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全秀颖)
3D电视受宠或开启等离子突围元年
去年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简称CES展),火了三星、LG等韩国
企业推出的LED液晶电视。今年的消费电子展,则火了松下、索尼
等日本企业集体力挺的3D电视。记者注意到,就在2010CES展期间,
由日资企业发起的这场3D电视热,不仅获得了来自韩国企业的追捧,
还得到了TCL、海信等中国企业的响应。最为关键的,目前以松下、
索尼为代表的日企,已打通了3D产业链中的软件、硬件、内容等各
个环节,并率先在今年面向市场推出全系列的3D电视、电脑、碟机
等商业化成熟产品。3D电视受宠背后,所带来的市场化普及、产业
链聚合及推动力等话题,再度将所有焦点聚集到等离子电视上。据了
解,3D电视较传统二维电视,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正是震撼的视觉享
受。而从产品诞生之初,就以“大平面、大视角”著称的等离子电视,
近年来却在与液晶电视的较量中陷入被不断挤压的境地中。此次,等
离子技术却作为3D电视的最佳硬件收视平台,在未来市场上强势突
围。DisplaySearch预估,3D电视全球出货量将从2009年的20万台
成长到2018年的6400万台,产值贡献将达到170亿美元。3D电视
中的等离子空间3D电视的出现,并有望在短期内迅速在全球市场上
掀起新一轮的普及热,而隐藏在这其中的商机,不仅涵盖了上游的产
品内容、软件系列,还包括整机硬件平台和解决方案。对于现有等离
子电视制造商,借助3D产业化浪潮,将等离子技术与3D显示技术
两者进行硬软件的完美融合,借道3D技术开拓全新的等离子市场空
间,已成为摆在松下、长虹等企业面前的一条看似不错的发展道路。
今年初热映的3D大片《阿凡达》,松下就提前介入布局,为三维电
影的拍摄及后期制作提供了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而在去年早些时候
举行的2009年日本消费电子科技展上,松下、夏普、索尼、东芝等
日企集体力挺3D电视,不仅出尽风头,还承担起日企在全球消费电
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索尼、松下均希望于
借助3D浪潮在全球彩电市场掀起的新一轮竞赛,通过3D电视这一
杠杆撬动其掌握全球彩电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话语权。不过,对于在整
个3D产业链条中,其硬件解决方案是采取等离子还是液晶技术,并
无明确的方向。液晶与等离子两大平板技术的较量仍然存在,但天平
似乎正在向等离子转移。更关键的是,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作为电视
制造商而言,只扮演一个环节中的配角,并不具备对整个产业链的控
制权。包括松下、索尼在内的相关企业,当前的角色定位是产业链一
体化的铸造者和引导者,并非简单的产品制造商。这也将对国内彩电
企业的定位提出新命题。等离子电视的商业模式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他并不认为3D电视热是等离子企业的最佳突围口,只能说3D电视
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显示了等离子电视的技术优势。这也从另外一个
侧面证明了,在全球平板化浪潮下,等离子与液晶在市场层面应该是
相融共生,而非替代关系。当前的平板市场,从消费群体和应用范围
来看,分为家庭和商业场所两大部分。而液晶的异军突起关键,正是
利用自身在中小尺寸上的成本优势,把握住了在短期内能形成规模化
市场的家庭购买力。在并不令人熟知的商业市场上,等离子电视却备
受青睐。一方面是商业场所对显示面积的需求呈现大尺寸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则是许多液晶企业对于商业市场重视度不够,反而给等离子
留足了相应的市场空间。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并不看好3D对
等离子带来的刺激作用,关键就在于3D从上市到普及需要很长的时
间,特别是这一产品受到消费需求和产品内容的限制,并不会成为市
场上的通用普及型产品,只会局限于一些特殊群体。同时,中国现有
的家庭住宅结构和客厅面积,决定了3D电视的家庭化普及,很难在
50寸以上大尺寸等离子电视上得到普及。相反,随着国家政策的调
整,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农村市场,反而会给等离子电视提供更为广阔
的商业空间。记者获悉,在广阔的农村市场,对于平板电视的认知度
较低,便于企业通过一些价格、品牌、推广等手段,进行等离子电视
的抢先布局。而农村的住房结构、消费习惯、攀比效应等特色因素,
反而会增强等离子的大尺寸优势,为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寻找重
新定位与再次发展的机会。从产品到产业链的博弈近年来,随着平板
化趋势的上演,进一步引发了全球彩电企业的竞争手段和模式的变
