸凹透镜”都具有会聚光线的性能。
88. (
)哈苏 (Hasseblad)、玛米亚 (Mamiya) 、尼康 (Nikon) 、佳能( Canon)等品牌的照相机均有
机。
89. (
)防震、防晒、防热、防潮、防尘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五点要求。
90. (
)焦距很短,视场角≥ 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是鱼眼镜头的特点。
91. (
)焦距近似等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为标准镜头。
92. (
)标准镜头的视场角远远小于人眼的视角。
93. (
)常用的 120 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在
50mm 左右。
94. (
)同样条件下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95. (
)全色片感受色光的范围:全部可见光。
96. (
)焦距指物点至透镜的距离。
97. (
)相机的感光度越高,照片的质量越差。
98. (
)光照度是指物体表面受光照射后所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强弱。
99
. (
)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称作反光率。
100. () 证件照拍摄要求人物神态生动、喜庆。
答案:
1. D
2. D
3. B
4.A 5.B
6.C 7.A
8. D
9. D
10. D
11. D
12. B
13. D
14. C
15. D
16. C
17. D
18. D
19. D
20. C
21. D
22. D
23. B
24. C
25. D
26. C
27. D
28. A
29. C
30. B
31. A
32. D
33. D
34. D
35. A
36. D
37. B
38. A
39. A
40. A
41. B
42. A
43. A
44. B
45. C
46. C
47. B
48. B
49. D
50. D
51. D
52. C
53. D
54. C
55. B
56. C
57. C
58. B
59. A
60. A
61. B
62. C
63. B
64. D
65. A
66. D
67. B
68. A
69. C
70. D
71. D
72. A
73. A
74. D
75. D
76. C
77. C
78. D
79. B
80. B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中型照相120
高级模拟试卷二
1
.为了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发展,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
()功能。
C、决策
(
)。
A 、娱乐
B、主导
D、自律
2
.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企业可提倡勤劳,但不宜提倡节俭
C、勤劳节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B 、“一分钟应看成是八分钟”
D 、“节省一块钱,就等于净赚一块钱”
3
. ()是摄影术的诞生日。
A 、1845.8.19
(
A 、L. 达盖尔
A 、阻挡可见光线
A 、阻挡可见光线
A 、颗粒性
A 、防盗
A 、取景口
A 、测距离机构
C、控制镜头透光多少
B、1858.8.19
)。
B、高斯
B、折射光线
B、折射光线
B、宽容度
(
B、防借他人使用
B、照相机后备
)。
C、 1826.8.19
D 、1839.8.19
D、罗宾逊
4
.银版摄影术的发明者是
C、布勒松
)的性能。
C、发散光线
)的性能。
C、发散光线
)和感色范围。
C、感光度
5
.“双凸透镜” 、“平凸透镜” 、“凹凸透镜”都具有
(
D、会聚光线
D、会聚光线
D、解像力
D、防尘
6
.“双凹透镜” 、“平凹透镜” 、“凸凹透镜”都具有
(
7
.在乳剂中添加增感剂可以大幅度提高胶片的(
8
.防震、防晒、防热、防潮
)是照相机维护保养的要求。
C、防频繁使用
C、胶片画幅
9
.标准镜头的焦距近似或等于 (
)对角线长度。
D、照片画幅
10.光圈的主要作用是 (
B 、测景深
D 、取景
)。
11.常用照相机光圈系数的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
A 、f/1.4 、 f/2、 f2.8 、f/4 、 f/5.6 、 f/8、 f/16 、 f/22
B 、 f2.8、 f/4 、 f/5.6 、 f/8、 f/16 、 f/22
C、 f/1、 f/5.6 、 f/7、 f/10.3 、 f/20
D 、f/1.4 、 f/2、 f2.8 、f/4 、 f/5.6 、 f/8
)焦段的镜头
B 、 75mm
( )。
B、不锈钢器皿
D、磨砂玻璃
12.翻拍画时最好选择(
A 、35mm
A 、银器
C、抛光塑料
13.不是全反光体的物品是
C、 50mm
D 、100mm
14.拍摄白色系反光体说法正确的是
A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半透明硫酸纸包围
C、灯光要直射反光物体并以出现光晕为佳
15.可见光的三个色段之一描述正确的为(
A 、300-400 蓝色段
A 、蓝紫光和部分绿光
() 。
D 、切忌使用隔离罩
)。
B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深色隔离罩包围
B、 500-600 绿色段
C、 300-400 红色段
)。
D 、500-600 蓝色段
16.蓝滤光镜可以吸收白光中的(
B 、绿、青、蓝、紫光
D 、红、橙、黄、绿光
