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发(作者:中建中)
第一次是因为7月15日广电总局下达的整改令:重点整顿商业网站与牌照商合作开设的“视
频专区”,要求互联网电视所有内容都要由牌照方负责,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
场。这给互联网盒子们以致命打击,并且直接导致了乐视网连续三天跌停,于7月18日开
始停牌。7月21日复牌之后,乐视网迅速在23日入股重庆广电控股的重庆有线,并由乐视
网与重庆有线共同出资设立新的子公司,由重庆广电曲线申请互联网电视牌照,来解决互联
网视频内容播放资质的问题。
第二次是在7月28日,乐视再次因为“重大事项”而停牌,在8月8日复牌时宣布将披露
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计划再融资45亿元。
第三次是在8月21日。有媒体报道,广电总局点名批评了乐视UI违规违法,乐视网又紧急
停牌。在25日复牌时乐视澄清称,没有接到监管部门的UI违规通知,但是由于受到点名批
评的iCNTV平台正在整改,所以乐视关闭了它的内容专区;同时乐视暂停预定旗下的互联网
机顶盒,并且表示整改。
这次,公司又在筹划“重大事项”。
一家公司,在3个月的时间内接连4此面临能影响股价严重波动的“重大事项”——无论
是来自外部政策监管环境的变化还是公司内部的原因,只能说明,这家公司不正常。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乐视网的“不正常”,已经有了诸多症候:
首先,在公司4次停牌时,乐视网创始人、董事长贾跃亭一直不在国内。乐视网CMO彭钢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贾跃亭在今年6月初前往美国,至今没有回来。他解释说贾跃亭
是去美国“把海外的基础部署打扎实”的,而且外部也传出了贾跃亭在硅谷与北汽董事长
徐和谊见面“欲合作推出新能源汽车”的传闻,乐视网官方也宣布了在硅谷和洛杉矶建立两
家子公司的消息。不过,作为一家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境内,且在境内A股创业板上市的
公司来说,面临公司“重大事项”和外部环境严重变化的局面而导致公司停牌,董事长却
仍然在国外布局那些短期看不到结果的海外业务,已经很违反常理了。
其次,从上市以来,乐视网无论从股东构成,业务数据和收入来源方面,都显得不那么正
常。
重点在收入来源上。外界一直存在质疑、乐视至今也没有解答的一个问题是:当初那么少
的流量是怎么获得那么高收入的?2012年前,乐视网在财报中把其营收分为:1)网络高清
视频服务、2)网络视频版权分销、3)视频平台广告发布服务、4)视频平台用户分流服务。
根据《环球企业家》当时的一篇报道,这其中的疑点有以下几点:
其一,乐视网的招股书显示,2009年网络高清视频服务收入为735463万元,这部分主要是
面向个人用户的付费点播。当时乐视表示其月均付费用户量达到30万人次,总体付费用户
已达到356.68万人次。如果按照乐视网公布的30元包月的计费标准计算,2009年度的高
清视频业务收入应为1.08亿元左右(30万×30元/月×12月;356.68万×30元),而其公布
的2009年735463万元的网络高清视频服务收入较这一计算结果相差近3000万元。按照相
同计算方法,2007年和2008年这部分的收入应该是4820万元和8860万元,比起招股书中
公布的3158.17万元和5283万元都多。
其二,2010年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视频网站。而当时它2009
年的广告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700万元,并且实现了盈利。在这样的流量排在10名开外、
远落后于优酷等竞争对手的网站,已经获得了3700万元的广告订单,让人费解——视频广
告至今都是一个有流量就有广告的生意。《环球企业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一家叫做“新
锐力”的小公司几乎花费了所有账面资金购买了乐视网2007年和2008年的广告,这种账
面上巨额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等额的现象,是资金运作的典型征兆。而乐视网在2008年和
2009年时的最大视频版权采购方——北京飞锋星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版权分销数额达到
了2314万(2009年),竟然不为业内所知。
与在美国上市的优酷、搜狐、迅雷不同,乐视网是一家纯内资的互联网视频企业,2010年
8月于国内创业板上市。但它一直有着颠覆者的野心,从视频、电视机到电视台再到海外市
场。
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称“广电总局”)一道道的禁令之下,“抢跑”的乐视模式
正在经历考验。
商业模式软肋
乐视并不是简单地依靠销售硬件盈利,而是获得用户之后,通过内容收费和广告运营盈利。
这也就是乐视常提的“平台+终端+内容+应用”模式:视频网站、电商网站、云计算是基础
