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琴菡)
1 除了第一次接手的新平台,成熟平台(如MT6737,MT6735等)的MMD导入建议
复用以前的项目的走线,因为实际做项目时铺铜和走线间距为0.1MM(4mil),而MTK
给出的参考MMD为0.075MM(3mil),导入后还得部分编辑才能通过SI仿真。
2 仿真时间规划应该是导入MMD后进行,不要等走完线再进行,因为如果走完先发去
仿真PI部分没PASS而导致电容群和电源管理器部分布局大改动,这样该部分走线又
得大改而浪费时间!
3仿真前要做一下检查:a 检查PADS中DESIGN OPTION中字体编码设置(text
encoding)是否为Western European,所有COPPER POUR有没有FLOOD; b 间距和联
通性检查,间距检查时保证整个PCB没有短路点,因为PCB出现短路,MTK的系统是
拒绝仿真的;联通性检查时保证MMD部分所有网络联通 c 检查DDR电源,BB供电的
三大电源VPROC,VCORE,VLTE走线线宽是否满足要求,大小过孔是否足够多(正常BB
供电的三大电源是六个大孔即埋孔,18个小孔即盲孔) d 检查MMD的电容群部分的地
完整性是否够好,是否有足够的大孔即埋孔到L3层主地,检查DDR电源所有滤波电容
是否连接到主地,给BB供电的三大电源和DDR电源的芯片引脚附近的地脚是否连接
到主地;e VBAT输入部分给MT6328
芯片里各个BUCKS和LDO的滤波电容 的地是否做到单点接地,这些电容跟MT6328
的相应电源脚间的走线,单独接地地线线宽是否够宽,过孔是否足够,见如下电路:
不过正常这里应该没问题,主要是看会不会掉孔,单点接地KEEPOUT有没做好!
4 在MTK 网页上自主仿真有个技巧要掌握,这个技巧就是不能让仿真完全PASS,
特别是PI,(这样做的原因是MTK仿真平台设置了限制,即某项目如果仿真
PASS,就会再给3次仿真机会即关闭该项目仿真,)意思是经过第一次仿真后
没有PASS,就可以清楚PI,SI仿真有哪些项目通过了,哪些项目没通过,然
后后续提仿真前故意更改文件让SI或PI部分项目不能通过,比如,第一次仿
真SI部分全PASS,PI有部分项目没PASS,然后第二次仿真前,故意更改DDR
某根走线使得SI仿真不通过;后续仿真SI,PI一起提仿真,重点关注PI没
PASS部分项目,努力使其PASS后把原来改动部分恢复原样,不再提仿真就OK;
如果第一次SI仿真已经PASS,只剩PI,就更改文件使得PI某个已经PASS部
分项目不再PASS,比如反馈部分通过了,就故意把反馈线断开,后续更改文件
使得第一次没PASS部分项目通过即可。
5 SI部分仿真比较容易通过,如果是成熟平台就是复用之前同平台项目的MMD
部分走线就可以了;如果是第一次接手的新平台,按MTK仿真平台给出的提示
看,那部分线有问题,删掉重新复用MTK给的MMD即可。
6 PI部分仿真有时候比较难PASS,首先了解下PI仿真的项目。PI仿真分为两
大部分,一为PI_AP部分,二为PI_PMIC,按电路原理来说,第二部分为手机总
电源(即电池过来的VBAT)输入给MT6328 的电源仿真;第一部分即是经过
MT6328处理后输出给BB的电源的仿真。见下面截图:
PI_PMIC部分:
这部分如果没有PASS,处理方法有:1看没PASS部分对应列表中的电源或地,
加大相应的电源或单点接地线宽,增加过孔可以解决;2 想办法把没PASS部分
电源的输入滤波电容靠近芯片MT6328,这个是最有效办法;3 再不行,可以考
虑更改PCB叠层结构,与版厂联系。
PI_AP 部分:
这里分两大块,R(阻值)和Z(阻抗)部分。
A R(阻值)
R(PMIC—>AP)部分没有PASS,考虑加大对应电源的线宽和增加过孔解决;
R(FB—>AP)部分没有PASS, 考虑把反馈短路点靠近BB中对应电源的引脚;
B Z(阻抗)
这部分没有PASS,可以采取下列办法解决:
a 通过加地孔和调整走线改善对应电源部分的地平面的信号完整性,这办法非