) 。
C、紫、蓝光
17.关于增距镜描述不正确的一项为
(
A 、增距镜为多片透镜组成
B 、增距镜和镜头组合只起增加焦距的作用,不改变对焦距离
D 、增距镜不虚做曝光补偿
18.新闻采访的 5W1H
中不包括(
)
C、何事
D 、何做
A 、何人
A 、闪光灯
C、被摄物体吸收光线
A 、了解风土人情
C、器材准备
A 、0oC
B、何地
)。
19. 摄影曝光指: (
B、被摄物体反射光线
D、按动照相机快门使感光元件感光
)
B、争取有关部门拍摄许可证和配合
20.拍摄城市人文景观照片要做以下哪些准备(
D、以上均是
21.黑白相纸的保存温度必须
(
)。
B 、高于
20oC
C、低于
20oC
(
C、沟通的潜意识
C
、强弱
D、低于
10oC
22.从沟通的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沟通的内容,
);沟通中的行为姿态。
A 、沟通的语调和语速
A 、角度
A 、照相机镜头
A 、光圈、快门
B 、沟通的意识
(
B、温度
)反射光线的能力。
D、沟通人的身份
D
、颜色
23.光源投射在被摄物上的光线
24.反光率表示 (
)即被称作光照度。
B、光源通过
(
)使胶片感光。
C、物体
D、物体吸收
25.摄影曝光指按动照相机
B、闪光灯
(
)。
B、对比度
(
)。
C、闪光灯、光圈
C、灰度
D、快门
D、黑度
26.感光材料的密度,也可简单地理解为
A 、明亮度
27.图片库公司的基本运作步骤不包括:
A 、接受摄影师的委托
B 、照片的管理
D 、市场调研
)。
28.关于翻拍描述错误的一项为(
A 、翻拍物品亮度一定要均匀
C、尽可能使用快门线
B 、使用滤光镜需进行曝光补偿
D 、被摄文稿在灯光照射下受热引起的翘起可以忽略
29.(
)适合于拍摄人物特写,也可以配以简洁或抽象的道具,用于表现人物个性的艺术婚纱照。
A 、单色或单色渐变背景
C 各类立体实录场景
A 、紫色
A 、前后距离
A 、景深
B 各类图案的喷绘或手绘背景
D 依据摄影主题所绘制的背景
)滤光镜拍摄
30.对于陈旧泛黄的书稿或绢制品应用(
B、绿色
B、层次与质感
B、光圈
(
B、人工光照明
B、侧光摄影
B 、 ISO200
(
)。
31.光比是指主光与辅助光之比,其大小是被摄体
C、红色
(
)之间的反差或亮度间距。
D、黄色、深黄
C、亮面与暗面
(
)。
C、地点
)、逆光照明。
C、灯光照明
C、逆光摄影
)。
C、ASA200/24o
D、主体与陪体
32.影响自然光照度变化的因素:季节、时间、气候、
33.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
A 、太阳光照明
A 、顺光摄影
A 、ISO200/24
34. (
D、焦距
D、侧光照明
D、散射光摄影
D 、 ISO200/24o
)布光应注意物体受光面的高亮度与物体背光面的低亮度情况,即光比的变化。
35.按 ISO 标准规定的感光度标记,
36.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ASA200 的胶片应标注为 (
A 、ISO50 比 ISO100 的感光度高
C、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少
)、 ASA 、 DIN 、 GB 为感光度的四种标注方法。
B、感光度和曝光量没关系
D 、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
37. (
A 、STB
A 、光源的光照度
C、光圈系数与快门速度
39.曝光宽容度是指胶片对
A 、正常曝光
A 、派专人销毁
C、留下备用
A 、是为本照相馆拍摄的
B、 ISO
C、 STB
D、 BL
38.摄影中确定 ()组合,称之为订光。
B 、光源的色温高低
D 、光源的高度与角度
()所允许的程度。
B、正确曝光
C、控制曝光
D、不恰当曝光
()。
40. 在一般情况下,职业摄影师处理报废的照片的正确方法应该是:
B 、直接扔到垃圾桶里
D 、卖给专门的回收机构
B 、经公民本人同意
41.照相馆为维护公民的肖像权,使用公民照片在厨窗中进行展示或广告宣传时,必须
(
)。
C、经照片本人家庭成员同意
D 、经照片本人单位的同意
42.劳动合同应具备的基本条款除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
A 、动合同与劳动者关系
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外, 还应具备劳动报酬、 (
)、
B、劳动纪律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
43.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A 、平均每月休息时间
C、平均每周工作时间
A 、联感
D 、双方权利和义务
B 、平均每周休息时间
D 、平均每月工作时间
C、感知
8小时、(
)不超过 44
小时的工作制度。
44. ()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沟通的现象,我国学者钱钟书称之为“通感”
B、联觉
。
D、知觉
(
45.在审美心理结构中,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这四种心理机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彼此依赖、相互渗透网络结构
C、环环相扣的环状结构
) 。
B 、相互独立、互不渗透的并列结构
D 、层层推进的递进结构
46.用中型相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假设排面总宽度为
10 米,底片影像长度为
头拍摄,那么相机与被摄体中心位置的距离是
(
)米。
A 、17.3
50 毫米,使用
90 毫米焦距的镜
B 、15.4
C、16.3
D、 18.09