平台,终端、内容、应用可以无限拓展,目前乐视致新已设有手机部门,未来会做更多硬件
扩张,但真正赚钱的是内容、应用环节。
乐视电视目前有90万用户,在理想状态下,每个用户缴纳490元年费,每年共能为乐视带
来4.41亿元收入。如果乐视的终端销售达到千万级别,这个数字将更加庞大。除了会员年
费,电视广告的想象空间也十分巨大。电视的基本价值就是广告价值,其基础是电视媒体
的公信力,所以跟视频网站相比,同等覆盖程度、同等时长的情况下,电视广告费用是视
频网站广告的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对乐视来说,这更是一座没有边界的金矿。
2011年广电总局发布《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
号,下称“181号文”),要求对互联网电视上的视频进行严格管制,所有互联网电视上的内
容都必须由具备内容牌照的企业运营,并且必须交由具有集成播控牌照的企业分发播放。
该令一出,彩电厂家的自建视频内容都在当年停止运营,转向与牌照方合作的方式。多数踩
线的活跃互联网企业,在广电总局多次重申该禁令之后,亦将内容交由牌照方运营。
乐视网却有所不同,直到今年7月份被广电总局点名批评严重违规,乐视盒子才被迫下架。
至今,乐视电视仍在以自建视频专区、轮播频道等不合规的方式运营。大多数视频网站在
客厅战略上一直很保守,乐视进军电视业,生态理念的含金量并不大,敢于突破禁区的能力
才是其受到追捧的根本。
如果被广电总局彻底挡在互联网电视门外,乐视内容不能落地,所谓乐视模式在电视端就
是空谈,而其在电视端的大笔投入便会打水漂。
乘法扩张风险
贾跃亭已经把乐视扩展成为一家涉足视频、电视、影视制作、电子商务、生态农业、手机、
互联网等众多业务的集团公司,其竞争对手也随之增加。在成熟业务中,乐视至少与视频
网站、广电企业、彩电企业、影视企业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
与优酷土豆、爱奇艺等网站相比,乐视网的现金流较少,这会限制贾跃亭在版权采购上的布
局。最近两年,爱奇艺与PPS合并,苏宁投资PPTV,阿里入股优酷土豆,视频网站寡头化
竞争趋势明显。和这些都已找到“靠山”的对手相比,乐视并没有太多现金用来延续自己的
版权优势。
除了优酷土豆、爱奇艺等传统的视频网站之外,广电系企业的强势加入同样会威胁乐视的生
存。今年初,芒果TV宣布独播,要依靠湖南卫视[微博]的资源自建渠道。上海文广旗下的
风行网也是如此,电视台仍然具有最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台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广电系视
频网站将全面崛起。
在贾跃亭声称要颠覆的电视机领域,传统厂商也在不断回击。他们正积极与内容方联手,对
抗乐视模式。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曾表态,绝不成为互联网的代工厂。与乐视相比,
这些厂商的优势在于技术、成本、渠道以及市场规模。
在影视制作市场,乐视的对手已变成强大的BAT(百度[微博]、阿里、腾讯)。百度联手华策
影视(30.800, -0.50, -1.60%),阿里收购了文化中国(已更名为“阿里影业”),华谊兄弟(23.500,
0.00, 0.00%)是腾讯的参股企业,两者合作正逐渐深入。刚刚完成3.4亿元B轮融资的乐视影
业,能否与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相较量?
如今,乐视模式遭到政策面的强力阻击,与此同时,乐视集团旗下的大部分业务正处于高
投入阶段,短期之内无法盈利,很难迅速回笼资金还债。
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速度越快,风险越大,对运营能力的要求越高。
管理升级挑战
去年底,整个乐视集团有员工2000人左右,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3500人。乐视网人力
资源副总裁蒋晓琳向《财经》记者证实,乐视集团有接近30位副总裁,200多位总监,这
些岗位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
乐视不惜重金从外部引进了众多高管,乐视TV总经理梁军来自联想,乐视致新销售副
总裁张志伟来自京东,乐视新能源汽车的负责人何毅是搜狐前副总编,负责乐视海外业务的
莫翠天和手机业务的马麟均来自魅族。但外来人才如何融入乐视此前已经形成的管理文化,
仍待观察。
在贾跃亭之下,很多平级的副总裁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职能重合。比如,乐视网在营销、
内容、法务、人事等部门,都存在多个副总裁共同领导的情况,他们又都同时向贾跃亭汇报。
部门间的协同状况,对开展业务也带来直接影响。
今年初,贾跃亭,宣布2014年要落实生态型组织变革,要建立管理型组织和项目型组
织并行的架构,做到扁平化的交叉管理和网格化的结果导向,从而提升乐视管理层的系统能
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和学习能力,消灭“山头主义、办公室政治、部门墙等现象”.
