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美国《大众电子》杂志一反常态,把翌年一月号的刊物提前投放在各书报摊点,用最引人注目的大字标题发布消息:“世界第一套微型电脑组件挑战所有种类的商业电脑!”这台所谓微型电脑组件名叫“Altair8800”,即银河系里那颗明亮的星座“牛郎星”。
“牛郎星”的发明人爱德华•罗伯茨(E.Roberts)是位电脑爱好者,身高约有1米9,精力充沛,性格倔强。60年代从海军陆战队退役后,他就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开了一家小小公司,叫作“微型仪器与自动测量系统公司”,简称MITS公司,专门制作和销售台式计算器,生意做得十分红火。不料到了1974年,拥有集成电路发明权的德州仪器公司(TI),以雄厚的实力大举“进犯”计算器市场。罗伯茨哪是TI的对手,削价竞争不几天就败下阵来,直滑到破产的边缘,欠下了25万美元的债务。
无可奈何之中,罗伯茨把目光投向了英特尔公司研制的8080微处理器,想用它来装配一种专供业余爱好者试验的计算机,以挽救濒临倒闭的公司。他以每块75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购到8080微处理器和其他元件,一面突击组装样机,一面派员与新闻媒介联络。恰好《大众电子》在过去数月里一直在寻找独家新闻,编辑所罗门主动上门观看了罗伯茨的设计方案,感到这是一个有可能吸引读者的话题。
回到家里,所罗门还在想着罗伯茨的计划。从报纸的角度看,这台尚在襁褓的电脑还缺乏一个响亮的名字。想着想着,他忍不住向他的女儿征求意见:“一种新的电脑叫什么名字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呢?”所罗门的女儿才12岁,正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电视,而电视里恰好在播放科幻片《星球大战》,她随口便答:“牛郎星。”因为电视里的宇宙飞船正向牛郎星飞去。于是,罗伯茨的电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命了名。
然而,好事多磨。罗伯茨好不容易装配成功的第一台样机,在邮寄给所罗门的途中莫名其妙地不知所终。杂志已经排了版,十万火急地等着封面的照片,要抢在圣诞节前发行。MITS公司已绝无可能立即重装第二台,万般无奈,罗伯茨只好把一个仅有仪表外壳的机器重新寄出,《大众电子》上刊登的正是“空壳电脑”的“玉照”,简直就是“伪劣产品广告”,把百万读者都蒙在鼓里。
谁知“牛郎星”的反应出人意外,定货单立即像雪片般纷飞而来,随之而至的,当然还有罗伯茨日夜盼望的转帐支票。MITS公司得救了,救星正是“牛郎星”──世界上第一台用微处理器装配的微型计算机。
根据杂志介绍,阿尔泰勉勉强强算是一台电脑。在金属制成的小盒内,罗伯茨装进两块集成电路,一块即英特尔的8080微处理器芯片,另一块是存储器芯片,最初仅有256B容量,后来才增加为4KB。既无可输入数据的键盘,也没有显示计算结果的“面孔”。插上电源后,使用者需要用手按下面板上的8个开关,把二进制数“0”或“1”输进机器。计算完成后,面板上的几排小灯泡忽明忽灭,就像军舰用灯光发信号那样表示输出的结果。
“牛郎星”诞生时的模样实在不敢恭维,它完全无法与IBM360、PDP-8或者“新星”等大、中、小各种电脑相比,更像是简单的游戏机。然而,它也有上述所有机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体积小,小到只能以“微型”相称;价格低,低到罗伯茨只标价每台397元。
别看《大众电子》吹得天花乱坠,当时所有的计算机企业谁都不屑一顾,这种简易的机器,充其量供大学生当玩具。如果你的公司想用电脑处理业务,捧回一台阿尔泰,便会发现它确实没有多大用途。奇怪的是,仅在1975年,阿尔泰公司就卖出了它所能生产的全部“牛郎星”,共计2000台机器,比罗伯茨最乐观估计的800台翻了一番还超过。
2000台“牛郎星”大都走进美国一些家庭的汽车库;它们的购买者,大都是些初出校门的青年学生。就在这些汽车库里,“牛郎星”引来成群的喜鹊搭就彩桥,终于呼唤出“织女”下凡,织就了电脑世纪的万紫千红。
人们现在普遍认为,“牛郎星”正是微型电脑的“开山鼻祖”。由于霍夫发明的微处理器必须配上存储器和其它外围设备才能组成计算机系统,或许当时正牌的电脑制造公司对它心存疑虑,直到三年后,以微处理器为心脏的微型电脑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微软树大旗
1975年,罗伯茨因发明第一台微电脑“牛郎星”大获成功。《大众电子》曾在宣传中说,“牛郎星”将面向普通用户,采用最简便的BASIC语言编程。然而,它的存储器只有4K,专家们都认为难以支持BASIC,罗伯茨手中根本没有这种软件。
那一日,罗伯茨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声称自己是西雅图市的交通数据公司,可以为牛郎星电脑开发出BASIC语言,并询问他是否有兴趣。
罗伯茨岂止是有兴趣,如果有谁真能做成这件事,那“牛郎星”就不再是件玩具,它将成为一台名符其实的个人计算机。一个星期后,罗伯茨又接到一封正式的信函,信中说他们已经做成了软件。罗伯茨当即按信里提供的地址打去电话,可对方答复说那儿是西雅图市的湖边中学。罗伯茨摇摇头,心想这一定是哪个调皮学生的恶作剧,正准备作罢时,子虚乌有的公司又打来长途。这一回,罗伯茨不客气了,他恼怒地大声嚷道:“如果你们真有BASIC软件,那就劳驾送到MITS,我保证在阿尔伯克基机场恭候!”他本想激出对方的真情,哪知电话传来肯定的答复:“完全可以,三周后,请您到机场接站。”
三周后,罗伯茨接到的竟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来者说他叫保罗•艾伦(P.Allen),全权代表他的伙伴比尔•盖茨(B.Gates)。此时此刻,比尔•盖茨正在远隔千里的波士顿哈佛大学校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
这位比尔•盖茨,戴着大镜片的眼镜,一副娃娃脸,只是个不到19岁的大学生。他生于西雅图一位律师和一位教师组成的家庭,家教良好,但绝无与电脑有关的遗传因子。1969年,他就读的湖边中学引入一套PDP-10小型电脑终端,用电线连接着电传打字机,并按使用时间付费。比尔在这台电传机上做起他的“软件梦”,同时也结识了比他高两年级的保罗•艾伦。两人共同在电脑上写出一个“井字棋”游戏,玩得好不开心。小家伙们终日迷恋电脑的后果,使学校付不起昂贵的费用,不得已对他们的上机次数进行严格限制。
无电脑可玩,比尔和保罗实在技痒难忍。翻箱倒柜凑齐360元钱,捧回一块英特尔生产的微处理器8008芯片,设想做一台记录分析交通情况的小装置。就这样,西雅图出现了一家由两个中学生组成的“交通数据公司”。这种灰色盒子里缠满电线的小玩意,不知为何被好几个州的交通部门看中,为此他们真的净赚了近2万元。直到后来,比尔•盖茨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律专业,仍对电脑情有独钟。
1974年12月一个寒冷的冬天,保罗在路边报亭上偶尔发现了元月号《大众电子》配发“牛郎星”照片,兴匆匆找到已经考入哈佛大学的比尔•盖茨。“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他对比尔嚷道,“我们可以为它编写BASIC语言。”比尔•盖茨受到感染,灵机一动想出了好主意,他对保罗说:“我们可以用学校的PDP-10机开发一种模拟‘牛郎星’的程序,然后向BASIC冲击!”接下来,两人侃出了软件框架并初步分了工。保罗负责编写模拟程序,比尔则主攻BASIC解释程序。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当他们通过电话向罗伯茨拍胸保证三周交货的时候,所谓BASIC软件还只是凭空想象而已。
好在无论是模拟还是解释程序,对两人都不陌生。保罗的工作必须先行,他不到两周就干完了模拟程序。比尔•盖茨面对的难题更多,他整整写了8000行的机器语言程序,又千方百计地精练压缩,设法使它能装进牛郎星电脑狭小的“身躯”。然而,越是临近完工,他们就越是紧张,毕竟没有一台真正的“牛郎星”,编写的程序能不能在微型电脑上运行,谁也不敢打包票。直到最后把保罗送上了飞机,比尔•盖茨的心仍不踏实。
显然,跟随罗伯茨来到MITS的开发实验室的保罗更加紧张。当他终于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牛郎星”时,立即就把带来的程序纸带送进电脑的读带装置,心已经提到了喉咙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读带机还在“咔咔”地“吃”进纸带,这几分钟就像是过了好几年。突然,电传打字机轻轻地动作了一下,打印纸上印出了“READY”,标志着电脑做好了准备。保罗猛地转过身,双手抱住罗伯茨的肩膀:“牛郎星现在有了BASIC!”他马上写了一段模拟阿波罗飞船登月的程序,交给罗伯茨打孔输入,程序果然十分准确地运行出结果。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台微电脑第一次真正的应用。
不久,罗伯茨开着他那辆蓝色货车巡回美国各大城市,为牛郎星电脑摇旗呐喊。在他的手里,如今有了一件最能吸引观众的法宝──买一部“牛郎星”电脑,可配上一位“织女”──BASIC软件,引来各界人士纷纷解囊。到1980年为止,这种软件竟卖出了100万套。
在BASIC软件成功的鼓舞下,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大学退学,于1975年7月在阿尔伯克基竖起了微软公司的大旗。公司简称MS,连同保罗和他自己,一共6员大将,专门从事微型电脑的软件开发。比尔•盖茨为公司制定了奋斗目标:“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上都有一部微型电脑运行着微软的程序!”
