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发(作者:泉嗣)
╳╳-╳╳╳
中
国移动通信企
QB-
业标
-╳╳╳╳
准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omeGateway
版本号:3.0.0
-╳╳-╳╳发布 ╳╳╳╳╳╳╳╳-╳╳-╳╳实施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 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错误!未指定书签。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DLNA(可选)............................................................................................................... 错误!未指定书签。
5.6.硬件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操作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 言
本标准明确了中国移动家庭网关需求,是家庭网关终端需要遵从的技术文
件。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是实施家庭业务的依据之一。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接口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和
维护要求、软硬件系统要求以及运行环境等要求。
本标准是家庭网关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
称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册
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
本标准需与《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
共享分册》、《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家庭宽带类业务技术规范》、《家庭
网关管理技术规范》、《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 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勇浩、梅海波、李建坤、刘聪、郭毅峰、陈心昕、黄
薇、周丹、殷端、张彪、杨彦、刘松鹏、封栋梁、金波、叶朝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的设备形态、接口、功能、管理、安全、性能、运行环
境、设备软硬件、基本应用和用户界面等要求,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是开发研制
接入型和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2G/3G/4G移动网络、有线宽带网络环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规范性引用文件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IE
EE
YDN065-
[1]
1997
[2] YDN069-
1997
[3] YD/T983
-1998
[4] YD/T965
-1998
[5] YD/T968
-2002
[6] YD/T993
-2006
IEEE802
[7]
.1D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STP:SpanningTreeProtocol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IE
EE
IE
EE
IE
EE
IE
EE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US
B
3G
PP
DL
NA
UP
nP
ET
SI
IEEE802
[8]
.1p
IEEE802
[9]
.1Q
[10] IEEE802
.3
IEEE802
[11]
.11
LANLayer2QoS/CoSProtocolforTrafficPrioritization
VirtualBridgedLocalAreaNetworks
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CSMA/CD)acce
ssmethodandphysicallayerspecifications
WirelessLocalAreaNetwork
Digitalnetworkechocancellers
Pulsecodemodulation(PCM)ofvoicefrequencies
7kHzaudio-codingwithin64kbit/s
DualRateSpeechCoder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sTransmittingat5
.3and6.3kbit/s
Codingofspeechat8kbit/susingconjugate-structurealgebraic-code
-excitedlinearprediction(CS-ACELP)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Generalcharacteri
stics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PhysicalMediaDep
endent(PMD)layerspecification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Transmissionconv
ergencelayerspecification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ONTmanagementand
controlinterfacespecification
UniversalSerialBusSpecificationRevision2.0
Digital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ssystem(Phase2+);
SpecificationoftheSubscriberIdentityModule-MobileEquipment(SI
M-ME)interface
DLNA?InteroperabilityGuidelines
UniversalPlugandPlay
Digital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ssystem(Phase2+);
SpecificationoftheSubscriberIdentityModule-
MobileEquipment(SIM-ME)interface
[12]
[13]
[14]
[15]
[16]
ITU-TG.
168
ITU-TG.
711
ITU-TG.
722
ITU-TG.
723
ITU-TG.
729
ITU-TG.
[17]
984.1
ITU-TG.
[18]
984.2
ITU-TG.
[19]
984.3
ITU-TG.
[20]
984.4
USB2.0
[21]
GSM11.1
[22]
1
DLNA1.5
[23]
[24]
UPnPIGD
1.0
GSM11.1
[25]
1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GSM11.1
[26]
2
RFC1750
[27]
RFC2046
[28]
RFC2131
[29]
RFC2132
[30]
RFC2236
[31]
RFC2327
[32]
RFC2373
[33]
RFC2460
[34]
RFC2462
[35]
Digital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ssystem(Phase2);Specification
ET
ofthe3VSubscriberIdentityModule-MobileEquipment(SIM-ME)interf
SI
ace
RandomnessRecommendationsforSecurity
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MIME)PartTwo-MediaTypes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
DHCPOptionsandBOOTPVendorExtensions
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V2
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IPVersion6AddressingArchitecture
InternetProtocol,Version6(IPv6)Specification
IPv6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AMethodforTransmittingPPPOverEthernet(PPPoE)
HTTPAuthentication:BasicandDigestAccessAuthentication
IPNetworkAddressTranslator(NAT)TerminologyandConsiderations
MultiprotocolEncapsulationoverATMAdaptationLayer5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MLD)forIPv6
RTPPayloadforDTMFDigits,TelephonyTonesandTelephonySignals
TheSIPINFOMethod
TraditionalIPNetworkAddressTranslator(TraditionalNAT)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36]
RFC2516
[37]
RFC2617
[38]
RFC2663
[39]
RFC2684
[40]
RFC2710
[41]
RFC2833
[42]
RFC2976
[43]
RFC3022
[44]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RFC3260
[45]
NewTerminologyandClarificationsforDiffserv
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ReliabilityofProvisionalResponsesin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
ol(SIP)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LocatingSIPServers
AnOffer-AnswerModelwiththe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SDP)
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UPDATEMethod
IntegrationofResourceManagementand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
IP)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forIPv6(DHCPv6)
PrivateExtensionsto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forAssert
edIdentitywithinTrustedNetworks
TheReasonHeaderFieldfor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for-IPv4)OptionforSessi
onInitiationProtocol(SIP)Servers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ExtensionforInstantMessaging
STUN-SimpleTraversalofUserDatagramProtocol(UDP)Through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s(NATs)
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ReferMethod
RTP:ATransportProtocolforReal-TimeApplications
IPv6PrefixOptionsfor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ver
sion6
DNSConfigurationoptionsfor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for
IPv6(DHCPv6)
Vendor-IdentifyingVendorOptionsfor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
tocolversion4(DHCPv4)
EarlyMediaandRingingToneGenerationin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
col(SIP)
[46]
RFC3261
?
RFC3262
[47]
RFC3263
[48]
RFC3264
[49]
RFC3311
[50]
RFC3312
[51]
RFC3315
[52]
RFC3325
[53]
RFC3326
[54]
RFC3361
[55]
RFC3428
[56]
RFC3489
[57]
RFC3515
[58]
RFC3550
[59]
RFC3633
[60]
RFC3646
[61]
RFC3925
[62]
RFC3960
[63]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BB
F
BB
F
BB
F
BB
F
3G
PP
3G
PP
3G
PP
3G
PP
RFC4028
[64]
RFC4541
[65]
RFC4730
[66]
RFC4861
[67]
RFC4862
[68]
RFC1750
[69]
RFC2046
[70]
SessionTimersin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
Considerationsfor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GMP)andMult
icastListenerDiscovery(MLD)SnoopingSwitches
A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EventPackageforKeyPressStimulu
s(KPML)
NeighborDiscoveryforIPversion6(IPv6)
IPv6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RandomnessRecommendationsforSecurity
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MIME)PartTwo-MediaTypes
CPEWANManagementProtocol
GatewayDeviceVersion1.1DataModelforTR-069
ProvisioningParametersforVoIPCPE
FrameworkforTR-069EnabledPONDevices
USIMandICcardrequirements
UICC-terminalinterface;Physicalandlogicalcharacteristics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TR-069
TR-098
TR-104
TR-142
TS21.11
1
TS31.10
1
TS31.10
2
TS31.11
1
CharacteristicsoftheUSIMapplication
USIMApplicationToolkit(USAT)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79]
QB-B-00
《中国移动EPON设备技术要求》
5-2010
[80]
QB-B-00
《中国移动GPON设备技术要求》
4-2010
[81]
QB-C-00
《》
3-2011
[82] 《中国移动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83]
QB-E-01
《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0-2012
[84]
QB-D-04
《中国移动TD家庭网关承载业务规范》
2-2009
[85]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表3-1缩略语
词语
433M
AAC
解释
433MhzRFtransceiver/receivermodule433MHz无线模块
AdvancedAudioCoding
高级音频编码
词语
AJAX
ALG
ARM
ARP
ATM
AVI
Base-T
BBF
CAR
CBR
CDS
解释
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
ApplicationLayerGateway应用层网关
AcornRISCMachine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
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送模式
AudioVideoInterleaved音频视频交错格式
BasebandTwistedPair基带双绞线对
BroadBandForum宽带论坛
CommittedAccessRate承诺接入速率
ConstantBitRate固定码率
ContentDirectoryServer内容分发服务
ChallengeHandshakeAuthenticationProtocol询问握手认
CHAP
证协议
CPE CustomerPremiseEquipment用户侧设备
CPU 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
CS CircuitSwitched电路交换
CSCF CallSessionControl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CSS CascadingStyleSheet级联样式表
CWMP CPEWANManagementProtocol用户侧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
DDNS DynamicDomainNameServer动态域名解析
DHCP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v6 DHCPforIPv6基于IPv6的DHCP协议
DHCP-PD DHCPprefixdelegationDHCP地址委派
DHCPv6-PDHCPv6prefixdelegationDHCPv6地址委派
D
DIVX 将影片音频由MP3来压缩、视频由MPEG-4技术来压缩的数字
多媒体压缩格式
DLNA DigitalLivingNetwork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
DMS DigitalMediaServer数字媒体服务器
DMZ De-MilitarizedZone非管理区
DTMF Dual-Tone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
DNS DomainNameServer域名服务器
Dolbydig杜比数字音频增强技术
italplus
DoS DenialofService拒绝服务
DSCP 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差分业务编码
DSP 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
EEE EnergyEfficientEthernet高效节能以太网
EMS Element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
EMI 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
EPON 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词语
FAT
FAT32
FrameCom
patible3
DFormat
FEC
FHD3D
FL
FLV
FSK
FTP
FXS
GBK
解释
FileAllocationTable文档分配表
FileAllocationTable32bit32位的
兼容3D视频帧格式
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纠错
FullHighDefinition3D高清分辨率3D视频
FlowLabel流标签
FLASHVIDEOAdobe公司为推出的支持H.264的流媒体格式
Frequency-shiftkeying频移键控
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
ForeignExchangeStation外部交换站
ChineseInternalCodeSpecification汉字国际规范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
GPON
络
GSM 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UI GraphicUserInterface图形化用户接口
H.264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
数字视频压缩格式
HDMI 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GW HomeGateway家庭网关
HLS HTTPLiveStreamingApple的动态码率自适应技术
Hi-Speed HIGHSPEEDUSB2.0规范中定义的速率要求
HTML 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IAD IntegratedAccessDevice综合接入设备
IAID IdentityAssociationforPrefixDelegation前缀下发关联
标识
IEEE 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电气和
电子工程师协会
IGD IntegratedGatewayDevice综合网关设备
IGMP 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网间组信息协议
IP 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PSec InternetProtocolSecurity网际网络协定安全规格
IPTV 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
IMS IPMultimedia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ISO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
化组织
L2TP Layer-2TunnelingProtocol第二层穿隧协定
LDPC Low-densityParity-check低密度校验
LTE 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
词语
MAC
MIMO
MIPS
Miracast
解释
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
MillionsofInstructionsPerSecond百万条指令/秒
由Wi-Fi联盟制定以Wi-Fi直连(Wi-FiDirect)为基础的无
线显示标准
mircoSDC微型闪存卡
ard
MKV MatroskavideoMatroska格式封装的视频格式
MLD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组播侦听者发现
MOS MeanOpinionScore平均意见得分
MPEG MovingPicturesExperts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
MPEG-4 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公布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MTBF MeanTimeBetweenFailure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NAT 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NTFS NewTechnologyFileSystem新技术文件系统
NTP NetworkTime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
OAM 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
OFDM 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OLT 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MCI ONU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ONU管理控制接口
ONU 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
OUI OrganizationallyUniqueIdentifiers组织唯一标识
PAP PasswordAuthenticationProtocol密码认证协议
PESQ Perceptualevaluationofspeechquality语音质量评估
PLOAM PhysicalLayerOAM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POTS PlainOldTelephonyService传统电话服务
PPPoE PPPoverEthernet以太网上传送PPP协议
QoS 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
RAM 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
RIP 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RM RealMedia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流媒体视频文件格
式
RMVB RealMediaVariableBit编码率的RM流媒体格式
RTP 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
RTCP RTPControlProtocolRTP控制协议
RTSP 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
SBC SessionBarrierController会话边界控制器
SDP 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回话描述协议
SDK Software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
SIP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初始会话协议
SLAAC 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无状态地址自动配
词语 解释
置
SNMP 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TP SimpleNetworkTimeProtocol简单网络时间协议
SOAP 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SID 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志符
SSL SecureSocketsLayer
STB 机顶盒
STBC Space-TimeBlockCoding时空块编码
STUN SimpleTraversalofUDPThroughNetworkAddressTranslator
sUDP对NAT的简单穿越协议
T-CONT TransmissionContainer传输容器
TC TrafficClass流量类别
TCP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D TimeDivision时分
TOS TypeofService服务类型
TS TransportStream传输流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ICC UniversalIntegratedCircuitCard通用集成电路卡
UPnP UniversalPlugandPlay通用即插即用
URL
USB 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
VBR VariableBitRate动态比特率
VC-1 VideoCodec1视讯编解码器
VLAN 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
VPN 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
VOIP VoiceOverIP语音
WAN WideAreaNetwork广域网
WEP WiredEquivalent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
WFQ WeightedFairQueuing加权公平排队
WiFiDire使WiFi设备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与另一个WiFi设备连接,
ct 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WiMo WirelessMobileMultimediaTransmissionProtocol移动终
端无线多媒体传送技术
WLAN WirelessLAN无线局域网
WMM Wi-FiMultiMedia无线多媒体
WMV WindowsMediaVideo微软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
WPA WiFiProtectedAccessWiFi网络安全接入
WPS WiFiProtectedSetup无线安全设置
XML
XVID 开放源代码的MPEG-4视频编解码器
4. 设备总体定义
4.1.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家庭网关是在家庭内的化信息设备与宽带接入网之间的智能化网关,是家
庭网络与通信网络的桥梁。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接口单元,在网络中的位置
如图4-1所示。
图4-1家庭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图4-1中,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是家庭业务的部署和控制平台,也是家庭网关
设备的远程管理平台,通过它既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上的数据、语音、视频、QoS
等功能进行部署、管理和控制;又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的远程状态查询、故障管
理、设备配置和软件升级。EMS仅用于EPON/GPON上行家庭网关PON接口相关的
物理层及链路层的配置及管理。家庭网络内部各种终端通过家庭网关的用户侧接
口与家庭网关进行通信,家庭网关对经过其的数据进行转发,对应用进行控制和
管理,并通过网络侧接口与业务平台和网关管理平台进行交互,实现家庭网络和
外部网络的通信,提供各种可管理、可控制的应用。
4.2. 接口定义
1. IF1
IF1是网关管理平台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采用TR-069系列协议,
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配置、软件升级、性能统计、故障诊断等功能。
2. IF2
IF2是EMS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对EPON/GPON上行家庭网关PON
接口相关的物理层及链路层的配置及管理。本接口仅应用于对xPON上行家庭网
关的管理。
3. IF3
IF3是业务平台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家庭网关与各种业务平台
的交互,提供各种可管理、可控制的应用。
4.3. 设备类型
家庭网关包括如下类型:接入型和宽带应用型两种。
接入型家庭网关:实现宽带接入功能,第5章对接入型网关进行详细要
求。接入型家庭网关通过扩展软件功能或者内置硬件模块,可以管理物
联网外设,实现智能家居应用,比如宜居通业务,第6章对接入型网关
支持物联网功能进行要求。
宽带应用型网关:除宽带接入功能外还支持互联网电视、可视电话等业
务,实现形态包括一体机和分体机。一体机是融合了网关和机顶盒功能
的终端设备,分体机在终端形态上由接入设备(接入型家庭网关)和应
用设备(机顶盒)组成,共同作为中国移动的入户设备。第7章对宽带
应用型网关进行了详细要求。
家庭网关工作在有线接入或无线接入条件下,可以通过TD/TD-LTE的方式实
现无线接入。有线上行为以太网或xPON上行二选一,无线上行为TD或TD-LTE
上行二选一;有线上行和无线上行可同时支持。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的命名规则建
议参见附录F。
5. 接入型家庭网关
5.1. 接口要求
5.1.1. 网络侧接口
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
表5-1接入型网关接口
网络侧(上以太网
行)接口
EPON或GPON
接入型
√
√
√
√
4个
1个
1个
可选
(备注1)
TD
TD-LTE
用户侧(下以太网接口
行)接口
WLAN接口
USBHost
SIM卡
备注1:如表
5-1所示,对接入型
网关,有线上行为
以太网或xPON上行
二选一,无线上行
为TD或TD-LTE上行
二选一;有线上行
和无线上行可同时
支持。
5.1.1.2. 网络侧以
太网接口
要求
支持
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建议支持自动校验
连接网线的功能。
可选支持10/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azEEE标准。
5.1.1.3. PON接口要求
EPON上行的家庭网关采用1000BASE-PX20或者1000BASE-PX20+光模块,具体要求详见《中
国移动EPON设备技术要求》。
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采用ClassB+光模块或者ClassC+光模块,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移动
GPON设备技术要求》。
5.1.1.4. TD-SCDMA接口要求
TD-SCDMA上行的家庭网关的TD-SCDMA模块需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
要求》。
5.1.1.5. TD-LTE接口要求
TD-LTE上行的家庭网关的TD-LTE模块需满足《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5.1.2. 用户侧接口
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支持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支持自动
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5.1.2.2. WLAN接口
符合IEEE802.11b、802.11g、802.11n协议标准,支持2.4GHz2*2MIMO接口,并且通过Wi-Fi
联盟互操作性认证。
5.1.2.3. USB接口(可选)
支持USBHost接口,符合2.0规范,支持FullSpeed、Hi-Speed速率要求。
当家庭网关具有1个USB接口时,在USB接口外接1个USB设备情况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
流不超过500mA;在USB接口下挂USBHub的情况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能达到1000mA。
当家庭网关具有2个USB接口时,每个USB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500mA。
5.2. 功能要求
5.2.1. 数据通信要求
5.2.1.1. IP协议要求
支持IPv4/v6双栈协议。
1. 支持同时获取IPv4/v6地址的能力:
2.
3.
4.
5.
a) 支持同时建立业务类型、绑定关系都一致的IPv4、IPv6两条路由网
络连接,两条连接分别获取IPv4、IPv6的地址,分别支持IPv4和
IPv6的应用,并能够同时生效。
b) 支持建立一条支持IPv4/v6双栈的网络连接,同时获取IPv4、IPv6
的地址,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
能够根据获取IP地址的类型,自动启用相应的协议栈;对于同时获取到
IPv4/v6地址的情况,优选使用IPv6地址。
访问外网时,能够根据外网目的IP地址的类型,自动选择相应的网络连
接或启用相应的协议栈进行外网访问;若外网目的地址IPv4/v6同时存
在,优选使用IPv6地址。
IPv6协议能够由网关管理平台进行远程开启或关闭,缺省关闭。
在启用IPv4/v6双栈协议时,根据用户数据的协议(IPv4或IPv6)进行
同协议类型的路由转发。
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1. 支持路由工作模式、桥接工作模式、桥接路由混合工作模式,三种模式
下能够同时支持IPv4、IPv6报文的转发。
2. 支持静态路由。
3. 支持动态路由(可选)。
4. 路由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对同一时间接入公网终端数量(基于接入的
IPv4私网地址、IPv6全局地址或MAC地址)进行限制。接入终端数量限
制只能通过远程方式配置。假设当前限制接入的终端数为N,家庭网关
在处理1个新的终端接入Internet请求时,支持如下限制策略:
a) 如果当前已接入公网的终端不足N个,直接允许新的终端完成
Internet的接入;
b) 如果当前接入公网的终端已经是N个,检测先前接入的N个终端中
是否有终端离线(使用ARP方式进行检测,如果某终端连续3次检
测无响应,则认为此终端已经离线):
· 如果检测出有终端离线,则当前在线的终端已不足N个,允许新的终
端完成Internet的接入。
· 如果N个终端仍然都在线,则家庭网关拒绝新终端接入Internet的请
求,但此新终端可以获取私网IP地址,可以访问LAN侧其他终端和设备。
5.2.1.3. DNS功能要求
1. 支持DNSrelay,支持家庭网络内部设备的DNS请求转发至DNS服务器,
并将服务器的DNS响应转发至家庭内部网络设备。
2. 支持IPv4和IPv6的DNSclient,具备从外部DNSserver同时获取同一
域名IPv4/v6地址的功能,查询A记录时优先使用v4方式(如
DHCPv4Option6)获得的DNS服务器,查询AAAA记录时优先使用v6方式
(如DHCPv6Option23)获得的DNS服务器。
3. 支持每个WAN连接使用对应的DNSServer,家庭网关支持自动获取、或
在StaticIP时手工配置DNSserver信息。
5.2.1.4. 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以下内容适用于以太网或xPON上行的家庭网关。无线上行的家庭网关参见
《中国移动TD家庭网关承载业务规范》。
1.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DHCPv4server,具备
为家庭网络提供至少253个可分配地址的能力。
2.
3. 在WAN侧,支持静态配置IP地址、DHCPv4、PPPoE三种工作方式(遵循
RFC2684/RFC2516)。
4. 整机设备同时支持至少16个session,同时支持至少3个路由连接。以
太网/EPON/GPON上行设备至少支持8条VLAN同时连接。
5. 通过WEB或TR069建立WAN连接要求:
a) 仅移动维护人员和TR069远程可配置WAN连接;
b) WAN连接名称自动生成,WAN连接名称生成规则如下:
WAN连接名称:序号_关键字_桥接或路由方式_VLAN信息
具体定义如表5-2所示:
表5-2WAN连接名称定义
内容
序号
定义
数字:1~99
含义
WAN连接的数字标识,生成规则如
下:按WAN连接生成顺序,序号依
次递增,当前已使用的数字不得重
复使用
TR069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
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等应用,但
不支持TR069
TR069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同时用于TR069和上
网等应用
VOICE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语音
TR069_VOICE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和语音
应用
VOICE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和语音应
用
TR069_VOICE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上网和
语音应用
CMCC_SERVICES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家庭物联网应
用
Other 其他连接
(除了以上的应用,都选Other,
目前主要是STB会用Other这种方
关键字
桥接或路由
方式
VLAN信息
B
R
VID_Z
式)
Bridge方式
Router方式
以太网/EPON/GPON上行设备采用
VLAN信息,具体为:VID_Z中Z为
实际VLAN_ID值(对于untagged
的WAN连接,Z值为空且不出现在
连接名称中)
示例如下:
1_TR069_R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TR069,工作方
式为Router方式,VLANID为2)
2_INTERNET_R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ET,
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ID为2)
3_Other_B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Other,工作方
式为Bridge方式,VLANID为2)
4_INTERNET_R_VID_(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ET,工
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ID为空)
c) WAN连接配置可增加,可修改,可删除;
d) WAN连接配置后即启用;
e) WAN连接按手工和远程配置的数量和名称显示;
f) WAN连接建立时选择关键字,就确定了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g) 端口绑定要求:
各LAN/WLAN端口支持和WAN连接的绑定和非绑定模式。
对于进行了绑定的端口,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绑定的WAN连接收发;
对于未进行绑定的端口(非绑定模式),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缺省路由
/缺省连接收发。
端口在绑定和非绑定两种模式下,与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
连接绑定的端口连接的终端能够访问家庭网关WEB页面,各终端间能
相互访问。
h) 关于缺省路由/缺省连接的确定:
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包括路由和桥接)为缺省路
由/缺省连接。
当存在多条带“INTERNET”关键字的路由或桥接WAN连接时,终
端自动选择其中生效的一条为缺省路由/缺省连接。
没有支持“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时,则没有缺省路由,
端口未和其它WAN连接绑定的,则不能上公网。
i) 默认IPv4NAT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WAN连接时,带“Router”关键字的路由WAN连接均默认自
动起NAT;但如果此WAN连接是TR069、或语音专用,则自动关闭NAT,
且不能出现端口绑定内容(WEB页面上灰显)。
j) 默认DHCPv4Server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时(无论是Router还是
Bridge),针对此WAN连接默认自动起用DHCP
新建带“Other”关键字的WAN连接时,针对此WAN连接要求可以
开启/关闭DHCPServer功能,默认关闭。
k) 多Router连接情况下上报网关管理平台要求:
当家庭网关建立了一条以上RouterWAN连接时,家庭网关向网关管
理平台上报的管理IP地址应是TR069通道的地址。
5.2.1.5. 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SLAAC(无状态地址
自动分配)和DHCPv6server,可为家庭网络设备公告IPv6地址前缀。
2. 支持DHCPv6-PD机制,家庭网关能够接受DHCPv6通过IAID(前缀下发
关联标识)下发LAN侧的地址前缀,并公告给家庭网络设备,支持根据
给LAN侧的地址前缀设置LAN侧全局v6地址。
3. 家庭网关IPv6缺省本地管理地址为fe80::1。
4. 支持LAN侧设备的全局v6地址前缀和家庭网关所公告的地址前缀的一致
性检查,对不一致的报文不进行处理或转发。
5. WAN侧IPv6地址前缀可通过SLAAC获取,即自动向WAN侧路由器请求地
址前缀,并根据下发的前缀生成IPv6全局地址。
6. WAN侧支持启用DHCPv6Client,使用DHCPv6报文请求地址前缀和其他配
置,生成IPv6全局地址,并保存其他配置参数。
7. WAN侧支持RFC2472协议规范,支持PAP/CHAP认证,获取接口ID,IPv6
全局地址前缀则使用SLAAC或DHCPv6获取。
8. WAN连接的命名和配置与IPv4中的命名和配置保持一致。
9. 默认启用SLAAC和DHCPv6Server。
5.2.1.6. IPv4NAT要求
支持NAT,NAPT,符合RFC2663、RFC3022协议规范,支持的NAT数量不低于
1000。
5.2.1.7. ALG要求
支持IPv4ALG功能,实现H.323、SIP、RTSP、L2TP、IPSEC、FTP等的私网穿越功能,每
种ALG提供单独的开关功能。
5.2.1.8. 组播要求
支持IGMP/MLD(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SNOOPING、IGMP/MLD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PROXY功能,组播协议符合IGMPV2和MLD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V1版本协议要求;具备将组播流转发到所有LAN接口和WLAN
接口的能力。可选支持IGMPV3(RFC3376)和组播管理协议的MIB(RFC2933)。
5.2.1.9. 其他功能要求
1. 支持IPv4virtualserver功能,实现外部网络对于家庭内部主机的访问。
2. 支持SNTP,可根据运营商部署的NTPServer同步时间,要求家庭网关每次上电和NTP
服务器同步,持续上电时每24小时同步一次。
5.2.2. 安全要求
5.2.2.1. 防火墙
家庭网关提供基于IPv4/v6的接入控制能力、报文过滤能力、防DoS攻击
能力、防端口扫描能力、防止非法报文攻击能力,并提供本地网络日志。具体要
求如下:
1. 支持DMZ。
2. 支持SSL。
3. 支持基于MAC地址的接入控制(包括LAN和WLAN)。
4. 支持基于IP地址和IP地址范围的接入控制。
5. 支持基于URL的控制,接入控制以黑白名单形式提供,黑名单和白名单
不能同时启用,可支持到100条纪录。
6. 支持IP层协议报文过滤功能,建议支持应用层报文过滤。
7. 能够提供一定的防DoS攻击能力。
8. 能够提供防端口扫描功能。
9. 能够提供防非法报文攻击能力。
10. 支持日志功能,本地提供至少存储500条日志的能力。
5.2.2.2.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
家庭网关用户侧有两种不同的权限的帐号:移动维护帐号、家庭网关用户帐
号。普通用户通过家庭网关账号登陆,移动维护人员通过移动维护账号登录。使
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才能对家庭网关设备进行配置或管理。
1. 每个帐号同时只允许一个用户登录;拒绝第二个用户登录。
2. 用户登录后连续5分钟无操作,家庭网关自动退出登录状态。
3. 用户名与密码输入连续错误3次,则再次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验证应在1
分钟以后。
4. 每种权限仅有一套帐号生效,帐号权限不能因为密码的修改而改变。
家庭网关只有一个移动维护帐号,由移动维护人员使用,只允许在私网登录,
初始用户名为“cmcc”。
移动维护帐号可进行全部的参数设置,并可强行修改家庭网关用户帐号的密
码。
家庭网关只有一个家庭网关用户帐号,由家庭网关设备的用户使用,只允许
在私网登录,默认用户名为“user”,初始密码在家庭网关出厂时随机生成,标
记在产品标识上。
5.2.2.3. 设备安全性
符合YD/T965-1998《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
5.2.3. QoS要求
家庭网关作为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数据枢纽,其QoS要求应当从全网的角
度进行分析。QoS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需要全网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策略。如果单
一的考虑各个网元的功能,往往造成各个网元功能的重复,同时各网元的QoS
功能也并非越完整越好。家庭网关作为业务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QoS功能
需要和其他功能以及整个解决方案,如安全、管理、IP地址分配、VLAN划分等
统一考虑,互相配合。
家庭网关必须能够根据用户侧端口(包括有线及无线接口)数据流的业务发
现结果进行数据流分类,对不同数据流进行QoS适配。
1. 基于数据流的业务发现:家庭网关支持根据源/目的MAC、源/目的IP、
协议(如TCP、UDP、RTP协议等)、源/目的端口号、FlowLabel(仅针
对IPv6的数据流)等信息,对用户数据流进行分类。根据数据流分类的
结果,完成对用户业务发现。
2. 必须支持基于数据流的CAR;
3. 优先级标识:
a) 根据业务发现结果,对特定业务的数据包(如RTP数据流)进行以
下标识:
-
-
-
-
-
二层IEEE802.1D标识
三层DSCP(RFC3260)标识
三层FlowLabel标识(仅针对IPv6数据,可选支持)
三层TrafficClass标识(仅针对IPv6数据,可选支持)
三层TOS标识(仅针对IPv4数据,可选支持)
4.