47.如果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让被摄人物排成一条正切于镜头主轴延长线的直线,那么会使
()。
A 、中间部分的人看起来反而更矮
B 、同一幅照片上的人物的缩小倍率相同
D 、消除照片中透视规律带来的近大远小的缺憾
)是可以得到软光光效的。
B 、阴天或柔和阳光下
D 、有直射光的地方
48.室外拍摄时,在 (
A 、有直射光的宽敞区域
C、晴天的阳光下或有直射光的地方
A 、八级光孔以上
B、七级光孔以内
(
)。
49.在硬光下用黑白负片拍摄景物时,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
C、八级光孔
50.处理好高调照片的关键包括
(
)。
D、九级光孔
A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硬光拍摄
(
)。
B、必须大幅度地减少曝光量
D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软光拍摄,减少曝光量
C、用软光(散射光)拍摄,曝光量必须增加一些
A 、使得画面过分模糊,失去了画面的层次和细节
51.用软光拍摄高调照片,
B 、可以获得较大程度的曝光调节自由,适当增加曝光,不会失去画面的层次和质感
D 、不可能获得柔和悦目的画面影调效果
A 、低角度的逆光与侧逆光C、高角度的顺
光
52.为了取得锐利与响亮的低调效果,常采用
(
)拍摄。
B 、低角度的侧顺光
D 、高角度的平光
53.构图中的“破”含义是对照片画面里
A 、过分死板的线条或大面积单一色块
C、过分活跃的线条或纹路
54.人脸的脸型主要有(
(
)采取措施,目的是改变构图的死板,使构图生动起来。
B 、过分活跃的纹路或小面积块
D 、过分激烈的块和纹路
)。
A 、三角型,椭圆,圆形,方形,长方形
C、菱形,椭圆,圆形,方形,长方形
55.“ 2”级黑占画面的 85%, (
A 、“ 2”级灰占画面的 10%
C、“ 9”级白占画面的 10%
B、倒三角型,椭圆,圆形,方形,长方形
D、倒三角型,三角型,椭圆,圆形,方形
),“ 1”级黑占画面的 5%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低调。
B、“ 8”级黑占画面的
10%
D、“ 3”级黑占画面的
10%
(
)。
B、色温平衡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
D 、浅色滤光镜、 UV 镜
56.色温滤光镜的基本类型有、色温补偿滤光镜、
A 、UV 镜、调高色温转换滤光镜
C、雷登镜
57.影调的配置原则是
(
)。
A 、“均衡”、“透气”和“活”
C、“不均衡”
)构图的特点是人像视线直视读者。
B、“闭合”、“扩张”和“收缩”
D、“闭合”、“收缩”
58. (
A 、非悬念人像
B、虚幻人像
)。
C、封闭性人像
D、开放性人像
59.“求险”的构图原则是 (
A 、让人物做出危险的表情,求得画面特殊的造型效果
B 、画面不讲究节奏变化,避免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C、尽量选择峡谷、高山作为背景,以突出人物在险峻环境的状态
D 、画面讲究节奏变化,讲究“破”秩序、
“破”对称、 “破”通达的线条,
追求动感、倾斜、挤压等效果,追求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60. ( )的含义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或对应位置原则安排画面布局,讲究均衡感,有较高的影调或色调上的追求,
讲究构图呼应关系,追求构图的精致或完美效果。
A 、“构图讲究”
C、“压抑感构图”
)不利于翻拍绒面照片。
B 、“立体构图”
D、“色彩缤纷”的构图
61. (
A 、将照片用水浸湿,并将图像面贴在玻璃板上
B 、将照片用甘油浸湿,并将图像面贴在玻璃板上
D 、在照片正上方用散射光作为照明光源
)照明。
62.微距拍摄最好选择(
A 、平光散光灯
B、 小型聚光灯
C、碘钨灯
D、 LED 灯
63. ( )中重复曝光的技法要领是在正常的拍摄后,根据记忆的构图,选定底纹或图案素材再进行曝光,重复曝
光时要注意在画面里(尤其是人物脸部)不宜有不妥的符号。
A 、偏色调婚纱照
A 、只能表现出三种色相
C、可以表现出任意色相
B、重彩效果婚纱照
C、仿拟效果婚纱照
(
)。
B 、只能表现出两种色相
D 、仍维持原来的色相
D、仿旧效果婚纱照
64.进行单色调拍摄时,若变换不同数值的滤光片,则单色照片
65.比较规范的现代婚纱摄影过程主要包括
(
)。
4 个环节
A 、交流、化妆和服装造型、拍摄、选片制作等环节
B 、化妆造型、服装造型、姿态造型、拍摄
C、交流、姿态造型、拍摄、
3 个环节
D 、造型、拍摄、制作 3 个环节
)的含义是追求一种非常规色温光源下特殊成像效果的婚纱照。
66. (
A 、偏色调婚纱照
B、淡彩效果婚纱照
C、单色调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67.淡彩效果婚纱照背景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
)。
A 、无深重色块、有深重阴影
C、必须要有深重色块和深重阴影
(
)。
B 、无暖色块和深重阴影
D 、无深重色块和阴影
6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境和空间,是营造作品气氛的重要元素
B 、人像摄影中,人物与背景的关系并不大
C、前景一般出现在画面前缘的四边、四角
(
)。
D 、人像摄影创作中讲究情景交融
69.重彩效果婚纱照道具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A 、道具应尽量采用消色物品,最好再点缀一些浅蓝色、浅黄色
B 、道具应尽量采用消色物品,避免有可以点缀、烘托喜庆气氛的暖色
D 、道具应尽量避免消色物品,最好有可以点缀、烘托喜庆气氛的浓重颜色