微电脑先锋
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历阿克的命运相似,1974年面世的“牛郎星”能否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微电脑被载入史册,人们似乎也存在着分歧。
拥有微处理器发明权的英特尔公司,难道自己不会组装微电脑,非得罗伯茨来越俎代庖吗?事实上,早在1972年,英特尔公司组建的“开发系统小组”就曾以8080作为微处理器,设计出最早的一代微电脑,比“牛郎星”的诞生提前了2年。奇怪的是,他们把这种电脑命名为“蓝箱子”,全然没有认识到自已创造了又一个“吉尼斯纪录”。
“蓝箱子”电脑是英特尔配套于微处理器销售的一种工具。由于“开发系统小组”的工程师们大多设计过小型电脑,所以“蓝箱子”电脑使用了小型机上的许多技术,有自己特殊的总线,也有专用的操作系统软件。英特尔把这种机器定位于“帮助用户辅助开发微处理器”,价位也定得较高。当时的电脑业界谁也没有“微型电脑”的概念,因而都把“蓝箱子”看作某种新的小型电脑,英特尔也为自己能跻身于“第七大小型机公司”而沾沾自喜,错失了独占微电脑产业鳌头的良机。对于这一点,英特尔公司华裔副总裁虞有澄博士曾感叹地说:“如果当时在经营策略上略作调整,也许后来全球个人电脑产业的发展,会因此而改写。”
与“蓝箱子”诞生大体相同的年代,以首创复印机闻名于世的美国施乐公司,在硅谷的帕洛阿托市创办了一所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施乐公司提供了非常优厚的研究经费,吸引了100多位科学家前往工作。PARC希望自己的研究人员尽量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限制他们的研究方向。这些世界一流的电脑专家们斜躺在铺着麻袋的地板上,四周放满了黑板,幻想着电脑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中间的佼佼者阿伦•凯博士于1972年首创Smalltalk语言,提出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新概念,为13年后微软公司的WINDOWS诞生铺平了道路。有关资料介绍说,Smalltalk语言的测试是在一台名叫阿托(Alto)的微电脑上进行的,Alto即代表着帕洛阿托研究中心。阿托电脑的操作系统以位元映射为基础,并率先采用鼠标器操作,比“牛郎星”的功能强大得多。
遗憾的是,施乐公司没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仅把它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直到1977年决定推出阿托电脑时,仍把价位定在2~3万美元,无法面向广大民众。PARC的天才人物于是纷纷“跳槽”,他们带着“视窗”、“图标”、“鼠标器”等崭新的概念出走,有的成为微软公司视窗软件的设计主笔,有的为苹果公司成就了麦金塔(Mac)电脑;也有的自立门户,创立诸如3Com、Adobe等公司,成为网络系统或桌面排版印刷系统的始作俑者。
“蓝箱子”和阿托电脑都沿袭了传统电脑的营销策略,它们没能够引起更大的反响。应该说,真正称得上拉开新时代帷幕的微型电脑只有“牛郎星”。
罗伯茨把“牛郎星”定位在青年“电脑迷”身上,无意之中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革命。自这种电脑问世后,美国出现了一个电脑业余爱好者购买散件,在家庭汽车库里组装微电脑的热潮。这些狂热的青年人还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自发组织了一个“自家酿造计算机俱乐部”,相互交流在车库里组装电脑的经验。在第一次聚会后的几个月内,就有75%的会员设计出自己的微型电脑。不久后,这些电脑迷们又纷纷以汽车库为基地开始创业,把“自家酿造”的电脑推向市场。这种状况,正如1976年哈佛商学院高才生纳尔逊所概括的那样:他们发动了一场解放计算机的运动。
“解放计算机!”纳尔逊大声疾呼,“计算机安放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只为那些高级专业人员占有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让我们去掉计算机的神秘色彩,计算机属于全人类!”当纳尔逊在亚特兰大桃树广场饭店作这场著名讲演的时候,从“电脑迷”的汽车库里走出的企业已经为市场提供了约200个品牌的微型计算机,较有名气的有克罗门科公司和柯摩多尔公司的微电脑,以及坦迪公司的微电脑TRS80。
克罗门科公司是斯坦福大学两个毕业生梅伦和加兰创办的企业,名称源于他们居住的学生宿舍。克罗门科电脑采用的是英特尔的8085微处理器;柯摩多尔公司则倚仗为摩托罗拉公司开发出6800芯片的佩德博士之力,把它的微电脑命名为“柯摩多尔—佩特”。可笑的是,“柯摩多尔”译为“海军准将”,“佩特”则译为“宠物”。TRS80微电脑采用的是Zilog公司的Z-80芯片,据说是由一位推销员“酿造”而成。这些早期的8位机器,作为第一代微电脑的开路先锋,为推动“计算机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游戏机溯源
无论是资深的计算机编程高手,还是入门级的电脑“发烧友”,谁能说他从未玩过电脑游戏?国外的报刊说得更邪乎:从美国白宫的总统,到中国偏僻小镇的儿童,人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玩具,那就是电脑游戏机。电脑游戏,似乎构成了本世纪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线,有人甚至认为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它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20余年的发展,电脑游戏走过了自身的“轮回”:从运行于电脑的“影像游戏”发端;继而被专用游戏机称雄一时;直到目前“返朴归真”,把阵地拱手交还给多媒体电脑,并且在互联网络上争奇斗妍……
风靡全球的电脑游戏,却源于一位25岁青年白手创业的“雅达利”,正是在微处理器诞生后不久,而第一台微电脑“牛郎星”尚未出世的年月。
1971年,地处硅谷的安派克斯公司的工程师诺兰•布什内尔(N.Bushnell)耳闻目睹惠普、英特尔创业成功,决心自己也闯出一番事业。然而,他已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和两个可爱的女儿,家境并不宽裕,暂时不敢脱离安派克斯。妻子从箱底翻出仅有的500元储蓄交给丈夫,权当布什内尔“公司”的全部“投资”,地点只好将就设在圣克拉拉自己的家里。布什内尔把女儿住的卧室腾出一间改成工作室,开始了他的业余创业生涯。
夜深人静之时,在一张张画满线路图的纸上,布什内尔的构思渐渐清晰起来。他的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涉足新的电脑,但丰富的想象力却为他独辟蹊径。他始终不能忘情于大学读书时见过的一个电脑程序,程序的名称叫“太空争霸”,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捣蛋鬼马丁•格利兹1962年首创,据说是第一个在电脑上运行的影像游戏。然而,用400万元的大电脑干这种“营生”,却太不合算,他要设法把这种游戏改造为供大众娱乐的电脑游戏机。
布什内尔记得非常清楚,他在1971年一天的清晨4点钟,试制成功了这种商业性电脑游戏机,名称就叫“计算机宇宙”。宇宙游戏的规则太奇妙也太复杂,复杂得让那些只会在台桌上打弹子的家伙不知所措。结果,尽管布什内尔四处游说,游戏机卖出为数不多就再也无人问津。
有人告诉布什内尔:谁能大胆低估美国人的智慧,谁就能赚到钞票,电脑游戏必须是一种“不太伤脑筋”的玩艺。此时,他已经囊空如洗,只得找朋友借了一点钱,把“计算机宇宙”改头换面,变成一台最简单的乒乓球游戏机。乒乓球游戏机是一种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小小玩具,两道竖杠代表球拍,一个小光点代表球在屏幕上蹦蹦跳跳,由人操纵按纽控制反弹,打不中就失去一分。这一次,布什内尔不想出卖整机,就在机器上开了个投币口,然后扛到年轻人经常光顾的一家小酒吧里,临时拜托掌柜照看。
第二天清晨,布什内尔在被窝里被电话吵醒,酒吧间的老板不耐烦地告知乒乓球游戏出了故障。布什内尔顿时睡意全消,急匆匆套上衣裤,跑步赶到酒吧间。
布什内尔从兜里摸出一枚硬币,想把它塞进投币口,可就是塞不进去。拧下螺钉,打开后盖,布什内尔突然大张着嘴惊呆了:机器中那只用来装硬币的塑料牛奶杯,整个地装满二角五分的硬币。把游戏机“挤”得不能动弹的东西是钱币!就这样,布什内尔无意之中让他的“乒乓球”大获成功,稀里糊涂地拉开了电脑游戏时代的幕布。
1972年,布什内尔索兴辞退掉安派克斯的工作,把自己公司的牌子高高悬挂出去。公司的大名“雅达利”(Atari),取自他钟爱的日本象棋,“雅达利”就是象棋中那句杀棋的吆喝声──“将军”,也常常被译作“阿塔里”。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雅达利公司以每台1200元的售价,批发带零售卖出乒乓游戏机10000台。第二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50万元,第三年又猛增至1500万。于是乎,美国几乎每间酒吧、每所娱乐场和每所大学俱乐部,终日响着“乒乒乓乓”的声音。1975年,雅达利公司又下出一着“将军”的妙棋,他们把投币式的“街机”改造成家庭游戏机,显示屏幕用电视替代,程序录在盒式磁带里,第一次销售数量就有10万之巨。不久,又把一种新的节目“大嘴巴”制作成家庭游戏机磁带销售。“大嘴巴”又叫“贪吃的人”,由于不用刀枪火炮,更受小女孩欢迎。这一时期雅达利的电脑游戏机,有专用的微处理器控制游戏规则,储存在集成电路卡里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可随意拔插更换,并且添加了色彩和简单的音乐,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家庭在圣诞节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雅达利公司也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脑游戏机生产厂商。
以今天的目光看,即使是雅达利后来推出的新型游戏机2600都已成为古董,但它毕竟使电脑与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车库谱新曲
闻名全球的苹果电脑,是电脑史里值得大书一笔的传奇故事。比尔•盖茨说过:“在我之前,苹果电脑快速成长给人以太深的印象。”就在20年前,“计算机解放”热风吹雨,正是乔布斯(S.Jobs)和他的伙伴沃兹奈克(S.Wozniak)在汽车库里组装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用双手托起了微电脑产业的一轮朝阳。
乔布斯是硅谷第一代土生土长的青年人,肖克利回帕洛阿托打天下的那年,他刚好出生。这位自小被人收养的孤儿,性格狂放不羁。他在里德学院只读了一年书,就离开学校独自“闯荡天涯”。据说,他曾整日浪迹于俄勒岗一带的苹果园,给别人打工糊口。后来到雅达利公司谋到一份差事,又迷上了东方的法术,竟千里迢迢飘洋过海,追随印度大法师“修行练功”。不久,乔布斯返回雅达利,与童年时代的好友沃兹奈克取得了联系,在后者的带动下,他也对微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沃兹奈克比乔布斯年长5岁,被乔布斯亲昵地称为沃兹。由于出生在工程师家庭,沃兹从小泡在晶体管堆里玩耍,读初中那年 ,在家里设计出第一架计算机,由此获得过旧金山湾科学博览会一等奖。沃兹是个绝顶聪明的好学生,大学入学考试的数学科目,居然被他考到800分的满分。可能是对大学的课程不感兴趣,连着换了几所学校后,他也在中途辍学,到惠普公司担任了工程师。
1975年,乔布斯20岁,沃兹奈克25岁,两人都还是双手握空拳的穷小子。沃兹奈克是电脑奇才,乔布斯的才华表现为非凡的洞察力。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沃兹经常逗留在乔布斯的车库里钻研电脑,也常常携手参加“家酿电脑俱乐部”的活动。看到伙伴们炫耀自己的“牛郎星”电脑,沃兹心中羡慕不已,乔布斯就鼓励他自己动手做一台更好的机器。制造微电脑首先需要微处理器,两人跑到商店询问价格,每块8080芯片要卖270元。经过反复比较,他们驱车来到旧金山威斯康电脑展销会碰运气,结果只用20元的价格就买回摩托罗拉公司的6502芯片,与英特尔8080的功能也差不离。
沃兹后来回忆说,在他们买回6502的当天晚上,他和乔布斯又来到“家酿”参加聚会。有人带来一台能与电视相联的电脑,向大伙展示一幅彩色图象。沃兹看呆了,目不转睛地看电脑在屏幕上画彩色圆环。后来,他躲在惠普的实验室偷偷制成有同样功能的芯片,但拿不定把握是否应该装进那台自制电脑里。乔布斯得知后却说:“为什么不装呢?我们要把所有的新技术都用上。”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说服了惠普的主管,允许沃兹把芯片“借”回家使用。乔布斯对好友鼓劲说:“这台电脑会使‘家酿’的小子们大吃一惊。”
乔布斯的预言十分灵验,当他俩带着沃兹的自制电脑再次出现在“家酿”聚会时,到会者都坐不住了。“电脑玩家”里三层外三层把沃兹围得水泄不通。沃兹的电脑虽说仅是一块较大的电路板,但它有8K存储器,也能发声和显示高分辨率图形。“家酿小子”岂止是“大吃一惊”,他们纷纷向沃兹提出要订购这种机器。
一直站在圈外观看动静的乔布斯,此情此景启动了头脑里“计算机”飞快运转,“计
算机”顿时成了一台“算计机”。他默默地算计着:“俱乐部500人中间大约会有100人买沃兹的宝贝,第一台卖出,我们能有50元利润,然后就卖第二台,第三台……”
第二天,他说服沃兹卖掉他珍爱的惠普牌计算器,又把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送进拍卖行,好不容易凑到1300元垫底资金。汽车没有了,正好腾出车库充当工厂,两人没日没夜赶起活来。没有人剪彩,没有举行任何奠基仪式,20世纪微型电脑的制造工业就这样悄悄在汽车库里迈出第一步,因为这是第一次应“客户”要求成批生产的微电脑产品。
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奈克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共同签订了一份合同,这些“愚人”们要为沃兹的电脑成立一家新的“车库”公司。按照规定,上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表格必须尽快填写,乔布斯于是发动大伙为公司起个名字。他自己首先提出一个奇怪的名称──苹果电脑公司,说是能给公众一种亲切的感觉。大伙儿七嘴八舌意见不一,眼看就要过了时限,乔布斯发话道:“5点钟前还不能统一,它就是Apple(苹果)。”有人猜测,这是乔布斯不能忘情于在苹果园打工的经历。可笑的是,他后来托人为公司设计的标牌,居然是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据说“咬”(Bite)与“字节”(Byte)同音,但猛一看却像只烂苹果。就这样,苹果电脑公司也竖起了大旗,与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一“软”一“硬”,遥相呼应。
“苹果”的滋味
在汽车库建立了“生产车间”后,乔布斯又开始为新公司进行第二步“算计”,他要说服商店直接销售电脑,虽然他从来没有经商的经验。
1976年6月,乔布斯夹着一块电路板,大摇大摆走进刚开业半年的“拜特”电脑商行。好在商行经理威尔逊也是“家酿俱乐部”成员,并不感到十分意外。威尔逊对乔布斯说:“我们早就想经销电脑,不过,你们这种电路板实在不像一台计算机,它必须装在箱子里才是商品。”乔布斯立即接受了威尔逊的条件,“拜特”商行一次就订购50台,并爽快答应先提供2.5万元的元件。威尔逊告诉他,这是为期30天的卖方贷款。什么是“卖方贷款”,乔布斯弄不太懂,但也不好意思开口问。结果,当他们在29天内把50台机器交给威尔逊,还清了所有的元件费用并小有盈利时,他才尝到“卖方贷款”的甜头。原来,不仅试制电脑的零件可以向惠普公司“借”,批量生产也是可以“借鸡生蛋”的。
汽车库越来越拥挤不堪,零件和半成品几乎堆到天花板。随着订货量日益增多,资金周转发生了困难。乔布斯与沃兹商量,不能再这样小打小闹,必须找到一家大公司合作。很自然,他们首先想到自己打工的雅达利和惠普。
沃兹奈克满怀信心地回到惠普公司,向主管技术的经理建议由惠普接手生产微型电脑。他一连跑去三次,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惠普公司当时并不打算介入这个市场,从而错过一次领先微电脑产业的大好时机。
乔布斯以为,这肯定是因为沃兹笨嘴拙舌的缘故,于是亲自出马跑一趟雅达利,他坚信布什内尔先生一定会因他的鼓动而动心。结果怎样呢?多年后,布什内尔亲口说过这段往事,他当时把乔布斯好一番嘲弄。
“那一天, 乔布斯跑对我说,”布什内尔回忆道,“ 他有一种能创造1000万利润的产品要推荐给我,我当时回答他:‘噢,那我就成了亿万富翁,哪有这种便宜事,你小子肯定是鬼迷心窍。’现在想起来,雅达利公司的确放弃了大大超过1000万的买卖。然而在1976年,谁能料到微电脑会演变成今天这种大气候呢?”