5.
6.
7.
b) 对具有三层DSCP(RFC3260)标识的数据包进行二层IEEE802.1D标
识。
策略转发:家庭网关可以根据业务发现的结果,根据业务优先级的不同,
进行队列划分,优先转发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要求如下:
a) 必须至少支持4条不同优先级的队列,可配置队列长度;
b) 必须支持将不同类的数据流映射到不同优先级的队列里去;
c) 支持队列的权重分配,建议支持WFQ等调度算法;
d) 建议支持WRED。
支持基于Session、数据流分类结果的带宽保障和限制机制;
建议IPv4NAT处理不影响基于IP地址的QoS调度;
WLANQoS功能要求:WLAN的QoS功能分为同一连接内不同业务流QoS处
理和不同连接之间的QoS处理。要求满足以下功能:
a) 必须支持WMM,支持流与WMM队列的映射,支持WMM定义的4种流类
型(VOICE/VIDEO/BESTEFFORT/BACKGROUND)及其优先级调度规则,
支持基于优先级的数据处理和转发;
b) 保持WMM流分类和设备QoS策略的一致性。
8. 互联网电视业务是用户感知度要求较高的业务,家庭网关必须支持二层
和三层的QoS机制,为互联网等业务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以优先保
障语音、视频等高等级质量要求的业务:
a) WAN接口支持映射WMM业务的流分类和优先级标记
b) Ethernet接口上支持802.1p/q
c) LAN接口上支持基于VLAN的QoS,支持端口与VLAN捆定
d) IP层支持基于流量的CAR支持优先级队列
5.2.4. VLAN功能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的网络侧端口支持至少8个VLANID,VLANID的范围是14094。支持VLAN透
传、VLAN标记、VLAN转换等操作。
5.2.5.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家庭网关上的USB接口要求具备扩展能力,能够自动识别USB存储设备、433M安防设备(可
选支持)以及TD/LTEDongle(可选支持),并能够区分不同的设备种类,自动加载不同设备
的驱动程序,以实现各个不同设备的扩展功能。
USB接口支持USBMassStorage类下定义的所有的子类及传输协议,须能识别并加载标准
的USBMassStorage类设备;支持FAT、FAT32、NTFS的分区格式。
5.2.6. 设备发现要求
5.2.6.1. UPnP
支持UPnPIGD1.0协议,要求如下:
1. UPnP功能支持启用/禁用,默认是禁用。
2. 对于用户/应用接入家庭网关的操作,支持配置为read-only,避免一些
接入后的操作对家庭网关状态的更改。
3. 支持NATtraversal启用/禁用。
4. 支持用户做基于LANIP地址的UPnP流量block。
5.2.6.2. DLNA(可选)
支持UPnPAVMediaServer和DLNADMS。
1. 支持UPnPAVMediaserver,支持Mediaserver的CDS
(ContentDirectoryServer)、ConnetionManager,可选支持
Mediaserver定义的AVTransport服务。
2. 支持DLNA1.5的DMS设备功能,建议通过DLNA1.5认证。
3. DMS功能只能通过网关管理平台进行开启/关闭,缺省关闭。
4. 支持向家庭网络发布家庭网关连接的存储设备中的共享媒体内容,支持
共享内容的读写。
5. 内容共享支持FTPServer协议,支持共享访问的用户权限管理,可支持
6个账户,每个账户均具有能够进行有效访问的根目录,账号可由本地
GUI(包括移动维护账号和用户账号)缺省账号为家庭网关用户账号。
具备支持索引1000个媒体文件的能力,能够生成并定期刷新维护共享内容的
目录索引树,刷新的周期时间可设置。
5.2.7. WLAN要求
5.2.7.1. 支持WLAN的开启和禁用
支持WLAN功能启用/禁用,默认为启用;WEB页面和设备外部硬开关每次操作
都为反转,且WEB页面和设备外部硬开关状态需一致。
5.2.7.2. 基本要求
支持并符合IEEE802.11n协议,2.4GHz和5.8G(可选)支持802.11b/g/nMixed工作模式。
支持20MHz频宽、40MHz频宽、20/40M频宽自适应三种频宽模式,频宽模式可使用移动维
护账号进行配置,并支持TR069远程配置。2.4GHz频段默认为20MHz频宽。
支持自动速率调节。
支持STA在节电模式下工作,能够识别STA进入节电状态,并缓存相关数据,能够通过
Beacon信标帧唤醒STA,并发送已缓存的数据。
2.4GHz频段,支持13个工作信道(channel1~13),信道范围符合802.11协议要求,支
持自动信道选择和手工配置两种方式,默认自动信道选择方式,在自动信道选择方式下,设
备仅在channel1~11做选择。
5.2.7.3. 多SSID要求
支持多SSID功能,至少支持4个虚拟AP,每一虚拟AP拥有自己的SSID(依次表示为SSID-1,
SSID-2,SSID-3,SSID-4)、BSSID、SequenceNumber、发送队列、安全机制、配置参数,
均可绑定不同VLAN通道,即对外看来,每一虚拟AP和实际物理AP等同。支持单独设置每个SSID
的隐藏及加密设置,支持各SSID和WAN连接间建立独立的绑定关系。SSID-2的启用和设置参
见错误!未指定书签。WLAN共享要求,SSID-3和SSID-4的启用和相关配置仅通过TR-069方式
实现,不对移动维护人员及普通用户开放。
5.2.7.4. WLAN安全要求
对于WLAN,家庭网关支持以下无线安全协议或功能:
支持配置不同SSID以区分网络,支持SSID广播开启/关闭功能,默认启用此功能。设备
出厂时,SSID-1根据以下规则随机生成,并在家庭网关外壳上加以标注,设备恢复出厂设置
后SSID-1恢复为外壳标注的SSID标识。
默认SSID-1名称:CMCC-YYYY(YYYY为4位随机ASCII字符)
要求:前缀“CMCC-”用户不可修改;
4位随机字符部分用户可修改为任意0~27字节长度的字符串,默认出厂设置中的字符采
用0-9、a-z、A-Z,其中排除“0/o/O、B/8、1/l/I”等字符。
支持OpenSystem和SharedKey两种链路层认证方式,默认家庭网关无需配置,自动适应
STA的认证方式。
支持64-bit、128-bitWEP加密;密钥可以采用HEX或ASCII字符输入。
支持WPA-PSK、WPA2-PSK、WPA-PSK/WPA2-PSK混和模式,支持AES、TKIP加密,2.4GHz
频段默认启用WPA-PSK/WPA2-PSK混和模式。设备出厂时,对应SSID-1的密钥使用中国移动提
供的密钥(中国移动提供前由厂家随机生成),并在家庭网关外壳上加以标注,设备恢复出
厂设置后恢复为外壳标注的密钥。
如果用户使用WPSPushButton方式接入,则按照WPS规范协商加密算法和密钥;否则按照
传统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默认使用WPA-PSK/WPA2-PSK混和模式。
支持SSID之间以及SSID与LAN侧用户之间的完全隔离。
支持特定SSID下挂STA之间的相互隔离。
建议支持国家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
5.2.7.5. WLANQoS要求
WLAN的QoS功能分为同一连接内不同业务流QoS处理和不同连接之间的QoS处理。要求满
足以下功能:
1. 支持WMM,支持流与WMM队列的映射,支持WMM定义的4种流类型
(VOICE/VIDEO/BESTEFFORT/BACKGROUND)及其优先级调度规则,支持基于优先级
的数据处理和转发。
2. 保持WMM流分类和设备QoS策略的一致性。
5.2.7.6. WPS要求
支持Wi-FiProtectedSetup(WPS)规范,支持PIN、PushButton功能。针对Push-Button
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1. 能够和支持WPSPush-Button功能的WLAN终端设备在2分钟内协商好加密算法,分发
密钥,各自配置好相关参数,建立连接。
2. 正常工作状态下(无需设备或AP重新启动),能和多个STA依次建立连接。
3. 新STA和AP通过WPSPush-Button方式建立连接的时间段内不应影响已连接STA的连
接和使用。
4. 自动保存相关配置,在设备重启后,保证和STA的连接。
5. WPS功能无需在WEB页面启用和配置,默认启用。
6. 可以通过登陆本地管理页面多次修改WPS相关配置,如SSID和密钥。
7. WPSPushButton按钮和WLAN功能开关独立设计,不能共用。
8. WPS按钮按下至协商成功(或2分钟超时)时间段内,有对应的指示灯为用户提供反
馈,指示WPS工作状态;指示灯应符合如下WPS规范要求的时序,如图5-1所示。
图5-1WPS指示灯时序要求
5.2.8. 基本应用要求
5.2.8.1. WLAN共享
家庭网关支持WLAN共享应用,该应用是基于有线接入下的家庭网关为用户提供家庭WLAN
覆盖,为用户自有设备提供私有WLAN接入的同时,允许家庭外部的终端通过认证后,使用家
庭网关的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
为保证家庭网络的安全和业务的实现,家庭网关满足如下要求:
1. 默认开启SSID-2,默认不加密,工作在桥接模式,并命名为CMCC-SHARE,允许WLAN
共享用户终端的接入。最大允许接入用户数默认为8。
2. 家庭网关WLAN开关控制WIFI模块,SSID-1和SSID-2统一开启或关闭。
3. User权限下,用户不可见SSID-2(WLAN共享业务)的相关的配置页面;移动维护帐
号权限下,可使能/禁用WLAN共享功能,可配置WLAN共享功能所绑定的手机号码。
4. 家庭网关控制上行带宽,通过SSID进行动态带宽管理,优先保障家庭用户体验;
5. 用户通过配置页面在对SSID-1的名称进行配置时,不可将SSID-1设置成与SSID-2
相同的名称。
6. 通过SSID-2接入的用户与通过SSID-1、LAN1-4接入的用户完全隔离,也不能访问家
庭网关。
7. SSID-2的用户终端通过家庭网关与BRAS进行DHCP消息交互时,家庭网关向经过
SSID-2的上行DHCP报文中添加Option82字段。具体格式参见《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
范-WLAN共享分册》中家庭网关与BRAS接口。而下行DHCP报文经过家庭网关时,如
果携带Option82字段,由家庭网关去除Option82字段。
8. 用户不可通过配置页面或Reset按钮更改或移除WLAN共享业务的相关设置。家庭网
关支持TR069方式实现远程配置WLAN共享业务,并可通过网管将其恢复为出厂默认
配置。
9. 当家庭网关的上行连接中断后,家庭网关将关闭SSID2,即CMCC-Share。
10. 家庭网关统计WLAN模块启用时长,并通过终端设备状态监视节点定期上报家庭网关
管理平台,并支持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查询。详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11. 家庭网关与WLAN共享业务平台的接口参见《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
册》。
5.2.8.2. 家庭存储(可选)
家庭网关支持USB存储设备的设备发现并根据结果发现其业务能力。
家庭网关支持USB存储设备的驱动,支持FTPServer及Client。
家庭网关支持文件目录、名称的选择和修改,实现文件的查看、读写、创建
和删除。
5.3. 性能要求
5.3.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5.3.1.1. 吞吐量
在包长为64byte条件下,启用NAT功能时,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行方向的
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不小于20Mbps;不启用NAT功能时,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
行方向的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不小于30Mbps。
在包长分别为512byte、1024byte及1518byte条件下,启用NAT功能时,
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行方向的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最低不小于50Mbps;不启用
NAT功能时,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行方向的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最低不小于
98Mbps。
5.3.1.2. 地址学习
MAC地址学习数量不少于64个。
5.3.1.3. 缓存大小
支持1518字节包长的40个数据包的缓存能力,以支持少量突发性数据业务。
5.3.1.4. 连接数量要求
支持在64bytes、512bytes、1024bytes和1518bytes下UDP的session数
不低于4000个。
5.3.2. WLAN无线性能要求
5.3.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当AP覆盖的范围内仅有1个终端,且为室内AP和WLAN终端无阻挡的短距
离传播环境时,采用ChariotFileSendL/HighPerformanceThroughput脚本,测
试时间为1小时,单pair/多pair/多pair上下行混和的情况下,系统吞吐量应
达到错误!未指定书签。中的要求。同时进行上下行吞吐量测试时,要求任一方
向吞吐量不能低于总吞吐量的40%。
表5-3WLAN吞吐量要求
频
宽
测试脚本 吞吐量要
求不低于
设(Mbps)
置
20M HighPerformanceThroughput 70
40M 140
5.3.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
采用全向天线,发射功率不大于100mw的条件下:
室内无阻挡情况下覆盖范围大于100米。
对于需要提高覆盖范围的家庭环境,可以采用通过多个家庭网关级联组网方
式实现。
5.3.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符合802.11n协议.1中的要求。
5.4. 管理和维护要求
5.4.1. 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5.4.1.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1. 支持通过PC实现用户级配置管理,提供良好的用户UI;
2. 支持WEB管理方式,并且提供安装配置的向导服务;
3. 提供良好的中文界面,提供良好的中文帮助信息;
5.4.1.2. 用户分级管理
具体要求参见错误!未指定书签。“WEB页面安全要求”。
5.4.1.3. 系统信息管理
系统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对家庭网关的设备状态和设备日志的管理。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移动维护人员和家庭网关用户都具有以下管理项
目的操作权限(特别标注者除外)。
1. 设备状态
设备状态显示家庭网关的总体设备信息和工作状态:
• 设备信息:包含设备型号、设备标识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
• 网络侧连接信息:
a)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信息(针对以太网上行接口的设备):显示网络侧连接
状态、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b) 无线网络连接信息(针对无线上行接口的设备):显示网络侧连接状态、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c) EPON信息(仅针对有EPON上行接口的设备):
- 基本信息:显示家庭网关的EPON链路连接状态(注册、认证的阶段及
是否成功)。
- 高级信息:显示FEC使能/禁止状态、加密模式(三重搅动开启与关闭)、
链路的性能统计、告警信息,光模块信息(如来自OLT的下行光功率,
ONU的发送光功率)(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d) GPON信息(仅针对有GPON上行接口的设备):
- 基本信息:显示家庭网关的GPON链路连接状态(注册、认证的阶段及
是否成功)。
- 高级信息:显示FEC使能/禁止状态、加密模式开启与关闭、链路的性
能统计、告警信息,光模块信息(如来自OLT的下行光功率,ONU的发
送光功率)(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 用户侧接口信息:
a) WLAN接口信息:仅显示SSID-1的WLAN的连接状态、SSID、信道、加密状态
信息。
b)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信息:显示IP地址、MAC地址、收发包数。
2. 设备日志
显示家庭网关的登录记录、管理配置操作记录、外部攻击记录等。
5.4.1.4. 基本配置
家庭网关的基本配置包含网络侧和用户侧的参数配置。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移动维护人员和家庭网关用户都具有以下配置项目的操作权限
(特别标注者除外)。
1. 网络侧配置(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家庭网关支持在无线、以太网、EPON、GPON接入方式下的参数配置,且满足
如下规定:
a) TD-SCDMA接入模式下,支持:
APN的设置;
拨号方式:自动或手动;
网络制式的选择、切换策略;
b) 以太网/EPON/GPON接入模式下,支持:
VLAN的设置(包括公共组播VLAN的设置);
PPPoE、DHCP、静态IP的选择及配置;
在路由模式或桥接路由混合模式下,NAT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2. 用户侧配置
用户侧配置包括用户侧网络参数配置和接口参数配置:
a) 用户侧网络参数配置
支持家庭网关设备本身(用户侧)IP地址的配置;
支持用户侧DHCP的打开和关闭。
b) 用户侧WLAN接口参数配置
WLAN功能的打开和关闭、信道选择、频宽模式选择、发射功率
调节;
各SSID设置:名称、加密/认证配置、广播取消(终端用户仅可
设置SSID-1)。
5.4.1.5. 高级配置
高级配置实现对家庭网关的一些特殊功能进行配置管理,包括DMZ配置、以
太网端口配置、安全配置、UPnP配置、虚拟主机、ALG配置、语音设置、网管平
台CMS服务器配置、中间件服务器配置的配置等。
高级配置仅对移动维护人员开放(特别标注者除外)。
1. DMZ配置
支持需要打开DMZ功能的LAN侧IP地址的配置。
2. 以太网端口配置
支持以太网端口VLANID、802.1p优先级配置。
3. 安全配置
支持过滤器、防火墙和攻击保护等配置:
— 过滤器配置
支持IP地址、URL、MAC地址的过滤参数的配置,生成过滤器规则,
并可删除过滤器规则。
— 防火墙配置
支持IP地址、端口、协议的防火墙参数的配置,生成防火墙规则,
并可删除防火墙规则。支持防火墙的安全级配置。
— 攻击保护配置
支持防攻击保护功能的开关配置。
4. UPnP配置
支持UPnP功能的开关配置。
5. 虚拟主机配置
支持外部端口的访问映射到家庭内部不同的IP地址或主机名的配置,
并且映射的目的端口可配。
6. ALG配置
支持对ALG功能的开关设置。
7. 网管平台服务器配置
支持网管平台服务器参数(如域名/IP地址、端口等)的设置。
8. WLAN共享业务共享账号配置
支持WLAN共享业务共享账号的设置。
9. 中间件服务器配置(可选)
在中国移动中间件平台建设后,能够支持中间件服务平台参数配置,如
域名/IP地址,端口。
5.4.1.6.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实现家庭网关的用户管理、日志文件管理、固件升级、设备重启、
恢复出厂设置功能。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移动维护人员和家庭网关用户都具有以下管理项
目的操作权限(特别标注者除外)。
1. 用户管理
支持家庭网关用户账号的密码的强制修改(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
员);
支持家庭网关用户账号的密码验证后修改(先验证原密码,仅提供
给家庭网关用户)。
2. 日志文件管理
支持日志文件写入等级设置,只有日志等级高于此限制的信息才记
入到日志文件(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3. 软件、固件升级
家庭网关软件、固件不能提供Web等方式的本地升级,仅能通过
TR069远程升级。
4. 设备重启
支持家庭网关的重新启动。
5. 恢复出厂设置
支持通过手动按键恢复出厂配置。
本地恢复出厂设置时,家庭网关具备保留关键参数能力,各参数值
以最后保存配置的为准。关键参数参见错误!未指定书签。。
5.4.1.7. 网络诊断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仅移动维护人员具有以下管理项目的操作权限。
家庭网关支持在选定的WAN连接下PING及Traceroute测试,测试的目的地
址支持IP地址和域名两种方式,测试结果清晰易读。
家庭网关支持手动的Inform上报,手动Inform上报的状态显示要求与主动
Inform上报相同。
5.4.1.8.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
家庭网关在上电后,支持使用HTTPDigest方式到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进行认
证,首次发起请求到平台进行认证时,认证用户名/密码为CPE/CPE。认证通过
后,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修改初始用户名/密码为随机值。
认证通过之后,家庭网关向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进行注册,将用户的逻辑ID
与家庭网关的序列号进行绑定。采用如下操作方式:
用户在营业厅(10086或网厅)申请业务,在约定时间内外线人员上门安装,
将家庭网关连线、上电后,终端通过有线或WLAN方式打开浏览器访问任意网站
时自动弹出WEB注册界面。该注册界面支持输入用户手机号和用户密码(用户密
码为可选,可不填),家庭网关将用户手机号、用户密码(如果用户密码没有填
入时缺省)和设备内置的序列号(以下简称为SN)上报网关管理平台完成用户
手机号和SN的绑定。网关管理平台对于家庭网关的绑定请求给与回复,家庭网
关在接收到绑定完成的回复后不再推送WEB注册界面。
对于以太网上行的家庭网关,当家庭网关和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连接正常后,
业务下发状态为初始值或下发失败(即InternetGateway-
Device.X_CMCC_值为99或2),并且用户在PC上启动网页浏
览器访问网站时,家庭网关自动启动和管理平台之间的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
认证功能:
1. 向用户PC强制推送逻辑ID设备首次认证页面。
2. 检查认证重试次数(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是否超出限制(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a) 如果未超出限制,则引导用户输入逻辑ID,向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发
起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流程;
b) 如果已超出限制次数,则显示本功能不可用的原因,不允许进行逻
辑ID输入,并建议用户联系客服。
对于EPON/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当业务下发状态为初始值或下发失败(即
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值为99或2),并且用户在
PC上启动网页浏览器访问网站时,家庭网关自动启动和管理平台之间的基于逻
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功能:
1. 向用户PC强制推送逻辑ID设备首次认证页面。
2. 检查认证重试次数(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是否超出限制(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a) 如果未超出限制,则按以下流程进行认证:
—引导用户输入逻辑ID。
—在未向OLT注册/激活成功时,可利用该逻辑ID根据OLT的
要求进行注册/激活。
—在向OLT注册/激活成功并连接到网管平台后,自动向网管
平台发起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流程。
b) 如果已超出限制次数,则显示本功能不可用的原因,不允许进行逻
辑ID输入,并建议用户联系客服。
认证过程中认证重试次数超出限制3分钟后自动清零,以允许用户重新进行
认证。在输入逻辑ID后,只要未注册成功,终端在每次上电后向家庭网关管理
平台发起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流程。
家庭网关支持根据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返回的绑定结果提示用户。
表5-4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功能的用户提示信息要求表:
InternetGatew
ay-
Device.X_CMCC
_
tus
0
InternetGatew
ay-
Device.X_CMCC
_
ult
99
0
认证次数
限制情况
用户提示信息
注册成功
注册成功,正在下发业务,请
等待
1
2
1
未超过最
大限制次
数
超过最大
限制次数
未超过最
大限制次
数
超过最大
限制次数
未超过最
大限制次
数
超过最大
限制次数
➢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成功
(当家庭网关不需要重启
时)
➢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成功,
网关需要重启,请等待(当
家庭网关需要重启时)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失败,请
联系10086号
UserID不存在!请重试(剩余
尝试次数:y)
UserID不存在!注册失败,请
联系10086号
UserName不存在!请重试(剩
余尝试次数:y)
UserName不存在!注册失败,
请联系10086号
UserName与UserID不匹配!
请重试(剩余尝试次数:y)
2
3
4
5
UserName与UserID不匹配!
注册失败,请联系10086号
注册超时!请检查线路后重试
(说明:不增加失败次数
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
CC_的数值)
已经注册成功,无需再注册
说明: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的数值掉电不可
丢失
认证流程的具体要求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 远程管理要求
网关平台服务器通过TR069对家庭网关及下挂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实现对设备远程业务部署、
管理和控制;实现远程状态查询、故障管理、软件升级等功能,具体接口功能请参考《家庭
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1. 支持远程管理和维护操作:参数配置、软件升级、故障诊断、家庭网关
统计信息及状态查询等。
2. 支持TR-069协议标准。
3. 支持TR-069/TR-098/TR-104参数模型,及中国移动扩展的业务相关的参
数模型,扩展参数模型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4. 支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定义的接口和功能。
5. 支持Digest双向认证,家庭网关认证平台的初始用户名/密码为:
cms/cms,平台认证家庭网关的初始用户名/密码为:cpe/cpe;家庭网关
支持SSL。
6. 家庭网关应提高远程管理过程中的响应速度,交互过程中每次网关管理
平台断开连接到终端主动发起连接的平均间隔时间应低于0.4秒。
7. 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配置参数后,如果设备需要重启生效,则需要上
报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命令设备重启后再重启,目
前需要重启生效的参数仅限于WAN连接相关的参数;家庭网关优化启动
(包括重启)流程,尽量缩短启动时间,并支持所有配置业务功能全部
成功下发后一次性重启生效。
8. 对家庭网关的维护帐号的管理:家庭网关出厂后,首次连接到家庭网关
管理平台,(首次认证通过后)此时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将对家庭网关的
初始密码进行更改,而对家庭网关的初始用户名不进行任何更改。此外
当移动运维人员上门使用过维护帐号后,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接到家庭网
关上报后,系统将原有维护帐号的密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密码下发到
家庭网关。
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其进行远程的配置以及设备信息、状
态参数的远程读取。具体需要实现的参数详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家庭网关能配合实现如下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a) 远程复位重启和恢复出厂设置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执行设备复位、
重启和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
远程恢复出厂设置具备保留关键参数,参见错误!未指定书签。。
b) PING测试功能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和相关参数配置,发起PING
测试。
5.4.2.4. 设备告警功能
家庭网关具有设备告警的功能。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控制下,家庭网关能够上传设备
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的定义参见附录B。
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家庭网关具有链路维护的功能,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控制下,接入型家庭网关能够通
过持续的PING操作配合实现网络链路的维持(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远程链路
维持功能和PING测试功能互不影响。远程链路维持功能缺省关闭。
5.4.2.6. 软件远程管理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进行软件版本升级。家庭网关升级软
件时应具有容错校验功能,如果升级失败,能恢复到原来的软件版本或者连接家庭网关管理
平台接受再次升级。当家庭网关本地软件发生故障或遭到破坏的时候能够连接家庭网关管理
平台接受软件下载。
家庭网关选择使用以下方式支持软件升级的异常恢复:
a) 最小软件升级核方式:家庭网关在包含普通的软件Image之外,在引导
区配置最小软件升级核,最小软件升级核可以连接家庭网关管理平台,
支持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普通的软件Image升级功能。当家庭网关普通
的软件Image不能正常工作时,能够自动启动最小软件升级核运行。
b) 双Image备份方式:家庭网关支持软件的双Image备份功能,在一个
Image出现异常时,能够切换到另一个Image运行。
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
对于LAN上行的网关,完全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家庭网关业务部署与控制;对
于PON上行网关,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进行业务部署与控制的同时,PON网管系统和OLT可配
合完成业务的部署与控制。
1. 业务部署下发
家庭网关接受网关管理下发的业务部署请求,实现对配置参数、QoS参数和业务
参数的部署。
2. 业务控制
家庭网关支持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家庭网关的各种业务参数和配置参
数。具体参数内容请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8. PON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PON上行家庭网关同时支持网关管理平台和EMS的远程管理。远程管理具体
要求见中国移动相关远程管理技术规范要求.