乐视今后的发展
2024年8月21日发(作者:中建中)
第一次是因为7月15日广电总局下达的整改令:重点整顿商业网站与牌照商合作开设的“视
频专区”,要求互联网电视所有内容都要由牌照方负责,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
场。这给互联网盒子们以致命打击,并且直接导致了乐视网连续三天跌停,于7月18日开
始停牌。7月21日复牌之后,乐视网迅速在23日入股重庆广电控股的重庆有线,并由乐视
网与重庆有线共同出资设立新的子公司,由重庆广电曲线申请互联网电视牌照,来解决互联
网视频内容播放资质的问题。
第二次是在7月28日,乐视再次因为“重大事项”而停牌,在8月8日复牌时宣布将披露
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计划再融资45亿元。
第三次是在8月21日。有媒体报道,广电总局点名批评了乐视UI违规违法,乐视网又紧急
停牌。在25日复牌时乐视澄清称,没有接到监管部门的UI违规通知,但是由于受到点名批
评的iCNTV平台正在整改,所以乐视关闭了它的内容专区;同时乐视暂停预定旗下的互联网
机顶盒,并且表示整改。
这次,公司又在筹划“重大事项”。
一家公司,在3个月的时间内接连4此面临能影响股价严重波动的“重大事项”——无论
是来自外部政策监管环境的变化还是公司内部的原因,只能说明,这家公司不正常。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乐视网的“不正常”,已经有了诸多症候:
首先,在公司4次停牌时,乐视网创始人、董事长贾跃亭一直不在国内。乐视网CMO彭钢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贾跃亭在今年6月初前往美国,至今没有回来。他解释说贾跃亭
是去美国“把海外的基础部署打扎实”的,而且外部也传出了贾跃亭在硅谷与北汽董事长
徐和谊见面“欲合作推出新能源汽车”的传闻,乐视网官方也宣布了在硅谷和洛杉矶建立两
家子公司的消息。不过,作为一家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境内,且在境内A股创业板上市的
公司来说,面临公司“重大事项”和外部环境严重变化的局面而导致公司停牌,董事长却
仍然在国外布局那些短期看不到结果的海外业务,已经很违反常理了。
其次,从上市以来,乐视网无论从股东构成,业务数据和收入来源方面,都显得不那么正
常。
重点在收入来源上。外界一直存在质疑、乐视至今也没有解答的一个问题是:当初那么少
的流量是怎么获得那么高收入的?2012年前,乐视网在财报中把其营收分为:1)网络高清
视频服务、2)网络视频版权分销、3)视频平台广告发布服务、4)视频平台用户分流服务。
根据《环球企业家》当时的一篇报道,这其中的疑点有以下几点:
其一,乐视网的招股书显示,2009年网络高清视频服务收入为735463万元,这部分主要是
面向个人用户的付费点播。当时乐视表示其月均付费用户量达到30万人次,总体付费用户
已达到356.68万人次。如果按照乐视网公布的30元包月的计费标准计算,2009年度的高
清视频业务收入应为1.08亿元左右(30万×30元/月×12月;356.68万×30元),而其公布
的2009年735463万元的网络高清视频服务收入较这一计算结果相差近3000万元。按照相
同计算方法,2007年和2008年这部分的收入应该是4820万元和8860万元,比起招股书中
公布的3158.17万元和5283万元都多。
其二,2010年乐视网在创业板上市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视频网站。而当时它2009
年的广告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700万元,并且实现了盈利。在这样的流量排在10名开外、
远落后于优酷等竞争对手的网站,已经获得了3700万元的广告订单,让人费解——视频广
告至今都是一个有流量就有广告的生意。《环球企业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一家叫做“新
锐力”的小公司几乎花费了所有账面资金购买了乐视网2007年和2008年的广告,这种账
面上巨额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等额的现象,是资金运作的典型征兆。而乐视网在2008年和
2009年时的最大视频版权采购方——北京飞锋星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版权分销数额达到
了2314万(2009年),竟然不为业内所知。
与在美国上市的优酷、搜狐、迅雷不同,乐视网是一家纯内资的互联网视频企业,2010年
8月于国内创业板上市。但它一直有着颠覆者的野心,从视频、电视机到电视台再到海外市
场。
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称“广电总局”)一道道的禁令之下,“抢跑”的乐视模式
正在经历考验。
商业模式软肋
乐视并不是简单地依靠销售硬件盈利,而是获得用户之后,通过内容收费和广告运营盈利。
这也就是乐视常提的“平台+终端+内容+应用”模式:视频网站、电商网站、云计算是基础