正当乔布斯四处游说筹措资金的时候,布什内尔念及旧情,介绍风险资本家瓦伦丁前来考察。瓦伦丁先生把他的名牌车停在乔布斯的车库前,第一眼看到的乔布斯,穿着拖鞋,披头散发,牛仔裤半挽到膝盖。他回去把布什内尔好一顿臭骂:“你从哪里弄来这么个家伙!”不过,碍于情面,他还是把乔布斯推荐给另一风险资本家马克库拉。
马克库拉是英特尔公司的前销售经理,年方不惑,他才不管乔布斯的穿着打扮如何怪异,他看中的是沃兹的微电脑,愿意拿出10万元支持苹果公司,并运用自己的影响从银行搞到25万元贷款。一个“大人”加两个“孩子”组成又一套“三驾马车”,招兵买马,扩大规模,终于把工厂搬出了汽车库。
轮到沃兹奈克大显身手了。1977年初,他精心设计了另一新型微电脑。这台电脑安装在淡灰色的塑料机箱里,前部是键盘,角上镶嵌着一个由6种颜色组成的“烂苹果”图案。它重量总共只有5公斤,装配着高效能的开关电源,主电路板只用了62块集成电路芯片。为了提高机器的性能,沃兹几乎用了一年时间设计出灵巧的磁盘机,尽量缩小其的体积,仅用8块芯片就达到老式磁盘机50块集成电路的效果。这种电脑达到当时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高水准,乔布斯命名它为“AppleⅡ”(苹果Ⅱ型),并“追认”他们在“家酿电脑俱乐部”展示的那台机器为苹果Ⅰ型。
1977年4月,乔布斯动员公司所有的员工日夜奋战,抢在旧金山西海岸计算机交易会开幕前,制造出5台苹果Ⅱ型微电脑样品。苹果Ⅱ型电脑第一次公开露面,就造成意想不到的轰动。成千上万的观众涌到苹果公司的展台,几乎要把桌子挤翻,订货单被一抢而空,公司第一年的赢利即达到250万。从此,苹果Ⅱ型微电脑走向了学校、机关、企业、商店,走进了个人的办公室和家庭,它已不再是简单的计算工具,它为本世纪后期领导时代潮流的个人电脑铺平了道路。
随着苹果电脑带来的巨大收益,苹果电脑公司在短短5年时间内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营业额跃升10亿美元,跨进美国最大500家公司的行列。乔布斯头顶着一只苹果的照片,被《时代》杂志刊登在封面,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
大象踢踏舞
如果要把电脑50年的历史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那么,1981年无疑是个分界线。就在那一年,IBM公司推出个人电脑PC机,使人类社会大步跨进个人电脑新时代。今天,全世界正在使用的PC机已达到2亿台,一个在自己家里玩多媒体游戏的孩子所使用个人电脑的功能,都大大超过了美国为“阿波罗”飞船登月所用的大型计算机。这一切,都发端于那一年前后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
序幕的拉开颇具戏剧性。1978年到1979年间,英特尔公司已经把他们的微处理器发展为16位的芯片,赢得了前所未有的2500例成功的产品设计。1980年下半年,IBM公司找上门来要求合作,英特尔派去的工程师却被带到一块黑色幕布前。IBM的人说他们正在利用英特尔微处理器开发新产品,希望得到技术支持,但只允许英特尔工程师把手伸过幕布,摸索样机以确定问题的症结,一切都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微软公司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1980年夏天,比尔•盖茨接到了IBM公司的一个神秘的电话,表示要对微软公司进行考察。员工多达34万的跨国公司要访问当时仅仅30余人的“作坊”式企业,使比尔•盖茨感到十分诧异。第一次会谈,身着蓝色西装的IBM的代表提出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并要求微软当场签署一份保密协定;第二次会谈才把IBM的计划和盘托出:原来,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也准备涉足微型电脑,极端保密的项目代号“国际象棋”,他们希望与微软合作,请比尔•盖茨负责提供新电脑的软件。
IBM的“国际象棋”计划始于那年7月在阿芒克总部召开的一次高层秘密会议。由于“蓝色巨人”在计算机革命浪潮中步子慢了半拍,以苹果电脑为代表的“车库”公司业已把微型电脑演成了大气候,而IBM庞大的机构又无法使它迅速作出反应,处境十分尴尬。据一本描述这段历史内幕的《蓝色奇迹》书中披露,IBM博克雷顿实验室主任比尔•洛威(B.Lowe)采用激将法,向公司的决策者们提出向雅达利公司购买电脑的建议,令董事长弗兰克•卡利(F.Cary)大发雷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的最荒唐的建议,”卡利大声嚷道,“我命令你立即着手开发IBM的个人电脑,让我们自己的‘苹果’尽快占领市场。”谁知洛威听到斥责反而露出笑脸,他要求组织一个精干的小组,可以不受公司传统的约束。卡利欣然同意,并强调说:“今后,若有人问到如何让大象跳踢踏舞,我们的回答就是这个‘国际象棋’。”
IBM对微电脑的渴求迫在眉睫,洛威当即挑选了13名思想活跃的精干员工组成了工程设计小组,其中包括8名工程师和5名市场营销人员,把开发新型电脑的技术负责人重任压在了埃斯特奇(D.Estridge)肩上。
身材魁梧的埃斯特奇充满了活力,此人对微电脑十分痴迷,曾自己掏腰包购买一台苹果电脑放在家里研究,这在IBM氛围里被人认为是离经叛道之举。他曾对人讲:“如果你与一个在车库里发家的公司竞争,那么也必须从车库干起。”
在迈阿密附近的博克雷顿实验室,埃斯特奇领导的“国际象棋”小组下出的第一着“棋”,是研究“苹果”成长的奇迹。研究的结果,他们决定采用英特尔公司8088微处理器作为新电脑的中枢,即内部为16位而外部一次只传送8位数据的芯片,既保持了节约成本、与8位机器兼容的优点,又使其“思考的速度远远快于它可以通讯的速度”(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语)。同时,IBM的新电脑也需要向“苹果”那样,委托独立的软件公司为它配置各种程序,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与微软签署的“保密协定”。可笑的是,“国际象棋”小组的工程师们要向“苹果”学习,居然认为IBM公司的微电脑也应该取名为某种水果。经反复斟酌,也没能找到一种满意的东西,最后才决定把它命名为一个大众化的名称──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即IBM PC机。
IBM公司内部的人都尊敬地称埃斯特奇为“PC机之父”,不幸的是,为PC电脑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埃斯特奇4年后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人们将永远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跨进新纪元
从1980年8月到1981年8月,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埃斯特奇领导着“国际象棋”工程计划13人小组奋力攻关。“当时很少有人体会到,这一小组人即将改写全世界的历史。”(英特尔华裔副总裁虞有澄语)据说,IBM公司后来围绕PC机的各项开发,投入的力量逐步达到450人,英特尔公司也组成“特殊客户部”为PC机供应高质量的芯片。
根据协定,微软公司应该为PC机提供包括BASIC在内的系列电脑语言软件。然而,未来的PC电脑,最需要的软件是操作系统,于是,比尔•盖茨把IBM的代表介绍给了另一家以研制CP/M操作系统软件闻名的DR数字研究公司。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出现了戏剧性情节,CP/M操作系统软件的设计者基多尔恰好不在家,而他的太太又不愿在保密协定上签字画押,千载难逢的机遇与DR公司失之交臂。
IBM的代表只得掉转头来,仍请微软公司帮助解决操作系统的问题。比尔•盖茨急中生智,想起了西雅图电脑公司的软件天才帕特森(T.Paterson),此人早就为英特尔的16位芯片编写了一个QDOS软件,正好可以充当PC机的操作系统。QDOS即“快而粗糙的操作系统”,微软公司以低价购买到这款软件的版权,只是当时帕特森这位“DOC之父”并不知晓内情。
1980年感恩节刚过,“国际象棋”工程小组把IBM公司的最高机密──两台PC电脑的样机,从迈阿密空运到西雅图。同样在高度保密的条件下,比尔•盖茨率领着微软公司的软件小组开始为PC电脑编写程序。他们的任务除了需要赶写BASIC、COBOL、FORTRAN和PASCAL四种电脑语言的4万个程序代码,还要把QDOS改造成适合PC机使用的MS-DOS操作系统。从此,微软和IBM公司两个小组的技术人员,不断地乘飞机来来往往,飞越美国距离最远的两个城市,相互交换信息。微软的工程师还必须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满头大汗地日夜加班。比尔•盖茨大量招聘编程高手,使参加PC机软件工程的人员增加到了70人。直到1981年6月,帕特森也加盟微软公司,并立即参加到MS-DOS的开发之中,经过反复修改和调试,终于完成了这件影响深远的著名软件。
一年的时间转瞬而至。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在纽约市对外宣布:IBM PC机横空出世,昭示着人类社会跨进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应该说,这是由英特尔公司提供微处理器芯片、微软公司编写软件、IBM公司主要设计电脑系统的共同作品。
IBM PC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埃斯特奇代表设计部门宣布,他们将把所有的技术文件全部公开,热诚欢迎同行加入个人电脑的发展行列。于是乎,全世界各地的电子电脑厂商一轰而上,争相转产仿造PC机,仿造出来的产品就是IBM PC兼容机。不久,IBM PC机就成为个人电脑“事实上的标准”。
为了推广这种供个人使用的电脑,IBM公司巧妙地借助卓别林式的小流浪汉形象,头戴园顶高帽,身着灯笼裤,滑稽可爱地在电视上频频露脸,手里舞动着个人电脑,表示人人都能够使用。《华尔街日报》评论说:IBM大踏步地进入微型电脑市场,蓝色巨人可望在两年内夺得这一新兴市场的领导权。果然,就在1982年内,IBM PC机卖出了25万台,以每月2万台的速度迅速接近了“苹果”。1983年5月8日,IBM公司推出改进型IBM PC/XT个人电脑,增加了硬盘装置,当年就使市场占有率超过76%。1984年8月14日,IBM公司趁胜又把一种“先进技术”的IBM PC/AT机投向用户的怀抱。AT机采用英特尔公司后来发展的80286微处理器芯片,能管理多达16M的内存,并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从此,个人电脑开始了所谓286、386、486……的接力赛跑。
1982年,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在介绍本年度“新闻人物”时曾满怀激情地写到:“在一年的新闻里,这个最吸引人的话题,它代表着一种进程,一种持续发展并被广泛接受和欢迎的进程。这就是为什么《时代》在风云激荡的当今世界中选择了这么一位新闻人物,但这完全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台机器。”
这个史无前例的“新闻人物”,就是个人电脑IBM PC机。
“苹果”穿“雨衣”
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的确是天才的杰作。它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68000微处理器芯片,是一种32位的机器。它能显示五彩绚丽的颜色,能发出动听的音响,用鼠标器引导图形操作界面。它的外形短小精干,可以放在旅行包里带走。它的标价仅2795美元,适合了大众的购买力。人们后来才知道,麦金塔电脑不仅为视窗软件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且也是九十年代风靡全球的多媒体电脑的先驱。在不经意间,乔布斯又一次领导了电脑发展的新潮流。
轮到斯库利大显身手了,他再次发动了“百事可乐”般的宣传攻势,宣称“苹果”披上了“雨衣”,不再惧怕“蓝色巨人”的“倾盆大雨”。斯库利还耗费160万费用,拍摄一部名曰《1984》的广告巨片,买下超级杯足球赛转播权60秒钟,向全世界释放“麦金塔旋风”。斯库利说:“如果产品真的如此了不起,为什么不能让它成为广告中的英雄呢?”
于是,在超级杯球赛实况转播中场休息时,全世界约有近5000万观众看到了这样一幕震憾人心的镜头:一群面色憔悴呆若木鸡的人,列队观看电视屏幕上一个穿蓝色西服的严肃家伙演讲。突然,有位身着白色麦金塔运动衫的碧眼金发美女跳跃而出,手持大锤向电视机砸去,随着屏幕的爆裂,人们像是从催眠术里惊醒。一个温柔的声音对他们说:“元月24日,苹果公司将推出麦金塔电脑,1984年将不会成为《1984》!”《1984》是美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小说,形象地描写了在集权体制统治下,人们对“大哥”控制自己行为和思想的恐惧心理。
元月24日,斯库利把乔布斯请上了讲台。乔布斯身着笔挺的西服,配上红领结,显得那么英姿飒爽。“现在是1984年,”乔布斯说,“显然IBM想要吃掉整个市场,把枪口瞄准了苹果公司。先生们,蓝色巨人能够做到吗?”台下的观众齐声高呼:“不!”这时,乔布斯从一个袋子里面掏出一台微电脑,“今天,我们要让麦金塔自己说话。”
观众顿时安静下来,麦金塔用合成的语言发出像真人一样的说话声:“你好,我是麦金塔,我还不太习惯公开讲话。我要怀着骄傲的心情向各位介绍我的父亲乔布斯……”
观众的掌声雷鸣般响起,乔布斯激动得热泪盈眶。斯库利精心策划的宣传战没有让他失望:百日之后,麦金塔电脑的销售量达到7万台;到了年底,累计卖出的数量是27万台。苹果公司随即投资2000万美元建造一条自动流水线,以平均每27秒钟一台的速度批量生产麦金塔电脑。直到今天,各种新型的麦金塔电脑仍在全球多媒体热潮中大显身手。
1984年麦金塔的辉煌成为历史,1985年对乔布斯和他的老友沃兹奈克可不是好兆头。
这年年初,沃兹奈克因苹果Ⅱ型电脑受到冷落,永远离开了“苹果”,到一家较小的电脑公司从事开发。就在当年年底,乔布斯也遇到同样的麻烦:他与斯库利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由于苹果董事会一致站在斯库利一方,乔布斯只得被迫辞去董事长职务,也离开了他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
三比二要好
1984年春天的阳光特别明媚。硅谷的了望山,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远远看去,一幢用彩色玻璃包裹起来的大楼,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时隐时现。当人们驱车驶近楼房,一块精美的“intel”标牌矗立在花团锦簇的庭院中,似乎在诉说英特尔公司辉煌的业绩。
格罗夫总裁办公室的门被人轻轻推开。来访者已年过不惑,发亮的头顶没有一根头发,黄皮肤,“国”字脸,眉毛又黑又弯,一眼望去就是正宗的华裔。
“我请求调换岗位,”来访者开门见山,“我希望能到微处理器部门任职。”听到此话,格罗夫居然没有一丝犹豫,他微笑着点点头,并用亲切的语气直呼其名道:“虞有澄,你可能已知道微处理器事业部的困境,你做好了准备吗?”