常有效;
b 调整1Uf的0201电容群布局,使它们尽量靠近BB对应电源脚,这方法效果
也明显;
c 调整PCB的叠层结构和板子厚度,这必须与版厂沟通,这方法效果也很有效;
d 增加层数,这方法原理与方法3类似;
e 改小铺铜间距,如由0.1MM变为0.075MM,这方法效果也明显;
f 改变电容群容值或者增加1UF的0201电容;
g增加对应电源平面的宽度和增加过孔,这办法只是在测试结果离目标值比较
接近时不得已使用,效果不明显;
7 实际仿真中遇到的问题
a s002-w100_V00项目,4G全网通案子 ,板子空间非常小,又要求六层一阶完
成设计,故BB和PMU分别放板子TOP面和BOT面,这种布局,在MTK给出的
MMD里没有模块可利用,他们给出的模块里BB和PMU都在TOP面,这时候只有
PMU部分的布局可以利用,走线部分参照MTK MMD,布线结束上传到MTK网站上
仿真遇到几个问题,首先是上传文件转换失败,仿真没法进行下去,网站给出
提示见下图: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为:
1 PCB没有铺铜,仿真程序没法识别上传的ASC文件;
2 仿真程序导入ASC文件时转换失败,原因是字体编码为中文,程序无法识别;
如果是第一条原因,重新铺铜后再导出ASC文件上传OK;第二条原因,即可以
再PADS里重新设置下字体编码即可,设置的步骤为:DESIGN
OPTIONS(Ctrl+Alt+D)->General->Text coding,选择Western European,界面
见下图:
然后重新导出ASC上传即可。
当把仿真文件转换问题解决后,又遇到一个新问题,网站给出的结果提示如下:
DDR电源这栏结果又异常,R(PMIC->AP)(mOhm)栏没有数值,而Z@100M(mOhm)栏
数值竟然大大超标,达到37087.660.经过MTK工程师的帮忙,找到了原因,原
来是DDR电源的滤波电容接地脚没有可靠接到主地上,故没有起到滤波作用,
因为R(PMIC->AP)(mOhm)栏数值超标没法显示;还有个原因是DDR电源出现断
路,而检查PCB没发现断路,给MTK工程师帮忙看是发现仿真设置有问题,填
入的电路元件在R_SHORT栏少了R101,这个是PMU输出与DDR电源转换电阻,
见下图:
所以除了PCB符合仿真要求外,仿真设置也要正确,填入参数是要仔细核对,
见下图:
还有,DDR电源的引脚附近地引脚必须可靠接地,否则Z@100M(mOhm)栏结果也
会超标,见下图:
把DDR电源仿真结果异常问题解决后,还有个仿真项目指标还稍稍超标,见下
图:
初步一看,该项结果超标不多,故按照之前经验,把VSYS输入部分的电容两个
引脚的走线加铜皮,加过孔,折腾了好几天,结果数值改善不多,最好只能达
到1.182,后来比较7129项目,同为6层1阶板子,不同的地方是7129项目
BB和PMU部分都在TOP层,跟MTK给出模块一致;7129项目VSYS输入从L4层
到TOP层进PMU芯片MT6328,滤波电容C507的地从L1层到L3层主地,而
W100板子VSYS输入从L2层到L6层,对应的滤波电容的地是从L6层到L3层
主地,所以说整个走线路径来说W100比7129长了好多。故仿真结果超标主要
原因是VSYS的电源和地走线路径太大,为了缩短走线路径,只能把滤波电容
C507往芯片MT6328靠近。当改变C507的位置,重新走好这部分线,再上传仿
真,VSYS的仿真结果果然大幅改善。
2024年9月26日发(作者:琴菡)
1 除了第一次接手的新平台,成熟平台(如MT6737,MT6735等)的MMD导入建议
复用以前的项目的走线,因为实际做项目时铺铜和走线间距为0.1MM(4mil),而MTK
给出的参考MMD为0.075MM(3mil),导入后还得部分编辑才能通过SI仿真。
2 仿真时间规划应该是导入MMD后进行,不要等走完线再进行,因为如果走完先发去
仿真PI部分没PASS而导致电容群和电源管理器部分布局大改动,这样该部分走线又
得大改而浪费时间!