平台,终端、内容、应用可以无限拓展,目前乐视致新已设有手机部门,未来会做更多硬件
扩张,但真正赚钱的是内容、应用环节。
乐视电视目前有90万用户,在理想状态下,每个用户缴纳490元年费,每年共能为乐视带
来4.41亿元收入。如果乐视的终端销售达到千万级别,这个数字将更加庞大。除了会员年
费,电视广告的想象空间也十分巨大。电视的基本价值就是广告价值,其基础是电视媒体
的公信力,所以跟视频网站相比,同等覆盖程度、同等时长的情况下,电视广告费用是视
频网站广告的十几倍甚至数十倍。对乐视来说,这更是一座没有边界的金矿。
2011年广电总局发布《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
号,下称“181号文”),要求对互联网电视上的视频进行严格管制,所有互联网电视上的内
容都必须由具备内容牌照的企业运营,并且必须交由具有集成播控牌照的企业分发播放。
该令一出,彩电厂家的自建视频内容都在当年停止运营,转向与牌照方合作的方式。多数踩
线的活跃互联网企业,在广电总局多次重申该禁令之后,亦将内容交由牌照方运营。
乐视网却有所不同,直到今年7月份被广电总局点名批评严重违规,乐视盒子才被迫下架。
至今,乐视电视仍在以自建视频专区、轮播频道等不合规的方式运营。大多数视频网站在
客厅战略上一直很保守,乐视进军电视业,生态理念的含金量并不大,敢于突破禁区的能力
才是其受到追捧的根本。
如果被广电总局彻底挡在互联网电视门外,乐视内容不能落地,所谓乐视模式在电视端就
是空谈,而其在电视端的大笔投入便会打水漂。
乘法扩张风险
贾跃亭已经把乐视扩展成为一家涉足视频、电视、影视制作、电子商务、生态农业、手机、
互联网等众多业务的集团公司,其竞争对手也随之增加。在成熟业务中,乐视至少与视频
网站、广电企业、彩电企业、影视企业有着直接的竞争关系。
与优酷土豆、爱奇艺等网站相比,乐视网的现金流较少,这会限制贾跃亭在版权采购上的布
局。最近两年,爱奇艺与PPS合并,苏宁投资PPTV,阿里入股优酷土豆,视频网站寡头化
竞争趋势明显。和这些都已找到“靠山”的对手相比,乐视并没有太多现金用来延续自己的
版权优势。
除了优酷土豆、爱奇艺等传统的视频网站之外,广电系企业的强势加入同样会威胁乐视的生
存。今年初,芒果TV宣布独播,要依靠湖南卫视[微博]的资源自建渠道。上海文广旗下的
风行网也是如此,电视台仍然具有最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台网融合的大趋势下,广电系视
频网站将全面崛起。
在贾跃亭声称要颠覆的电视机领域,传统厂商也在不断回击。他们正积极与内容方联手,对
抗乐视模式。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曾表态,绝不成为互联网的代工厂。与乐视相比,
这些厂商的优势在于技术、成本、渠道以及市场规模。
在影视制作市场,乐视的对手已变成强大的BAT(百度[微博]、阿里、腾讯)。百度联手华策
影视(30.800, -0.50, -1.60%),阿里收购了文化中国(已更名为“阿里影业”),华谊兄弟(23.500,
0.00, 0.00%)是腾讯的参股企业,两者合作正逐渐深入。刚刚完成3.4亿元B轮融资的乐视影
业,能否与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相较量?
如今,乐视模式遭到政策面的强力阻击,与此同时,乐视集团旗下的大部分业务正处于高
投入阶段,短期之内无法盈利,很难迅速回笼资金还债。
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速度越快,风险越大,对运营能力的要求越高。
管理升级挑战
去年底,整个乐视集团有员工2000人左右,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3500人。乐视网人力
资源副总裁蒋晓琳向《财经》记者证实,乐视集团有接近30位副总裁,200多位总监,这
些岗位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业务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
乐视不惜重金从外部引进了众多高管,乐视TV总经理梁军来自联想,乐视致新销售副
总裁张志伟来自京东,乐视新能源汽车的负责人何毅是搜狐前副总编,负责乐视海外业务的
莫翠天和手机业务的马麟均来自魅族。但外来人才如何融入乐视此前已经形成的管理文化,
仍待观察。
在贾跃亭之下,很多平级的副总裁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职能重合。比如,乐视网在营销、
内容、法务、人事等部门,都存在多个副总裁共同领导的情况,他们又都同时向贾跃亭汇报。
部门间的协同状况,对开展业务也带来直接影响。
今年初,贾跃亭,宣布2014年要落实生态型组织变革,要建立管理型组织和项目型组
织并行的架构,做到扁平化的交叉管理和网格化的结果导向,从而提升乐视管理层的系统能
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和学习能力,消灭“山头主义、办公室政治、部门墙等现象”.
乐视今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