PON上行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实现方式如错误!未指定书签。所示。
OAM/OMCI与TR-069之间的关系和分工为:OAM/OMCI负责PON上行家庭网关
的PON相关功能的远程管理,网关管理平台通过TR-069的方式实现对PON上行
家庭网关的PON无关的L2功能、全部L3功能及更高层功能的远程管理。
EPON上行家庭网关应通过OAM支持FEC查询及配置、掉电上报、用户侧端
口信息和能力查询、搅动功能及相关密钥设置、DBA功能设置、组播FastLeave
能力配置、resetONU等功能,需要支持的具体OAM属性和操作见移动规范。
GPON上行家庭网关支持通过OMCI实现终端光链路相关内容的配置管理,需
要支持的具体ME见移动规范。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设备支持
VirtualEthernetInterfacePoint,作为OMCI管理域和非OMCI管理域(如TR069)
在数据平面的切换点。GPON上行家庭网关支持基于逻辑标识(LOID+password)
的ONU认证功能。
PON上行家庭网关通过TR069的方式实现除了上述OAM/OMCI管理的功能外
的基础类配置以及面向应用的配置。基础类配置包括:WAN连接、DHCPSERVER、
Ping功能、TR-069、家庭网关维护帐号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网络服务管理、
中间件平台管理(可选)、设备告警、状态监视、日志管理、ALG功能开关、断
线重连功能、QoS、UPnP功能启用、IPv6功能启用、WLAN、PORTFORWARDING等;
面向应用的配置包括:WLAN共享应用、VoIP、IPTV、多终端上网等。
图5-2PON上行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5.4.3. 日志功能要求
1. 家庭网关支持日志记录:
包括家庭网关的登录记录、管理配置操作记录、外部攻击记录等。
2. 对日志文件的要求如下:
a) 日志文件要求是txt文本文件;
b) 本地日志文件提供至少存储500条日志的能力;
c) 所有日志文件要求保存在本地,保证断电不丢失;
d) 日志文件可以应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要求上传至管理平台服务器,上
传使用HTTPPost或HTTPPut方式,上传后可以删除/清空;
e) 日志文件格式应符合如下格式:
Manufacturer:XXXX;
ProductClass:XXXX;
SerialNumber:XXXX;
HomeGatewayIP:
HWVer:
SWVer:
(空行)
YYYY-MM-DDHH:MM:SS[Severities]Message
5.5. 预配置要求
5.5.1. 预配置要求
家庭网关的预配置要求参见表5-5。
表5-5预配置要求
项目
设备基本配置
家庭网关web登陆
IP地址
普通用户登陆用
户名/密码
维护管理员登陆
用户名/密码
默认设置
用户名:user??密码:XXXXXX
(6位)
用户名:cmcc?密码:XXXXXXXX
(8位)
备注
6位小写ASCII字
符串(0-9,a-z)
密码由移动定义
的固定值
YYYY为4位随机
无线网络名称:CMCC-YYYY 的ASCII字符串
无线SSID-1名称
采用WPA-PSK加密,密钥:(0-9,a-z,A-Z);
、加密方式以及密
XXXXXXXX(8位) 密钥:随机的8
钥、工作模式
工作在路由模式 位小写ASCII字
符串(0-9,a-z)
无线SSID-2名称
SSID-2与SSID1
以及密钥(user
无线网络名称:CMCC-SHARE; 和LAN侧隔离。
用户不可手动修
默认不加密 SSID2在普通用
改名称、密钥、加
工作在桥接模式 户Web配置页面
密方式)、工作模
中不可见。
式
WLAN是否开启
远程管理配置
允许终端和家庭网关管理平
台连接
采用路由方式的DHCP认证,
家庭网关管理平
仅限制访问CMS管理平台,
台管理通道和接
VLAN为CMS管理专用VLAN
入方式
业务类型为TR069
家庭网关管理平
采用统一域名方式
台的URL地址
TR069功能启用
只开启SSID-1、SSID-2
平台认证终端帐号密码:
远程管理初始认CPE/CPE
证的帐号/密码 终端认证平台帐号密码:
CMS/CMS
启用周期上报的功能,周期为
周期上报时间
12小时
业务及状态配置
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管理平
台下发
业务应用配置
5.6. 硬件要求
5.6.1. 基本要求
家庭网关的硬件设计稳定可靠,能够全面满足本标准所提出的性能指标要
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5.6.2. 硬件能力要求
表5-6网关满足表所列的硬件要求。
类别
系统综合能力
RAM
Flash
要求
250bogoMIPS+
100DSPMIPS以上
32MByte以上
接入型8MByte以上
语音型、增强型
16MByte以上
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
备注
预留1MByte空间用于存放中
间件程序
图5-3家庭网关硬件基本框图
如图5-3所示,家庭网关硬件系统由CPU、Flash、RAM、Switch、USBHUB、
SIMReader(可选支持)、无线等几部分组成。
5.7. 软件要求
5.7.1. 基本要求
软件系统稳定,采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为2.6.x及以上,功能软件
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
5.7.2. 软件基本架构
设备厂商应用程序
IF2
中国移动终端中间
件
IF3
适配层
IF4
LinuxKernel2.6.x
IF1
中国移动业务平
台
IF5
图5-4家庭网关软件系统基本结构
如图5-4所示,家庭网关软件系统由Linux内核、SIM卡适配层、中国移动
中间件、设备厂商提供的应用程序以及中国移动业务平台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适配层、中国移动终端中间件以及相关的适配层为可选要求。
5.7.3. 软件接口要求
(1) IF1具体要求
中间件通过厂商应用程序与移动业务平台交互的通道,接口无特殊要求,能
够保证家庭网关与移动业务平台正常的数据交互即可。
(2) IF2具体要求
接口由中间件规定,由中间件提供接口头文件,主要包括网络收发数据接口、
获取系统时间;
例如:TSMW_net_close,TSMW_net_connect,TSMW_net_receive,
TSMW_net_receive_App等。
(3) IF3具体要求
接口由中间件规定,由中间件提供头文件,包括:获取卡的类型、获取GBA
认证类型、获取SIM卡的IMSI号、执行五元组运算、执行三元组运算等。
例如:TSMW_GetIMSI等。
(4) IF4具体要求
取决于SIM卡读卡器与CPU之间连接接口的接口类型,是通用的系统调用,
例如对于uart接口包括:open/read/write接口等。
(5) IF5具体要求
应用程序和底层OS的接口。
其中,IF2、IF3和IF4为可选要求。
5.7.4. 用户登录要求
用户只能通过WEB界面登录。
5.7.5. 系统升级要求
1. 家庭网关中固件只能由远程进行升级,不能通过家庭网关的WEB界面进
行升级;
2. 家庭网关系统开机后,进入Bootloader的交互界面时需要使用移动维护
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在Bootloader命令交互阶段,可以通过
tftpclient进行升级;
3. 家庭网关系统开机后,进入Bootloader后也可以通过WEBGUI进行升级,
但进入WEBGUI界面时需要使用移动维护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5.8. 配置界面要求
5.8.1. 配置界面要求
1. 用户界面分类
家庭网关WEB管理支持两级用户权限,分别为移动维护权限和终端用户权
限,WEB界面根据对应的权限,分别显示不同的配置内容。
2.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
a) 家庭网关LOGO
要求界面上有中国移动LOGO。
b) 界面风格
要求界面整洁大方,功能区域分隔清晰,字体美观并清晰,色彩简
洁清爽,整体风格应贴近移动整体UI设计。
c) 界面友好
界面设置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能够方便的进行页面切换,对部分
复杂功能与操作具有向导功能,指导用户操作。界面具备完善的帮助功
能,方便用户使用。
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针对移动维护帐号和用户帐号,分两级权限,具体要求:
表5-7配置功能列表(移动维护帐号)
GUI一级栏目
状态
GUI二级栏目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远程管理状态
宽带设置
绑定设置
LAN侧地址配置
WLAN配置
远程管理
QoS
时间管理
路由配置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端口过滤
高级NAT配置
UpnP配置
IGMP设置
日常应用
DMS配置
用户标识
MLD设置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日志文件管理
网络诊断
使用帮助
网络
安全
应用
管理
诊断
帮助
表5-8配置功能列表(终端用户帐号)
GUI一级栏目
状态
GUI二级栏目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网络
安全
应用
管理
帮助
5.9. 设备标识要求
用户侧信息
WLAN配置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日常应用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使用帮助
家庭网关设备标识(设备ID)是唯一标识设备的参数,主要用途如下:
a) 终端网管管理系统唯一标识设备;
b) 家庭网关设备外壳标签标识。
设备ID定义:
设备ID用明码表示,后12位为设备MAC地址(表5-9中G1-G12),MAC地址前4位为设备厂
商识别码(表5-9中G1-G4)。业务平台通过设备ID识别网内的授权机顶盒,条码编码标准遵
循code-128统一格式。
设备ID结构说明:
设备ID是由32位16进制的数字组成,是设备的唯一标识码。
比如为:110000 000001 001 0 0000 00300004C7E7
格式标识:A1A2 B1B2B3B4 C1C2C3C4C5C6 D1D2D3 E1F1F2F3F4
G1G2G3G4G5G6G7G8G9G10G11G12
表5-9设备ID结构说明
号段
A1A2
长度 编号意义
2 表示整个字符串
的校验码,MD5校
验
B1、B2位为省公
司编号
B3、B4位为终端
类型
表示方法
若不支持,固定为00
B1B2B3B4 4 编号规则参见附录A。
B3B4=01:低端机顶盒;
B3B4=02:中端机顶盒;
B3B4=03:高端机顶盒;
B3B4=04:融合型家庭网关;
B3B4=05:智能电视类产品;
B3B4=06:DONGLE类产品;
B3B4=07:接入型家庭网关;
B3B4=08:支持物联网的接入型
家庭网关;
B3B4=其他值:保留。
C1C2C3C4C5C6 6 终端厂商标识符,十六进制编码,由移动统一分
唯一的标识设备配。
厂商
D1D2D3
E1
F1F2F3F4
3
1
4
终端型号
终端的识别符类
型
终端批次
终端的识别符
十六进制编码,厂商自行定义
0:表示以MAC地址;
1:表示终端产品序列号。
十六进制编码,厂商自行定义
如果E1=0:表示网口MAC地址;
如果终端有多个网口,则默认
为0号网口的MAC地址。
E1=1:终端产品序列号,在同一
厂商产品范围内,该序列号唯
一。
G1G2G3G4G5G6G7G8G9G10G11G12 12
条形码样本图例如图5-5所示:
图5-5条形码图例说明
此条形码贴在设备外部,与设备ID一一对应,用于业务办理时快速输入。
注1:设备前16位定义规则
范例“”,定义规则参见“设备ID结构说明”,其中C1C2C3C4C5C6设备厂商认证编号,
入网认证通过后,此编号将附在授予的正式入网证书中,其它位置遵循规则即可。
注2:设备后16位定义规则
范例“C7E7”,定义规则参见“设备ID结构说明”,其中后12位为设备的
识别符,前4位表示终端批次。
5.10. 外观及附件要求
5.10.1. 运营商Logo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正面显着位置应有中国移动Logo标识。中国移动Logo大小适
中、美观、大方,颜色为中国移动蓝。厂家Logo颜色为灰色,不得使用黑色或
彩色。
5.10.2. 设备标签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表面应有相关的设备信息标识,至少包括:
➢ 移动Logo;
➢ 移动设备型号,如:CMC-XX;
➢ 设备标识号;
➢ 厂家Logo;
➢ 厂家型号;
➢ SSID-1名称和WPA密钥信息,如CMCC_YYYY/XXXXXXXX;
➢ LAN侧默认配置IP地址;
➢ 家庭网关终端用户帐号与密码;
以上设备信息标识使用白色铜版纸材质,附背胶,粘贴牢固。
5.10.3. 网关指示灯要求
表5-10指示灯要求
名称
POWER状态
灯
WAN连接状
态灯(仅针
对以太网上
行家庭网
关)
Internet状
态灯(仅针
对以太网上
行家庭网
关,可选)
颜色
绿
绿
标识
POWER
WAN
说明
常亮:表示系统正常上电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
常亮:表示物理连接已建立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物理连接未建
立;
绿
PON状态灯
(针对EPON
上行的设
备)
PON状态灯
(针对GPON
上行的设
备)
光信号状态
灯(E/GPON
上行家庭网
关设备)
LAN状态灯
绿色
Internet 常亮:表示连接已建立,(路由连接获得
了正确IP地址,桥接链路连接正常);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对于多WAN连接
的情况,显示作为缺省路由的那条WAN连
接的状态。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ETH连接未建
立;
EPON 熄灭:表示ONU未开始注册流程;
常亮:表示ONU已经注册;
闪烁:表示ONU正在进行注册。
GPON 熄灭:表示ONU未开始激活流程;
常亮:表示ONU已经激活;
闪烁:表示ONU正在进行激活。
熄灭:表示ONU接收光功率正常;
常亮:表示ONUPON口光模块电源关断;
闪烁:表示ONU接收光功率低于光接收机
灵敏度。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以太网口未连
接网络设备;
常亮:表示网口已连接,但无数据传输;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常亮:表示无线接口已启动;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无线接口被禁
用;
详见错误!未指定书签。
绿色
红色 Optical
绿 LAN1~LAN
3、TV
WLAN状态灯 绿 WLAN
WPS状态灯 绿 WPS
名称
USB状态灯
颜色
绿
标识
USB1~USB
2
布防/撤防绿
状态灯
VoIP状态灯 绿
布防/撤
防
Phone
SIM卡指示
灯
(可选)
绿 SIM
说明
常亮:表示设备已正常连接,但无数据传
输;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USB口未接设
备;
亮:布防成功
灭:撤防成功
常亮:表示已经成功注册到IMS核心网,
但无业务流
闪烁:表示有业务流传输或者正在注册。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无法注册到
IMS核心网;
常亮:SIM卡物理连接正常;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物理连接失败;
5.10.4. 开关与按键要求
网关应具有整机电源开关、整机复位按钮、无线按扭、WPS按扭;
5.10.5.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表面应有各端口、按钮、电源接口、指示灯标识信息,并应和
相关指示灯的标识信息一致。具体如下:
WAN口标识“WAN”;LAN1标识“LAN1”;LAN2标识“LAN2”;LAN3标识“LAN3;
LAN4标识“TV”;Reset标识“Reset”;开关按钮标识“On/Off”;电源插口
标识“Power”;WPS标识“WPS”;WLAN标识“WLAN”;USB标识“USB”;VOIP
标识“VOIP”;(针对语音型网关);模拟电话接口标识“FXS”(针对语音型
网关)。
5.10.6. 设备接口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各类接口使用不同颜色区分,具体要求如下:
电源插口使用黑色接口;WAN口使用红色接口;LAN口使用黄色接口;FXS
口使用灰色接口;
5.10.7. 附件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附件具体要求如下:
电源适配器,输入幅值为:100-240V,50/60Hz,电源线长度1.5米,黑色;
网线,1根RJ45网线,1米,黄色;
电话线(适用于语音型家庭网关),1根RJ11电话线,1米,灰色;
快速配置指导,质保卡和合格证;
5.11. 运行环境要求
5.11.1. 供电要求
输入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为:
表5-11电压要求
Units/
单位
Minimum/最小 Normal/额定值 Maximum/最大
InputVoltage/输入电
Vac 90 100~240 264
压
InputFrequency/输入
Hz 47 60/50 63
频率
输入电流要求为:
在AC输入90V时最大输入电流为0.6A.
输出电压:直流+11.4V~+12.6V
家庭网关(除融合型外)整机(包括电源适配器)最大功耗应小于18W。
对于使用电源适配器的家庭网关,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的EMC要求。
电源MTBF时间为:不小于50000小时。
5.11.2. 环境要求
设备应在表5-12所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表5-12环境要求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KPa)
-5~45 10~95 86~106
设备在环境温度为25℃时运行时,整机外壳任意点温度应不高于45℃。
5.11.3. 抗电磁干扰能力
应符合YD/T968-2002《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5.11.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应符合YD/T968-2002《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5.11.5. 过压过流保护
设备应满足YD/T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对模
拟雷电冲击、电力线感应、电力线接触等指标的要求。
设备电源应具备4KV(差模和共模)的防护能力;用户侧及网络侧接口应具
备0.5KV(差模和共模)的防护能力。
5.12. 认证要求
用户端设备应具工信部入网证、“3C”认证、无委会认证等,并应具有相关
的认证标识。
6.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物联网功能
接入型网关可以通过内置硬件模块或者扩展软件功能,管理物联网设备,实现智能家居
应用。实现方式包括:
(1) 内置433M无线模块和相应软件协议栈的接入型家庭网关:内置433M近距离通信模
块,与家庭内部的传感器模块通信,实现家庭安防、智能家居、健康监护等功能。
(2) 基于低功耗WiFi技术的接入型家庭网关:网关不增加额外硬件,只利用已集成的
标准WiFi模块。家庭内的物联网设备集成低功耗WiFi模块,同普通设备基于同一
WiFi网络架构和协议,网关同设备之间通过WiFi实现基于IP的连接。物联网设备低
功耗WiFi模块通过功率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池供电下长期待机。
6.1.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宜居通的功能要求(内置433M模块)
接入型家庭网关通过内置433M硬件实现宜居通功能,相关要求可参考。
6.1.1. 433M模块要求
接入型家庭网关内置433M模块,物理层及链路层要求遵循第9章中的相关要求。
6.1.2. 外围设备要求
外围安防设备要求参考第6章的相关要求。
6.1.3. 业务功能描述
图6-1宜居通业务架构图
如图6-1所示,宜居通业务架构图包括宜居通平台、用户手机和家庭网关,以及接入型
家庭网关下挂的安防及智能家电设备。接入型家庭网关应具备收集传感器信息及发送控制指
令的功能,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业务平台通信。业务平台可以根据接入型家庭网关
上报的信息与用户手机通信,实现宜居通业务。
6.1.3.1. 安防功能要求
(1)布防撤防:
布防:接入型家庭网关处于警戒状态,当收到传感器告警信号,可以进行成功处理和上
传,适用于家里没人时使用。设防时蜂鸣器发出一声提示(或喇叭发出声音提示已布防。)。
撤防:撤防时,仅对门磁红外告警进行撤防,对于气感等其他设备,撤防时蜂鸣器发出
三声(或喇叭发出声音提示已撤防)。
(2)本地配置管理功能:可通过本地WEB配置管理接口进行如下配置管理:业务服务器URL
地址,告警时段的配置。
(3)终端防抖:终端对于同一ID的安防探头发送的在指定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告警认为是同
一次告警时间,该时间间隔由平台指定。
(4)接警用户配置:用户可以在终端的配置页面上对接警用户进行配置,接警用户配置数
量不少于10个。
(5)对码:用户需要在网关的自服务界面下完成对码操作,在网关的自服务页面中点击对
码按钮。对于报警器上存在对码键的设备,直接按对码键,对于报警器上没有对码键的设备,
触发器报警,此时网关记录该设备ID,完成对码。完成对码后,用户可以在自服务界面中对
网关进行命名。
图6-2宜居通安防业务流程图
6.1.3.2. 家电控制功能
(1)家电对码:
图6-3宜居通智能家电业务流程图
如图6-3所示,用户在接入型家庭网关的自服务页面中输入外围家电ID,接入型家庭网
关发出对码请求,家电收到该对码请求后,返回对码响应,接入型家庭网关记录该家电ID
并完成对码。
(2)家电命名
对码成功后,用户对家电进行命名,家电名称默认为家电1,家电2···
(3)家电控制
家电控制的指令及流程参见第9章相关要求。
6.1.4. 接入型家庭网关配置界面要求
6.1.4.1. 配置界面要求
用户界面分类
接入型家庭网关WEB管理支持两级用户权限,分别为移动维护权限和终端用
户权限,WEB界面根据对应的权限,分别显示不同的配置内容。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
1. 接入型家庭网关Logo
要求界面上有中国移动Logo。
2. 界面风格
要求界面整洁大方,功能区域分隔清晰,字体美观并清晰,色彩简
洁清爽,整体风格应贴近移动整体UI设计。
3. 界面友好
界面设置应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能够方便的进行页面切换,对部
分复杂功能与操作应具有向导功能,指导用户操作。界面具备完善的帮
助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4. 宜居通界面要求
➢ 宜居通功能在一级目录中;
➢ 终端,安防探头,家电,都采用5字节的十六进制数的ID来标识,对码
时采用该ID;
➢ 家电对码:选择家电对码后,弹出编辑框,可以输入十六进制的家电ID,
选择确认后,可以对码成功。家电至少可添加10部,用户对码成功后,
可以查看家电ID。网关可根据平台要求查询与家电的连接状态。
➢ 安防开关:出厂默认是设防状态,关闭需要输入密码,如果用遥控器撤
防终端每次开机后,网关上传当前的安防状态。终端安防状态的改变时,
也上传安防状态到平台;
➢ 宜居通平台地址:设置宜居通服务器地址;
➢ 告警白名单:进入告警白名单菜单可以添加,删除和编辑白名单。白名
单配置页面,有白名单是否已经确认的状态。平台存储白名单用户,终
端每次开机后,终端从平台下载白名单,白名单最多可设置10个;
➢ 告警记录:终端可以存储告警记录,告警记录包括安防探头类别,告警
时间,安防状态,告警记录不低于100条;
➢ 安防探头设置:选择安防探头菜单或者按对码键后,终端进入对码态,
安防探头触发对码后,终端可以对码成功;安防探头列表可以显示已经
对码成功的安防探头,安防探头列表上有删除安防探头功能,有查看安
防探头ID的功能,安防探头最少可添加10个;
➢ 终端名称:在配置页面可以编辑终端名称;
➢ 定时设置:可以设置布防时间段
➢ 延时布撤防:可以设置延时布撤防,延时布撤防仅对菜单设置和按键布
撤防有效,对远程布撤防和遥控器布撤防无效;
➢ 本地告警音:可以设置开启/关闭本地告警声,可以设置告警提示音,告
警声音的时长可以配置;
6.1.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针对移动维护帐号和用户帐号,分两级权限,具体要求:
表6-1配置功能列表(移动维护帐号)
GUI一级栏目 GUI二级栏目
状态
网络
安全
应用
宜居通
管理
诊断
帮助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宽带语音信息
安防状态信息(适用于
增强型,其他可选)
远程管理状态
宽带设置
绑定设置
LAN侧地址配置
WLAN配置
远程管理
QoS
时间管理
路由配置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端口过滤
高级NAT配置
UpnP配置
宽带电话设置
IGMP设置
日常应用
DMS配置
用户标识
MLD设置
安防
智能家电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日志文件管理
网络诊断
使用帮助
表6-2配置功能列表(终端用户帐号)
GUI一级栏目 GUI二级栏目
状态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宽带语音信息
网络 WLAN配置
安全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应用 日常应用
管理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帮助 使用帮助
6.2.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基于低功耗WiFi的物联网功能要求
接入型家庭网关不增加硬件,利用标准的WiFi模块管理物联网外设。网关增加相应的
软件功能,实现设备发现、设备接入、设备管理等物联网功能。
6.2.1. 设备接入功能要求
6.2.1.1. WiFi接入
普通设备和物联网外设都通过WiFi接入家庭网关,物联网外设由于缺少可视化
操作配置界面,因此对待接入流程需要做特殊处理。
物联网外设采用的低功耗WiFi虽然都采用标准的WiFi同网关进行通信,但实
现方案各不相同,提供的配置接口也各不相同。外设的配置接口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几类:
1. 外设通过WPSPBC或WPSPIN方式接入网关。
2. 外设支持AP和STATION两种模式,并提供Web配置接口。外设初始进入
AP模式,用户设备通过WiFi接入外设的AP,利用浏览器访问外设Web配
置界面,配置外设要接入的网关和相关配置信息,重启外设,外设进入
STAION模式,自动接入网关。
3. 厂商提供专用的配置软件客户端,通过私有配置接口配置外设要接入的网关
和相关信息。
6.2.1.1.1. 接入型家庭网关要求
接入型家庭网关要求支持WiFiWPSPBC和WPSPIN功能,并且WPSPIN码出厂
设为固定值。
6.2.1.1.2. 外设要求
外设如果采用WPSPIN方案接入网关,需要预置如下信息:
1. “CMCC-”开头的AP网关;
2. 外设预置网关WPSPIN码,使用这个PIN码发起同网关的WPSPIN连接。
6.2.1.2. DHCP流程要求
外设通过WiFi或以太网接入网关后,使用DHCP协议从网关获取IP地址。外
设在DHCP消息options域中(optioncode=60)携带产品信息,产品类型,制造
厂商,序列号信息。网关根据这些信息获取外设信息,管理外设。
图6-4为外设在DHCP消息中options域的定义:
1. optioncode=60,optioncode占一个字节;
2. Len为vendorclassidentifier的长度,Len占一个字节;
3. vendorclassidentifier包括产品信息、产品类型、制造厂商、序列号信息。
总长度为Len,各信息之间用冒号隔开。
图6-4option60字段格式
7.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魔百盒)
7.1. 类型描述
宽带应用型网关包括一体机和分体机两种产品形态,其中一体机是融合了网
关和机顶盒功能的终端设备;分体机在终端形态上由接入设备(接入型家庭网关)
和应用设备(机顶盒)组成,共同作为中国移动的入户设备。本章中的要求描述,
如果没有标注必选或可选,视为必选要求。
7.2. 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
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参见第5章。分体机接入设备与应用设备通过以太网线或WLAN方式连
接,要求分体机接入设备中连接机顶盒的以太网口和WLAN的SSID工作在路由模式。
7.3. 分体机应用设备要求
7.3.1. 硬件要求
7.3.1.1. 硬件、接口及按键要求
本标准选定一套硬件指标项和相应指标值,将机顶盒分为高、低两档。其中
低档硬件指标项和相应指标值为机顶盒设备的最低要求,机顶盒设备必须满足或
高于该配置。指标项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要求设备必须满足。设备可以
根据产品定位实现可选项指标,以增加功能亮点,可选项不作为判定设备是否通
过测试的指标项。
高档机顶盒的指标项和指标值要求见表7-1。
表7-1高档机顶盒指标项和指标值
指标项 指标子项
外观
指标值要求
色泽(必选项) 外观可定制,LOGO位置可定制
散热设计(必机箱内部无风扇;
选项) 设备在环境温度为25℃时运行时,整机外
壳任意点温度应不高于45℃。
CPU(必选项) ARM架构,双核及以上,主频1.2GHz及以
上
RAM(必选项) 1GB及以上
FLASH(必选4GB及以上
硬件 项)
音频解码(必
选项)
视频解码(必
选项)
视频编码(必支持H.264硬件编码,支持720P@30fps及
选项) 以上分辨率
GPU(必选项) 2核及以上,支持OpenGLES2.x及以上;
无线网络 1) 支持802.11b/g/n,2.4GHz,5GHz;(必
选项)
2) 支持802.11ac;(可选项)
3) 支持WPS,通过相关认证;(必选项)
4) 支持Miracast,通过相关认证;(可选
项)
5) 支持自动搜索并选择SSID的无线连接
配置方式,并可选支持SSID对应无线
信号的强度的显示;(必选项)
6) 支持13个工作信道(Channel1-13),
信道范围符合IEEE802.11协议要求;
(必选项)
7) 支持64bit、128bit方式的WEP加密(密
钥输入支持16进制和ASCII)、WPA-
PSKTKIP加密及WPA2-PSKAES加密(必
选项)
存储(必选项) 支持MicroSD卡(可扩展至32G)
遥控器 支持红外遥控器(必选项)
支持2.4G遥控器(可选项)
蓝牙(必选项) 支持蓝牙4.0
接口 音视频接口HDMI1.4OUT
(必选项)
USB接口(必符合2.0规范,支持FullSpeed、Hi-Speed
选项) 速率要求。用于外接USB存储等设备;至
少支持2个USBHost,1个OTG,最大电流
不低于500mA,工作电压5V
SIM卡接口(可物理特性、电气特性以及机卡间接口遵循
选项) GSM11.11中的规定,传输协议遵循
GSM11.12规定
SD卡接口(必支持SD卡接口和mircoSD卡接口
选项)
以太网接口一个RJ4510/100BaseT网络接口,符合
(必选项) 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
接,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10/100/1000Base-T
IEEE802.3azEEE标准
按键 电源键(必选1
项)
WPS对码按键1
(必选项)
指示灯 电源指示灯开机后为绿色,待机为红色
接口,符合
(必选项)
网络指示灯正常状态为绿色,异常为红色
(必选项)
低档机顶盒的指标项和指标值要求见表7-2。
表7-2低档机顶盒基本指标项
配置项 配置子项 配置要求
外观 色泽(必选项) 外观可定制,LOGO位置可定制
散热设计(必选机箱内部无风扇;
项) 设备在环境温度为25℃时运行时,整机外壳任意
点温度应不高于45℃。
CPU(必选项) ARM架构,单核,主频1GHz及以上
RAM(必选项) 1GB及以上
FLASH(必选项) 4GB及以上
硬件 音频解码(必选
项)
视频解码(必选
项)
GPU(必选项) 单核核及以上,支持OpenGLES2.x或以上;
无线网络
1) 支持802.11b/g/n,2.4GHz;(必选项)
2) 支持5GHz;(可选项)
3) 支持WPS,通过相关认证;(可选项)
4) 支持Miracast,通过相关认证;(可选
项)
5) 支持自动搜索并选择SSID的无线连接
配置方式,并可选支持SSID对应无线
信号的强度的显示;(必选项)
6) 支持13个工作信道(Channel1-13),
信道范围符合IEEE802.11协议要求;
(必选项)
7) 支持64bit、128bit方式的WEP加密(密