)服装的常见款式包括:新郎穿长袍、唐装、马褂、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格格服。
70. (
A 、淡彩效果婚纱照
71.以下各选项中, (
B、仿旧效果婚纱照
C、偏色调婚纱照
B 、文字部分加在什么地方
D、单色调婚纱照
)不属于产品照草图必须表现的基本内容。
D 、相机摆放位置
(
)等三种质感类型分别组合成的多类复合性物体表面质感类型。
B 、光滑型、亚光型和粗糙型
D 、透明型、亚光型和不透明型
A 、物品怎样摆放
C、如何表现客户意图
72.产品表面质感的复合型是指
A 、吸收型、反射型和传导型
C、吸收型、反射型和透明型
A 、亮调子
A 、半透明
C、足够明亮
)不符合影室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73.用 (
)作背景并与被摄体留足距离才能将玻璃器皿的轮廓线刻画为深暗的线条。
B、暗调子
(
C、中间调子
B 、深暗,甚至是全黑
D 、有一定的反光率
D、渐变的光影
74.在玻璃器皿的亮线条表现中,背景一定要
),才能衬托出玻璃器皿的明亮线条。
75. (
A 、设计风格符合企业定位和当地的审美情趣、与拍摄风格统一
B 、环境设计要尽量另类、时尚
D 、杜绝安全隐患
) 不符合影室基础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
76.以下 (
A 、将照相机处适当布置亮些,便于摄影师操作
B 、将拍摄者的位置布置暗些,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D 、最好将基础照明电源和摄影用灯的电源做成倒头开关,便于观察摄影师布光效果,又有利于被摄者集中注
意力
77.在被拍摄的中心位置测量,其固定光源的照度应达到
A 、2EV 值以上
B 、 3EV 值
(
)。
78.进行道具、背景设计时,应
(
)。
C、 10EV 值
D 、4EV
值
A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设计背景、道具的风格
B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确定摄影室的表现形式
D 、先确定该摄影室的拍摄风格等,然后再进行实地的测量,计算出背景、道具的尺寸规格
79.摄影艺术作品的内容指
(
) 。
A 、画面形象的形体、影调、色调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B 、画面形象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
C、画面形象的影调和色调
D 、画面形象的线条和形体、影调、色调、结构等要素的组合方式
80.摄影艺术作品的形式指 (
A 、画面中人物的性格、情感等
C、画面形象所体现的情节、气氛
81. (
)
82. (
)
83. (
)
84. (
)
85. (
)
86. (
)
87. (
)
89. (
)
90. (
)
91. (
)
93. (
)
94. (
)
95. (
)
96. (
)
97. (
)
98. (
)
99. (
)
答案
1.
D
7.
C
13.
D
19.
D
25.
D
31.
C
37.
B
43.
C
49.
B
55.
C
61.
D
67.
D
73.
A
79.
B
) 。
B、画面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媒介的组成方式
D 、画面形象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与组合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操作技能。
在职业活动中一贯地诚实守信会损害企业的利益。
透镜的种类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
焦距指焦点至透镜的距离。
微距摄影又称放大摄影,习惯上被成为近距离摄影或近摄。
显影液中保护剂的作用是避免胶片在冲洗过程中被刮伤。
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反光率,控制胶片光亮度。
焦距很短,视场角≥
88. (
)135照相机的画幅尺寸规格为
24mmx36mm。
50mm左右。
180°,存在严重的桶形畸变是鱼眼镜头的特点。
常用的 120 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在
光圈系数大小与快门速度快慢的关系是:光圈系数大,快门速度快;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慢。
92. ( )70mm , 90mm均属于长焦微距镜头。
微距摄影应尽量避开杂乱,流动性交大和有噪声干扰的场面。
150mm的镜
焦距 50mm的镜头,加两倍的增距镜后会变为
头。
翻拍最好选择使用广角镜头和变焦镜头。
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照度、反射率、吸收率。
对产品质量的认可是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根本原因。
只有教会顾客正确的审美观点,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消费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分析法和取样法。
100. ( )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是审美经验的起点和基础。
2. A
8. D
14. A
20. D
26. D
32. C
38. C
44. B
50. C
56. B
62. B
68. B
74. B
80. B
82.
×
88.
√
94.
×
100.