虞有澄挺起胸,答非所问地说:“ 二次大战最后那年,受命担任盟军统帅组织大反攻的邱吉尔曾说过:我这一生都在为此刻作准备。”
格罗夫打量着虞有澄,往事历历,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当年在仙童公司,正是格罗夫发现了虞有澄这匹“骏马”,他很快就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研究中崭露头角。当格罗夫协助诺依斯自立门户,把虞有澄从仙童“挖”到了英特尔以后,虞有澄立即使生产集成电路的硅片直径从2英寸提高到3英寸,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后来他到质量管理部门担任总监,又不孚众望让公司的管理迈上了一个台阶。想到这里,格罗夫对虞有澄说,“你就是不来请调工作,我也会把你放在刀刃上去,英特尔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难题。”
来到微处理器事业部的当天傍晚,虞有澄请微处理器部门经理豪斯(D.House)到一家中国饭馆促膝谈心,两人一直聊到深夜。从豪斯的话语里,虞有澄深切感到到公司面临的危机,局势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峻得多。苹果公司新春伊始展开的“麦金托什攻势”势如破竹,但“胶布雨衣”的“心脏”却是莫托罗拉公司的68000芯片,英特尔公司眼看着就要失去无穷商机。
虞有澄博士后来回忆说:“人生际遇有时相当微妙,短短一餐饭的光景,却决定了我往后十年与微处理器密不可分的命运。”品尝过饭馆的中国美味佳肴,他与豪斯已经心心相映。两个人相互约定:豪斯今后仍负责微处理器的“生存”──向IBM等大公司销售芯片,虞有澄则主持微处理器的“发展”大业──尽快开发出32位微处理器新产品,并推动这个部门的组织转型。
虞有澄博士是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在上海度过了孩提时代,曾跟随父母辗转迁徙到台北和香港。父亲要求他学有专精,莫要指望有什么遗产可继承。赴美留学,他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就读,原因是这所大学“着重学生是否理解而不要求死背”。后来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他以全校排名第二的考试成绩脱颖而出。
虞有澄知道,开发32位的芯片必须认真挑选掌管芯片设计的“主将”。他请来拥有“英特尔技术大师”头衔的柯劳福德(J.Crawford)为新的微处理器催生。柯劳福德以软件技术出身,转而研修微处理器硬件设计,集“软”“硬”技术于一身,又善于团结部属,是不可多得的高级将才。
开发32位的芯片还必须“不拘一格”启用人才。虞有澄原任职的质量管理部门有位17岁的青年名叫做季尔辛格(P.Gelsinger),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因勤奋好学深得他的赏识。于是,虞有澄也当了一回“伯乐”──他把季尔辛格调到微处理器事业部,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直接提拔到芯片设计组挑起了测试芯片的大梁。此外,虞有澄还为芯片设计组调来一些为286芯片立过战功的电脑辅助设计大师、负责设计32位微处理器软件的高级程序师,以及熟悉用户需求的专案经理。芯片设计组的人才精英们聚集在虞有澄麾下,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英特尔公司将要研制的32位微处理器就是被称作“386”的小小芯片。这种芯片将要集成晶体管27.5万个,是第一代微处理器4004的120倍;运算速度也将达到每秒500万条指令,比其它公司研制的32位芯片快了2倍。由于这种芯片是英特尔第一次研制的32位微处理器,没人可以为虞有澄指点迷津,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修炼绝顶的“386武功”。总线架构、内置高速存储器、浮点运算问题……,技术难关被他们一一攻破,小组的成员们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连柯劳福德也亲自带着研究人员跑到生产线,亲自开车,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批出炉的芯片运往实验室作测试。
1985年7月,英特尔公司在286芯片的海报上打了一个红色的叉,大张旗鼓地宣传“三比二好”,也就是说,16位的286芯片即将退位,在电脑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386微处理器正式登场。
PC新霸主
IBM PC个人电脑,为IBM公司创造了本世纪最辉煌的业绩。
想当初,IBM公司仰仗PC电脑的“开放”政策,公开技术标准,鼓励同业仿照,其目的当然是想尽快以PC机取代苹果电脑的主流地位,占领全球市场。果然,这一“开放”政策使得IBM PC电脑成为个人电脑“事实上”的标准,即不需要联合国或其它什么机构认同,电脑业界都自觉按照IBM制定的标准执行;机器的构造、规格和运行的软件等等,都必须向IBM靠拢。IBM PC机成了个人电脑的代名词。
然而,IBM PC机的“开放”政策又象一柄锋利的“两刃剑”,一面把自己送上了成功的巅峰,一面又造就了众多的仿造者,仿照出来的机器被人称作“兼容机”。短短几年光阴,IBM公司便饱尝“养虎为患”的恶果,它一手扶植起来的兼容机厂商,现在反过来威胁到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市场部门送来的“邸报”表明,1986年刚过去两三个月,兼容机厂商所“蚕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IBM,使“蓝色巨人”丧失了全球近55%的“疆土”。
IBM当局“龙颜大怒”,断然下令各兼容机厂商“进贡”──缴纳技术专利使用费。
兼容机厂商却一致说:“不!”
于是,“蓝色巨人”宣布更改总线结构,而兼容机厂商已经羽翼丰满,纷纷举起了反旗。带头以PC兼容机“围攻”IBM PC机的电脑厂商,是一家名叫康柏(Compaq)的公司。
与苹果、英特尔等公司的发家史略有不同,康柏电脑公司创立在一家馅饼店里。
美国德克萨斯州素以“牛仔”的形象闻名于世,德州仪器公司(TI)因基尔比首创集成电路千古留名。1982年2月的一天,德州仪器公司工程师康尼恩(R.Canion)、史蒂麦克(G.Stimac)和巴雷斯(H.Barnes)相邀来到休斯顿市区一家出售馅饼的餐馆,商议着辞去原任的高级职务,共同创办自己的电脑企业。
或许,“西部牛仔”不拘小节的气质影响着这些工程师的行为,谈着谈着,他们掏出钢笔,你一笔,我一笔,在餐桌纸上匆匆地画起图来。不一会儿,一张草图逐渐有了眉目,一项关系到今后命运的计划也酝酿成熟。康尼恩等人决定每人出资1000美元作为创业股本,康柏电脑公司于是诞生在这间馅饼店的餐桌前。他们在餐桌纸上绘出的那张草图,就是新公司第一台PC机的设计原型。
1982年11月,康柏公司正式推出这种名叫Portable的便携机,比IBM PC机的面世仅迟了一年多。这种机器外形如缝纫机,虽然重量并不轻,还需要外接电源,但它可以运行所有为IBM PC机开发的软件。由于康尼恩总裁特别强调对IBM PC电脑“百分之百”的兼容性,使得它成为检测个人电脑兼容性的基准,当年内就售出5万余部。传媒纷纷评论说:这是PC机家族里第一个非IBM公司开发的PC兼容机。
1985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32位的386微处理器,巨大的机遇降临康柏电脑公司,这机遇却是IBM公司拱手“让”给康柏的。英特尔公司虞有澄博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当英特尔行销高手豪斯捧着386芯片,兴冲冲地跑到IBM公司通报佳音,居然碰了一鼻子灰。“我们只要286能够再快一点,根本不需要什么386。”IBM的代表斩钉截铁地说。
从微软公司那里也许可以获得对这一微妙问题的答案。当时比尔•盖茨正在为IBM的电脑开发新的操作系统OS/2,极力主张把它升级为32位的版本。然而,在“国际象棋”工程中为IBM立下汗马功劳的埃斯特奇不幸遇难,接手项目的洛威完全听不进比尔•盖茨的规劝。洛威反复对盖茨说道:IBM已经收到286机器的大量订单,不可能立即转向386,否则将失去大量客户。他没有透露真实的原因是:IBM对于受英特尔芯片的钳制早不耐烦,正悄悄地聚集人马,开发他们自己的微处理器。
386芯片被IBM拒之门外,却被康柏公司当作宝贝迎进了家门。1986年9月,康柏公司第一次领先于IBM推出桌上型386个人电脑Deskpro PC,全世界都为之一惊。直到1987年4月,IBM公司的386电脑才跚跚来迟。历经个人电脑“竞技场”上首次缺席后,“蓝色巨人”在这个领域里逐渐失去了优势。
1991年,康柏公司董事会推举菲佛(E.Pfeiffer)继任新总裁,着力整顿企业管理,大幅度降低成本,刮起阵阵降价飓风。康柏公司的员工总数已达到1万余人,产品销往100多国家。1994年,康柏公司在全球PC机市场上的投放量达到483万台,终于第一次超越了IBM,成为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雄居PC机“市场霸主”的宝座。
龙梦变成真
几乎与康柏同时推出386电脑的还有中国台湾的宏基公司,它的创办人名叫施振荣。
施振荣出生在台湾彰化的鹿港。三岁那年,父亲因病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地捱过了好多年。为了生计,妈妈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主要出售鸭蛋。打记事的时候起,少年老成的施振荣开始了他叫卖鸭蛋的“经商”生涯。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从小学到中学,他从未做过让母亲伤心的事,高中时期还以优异的数理成绩获得过“爱迪生奖”,从而奠定了今后踏入电脑高科技领域的扎实根基。
1964年,乡下来的青年施振荣考取了台湾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四年本科、三年硕士,施振荣以大学第一名、研究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完成学业,毕业后当即与电子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到两家由交通大学校友开办的电子公司担任技术负责人,发明和创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研制数字钟、频率器、桌上计算机,直到发明了台湾第一部掌上型袖珍计算器,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支电子表笔。这些研究成果使施振荣声名大噪,仅仅5年时间,他就被推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1976年是施振荣事业的转折点,那年7月天气异常炎热,施振荣满头大汗回到家中,挥动着手中的资料对夫人叶紫华说:“这个东西太奇妙了,我们将用它改写人生!”叶紫华不解地问:“什么东西这么奇妙?”“微处理器。你看,我写下了今后的创业计划,制造微电脑。”叶紫华虽然对“微处理器”一窍不通,但她十分信任丈夫的能力,全力支持先生的创业计划。
在他家的住宅里,施振荣邀了5位好朋友,加上自己夫妇二人,合股投资创办一家新的公司,并把新公司的名称定为“宏基”。“基”就是“围棋”,围棋高手施振荣要闯进电脑业界,下一盘气势恢“宏”的“基”。
宏基公司的创业基金只有100万新台币,约折合美金2.5万元,绝大部分都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母亲为支持儿子的事业,把家里菲薄的积蓄都取了出来充作股本。1976年9月,施振荣租下一座临街公寓的二楼,从家里搬来办公桌椅,正式挂出了宏基公司的牌子。为了集中精力开发和销售产品,决定由没有技术背景的叶紫华女士暂且担任“董事长”,而董事长的主要工作居然是每天清晨负责开门,负责亲自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擦洗楼梯。
创业初期,施振荣带领着宏基的员工,从代理销售微处理器、研制电子游戏机、开办电脑培训班做起。不久,他们开发出“小教授”学习机,销售效益逐步成长,从1981年2亿新台币的营业额,增长为1984年营业额30亿。宏基公司被视为个人电脑的先驱企业之一。
不过,施振荣也强调指出:自从开始生产IBM PC兼容机后,才使宏基“进一步跨入个人电脑的主流市场”。宏基后来迅速崛起,莫不因此而得益。
自宏基创业以来,施振荣感受到的一次最大震撼,是1982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电脑大展上的所见所闻。开展的第一天上午,他匆匆步入会场,到处都听见人们在传述着“兼容”一词。参观者纷纷涌向康柏公司的展台,康柏的第一台PC兼容机被围得水泄不通。康柏公司的发言人宣称:它可以执行IBM PC机上的所有应用软件。
在返回台湾的飞机上,施振荣脑海里仍充满了人们对兼容电脑欢呼雀跃的影像,康柏的成功使他大受启发,也坚定了他加入兼容电脑行列的决心。从此,宏基公司逐渐把产品的重心,转移到发展PC兼容机方向。1984年底,施振荣调集研究开发部门的精锐部队,把他们送上了飞往美国硅谷的征途,任务就是熟悉和研究英特尔的微处理器。一年后,他们带着学到的技术返回台湾,施振荣当即下达研制386个人电脑的命令,当时,组装一台个人电脑除了需要有微处理器芯片之外,还需要几十块不同功能的集成电路配合,而市场上能购到的芯片组件,只能达到装配组合286电脑的水平,32位的电脑芯片技术还是一片荒漠。对宏基的拓荒者来说,386工程是一次极其艰难的历程。
1986年10月,宏基公司把它的第一台,也是全世界第二台386个人电脑推向了市场,仅比康柏公司的386电脑迟到了一个月时间。施振荣兴奋地说:这不仅是中国台湾的荣耀,更为亚洲国家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争了一口气!