钥输入支持16进制和ASCII)、WPA-
PSKTKIP加密及WPA2-PSKAES加密(必
选项)
存储(必选项) 支持MicroSD卡(可扩展至16G)
遥控器 支持红外遥控器(必选项)
支持2.4G遥控器(可选项)
蓝牙(可选项) 支持蓝牙4.0
音视频接口 接口
1) HDMI1.3(及以上)OUT;(必选项)
2) MINIAV;(可选项)
USB接口(必选
项)
按键
指示灯
符合2.0规范,支持FullSpeed、Hi-Speed速率
要求。用于外接USB存储等设备;至少支持2个
USBHost,最大电流不低于500mA,工作电压5V。
SIM卡接口(可物理特性、电气特性以及机卡间接口遵循
选项) GSM11.11中的规定,传输协议遵循GSM11.12规定
SD卡接口(必选SD卡接口和mircoSD卡可以二选一
项)
以太网接口(必一个RJ4510/100BaseT网络接口,符合IEEE802.3
选项) 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支持自动校
验连接网线的功能。10/100/1000Base-T接口,符
合IEEE802.3azEEE标准。
电源键(必选项) 1
WPS对码按键(可1
选项)
电源指示灯(必开机后为绿色,待机为红色
选项)
网络指示灯(必正常状态为绿色,异常为红色
选项)
7.3.1.2. 遥控器要求及参考设计
图7-1遥控器设计示意图
遥控器参考设计示意图如图7-1所示,遥控器参考设计应为7键遥控器,至少包括,方向
键(兼具音量调节和快进、快退功能),确定/返回/开机(关机)/home/菜单/删除,支持
HMDIIN的机顶盒应支持切换按键。
当遥控器为红外遥控器时,有效操作距离应在8米以上,有效操作角度为接收器中心线
正负60度。
7.3.1.3. 电源要求
机顶盒可采用内置或外置电源适配器的方式进行供电。外置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
的EMC要求,且设备自身的电源接口和电源适配器直流输出端接口应为统一的国际标准圆接
口,适配器的直流输出端电源线可选具备EMI吸收磁环,并符合以下要求:
输出电压:直流+11.4V~+12.6V;
输出电流:2A以内。
7.3.1.4. 配件要求
机顶盒设备附件具体要求如下:
电源适配器,电源线长度1.5米;
网线,1根RJ45网线,1.5米;
HDMI线1根,1.5米;
遥控器1;
快速配置指导,质保卡和合格证。
7.3.1.5. 设备标识要求
参见5.9节要求。
7.3.2. 网络侧接口要求
支持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建议支持
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可选支持10/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azEEE标准。
7.3.3. 业务功能要求
机顶盒作为业务承载终端需要承担如下业务和功能:(1)互联网电视应用;(2)家庭
高清视频通话应用;(3)多屏互动功能;(4)家庭卡拉OK功能;(5)语音交互功能。
7.3.3.1. 互联网电视应用
互联网电视是基于家庭网关及其提供的宽带网络,以电视机、大屏幕显示器等为显示终
端,向用户提供高清院线、可点播回看的互联网电视节目等内容的服务。视频内容应经过牌
照方的播控平台审核。
7.3.3.2. 多屏互动功能
要求高档和低档机顶盒集成WiMoSDK。
7.3.3.2.1. 概述
多屏互动功能是基于手机、PAD、机顶盒、电视一体机、PC等多种用户侧终端设备作为
业务展现终端,通过不同终端间的交互,为用户提供在多个终端上进行音频、视频、文字、
图片等多媒体内容共享,多终端间操作控制的功能。通过多终端间的互动能够方便用户进行
业务控制、内容观看以及业务交互,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本节所描述的多屏互动功
能主要指手持终端与连接电视机的机顶盒间的多屏互动。手持终端需要安装多屏互动应用客
户端软件或SDK,可采用二维码方式通过业务平台下发至机顶盒,向用户呈现并引导用户下
载客户端到手机。
7.3.3.2.2. 镜像功能
图7-2镜像功能使用场景
镜像功能是指用户将手持终端上的音视频内容同屏传输到机顶盒连接的电视上,手持终
端的屏幕与电视屏幕保持完全一致,如图7-2所示。采用镜像功能时,手持终端的软件采用
抓屏方式将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编码和封装,再发送到接收端进行解码和播放。
镜像功能通过WiMo或Miracast方式实现,WiMo的具体要求参见附录C,Miracast的要求
参见WiFi联盟Miracast规范。
7.3.3.2.3. 分享功能
图7-3分享功能
分享功能是指用户将手持终端上的音视频内容在与机顶盒连接的电视上播放,如图7-3
所示。同时,手持终端屏幕上显示播放控制界面或其他界面,而无需将手持终端的屏幕传输
到电视上。
遥控器场景:用户可以打开手持终端上的遥控器程序,并通过该程序模拟操作界面对机
顶盒上的互联网电视应用进行控制,如EPG上的光标移动、节目的播放控制等。
媒体共享场景:媒体共享是指各终端自身存储的媒体内容可以被其他的终端设备发现并
播放。手持终端可以将视频内容通过WiFi共享给机顶盒进行播放,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持终
端进行播放控制(如播放、暂停、停止等)。
用户的各类家庭终端(如PAD、PC、手机和网络存储设备等)连接到机顶盒上,用户可
以在任意一台手持终端上对家庭网络内其他设备上的媒体内容进行搜索。
分享功能下的具体要求参见附件D以及
DLNAGuidelines-ArchitectureandProtocols(Aug.2009)。
7.3.3.3.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可选)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功能是基于机顶盒及其提供的宽带网络,以电视机、大屏幕显示器等
为显示终端,以摄像头、麦克风作为输入设备,向用户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通话服务。
7.3.3.4. 家庭卡拉OK功能(可选)
机顶盒通过增加硬件和软件设施,可为用户提供家庭卡拉OK服务。机顶盒可以通过两种
方式实现支持卡拉OK功能:
1. 内置方式:
1) 机顶盒增加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要求提供2个MIC输入接口(6.33mm*2),一
个音频输出接口(SPDIP、AudioR/L、3.5mm接口任意选一);
2) 机顶盒增加硬件混音处理模块:可通过音频接口和HDMI接口同时输出;
3) 增加配件:麦克风、麦克风线。
2. 外接配件方式:支持家庭卡拉OK的外设通过USB同机顶盒相连。外设支持的功能包
括:
1) 带MIC输入接口:6.33mm*2;
2) 支持硬件混音技术,可将麦克风的人声无延时实时播放;
3) MIC音频采样后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USB接口传输给智能机顶盒,以便进行录
音和评分;
4) 外设可自带音箱放音或通过音频输出到家庭现有音响设备;
5) 配件包括:麦克风、麦克风线。
7.3.3.5. 语音交互功能
用户使用语音遥控器或手机客户端,可以通过按键操作或通过语音实现对机顶盒设备进
行常规按键控制,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手机客户端的语音功能向机顶盒设备输入语音控制指
令,对设备进行语音交互控制。
机顶盒要求集成基础语音能力SDK,上层应用程序基于该SDK提供具有语音交互能力的
功能。有三种方式将语音源传输给机顶盒:
1. 基于WiFi的传输:
1) 在手机上开发遥控客户端,利用手机的麦克风和WiFi模块,实现录音并将声音
发送给机顶盒;
2) 机顶盒WiFi模块接收手机遥控客户端发送的语音;
2. 基于蓝牙的传输:
1) 遥控器支持语音录音和蓝牙传输;
2) 机顶盒内置蓝牙软、硬件模块;或通过USB外接蓝牙配件;
3. 基于2.4G的传输:
1) 遥控器支持语音录音和2.4G传输;
2) 机顶盒内置2.4G软、硬件模块;或通过USB外接2.4G配件;
高档和低档机顶盒要求必选集成讯飞基础语音能力SDK。
7.3.4. 软件要求
7.3.4.1. 操作系统要求
机顶盒应安装安卓4.0及以上的操作系统。
7.3.4.2. 软件协议要求
机顶盒需支持如下软件协议:网络协议:IPV4/IPV6双协议栈,TCP、UDP、PPPoE、DHCP
等;应用协议:HLS、RTP、RTCP、RTSP、HTTP1.1、SSL2.0/3.0、SOAP、UPNP等。
浏览器能力要求:机顶盒的浏览器对于HTML标签和CSS的支持至少达到HTML5、CSS3,浏
览器支持AJAX,除此之外,机顶盒的浏览器还应支持以下功能:
在页面中的输入框中,应支持通过软键盘实现英文、中文的输入;支持浏览类业务背景
音频的下载及流播放、按键音效与背景音乐的混音播放;应支持跨页面时背景音的连续5分
钟以上的循环播放;支持本地菜单,且支持进行本地菜单和采用浏览器技术的菜单的切换。
支持多窗口功能,即允许在业务需要时实现多个窗口的同时运行。
外挂字幕的要求:
外挂字幕是指字幕文件是独立于视频文件的,播放时使用字幕插件调用字幕,叠加到视
频当中。机顶盒至少支持SRT和SUB两种格式外挂字幕的显示,字幕字库支持GBK、IS08859,
并支持简体中文字体及英语字体的显示,其中简体中文字体应支持黑体和宋体。字幕的显示
应保持与视音频的同步,且允许用户在节目观看中进行多字幕间的切换。
7.3.4.3. 编码及解码能力要求
7.3.4.3.1. 编解码能力要求
机顶盒的编解码能力要求如表7-3所示:
表7-3机顶盒的编解码能力要求
互联网和本地视频解码 编码格式:MPEG1、MPEG2MainProfile@HighLevel、
MPEG4、VC-1、WMV7/8/9(可选)、DIVX(可选)、
XVID、RM/RMVB(可选),
H.264HIGHPROFILE@LEVEL4.1;
分辨率:最大可达1080P;
帧率:大于25fps
编码模式:CBR/VBR;
封装格式:TS、MP4、MKV、AVI、RM/RMVB(可选)、
FLV/F4V;
码率:互联网视频最大可达20Mbps,本地播放最
大可达40Mbps;
4k分辨率(可选):H.264(MPand)分辨率最高支
持HighTier?)分辨率最高支持4096x2160@30fps
3D视频解码 编码格式:H.264;
3D格式:FrameCompatible3DFormat,FHD3D(可
选);
分辨率:最大可达1080P;
编码模式:CBR,未来扩展支持VBR;
封装格式:TS;
码率:最大可达20Mbps;
音频解码 要求支持MPEG-1LAYER1/2、MPEG-1layer3、
MPEG-2AACLC/MAIN、MPEG-4AACLC/MAIN(可选)、
HE-AACV1/V2(可选)、EAC-3(可选)、WAV(可
选)、WMA(可选)、PCM、针对于超高清(1080P)
的高码率内容解码,支持Dolbydigitalplus及
DTS(透传要求高档机顶盒必选、低档机顶盒可选;
解码要求高档机顶盒必选、低档机顶盒可选)。
7.3.4.3.2. 音视频播放质量要求
在有网络保证前提或本地媒体播放时,要求机顶盒播放视频的质量为:
1. 正常播放节目时无马赛克、无明显跳动、停滞感。
2. 正常播放节目时无唇音不同步现象。
3. 节目快进、快退时无马赛克。
4. 节目快进、快退时,图像帧显示清晰。
5. 节目从快进、快退、暂停恢复到正常播放状态无马赛克。
采用主观评价方式,要求机顶盒播放音频的质量为:
1. 正常播放节目时,声音流畅,无停顿。
2. 机顶盒首次开机初始音量应在最大音量的中间值附近,后续每次开机时音量应保持
上次关机时用户设置的音量。
3. 播放不同内容,音量大小保持一致。
7.3.4.4. 屏幕管理要求
机顶盒的界面接受平台的管理,包括屏幕的划分、每个屏幕上展现的业务以
及展现方式等;
机顶盒能够从网络侧获取更新的屏幕程序,并在开机时检测是否有更新的屏
幕程序,如果有,完成安装。
7.3.4.5. 防刷机要求
刷机是指未经中国移动许可,擅自更改机顶盒重要配置甚至修改整个操作系统的行为。
为防止刷机,机顶盒应实现以下功能:
1、 关闭机顶盒通过ADB被调试的通道。外部设备不可以通过ADB调试机顶盒。
2、 将重要分区设置为只读模式。如:system分区。
3、 进入recovery模式之前,需要对镜像进行版本校验、MD5校验。进入recovery之后,
需要对升级镜像做签名校验。签名通过的软件可以升级,否则不允许升级,并跳出
recovery模式。
7.3.5. 管理要求
7.3.5.1. 操作管理
机顶盒应支持在断电状态下,通过面板电源按键进行开机(也可以直接通过连接电源开
机),同时,应支持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遥控器上的电源进行开机;机顶盒应在10秒内,完
成从开机状态到待机状态的切换。机顶盒应该支持休眠或待机工作状态。
机顶盒的开机时间应小于60秒,开机时间包括了系统加载,网络连接,连接服务器,版
本更新,进入主界面的时间。
图7-4机顶盒开机流程示意图
机顶盒的开机流程如图7-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机顶盒正常启动;
2、判断机顶盒是否为初次开机,如是则跳转至步骤3;否则跳至步骤7;
3、终端管理平台利用初始账号认证通过后,反向修改终端认证账号;
4、终端管理平台向机顶盒配置业务参数;
5、设备通过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开户预留手机号,提交平台后手机将获取验证码,用户
将验证码输入并提交平台验证;详细流程请参见《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家庭宽带类应用
分册》7.1.2节“终端方式开户流程”内容;
6、平台验证通过后返回用户ID及密码,机顶盒进行安全存储;
7、正常开机登录进行终端认证;
8、判断机顶盒是否需要升级,是则跳转至步骤8;否则跳至步骤10;
9、机顶盒发起系统升级流程,升级完成后返回执行步骤1;
10、进行用户认证;
11、正常使用机顶盒业务。
7.3.5.2. 软件管理
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可以对机顶盒上安装的软件进行管理,未经中国移动许可的应用,不
能在机顶盒进行安装。机顶盒不得支持通过USB/SD卡接口安装应用程序。系统默认关闭“允
许安装非电子市场提供的应用程序”选项,并不给用户显示。
7.3.5.3.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指对机顶盒本地文件的显示、查询、排序、删除等,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文件目录:支持用户自定义本地存储的文件目录,支持本地存储的文件目录访问;
文件查询:支持按照文件名称的拼音首字母、中文关键字查询;
文件排序:支持按照时间、名称等顺序排列,默认按照下载时间进行排序;
分类显示:支持按文件类型进行显示,类型至少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游戏、字幕等;
文件预览:显示文件简介,简介内容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下载时间、
文件简要内容等。
文件删除:支持对本地存储内的单个文件、多个文件或全部文件的删除操作,删除前显
示提醒确认信息。
支持外接存储设备的读写管理,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至少包括NTFS,FAT32和FAT64(可
选)
机顶盒应支持对本地文件存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文件进行播放的功能。
7.3.5.4. 配置管理
机顶盒应在出厂时进行终端本身参数的设置,并应支持通过本地管理菜单、局域网连接
的配置页面或工具等多种方式进行家庭网关本身相关参数的配置及查看。机顶盒设置管理需
区分管理员权限及用户权限,管理员权限大于用户权限,并包含用户权限可访问、查看、修
改的内容。用户权限对于注明管理员权限可操作的内容,无权访问、查看、修改。
机顶盒必须支持基于网络的自动下载、升级功能,支持强制升级和可选升级,其中强制
升级在家庭网关重新启动后强制进行,而可选升级由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升级。升级相关的提
示在升级包下载完成后进行,下载过程用户不感知。机顶盒必须支持以下的本地配置和查看:
1.基本设置
业务信息:可支持管理员权限查看家庭网关管理平台(主备地址)、时间同步服务器地
址、升级服务器地址,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终端用户账号及密码,其中用户账号不超过16
位。
机顶盒支持在管理员权限下配置主备认证服务地址。在连接主认证地址超时的情况下,
将在30秒内进行不超过3次的重试,若30秒后主认证地址仍然无响应,则应自动连接备用认
证地址。
2.系统信息
设备信息: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机顶盒厂家名称、设备型号、终端序列号等;
版本信息: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机顶盒软件版本、硬件版本等;
网络信息: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机顶盒MAC、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无
线信号状态及强度(可选)等;
3.高级设置
可支持用户权限对于机顶盒的高级设置选项进行访问和设置,主要包括与机顶盒操作系
统等相关信息的查看及设置,如语言文字、输出制式、所属时区等。
4.恢复默认设置
机顶盒允许用户权限进行恢复默认设置的操作;默认设置是指在机顶盒出厂时完成的对
于机顶盒部分参数的预先配置。通过“恢复默认设置”即可将机顶盒已配置的参数恢复为出
厂时的配置。其中,机顶盒的默认配置或出厂配置参数如下:
双栈模式:开启;
连接方式:DHCP;
终端管理用户帐号及密码;
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地址;
5.终端配置
(1)局域网配置(可选)
机顶盒应支持管理员权限在局域网内部,通过电脑或专用工具以Web或图形客户端的方
式对机顶盒进行配置。机顶盒对于通过局域网进行配置的方式应支持密码保护,且可配置及
查看的参数不应少于本地配置中列出的参数。
(2)远程配置
机顶盒应支持管理员权限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实现对于机顶盒的远程管理和配置。
7.3.6. 其他要求
7.3.6.1. 供电要求
对于机顶盒,整机正常运行时功耗不大于15w,待机功耗在2w以下,对于
一体机,整机正常运行时功耗不大于30w,待机功耗不大于5w。
对于使用电源适配器的家庭网关,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的EMC要求。
电源MTBF时间为:不小于20000小时。
7.3.6.2. 环境要求
设备应在表7-4所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表7-4环境要求
温度(℃)
-5~45
7.3.6.3. 噪声要求
相对湿度(%)
10~95
大气压力(KPa)
86~106
机顶盒工作时,噪声不得高于30dBA。
7.4. 一体机设备要求
7.4.1. 网络侧接口要求
支持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建议支持
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可选支持10/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azEEE标准。
7.4.2.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参见第5.2节。
7.4.3. 业务功能要求
业务功能应支持第5.3.3节要求的各项功能。
7.4.4. 软件要求
软件要求参见第5.3.4节。
7.4.5. 管理要求
对于一体机的网络接入功能的管理要求参见第5.4节,对于应用功能的要求参见本标准
第7.3.5节。
7.4.6. 硬件要求
对于一体机的硬件除满足参见表7-1、7-2要求外,还要求支持2~4个LAN
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
的功能。
7.4.7. 其他要求
7.4.7.1. 供电要求
整机正常运行时功耗不大于30w,待机功耗不大于5w。
对于使用电源适配器的家庭网关,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的EMC要求。
电源MTBF时间为:不小于20000小时。
7.4.7.2. 环境要求
设备应在表7-5所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表7-5环境要求
温度(℃)
-5~45
7.4.7.3. 噪声要求
一体机工作时,噪声不得高于30dBA。
相对湿度(%)
10~95
大气压力(KPa)
86~106
8. 编制历史
表9-1编制历史表
版本号
1.0.0
更新时间
2012-9-13
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
本设备规范规定了中
国移动家庭网关的设
编制人
郭毅峰、刘
聪
技术审核人 部门审核人
张慧媛 封令隽
备形态、接口、功能、
管理、安全、性能、
运行环境、设备软硬
件、基本应用和用户
界面等要求
2.0.0 2013-7-3 增加了融合型家庭网
关的描述,删除了语
音型网关的要求。修
订了宽带应用型网关
分体机部分的相关描
述。
重新定义支持物联网
功能的接入型家庭网
关;修改了设备ID的
定义;增加了家庭卡
拉OK要求;增加了语
音交互功能要求;增
加了其他硬件功能要
求。
梅海波,李
建坤
刘聪 郭晓岩
3.0.0 2014-5-25 张勇浩 刘聪 郭晓岩
附录A 省公司代码
省公司代码见表A-1。
表A-1省公司代码列表
内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古
32 33 34 35 36 37 38
辽宁 吉林
黑龙
上海 江苏
江
39 40 41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 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西藏 全国
62 99
附录B 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
B.1告警编号规则
a) 告警编号采用6位数字:
b)
第1位:告警所属主分类;
第2、3位:告警所属次分类;
第4、5、6位:序列号,序列号从000~999,500后可由厂商自定义。
前三位定义见表B-1。
c)
表B-1告警编号前三位定义
第1位含义
1:设备告警
第2、3位含义
00与主机、板卡有关的硬
件故障
01与网络有关的硬件故障
02与存储有关的硬件故障
03与外设有关的硬件故障
04终端设备告警
2:质量告警 01越门限告警
02信号源引起的服务质量
下降
3:处理出错告
警
01软件错误引起的故障
02配置错误引起的故障
03安全相关的故障
4:通讯告警
5:环境告警
01连接中断
B.2设备告警信息列表
设备告警信息见表B-2。
表B-2设备告警信息表
告警类
别
告警名称 告警编
号
告警
/消
警
告警级别 附加信息 触发条件
设备功
能类
设备状
态、统
计参数
类
文件相
关
设备重启 104001
端口不可用 104006
CPU使有率过高 104030
日志空间受限 104031
主要/次
要告警
严重告警 端口号
主要告警
主要告警
设备重启
端口不可用
连续5分钟
在95%以上
不能满足
8.1.4的要
求
管理员登录连续
错误次数超过最
大值
误码率超门限
加解密失败率超
门限
可用带宽不足
文件服务器不可
达
文件服务器用户
名/密码错误
下载文件超时
服务器上无指定
文件
更新配置文件失
败
备份配置文件失
败
恢复配置文件失
败
配置文件不可用
软件升级失败
104032 次要告警
超过10次
大于1%
大于1%
可用带宽低
于业务需求
文件服务器
不可达
文件服务器
用户名/密
码错误
超过5分钟
找不到文件
更新未正确
完成
备份未正确
完成
恢复未正确
完成
文件校验出
错
升级未正确
完成
不够存放文
件
软件自动上
报
无法上传
104033
104034
104035
104050
104051
次要告警
次要告警
主要告警 当前可用带
宽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104052
104053
104054
104055
104056
104057
104058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Flash空间不足 104059
用户自助软件升
级上报故障
日志文件无法上
传
104060
104061
告警类
别
告警名称 告警编
号
告警
/消
警
告警级别 附加信息 触发条件
业务类IMS服务器不可104102
-VoIP 达
注册失败-鉴权104104
失败
注册失败-其他 104105
注册无响应 104106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服务器不可
达
鉴权失败
其他原因导
致注册失败
注册无响应
附录C WiMo协议说明
C.1设备类型和功能流程
WiMo设备类型主要包括:
发送端设备(TX)——通常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
记本电脑、游戏掌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其内置WiMo芯片/协议栈或
外接WiMo发送端外设,负责将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视频内容和同步音频
内容实时传送至接收端设备
接收端设备(RX)——为显示设备,例如电视、液晶显示器、投影仪,
PC,平板电脑等,其内置WiMo芯片/协议栈或外接WiMo接收端外设,负
责将接收到的、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视频内容和同步音频内容实时
解码并输出至显示屏和声音播放器
两类设备的工作流程如图C-1所示:
图C-1WiMo设备功能流程图
C.2网络连接
WiMo的网络连接是指WiFi网络的连接建立过程,具体WiFi连接技术可参
考[1],[6]标准。
WiMo发送端及接收端在与AP通信的过程中应遵循WiFi标准的鉴权、关联
流程,采用一定的安全机制,如WEP、WPA、WPA2等,本标准推荐采用安全级别
较高的WPA2。
WiMo发送端及接收端设备应支持多种方式的IP地址分配方式,如DHCP方
式、静态地址或Auto-IP。无论采用何种IP地址分配方式,需确保发送端设备
和接收端设备在同一广播域中,可相互寻址。
C.3设备连接
WiMo设备连接流程主要指在底层无线网络(如WiFi网络)连接后,发送方
设备与接收方设备通过WiMo协议,基于请求-应答通信机制,相互之间进行消息
和数据发送的过程。
如图A-2所示,为发送端与接收端建立连接、数据传送、断开连接的逻辑流
程图:
图C-2设备连接流程图
发送端通过广播消息向广播域内的潜在接收端发送Discover消息;
接收端对Discover消息进行响应,发送端获取接收端的信息,包括
IP地址、消息端口等;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起连接请求(消息中带版本信息及发送端支持的
媒体编码信息);
接收端响应连接请求(信息中同时带上接收端支持的媒体编码信
息);
发送端发送带密码的密码验证请求(密码可通过MD5加密);
验证通过,接收端回复连接成功消息;
发送端/接收端定时更新状态,维护连接心跳;
发送方根据网络带宽及应用场景设定,采用收发双方均支持的编解
码格式进行WiMo信息的发送,接收端实现接收和解码输出;
任意方均可发起断开请求,并中断连接。
C.4媒体格式要求
编解码流程
WiMO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方案,包括M-JPEG、H.264编码,WiMo技术采用的
视频编解码算法及码流格式遵从现有国际标准,以确保不同厂商的实现方案能够
互相兼容。为更好实现低时延、高清晰的要求,具体的实现可进行相应适配或预
处理。
C.4.2M-JPEG视频编解码方案
WiMo技术采用M-JPEG作为视频编解码方案之一。要求M-JPEG编解码符合
baseline过程所规定的指标。Baseline过程的指标参数要求如下:
图C-3指标参数要求
C.4.3H.264视频编解码方案
WiMo技术采用H.264作为视频编解码方案之一。要求H.264编解码符合
baselineprofile,3.0到4.0级所规定的指标。具体指标参数要求如下:
I,P片,无B片
无多参考帧
采用CALVC熵编码
采用In-LoopDeblockingfilter
采用4:2:0采样格式
8位采样
C.4.4音频编解码流程
WiMo技术支持三种音频编解码方案:LPCM,AAC,MP3。
具体指标参数要求如表C-1所示:
表C-1指标参数要求
格式 描述
LPCM44.1 LPCM44.1ksps,16bits,
2ch;CDQualityAudio
LPCM16-48-x2 LPCM,48ksps,16bits,2
Ch
LPCM16-48-x4 LPCM,48ksps,16bits,4
Ch
LPCM16-48-x6 LPCM,48ksps,16bits,6
Ch
LPCM16-48-x8 LPCM,48ksps,16bits,8
Ch
LPCM20-48-x2 LPCM,48ksps,20/24bit
s,2Ch
格式 描述
LPCM20-48-x4 LPCM,48ksps,20/24bit
s,4Ch
LPCM20-48-x6 LPCM,48ksps,20/24bit
s,6Ch
LPCM20-48-x8 LPCM,48ksps,20/24bit
s,8Ch
LPCM16-96-x2 LPCM,96ksps,16bits,2
Ch
LPCM16-96-x4 LPCM,96ksps,16bits,4
Ch
LPCM16-96-x6
Ch
LPCM16-96-x8
Ch
LPCM20-96-x2
LPCM20-96-x4
LPCM20-96-x6
LPCM20-96-x8
LPCM16-192-x2
LPCM16-192-x4
LPCM16-192-x6
LPCM16-192-x2
LPCM20-192-x4
LPCM20-192-x6
AAC_LC_2_44.1
LPCM,96ksps,16bits,6
LPCM,96ksps,16bits,8
LPCM,96ksps,20/24bit
s,2Ch
LPCM,96ksps,20/24bit
s,4Ch
LPCM,96ksps,20/24bit
s,6Ch
LPCM,96ksps,20/24bit
s,8Ch
LPCM,192ksps,16bits,
2Ch
LPCM,192ksps,16bits,
4Ch
LPCM,192ksps,16bits,
6Ch
LPCM,192ksps,16bits,
2Ch
LPCM,192ksps,20/24bi
ts,4Ch
LPCM,192ksps,20/24bi
ts,6Ch
44.1ksps,16bitspersa
mple,2ch,MPEG-2AAC-LCusi
ngADTS
48ksps,16bitspersamp
le,2ch,MPEG-2AAC-LCusing
ADTS
48ksps,16bitspersamp
le,4ch,MPEG-2AAC-LCusing
ADTS
48ksps,16bitspersamp
le,6ch,MPEG-2AAC-LCusing
ADTS
描述
48ksps,16bitspersamp
le,8ch,MPEG-2AAC-LCusing
ADTS
AAC_LC_2_48
AAC_LC_4
AAC_LC_6
格式
AAC_LC_8
附录D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牌照合作注册机制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的设备ID在终端出厂时指定,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的
牌照方注册标识,在家庭网关首次开机并完成业务开通时,由业务平台根据家庭
网关业务开通时的牌照方分配给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该注册标识将作为牌照方
进行登记、注册备案的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唯一标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一个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只能在一家牌照方的播控平台注册备案。
附录E 家庭网关命名规则
终端设备型号格式为CMC-xx,其中CMC是ChinaMobileCPE的缩写,表示中
国移动的家庭网关产品;第一个“x”代表家庭网关的上行接入方式,用两位十
进制数标识;第二个“x”代表家庭网关形态,用字母标识。如GPON上行接入型
网关命名为CMC-02A,以太网上行语音型网关命名为CMC-01B。
图F-1家庭网关命名规则
2024年10月25日发(作者:泉嗣)
╳╳-╳╳╳
中
国移动通信企
QB-
业标
-╳╳╳╳
准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omeGateway
版本号:3.0.0
-╳╳-╳╳发布 ╳╳╳╳╳╳╳╳-╳╳-╳╳实施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 录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错误!未指定书签。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DLNA(可选)............................................................................................................... 错误!未指定书签。
5.6.硬件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
错误
!