√
3. D
9. C
15. B
21. C
27. D
33. D
39. D
45. A
51. B
57. A
63. C
69. D
75. B
4. A
10. C
16. D
22. A
28. D
34. B
40. A
46. D
52. A
58. D
64. C
70. B
76. C
5. D
11. C
17. D
23. C
29. A
35. D
41. B
47. C
53. A
59. D
65. A
71. D
77. C
6. C
12. C
18. D
24. C
30. D
36. D
42. B
48. B
54. A
60. A
66. A
72. A
78. D
81.
×
87.
×
93.
√
99.
×
83.
√
89.
√
95.
×
84.
√
90.
×
96.
×
85.
√
91.
×
97.
×
86.
92.
98.
×
×
×
高级模拟试卷三
1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
(
)。
D、思维习惯
D、决定前途与命运
D、社会交际
A 、行为规范
A 、决策科学化
A 、体育锻炼
A 、维护企业信誉
B、操作程序
B、提高竞争力
()。
C、劳动技能
)的作用。
C、决定经济效益
C、歌舞娱乐
2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最终将对企业起到(
3
.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文化功能的是
B、整合功能
B、增加职工福利
)。
4
. (
)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C、注重经济效益
D、开展员工培训
5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眼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380— 780 毫微米。
B 、波长短于
380 毫微米的光人眼看不见。
C、波长长于
780 毫微米的光人眼看不见。
D 、视力好的人能看到波长范围在
)具有发散光线的性能。
A 、凹透镜、凸透镜
B 、“双凹透镜” 、“平凹透镜” 、“凸凹透镜”
D 、星光镜
)倍。
380— 780 毫微米以外的光线。
6
. (
7. 60 毫米× 45 毫米、 60 毫米× 70 毫米等的中画幅照片与
(
8.(
24 毫米×
36 毫米的小画幅照片相比,面积大了将近
A 、13
A 、彩斑
A 、抽象畸变
B、 6.5
C、 4.5
D 、 3
)是反光体产品的光洁表面把映射在它上面的光定向反射而形成的高光区域。
镜头的焦距很短,
(
B 、曝光
C、光影
D、光斑
9. 鱼眼
)。
B、口径很长
B、标准镜头
10.某个镜头的视场角为
A 、长焦镜头
45o,这个镜头属于
(
C、像场弯曲
C、广角镜头
D、视场角≥
180°
)
11.镜头的相对孔径
=(
A 、入射光孔直径
C、入射光孔直径
D、鱼眼镜头
— 焦距
)。
+焦距
× 焦距
B 、入射光孔直径
D 、入射光孔直径
/ 焦距
12.光圈系数大小与快门速度快慢的关系是:
A 、每缩小口径一级,快门速度加一倍
C、没关系
(
)。
B 、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快
D 、光圈系数小,快门速度慢
13. (
)是广告摄影影调控制的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
A 、选好镜头
14.反光体拍摄难度较大的有:
B、测光
(
C、选好参照物
D 、曝光补偿
)。
A 、光洁度低 ,流畅度低的
B 、光洁度低 ,造型简单的
C、光洁度高 ,流畅度低的
D 、光洁度高 ,流畅度高的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多棱的反光物体比较难拍
B 、多角的反光物体比较易拍
C、多面的反光物体比较易拍
D、多棱的反光物体比较易拍
16. (
)只感受可见光中的黄、绿、青、蓝、紫色光,而对其他色光几乎不起作用。
A 、紫外片
B、红外片
(
)。
C、色盲片
D、分色片
17.不是全反光体的物品是
A 、银器
B、不锈钢器皿
(
C、磨砂玻璃
) 。
D 、抛光塑料
18.拍摄白色系反光体说法正确的是
A 、切忌使用隔离罩
19.柔光箱照明角度多采用
C、立体角度
A 、玻璃器皿
21. (
B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深色隔离罩包围
D 、白色系反光体要用半透明硫酸纸包围
C、灯光要直射反光物体并以出现光晕为佳
(
)。
A 、水平角度或稍低于水平角度
20.透光体产品通常指
(
)。
B、水平角度或稍高于水平角度
D 、平面角度
B、水品器皿
C、以上均为正确
D、塑料器皿
)是灯光型彩片在日光下拍摄的处理方法。
A 、增强照明光源的强度
22.不是拍摄反光体的要点
A 、采用硬光照明
C、消除环境干扰
A 、周期长低成本
24.反光率表示 (
A 、照相机镜头
B 、加用闪光灯作补助
D 、降低光源的色温
C、提高灯光型彩片对色温的要求