化。特别是中外企业的较量,已从产品成本和市场价格的较量,向上、
下游联动的产业链博弈。从上游的面板研发、生产,到模组制造以及
下游的消费需求把控和个性化方案定制,都出现了众多整机制造商的
身影。韩国企业在LED新品推广上,中国企业在互联网新品推广上,
均属于产业链竞争的产物。种种迹象表明,今后全球彩电企业的较量,
绝非只是定位于制造环节的产品较量,而将呈现以产品为突破口向全
产业链的博弈,制造商必须要向两端化寻找新的突围。同样,这对于
等离子制造商们,无疑是一次发展思维的挑战。记者了解到,从等离
子面市至今,一直采取着高度垂直化的运作模式,松下从上游等离子
技术研发、面板生产,到整机制造,市场销售均采取了一体化的运营
模式。初始,松下并未将等离子面板作为单纯盈利单元,向外大批量
销售,吸引同盟军。眼下,长虹在等离子上的布局,建立了上下游的
产业链优势,正在寻找以上游面板为基础,发散式扩张策略,旨在聚
集更多的等离子同盟军。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如何保证同盟军
的整体利益,这将决定着等离子企业在3D技术中的出路与走势。趋
势解读:3D电视阵营将呈三派割据局面当前,3D电视的热潮还未完
全退出,但隐藏着3D电视背后的企业布局却逐步清晰。在整个3D
产业链上,出现了日本企业单边领跑的格局。松下、索尼等多家日本
的消费电子巨头,将3D电视寄予为战略转型、突围平板市场的战略
性产品。目前,日企在3D电视的布局,已经从上游的内容制作、标
准制订、软件开发等多个环节上搭建起了一条看似完善的产业链条。
更为关键的是,日资急于在3D电视上寻求商业模式突围的重任,会
令这一产品的市场应用速度超出预期。短期内,韩国企业在3D趋势
上的追赶速度,也彰显出了韩资企业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地位与实
力,三星、LG不排除会借“技术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优势弯道抢
跑。不过,当前韩资企业市场重心仍在LED液晶的规模化上。相对
在技术上不被重视的中国企业,却在这一轮的3D电视中实现了“悄
然布局、提前抢跑”。早在去年,TCL、海信就发布了3D电视产品,
并且一直致力于3D技术的研究。而对于长虹而言,多年前在图像显
示和控制技术上的优势将会向3D领域自然辐射,从而快速推动其借
助等离子产业链,快速切入3D市场。目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对
于3D技术和趋势的把控,并打造产业链的竞争力,将巩固和快速推
动企业在互联网电视上的竞争力。
2024年9月27日发(作者:全秀颖)
3D电视受宠或开启等离子突围元年
去年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简称CES展),火了三星、LG等韩国
企业推出的LED液晶电视。今年的消费电子展,则火了松下、索尼
等日本企业集体力挺的3D电视。记者注意到,就在2010CES展期间,
由日资企业发起的这场3D电视热,不仅获得了来自韩国企业的追捧,
还得到了TCL、海信等中国企业的响应。最为关键的,目前以松下、
索尼为代表的日企,已打通了3D产业链中的软件、硬件、内容等各
个环节,并率先在今年面向市场推出全系列的3D电视、电脑、碟机
等商业化成熟产品。3D电视受宠背后,所带来的市场化普及、产业
链聚合及推动力等话题,再度将所有焦点聚集到等离子电视上。据了
解,3D电视较传统二维电视,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正是震撼的视觉享
受。而从产品诞生之初,就以“大平面、大视角”著称的等离子电视,
近年来却在与液晶电视的较量中陷入被不断挤压的境地中。此次,等
离子技术却作为3D电视的最佳硬件收视平台,在未来市场上强势突
围。DisplaySearch预估,3D电视全球出货量将从2009年的20万台
成长到2018年的6400万台,产值贡献将达到170亿美元。3D电视
中的等离子空间3D电视的出现,并有望在短期内迅速在全球市场上
掀起新一轮的普及热,而隐藏在这其中的商机,不仅涵盖了上游的产
品内容、软件系列,还包括整机硬件平台和解决方案。对于现有等离
子电视制造商,借助3D产业化浪潮,将等离子技术与3D显示技术
两者进行硬软件的完美融合,借道3D技术开拓全新的等离子市场空
间,已成为摆在松下、长虹等企业面前的一条看似不错的发展道路。
今年初热映的3D大片《阿凡达》,松下就提前介入布局,为三维电
影的拍摄及后期制作提供了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而在去年早些时候
举行的2009年日本消费电子科技展上,松下、夏普、索尼、东芝等
日企集体力挺3D电视,不仅出尽风头,还承担起日企在全球消费电
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目前,可以确定的是,索尼、松下均希望于
借助3D浪潮在全球彩电市场掀起的新一轮竞赛,通过3D电视这一
杠杆撬动其掌握全球彩电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话语权。不过,对于在整
个3D产业链条中,其硬件解决方案是采取等离子还是液晶技术,并