未指定书签。
操作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 言
本标准明确了中国移动家庭网关需求,是家庭网关终端需要遵从的技术文
件。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是实施家庭业务的依据之一。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接口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网管和
维护要求、软硬件系统要求以及运行环境等要求。
本标准是家庭网关设备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称或预计的名
称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册
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
本标准需与《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
共享分册》、《宜居通业务技术规范》、《家庭宽带类业务技术规范》、《家庭
网关管理技术规范》、《宜居通终端技术规范》配套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标准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移 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勇浩、梅海波、李建坤、刘聪、郭毅峰、陈心昕、黄
薇、周丹、殷端、张彪、杨彦、刘松鹏、封栋梁、金波、叶朝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的设备形态、接口、功能、管理、安全、性能、运行环
境、设备软硬件、基本应用和用户界面等要求,供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是开发研制
接入型和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2G/3G/4G移动网络、有线宽带网络环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表2-1规范性引用文件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邮
电
部
IE
EE
YDN065-
[1]
1997
[2] YDN069-
1997
[3] YD/T983
-1998
[4] YD/T965
-1998
[5] YD/T968
-2002
[6] YD/T993
-2006
IEEE802
[7]
.1D
《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STP:SpanningTreeProtocol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IE
EE
IE
EE
IE
EE
IE
EE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IT
U
US
B
3G
PP
DL
NA
UP
nP
ET
SI
IEEE802
[8]
.1p
IEEE802
[9]
.1Q
[10] IEEE802
.3
IEEE802
[11]
.11
LANLayer2QoS/CoSProtocolforTrafficPrioritization
VirtualBridgedLocalAreaNetworks
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CSMA/CD)acce
ssmethodandphysicallayerspecifications
WirelessLocalAreaNetwork
Digitalnetworkechocancellers
Pulsecodemodulation(PCM)ofvoicefrequencies
7kHzaudio-codingwithin64kbit/s
DualRateSpeechCoderforMultimediaCommunicationsTransmittingat5
.3and6.3kbit/s
Codingofspeechat8kbit/susingconjugate-structurealgebraic-code
-excitedlinearprediction(CS-ACELP)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Generalcharacteri
stics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PhysicalMediaDep
endent(PMD)layerspecification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Transmissionconv
ergencelayerspecification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s(G-PON):ONTmanagementand
controlinterfacespecification
UniversalSerialBusSpecificationRevision2.0
Digital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ssystem(Phase2+);
SpecificationoftheSubscriberIdentityModule-MobileEquipment(SI
M-ME)interface
DLNA?InteroperabilityGuidelines
UniversalPlugandPlay
Digital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ssystem(Phase2+);
SpecificationoftheSubscriberIdentityModule-
MobileEquipment(SIM-ME)interface
[12]
[13]
[14]
[15]
[16]
ITU-TG.
168
ITU-TG.
711
ITU-TG.
722
ITU-TG.
723
ITU-TG.
729
ITU-TG.
[17]
984.1
ITU-TG.
[18]
984.2
ITU-TG.
[19]
984.3
ITU-TG.
[20]
984.4
USB2.0
[21]
GSM11.1
[22]
1
DLNA1.5
[23]
[24]
UPnPIGD
1.0
GSM11.1
[25]
1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GSM11.1
[26]
2
RFC1750
[27]
RFC2046
[28]
RFC2131
[29]
RFC2132
[30]
RFC2236
[31]
RFC2327
[32]
RFC2373
[33]
RFC2460
[34]
RFC2462
[35]
Digitalcellulartelecommunicationssystem(Phase2);Specification
ET
ofthe3VSubscriberIdentityModule-MobileEquipment(SIM-ME)interf
SI
ace
RandomnessRecommendationsforSecurity
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MIME)PartTwo-MediaTypes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
DHCPOptionsandBOOTPVendorExtensions
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V2
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IPVersion6AddressingArchitecture
InternetProtocol,Version6(IPv6)Specification
IPv6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AMethodforTransmittingPPPOverEthernet(PPPoE)
HTTPAuthentication:BasicandDigestAccessAuthentication
IPNetworkAddressTranslator(NAT)TerminologyandConsiderations
MultiprotocolEncapsulationoverATMAdaptationLayer5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MLD)forIPv6
RTPPayloadforDTMFDigits,TelephonyTonesandTelephonySignals
TheSIPINFOMethod
TraditionalIPNetworkAddressTranslator(TraditionalNAT)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36]
RFC2516
[37]
RFC2617
[38]
RFC2663
[39]
RFC2684
[40]
RFC2710
[41]
RFC2833
[42]
RFC2976
[43]
RFC3022
[44]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RFC3260
[45]
NewTerminologyandClarificationsforDiffserv
SIP: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
ReliabilityofProvisionalResponsesin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
ol(SIP)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LocatingSIPServers
AnOffer-AnswerModelwiththe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SDP)
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UPDATEMethod
IntegrationofResourceManagementand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
IP)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forIPv6(DHCPv6)
PrivateExtensionsto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forAssert
edIdentitywithinTrustedNetworks
TheReasonHeaderFieldfor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for-IPv4)OptionforSessi
onInitiationProtocol(SIP)Servers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ExtensionforInstantMessaging
STUN-SimpleTraversalofUserDatagramProtocol(UDP)Through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s(NATs)
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ReferMethod
RTP:ATransportProtocolforReal-TimeApplications
IPv6PrefixOptionsfor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DHCP)ver
sion6
DNSConfigurationoptionsfor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for
IPv6(DHCPv6)
Vendor-IdentifyingVendorOptionsfor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
tocolversion4(DHCPv4)
EarlyMediaandRingingToneGenerationin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
col(SIP)
[46]
RFC3261
?
RFC3262
[47]
RFC3263
[48]
RFC3264
[49]
RFC3311
[50]
RFC3312
[51]
RFC3315
[52]
RFC3325
[53]
RFC3326
[54]
RFC3361
[55]
RFC3428
[56]
RFC3489
[57]
RFC3515
[58]
RFC3550
[59]
RFC3633
[60]
RFC3646
[61]
RFC3925
[62]
RFC3960
[63]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IE
TF
BB
F
BB
F
BB
F
BB
F
3G
PP
3G
PP
3G
PP
3G
PP
RFC4028
[64]
RFC4541
[65]
RFC4730
[66]
RFC4861
[67]
RFC4862
[68]
RFC1750
[69]
RFC2046
[70]
SessionTimersinthe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
Considerationsfor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IGMP)andMult
icastListenerDiscovery(MLD)SnoopingSwitches
A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SIP)EventPackageforKeyPressStimulu
s(KPML)
NeighborDiscoveryforIPversion6(IPv6)
IPv6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
RandomnessRecommendationsforSecurity
MultipurposeInternetMailExtensions(MIME)PartTwo-MediaTypes
CPEWANManagementProtocol
GatewayDeviceVersion1.1DataModelforTR-069
ProvisioningParametersforVoIPCPE
FrameworkforTR-069EnabledPONDevices
USIMandICcardrequirements
UICC-terminalinterface;Physicalandlogicalcharacteristics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TR-069
TR-098
TR-104
TR-142
TS21.11
1
TS31.10
1
TS31.10
2
TS31.11
1
CharacteristicsoftheUSIMapplication
USIMApplicationToolkit(USAT)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79]
QB-B-00
《中国移动EPON设备技术要求》
5-2010
[80]
QB-B-00
《中国移动GPON设备技术要求》
4-2010
[81]
QB-C-00
《》
3-2011
[82] 《中国移动
序
号
标准 标准名称
发
布
单
位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集
团
公
司
[83]
QB-E-01
《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0-2012
[84]
QB-D-04
《中国移动TD家庭网关承载业务规范》
2-2009
[85] 《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表3-1缩略语
词语
433M
AAC
解释
433MhzRFtransceiver/receivermodule433MHz无线模块
AdvancedAudioCoding
高级音频编码
词语
AJAX
ALG
ARM
ARP
ATM
AVI
Base-T
BBF
CAR
CBR
CDS
解释
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
ApplicationLayerGateway应用层网关
AcornRISCMachine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
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送模式
AudioVideoInterleaved音频视频交错格式
BasebandTwistedPair基带双绞线对
BroadBandForum宽带论坛
CommittedAccessRate承诺接入速率
ConstantBitRate固定码率
ContentDirectoryServer内容分发服务
ChallengeHandshakeAuthenticationProtocol询问握手认
CHAP
证协议
CPE CustomerPremiseEquipment用户侧设备
CPU 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
CS CircuitSwitched电路交换
CSCF CallSessionControl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CSS CascadingStyleSheet级联样式表
CWMP CPEWANManagementProtocol用户侧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
DDNS DynamicDomainNameServer动态域名解析
DHCP 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HCPv6 DHCPforIPv6基于IPv6的DHCP协议
DHCP-PD DHCPprefixdelegationDHCP地址委派
DHCPv6-PDHCPv6prefixdelegationDHCPv6地址委派
D
DIVX 将影片音频由MP3来压缩、视频由MPEG-4技术来压缩的数字
多媒体压缩格式
DLNA DigitalLivingNetwork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
DMS DigitalMediaServer数字媒体服务器
DMZ De-MilitarizedZone非管理区
DTMF Dual-ToneMulti-Frequency双音多频
DNS DomainNameServer域名服务器
Dolbydig杜比数字音频增强技术
italplus
DoS DenialofService拒绝服务
DSCP 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差分业务编码
DSP 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
EEE EnergyEfficientEthernet高效节能以太网
EMS Element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
EMI 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
EPON 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词语
FAT
FAT32
FrameCom
patible3
DFormat
FEC
FHD3D
FL
FLV
FSK
FTP
FXS
GBK
解释
FileAllocationTable文档分配表
FileAllocationTable32bit32位的
兼容3D视频帧格式
ForwardErrorCorrection前向纠错
FullHighDefinition3D高清分辨率3D视频
FlowLabel流标签
FLASHVIDEOAdobe公司为推出的支持H.264的流媒体格式
Frequency-shiftkeying频移键控
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
ForeignExchangeStation外部交换站
ChineseInternalCodeSpecification汉字国际规范
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
GPON
络
GSM 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UI GraphicUserInterface图形化用户接口
H.264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共同提出
数字视频压缩格式
HDMI 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GW HomeGateway家庭网关
HLS HTTPLiveStreamingApple的动态码率自适应技术
Hi-Speed HIGHSPEEDUSB2.0规范中定义的速率要求
HTML Hypertext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
HTTP 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IAD IntegratedAccessDevice综合接入设备
IAID IdentityAssociationforPrefixDelegation前缀下发关联
标识
IEEE 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电气和
电子工程师协会
IGD IntegratedGatewayDevice综合网关设备
IGMP 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网间组信息协议
IP 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PSec InternetProtocolSecurity网际网络协定安全规格
IPTV 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交互式网络电视
IMS IPMultimedia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ISO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
化组织
L2TP Layer-2TunnelingProtocol第二层穿隧协定
LDPC Low-densityParity-check低密度校验
LTE 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
词语
MAC
MIMO
MIPS
Miracast
解释
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
MillionsofInstructionsPerSecond百万条指令/秒
由Wi-Fi联盟制定以Wi-Fi直连(Wi-FiDirect)为基础的无
线显示标准
mircoSDC微型闪存卡
ard
MKV MatroskavideoMatroska格式封装的视频格式
MLD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组播侦听者发现
MOS MeanOpinionScore平均意见得分
MPEG MovingPicturesExperts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
MPEG-4 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公布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
MTBF MeanTimeBetweenFailure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NAT 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
NTFS NewTechnologyFileSystem新技术文件系统
NTP NetworkTime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
OAM Operation,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
OFDM 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
OLT 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
OMCI ONUManagementandControlInterfaceONU管理控制接口
ONU 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
OUI OrganizationallyUniqueIdentifiers组织唯一标识
PAP PasswordAuthenticationProtocol密码认证协议
PESQ Perceptualevaluationofspeechquality语音质量评估
PLOAM PhysicalLayerOAM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POTS PlainOldTelephonyService传统电话服务
PPPoE PPPoverEthernet以太网上传送PPP协议
QoS 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
RAM 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
RIP 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RM RealMedia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流媒体视频文件格
式
RMVB RealMediaVariableBit编码率的RM流媒体格式
RTP Real-timeTransportProtocol
RTCP RTPControlProtocolRTP控制协议
RTSP 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
SBC SessionBarrierController会话边界控制器
SDP 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回话描述协议
SDK Software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
SIP SessionInitiationProtocol初始会话协议
SLAAC StatelessAddressAuto-configuration无状态地址自动配
词语 解释
置
SNMP 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TP SimpleNetworkTimeProtocol简单网络时间协议
SOAP 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SSID 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志符
SSL SecureSocketsLayer
STB 机顶盒
STBC Space-TimeBlockCoding时空块编码
STUN SimpleTraversalofUDPThroughNetworkAddressTranslator
sUDP对NAT的简单穿越协议
T-CONT TransmissionContainer传输容器
TC TrafficClass流量类别
TCP 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D TimeDivision时分
TOS TypeofService服务类型
TS TransportStream传输流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UICC UniversalIntegratedCircuitCard通用集成电路卡
UPnP UniversalPlugandPlay通用即插即用
URL
USB 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
VBR VariableBitRate动态比特率
VC-1 VideoCodec1视讯编解码器
VLAN 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
VPN 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
VOIP VoiceOverIP语音
WAN WideAreaNetwork广域网
WEP WiredEquivalentPrivacy有线等效加密
WFQ WeightedFairQueuing加权公平排队
WiFiDire使WiFi设备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与另一个WiFi设备连接,
ct 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WiMo WirelessMobileMultimediaTransmissionProtocol移动终
端无线多媒体传送技术
WLAN WirelessLAN无线局域网
WMM Wi-FiMultiMedia无线多媒体
WMV WindowsMediaVideo微软推出的一种流媒体格式
WPA WiFiProtectedAccessWiFi网络安全接入
WPS WiFiProtectedSetup无线安全设置
XML
XVID 开放源代码的MPEG-4视频编解码器
4. 设备总体定义
4.1. 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
家庭网关是在家庭内的化信息设备与宽带接入网之间的智能化网关,是家
庭网络与通信网络的桥梁。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接口单元,在网络中的位置
如图4-1所示。
图4-1家庭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图4-1中,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是家庭业务的部署和控制平台,也是家庭网关
设备的远程管理平台,通过它既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上的数据、语音、视频、QoS
等功能进行部署、管理和控制;又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的远程状态查询、故障管
理、设备配置和软件升级。EMS仅用于EPON/GPON上行家庭网关PON接口相关的
物理层及链路层的配置及管理。家庭网络内部各种终端通过家庭网关的用户侧接
口与家庭网关进行通信,家庭网关对经过其的数据进行转发,对应用进行控制和
管理,并通过网络侧接口与业务平台和网关管理平台进行交互,实现家庭网络和
外部网络的通信,提供各种可管理、可控制的应用。
4.2. 接口定义
1. IF1
IF1是网关管理平台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采用TR-069系列协议,
可以实现对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配置、软件升级、性能统计、故障诊断等功能。
2. IF2
IF2是EMS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对EPON/GPON上行家庭网关PON
接口相关的物理层及链路层的配置及管理。本接口仅应用于对xPON上行家庭网
关的管理。
3. IF3
IF3是业务平台和家庭网关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家庭网关与各种业务平台
的交互,提供各种可管理、可控制的应用。
4.3. 设备类型
家庭网关包括如下类型:接入型和宽带应用型两种。
接入型家庭网关:实现宽带接入功能,第5章对接入型网关进行详细要
求。接入型家庭网关通过扩展软件功能或者内置硬件模块,可以管理物
联网外设,实现智能家居应用,比如宜居通业务,第6章对接入型网关
支持物联网功能进行要求。
宽带应用型网关:除宽带接入功能外还支持互联网电视、可视电话等业
务,实现形态包括一体机和分体机。一体机是融合了网关和机顶盒功能
的终端设备,分体机在终端形态上由接入设备(接入型家庭网关)和应
用设备(机顶盒)组成,共同作为中国移动的入户设备。第7章对宽带
应用型网关进行了详细要求。
家庭网关工作在有线接入或无线接入条件下,可以通过TD/TD-LTE的方式实
现无线接入。有线上行为以太网或xPON上行二选一,无线上行为TD或TD-LTE
上行二选一;有线上行和无线上行可同时支持。中国移动家庭网关的命名规则建
议参见附录F。
5. 接入型家庭网关
5.1. 接口要求
5.1.1. 网络侧接口
5.1.1.1. 网络侧接口描述
表5-1接入型网关接口
网络侧(上以太网
行)接口
EPON或GPON
接入型
√
√
√
√
4个
1个
1个
可选
(备注1)
TD
TD-LTE
用户侧(下以太网接口
行)接口
WLAN接口
USBHost
SIM卡
备注1:如表
5-1所示,对接入型
网关,有线上行为
以太网或xPON上行
二选一,无线上行
为TD或TD-LTE上行
二选一;有线上行
和无线上行可同时
支持。
5.1.1.2. 网络侧以
太网接口
要求
支持
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建议支持自动校验
连接网线的功能。
可选支持10/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azEEE标准。
5.1.1.3. PON接口要求
EPON上行的家庭网关采用1000BASE-PX20或者1000BASE-PX20+光模块,具体要求详见《中
国移动EPON设备技术要求》。
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采用ClassB+光模块或者ClassC+光模块,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移动
GPON设备技术要求》。
5.1.1.4. TD-SCDMA接口要求
TD-SCDMA上行的家庭网关的TD-SCDMA模块需满足《中国移动TD-SCDMA终端设备总体技术
要求》。
5.1.1.5. TD-LTE接口要求
TD-LTE上行的家庭网关的TD-LTE模块需满足《中国移动TD-LTE终端总体技术规范》。
5.1.2. 用户侧接口
5.1.2.1.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要求
支持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支持自动
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5.1.2.2. WLAN接口
符合IEEE802.11b、802.11g、802.11n协议标准,支持2.4GHz2*2MIMO接口,并且通过Wi-Fi
联盟互操作性认证。
5.1.2.3. USB接口(可选)
支持USBHost接口,符合2.0规范,支持FullSpeed、Hi-Speed速率要求。
当家庭网关具有1个USB接口时,在USB接口外接1个USB设备情况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
流不超过500mA;在USB接口下挂USBHub的情况下,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能达到1000mA。
当家庭网关具有2个USB接口时,每个USB接口的最大工作电流不超过500mA。
5.2. 功能要求
5.2.1. 数据通信要求
5.2.1.1. IP协议要求
支持IPv4/v6双栈协议。
1. 支持同时获取IPv4/v6地址的能力:
2.
3.
4.
5.
a) 支持同时建立业务类型、绑定关系都一致的IPv4、IPv6两条路由网
络连接,两条连接分别获取IPv4、IPv6的地址,分别支持IPv4和
IPv6的应用,并能够同时生效。
b) 支持建立一条支持IPv4/v6双栈的网络连接,同时获取IPv4、IPv6
的地址,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
能够根据获取IP地址的类型,自动启用相应的协议栈;对于同时获取到
IPv4/v6地址的情况,优选使用IPv6地址。
访问外网时,能够根据外网目的IP地址的类型,自动选择相应的网络连
接或启用相应的协议栈进行外网访问;若外网目的地址IPv4/v6同时存
在,优选使用IPv6地址。
IPv6协议能够由网关管理平台进行远程开启或关闭,缺省关闭。
在启用IPv4/v6双栈协议时,根据用户数据的协议(IPv4或IPv6)进行
同协议类型的路由转发。
5.2.1.2.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1. 支持路由工作模式、桥接工作模式、桥接路由混合工作模式,三种模式
下能够同时支持IPv4、IPv6报文的转发。
2. 支持静态路由。
3. 支持动态路由(可选)。
4. 路由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对同一时间接入公网终端数量(基于接入的
IPv4私网地址、IPv6全局地址或MAC地址)进行限制。接入终端数量限
制只能通过远程方式配置。假设当前限制接入的终端数为N,家庭网关
在处理1个新的终端接入Internet请求时,支持如下限制策略:
a) 如果当前已接入公网的终端不足N个,直接允许新的终端完成
Internet的接入;
b) 如果当前接入公网的终端已经是N个,检测先前接入的N个终端中
是否有终端离线(使用ARP方式进行检测,如果某终端连续3次检
测无响应,则认为此终端已经离线):
· 如果检测出有终端离线,则当前在线的终端已不足N个,允许新的终
端完成Internet的接入。
· 如果N个终端仍然都在线,则家庭网关拒绝新终端接入Internet的请
求,但此新终端可以获取私网IP地址,可以访问LAN侧其他终端和设备。
5.2.1.3. DNS功能要求
1. 支持DNSrelay,支持家庭网络内部设备的DNS请求转发至DNS服务器,
并将服务器的DNS响应转发至家庭内部网络设备。
2. 支持IPv4和IPv6的DNSclient,具备从外部DNSserver同时获取同一
域名IPv4/v6地址的功能,查询A记录时优先使用v4方式(如
DHCPv4Option6)获得的DNS服务器,查询AAAA记录时优先使用v6方式
(如DHCPv6Option23)获得的DNS服务器。
3. 支持每个WAN连接使用对应的DNSServer,家庭网关支持自动获取、或
在StaticIP时手工配置DNSserver信息。
5.2.1.4. IPv4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以下内容适用于以太网或xPON上行的家庭网关。无线上行的家庭网关参见
《中国移动TD家庭网关承载业务规范》。
1.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DHCPv4server,具备
为家庭网络提供至少253个可分配地址的能力。
2.
3. 在WAN侧,支持静态配置IP地址、DHCPv4、PPPoE三种工作方式(遵循
RFC2684/RFC2516)。
4. 整机设备同时支持至少16个session,同时支持至少3个路由连接。以
太网/EPON/GPON上行设备至少支持8条VLAN同时连接。
5. 通过WEB或TR069建立WAN连接要求:
a) 仅移动维护人员和TR069远程可配置WAN连接;
b) WAN连接名称自动生成,WAN连接名称生成规则如下:
WAN连接名称:序号_关键字_桥接或路由方式_VLAN信息
具体定义如表5-2所示:
表5-2WAN连接名称定义
内容
序号
定义
数字:1~99
含义
WAN连接的数字标识,生成规则如
下:按WAN连接生成顺序,序号依
次递增,当前已使用的数字不得重
复使用
TR069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
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等应用,但
不支持TR069
TR069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同时用于TR069和上
网等应用
VOICE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语音
TR069_VOICE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和语音
应用
VOICE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上网和语音应
用
TR069_VOICE_INTERNET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TR069、上网和
语音应用
CMCC_SERVICES 表示此连接仅用于家庭物联网应
用
Other 其他连接
(除了以上的应用,都选Other,
目前主要是STB会用Other这种方
关键字
桥接或路由
方式
VLAN信息
B
R
VID_Z
式)
Bridge方式
Router方式
以太网/EPON/GPON上行设备采用
VLAN信息,具体为:VID_Z中Z为
实际VLAN_ID值(对于untagged
的WAN连接,Z值为空且不出现在
连接名称中)
示例如下:
1_TR069_R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TR069,工作方
式为Router方式,VLANID为2)
2_INTERNET_R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ET,
工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ID为2)
3_Other_B_VID_2(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Other,工作方
式为Bridge方式,VLANID为2)
4_INTERNET_R_VID_(表示此WAN连接的业务类型为INTERNET,工
作方式为Router方式,VLANID为空)
c) WAN连接配置可增加,可修改,可删除;
d) WAN连接配置后即启用;
e) WAN连接按手工和远程配置的数量和名称显示;
f) WAN连接建立时选择关键字,就确定了与业务的绑定关系;
g) 端口绑定要求:
各LAN/WLAN端口支持和WAN连接的绑定和非绑定模式。
对于进行了绑定的端口,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绑定的WAN连接收发;
对于未进行绑定的端口(非绑定模式),对应端口数据经由缺省路由
/缺省连接收发。
端口在绑定和非绑定两种模式下,与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
连接绑定的端口连接的终端能够访问家庭网关WEB页面,各终端间能
相互访问。
h) 关于缺省路由/缺省连接的确定:
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包括路由和桥接)为缺省路
由/缺省连接。
当存在多条带“INTERNET”关键字的路由或桥接WAN连接时,终
端自动选择其中生效的一条为缺省路由/缺省连接。
没有支持“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时,则没有缺省路由,
端口未和其它WAN连接绑定的,则不能上公网。
i) 默认IPv4NAT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WAN连接时,带“Router”关键字的路由WAN连接均默认自
动起NAT;但如果此WAN连接是TR069、或语音专用,则自动关闭NAT,
且不能出现端口绑定内容(WEB页面上灰显)。
j) 默认DHCPv4Server模块启用要求:
新建带“INTERNET”关键字的WAN连接时(无论是Router还是
Bridge),针对此WAN连接默认自动起用DHCP
新建带“Other”关键字的WAN连接时,针对此WAN连接要求可以
开启/关闭DHCPServer功能,默认关闭。
k) 多Router连接情况下上报网关管理平台要求:
当家庭网关建立了一条以上RouterWAN连接时,家庭网关向网关管
理平台上报的管理IP地址应是TR069通道的地址。
5.2.1.5. IPv6地址管理及拨号管理功能要求
1. 路由、桥接、路由桥接混和模式下,家庭网关支持SLAAC(无状态地址
自动分配)和DHCPv6server,可为家庭网络设备公告IPv6地址前缀。
2. 支持DHCPv6-PD机制,家庭网关能够接受DHCPv6通过IAID(前缀下发
关联标识)下发LAN侧的地址前缀,并公告给家庭网络设备,支持根据
给LAN侧的地址前缀设置LAN侧全局v6地址。
3. 家庭网关IPv6缺省本地管理地址为fe80::1。
4. 支持LAN侧设备的全局v6地址前缀和家庭网关所公告的地址前缀的一致
性检查,对不一致的报文不进行处理或转发。
5. WAN侧IPv6地址前缀可通过SLAAC获取,即自动向WAN侧路由器请求地
址前缀,并根据下发的前缀生成IPv6全局地址。
6. WAN侧支持启用DHCPv6Client,使用DHCPv6报文请求地址前缀和其他配
置,生成IPv6全局地址,并保存其他配置参数。
7. WAN侧支持RFC2472协议规范,支持PAP/CHAP认证,获取接口ID,IPv6
全局地址前缀则使用SLAAC或DHCPv6获取。
8. WAN连接的命名和配置与IPv4中的命名和配置保持一致。
9. 默认启用SLAAC和DHCPv6Server。
5.2.1.6. IPv4NAT要求
支持NAT,NAPT,符合RFC2663、RFC3022协议规范,支持的NAT数量不低于
1000。
5.2.1.7. ALG要求
支持IPv4ALG功能,实现H.323、SIP、RTSP、L2TP、IPSEC、FTP等的私网穿越功能,每
种ALG提供单独的开关功能。
5.2.1.8. 组播要求
支持IGMP/MLD(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SNOOPING、IGMP/MLD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PROXY功能,组播协议符合IGMPV2和MLD
(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V1版本协议要求;具备将组播流转发到所有LAN接口和WLAN
接口的能力。可选支持IGMPV3(RFC3376)和组播管理协议的MIB(RFC2933)。
5.2.1.9. 其他功能要求
1. 支持IPv4virtualserver功能,实现外部网络对于家庭内部主机的访问。
2. 支持SNTP,可根据运营商部署的NTPServer同步时间,要求家庭网关每次上电和NTP
服务器同步,持续上电时每24小时同步一次。
5.2.2. 安全要求
5.2.2.1. 防火墙
家庭网关提供基于IPv4/v6的接入控制能力、报文过滤能力、防DoS攻击
能力、防端口扫描能力、防止非法报文攻击能力,并提供本地网络日志。具体要
求如下:
1. 支持DMZ。
2. 支持SSL。
3. 支持基于MAC地址的接入控制(包括LAN和WLAN)。
4. 支持基于IP地址和IP地址范围的接入控制。
5. 支持基于URL的控制,接入控制以黑白名单形式提供,黑名单和白名单
不能同时启用,可支持到100条纪录。
6. 支持IP层协议报文过滤功能,建议支持应用层报文过滤。
7. 能够提供一定的防DoS攻击能力。
8. 能够提供防端口扫描功能。
9. 能够提供防非法报文攻击能力。
10. 支持日志功能,本地提供至少存储500条日志的能力。
5.2.2.2. 登陆WEB页面的安全要求
家庭网关用户侧有两种不同的权限的帐号:移动维护帐号、家庭网关用户帐
号。普通用户通过家庭网关账号登陆,移动维护人员通过移动维护账号登录。使
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才能对家庭网关设备进行配置或管理。
1. 每个帐号同时只允许一个用户登录;拒绝第二个用户登录。
2. 用户登录后连续5分钟无操作,家庭网关自动退出登录状态。
3. 用户名与密码输入连续错误3次,则再次输入用户名与密码验证应在1
分钟以后。
4. 每种权限仅有一套帐号生效,帐号权限不能因为密码的修改而改变。
家庭网关只有一个移动维护帐号,由移动维护人员使用,只允许在私网登录,
初始用户名为“cmcc”。
移动维护帐号可进行全部的参数设置,并可强行修改家庭网关用户帐号的密
码。
家庭网关只有一个家庭网关用户帐号,由家庭网关设备的用户使用,只允许
在私网登录,默认用户名为“user”,初始密码在家庭网关出厂时随机生成,标
记在产品标识上。
5.2.2.3. 设备安全性
符合YD/T965-1998《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
5.2.3. QoS要求
家庭网关作为家庭网络和外部网络的数据枢纽,其QoS要求应当从全网的角
度进行分析。QoS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需要全网统一的管理和控制策略。如果单
一的考虑各个网元的功能,往往造成各个网元功能的重复,同时各网元的QoS
功能也并非越完整越好。家庭网关作为业务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QoS功能
需要和其他功能以及整个解决方案,如安全、管理、IP地址分配、VLAN划分等
统一考虑,互相配合。
家庭网关必须能够根据用户侧端口(包括有线及无线接口)数据流的业务发
现结果进行数据流分类,对不同数据流进行QoS适配。
1. 基于数据流的业务发现:家庭网关支持根据源/目的MAC、源/目的IP、
协议(如TCP、UDP、RTP协议等)、源/目的端口号、FlowLabel(仅针
对IPv6的数据流)等信息,对用户数据流进行分类。根据数据流分类的
结果,完成对用户业务发现。
2. 必须支持基于数据流的CAR;
3. 优先级标识:
a) 根据业务发现结果,对特定业务的数据包(如RTP数据流)进行以
下标识:
-
-
-
-
-
二层IEEE802.1D标识
三层DSCP(RFC3260)标识
三层FlowLabel标识(仅针对IPv6数据,可选支持)
三层TrafficClass标识(仅针对IPv6数据,可选支持)
三层TOS标识(仅针对IPv4数据,可选支持)
4.