(
)。
B、采用软光照明
D、控制光斑
(
)为原则。
B、周期短低成本
)反射光线的能力。
B、光源通过
23.商品名录的拍摄以
C、周期短高成本
D 、周期长高成本
D、物体吸收
C、物体
25.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 (
A 、镜头接纳光线的能力
26.(
)、反射率。
B、闪光灯的功率
C、吸收率
D、照度
)是指拍摄时使用的光圈系数与快门时间的组合。
A 、密度组合参数
27.下列现象中, (
A 、底片密度较厚
B、反差组合参数
D 、曝光组合参数
C、景深与焦距组合参数
)是曝光不足底片的主要表现。
B 、影像没有层次
(
C、对应于景物亮部的密度往往很大
A 、位移量
D 、对应于景物暗部的密度往往很小
)。
28.光比是指主光与辅助光之比,其大小是被摄体暗面与亮面之间的
B 、角度
C、反差或亮度的间距
29.通常认为曝光时间长于
A 、生效
D 、最大值
)。
1 秒或短于 1/1000 秒时互易律 (
B、的作用时间最长
(
C、失效
D、的作用时间最短
30.影响自然光照度变化的因素:
A 、季节、时间、气候、地点
C、光圈、季节、时间
A 、受光面的高亮度
C、受光面的中亮度
)。
B 、季节、时间、气候、胶卷
D 、焦距、光圈、季节、时间
31.侧光摄影布光应注意物体
(
)和物体背光面的低亮度情况。
B 、受光面的低亮度
D 、整个受光面的亮度
()。
B 、被摄体与光源的关系
D 、被摄体表面质感
32.决定室内灯光摄影曝光的三个因素为:光源强度,被摄体与光源的距离,
A 、被摄体的反光率
C、被摄体受光角度
33.拍摄模特最好使用
A 、定焦
(
)镜头。
B、长焦
(
)。
C、中焦
D、短焦
34.摄影师拍摄人物的要点
A 、准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35.感光度的四种标注法为
A 、ASA
B 、用光要准确
ISO、 (
)、DIN 、 GB。
B、 CN— 16
C、以上均正确
D、突出广告主题
D、AUA
C、FIX
36.常规摄影的订光方法为:以光照度订光和以
(
)订光。
A 、50%的灰板
37.使用反光率为
A 、白板
B、 30%的灰板
C、 18%的灰板
D 、 13%的灰板
18%的标准 (
)是亮度订光常用的、科学而严肃的订光方式
C、灰板
。
(
B、黑板
D、色板
38.控制景物亮度范围常用方法包括①对暗景物做补光处理;②对亮景物作减光处理;③
A 、对暗景物和亮景物同时作补光处理
C、改变构图对景物的明暗做一定取舍
(
A 、光源照度
40. (
)。
B 、对暗景物和亮景物同时作减光处理
D 、同时增加或减弱光源的光照度
39.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
) 拍摄称为“括弧式曝光法”
。
C、曝光量
D、景深范围
B、光源色温
)指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内
容的真实情况。
A 、消费者名誉权
B、消费者知情权
C、消费者特惠权
D、消费者肖像权
41. (
)不属于肖像权或名誉权纠纷。
A 、未经本人同意,就将其照片在橱窗展示
B 、未经本人同意,就将其照片用于广告宣传
D 、父母同意、但未经婴儿本人同意将照片做广告宣传
(
42.消费心理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观察法、
A 、析法
A 、通感
A 、相机旋转角度
C、所用镜头的光圈值
)和调查法。
D、实验法
B 、取样法
()。
B、印象
C、询问法
C、形象
43.审美经验的起点和基础是
44.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
D、感觉
,已知相机所用镜头的焦距和 (
),就可以计算出所拍摄底片的长度。
B 、相机距离第一排被摄者的距离
D 、第一排被摄者排列的弧长
(
)。
45.拍摄大型团体照片时,调焦尤其要注意的是
A 、中间部分特别要保证相对清晰
C、最后一排要保证相对清晰
头拍摄,那么相机与被摄体中心位置的距离是
A 、25.6
B 、左右两侧的边缘部分要同等清晰
D 、第一排要保证相对清晰
10 米,底片影像长度为 50 毫米,使用
)米。
C、13.6
(
)有关。
46.用中型相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假设排面总宽度为
(
90 毫米焦距的镜
B 、18.09
D、 9.6
47.用转机拍摄大型团体照时,计算转机拍摄旋转角度与
A 、底片上人物影像长度和镜头焦距
B 、底片上人物影像长度与快门速度
D 、镜头光圈值与镜头焦距
),用软性(低反差)相纸制作。
C、镜头焦距与快门速度
48.处理软调(低反差)照片的要领是:
(
A 、用聚集光拍摄,用硬性(高低反差)显影药液冲洗
B 、用软光(散射光)拍摄,用软性(低反差)显影药液冲洗
D 、用硬光(散射光)拍摄,用任意一种显影药液冲洗
(
)。
A 、只在传统的灯具前加上软光纸,不可能获得软光效果
B 、直接在被摄主体后使用硫酸纸档板,可以获得理想的软调照片用光
D 、采用电子频闪装置并配有柔光箱,可以获得理想的软调照片用光