无明确的方向。液晶与等离子两大平板技术的较量仍然存在,但天平
似乎正在向等离子转移。更关键的是,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作为电视
制造商而言,只扮演一个环节中的配角,并不具备对整个产业链的控
制权。包括松下、索尼在内的相关企业,当前的角色定位是产业链一
体化的铸造者和引导者,并非简单的产品制造商。这也将对国内彩电
企业的定位提出新命题。等离子电视的商业模式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他并不认为3D电视热是等离子企业的最佳突围口,只能说3D电视
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显示了等离子电视的技术优势。这也从另外一个
侧面证明了,在全球平板化浪潮下,等离子与液晶在市场层面应该是
相融共生,而非替代关系。当前的平板市场,从消费群体和应用范围
来看,分为家庭和商业场所两大部分。而液晶的异军突起关键,正是
利用自身在中小尺寸上的成本优势,把握住了在短期内能形成规模化
市场的家庭购买力。在并不令人熟知的商业市场上,等离子电视却备
受青睐。一方面是商业场所对显示面积的需求呈现大尺寸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则是许多液晶企业对于商业市场重视度不够,反而给等离子
留足了相应的市场空间。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短期并不看好3D对
等离子带来的刺激作用,关键就在于3D从上市到普及需要很长的时
间,特别是这一产品受到消费需求和产品内容的限制,并不会成为市
场上的通用普及型产品,只会局限于一些特殊群体。同时,中国现有
的家庭住宅结构和客厅面积,决定了3D电视的家庭化普及,很难在
50寸以上大尺寸等离子电视上得到普及。相反,随着国家政策的调
整,正处于发展初期的农村市场,反而会给等离子电视提供更为广阔
的商业空间。记者获悉,在广阔的农村市场,对于平板电视的认知度
较低,便于企业通过一些价格、品牌、推广等手段,进行等离子电视
的抢先布局。而农村的住房结构、消费习惯、攀比效应等特色因素,
反而会增强等离子的大尺寸优势,为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寻找重
新定位与再次发展的机会。从产品到产业链的博弈近年来,随着平板
化趋势的上演,进一步引发了全球彩电企业的竞争手段和模式的变
化。特别是中外企业的较量,已从产品成本和市场价格的较量,向上、
下游联动的产业链博弈。从上游的面板研发、生产,到模组制造以及
下游的消费需求把控和个性化方案定制,都出现了众多整机制造商的
身影。韩国企业在LED新品推广上,中国企业在互联网新品推广上,
均属于产业链竞争的产物。种种迹象表明,今后全球彩电企业的较量,
绝非只是定位于制造环节的产品较量,而将呈现以产品为突破口向全
产业链的博弈,制造商必须要向两端化寻找新的突围。同样,这对于
等离子制造商们,无疑是一次发展思维的挑战。记者了解到,从等离
子面市至今,一直采取着高度垂直化的运作模式,松下从上游等离子
技术研发、面板生产,到整机制造,市场销售均采取了一体化的运营
模式。初始,松下并未将等离子面板作为单纯盈利单元,向外大批量
销售,吸引同盟军。眼下,长虹在等离子上的布局,建立了上下游的
产业链优势,正在寻找以上游面板为基础,发散式扩张策略,旨在聚
集更多的等离子同盟军。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如何保证同盟军
的整体利益,这将决定着等离子企业在3D技术中的出路与走势。趋
势解读:3D电视阵营将呈三派割据局面当前,3D电视的热潮还未完
全退出,但隐藏着3D电视背后的企业布局却逐步清晰。在整个3D
产业链上,出现了日本企业单边领跑的格局。松下、索尼等多家日本
的消费电子巨头,将3D电视寄予为战略转型、突围平板市场的战略
性产品。目前,日企在3D电视的布局,已经从上游的内容制作、标
准制订、软件开发等多个环节上搭建起了一条看似完善的产业链条。
更为关键的是,日资急于在3D电视上寻求商业模式突围的重任,会
令这一产品的市场应用速度超出预期。短期内,韩国企业在3D趋势
上的追赶速度,也彰显出了韩资企业在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地位与实
力,三星、LG不排除会借“技术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优势弯道抢
跑。不过,当前韩资企业市场重心仍在LED液晶的规模化上。相对
在技术上不被重视的中国企业,却在这一轮的3D电视中实现了“悄
然布局、提前抢跑”。早在去年,TCL、海信就发布了3D电视产品,
并且一直致力于3D技术的研究。而对于长虹而言,多年前在图像显
示和控制技术上的优势将会向3D领域自然辐射,从而快速推动其借
助等离子产业链,快速切入3D市场。目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对
于3D技术和趋势的把控,并打造产业链的竞争力,将巩固和快速推
动企业在互联网电视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