5.
6.
7.
b) 对具有三层DSCP(RFC3260)标识的数据包进行二层IEEE802.1D标
识。
策略转发:家庭网关可以根据业务发现的结果,根据业务优先级的不同,
进行队列划分,优先转发高优先级的数据包,要求如下:
a) 必须至少支持4条不同优先级的队列,可配置队列长度;
b) 必须支持将不同类的数据流映射到不同优先级的队列里去;
c) 支持队列的权重分配,建议支持WFQ等调度算法;
d) 建议支持WRED。
支持基于Session、数据流分类结果的带宽保障和限制机制;
建议IPv4NAT处理不影响基于IP地址的QoS调度;
WLANQoS功能要求:WLAN的QoS功能分为同一连接内不同业务流QoS处
理和不同连接之间的QoS处理。要求满足以下功能:
a) 必须支持WMM,支持流与WMM队列的映射,支持WMM定义的4种流类
型(VOICE/VIDEO/BESTEFFORT/BACKGROUND)及其优先级调度规则,
支持基于优先级的数据处理和转发;
b) 保持WMM流分类和设备QoS策略的一致性。
8. 互联网电视业务是用户感知度要求较高的业务,家庭网关必须支持二层
和三层的QoS机制,为互联网等业务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以优先保
障语音、视频等高等级质量要求的业务:
a) WAN接口支持映射WMM业务的流分类和优先级标记
b) Ethernet接口上支持802.1p/q
c) LAN接口上支持基于VLAN的QoS,支持端口与VLAN捆定
d) IP层支持基于流量的CAR支持优先级队列
5.2.4. VLAN功能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的网络侧端口支持至少8个VLANID,VLANID的范围是14094。支持VLAN透
传、VLAN标记、VLAN转换等操作。
5.2.5. USB扩展及管理(可选)
家庭网关上的USB接口要求具备扩展能力,能够自动识别USB存储设备、433M安防设备(可
选支持)以及TD/LTEDongle(可选支持),并能够区分不同的设备种类,自动加载不同设备
的驱动程序,以实现各个不同设备的扩展功能。
USB接口支持USBMassStorage类下定义的所有的子类及传输协议,须能识别并加载标准
的USBMassStorage类设备;支持FAT、FAT32、NTFS的分区格式。
5.2.6. 设备发现要求
5.2.6.1. UPnP
支持UPnPIGD1.0协议,要求如下:
1. UPnP功能支持启用/禁用,默认是禁用。
2. 对于用户/应用接入家庭网关的操作,支持配置为read-only,避免一些
接入后的操作对家庭网关状态的更改。
3. 支持NATtraversal启用/禁用。
4. 支持用户做基于LANIP地址的UPnP流量block。
5.2.6.2. DLNA(可选)
支持UPnPAVMediaServer和DLNADMS。
1. 支持UPnPAVMediaserver,支持Mediaserver的CDS
(ContentDirectoryServer)、ConnetionManager,可选支持
Mediaserver定义的AVTransport服务。
2. 支持DLNA1.5的DMS设备功能,建议通过DLNA1.5认证。
3. DMS功能只能通过网关管理平台进行开启/关闭,缺省关闭。
4. 支持向家庭网络发布家庭网关连接的存储设备中的共享媒体内容,支持
共享内容的读写。
5. 内容共享支持FTPServer协议,支持共享访问的用户权限管理,可支持
6个账户,每个账户均具有能够进行有效访问的根目录,账号可由本地
GUI(包括移动维护账号和用户账号)缺省账号为家庭网关用户账号。
具备支持索引1000个媒体文件的能力,能够生成并定期刷新维护共享内容的
目录索引树,刷新的周期时间可设置。
5.2.7. WLAN要求
5.2.7.1. 支持WLAN的开启和禁用
支持WLAN功能启用/禁用,默认为启用;WEB页面和设备外部硬开关每次操作
都为反转,且WEB页面和设备外部硬开关状态需一致。
5.2.7.2. 基本要求
支持并符合IEEE802.11n协议,2.4GHz和5.8G(可选)支持802.11b/g/nMixed工作模式。
支持20MHz频宽、40MHz频宽、20/40M频宽自适应三种频宽模式,频宽模式可使用移动维
护账号进行配置,并支持TR069远程配置。2.4GHz频段默认为20MHz频宽。
支持自动速率调节。
支持STA在节电模式下工作,能够识别STA进入节电状态,并缓存相关数据,能够通过
Beacon信标帧唤醒STA,并发送已缓存的数据。
2.4GHz频段,支持13个工作信道(channel1~13),信道范围符合802.11协议要求,支
持自动信道选择和手工配置两种方式,默认自动信道选择方式,在自动信道选择方式下,设
备仅在channel1~11做选择。
5.2.7.3. 多SSID要求
支持多SSID功能,至少支持4个虚拟AP,每一虚拟AP拥有自己的SSID(依次表示为SSID-1,
SSID-2,SSID-3,SSID-4)、BSSID、SequenceNumber、发送队列、安全机制、配置参数,
均可绑定不同VLAN通道,即对外看来,每一虚拟AP和实际物理AP等同。支持单独设置每个SSID
的隐藏及加密设置,支持各SSID和WAN连接间建立独立的绑定关系。SSID-2的启用和设置参
见错误!未指定书签。WLAN共享要求,SSID-3和SSID-4的启用和相关配置仅通过TR-069方式
实现,不对移动维护人员及普通用户开放。
5.2.7.4. WLAN安全要求
对于WLAN,家庭网关支持以下无线安全协议或功能:
支持配置不同SSID以区分网络,支持SSID广播开启/关闭功能,默认启用此功能。设备
出厂时,SSID-1根据以下规则随机生成,并在家庭网关外壳上加以标注,设备恢复出厂设置
后SSID-1恢复为外壳标注的SSID标识。
默认SSID-1名称:CMCC-YYYY(YYYY为4位随机ASCII字符)
要求:前缀“CMCC-”用户不可修改;
4位随机字符部分用户可修改为任意0~27字节长度的字符串,默认出厂设置中的字符采
用0-9、a-z、A-Z,其中排除“0/o/O、B/8、1/l/I”等字符。
支持OpenSystem和SharedKey两种链路层认证方式,默认家庭网关无需配置,自动适应
STA的认证方式。
支持64-bit、128-bitWEP加密;密钥可以采用HEX或ASCII字符输入。
支持WPA-PSK、WPA2-PSK、WPA-PSK/WPA2-PSK混和模式,支持AES、TKIP加密,2.4GHz
频段默认启用WPA-PSK/WPA2-PSK混和模式。设备出厂时,对应SSID-1的密钥使用中国移动提
供的密钥(中国移动提供前由厂家随机生成),并在家庭网关外壳上加以标注,设备恢复出
厂设置后恢复为外壳标注的密钥。
如果用户使用WPSPushButton方式接入,则按照WPS规范协商加密算法和密钥;否则按照
传统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默认使用WPA-PSK/WPA2-PSK混和模式。
支持SSID之间以及SSID与LAN侧用户之间的完全隔离。
支持特定SSID下挂STA之间的相互隔离。
建议支持国家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
5.2.7.5. WLANQoS要求
WLAN的QoS功能分为同一连接内不同业务流QoS处理和不同连接之间的QoS处理。要求满
足以下功能:
1. 支持WMM,支持流与WMM队列的映射,支持WMM定义的4种流类型
(VOICE/VIDEO/BESTEFFORT/BACKGROUND)及其优先级调度规则,支持基于优先级
的数据处理和转发。
2. 保持WMM流分类和设备QoS策略的一致性。
5.2.7.6. WPS要求
支持Wi-FiProtectedSetup(WPS)规范,支持PIN、PushButton功能。针对Push-Button
功能,具体要求如下:
1. 能够和支持WPSPush-Button功能的WLAN终端设备在2分钟内协商好加密算法,分发
密钥,各自配置好相关参数,建立连接。
2. 正常工作状态下(无需设备或AP重新启动),能和多个STA依次建立连接。
3. 新STA和AP通过WPSPush-Button方式建立连接的时间段内不应影响已连接STA的连
接和使用。
4. 自动保存相关配置,在设备重启后,保证和STA的连接。
5. WPS功能无需在WEB页面启用和配置,默认启用。
6. 可以通过登陆本地管理页面多次修改WPS相关配置,如SSID和密钥。
7. WPSPushButton按钮和WLAN功能开关独立设计,不能共用。
8. WPS按钮按下至协商成功(或2分钟超时)时间段内,有对应的指示灯为用户提供反
馈,指示WPS工作状态;指示灯应符合如下WPS规范要求的时序,如图5-1所示。
图5-1WPS指示灯时序要求
5.2.8. 基本应用要求
5.2.8.1. WLAN共享
家庭网关支持WLAN共享应用,该应用是基于有线接入下的家庭网关为用户提供家庭WLAN
覆盖,为用户自有设备提供私有WLAN接入的同时,允许家庭外部的终端通过认证后,使用家
庭网关的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
为保证家庭网络的安全和业务的实现,家庭网关满足如下要求:
1. 默认开启SSID-2,默认不加密,工作在桥接模式,并命名为CMCC-SHARE,允许WLAN
共享用户终端的接入。最大允许接入用户数默认为8。
2. 家庭网关WLAN开关控制WIFI模块,SSID-1和SSID-2统一开启或关闭。
3. User权限下,用户不可见SSID-2(WLAN共享业务)的相关的配置页面;移动维护帐
号权限下,可使能/禁用WLAN共享功能,可配置WLAN共享功能所绑定的手机号码。
4. 家庭网关控制上行带宽,通过SSID进行动态带宽管理,优先保障家庭用户体验;
5. 用户通过配置页面在对SSID-1的名称进行配置时,不可将SSID-1设置成与SSID-2
相同的名称。
6. 通过SSID-2接入的用户与通过SSID-1、LAN1-4接入的用户完全隔离,也不能访问家
庭网关。
7. SSID-2的用户终端通过家庭网关与BRAS进行DHCP消息交互时,家庭网关向经过
SSID-2的上行DHCP报文中添加Option82字段。具体格式参见《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
范-WLAN共享分册》中家庭网关与BRAS接口。而下行DHCP报文经过家庭网关时,如
果携带Option82字段,由家庭网关去除Option82字段。
8. 用户不可通过配置页面或Reset按钮更改或移除WLAN共享业务的相关设置。家庭网
关支持TR069方式实现远程配置WLAN共享业务,并可通过网管将其恢复为出厂默认
配置。
9. 当家庭网关的上行连接中断后,家庭网关将关闭SSID2,即CMCC-Share。
10. 家庭网关统计WLAN模块启用时长,并通过终端设备状态监视节点定期上报家庭网关
管理平台,并支持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查询。详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11. 家庭网关与WLAN共享业务平台的接口参见《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WLAN共享分
册》。
5.2.8.2. 家庭存储(可选)
家庭网关支持USB存储设备的设备发现并根据结果发现其业务能力。
家庭网关支持USB存储设备的驱动,支持FTPServer及Client。
家庭网关支持文件目录、名称的选择和修改,实现文件的查看、读写、创建
和删除。
5.3. 性能要求
5.3.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5.3.1.1. 吞吐量
在包长为64byte条件下,启用NAT功能时,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行方向的
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不小于20Mbps;不启用NAT功能时,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
行方向的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不小于30Mbps。
在包长分别为512byte、1024byte及1518byte条件下,启用NAT功能时,
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行方向的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最低不小于50Mbps;不启用
NAT功能时,家庭网关在上行和下行方向的二层以太网数据流量最低不小于
98Mbps。
5.3.1.2. 地址学习
MAC地址学习数量不少于64个。
5.3.1.3. 缓存大小
支持1518字节包长的40个数据包的缓存能力,以支持少量突发性数据业务。
5.3.1.4. 连接数量要求
支持在64bytes、512bytes、1024bytes和1518bytes下UDP的session数
不低于4000个。
5.3.2. WLAN无线性能要求
5.3.2.1. WLAN吞吐量性能要求
当AP覆盖的范围内仅有1个终端,且为室内AP和WLAN终端无阻挡的短距
离传播环境时,采用ChariotFileSendL/HighPerformanceThroughput脚本,测
试时间为1小时,单pair/多pair/多pair上下行混和的情况下,系统吞吐量应
达到错误!未指定书签。中的要求。同时进行上下行吞吐量测试时,要求任一方
向吞吐量不能低于总吞吐量的40%。
表5-3WLAN吞吐量要求
频
宽
测试脚本 吞吐量要
求不低于
设(Mbps)
置
20M HighPerformanceThroughput 70
40M 140
5.3.2.2. WLAN覆盖性能要求
采用全向天线,发射功率不大于100mw的条件下:
室内无阻挡情况下覆盖范围大于100米。
对于需要提高覆盖范围的家庭环境,可以采用通过多个家庭网关级联组网方
式实现。
5.3.2.3. WLAN接收灵敏度要求
符合802.11n协议.1中的要求。
5.4. 管理和维护要求
5.4.1. 本地管理和配置要求
5.4.1.1. 本地管理基本要求
1. 支持通过PC实现用户级配置管理,提供良好的用户UI;
2. 支持WEB管理方式,并且提供安装配置的向导服务;
3. 提供良好的中文界面,提供良好的中文帮助信息;
5.4.1.2. 用户分级管理
具体要求参见错误!未指定书签。“WEB页面安全要求”。
5.4.1.3. 系统信息管理
系统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对家庭网关的设备状态和设备日志的管理。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移动维护人员和家庭网关用户都具有以下管理项
目的操作权限(特别标注者除外)。
1. 设备状态
设备状态显示家庭网关的总体设备信息和工作状态:
• 设备信息:包含设备型号、设备标识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
• 网络侧连接信息:
a) 网络侧以太网接口信息(针对以太网上行接口的设备):显示网络侧连接
状态、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b) 无线网络连接信息(针对无线上行接口的设备):显示网络侧连接状态、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c) EPON信息(仅针对有EPON上行接口的设备):
- 基本信息:显示家庭网关的EPON链路连接状态(注册、认证的阶段及
是否成功)。
- 高级信息:显示FEC使能/禁止状态、加密模式(三重搅动开启与关闭)、
链路的性能统计、告警信息,光模块信息(如来自OLT的下行光功率,
ONU的发送光功率)(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d) GPON信息(仅针对有GPON上行接口的设备):
- 基本信息:显示家庭网关的GPON链路连接状态(注册、认证的阶段及
是否成功)。
- 高级信息:显示FEC使能/禁止状态、加密模式开启与关闭、链路的性
能统计、告警信息,光模块信息(如来自OLT的下行光功率,ONU的发
送光功率)(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 用户侧接口信息:
a) WLAN接口信息:仅显示SSID-1的WLAN的连接状态、SSID、信道、加密状态
信息。
b) 用户侧以太网接口信息:显示IP地址、MAC地址、收发包数。
2. 设备日志
显示家庭网关的登录记录、管理配置操作记录、外部攻击记录等。
5.4.1.4. 基本配置
家庭网关的基本配置包含网络侧和用户侧的参数配置。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移动维护人员和家庭网关用户都具有以下配置项目的操作权限
(特别标注者除外)。
1. 网络侧配置(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家庭网关支持在无线、以太网、EPON、GPON接入方式下的参数配置,且满足
如下规定:
a) TD-SCDMA接入模式下,支持:
APN的设置;
拨号方式:自动或手动;
网络制式的选择、切换策略;
b) 以太网/EPON/GPON接入模式下,支持:
VLAN的设置(包括公共组播VLAN的设置);
PPPoE、DHCP、静态IP的选择及配置;
在路由模式或桥接路由混合模式下,NAT功能的打开和关闭。
2. 用户侧配置
用户侧配置包括用户侧网络参数配置和接口参数配置:
a) 用户侧网络参数配置
支持家庭网关设备本身(用户侧)IP地址的配置;
支持用户侧DHCP的打开和关闭。
b) 用户侧WLAN接口参数配置
WLAN功能的打开和关闭、信道选择、频宽模式选择、发射功率
调节;
各SSID设置:名称、加密/认证配置、广播取消(终端用户仅可
设置SSID-1)。
5.4.1.5. 高级配置
高级配置实现对家庭网关的一些特殊功能进行配置管理,包括DMZ配置、以
太网端口配置、安全配置、UPnP配置、虚拟主机、ALG配置、语音设置、网管平
台CMS服务器配置、中间件服务器配置的配置等。
高级配置仅对移动维护人员开放(特别标注者除外)。
1. DMZ配置
支持需要打开DMZ功能的LAN侧IP地址的配置。
2. 以太网端口配置
支持以太网端口VLANID、802.1p优先级配置。
3. 安全配置
支持过滤器、防火墙和攻击保护等配置:
— 过滤器配置
支持IP地址、URL、MAC地址的过滤参数的配置,生成过滤器规则,
并可删除过滤器规则。
— 防火墙配置
支持IP地址、端口、协议的防火墙参数的配置,生成防火墙规则,
并可删除防火墙规则。支持防火墙的安全级配置。
— 攻击保护配置
支持防攻击保护功能的开关配置。
4. UPnP配置
支持UPnP功能的开关配置。
5. 虚拟主机配置
支持外部端口的访问映射到家庭内部不同的IP地址或主机名的配置,
并且映射的目的端口可配。
6. ALG配置
支持对ALG功能的开关设置。
7. 网管平台服务器配置
支持网管平台服务器参数(如域名/IP地址、端口等)的设置。
8. WLAN共享业务共享账号配置
支持WLAN共享业务共享账号的设置。
9. 中间件服务器配置(可选)
在中国移动中间件平台建设后,能够支持中间件服务平台参数配置,如
域名/IP地址,端口。
5.4.1.6.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实现家庭网关的用户管理、日志文件管理、固件升级、设备重启、
恢复出厂设置功能。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移动维护人员和家庭网关用户都具有以下管理项
目的操作权限(特别标注者除外)。
1. 用户管理
支持家庭网关用户账号的密码的强制修改(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
员);
支持家庭网关用户账号的密码验证后修改(先验证原密码,仅提供
给家庭网关用户)。
2. 日志文件管理
支持日志文件写入等级设置,只有日志等级高于此限制的信息才记
入到日志文件(仅提供给移动维护人员)。
3. 软件、固件升级
家庭网关软件、固件不能提供Web等方式的本地升级,仅能通过
TR069远程升级。
4. 设备重启
支持家庭网关的重新启动。
5. 恢复出厂设置
支持通过手动按键恢复出厂配置。
本地恢复出厂设置时,家庭网关具备保留关键参数能力,各参数值
以最后保存配置的为准。关键参数参见错误!未指定书签。。
5.4.1.7. 网络诊断
根据用户分级管理的要求,仅移动维护人员具有以下管理项目的操作权限。
家庭网关支持在选定的WAN连接下PING及Traceroute测试,测试的目的地
址支持IP地址和域名两种方式,测试结果清晰易读。
家庭网关支持手动的Inform上报,手动Inform上报的状态显示要求与主动
Inform上报相同。
5.4.1.8. 设备认证注册功能
家庭网关在上电后,支持使用HTTPDigest方式到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进行认
证,首次发起请求到平台进行认证时,认证用户名/密码为CPE/CPE。认证通过
后,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修改初始用户名/密码为随机值。
认证通过之后,家庭网关向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进行注册,将用户的逻辑ID
与家庭网关的序列号进行绑定。采用如下操作方式:
用户在营业厅(10086或网厅)申请业务,在约定时间内外线人员上门安装,
将家庭网关连线、上电后,终端通过有线或WLAN方式打开浏览器访问任意网站
时自动弹出WEB注册界面。该注册界面支持输入用户手机号和用户密码(用户密
码为可选,可不填),家庭网关将用户手机号、用户密码(如果用户密码没有填
入时缺省)和设备内置的序列号(以下简称为SN)上报网关管理平台完成用户
手机号和SN的绑定。网关管理平台对于家庭网关的绑定请求给与回复,家庭网
关在接收到绑定完成的回复后不再推送WEB注册界面。
对于以太网上行的家庭网关,当家庭网关和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连接正常后,
业务下发状态为初始值或下发失败(即InternetGateway-
Device.X_CMCC_值为99或2),并且用户在PC上启动网页浏
览器访问网站时,家庭网关自动启动和管理平台之间的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
认证功能:
1. 向用户PC强制推送逻辑ID设备首次认证页面。
2. 检查认证重试次数(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是否超出限制(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a) 如果未超出限制,则引导用户输入逻辑ID,向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发
起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流程;
b) 如果已超出限制次数,则显示本功能不可用的原因,不允许进行逻
辑ID输入,并建议用户联系客服。
对于EPON/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当业务下发状态为初始值或下发失败(即
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值为99或2),并且用户在
PC上启动网页浏览器访问网站时,家庭网关自动启动和管理平台之间的基于逻
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功能:
1. 向用户PC强制推送逻辑ID设备首次认证页面。
2. 检查认证重试次数(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是否超出限制(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
a) 如果未超出限制,则按以下流程进行认证:
—引导用户输入逻辑ID。
—在未向OLT注册/激活成功时,可利用该逻辑ID根据OLT的
要求进行注册/激活。
—在向OLT注册/激活成功并连接到网管平台后,自动向网管
平台发起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流程。
b) 如果已超出限制次数,则显示本功能不可用的原因,不允许进行逻
辑ID输入,并建议用户联系客服。
认证过程中认证重试次数超出限制3分钟后自动清零,以允许用户重新进行
认证。在输入逻辑ID后,只要未注册成功,终端在每次上电后向家庭网关管理
平台发起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流程。
家庭网关支持根据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返回的绑定结果提示用户。
表5-4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认证功能的用户提示信息要求表:
InternetGatew
ay-
Device.X_CMCC
_
tus
0
InternetGatew
ay-
Device.X_CMCC
_
ult
99
0
认证次数
限制情况
用户提示信息
注册成功
注册成功,正在下发业务,请
等待
1
2
1
未超过最
大限制次
数
超过最大
限制次数
未超过最
大限制次
数
超过最大
限制次数
未超过最
大限制次
数
超过最大
限制次数
➢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成功
(当家庭网关不需要重启
时)
➢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成功,
网关需要重启,请等待(当
家庭网关需要重启时)
注册成功,下发业务失败,请
联系10086号
UserID不存在!请重试(剩余
尝试次数:y)
UserID不存在!注册失败,请
联系10086号
UserName不存在!请重试(剩
余尝试次数:y)
UserName不存在!注册失败,
请联系10086号
UserName与UserID不匹配!
请重试(剩余尝试次数:y)
2
3
4
5
UserName与UserID不匹配!
注册失败,请联系10086号
注册超时!请检查线路后重试
(说明:不增加失败次数
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
CC_的数值)
已经注册成功,无需再注册
说明:InternetGatewayDevice.X_CMCC_的数值掉电不可
丢失
认证流程的具体要求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 远程管理要求
网关平台服务器通过TR069对家庭网关及下挂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实现对设备远程业务部署、
管理和控制;实现远程状态查询、故障管理、软件升级等功能,具体接口功能请参考《家庭
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1. 远程管理基本要求
1. 支持远程管理和维护操作:参数配置、软件升级、故障诊断、家庭网关
统计信息及状态查询等。
2. 支持TR-069协议标准。
3. 支持TR-069/TR-098/TR-104参数模型,及中国移动扩展的业务相关的参
数模型,扩展参数模型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4. 支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定义的接口和功能。
5. 支持Digest双向认证,家庭网关认证平台的初始用户名/密码为:
cms/cms,平台认证家庭网关的初始用户名/密码为:cpe/cpe;家庭网关
支持SSL。
6. 家庭网关应提高远程管理过程中的响应速度,交互过程中每次网关管理
平台断开连接到终端主动发起连接的平均间隔时间应低于0.4秒。
7. 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配置参数后,如果设备需要重启生效,则需要上
报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命令设备重启后再重启,目
前需要重启生效的参数仅限于WAN连接相关的参数;家庭网关优化启动
(包括重启)流程,尽量缩短启动时间,并支持所有配置业务功能全部
成功下发后一次性重启生效。
8. 对家庭网关的维护帐号的管理:家庭网关出厂后,首次连接到家庭网关
管理平台,(首次认证通过后)此时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将对家庭网关的
初始密码进行更改,而对家庭网关的初始用户名不进行任何更改。此外
当移动运维人员上门使用过维护帐号后,家庭网关管理平台接到家庭网
关上报后,系统将原有维护帐号的密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密码下发到
家庭网关。
5.4.2.2. 远程参数配置和性能监测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其进行远程的配置以及设备信息、状
态参数的远程读取。具体需要实现的参数详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3. 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家庭网关能配合实现如下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a) 远程复位重启和恢复出厂设置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执行设备复位、
重启和恢复出厂设置的操作。
远程恢复出厂设置具备保留关键参数,参见错误!未指定书签。。
b) PING测试功能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和相关参数配置,发起PING
测试。
5.4.2.4. 设备告警功能
家庭网关具有设备告警的功能。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控制下,家庭网关能够上传设备
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的定义参见附录B。
5.4.2.5. 远程链路维持功能
家庭网关具有链路维护的功能,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控制下,接入型家庭网关能够通
过持续的PING操作配合实现网络链路的维持(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远程链路
维持功能和PING测试功能互不影响。远程链路维持功能缺省关闭。
5.4.2.6. 软件远程管理
家庭网关能够接受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的远程控制,进行软件版本升级。家庭网关升级软
件时应具有容错校验功能,如果升级失败,能恢复到原来的软件版本或者连接家庭网关管理
平台接受再次升级。当家庭网关本地软件发生故障或遭到破坏的时候能够连接家庭网关管理
平台接受软件下载。
家庭网关选择使用以下方式支持软件升级的异常恢复:
a) 最小软件升级核方式:家庭网关在包含普通的软件Image之外,在引导
区配置最小软件升级核,最小软件升级核可以连接家庭网关管理平台,
支持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普通的软件Image升级功能。当家庭网关普通
的软件Image不能正常工作时,能够自动启动最小软件升级核运行。
b) 双Image备份方式:家庭网关支持软件的双Image备份功能,在一个
Image出现异常时,能够切换到另一个Image运行。
5.4.2.7. 业务部署和控制
对于LAN上行的网关,完全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系统进行家庭网关业务部署与控制;对
于PON上行网关,在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进行业务部署与控制的同时,PON网管系统和OLT可配
合完成业务的部署与控制。
1. 业务部署下发
家庭网关接受网关管理下发的业务部署请求,实现对配置参数、QoS参数和业务
参数的部署。
2. 业务控制
家庭网关支持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对家庭网关的各种业务参数和配置参
数。具体参数内容请参见《家庭网关管理技术规范》。
5.4.2.8. PON上行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PON上行家庭网关同时支持网关管理平台和EMS的远程管理。远程管理具体
要求见中国移动相关远程管理技术规范要求.