(
) 。
49.在进行室内拍摄时,
50.在硬光下拍摄景物时,
A 、必须将最黑和最白部分控制在八级光孔以上
B 、必须将最绿和最蓝部分控制在九级光孔
D 、一般宜将最亮和最暗部分控制在七级光孔以内
51.在硬光下拍摄人物时,主要是控制面部的光比,一般应控制在
(
)。
A 、两级光孔以内
B、六级光孔以上
(
)。
C、四级光孔以上
D、九级光孔
52.处理好高调照片的关键包括
A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硬光拍摄
B 、必须大幅度地减少曝光量
D 、拍摄人像时,必须用聚集光拍摄,减少曝光量
53.用软光拍摄高调照片,
(
)。
A 、使得画面过分偏红,引起影调明度的下降
B 、会失去画面的层次和细节
D 、使得画面过分锐化,失去亮部的质感
54.构图中的“布白”含义是将空白也作为一种
A 、暖调符号
B、块状符号
55.“ 8”级白占画面的
90%,“9”级白占画面的
A 、“2”级黑占画面的 2%
C、“1”级黑占画面的 2%
56.色温滤光镜的基本类型有
(
)来安排,在画面里求得空白的合理布局效果。
C、曲线符号
D、线条、纹路符号
)的构成模式是一种典型的高调。
8%, (
B 、“ 3”级白占画面的 2%
D 、“ 6”级灰占画面的 2%
(
)。
A 、色温锐化滤光镜、调高色温转换滤光镜
B 、色温透视滤光镜、色温补偿滤光镜
D 、校正色温滤光镜、色温转换滤光镜、色温补偿滤光镜
)。
B、“不均等” 、“封闭”和“收缩”
D、“不均等” 、“封闭”
57.影调的配置原则是 (
A 、“收缩”、“扩张”和“不均等”
C、“均衡”、“透气”和“活”
)构图的特点是人像视线直视读者。
58. (
A 、非悬念人像
B、虚幻人像
C、封闭性人像
D、开放性人像
59. ( )是画面讲究均衡感,讲究相对完整性,讲究构成的统一和秩序,追求精致或完美效果,人物姿态、造型
相对平稳,色彩和谐。
A 、“完美”的构图原则
B 、“求险”的构图原则
C、“均衡”的构图原则
D、“求稳”的构图原则
60.“求险”的构图原则是 (
)。
A 、让人物做出危险的表情,求得画面特殊的造型效果
B 、画面不讲究节奏变化,避免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C、尽量选择峡谷、高山作为背景,以突出人物在险峻环境的状态
D 、画面讲究节奏变化,讲究“破”秩序、
“破”对称、 “破”通达的线条,
追求动感、倾斜、挤压等效果,追求色彩的对立或跳动感觉
61. (
)的含义是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或对应位置原则安排画面布局,讲究均衡感,有较高的影调或色调上的追
求,讲究构图呼应关系,追求构图的精致或完美效果。
A 、“构图讲究”
C、“压抑感构图”
B 、“立体构图”
D、“色彩缤纷”的构图
62.表现人物细腻肌肤的用光要点是
(
) 。
A 、运用色温较高的自然光均匀照射
B 、运用色温较低的灯光均匀照射
D 、运用诸如散射光、反射光之类的软光,均匀照射
63.在近距离拍摄时使用了近摄附件,假设用
减慢 (
28mm
的镜头,加上
C、3
56mm
的近摄皮腔,那么,实际拍摄时应该
)级快门。
A 、1
档。
B、2
D、 4
64.为了使翻拍底片线条清晰,
防止镜头的像差和衍射现象,
在翻拍大幅图表时应该把镜头光圈调至镜头的
(
)
A 、F4
65. (
B、 F5.6
C、中级
C、复古效果婚纱照
D、最小
)几种常见效果有:油画效果、绢画效果、白描效果、版画效果及挂历、贺卡、海报等效果。
A 、偏色调婚纱照
B、淡彩效果婚纱照
(
)。
D、仿拟效果婚纱照
66.单色调拍摄婚纱照的含义是
A 、以彩色摄影的方式拍摄,再用油彩修饰性添加一种浓重的颜色
B 、新郎和新娘同穿红颜色服装的婚纱照
C、拍摄时使背景和道具只有一种主色的婚纱照
D 、以黑白摄影的感觉和方式拍摄,制作时用特殊的黑白暗房工艺或彩色扩
印、放大手段,制作成只有一种颜色的婚纱照
67.单色调婚纱照一般不用的颜色是
A 、大红、深蓝、墨绿等
C、浅红、棕色、浅绿等
68. (
A 、黑白效果婚纱照
(
) 。
B 、棕色、浅绿、浅黄等
D 、浅绿、浅黄、浅蓝等
C、偏色调婚纱照
)。
B 、无深重色块和阴影
D 、无暖色块和深重阴影
)的含义是追求一种非常规色温光源下特殊成像效果的婚纱照。
B、光亮效果婚纱照
(
D、单色调婚纱照
69.淡彩效果婚纱照背景选择的基本要求是
A 、无深重阴影,有深重色块
C、必须要有深重色块
70.(
A 、单色或单色渐变背景
C 各类立体实录场景
)适于拍摄婚纱照、个人写真照、情侣照。
B 各类图案的喷绘或手绘背景
D 依据摄影主题所绘制的背景
(
71.拍摄仿旧效果婚纱照时,被摄者
A 、神情要热烈、开放
C、动作要显得非常亲昵
72. (
)的基本色调是棕黄色调。
A 、偏色调婚纱照
) 。
B 、表情要非常开放
D 、姿态要庄重,神情要端庄
B、重彩效果婚纱照
)三项内容。
C、单色调婚纱照
D、仿旧效果婚纱照
73.产品照草图的基本内容包括 (
A 、相机位置、灯光位置、反光板角度
B 、物品怎样摆放、文字部分加在什么地方、如何表现
D 、物品怎样摆放、相机位置和灯光位置
)性质的主光光源最适合表现吸收型粗糙质感的产品。
74. (
A 、软光