从1976年算起,十年弹指一挥,施振荣把一个小公寓里的七人企业,发展为营业额近3亿美元的跨国集团公司,他并不感到满足。1985年,宏基公司在各大报刊上刊登大幅广告,醒目的标题是:“龙梦成真,指日可待!”到了1995年,宏基公司已经打进个人电脑世界十强,名列全球第七大PC电脑厂商。1996年,施振荣本人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全球最杰出的25位企业家”之一。
窗含千秋雪
凡使用过IBM PC机的人都知道,在DOS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无论让电脑干什么,都必须记住各种操作命令,在键盘上不停敲打,输入一大串文字字符,带来诸多不便。
1985年11月,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软件,译名“视窗”,它构造了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环境,在屏幕中显示的窗口、图标和按钮的引导下,把过去繁琐的操作简化为鼠标器轻轻一点。毫不夸张地讲,视窗的问世,标志着个人电脑软件技术的又一场革命。
然而,视窗1.0版的开发过程历经磨难。在微软公司的发展史上,这个软件创下过一系列“史无前例”的纪录:开发周期最长;交货延迟次数最多;累计推迟时间最久。此外,这些记录还包括:投入的兵力最多,即使不计负责测试和文件编写的人员,仅投入编程的设计高手即达24名;三年之中,竟然有3名设计主管和4名产品经理被“撤职查办”。
视窗软件最令人称道的创新当推“图形界面”。微软公司对这项源于施乐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的技术神往已久,早在DOS搭载IBM PC机成功后的1981年9月,就开始运筹,设想在DOS和应用软件之间,增加一种“界面管理者”的功能。
比尔·盖茨与苹果公司乔布斯都多次参观过帕洛阿托中心,两人四处搜索,凡发现了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或是有价值的发明,他们都想据为己有。乔布斯率先使出“杀手锏”,把一批人才“挖”到苹果公司,为他研制图形界面的新一代电脑,果真一炮打红。微软当时正负责为麦金塔配套电子表格和字处理软件,比尔·盖茨很早就看到这款新机器。他那时对图形技术还比较陌生,奇怪地盯着鼠标器上下打量,不停地询问道:“你们究竟用什么电子设备来控制鼠标?”“苹果”工程师正准备启齿作答,乔布斯大吼一声:“闭嘴!”其实,控制鼠标的根本不是硬件,恰恰是比尔·盖茨最擅长的电脑程序,乔布斯决不允许把这个秘密透露给微软。
微软深感庆幸的是,他们也从施乐帕洛阿托中心“挖”到了一位高手,名叫麦克格雷戈(S.MacGregor),比微软董事长还要年轻一岁,思想活跃,知识渊博,是开发图形界面软件的最佳人选。此外,微软还从施乐物色到另外两位程序师。
没等比尔·盖茨部署完毕,1983年10月传来消息,VisiCorp公司已把3万套具有视窗功能的软件VisiOn正式交付给用户使用,被人们誉为“发明了蒸汽机”。IBM也准备绕过微软公司,自行涉足图形界面管理软件。比尔·盖茨慌了手脚。他对于微软未能及时抢占图形界面软件制高点相当愤怒,马上召集部属商议对策。他最后决定把“界面管理者”的名称改为“微软视窗”,既大众化又十分切题。视窗尚在襁褓里孕育,可是双手握空拳的盖茨不甘示弱于人,不顾“兵家之大忌”,慌忙火急抢先公布子虚乌有的视窗软件。
1983年11月10日,微软为视窗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许诺翌年年初就交给用户使用。当天报纸描述说,比尔·盖茨仪容不整,身着皱巴巴的西服,有气无力地讲话。或许,这个“紧逼盯人”的谋略实出于无奈,但他的公司却在数年之中,为这个轻率的决定承受了重重艰难困苦。
比尔·盖茨宣称他手中已有了视窗,IBM却偏偏在这时与VisiCorp公司签订了经销VisiOn软件的协议。眼看着微软与IBM的“蜜月”即将结束,早就对“蓝色巨人”霸道不满的PC兼容机厂商纷纷倒向视窗阵营,先后宣布支持视窗的,就有康柏、DEC、惠普等24家。人们都在眼巴巴等待着拿到一套微软的视窗软件。
局外人并不知道,以麦克格雷戈为首的视窗研制小组,此时此刻,正陷在苦苦挣扎的困境中。由于当时PC电脑存储器容量很小,远不足以供应视窗所需的开销;8088微处理器的速度太低,用常规方法显示图形,会让人感到慢得不能容忍。此外,这套软件包容的内容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复杂程度之高,都是DOS所不能比拟的。1984年转瞬而至,微软公司第一次无可奈何地宣布,交货时间将推迟到第一季度末。
1984年2月间,约有300余家硬、软件公司的代表兴匆匆赶到西雅图,参加微软举办的图形界面技术研讨会,满以为可以拿到视窗的有关文件。不料结果大失所望,微软不仅没有提供出任何象样的技术资料,反而宣布将视窗的供货时间,再次推迟到5月。望眼欲穿的5月份又被盼来,微软的销售经理们却一一拜访各家用户,红着脸道歉说道:“请再耐心等一等,最迟到8月份,我们一定把视窗安装在你们的机器里。”
最后承诺的8月份到了,微软依然没有视窗软件产品,比尔·盖茨简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记者的质问。从元月到8月,三番五次,一拖再拖。微软发言人自嘲地讲:“每次发布推迟的消息之后,我都象个白痴。”由于多次“失信于民”,记者们戏称视窗是比尔·盖茨吹出的“肥皂泡”,应该改称为“气泡件”(Vaporware)。
最长的工程
由于无法承受极度的压力,麦克格雷戈执意辞职离开微软,比尔•盖茨依依不舍惜别这位“出师未捷”的爱将,宣布鲍尔默(S.Ballmer)接替视窗产品经理,并把微软“资深”的程序高手康森(N.Konzen)调进研制小组,具体负责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康森原是西雅图的一位高中学生,因哥哥买了一台苹果机而迷上了电脑软件。微软公司迁回西雅图,他毛遂自荐担任了程序设计师,为公司开发出一批热门产品,也为开发MS-DOS立过汗马功。康森加入视窗开发行列,无疑加强了攻关的实力。
1984年的日历早已翻过了8月31日。这一回,比尔•盖茨打消了“冒进”的念头,把视窗交货的最后期限推迟到1985年6月。视窗的开发总算走上有条不紊的轨道,比尔•盖茨亲自督办视窗工程,要求部下从6月份重新开始“倒计时”。不过,就目前的进展情况看,是否能赶在明年年底完工,时间恐怕都不容乐观。
一个雨后的清晨,比尔•盖茨亲自审看已经写就的软件,突然发现了一处错误,他猛地拍着桌子,勃然动怒高声嚷叫起来。鲍尔默被吓得惊惶失措跑出里屋,他不解地望着董事长,不知道何处塌了天。盖茨用手指着鲍尔默,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我警告你,年底前再交不出货,你们统统给我卷起铺盖走人!”
鲍尔默是比尔•盖茨的挚友,也是得力的左膀右臂。他曾经与比尔在哈佛大学同窗共读,毕业后又在斯坦福大学接着攻读硕士,没等拿到学位就跑到一家公司搞销售,经营上很有一套本事。他在1980年6月加盟微软,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在开发DOS时期就跟随在比尔•盖茨的鞍前马后。这是鲍尔默第一次看到“铁哥们”如此震怒,他赶紧挨个叫醒刚刚入睡的程序师。
“伙计们,”鲍尔默愁眉苦脸地说,“下雪前无论如何也必须完工,否则,大家都会被比尔‘炒鱿鱼’。”
视窗计划现在是微软公司的头等大事,软件设计和程序调试人员逐渐增加到30余人,每个程序师都进入到近似疯狂的状态。康森回忆说:“那些日子,我们全体人员开足了马力,几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据说,有位担任测试工作的程序师把自己的睡袋也搬到实验室,整整一个月足不出户,傻乎乎等待着每个程序编写完成,以便不耽误一分一秒的测试时间,由此赢得“疯子”的绰号。事后,有人对这个视窗版本的设计时间进行过统计,它总共耗费了11万个程序工作小时。
1985年5月,比尔•盖茨终于带着演示版的视窗软件出现在当年世界电脑大展,向观众们表演同时用鼠标和键盘打开或关闭“窗口”的效果。同时,他还代表微软公司宣布:视窗1.0版软件仅标价95美元。
视窗1.0正式版软件在1985年11月运抵市场,比尔•盖茨这时才把悬着的心放回到肚里,鲍尔默也保住了饭碗,以后还晋升为微软公司的副总裁。11月21日,微软公司举行盛大酒会,招待新闻界和软件经销商,向这项历时最长的软件设计工程举行告别仪式。
招待会的气氛异常热烈。《信息世界》杂志记者率先“发难”,把一枚自制的“气泡件奖章”亲手佩挂在比尔•盖茨胸前。一辆手推车送来500套视窗软件,分别赠送给来宾,把会议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微软董事长也兴奋地跟着鲍尔默等人唱起了歌。
不过,视窗1.0版没有收到微软公司预期的效果,它还要经过两次修订。当时适于视窗运行的PC电脑还不多,硬盘也不普及,多数电脑只配有单色显示器。微软公司一面等待着电脑硬件发展的时机成熟,一面尽心于视窗版本的改进与升级。1985年386电脑的诞生,为视窗提供了绝佳的硬件环境;1987年11月,视窗2.0版推出,增加了各种先进技术,让广大用户逐渐认识了视窗的前景。1989年,以视窗为环境的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应用软件公司陆续举起了视窗“大旗”,微软自己也忙着把DOS环境下工作的大批软件向视窗转换。
终于,1990年5月22日,6000余名观众云集西雅图,共同庆祝视窗3.0版问世,视窗软件真正迎到了春天。视窗3.0不仅是一个升级版本,而且可以说是软件技术的一场革命。它和后续版本Windows 3.1,已经具有支持网络、支持多媒体等最先进的功能,在PC电脑界刮起了强劲的“视窗风暴”。从此而后,视窗的产品在全球平均每5秒钟就售出一套,月销售量超过百万套,为微软公司带来滚滚财源。
平地“太阳风”
英特尔公司因386芯片开发成功,一直执微处理器产业之牛耳,不料想八十年代中期,突然遭到一支队伍的猛烈进攻。这支队伍,高擎的旗帜上赫然出现“太阳”(Sun)字样,“主帅”大名麦克里尼(S.McNealy),硅谷一位30岁出头的电脑工程师。
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是斯坦福大学孕育的“骄子”,年轻的创建者基本上是斯坦福出身的工商硕士和工程师。“Sun”,寓意着初升的“太阳”,同时,本身就是“斯坦福大学网络”的缩写词。早在1982年,刚获得斯坦福MBA文凭的麦克里尼,会同软件奇才比尔•乔伊(B.Joy)等4人创建了太阳公司。创业之初,“太阳”的目标定位在高档工作站电脑产品。工作站由多台微处理器构成,具有比个人电脑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内存和更大的屏幕,通常用来替代大型主机进行电脑辅助设计/制造(CAD/CAM)和图形处理,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宠物。
从来就没有听说,有哪一家刚创业的硅谷小企业,敢于做贝尔实验室或是施乐PARC才可能完成的研究开发,可麦克里尼和他的“太阳”,从一开始就弄潮于最尖端的高技术。麦克里尼快人快语,口无遮挡,经常大言不惭地宣称:“如果我们不能成为这个行业前两名或第三名厂家,我就不做这生意!”太阳公司的这位首席执行官生于底特律,先后就读哈佛和斯坦福。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生活仿佛巧克力派一样甜蜜”。他天生酷爱体育运动,高尔夫球、曲棍球样样玩得精通。“好好干,好好玩”是他的座右铭,对他来说,每做成一笔大生意都“象打进一个球一样刺激”。
太阳公司1982年首推第一台Sun-1型工作站,采用的芯片是摩托罗拉68000。麦克里尼的作风与IBM迥然不同, 他会不断“废掉”自己的整个产品,尽管这种作法也危害到自己公司的创利能力,却让他的竞争者感到茫无头绪。例如,工作站电脑的始作俑者阿波罗电脑公司就深受其苦,刚刚摆开阵势想与“太阳”决一死战,麦克里尼却突然掉头“废掉”自己的以传统芯片体系构造的全部电脑, 迅速转向所谓RISC技术,推出全新的SPARC系列工作站,一举取代了阿波罗公司的霸主地位。
“我是坐在高处大声传教的人。”麦克里尼对记者说,“微处理器芯片的发展方向只能是RISC,它必将把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的芯片统统消解为沙粒!”