PON上行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实现方式如错误!未指定书签。所示。
OAM/OMCI与TR-069之间的关系和分工为:OAM/OMCI负责PON上行家庭网关
的PON相关功能的远程管理,网关管理平台通过TR-069的方式实现对PON上行
家庭网关的PON无关的L2功能、全部L3功能及更高层功能的远程管理。
EPON上行家庭网关应通过OAM支持FEC查询及配置、掉电上报、用户侧端
口信息和能力查询、搅动功能及相关密钥设置、DBA功能设置、组播FastLeave
能力配置、resetONU等功能,需要支持的具体OAM属性和操作见移动规范。
GPON上行家庭网关支持通过OMCI实现终端光链路相关内容的配置管理,需
要支持的具体ME见移动规范。GPON上行的家庭网关设备支持
VirtualEthernetInterfacePoint,作为OMCI管理域和非OMCI管理域(如TR069)
在数据平面的切换点。GPON上行家庭网关支持基于逻辑标识(LOID+password)
的ONU认证功能。
PON上行家庭网关通过TR069的方式实现除了上述OAM/OMCI管理的功能外
的基础类配置以及面向应用的配置。基础类配置包括:WAN连接、DHCPSERVER、
Ping功能、TR-069、家庭网关维护帐号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网络服务管理、
中间件平台管理(可选)、设备告警、状态监视、日志管理、ALG功能开关、断
线重连功能、QoS、UPnP功能启用、IPv6功能启用、WLAN、PORTFORWARDING等;
面向应用的配置包括:WLAN共享应用、VoIP、IPTV、多终端上网等。
图5-2PON上行家庭网关的远程管理实现方式
5.4.3. 日志功能要求
1. 家庭网关支持日志记录:
包括家庭网关的登录记录、管理配置操作记录、外部攻击记录等。
2. 对日志文件的要求如下:
a) 日志文件要求是txt文本文件;
b) 本地日志文件提供至少存储500条日志的能力;
c) 所有日志文件要求保存在本地,保证断电不丢失;
d) 日志文件可以应家庭网关管理平台要求上传至管理平台服务器,上
传使用HTTPPost或HTTPPut方式,上传后可以删除/清空;
e) 日志文件格式应符合如下格式:
Manufacturer:XXXX;
ProductClass:XXXX;
SerialNumber:XXXX;
HomeGatewayIP:
HWVer:
SWVer:
(空行)
YYYY-MM-DDHH:MM:SS[Severities]Message
5.5. 预配置要求
5.5.1. 预配置要求
家庭网关的预配置要求参见表5-5。
表5-5预配置要求
项目
设备基本配置
家庭网关web登陆
IP地址
普通用户登陆用
户名/密码
维护管理员登陆
用户名/密码
默认设置
用户名:user??密码:XXXXXX
(6位)
用户名:cmcc?密码:XXXXXXXX
(8位)
备注
6位小写ASCII字
符串(0-9,a-z)
密码由移动定义
的固定值
YYYY为4位随机
无线网络名称:CMCC-YYYY 的ASCII字符串
无线SSID-1名称
采用WPA-PSK加密,密钥:(0-9,a-z,A-Z);
、加密方式以及密
XXXXXXXX(8位) 密钥:随机的8
钥、工作模式
工作在路由模式 位小写ASCII字
符串(0-9,a-z)
无线SSID-2名称
SSID-2与SSID1
以及密钥(user
无线网络名称:CMCC-SHARE; 和LAN侧隔离。
用户不可手动修
默认不加密 SSID2在普通用
改名称、密钥、加
工作在桥接模式 户Web配置页面
密方式)、工作模
中不可见。
式
WLAN是否开启
远程管理配置
允许终端和家庭网关管理平
台连接
采用路由方式的DHCP认证,
家庭网关管理平
仅限制访问CMS管理平台,
台管理通道和接
VLAN为CMS管理专用VLAN
入方式
业务类型为TR069
家庭网关管理平
采用统一域名方式
台的URL地址
TR069功能启用
只开启SSID-1、SSID-2
平台认证终端帐号密码:
远程管理初始认CPE/CPE
证的帐号/密码 终端认证平台帐号密码:
CMS/CMS
启用周期上报的功能,周期为
周期上报时间
12小时
业务及状态配置
由家庭网关管理平台管理平
台下发
业务应用配置
5.6. 硬件要求
5.6.1. 基本要求
家庭网关的硬件设计稳定可靠,能够全面满足本标准所提出的性能指标要
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5.6.2. 硬件能力要求
表5-6网关满足表所列的硬件要求。
类别
系统综合能力
RAM
Flash
要求
250bogoMIPS+
100DSPMIPS以上
32MByte以上
接入型8MByte以上
语音型、增强型
16MByte以上
5.6.3. 硬件基本框图示例
备注
预留1MByte空间用于存放中
间件程序
图5-3家庭网关硬件基本框图
如图5-3所示,家庭网关硬件系统由CPU、Flash、RAM、Switch、USBHUB、
SIMReader(可选支持)、无线等几部分组成。
5.7. 软件要求
5.7.1. 基本要求
软件系统稳定,采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为2.6.x及以上,功能软件
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
5.7.2. 软件基本架构
设备厂商应用程序
IF2
中国移动终端中间
件
IF3
适配层
IF4
LinuxKernel2.6.x
IF1
中国移动业务平
台
IF5
图5-4家庭网关软件系统基本结构
如图5-4所示,家庭网关软件系统由Linux内核、SIM卡适配层、中国移动
中间件、设备厂商提供的应用程序以及中国移动业务平台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适配层、中国移动终端中间件以及相关的适配层为可选要求。
5.7.3. 软件接口要求
(1) IF1具体要求
中间件通过厂商应用程序与移动业务平台交互的通道,接口无特殊要求,能
够保证家庭网关与移动业务平台正常的数据交互即可。
(2) IF2具体要求
接口由中间件规定,由中间件提供接口头文件,主要包括网络收发数据接口、
获取系统时间;
例如:TSMW_net_close,TSMW_net_connect,TSMW_net_receive,
TSMW_net_receive_App等。
(3) IF3具体要求
接口由中间件规定,由中间件提供头文件,包括:获取卡的类型、获取GBA
认证类型、获取SIM卡的IMSI号、执行五元组运算、执行三元组运算等。
例如:TSMW_GetIMSI等。
(4) IF4具体要求
取决于SIM卡读卡器与CPU之间连接接口的接口类型,是通用的系统调用,
例如对于uart接口包括:open/read/write接口等。
(5) IF5具体要求
应用程序和底层OS的接口。
其中,IF2、IF3和IF4为可选要求。
5.7.4. 用户登录要求
用户只能通过WEB界面登录。
5.7.5. 系统升级要求
1. 家庭网关中固件只能由远程进行升级,不能通过家庭网关的WEB界面进
行升级;
2. 家庭网关系统开机后,进入Bootloader的交互界面时需要使用移动维护
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在Bootloader命令交互阶段,可以通过
tftpclient进行升级;
3. 家庭网关系统开机后,进入Bootloader后也可以通过WEBGUI进行升级,
但进入WEBGUI界面时需要使用移动维护账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5.8. 配置界面要求
5.8.1. 配置界面要求
1. 用户界面分类
家庭网关WEB管理支持两级用户权限,分别为移动维护权限和终端用户权
限,WEB界面根据对应的权限,分别显示不同的配置内容。
2.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
a) 家庭网关LOGO
要求界面上有中国移动LOGO。
b) 界面风格
要求界面整洁大方,功能区域分隔清晰,字体美观并清晰,色彩简
洁清爽,整体风格应贴近移动整体UI设计。
c) 界面友好
界面设置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能够方便的进行页面切换,对部分
复杂功能与操作具有向导功能,指导用户操作。界面具备完善的帮助功
能,方便用户使用。
5.8.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针对移动维护帐号和用户帐号,分两级权限,具体要求:
表5-7配置功能列表(移动维护帐号)
GUI一级栏目
状态
GUI二级栏目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远程管理状态
宽带设置
绑定设置
LAN侧地址配置
WLAN配置
远程管理
QoS
时间管理
路由配置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端口过滤
高级NAT配置
UpnP配置
IGMP设置
日常应用
DMS配置
用户标识
MLD设置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日志文件管理
网络诊断
使用帮助
网络
安全
应用
管理
诊断
帮助
表5-8配置功能列表(终端用户帐号)
GUI一级栏目
状态
GUI二级栏目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网络
安全
应用
管理
帮助
5.9. 设备标识要求
用户侧信息
WLAN配置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日常应用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使用帮助
家庭网关设备标识(设备ID)是唯一标识设备的参数,主要用途如下:
a) 终端网管管理系统唯一标识设备;
b) 家庭网关设备外壳标签标识。
设备ID定义:
设备ID用明码表示,后12位为设备MAC地址(表5-9中G1-G12),MAC地址前4位为设备厂
商识别码(表5-9中G1-G4)。业务平台通过设备ID识别网内的授权机顶盒,条码编码标准遵
循code-128统一格式。
设备ID结构说明:
设备ID是由32位16进制的数字组成,是设备的唯一标识码。
比如为:110000 000001 001 0 0000 00300004C7E7
格式标识:A1A2 B1B2B3B4 C1C2C3C4C5C6 D1D2D3 E1F1F2F3F4
G1G2G3G4G5G6G7G8G9G10G11G12
表5-9设备ID结构说明
号段
A1A2
长度 编号意义
2 表示整个字符串
的校验码,MD5校
验
B1、B2位为省公
司编号
B3、B4位为终端
类型
表示方法
若不支持,固定为00
B1B2B3B4 4 编号规则参见附录A。
B3B4=01:低端机顶盒;
B3B4=02:中端机顶盒;
B3B4=03:高端机顶盒;
B3B4=04:融合型家庭网关;
B3B4=05:智能电视类产品;
B3B4=06:DONGLE类产品;
B3B4=07:接入型家庭网关;
B3B4=08:支持物联网的接入型
家庭网关;
B3B4=其他值:保留。
C1C2C3C4C5C6 6 终端厂商标识符,十六进制编码,由移动统一分
唯一的标识设备配。
厂商
D1D2D3
E1
F1F2F3F4
3
1
4
终端型号
终端的识别符类
型
终端批次
终端的识别符
十六进制编码,厂商自行定义
0:表示以MAC地址;
1:表示终端产品序列号。
十六进制编码,厂商自行定义
如果E1=0:表示网口MAC地址;
如果终端有多个网口,则默认
为0号网口的MAC地址。
E1=1:终端产品序列号,在同一
厂商产品范围内,该序列号唯
一。
G1G2G3G4G5G6G7G8G9G10G11G12 12
条形码样本图例如图5-5所示:
图5-5条形码图例说明
此条形码贴在设备外部,与设备ID一一对应,用于业务办理时快速输入。
注1:设备前16位定义规则
范例“”,定义规则参见“设备ID结构说明”,其中C1C2C3C4C5C6设备厂商认证编号,
入网认证通过后,此编号将附在授予的正式入网证书中,其它位置遵循规则即可。
注2:设备后16位定义规则
范例“C7E7”,定义规则参见“设备ID结构说明”,其中后12位为设备的
识别符,前4位表示终端批次。
5.10. 外观及附件要求
5.10.1. 运营商Logo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正面显着位置应有中国移动Logo标识。中国移动Logo大小适
中、美观、大方,颜色为中国移动蓝。厂家Logo颜色为灰色,不得使用黑色或
彩色。
5.10.2. 设备标签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表面应有相关的设备信息标识,至少包括:
➢ 移动Logo;
➢ 移动设备型号,如:CMC-XX;
➢ 设备标识号;
➢ 厂家Logo;
➢ 厂家型号;
➢ SSID-1名称和WPA密钥信息,如CMCC_YYYY/XXXXXXXX;
➢ LAN侧默认配置IP地址;
➢ 家庭网关终端用户帐号与密码;
以上设备信息标识使用白色铜版纸材质,附背胶,粘贴牢固。
5.10.3. 网关指示灯要求
表5-10指示灯要求
名称
POWER状态
灯
WAN连接状
态灯(仅针
对以太网上
行家庭网
关)
Internet状
态灯(仅针
对以太网上
行家庭网
关,可选)
颜色
绿
绿
标识
POWER
WAN
说明
常亮:表示系统正常上电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
常亮:表示物理连接已建立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物理连接未建
立;
绿
PON状态灯
(针对EPON
上行的设
备)
PON状态灯
(针对GPON
上行的设
备)
光信号状态
灯(E/GPON
上行家庭网
关设备)
LAN状态灯
绿色
Internet 常亮:表示连接已建立,(路由连接获得
了正确IP地址,桥接链路连接正常);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对于多WAN连接
的情况,显示作为缺省路由的那条WAN连
接的状态。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ETH连接未建
立;
EPON 熄灭:表示ONU未开始注册流程;
常亮:表示ONU已经注册;
闪烁:表示ONU正在进行注册。
GPON 熄灭:表示ONU未开始激活流程;
常亮:表示ONU已经激活;
闪烁:表示ONU正在进行激活。
熄灭:表示ONU接收光功率正常;
常亮:表示ONUPON口光模块电源关断;
闪烁:表示ONU接收光功率低于光接收机
灵敏度。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以太网口未连
接网络设备;
常亮:表示网口已连接,但无数据传输;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常亮:表示无线接口已启动;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无线接口被禁
用;
详见错误!未指定书签。
绿色
红色 Optical
绿 LAN1~LAN
3、TV
WLAN状态灯 绿 WLAN
WPS状态灯 绿 WPS
名称
USB状态灯
颜色
绿
标识
USB1~USB
2
布防/撤防绿
状态灯
VoIP状态灯 绿
布防/撤
防
Phone
SIM卡指示
灯
(可选)
绿 SIM
说明
常亮:表示设备已正常连接,但无数据传
输;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USB口未接设
备;
亮:布防成功
灭:撤防成功
常亮:表示已经成功注册到IMS核心网,
但无业务流
闪烁:表示有业务流传输或者正在注册。
熄灭:表示系统未上电或者无法注册到
IMS核心网;
常亮:SIM卡物理连接正常;
闪烁:表示有数据传输;
熄灭:物理连接失败;
5.10.4. 开关与按键要求
网关应具有整机电源开关、整机复位按钮、无线按扭、WPS按扭;
5.10.5. 设备面板标识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表面应有各端口、按钮、电源接口、指示灯标识信息,并应和
相关指示灯的标识信息一致。具体如下:
WAN口标识“WAN”;LAN1标识“LAN1”;LAN2标识“LAN2”;LAN3标识“LAN3;
LAN4标识“TV”;Reset标识“Reset”;开关按钮标识“On/Off”;电源插口
标识“Power”;WPS标识“WPS”;WLAN标识“WLAN”;USB标识“USB”;VOIP
标识“VOIP”;(针对语音型网关);模拟电话接口标识“FXS”(针对语音型
网关)。
5.10.6. 设备接口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各类接口使用不同颜色区分,具体要求如下:
电源插口使用黑色接口;WAN口使用红色接口;LAN口使用黄色接口;FXS
口使用灰色接口;
5.10.7. 附件要求
家庭网关设备附件具体要求如下:
电源适配器,输入幅值为:100-240V,50/60Hz,电源线长度1.5米,黑色;
网线,1根RJ45网线,1米,黄色;
电话线(适用于语音型家庭网关),1根RJ11电话线,1米,灰色;
快速配置指导,质保卡和合格证;
5.11. 运行环境要求
5.11.1. 供电要求
输入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为:
表5-11电压要求
Units/
单位
Minimum/最小 Normal/额定值 Maximum/最大
InputVoltage/输入电
Vac 90 100~240 264
压
InputFrequency/输入
Hz 47 60/50 63
频率
输入电流要求为:
在AC输入90V时最大输入电流为0.6A.
输出电压:直流+11.4V~+12.6V
家庭网关(除融合型外)整机(包括电源适配器)最大功耗应小于18W。
对于使用电源适配器的家庭网关,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的EMC要求。
电源MTBF时间为:不小于50000小时。
5.11.2. 环境要求
设备应在表5-12所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表5-12环境要求
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KPa)
-5~45 10~95 86~106
设备在环境温度为25℃时运行时,整机外壳任意点温度应不高于45℃。
5.11.3. 抗电磁干扰能力
应符合YD/T968-2002《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5.11.4. 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干扰要求
应符合YD/T968-2002《电信终端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的要求。
5.11.5. 过压过流保护
设备应满足YD/T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对模
拟雷电冲击、电力线感应、电力线接触等指标的要求。
设备电源应具备4KV(差模和共模)的防护能力;用户侧及网络侧接口应具
备0.5KV(差模和共模)的防护能力。
5.12. 认证要求
用户端设备应具工信部入网证、“3C”认证、无委会认证等,并应具有相关
的认证标识。
6.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物联网功能
接入型网关可以通过内置硬件模块或者扩展软件功能,管理物联网设备,实现智能家居
应用。实现方式包括:
(1) 内置433M无线模块和相应软件协议栈的接入型家庭网关:内置433M近距离通信模
块,与家庭内部的传感器模块通信,实现家庭安防、智能家居、健康监护等功能。
(2) 基于低功耗WiFi技术的接入型家庭网关:网关不增加额外硬件,只利用已集成的
标准WiFi模块。家庭内的物联网设备集成低功耗WiFi模块,同普通设备基于同一
WiFi网络架构和协议,网关同设备之间通过WiFi实现基于IP的连接。物联网设备低
功耗WiFi模块通过功率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电池供电下长期待机。
6.1.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宜居通的功能要求(内置433M模块)
接入型家庭网关通过内置433M硬件实现宜居通功能,相关要求可参考。
6.1.1. 433M模块要求
接入型家庭网关内置433M模块,物理层及链路层要求遵循第9章中的相关要求。
6.1.2. 外围设备要求
外围安防设备要求参考第6章的相关要求。
6.1.3. 业务功能描述
图6-1宜居通业务架构图
如图6-1所示,宜居通业务架构图包括宜居通平台、用户手机和家庭网关,以及接入型
家庭网关下挂的安防及智能家电设备。接入型家庭网关应具备收集传感器信息及发送控制指
令的功能,并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业务平台通信。业务平台可以根据接入型家庭网关
上报的信息与用户手机通信,实现宜居通业务。
6.1.3.1. 安防功能要求
(1)布防撤防:
布防:接入型家庭网关处于警戒状态,当收到传感器告警信号,可以进行成功处理和上
传,适用于家里没人时使用。设防时蜂鸣器发出一声提示(或喇叭发出声音提示已布防。)。
撤防:撤防时,仅对门磁红外告警进行撤防,对于气感等其他设备,撤防时蜂鸣器发出
三声(或喇叭发出声音提示已撤防)。
(2)本地配置管理功能:可通过本地WEB配置管理接口进行如下配置管理:业务服务器URL
地址,告警时段的配置。
(3)终端防抖:终端对于同一ID的安防探头发送的在指定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告警认为是同
一次告警时间,该时间间隔由平台指定。
(4)接警用户配置:用户可以在终端的配置页面上对接警用户进行配置,接警用户配置数
量不少于10个。
(5)对码:用户需要在网关的自服务界面下完成对码操作,在网关的自服务页面中点击对
码按钮。对于报警器上存在对码键的设备,直接按对码键,对于报警器上没有对码键的设备,
触发器报警,此时网关记录该设备ID,完成对码。完成对码后,用户可以在自服务界面中对
网关进行命名。
图6-2宜居通安防业务流程图
6.1.3.2. 家电控制功能
(1)家电对码:
图6-3宜居通智能家电业务流程图
如图6-3所示,用户在接入型家庭网关的自服务页面中输入外围家电ID,接入型家庭网
关发出对码请求,家电收到该对码请求后,返回对码响应,接入型家庭网关记录该家电ID
并完成对码。
(2)家电命名
对码成功后,用户对家电进行命名,家电名称默认为家电1,家电2···
(3)家电控制
家电控制的指令及流程参见第9章相关要求。
6.1.4. 接入型家庭网关配置界面要求
6.1.4.1. 配置界面要求
用户界面分类
接入型家庭网关WEB管理支持两级用户权限,分别为移动维护权限和终端用
户权限,WEB界面根据对应的权限,分别显示不同的配置内容。
界面整体风格要求
1. 接入型家庭网关Logo
要求界面上有中国移动Logo。
2. 界面风格
要求界面整洁大方,功能区域分隔清晰,字体美观并清晰,色彩简
洁清爽,整体风格应贴近移动整体UI设计。
3. 界面友好
界面设置应方便用户浏览和使用,能够方便的进行页面切换,对部
分复杂功能与操作应具有向导功能,指导用户操作。界面具备完善的帮
助功能,方便用户使用。
4. 宜居通界面要求
➢ 宜居通功能在一级目录中;
➢ 终端,安防探头,家电,都采用5字节的十六进制数的ID来标识,对码
时采用该ID;
➢ 家电对码:选择家电对码后,弹出编辑框,可以输入十六进制的家电ID,
选择确认后,可以对码成功。家电至少可添加10部,用户对码成功后,
可以查看家电ID。网关可根据平台要求查询与家电的连接状态。
➢ 安防开关:出厂默认是设防状态,关闭需要输入密码,如果用遥控器撤
防终端每次开机后,网关上传当前的安防状态。终端安防状态的改变时,
也上传安防状态到平台;
➢ 宜居通平台地址:设置宜居通服务器地址;
➢ 告警白名单:进入告警白名单菜单可以添加,删除和编辑白名单。白名
单配置页面,有白名单是否已经确认的状态。平台存储白名单用户,终
端每次开机后,终端从平台下载白名单,白名单最多可设置10个;
➢ 告警记录:终端可以存储告警记录,告警记录包括安防探头类别,告警
时间,安防状态,告警记录不低于100条;
➢ 安防探头设置:选择安防探头菜单或者按对码键后,终端进入对码态,
安防探头触发对码后,终端可以对码成功;安防探头列表可以显示已经
对码成功的安防探头,安防探头列表上有删除安防探头功能,有查看安
防探头ID的功能,安防探头最少可添加10个;
➢ 终端名称:在配置页面可以编辑终端名称;
➢ 定时设置:可以设置布防时间段
➢ 延时布撤防:可以设置延时布撤防,延时布撤防仅对菜单设置和按键布
撤防有效,对远程布撤防和遥控器布撤防无效;
➢ 本地告警音:可以设置开启/关闭本地告警声,可以设置告警提示音,告
警声音的时长可以配置;
6.1.4.2. 配置界面用户权限要求
针对移动维护帐号和用户帐号,分两级权限,具体要求:
表6-1配置功能列表(移动维护帐号)
GUI一级栏目 GUI二级栏目
状态
网络
安全
应用
宜居通
管理
诊断
帮助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宽带语音信息
安防状态信息(适用于
增强型,其他可选)
远程管理状态
宽带设置
绑定设置
LAN侧地址配置
WLAN配置
远程管理
QoS
时间管理
路由配置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端口过滤
高级NAT配置
UpnP配置
宽带电话设置
IGMP设置
日常应用
DMS配置
用户标识
MLD设置
安防
智能家电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日志文件管理
网络诊断
使用帮助
表6-2配置功能列表(终端用户帐号)
GUI一级栏目 GUI二级栏目
状态 设备信息
网络侧信息
用户侧信息
宽带语音信息
网络 WLAN配置
安全 广域网访问设置
防火墙
MAC过滤
应用 日常应用
管理 用户管理
设备管理
帮助 使用帮助
6.2. 接入型家庭网关支持基于低功耗WiFi的物联网功能要求
接入型家庭网关不增加硬件,利用标准的WiFi模块管理物联网外设。网关增加相应的
软件功能,实现设备发现、设备接入、设备管理等物联网功能。
6.2.1. 设备接入功能要求
6.2.1.1. WiFi接入
普通设备和物联网外设都通过WiFi接入家庭网关,物联网外设由于缺少可视化
操作配置界面,因此对待接入流程需要做特殊处理。
物联网外设采用的低功耗WiFi虽然都采用标准的WiFi同网关进行通信,但实
现方案各不相同,提供的配置接口也各不相同。外设的配置接口包括但不限于以
下几类:
1. 外设通过WPSPBC或WPSPIN方式接入网关。
2. 外设支持AP和STATION两种模式,并提供Web配置接口。外设初始进入
AP模式,用户设备通过WiFi接入外设的AP,利用浏览器访问外设Web配
置界面,配置外设要接入的网关和相关配置信息,重启外设,外设进入
STAION模式,自动接入网关。
3. 厂商提供专用的配置软件客户端,通过私有配置接口配置外设要接入的网关
和相关信息。
6.2.1.1.1. 接入型家庭网关要求
接入型家庭网关要求支持WiFiWPSPBC和WPSPIN功能,并且WPSPIN码出厂
设为固定值。
6.2.1.1.2. 外设要求
外设如果采用WPSPIN方案接入网关,需要预置如下信息:
1. “CMCC-”开头的AP网关;
2. 外设预置网关WPSPIN码,使用这个PIN码发起同网关的WPSPIN连接。
6.2.1.2. DHCP流程要求
外设通过WiFi或以太网接入网关后,使用DHCP协议从网关获取IP地址。外
设在DHCP消息options域中(optioncode=60)携带产品信息,产品类型,制造
厂商,序列号信息。网关根据这些信息获取外设信息,管理外设。
图6-4为外设在DHCP消息中options域的定义:
1. optioncode=60,optioncode占一个字节;
2. Len为vendorclassidentifier的长度,Len占一个字节;
3. vendorclassidentifier包括产品信息、产品类型、制造厂商、序列号信息。
总长度为Len,各信息之间用冒号隔开。
图6-4option60字段格式
7.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魔百盒)
7.1. 类型描述
宽带应用型网关包括一体机和分体机两种产品形态,其中一体机是融合了网
关和机顶盒功能的终端设备;分体机在终端形态上由接入设备(接入型家庭网关)
和应用设备(机顶盒)组成,共同作为中国移动的入户设备。本章中的要求描述,
如果没有标注必选或可选,视为必选要求。
7.2. 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
分体机接入设备要求参见第5章。分体机接入设备与应用设备通过以太网线或WLAN方式连
接,要求分体机接入设备中连接机顶盒的以太网口和WLAN的SSID工作在路由模式。
7.3. 分体机应用设备要求
7.3.1. 硬件要求
7.3.1.1. 硬件、接口及按键要求
本标准选定一套硬件指标项和相应指标值,将机顶盒分为高、低两档。其中
低档硬件指标项和相应指标值为机顶盒设备的最低要求,机顶盒设备必须满足或
高于该配置。指标项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要求设备必须满足。设备可以
根据产品定位实现可选项指标,以增加功能亮点,可选项不作为判定设备是否通
过测试的指标项。
高档机顶盒的指标项和指标值要求见表7-1。
表7-1高档机顶盒指标项和指标值
指标项 指标子项
外观
指标值要求
色泽(必选项) 外观可定制,LOGO位置可定制
散热设计(必机箱内部无风扇;
选项) 设备在环境温度为25℃时运行时,整机外
壳任意点温度应不高于45℃。
CPU(必选项) ARM架构,双核及以上,主频1.2GHz及以
上
RAM(必选项) 1GB及以上
FLASH(必选4GB及以上
硬件 项)
音频解码(必
选项)
视频解码(必
选项)
视频编码(必支持H.264硬件编码,支持720P@30fps及
选项) 以上分辨率
GPU(必选项) 2核及以上,支持OpenGLES2.x及以上;
无线网络 1) 支持802.11b/g/n,2.4GHz,5GHz;(必
选项)
2) 支持802.11ac;(可选项)
3) 支持WPS,通过相关认证;(必选项)
4) 支持Miracast,通过相关认证;(可选
项)
5) 支持自动搜索并选择SSID的无线连接
配置方式,并可选支持SSID对应无线
信号的强度的显示;(必选项)
6) 支持13个工作信道(Channel1-13),
信道范围符合IEEE802.11协议要求;
(必选项)
7) 支持64bit、128bit方式的WEP加密(密
钥输入支持16进制和ASCII)、WPA-
PSKTKIP加密及WPA2-PSKAES加密(必
选项)
存储(必选项) 支持MicroSD卡(可扩展至32G)
遥控器 支持红外遥控器(必选项)
支持2.4G遥控器(可选项)
蓝牙(必选项) 支持蓝牙4.0
接口 音视频接口HDMI1.4OUT
(必选项)
USB接口(必符合2.0规范,支持FullSpeed、Hi-Speed
选项) 速率要求。用于外接USB存储等设备;至
少支持2个USBHost,1个OTG,最大电流
不低于500mA,工作电压5V
SIM卡接口(可物理特性、电气特性以及机卡间接口遵循
选项) GSM11.11中的规定,传输协议遵循
GSM11.12规定
SD卡接口(必支持SD卡接口和mircoSD卡接口
选项)
以太网接口一个RJ4510/100BaseT网络接口,符合
(必选项) 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
接,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10/100/1000Base-T
IEEE802.3azEEE标准
按键 电源键(必选1
项)
WPS对码按键1
(必选项)
指示灯 电源指示灯开机后为绿色,待机为红色
接口,符合
(必选项)
网络指示灯正常状态为绿色,异常为红色
(必选项)
低档机顶盒的指标项和指标值要求见表7-2。
表7-2低档机顶盒基本指标项
配置项 配置子项 配置要求
外观 色泽(必选项) 外观可定制,LOGO位置可定制
散热设计(必选机箱内部无风扇;
项) 设备在环境温度为25℃时运行时,整机外壳任意
点温度应不高于45℃。
CPU(必选项) ARM架构,单核,主频1GHz及以上
RAM(必选项) 1GB及以上
FLASH(必选项) 4GB及以上
硬件 音频解码(必选
项)
视频解码(必选
项)
GPU(必选项) 单核核及以上,支持OpenGLES2.x或以上;
无线网络
1) 支持802.11b/g/n,2.4GHz;(必选项)
2) 支持5GHz;(可选项)
3) 支持WPS,通过相关认证;(可选项)
4) 支持Miracast,通过相关认证;(可选
项)
5) 支持自动搜索并选择SSID的无线连接