3仿真前要做一下检查:a 检查PADS中DESIGN OPTION中字体编码设置(text
encoding)是否为Western European,所有COPPER POUR有没有FLOOD; b 间距和联
通性检查,间距检查时保证整个PCB没有短路点,因为PCB出现短路,MTK的系统是
拒绝仿真的;联通性检查时保证MMD部分所有网络联通 c 检查DDR电源,BB供电的
三大电源VPROC,VCORE,VLTE走线线宽是否满足要求,大小过孔是否足够多(正常BB
供电的三大电源是六个大孔即埋孔,18个小孔即盲孔) d 检查MMD的电容群部分的地
完整性是否够好,是否有足够的大孔即埋孔到L3层主地,检查DDR电源所有滤波电容
是否连接到主地,给BB供电的三大电源和DDR电源的芯片引脚附近的地脚是否连接
到主地;e VBAT输入部分给MT6328
芯片里各个BUCKS和LDO的滤波电容 的地是否做到单点接地,这些电容跟MT6328
的相应电源脚间的走线,单独接地地线线宽是否够宽,过孔是否足够,见如下电路:
不过正常这里应该没问题,主要是看会不会掉孔,单点接地KEEPOUT有没做好!
4 在MTK 网页上自主仿真有个技巧要掌握,这个技巧就是不能让仿真完全PASS,
特别是PI,(这样做的原因是MTK仿真平台设置了限制,即某项目如果仿真
PASS,就会再给3次仿真机会即关闭该项目仿真,)意思是经过第一次仿真后
没有PASS,就可以清楚PI,SI仿真有哪些项目通过了,哪些项目没通过,然
后后续提仿真前故意更改文件让SI或PI部分项目不能通过,比如,第一次仿
真SI部分全PASS,PI有部分项目没PASS,然后第二次仿真前,故意更改DDR
某根走线使得SI仿真不通过;后续仿真SI,PI一起提仿真,重点关注PI没
PASS部分项目,努力使其PASS后把原来改动部分恢复原样,不再提仿真就OK;
如果第一次SI仿真已经PASS,只剩PI,就更改文件使得PI某个已经PASS部
分项目不再PASS,比如反馈部分通过了,就故意把反馈线断开,后续更改文件
使得第一次没PASS部分项目通过即可。
5 SI部分仿真比较容易通过,如果是成熟平台就是复用之前同平台项目的MMD
部分走线就可以了;如果是第一次接手的新平台,按MTK仿真平台给出的提示
看,那部分线有问题,删掉重新复用MTK给的MMD即可。
6 PI部分仿真有时候比较难PASS,首先了解下PI仿真的项目。PI仿真分为两
大部分,一为PI_AP部分,二为PI_PMIC,按电路原理来说,第二部分为手机总
电源(即电池过来的VBAT)输入给MT6328 的电源仿真;第一部分即是经过
MT6328处理后输出给BB的电源的仿真。见下面截图:
PI_PMIC部分:
这部分如果没有PASS,处理方法有:1看没PASS部分对应列表中的电源或地,
加大相应的电源或单点接地线宽,增加过孔可以解决;2 想办法把没PASS部分
电源的输入滤波电容靠近芯片MT6328,这个是最有效办法;3 再不行,可以考
虑更改PCB叠层结构,与版厂联系。
PI_AP 部分:
这里分两大块,R(阻值)和Z(阻抗)部分。
A R(阻值)
R(PMIC—>AP)部分没有PASS,考虑加大对应电源的线宽和增加过孔解决;
R(FB—>AP)部分没有PASS, 考虑把反馈短路点靠近BB中对应电源的引脚;
B Z(阻抗)
这部分没有PASS,可以采取下列办法解决:
a 通过加地孔和调整走线改善对应电源部分的地平面的信号完整性,这办法非
常有效;
b 调整1Uf的0201电容群布局,使它们尽量靠近BB对应电源脚,这方法效果