RISC即“精简指令集电脑”的缩写,原本是个学术界的概念。60年代,IBM公司的传奇人物约翰•库克(J.Cocke),一位具有诸多重要发明的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种芯片设计技术的天才构想。库克在认真剖析许多芯片的执行指令后发现,如果把很多相当复杂的指令,换成一些相对简单的指令,执行速度反而更快。就好比自动驾驶一辆汽车,与其对下达“开往超级市场”、“停在办公楼前”等等指令,还不如直接下达“开车”、“停止”更简捷。 70年代初,库克为这种设想实际拟定了方案,RISC实验芯片比IBM当时上市的产品要快数十倍,为此,他获得1975年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
这里有一篇关于RISC CPU的文章:
http://bbs.tianya/post-itinfo-54768-1.shtml
相对于RISC架构,市场畅销的最新微处理器芯片,无论是英特尔的386,还是摩托罗拉的68030,无一不是“复杂指令集电脑”(CISC)架构。 1979年,加州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牵头分别组织研究小组,对传统CISC架构的芯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各种指令的使用效果大相径庭,有一类只占总数20%的简单指令,其运行时间却占到80%,好比某人拥有100件衣服,但他经常穿的只不过区区一二十件,其余的几乎都是摆设。两个大学的研究小组,分别用库克的“精简指令集”思想,设计出RISC电脑芯片。
RISC芯片面世之初根本不受重视,只有麦克里尼慧眼识珍宝,当即接过RISC“大旗”。1989年,太阳公司突然进军芯片领地,推出以 “SPARC”为名的RISC芯片,配合他们拿手的UNIX操作系统,形成高性能的Sun工作站系列产品。第一战就“击溃”阿波罗工作站;第二战打得摩托罗拉68030芯片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一年之内,称雄一时的摩托罗拉工作站电脑节节败退,最后丢失了所有的工作站客户。
横扫工作站电脑领地之后的“太阳”,必定要把“RISC之火”烧向个人电脑,麦克里尼攻击的矛头直逼微处理器芯片的霸主英特尔公司。麦克里尼深知,击败如日中天的英特尔决非易事,靠“太阳”与之“单打”无论如何也难取胜,最上乘的策略莫过于“结盟”,只有聚合一批志同道合的“盟友”,才能把英特尔拉下“王座”。
“开放”是“结盟”的前提。麦克里尼代表太阳公司宣布:凡有意开发SPARC芯片的公司,他们都可以提供最详细的资料。就象IBM PC初期那样,SPARC技术很快就授权给德一大批半导体厂商,向着市场标准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紧接着,他派员到中国台湾游说,希望依托那爿新兴的半导体工业园酝酿出SPARC国际联盟。
麦克里尼信信誓旦旦对业界强调,媒体也跟着鹦鹉学舌:“以SPARC为硬件、以UNIX操作系统为软件的最佳组合,绝对可以把英特尔386芯片架构的PC电脑打它个灵魂出壳。”
“我喜欢竞争,”麦克里尼说道。
四比三更好
蓝天白云下,突然刮起一阵强劲的“太阳风”,在英特尔公司内部引出一场激烈的争论。格罗夫总裁似乎稳坐钓鱼台,不动声色。他已经把虞有澄提升为公司副总裁兼微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完全相信华裔博士能够应付这场“阳光下的风暴”。但是,英特尔究竟该坚持老传统,还是迅速转向新潮流,格罗夫内心深处同样举棋不定。
虞有澄表示:“我们将布置两支军队,同时上马CISC和RISC。RISC芯片称为860,CISC芯片沿袭传统称为486。”面对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486和860两个研究小组同时上马,相互较劲。有趣的是,负责860芯片的华裔工程师傅世伟,即使回家也要与太太较量,他的夫人李碧真是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时的同窗,目前却效力于486小组。
这一次, 虞有澄把事关公司前途命运的项目486芯片设计重任,交给了那位技工出身的季尔辛格,让许多英特尔的元老大惊失色。“起用27岁的毛头小子驾大辕,我看虞有澄昏了头。”议论传到了格罗夫耳边,格罗夫居然充耳不闻。虞有澄则力排众议:“英特尔一贯的用人标准是‘工作表现重于一切’,季尔辛格是主持486的最佳人选。”
虞有澄对季尔辛格说:“我们将‘废掉’自己的386产品,正如一位武林高手在修炼更深奥的武功之前,必须废掉原先的武功。”
“更深奥的武功” ──486芯片不仅要保持兼容,而且必须创新。虞有澄用儿歌般的一句话,把英特尔创新的下一波归纳为“四比三更好”。在386的电脑中,为了配合微处理器的运行,往往还需要增加专司计算职能的“数字协处理器”,配置暂时吞吐数据的高速存储器。虞有澄要求季尔辛格把这些东西都集成在486芯片里,构成一个整体。“英特尔技术大师”柯劳福德为486设计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芯片的核心层采用RISC技术以加速单一指令,而在外围其他部分保留CISC原样。这样一来,既能大幅提速,又可保持它的兼容性。
1988年底,860小组率先出炉了第一颗芯片,但发现它并不受用户欢迎。哪怕RISC架构在工作站电脑中具有最上乘的表现,它在个人电脑领域却面临不可逾越的障碍──没有现成的操作系统,没有更多的应用软件。
季尔辛格却没有让虞有澄失望。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小伙子就摆开强大的研究阵容, 使486的研制工作顺利走上正轨。只是由于486的设计制造过于复杂,原定两年半的时间被推迟了两个月。季尔辛格把486芯片设计组分成三拨,24小时连轴儿运转,简直就像“拼命三郎”一般。直到1989年2月最后完成了芯片,他们才想起要庆贺1988年的“圣诞节”,在办公室放置了一颗五彩缤纷的圣诞树。不知是谁别出心裁,把新出炉的486芯片也一排排挂在圣诞树上。
圣诞树上的486闪闪发亮。这枚芯片上集成着120万只晶体管,功能相当于当时的一台大型主机, 速度比英特尔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快了50倍。1989年4月,英特尔公司在拉斯维加斯电脑大展上首度发表486, 博得参加大展的600名嘉宾一致喝彩。
“四比三更好”,好就好在速度快,好就好在它兼容。英特尔公司为486制作了大批广告。在黄金时刻播出的一则“搭电梯”电视广告节目中,拿着386芯片的演员是日本人,而高举486芯片的却是中国人,真令虞有澄打心底感到高兴。
虞有澄再展雄才大略,1989年底,他要求季尔辛格把486的工作时钟频率,从25赫兹提高到50赫兹;1991年他又令麾下继续攀登高峰,486的时钟频率被提高到100赫兹,运算速度一而再,再而三地翻番,486芯片也逐渐发展出系列产品。
个人电脑486的时代正式来临。英特尔公司在微处理器市场上扯起风帆,全面抢滩。1987年,在全世界半导体公司中仅仅排名第十的英特尔公司,通过“八年抗战”,于1992年超过日本NEC公司,一举攀上顶峰,霸居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首位。
格罗夫终于放下一直悬着的心。他对虞有澄说:“管它是不是RISC,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来延续声势。市场决定一切,486不战而胜,这是我们屡试不鲜的战术。”
识时务者为俊杰。麦克里尼发现形势不妙,立即布署转移阵地。太阳公司悄悄从个人电脑芯片阵地全面撤军,它的进攻重点再次指向了工作站电脑和电脑网络,迅速发展为一家最具影响力的网络产品公司。
任天堂崛起
七十年代美国雅达利公司开创一个高科技的电脑游戏业。无独有偶,一家专营电脑游戏机的日本任天堂公司,自八十年代初期把它的家庭电脑游戏机(FC)投放市场后,不平静的世界被再一次激起轩然大波。这个小小的日本株式会社,员工还不足上千,厂房规模还不及一所中学面积大,却硬是把人们熟知的松下、日立、东芝、索尼等国际驰名大企业甩在后列──1993年人均创利80万美元,世界任何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1994年公司税前利润排名于全日本上市公司的第二位,仅次于汽车行业的霸主丰田。
“任天堂”缘出于极富东方哲理的一句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长期制作贩卖扑克一类的赌博器具,在难登大雅之堂的行当中苟延残喘了百余年,传到山内溥手中后,才冒着风险投入巨资,把主要业务定位于电脑游戏机。山内溥“下注”于游戏业,面对的却是严酷的现实:当时日本正面临石油危机,游戏玩家对老式节目日渐厌倦,制作厂商严重亏损,纷纷转产改行,游戏机销售量下跌到历史最低点。
任天堂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独具慧眼的山内溥却从市场暂时衰退中,看到了廉价家庭游戏机的发展前景。其他厂商为了招徕顾客,宣布自己的游戏机不仅能够玩游戏,还具有学习机的功能,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计算和打字;山内溥却反其道而行之,公开声称:任天堂FC游戏机的惟一功能就是玩游戏。 1980年,他派出得力干将远征纽约和西雅图,试图在美国这个超级市场里淘出黄金。然而,真正为任天堂带来发展契机的是两个青年游戏玩家,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另一个却远在前苏联。
日本青年宫本茂画家出身,一如他所塑造的游戏角色那样憨态可鞠,最钟情的玩物是卡通片电影,惟独在电脑技术方面是个“半瓢水”。他在任天堂呆了三年一无所成,被山内溥打发到工程部去帮助设计游戏。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屡屡遭人白眼,可他却能站在“玩家”的角度,用一番奇谈怪论打动了山内溥的心:像射击、打球一类的电脑游戏早已受到“玩家”的厌倦,我们需要把童话故事搬进游戏机。
宫本茂设计的第一个童话游戏叫做“驴子金刚”,主人公是长着大鼻子傻头傻脑的木匠。第二个游戏使宫本茂的人生大放异彩,当他写完游戏的脚本时,自己也不曾想到,这个“玛利奥”(Mario)后来竟名扬四海,闯入千家万户。
游戏主角“玛利奥”是个水管工,在地下管道里探险时会遭遇各种扑朔迷离的难关,足以让孩子们感到异常刺激;而亲手指挥“玛利奥”锲而不舍地攻关破阵,又能不断提升自我满足的成功感。有趣的是,宫本茂为游戏主角起名“玛利奥”,仅仅是因为任天堂公司在美国租用仓库期间,曾经受到过一个名叫 Mario的房东恶狠狠的训斥。
“玛利奥”以“超级玛利兄弟”为软件的正式名称,跟随FC游戏机出征美利坚,当即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电脑游戏,从1985年到 1991年间一共推出了8代,销售数量高达7000万套。“玛利奥”后来还成为许多美国电影、电视和漫画书的中心人物,使美国儿童花在任天堂游戏机上的时间比看电视还要多。“超级玛利”及随后跟进的100多种任天堂电脑游戏节目卡,硬是把美国娱乐界搅得天翻地覆。
当任天堂趁势把“超级玛利”之火烧向全世界时,前苏联俄罗斯也有位青年帕契诺夫迷上了电脑游戏。帕契诺夫儿时即表现出他的天赋,15岁第一次接触电脑,当日就编写出一个数学游戏程序。参加工作后,他更是经常在电脑上玩一些自创的游戏。他偶然读到美国数学家撰写的智力测验读物,有一种拼图测验要求读者从不规则的图块中挑选出若干拼凑成为正方形,以此考验被试者的几何思维能力。帕契诺夫认为最好由电脑来帮助实现,经过反复琢磨,他设计了一种使用电脑的拼图玩法:四种不同形状的图块随机依次从屏幕上方下落,游戏者必须趁其落到底部之前用它填满空隙。这游戏看似非常简单,在技术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创新,然而,它使人在失败后想要再次参与。帕契诺夫把他的“发明”命名为“Tetris”,这就是日后席卷全球的“俄罗斯方块”游戏雏形。
解体前的苏联人没有太强的商品意识,不经意间,帕契诺夫的“方块”悄悄传出了国界。此时,任天堂正好推出了掌上型GB电脑游戏机──“游戏男孩”(Game Boy),“俄罗斯方块”自然是GB游戏机的最佳搭档。山内溥毫不迟疑选派最强的谈判代表前往莫斯科,向帕契诺夫所在的研究院购买到专利权。
“俄罗斯方块”陪伴着任天堂再次出征,无数男女老少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将时间消融在“方块”下落时“嘟嘟”的声响里。从此后,任天堂公司称霸于全球电脑游戏行业长达十余年。
1974年12月,美国《大众电子》杂志一反常态,把翌年一月号的刊物提前投放在各书报摊点,用最引人注目的大字标题发布消息:“世界第一套微型电脑组件挑战所有种类的商业电脑!”这台所谓微型电脑组件名叫“Altair8800”,即银河系里那颗明亮的星座“牛郎星”。
“牛郎星”的发明人爱德华•罗伯茨(E.Roberts)是位电脑爱好者,身高约有1米9,精力充沛,性格倔强。60年代从海军陆战队退役后,他就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开了一家小小公司,叫作“微型仪器与自动测量系统公司”,简称MITS公司,专门制作和销售台式计算器,生意做得十分红火。不料到了1974年,拥有集成电路发明权的德州仪器公司(TI),以雄厚的实力大举“进犯”计算器市场。罗伯茨哪是TI的对手,削价竞争不几天就败下阵来,直滑到破产的边缘,欠下了25万美元的债务。