配置方式,并可选支持SSID对应无线
信号的强度的显示;(必选项)
6) 支持13个工作信道(Channel1-13),
信道范围符合IEEE802.11协议要求;
(必选项)
7) 支持64bit、128bit方式的WEP加密(密
钥输入支持16进制和ASCII)、WPA-
PSKTKIP加密及WPA2-PSKAES加密(必
选项)
存储(必选项) 支持MicroSD卡(可扩展至16G)
遥控器 支持红外遥控器(必选项)
支持2.4G遥控器(可选项)
蓝牙(可选项) 支持蓝牙4.0
音视频接口 接口
1) HDMI1.3(及以上)OUT;(必选项)
2) MINIAV;(可选项)
USB接口(必选
项)
按键
指示灯
符合2.0规范,支持FullSpeed、Hi-Speed速率
要求。用于外接USB存储等设备;至少支持2个
USBHost,最大电流不低于500mA,工作电压5V。
SIM卡接口(可物理特性、电气特性以及机卡间接口遵循
选项) GSM11.11中的规定,传输协议遵循GSM11.12规定
SD卡接口(必选SD卡接口和mircoSD卡可以二选一
项)
以太网接口(必一个RJ4510/100BaseT网络接口,符合IEEE802.3
选项) 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支持自动校
验连接网线的功能。10/100/1000Base-T接口,符
合IEEE802.3azEEE标准。
电源键(必选项) 1
WPS对码按键(可1
选项)
电源指示灯(必开机后为绿色,待机为红色
选项)
网络指示灯(必正常状态为绿色,异常为红色
选项)
7.3.1.2. 遥控器要求及参考设计
图7-1遥控器设计示意图
遥控器参考设计示意图如图7-1所示,遥控器参考设计应为7键遥控器,至少包括,方向
键(兼具音量调节和快进、快退功能),确定/返回/开机(关机)/home/菜单/删除,支持
HMDIIN的机顶盒应支持切换按键。
当遥控器为红外遥控器时,有效操作距离应在8米以上,有效操作角度为接收器中心线
正负60度。
7.3.1.3. 电源要求
机顶盒可采用内置或外置电源适配器的方式进行供电。外置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
的EMC要求,且设备自身的电源接口和电源适配器直流输出端接口应为统一的国际标准圆接
口,适配器的直流输出端电源线可选具备EMI吸收磁环,并符合以下要求:
输出电压:直流+11.4V~+12.6V;
输出电流:2A以内。
7.3.1.4. 配件要求
机顶盒设备附件具体要求如下:
电源适配器,电源线长度1.5米;
网线,1根RJ45网线,1.5米;
HDMI线1根,1.5米;
遥控器1;
快速配置指导,质保卡和合格证。
7.3.1.5. 设备标识要求
参见5.9节要求。
7.3.2. 网络侧接口要求
支持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建议支持
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可选支持10/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azEEE标准。
7.3.3. 业务功能要求
机顶盒作为业务承载终端需要承担如下业务和功能:(1)互联网电视应用;(2)家庭
高清视频通话应用;(3)多屏互动功能;(4)家庭卡拉OK功能;(5)语音交互功能。
7.3.3.1. 互联网电视应用
互联网电视是基于家庭网关及其提供的宽带网络,以电视机、大屏幕显示器等为显示终
端,向用户提供高清院线、可点播回看的互联网电视节目等内容的服务。视频内容应经过牌
照方的播控平台审核。
7.3.3.2. 多屏互动功能
要求高档和低档机顶盒集成WiMoSDK。
7.3.3.2.1. 概述
多屏互动功能是基于手机、PAD、机顶盒、电视一体机、PC等多种用户侧终端设备作为
业务展现终端,通过不同终端间的交互,为用户提供在多个终端上进行音频、视频、文字、
图片等多媒体内容共享,多终端间操作控制的功能。通过多终端间的互动能够方便用户进行
业务控制、内容观看以及业务交互,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本节所描述的多屏互动功
能主要指手持终端与连接电视机的机顶盒间的多屏互动。手持终端需要安装多屏互动应用客
户端软件或SDK,可采用二维码方式通过业务平台下发至机顶盒,向用户呈现并引导用户下
载客户端到手机。
7.3.3.2.2. 镜像功能
图7-2镜像功能使用场景
镜像功能是指用户将手持终端上的音视频内容同屏传输到机顶盒连接的电视上,手持终
端的屏幕与电视屏幕保持完全一致,如图7-2所示。采用镜像功能时,手持终端的软件采用
抓屏方式将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编码和封装,再发送到接收端进行解码和播放。
镜像功能通过WiMo或Miracast方式实现,WiMo的具体要求参见附录C,Miracast的要求
参见WiFi联盟Miracast规范。
7.3.3.2.3. 分享功能
图7-3分享功能
分享功能是指用户将手持终端上的音视频内容在与机顶盒连接的电视上播放,如图7-3
所示。同时,手持终端屏幕上显示播放控制界面或其他界面,而无需将手持终端的屏幕传输
到电视上。
遥控器场景:用户可以打开手持终端上的遥控器程序,并通过该程序模拟操作界面对机
顶盒上的互联网电视应用进行控制,如EPG上的光标移动、节目的播放控制等。
媒体共享场景:媒体共享是指各终端自身存储的媒体内容可以被其他的终端设备发现并
播放。手持终端可以将视频内容通过WiFi共享给机顶盒进行播放,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持终
端进行播放控制(如播放、暂停、停止等)。
用户的各类家庭终端(如PAD、PC、手机和网络存储设备等)连接到机顶盒上,用户可
以在任意一台手持终端上对家庭网络内其他设备上的媒体内容进行搜索。
分享功能下的具体要求参见附件D以及
DLNAGuidelines-ArchitectureandProtocols(Aug.2009)。
7.3.3.3.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可选)
家庭高清视频通话功能是基于机顶盒及其提供的宽带网络,以电视机、大屏幕显示器等
为显示终端,以摄像头、麦克风作为输入设备,向用户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频通话服务。
7.3.3.4. 家庭卡拉OK功能(可选)
机顶盒通过增加硬件和软件设施,可为用户提供家庭卡拉OK服务。机顶盒可以通过两种
方式实现支持卡拉OK功能:
1. 内置方式:
1) 机顶盒增加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要求提供2个MIC输入接口(6.33mm*2),一
个音频输出接口(SPDIP、AudioR/L、3.5mm接口任意选一);
2) 机顶盒增加硬件混音处理模块:可通过音频接口和HDMI接口同时输出;
3) 增加配件:麦克风、麦克风线。
2. 外接配件方式:支持家庭卡拉OK的外设通过USB同机顶盒相连。外设支持的功能包
括:
1) 带MIC输入接口:6.33mm*2;
2) 支持硬件混音技术,可将麦克风的人声无延时实时播放;
3) MIC音频采样后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USB接口传输给智能机顶盒,以便进行录
音和评分;
4) 外设可自带音箱放音或通过音频输出到家庭现有音响设备;
5) 配件包括:麦克风、麦克风线。
7.3.3.5. 语音交互功能
用户使用语音遥控器或手机客户端,可以通过按键操作或通过语音实现对机顶盒设备进
行常规按键控制,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手机客户端的语音功能向机顶盒设备输入语音控制指
令,对设备进行语音交互控制。
机顶盒要求集成基础语音能力SDK,上层应用程序基于该SDK提供具有语音交互能力的
功能。有三种方式将语音源传输给机顶盒:
1. 基于WiFi的传输:
1) 在手机上开发遥控客户端,利用手机的麦克风和WiFi模块,实现录音并将声音
发送给机顶盒;
2) 机顶盒WiFi模块接收手机遥控客户端发送的语音;
2. 基于蓝牙的传输:
1) 遥控器支持语音录音和蓝牙传输;
2) 机顶盒内置蓝牙软、硬件模块;或通过USB外接蓝牙配件;
3. 基于2.4G的传输:
1) 遥控器支持语音录音和2.4G传输;
2) 机顶盒内置2.4G软、硬件模块;或通过USB外接2.4G配件;
高档和低档机顶盒要求必选集成讯飞基础语音能力SDK。
7.3.4. 软件要求
7.3.4.1. 操作系统要求
机顶盒应安装安卓4.0及以上的操作系统。
7.3.4.2. 软件协议要求
机顶盒需支持如下软件协议:网络协议:IPV4/IPV6双协议栈,TCP、UDP、PPPoE、DHCP
等;应用协议:HLS、RTP、RTCP、RTSP、HTTP1.1、SSL2.0/3.0、SOAP、UPNP等。
浏览器能力要求:机顶盒的浏览器对于HTML标签和CSS的支持至少达到HTML5、CSS3,浏
览器支持AJAX,除此之外,机顶盒的浏览器还应支持以下功能:
在页面中的输入框中,应支持通过软键盘实现英文、中文的输入;支持浏览类业务背景
音频的下载及流播放、按键音效与背景音乐的混音播放;应支持跨页面时背景音的连续5分
钟以上的循环播放;支持本地菜单,且支持进行本地菜单和采用浏览器技术的菜单的切换。
支持多窗口功能,即允许在业务需要时实现多个窗口的同时运行。
外挂字幕的要求:
外挂字幕是指字幕文件是独立于视频文件的,播放时使用字幕插件调用字幕,叠加到视
频当中。机顶盒至少支持SRT和SUB两种格式外挂字幕的显示,字幕字库支持GBK、IS08859,
并支持简体中文字体及英语字体的显示,其中简体中文字体应支持黑体和宋体。字幕的显示
应保持与视音频的同步,且允许用户在节目观看中进行多字幕间的切换。
7.3.4.3. 编码及解码能力要求
7.3.4.3.1. 编解码能力要求
机顶盒的编解码能力要求如表7-3所示:
表7-3机顶盒的编解码能力要求
互联网和本地视频解码 编码格式:MPEG1、MPEG2MainProfile@HighLevel、
MPEG4、VC-1、WMV7/8/9(可选)、DIVX(可选)、
XVID、RM/RMVB(可选),
H.264HIGHPROFILE@LEVEL4.1;
分辨率:最大可达1080P;
帧率:大于25fps
编码模式:CBR/VBR;
封装格式:TS、MP4、MKV、AVI、RM/RMVB(可选)、
FLV/F4V;
码率:互联网视频最大可达20Mbps,本地播放最
大可达40Mbps;
4k分辨率(可选):H.264(MPand)分辨率最高支
持HighTier?)分辨率最高支持4096x2160@30fps
3D视频解码 编码格式:H.264;
3D格式:FrameCompatible3DFormat,FHD3D(可
选);
分辨率:最大可达1080P;
编码模式:CBR,未来扩展支持VBR;
封装格式:TS;
码率:最大可达20Mbps;
音频解码 要求支持MPEG-1LAYER1/2、MPEG-1layer3、
MPEG-2AACLC/MAIN、MPEG-4AACLC/MAIN(可选)、
HE-AACV1/V2(可选)、EAC-3(可选)、WAV(可
选)、WMA(可选)、PCM、针对于超高清(1080P)
的高码率内容解码,支持Dolbydigitalplus及
DTS(透传要求高档机顶盒必选、低档机顶盒可选;
解码要求高档机顶盒必选、低档机顶盒可选)。
7.3.4.3.2. 音视频播放质量要求
在有网络保证前提或本地媒体播放时,要求机顶盒播放视频的质量为:
1. 正常播放节目时无马赛克、无明显跳动、停滞感。
2. 正常播放节目时无唇音不同步现象。
3. 节目快进、快退时无马赛克。
4. 节目快进、快退时,图像帧显示清晰。
5. 节目从快进、快退、暂停恢复到正常播放状态无马赛克。
采用主观评价方式,要求机顶盒播放音频的质量为:
1. 正常播放节目时,声音流畅,无停顿。
2. 机顶盒首次开机初始音量应在最大音量的中间值附近,后续每次开机时音量应保持
上次关机时用户设置的音量。
3. 播放不同内容,音量大小保持一致。
7.3.4.4. 屏幕管理要求
机顶盒的界面接受平台的管理,包括屏幕的划分、每个屏幕上展现的业务以
及展现方式等;
机顶盒能够从网络侧获取更新的屏幕程序,并在开机时检测是否有更新的屏
幕程序,如果有,完成安装。
7.3.4.5. 防刷机要求
刷机是指未经中国移动许可,擅自更改机顶盒重要配置甚至修改整个操作系统的行为。
为防止刷机,机顶盒应实现以下功能:
1、 关闭机顶盒通过ADB被调试的通道。外部设备不可以通过ADB调试机顶盒。
2、 将重要分区设置为只读模式。如:system分区。
3、 进入recovery模式之前,需要对镜像进行版本校验、MD5校验。进入recovery之后,
需要对升级镜像做签名校验。签名通过的软件可以升级,否则不允许升级,并跳出
recovery模式。
7.3.5. 管理要求
7.3.5.1. 操作管理
机顶盒应支持在断电状态下,通过面板电源按键进行开机(也可以直接通过连接电源开
机),同时,应支持在待机状态下,通过遥控器上的电源进行开机;机顶盒应在10秒内,完
成从开机状态到待机状态的切换。机顶盒应该支持休眠或待机工作状态。
机顶盒的开机时间应小于60秒,开机时间包括了系统加载,网络连接,连接服务器,版
本更新,进入主界面的时间。
图7-4机顶盒开机流程示意图
机顶盒的开机流程如图7-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机顶盒正常启动;
2、判断机顶盒是否为初次开机,如是则跳转至步骤3;否则跳至步骤7;
3、终端管理平台利用初始账号认证通过后,反向修改终端认证账号;
4、终端管理平台向机顶盒配置业务参数;
5、设备通过界面提示用户输入开户预留手机号,提交平台后手机将获取验证码,用户
将验证码输入并提交平台验证;详细流程请参见《家庭网关业务技术规范—家庭宽带类应用
分册》7.1.2节“终端方式开户流程”内容;
6、平台验证通过后返回用户ID及密码,机顶盒进行安全存储;
7、正常开机登录进行终端认证;
8、判断机顶盒是否需要升级,是则跳转至步骤8;否则跳至步骤10;
9、机顶盒发起系统升级流程,升级完成后返回执行步骤1;
10、进行用户认证;
11、正常使用机顶盒业务。
7.3.5.2. 软件管理
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可以对机顶盒上安装的软件进行管理,未经中国移动许可的应用,不
能在机顶盒进行安装。机顶盒不得支持通过USB/SD卡接口安装应用程序。系统默认关闭“允
许安装非电子市场提供的应用程序”选项,并不给用户显示。
7.3.5.3. 文件管理
文件管理是指对机顶盒本地文件的显示、查询、排序、删除等,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文件目录:支持用户自定义本地存储的文件目录,支持本地存储的文件目录访问;
文件查询:支持按照文件名称的拼音首字母、中文关键字查询;
文件排序:支持按照时间、名称等顺序排列,默认按照下载时间进行排序;
分类显示:支持按文件类型进行显示,类型至少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游戏、字幕等;
文件预览:显示文件简介,简介内容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类型、下载时间、
文件简要内容等。
文件删除:支持对本地存储内的单个文件、多个文件或全部文件的删除操作,删除前显
示提醒确认信息。
支持外接存储设备的读写管理,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至少包括NTFS,FAT32和FAT64(可
选)
机顶盒应支持对本地文件存储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文件进行播放的功能。
7.3.5.4. 配置管理
机顶盒应在出厂时进行终端本身参数的设置,并应支持通过本地管理菜单、局域网连接
的配置页面或工具等多种方式进行家庭网关本身相关参数的配置及查看。机顶盒设置管理需
区分管理员权限及用户权限,管理员权限大于用户权限,并包含用户权限可访问、查看、修
改的内容。用户权限对于注明管理员权限可操作的内容,无权访问、查看、修改。
机顶盒必须支持基于网络的自动下载、升级功能,支持强制升级和可选升级,其中强制
升级在家庭网关重新启动后强制进行,而可选升级由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升级。升级相关的提
示在升级包下载完成后进行,下载过程用户不感知。机顶盒必须支持以下的本地配置和查看:
1.基本设置
业务信息:可支持管理员权限查看家庭网关管理平台(主备地址)、时间同步服务器地
址、升级服务器地址,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终端用户账号及密码,其中用户账号不超过16
位。
机顶盒支持在管理员权限下配置主备认证服务地址。在连接主认证地址超时的情况下,
将在30秒内进行不超过3次的重试,若30秒后主认证地址仍然无响应,则应自动连接备用认
证地址。
2.系统信息
设备信息: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机顶盒厂家名称、设备型号、终端序列号等;
版本信息: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机顶盒软件版本、硬件版本等;
网络信息:可支持用户权限查看机顶盒MAC、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无
线信号状态及强度(可选)等;
3.高级设置
可支持用户权限对于机顶盒的高级设置选项进行访问和设置,主要包括与机顶盒操作系
统等相关信息的查看及设置,如语言文字、输出制式、所属时区等。
4.恢复默认设置
机顶盒允许用户权限进行恢复默认设置的操作;默认设置是指在机顶盒出厂时完成的对
于机顶盒部分参数的预先配置。通过“恢复默认设置”即可将机顶盒已配置的参数恢复为出
厂时的配置。其中,机顶盒的默认配置或出厂配置参数如下:
双栈模式:开启;
连接方式:DHCP;
终端管理用户帐号及密码;
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地址;
5.终端配置
(1)局域网配置(可选)
机顶盒应支持管理员权限在局域网内部,通过电脑或专用工具以Web或图形客户端的方
式对机顶盒进行配置。机顶盒对于通过局域网进行配置的方式应支持密码保护,且可配置及
查看的参数不应少于本地配置中列出的参数。
(2)远程配置
机顶盒应支持管理员权限通过家庭网关管理平台实现对于机顶盒的远程管理和配置。
7.3.6. 其他要求
7.3.6.1. 供电要求
对于机顶盒,整机正常运行时功耗不大于15w,待机功耗在2w以下,对于
一体机,整机正常运行时功耗不大于30w,待机功耗不大于5w。
对于使用电源适配器的家庭网关,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的EMC要求。
电源MTBF时间为:不小于20000小时。
7.3.6.2. 环境要求
设备应在表7-4所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表7-4环境要求
温度(℃)
-5~45
7.3.6.3. 噪声要求
相对湿度(%)
10~95
大气压力(KPa)
86~106
机顶盒工作时,噪声不得高于30dBA。
7.4. 一体机设备要求
7.4.1. 网络侧接口要求
支持10/1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建议支持
自动校验连接网线的功能。
可选支持10/100/1000Base-T接口,符合IEEE802.3azEEE标准。
7.4.2.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
网络接入功能要求参见第5.2节。
7.4.3. 业务功能要求
业务功能应支持第5.3.3节要求的各项功能。
7.4.4. 软件要求
软件要求参见第5.3.4节。
7.4.5. 管理要求
对于一体机的网络接入功能的管理要求参见第5.4节,对于应用功能的要求参见本标准
第7.3.5节。
7.4.6. 硬件要求
对于一体机的硬件除满足参见表7-1、7-2要求外,还要求支持2~4个LAN
口,符合IEEE802.3标准,支持采用直连网线进行连接,支持自动校验连接网线
的功能。
7.4.7. 其他要求
7.4.7.1. 供电要求
整机正常运行时功耗不大于30w,待机功耗不大于5w。
对于使用电源适配器的家庭网关,电源适配器应符合YD/T983的EMC要求。
电源MTBF时间为:不小于20000小时。
7.4.7.2. 环境要求
设备应在表7-5所列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表7-5环境要求
温度(℃)
-5~45
7.4.7.3. 噪声要求
一体机工作时,噪声不得高于30dBA。
相对湿度(%)
10~95
大气压力(KPa)
86~106
8. 编制历史
表9-1编制历史表
版本号
1.0.0
更新时间
2012-9-13
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
本设备规范规定了中
国移动家庭网关的设
编制人
郭毅峰、刘
聪
技术审核人 部门审核人
张慧媛 封令隽
备形态、接口、功能、
管理、安全、性能、
运行环境、设备软硬
件、基本应用和用户
界面等要求
2.0.0 2013-7-3 增加了融合型家庭网
关的描述,删除了语
音型网关的要求。修
订了宽带应用型网关
分体机部分的相关描
述。
重新定义支持物联网
功能的接入型家庭网
关;修改了设备ID的
定义;增加了家庭卡
拉OK要求;增加了语
音交互功能要求;增
加了其他硬件功能要
求。
梅海波,李
建坤
刘聪 郭晓岩
3.0.0 2014-5-25 张勇浩 刘聪 郭晓岩
附录A 省公司代码
省公司代码见表A-1。
表A-1省公司代码列表
内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古
32 33 34 35 36 37 38
辽宁 吉林
黑龙
上海 江苏
江
39 40 41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 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西藏 全国
62 99
附录B 设备故障消息(标准性附录)
B.1告警编号规则
a) 告警编号采用6位数字:
b)
第1位:告警所属主分类;
第2、3位:告警所属次分类;
第4、5、6位:序列号,序列号从000~999,500后可由厂商自定义。
前三位定义见表B-1。
c)
表B-1告警编号前三位定义
第1位含义
1:设备告警
第2、3位含义
00与主机、板卡有关的硬
件故障
01与网络有关的硬件故障
02与存储有关的硬件故障
03与外设有关的硬件故障
04终端设备告警
2:质量告警 01越门限告警
02信号源引起的服务质量
下降
3:处理出错告
警
01软件错误引起的故障
02配置错误引起的故障
03安全相关的故障
4:通讯告警
5:环境告警
01连接中断
B.2设备告警信息列表
设备告警信息见表B-2。
表B-2设备告警信息表
告警类
别
告警名称 告警编
号
告警
/消
警
告警级别 附加信息 触发条件
设备功
能类
设备状
态、统
计参数
类
文件相
关
设备重启 104001
端口不可用 104006
CPU使有率过高 104030
日志空间受限 104031
主要/次
要告警
严重告警 端口号
主要告警
主要告警
设备重启
端口不可用
连续5分钟
在95%以上
不能满足
8.1.4的要
求
管理员登录连续
错误次数超过最
大值
误码率超门限
加解密失败率超
门限
可用带宽不足
文件服务器不可
达
文件服务器用户
名/密码错误
下载文件超时
服务器上无指定
文件
更新配置文件失
败
备份配置文件失
败
恢复配置文件失
败
配置文件不可用
软件升级失败
104032 次要告警
超过10次
大于1%
大于1%
可用带宽低
于业务需求
文件服务器
不可达
文件服务器
用户名/密
码错误
超过5分钟
找不到文件
更新未正确
完成
备份未正确
完成
恢复未正确
完成
文件校验出
错
升级未正确
完成
不够存放文
件
软件自动上
报
无法上传
104033
104034
104035
104050
104051
次要告警
次要告警
主要告警 当前可用带
宽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104052
104053
104054
104055
104056
104057
104058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Flash空间不足 104059
用户自助软件升
级上报故障
日志文件无法上
传
104060
104061
告警类
别
告警名称 告警编
号
告警
/消
警
告警级别 附加信息 触发条件
业务类IMS服务器不可104102
-VoIP 达
注册失败-鉴权104104
失败
注册失败-其他 104105
注册无响应 104106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严重告警
服务器不可
达
鉴权失败
其他原因导
致注册失败
注册无响应
附录C WiMo协议说明
C.1设备类型和功能流程
WiMo设备类型主要包括:
发送端设备(TX)——通常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
记本电脑、游戏掌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其内置WiMo芯片/协议栈或
外接WiMo发送端外设,负责将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视频内容和同步音频
内容实时传送至接收端设备
接收端设备(RX)——为显示设备,例如电视、液晶显示器、投影仪,
PC,平板电脑等,其内置WiMo芯片/协议栈或外接WiMo接收端外设,负
责将接收到的、来自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视频内容和同步音频内容实时
解码并输出至显示屏和声音播放器
两类设备的工作流程如图C-1所示:
图C-1WiMo设备功能流程图
C.2网络连接
WiMo的网络连接是指WiFi网络的连接建立过程,具体WiFi连接技术可参
考[1],[6]标准。
WiMo发送端及接收端在与AP通信的过程中应遵循WiFi标准的鉴权、关联
流程,采用一定的安全机制,如WEP、WPA、WPA2等,本标准推荐采用安全级别
较高的WPA2。
WiMo发送端及接收端设备应支持多种方式的IP地址分配方式,如DHCP方
式、静态地址或Auto-IP。无论采用何种IP地址分配方式,需确保发送端设备
和接收端设备在同一广播域中,可相互寻址。
C.3设备连接
WiMo设备连接流程主要指在底层无线网络(如WiFi网络)连接后,发送方
设备与接收方设备通过WiMo协议,基于请求-应答通信机制,相互之间进行消息
和数据发送的过程。
如图A-2所示,为发送端与接收端建立连接、数据传送、断开连接的逻辑流
程图:
图C-2设备连接流程图
发送端通过广播消息向广播域内的潜在接收端发送Discover消息;
接收端对Discover消息进行响应,发送端获取接收端的信息,包括
IP地址、消息端口等;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起连接请求(消息中带版本信息及发送端支持的
媒体编码信息);
接收端响应连接请求(信息中同时带上接收端支持的媒体编码信
息);
发送端发送带密码的密码验证请求(密码可通过MD5加密);
验证通过,接收端回复连接成功消息;
发送端/接收端定时更新状态,维护连接心跳;
发送方根据网络带宽及应用场景设定,采用收发双方均支持的编解
码格式进行WiMo信息的发送,接收端实现接收和解码输出;
任意方均可发起断开请求,并中断连接。
C.4媒体格式要求
编解码流程
WiMO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方案,包括M-JPEG、H.264编码,WiMo技术采用的
视频编解码算法及码流格式遵从现有国际标准,以确保不同厂商的实现方案能够
互相兼容。为更好实现低时延、高清晰的要求,具体的实现可进行相应适配或预
处理。
C.4.2M-JPEG视频编解码方案
WiMo技术采用M-JPEG作为视频编解码方案之一。要求M-JPEG编解码符合
baseline过程所规定的指标。Baseline过程的指标参数要求如下:
图C-3指标参数要求
C.4.3H.264视频编解码方案
WiMo技术采用H.264作为视频编解码方案之一。要求H.264编解码符合
baselineprofile,3.0到4.0级所规定的指标。具体指标参数要求如下:
I,P片,无B片
无多参考帧
采用CALVC熵编码
采用In-LoopDeblockingfilter
采用4:2:0采样格式
8位采样
C.4.4音频编解码流程
WiMo技术支持三种音频编解码方案:LPCM,AAC,MP3。
具体指标参数要求如表C-1所示:
表C-1指标参数要求
格式 描述
LPCM44.1 LPCM44.1ksps,16bits,
2ch;CDQualityAudio
LPCM16-48-x2 LPCM,48ksps,16bits,2
Ch
LPCM16-48-x4 LPCM,48ksps,16bits,4
Ch
LPCM16-48-x6 LPCM,48ksps,16bits,6
Ch
LPCM16-48-x8 LPCM,48ksps,16bits,8
Ch
LPCM20-48-x2 LPCM,48ksps,20/24bit
s,2Ch
格式 描述
LPCM20-48-x4 LPCM,48ksps,20/24bit
s,4Ch
LPCM20-48-x6 LPCM,48ksps,20/24bit
s,6Ch
LPCM20-48-x8 LPCM,48ksps,20/24bit
s,8Ch
LPCM16-96-x2 LPCM,96ksps,16bits,2
Ch
LPCM16-96-x4 LPCM,96ksps,16bits,4
Ch
LPCM16-96-x6
Ch
LPCM16-96-x8
Ch
LPCM20-96-x2
LPCM20-96-x4
LPCM20-96-x6
LPCM20-96-x8
LPCM16-192-x2
LPCM16-192-x4
LPCM16-192-x6
LPCM16-192-x2
LPCM20-192-x4
LPCM20-192-x6
AAC_LC_2_44.1
LPCM,96ksps,16bits,6
LPCM,96ksps,16bits,8
LPCM,96ksps,20/24bit
s,2Ch
LPCM,96ksps,20/24bit
s,4Ch
LPCM,96ksps,20/24bit
s,6Ch
LPCM,96ksps,20/24bit
s,8Ch
LPCM,192ksps,16bits,
2Ch
LPCM,192ksps,16bits,
4Ch
LPCM,192ksps,16bits,
6Ch
LPCM,192ksps,16bits,
2Ch
LPCM,192ksps,20/24bi
ts,4Ch
LPCM,192ksps,20/24bi
ts,6Ch
44.1ksps,16bitspersa
mple,2ch,MPEG-2AAC-LCusi
ngADTS
48ksps,16bitspersamp
le,2ch,MPEG-2AAC-LCusing
ADTS
48ksps,16bitspersamp
le,4ch,MPEG-2AAC-LCusing
ADTS
48ksps,16bitspersamp
le,6ch,MPEG-2AAC-LCusing
ADTS
描述
48ksps,16bitspersamp
le,8ch,MPEG-2AAC-LCusing
ADTS
AAC_LC_2_48
AAC_LC_4
AAC_LC_6
格式
AAC_LC_8
附录D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牌照合作注册机制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的设备ID在终端出厂时指定,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的
牌照方注册标识,在家庭网关首次开机并完成业务开通时,由业务平台根据家庭
网关业务开通时的牌照方分配给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该注册标识将作为牌照方
进行登记、注册备案的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唯一标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一个
宽带应用型家庭网关只能在一家牌照方的播控平台注册备案。
附录E 家庭网关命名规则
终端设备型号格式为CMC-xx,其中CMC是ChinaMobileCPE的缩写,表示中
国移动的家庭网关产品;第一个“x”代表家庭网关的上行接入方式,用两位十
进制数标识;第二个“x”代表家庭网关形态,用字母标识。如GPON上行接入型
网关命名为CMC-02A,以太网上行语音型网关命名为CMC-01B。
图F-1家庭网关命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