也明显;
c 调整PCB的叠层结构和板子厚度,这必须与版厂沟通,这方法效果也很有效;
d 增加层数,这方法原理与方法3类似;
e 改小铺铜间距,如由0.1MM变为0.075MM,这方法效果也明显;
f 改变电容群容值或者增加1UF的0201电容;
g增加对应电源平面的宽度和增加过孔,这办法只是在测试结果离目标值比较
接近时不得已使用,效果不明显;
7 实际仿真中遇到的问题
a s002-w100_V00项目,4G全网通案子 ,板子空间非常小,又要求六层一阶完
成设计,故BB和PMU分别放板子TOP面和BOT面,这种布局,在MTK给出的
MMD里没有模块可利用,他们给出的模块里BB和PMU都在TOP面,这时候只有
PMU部分的布局可以利用,走线部分参照MTK MMD,布线结束上传到MTK网站上
仿真遇到几个问题,首先是上传文件转换失败,仿真没法进行下去,网站给出
提示见下图: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为:
1 PCB没有铺铜,仿真程序没法识别上传的ASC文件;
2 仿真程序导入ASC文件时转换失败,原因是字体编码为中文,程序无法识别;
如果是第一条原因,重新铺铜后再导出ASC文件上传OK;第二条原因,即可以
再PADS里重新设置下字体编码即可,设置的步骤为:DESIGN
OPTIONS(Ctrl+Alt+D)->General->Text coding,选择Western European,界面
见下图:
然后重新导出ASC上传即可。
当把仿真文件转换问题解决后,又遇到一个新问题,网站给出的结果提示如下:
DDR电源这栏结果又异常,R(PMIC->AP)(mOhm)栏没有数值,而Z@100M(mOhm)栏
数值竟然大大超标,达到37087.660.经过MTK工程师的帮忙,找到了原因,原
来是DDR电源的滤波电容接地脚没有可靠接到主地上,故没有起到滤波作用,
因为R(PMIC->AP)(mOhm)栏数值超标没法显示;还有个原因是DDR电源出现断
路,而检查PCB没发现断路,给MTK工程师帮忙看是发现仿真设置有问题,填
入的电路元件在R_SHORT栏少了R101,这个是PMU输出与DDR电源转换电阻,
见下图:
所以除了PCB符合仿真要求外,仿真设置也要正确,填入参数是要仔细核对,
见下图:
还有,DDR电源的引脚附近地引脚必须可靠接地,否则Z@100M(mOhm)栏结果也
会超标,见下图:
把DDR电源仿真结果异常问题解决后,还有个仿真项目指标还稍稍超标,见下
图:
初步一看,该项结果超标不多,故按照之前经验,把VSYS输入部分的电容两个
引脚的走线加铜皮,加过孔,折腾了好几天,结果数值改善不多,最好只能达
到1.182,后来比较7129项目,同为6层1阶板子,不同的地方是7129项目
BB和PMU部分都在TOP层,跟MTK给出模块一致;7129项目VSYS输入从L4层
到TOP层进PMU芯片MT6328,滤波电容C507的地从L1层到L3层主地,而
W100板子VSYS输入从L2层到L6层,对应的滤波电容的地是从L6层到L3层
主地,所以说整个走线路径来说W100比7129长了好多。故仿真结果超标主要
原因是VSYS的电源和地走线路径太大,为了缩短走线路径,只能把滤波电容
C507往芯片MT6328靠近。当改变C507的位置,重新走好这部分线,再上传仿
真,VSYS的仿真结果果然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