B、硬光
C、散射光
B 、使背景足够暗
D 、使被摄物边缘够亮
B 、加大被摄物与背景的反差
D、间接光
(
)。
75.无论用什么材质作背景,欲用暗线条表现玻璃器皿,主光的布光目的是为了
A 、使背景发出大面积的散射光以照亮被摄体
C、使被摄物正面够亮
76.在玻璃器皿本体表现的拍摄过程中
,让主光从半透明的背景后方投射的目的是为了
(
)。
A 、使背景显得格外明亮
C、减弱被摄物与背景的反差
D 、让散射光从被摄体后方打亮被摄体
77.影室 ( ) 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设计风格符合企业定位和当地的审美情趣、与拍摄风格统一、装饰新颖简洁、美
观大方、空间利用率高、杜绝安全隐患。
A 、道具
B、照明
B、灯光的造型作用
(
)。
C、背景
C、光质的软硬
D、环境
D、光线的照射角度
78.影室灯具按照 (
)可分为主光灯、辅光灯、背景灯、轮廓灯、脚光灯、发光灯。
A 、灯具的类型
79.进行道具、背景设计时,应
A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设计背景、道具的风格
B 、先进行实地的测量,再确定摄影室的表现形式
D 、先确定该摄影室的拍摄风格等,然后再进行实地的测量,计算出背景、道具的尺寸规格
(
80.从沟通的组成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沟通的内容,沟通的语调和语速;
A 、沟通中的行为姿态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
B 、沟通的意识
C、沟通的潜意识
D、沟通人的身份
)向企业员工灌输的职业道德太多了,容易使员工产生谨小慎微的观念。
)职业道德活动中做到表情冷漠、严肃待客是符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
)1842.8.19 是摄影术的诞生日。
)银版摄影术的发明者是法国人
L.达盖尔。
)摄影成像的基本步骤可概括为被摄物体→照相机→感光材料→显影→照相底片。
)光线传播反射定律: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属法线两侧,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广告摄影最好使用手动按动快门。
)拍摄透光体产品时不需要测光表测光。
)若想用光圈来控制景深将景深增加,使拍摄主体前后的景物都很清楚,使用大光圈是首选。
)单镜头反光取景式 120 相机取景无畸变、影像质量好,是它的最大优点。
)照相机维护保养做到防晒、防淋、防盗、防冻、防震。
)常用照相机光圈系数的排列顺序:
f/1.4 、f/2 、 f2.8 、f/4 、 f/5.6 、 f/8、 f/16 、 f/20 。
)使用中画幅相机摄影时,一般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小的摄距长焦镜头的方法获取小景深。
)曝光不足与曝光过度都不会对影像质量产生影像。
)照相纸号数越大,它的反差越小。
)专业型彩色负片或反转片可在正常室温下保存。
)光照度是指物体表面受光照射后所反射出来的光线的强弱。
)景物的曝光范围与曝光宽容度成反比。
)室内自然光摄影对物体暗部补光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闪光灯、三脚架并加大光圈。
100. ( )劳动合同应具备的基本条款为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的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等。
答案
1.
A
7.
C
13.
D
19.
B
25.
D
31.
A
37.
C
43.
D
49.
D
55.
C
61.
A
67.
A
73.
B
79.
D
81.
×
87.
×
93.
√
2.
B
8. D
14. D
20. C
26. D
32.
C
38. C
44. A
50. D
56. D
62.
D
68.
C
74. B
80. A
82. ×
88.
×
94. ×
100. ×
3.
B
9. D
15. A
21.
D
27. D
33. C
39.
C
45.
B
51. A
57. C
63.
C
69. B
75.
A
4.
A
10. B
16. D
22. A
28. C
34.
C
40.
B
46.
B
52.
C
58. D
64.
C
70.
D
76.
D
5. D
11. D
17. C
23. B
29. C
35. A
41. D
47. A
53. C
59. D
65. D
71. C
77. D
6. B
12. B
18. D
24. C
30. A
36. C
42. D
48. B
54. B
60. D
66. D
72. D
78. B
83.
×
89. ×
84.
√
90. ×
96.
×
85.
√
91. ×
86.
√
92. ×
95.
×
97.
×
98.
×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