无可奈何之中,罗伯茨把目光投向了英特尔公司研制的8080微处理器,想用它来装配一种专供业余爱好者试验的计算机,以挽救濒临倒闭的公司。他以每块75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购到8080微处理器和其他元件,一面突击组装样机,一面派员与新闻媒介联络。恰好《大众电子》在过去数月里一直在寻找独家新闻,编辑所罗门主动上门观看了罗伯茨的设计方案,感到这是一个有可能吸引读者的话题。
回到家里,所罗门还在想着罗伯茨的计划。从报纸的角度看,这台尚在襁褓的电脑还缺乏一个响亮的名字。想着想着,他忍不住向他的女儿征求意见:“一种新的电脑叫什么名字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呢?”所罗门的女儿才12岁,正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电视,而电视里恰好在播放科幻片《星球大战》,她随口便答:“牛郎星。”因为电视里的宇宙飞船正向牛郎星飞去。于是,罗伯茨的电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命了名。
然而,好事多磨。罗伯茨好不容易装配成功的第一台样机,在邮寄给所罗门的途中莫名其妙地不知所终。杂志已经排了版,十万火急地等着封面的照片,要抢在圣诞节前发行。MITS公司已绝无可能立即重装第二台,万般无奈,罗伯茨只好把一个仅有仪表外壳的机器重新寄出,《大众电子》上刊登的正是“空壳电脑”的“玉照”,简直就是“伪劣产品广告”,把百万读者都蒙在鼓里。
谁知“牛郎星”的反应出人意外,定货单立即像雪片般纷飞而来,随之而至的,当然还有罗伯茨日夜盼望的转帐支票。MITS公司得救了,救星正是“牛郎星”──世界上第一台用微处理器装配的微型计算机。
根据杂志介绍,阿尔泰勉勉强强算是一台电脑。在金属制成的小盒内,罗伯茨装进两块集成电路,一块即英特尔的8080微处理器芯片,另一块是存储器芯片,最初仅有256B容量,后来才增加为4KB。既无可输入数据的键盘,也没有显示计算结果的“面孔”。插上电源后,使用者需要用手按下面板上的8个开关,把二进制数“0”或“1”输进机器。计算完成后,面板上的几排小灯泡忽明忽灭,就像军舰用灯光发信号那样表示输出的结果。
“牛郎星”诞生时的模样实在不敢恭维,它完全无法与IBM360、PDP-8或者“新星”等大、中、小各种电脑相比,更像是简单的游戏机。然而,它也有上述所有机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体积小,小到只能以“微型”相称;价格低,低到罗伯茨只标价每台397元。
别看《大众电子》吹得天花乱坠,当时所有的计算机企业谁都不屑一顾,这种简易的机器,充其量供大学生当玩具。如果你的公司想用电脑处理业务,捧回一台阿尔泰,便会发现它确实没有多大用途。奇怪的是,仅在1975年,阿尔泰公司就卖出了它所能生产的全部“牛郎星”,共计2000台机器,比罗伯茨最乐观估计的800台翻了一番还超过。
2000台“牛郎星”大都走进美国一些家庭的汽车库;它们的购买者,大都是些初出校门的青年学生。就在这些汽车库里,“牛郎星”引来成群的喜鹊搭就彩桥,终于呼唤出“织女”下凡,织就了电脑世纪的万紫千红。
人们现在普遍认为,“牛郎星”正是微型电脑的“开山鼻祖”。由于霍夫发明的微处理器必须配上存储器和其它外围设备才能组成计算机系统,或许当时正牌的电脑制造公司对它心存疑虑,直到三年后,以微处理器为心脏的微型电脑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微软树大旗
1975年,罗伯茨因发明第一台微电脑“牛郎星”大获成功。《大众电子》曾在宣传中说,“牛郎星”将面向普通用户,采用最简便的BASIC语言编程。然而,它的存储器只有4K,专家们都认为难以支持BASIC,罗伯茨手中根本没有这种软件。
那一日,罗伯茨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声称自己是西雅图市的交通数据公司,可以为牛郎星电脑开发出BASIC语言,并询问他是否有兴趣。
罗伯茨岂止是有兴趣,如果有谁真能做成这件事,那“牛郎星”就不再是件玩具,它将成为一台名符其实的个人计算机。一个星期后,罗伯茨又接到一封正式的信函,信中说他们已经做成了软件。罗伯茨当即按信里提供的地址打去电话,可对方答复说那儿是西雅图市的湖边中学。罗伯茨摇摇头,心想这一定是哪个调皮学生的恶作剧,正准备作罢时,子虚乌有的公司又打来长途。这一回,罗伯茨不客气了,他恼怒地大声嚷道:“如果你们真有BASIC软件,那就劳驾送到MITS,我保证在阿尔伯克基机场恭候!”他本想激出对方的真情,哪知电话传来肯定的答复:“完全可以,三周后,请您到机场接站。”
三周后,罗伯茨接到的竟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来者说他叫保罗•艾伦(P.Allen),全权代表他的伙伴比尔•盖茨(B.Gates)。此时此刻,比尔•盖茨正在远隔千里的波士顿哈佛大学校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
这位比尔•盖茨,戴着大镜片的眼镜,一副娃娃脸,只是个不到19岁的大学生。他生于西雅图一位律师和一位教师组成的家庭,家教良好,但绝无与电脑有关的遗传因子。1969年,他就读的湖边中学引入一套PDP-10小型电脑终端,用电线连接着电传打字机,并按使用时间付费。比尔在这台电传机上做起他的“软件梦”,同时也结识了比他高两年级的保罗•艾伦。两人共同在电脑上写出一个“井字棋”游戏,玩得好不开心。小家伙们终日迷恋电脑的后果,使学校付不起昂贵的费用,不得已对他们的上机次数进行严格限制。
无电脑可玩,比尔和保罗实在技痒难忍。翻箱倒柜凑齐360元钱,捧回一块英特尔生产的微处理器8008芯片,设想做一台记录分析交通情况的小装置。就这样,西雅图出现了一家由两个中学生组成的“交通数据公司”。这种灰色盒子里缠满电线的小玩意,不知为何被好几个州的交通部门看中,为此他们真的净赚了近2万元。直到后来,比尔•盖茨考上了哈佛大学法律专业,仍对电脑情有独钟。
1974年12月一个寒冷的冬天,保罗在路边报亭上偶尔发现了元月号《大众电子》配发“牛郎星”照片,兴匆匆找到已经考入哈佛大学的比尔•盖茨。“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他对比尔嚷道,“我们可以为它编写BASIC语言。”比尔•盖茨受到感染,灵机一动想出了好主意,他对保罗说:“我们可以用学校的PDP-10机开发一种模拟‘牛郎星’的程序,然后向BASIC冲击!”接下来,两人侃出了软件框架并初步分了工。保罗负责编写模拟程序,比尔则主攻BASIC解释程序。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当他们通过电话向罗伯茨拍胸保证三周交货的时候,所谓BASIC软件还只是凭空想象而已。
好在无论是模拟还是解释程序,对两人都不陌生。保罗的工作必须先行,他不到两周就干完了模拟程序。比尔•盖茨面对的难题更多,他整整写了8000行的机器语言程序,又千方百计地精练压缩,设法使它能装进牛郎星电脑狭小的“身躯”。然而,越是临近完工,他们就越是紧张,毕竟没有一台真正的“牛郎星”,编写的程序能不能在微型电脑上运行,谁也不敢打包票。直到最后把保罗送上了飞机,比尔•盖茨的心仍不踏实。
显然,跟随罗伯茨来到MITS的开发实验室的保罗更加紧张。当他终于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牛郎星”时,立即就把带来的程序纸带送进电脑的读带装置,心已经提到了喉咙口。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读带机还在“咔咔”地“吃”进纸带,这几分钟就像是过了好几年。突然,电传打字机轻轻地动作了一下,打印纸上印出了“READY”,标志着电脑做好了准备。保罗猛地转过身,双手抱住罗伯茨的肩膀:“牛郎星现在有了BASIC!”他马上写了一段模拟阿波罗飞船登月的程序,交给罗伯茨打孔输入,程序果然十分准确地运行出结果。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台微电脑第一次真正的应用。
不久,罗伯茨开着他那辆蓝色货车巡回美国各大城市,为牛郎星电脑摇旗呐喊。在他的手里,如今有了一件最能吸引观众的法宝──买一部“牛郎星”电脑,可配上一位“织女”──BASIC软件,引来各界人士纷纷解囊。到1980年为止,这种软件竟卖出了100万套。
在BASIC软件成功的鼓舞下,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大学退学,于1975年7月在阿尔伯克基竖起了微软公司的大旗。公司简称MS,连同保罗和他自己,一共6员大将,专门从事微型电脑的软件开发。比尔•盖茨为公司制定了奋斗目标:“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上都有一部微型电脑运行着微软的程序!”
微电脑先锋
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历阿克的命运相似,1974年面世的“牛郎星”能否作为世界上第一台微电脑被载入史册,人们似乎也存在着分歧。
拥有微处理器发明权的英特尔公司,难道自己不会组装微电脑,非得罗伯茨来越俎代庖吗?事实上,早在1972年,英特尔公司组建的“开发系统小组”就曾以8080作为微处理器,设计出最早的一代微电脑,比“牛郎星”的诞生提前了2年。奇怪的是,他们把这种电脑命名为“蓝箱子”,全然没有认识到自已创造了又一个“吉尼斯纪录”。
“蓝箱子”电脑是英特尔配套于微处理器销售的一种工具。由于“开发系统小组”的工程师们大多设计过小型电脑,所以“蓝箱子”电脑使用了小型机上的许多技术,有自己特殊的总线,也有专用的操作系统软件。英特尔把这种机器定位于“帮助用户辅助开发微处理器”,价位也定得较高。当时的电脑业界谁也没有“微型电脑”的概念,因而都把“蓝箱子”看作某种新的小型电脑,英特尔也为自己能跻身于“第七大小型机公司”而沾沾自喜,错失了独占微电脑产业鳌头的良机。对于这一点,英特尔公司华裔副总裁虞有澄博士曾感叹地说:“如果当时在经营策略上略作调整,也许后来全球个人电脑产业的发展,会因此而改写。”
与“蓝箱子”诞生大体相同的年代,以首创复印机闻名于世的美国施乐公司,在硅谷的帕洛阿托市创办了一所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施乐公司提供了非常优厚的研究经费,吸引了100多位科学家前往工作。PARC希望自己的研究人员尽量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限制他们的研究方向。这些世界一流的电脑专家们斜躺在铺着麻袋的地板上,四周放满了黑板,幻想着电脑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中间的佼佼者阿伦•凯博士于1972年首创Smalltalk语言,提出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新概念,为13年后微软公司的WINDOWS诞生铺平了道路。有关资料介绍说,Smalltalk语言的测试是在一台名叫阿托(Alto)的微电脑上进行的,Alto即代表着帕洛阿托研究中心。阿托电脑的操作系统以位元映射为基础,并率先采用鼠标器操作,比“牛郎星”的功能强大得多。
遗憾的是,施乐公司没有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仅把它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直到1977年决定推出阿托电脑时,仍把价位定在2~3万美元,无法面向广大民众。PARC的天才人物于是纷纷“跳槽”,他们带着“视窗”、“图标”、“鼠标器”等崭新的概念出走,有的成为微软公司视窗软件的设计主笔,有的为苹果公司成就了麦金塔(Mac)电脑;也有的自立门户,创立诸如3Com、Adobe等公司,成为网络系统或桌面排版印刷系统的始作俑者。
“蓝箱子”和阿托电脑都沿袭了传统电脑的营销策略,它们没能够引起更大的反响。应该说,真正称得上拉开新时代帷幕的微型电脑只有“牛郎星”。
罗伯茨把“牛郎星”定位在青年“电脑迷”身上,无意之中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革命。自这种电脑问世后,美国出现了一个电脑业余爱好者购买散件,在家庭汽车库里组装微电脑的热潮。这些狂热的青年人还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自发组织了一个“自家酿造计算机俱乐部”,相互交流在车库里组装电脑的经验。在第一次聚会后的几个月内,就有75%的会员设计出自己的微型电脑。不久后,这些电脑迷们又纷纷以汽车库为基地开始创业,把“自家酿造”的电脑推向市场。这种状况,正如1976年哈佛商学院高才生纳尔逊所概括的那样:他们发动了一场解放计算机的运动。
“解放计算机!”纳尔逊大声疾呼,“计算机安放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只为那些高级专业人员占有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让我们去掉计算机的神秘色彩,计算机属于全人类!”当纳尔逊在亚特兰大桃树广场饭店作这场著名讲演的时候,从“电脑迷”的汽车库里走出的企业已经为市场提供了约200个品牌的微型计算机,较有名气的有克罗门科公司和柯摩多尔公司的微电脑,以及坦迪公司的微电脑TRS80。
克罗门科公司是斯坦福大学两个毕业生梅伦和加兰创办的企业,名称源于他们居住的学生宿舍。克罗门科电脑采用的是英特尔的8085微处理器;柯摩多尔公司则倚仗为摩托罗拉公司开发出6800芯片的佩德博士之力,把它的微电脑命名为“柯摩多尔—佩特”。可笑的是,“柯摩多尔”译为“海军准将”,“佩特”则译为“宠物”。TRS80微电脑采用的是Zilog公司的Z-80芯片,据说是由一位推销员“酿造”而成。这些早期的8位机器,作为第一代微电脑的开路先锋,为推动“计算机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游戏机溯源
无论是资深的计算机编程高手,还是入门级的电脑“发烧友”,谁能说他从未玩过电脑游戏?国外的报刊说得更邪乎:从美国白宫的总统,到中国偏僻小镇的儿童,人人拥有一个共同的玩具,那就是电脑游戏机。电脑游戏,似乎构成了本世纪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线,有人甚至认为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它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20余年的发展,电脑游戏走过了自身的“轮回”:从运行于电脑的“影像游戏”发端;继而被专用游戏机称雄一时;直到目前“返朴归真”,把阵地拱手交还给多媒体电脑,并且在互联网络上争奇斗妍……
风靡全球的电脑游戏,却源于一位25岁青年白手创业的“雅达利”,正是在微处理器诞生后不久,而第一台微电脑“牛郎星”尚未出世的年月。
1971年,地处硅谷的安派克斯公司的工程师诺兰•布什内尔(N.Bushnell)耳闻目睹惠普、英特尔创业成功,决心自己也闯出一番事业。然而,他已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和两个可爱的女儿,家境并不宽裕,暂时不敢脱离安派克斯。妻子从箱底翻出仅有的500元储蓄交给丈夫,权当布什内尔“公司”的全部“投资”,地点只好将就设在圣克拉拉自己的家里。布什内尔把女儿住的卧室腾出一间改成工作室,开始了他的业余创业生涯。
夜深人静之时,在一张张画满线路图的纸上,布什内尔的构思渐渐清晰起来。他的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涉足新的电脑,但丰富的想象力却为他独辟蹊径。他始终不能忘情于大学读书时见过的一个电脑程序,程序的名称叫“太空争霸”,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捣蛋鬼马丁•格利兹1962年首创,据说是第一个在电脑上运行的影像游戏。然而,用400万元的大电脑干这种“营生”,却太不合算,他要设法把这种游戏改造为供大众娱乐的电脑游戏机。
布什内尔记得非常清楚,他在1971年一天的清晨4点钟,试制成功了这种商业性电脑游戏机,名称就叫“计算机宇宙”。宇宙游戏的规则太奇妙也太复杂,复杂得让那些只会在台桌上打弹子的家伙不知所措。结果,尽管布什内尔四处游说,游戏机卖出为数不多就再也无人问津。
有人告诉布什内尔:谁能大胆低估美国人的智慧,谁就能赚到钞票,电脑游戏必须是一种“不太伤脑筋”的玩艺。此时,他已经囊空如洗,只得找朋友借了一点钱,把“计算机宇宙”改头换面,变成一台最简单的乒乓球游戏机。乒乓球游戏机是一种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小小玩具,两道竖杠代表球拍,一个小光点代表球在屏幕上蹦蹦跳跳,由人操纵按纽控制反弹,打不中就失去一分。这一次,布什内尔不想出卖整机,就在机器上开了个投币口,然后扛到年轻人经常光顾的一家小酒吧里,临时拜托掌柜照看。
第二天清晨,布什内尔在被窝里被电话吵醒,酒吧间的老板不耐烦地告知乒乓球游戏出了故障。布什内尔顿时睡意全消,急匆匆套上衣裤,跑步赶到酒吧间。
布什内尔从兜里摸出一枚硬币,想把它塞进投币口,可就是塞不进去。拧下螺钉,打开后盖,布什内尔突然大张着嘴惊呆了:机器中那只用来装硬币的塑料牛奶杯,整个地装满二角五分的硬币。把游戏机“挤”得不能动弹的东西是钱币!就这样,布什内尔无意之中让他的“乒乓球”大获成功,稀里糊涂地拉开了电脑游戏时代的幕布。
1972年,布什内尔索兴辞退掉安派克斯的工作,把自己公司的牌子高高悬挂出去。公司的大名“雅达利”(Atari),取自他钟爱的日本象棋,“雅达利”就是象棋中那句杀棋的吆喝声──“将军”,也常常被译作“阿塔里”。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雅达利公司以每台1200元的售价,批发带零售卖出乒乓游戏机10000台。第二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350万元,第三年又猛增至1500万。于是乎,美国几乎每间酒吧、每所娱乐场和每所大学俱乐部,终日响着“乒乒乓乓”的声音。1975年,雅达利公司又下出一着“将军”的妙棋,他们把投币式的“街机”改造成家庭游戏机,显示屏幕用电视替代,程序录在盒式磁带里,第一次销售数量就有10万之巨。不久,又把一种新的节目“大嘴巴”制作成家庭游戏机磁带销售。“大嘴巴”又叫“贪吃的人”,由于不用刀枪火炮,更受小女孩欢迎。这一时期雅达利的电脑游戏机,有专用的微处理器控制游戏规则,储存在集成电路卡里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可随意拔插更换,并且添加了色彩和简单的音乐,几乎成了美国所有家庭在圣诞节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雅达利公司也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脑游戏机生产厂商。
以今天的目光看,即使是雅达利后来推出的新型游戏机2600都已成为古董,但它毕竟使电脑与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车库谱新曲
闻名全球的苹果电脑,是电脑史里值得大书一笔的传奇故事。比尔•盖茨说过:“在我之前,苹果电脑快速成长给人以太深的印象。”就在20年前,“计算机解放”热风吹雨,正是乔布斯(S.Jobs)和他的伙伴沃兹奈克(S.Wozniak)在汽车库里组装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用双手托起了微电脑产业的一轮朝阳。
乔布斯是硅谷第一代土生土长的青年人,肖克利回帕洛阿托打天下的那年,他刚好出生。这位自小被人收养的孤儿,性格狂放不羁。他在里德学院只读了一年书,就离开学校独自“闯荡天涯”。据说,他曾整日浪迹于俄勒岗一带的苹果园,给别人打工糊口。后来到雅达利公司谋到一份差事,又迷上了东方的法术,竟千里迢迢飘洋过海,追随印度大法师“修行练功”。不久,乔布斯返回雅达利,与童年时代的好友沃兹奈克取得了联系,在后者的带动下,他也对微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沃兹奈克比乔布斯年长5岁,被乔布斯亲昵地称为沃兹。由于出生在工程师家庭,沃兹从小泡在晶体管堆里玩耍,读初中那年 ,在家里设计出第一架计算机,由此获得过旧金山湾科学博览会一等奖。沃兹是个绝顶聪明的好学生,大学入学考试的数学科目,居然被他考到800分的满分。可能是对大学的课程不感兴趣,连着换了几所学校后,他也在中途辍学,到惠普公司担任了工程师。
1975年,乔布斯20岁,沃兹奈克25岁,两人都还是双手握空拳的穷小子。沃兹奈克是电脑奇才,乔布斯的才华表现为非凡的洞察力。下班后的业余时间,沃兹经常逗留在乔布斯的车库里钻研电脑,也常常携手参加“家酿电脑俱乐部”的活动。看到伙伴们炫耀自己的“牛郎星”电脑,沃兹心中羡慕不已,乔布斯就鼓励他自己动手做一台更好的机器。制造微电脑首先需要微处理器,两人跑到商店询问价格,每块8080芯片要卖270元。经过反复比较,他们驱车来到旧金山威斯康电脑展销会碰运气,结果只用20元的价格就买回摩托罗拉公司的6502芯片,与英特尔8080的功能也差不离。
沃兹后来回忆说,在他们买回6502的当天晚上,他和乔布斯又来到“家酿”参加聚会。有人带来一台能与电视相联的电脑,向大伙展示一幅彩色图象。沃兹看呆了,目不转睛地看电脑在屏幕上画彩色圆环。后来,他躲在惠普的实验室偷偷制成有同样功能的芯片,但拿不定把握是否应该装进那台自制电脑里。乔布斯得知后却说:“为什么不装呢?我们要把所有的新技术都用上。”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说服了惠普的主管,允许沃兹把芯片“借”回家使用。乔布斯对好友鼓劲说:“这台电脑会使‘家酿’的小子们大吃一惊。”
乔布斯的预言十分灵验,当他俩带着沃兹的自制电脑再次出现在“家酿”聚会时,到会者都坐不住了。“电脑玩家”里三层外三层把沃兹围得水泄不通。沃兹的电脑虽说仅是一块较大的电路板,但它有8K存储器,也能发声和显示高分辨率图形。“家酿小子”岂止是“大吃一惊”,他们纷纷向沃兹提出要订购这种机器。
一直站在圈外观看动静的乔布斯,此情此景启动了头脑里“计算机”飞快运转,“计
算机”顿时成了一台“算计机”。他默默地算计着:“俱乐部500人中间大约会有100人买沃兹的宝贝,第一台卖出,我们能有50元利润,然后就卖第二台,第三台……”
第二天,他说服沃兹卖掉他珍爱的惠普牌计算器,又把自己的大众牌小汽车送进拍卖行,好不容易凑到1300元垫底资金。汽车没有了,正好腾出车库充当工厂,两人没日没夜赶起活来。没有人剪彩,没有举行任何奠基仪式,20世纪微型电脑的制造工业就这样悄悄在汽车库里迈出第一步,因为这是第一次应“客户”要求成批生产的微电脑产品。
1976年愚人节那天,乔布斯、沃兹奈克和另外几个小伙伴共同签订了一份合同,这些“愚人”们要为沃兹的电脑成立一家新的“车库”公司。按照规定,上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表格必须尽快填写,乔布斯于是发动大伙为公司起个名字。他自己首先提出一个奇怪的名称──苹果电脑公司,说是能给公众一种亲切的感觉。大伙儿七嘴八舌意见不一,眼看就要过了时限,乔布斯发话道:“5点钟前还不能统一,它就是Apple(苹果)。”有人猜测,这是乔布斯不能忘情于在苹果园打工的经历。可笑的是,他后来托人为公司设计的标牌,居然是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据说“咬”(Bite)与“字节”(Byte)同音,但猛一看却像只烂苹果。就这样,苹果电脑公司也竖起了大旗,与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一“软”一“硬”,遥相呼应。
“苹果”的滋味
在汽车库建立了“生产车间”后,乔布斯又开始为新公司进行第二步“算计”,他要说服商店直接销售电脑,虽然他从来没有经商的经验。
1976年6月,乔布斯夹着一块电路板,大摇大摆走进刚开业半年的“拜特”电脑商行。好在商行经理威尔逊也是“家酿俱乐部”成员,并不感到十分意外。威尔逊对乔布斯说:“我们早就想经销电脑,不过,你们这种电路板实在不像一台计算机,它必须装在箱子里才是商品。”乔布斯立即接受了威尔逊的条件,“拜特”商行一次就订购50台,并爽快答应先提供2.5万元的元件。威尔逊告诉他,这是为期30天的卖方贷款。什么是“卖方贷款”,乔布斯弄不太懂,但也不好意思开口问。结果,当他们在29天内把50台机器交给威尔逊,还清了所有的元件费用并小有盈利时,他才尝到“卖方贷款”的甜头。原来,不仅试制电脑的零件可以向惠普公司“借”,批量生产也是可以“借鸡生蛋”的。
汽车库越来越拥挤不堪,零件和半成品几乎堆到天花板。随着订货量日益增多,资金周转发生了困难。乔布斯与沃兹商量,不能再这样小打小闹,必须找到一家大公司合作。很自然,他们首先想到自己打工的雅达利和惠普。
沃兹奈克满怀信心地回到惠普公司,向主管技术的经理建议由惠普接手生产微型电脑。他一连跑去三次,每次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惠普公司当时并不打算介入这个市场,从而错过一次领先微电脑产业的大好时机。
乔布斯以为,这肯定是因为沃兹笨嘴拙舌的缘故,于是亲自出马跑一趟雅达利,他坚信布什内尔先生一定会因他的鼓动而动心。结果怎样呢?多年后,布什内尔亲口说过这段往事,他当时把乔布斯好一番嘲弄。
“那一天, 乔布斯跑对我说,”布什内尔回忆道,“ 他有一种能创造1000万利润的产品要推荐给我,我当时回答他:‘噢,那我就成了亿万富翁,哪有这种便宜事,你小子肯定是鬼迷心窍。’现在想起来,雅达利公司的确放弃了大大超过1000万的买卖。然而在1976年,谁能料到微电脑会演变成今天这种大气候呢?”
正当乔布斯四处游说筹措资金的时候,布什内尔念及旧情,介绍风险资本家瓦伦丁前来考察。瓦伦丁先生把他的名牌车停在乔布斯的车库前,第一眼看到的乔布斯,穿着拖鞋,披头散发,牛仔裤半挽到膝盖。他回去把布什内尔好一顿臭骂:“你从哪里弄来这么个家伙!”不过,碍于情面,他还是把乔布斯推荐给另一风险资本家马克库拉。
马克库拉是英特尔公司的前销售经理,年方不惑,他才不管乔布斯的穿着打扮如何怪异,他看中的是沃兹的微电脑,愿意拿出10万元支持苹果公司,并运用自己的影响从银行搞到25万元贷款。一个“大人”加两个“孩子”组成又一套“三驾马车”,招兵买马,扩大规模,终于把工厂搬出了汽车库。
轮到沃兹奈克大显身手了。1977年初,他精心设计了另一新型微电脑。这台电脑安装在淡灰色的塑料机箱里,前部是键盘,角上镶嵌着一个由6种颜色组成的“烂苹果”图案。它重量总共只有5公斤,装配着高效能的开关电源,主电路板只用了62块集成电路芯片。为了提高机器的性能,沃兹几乎用了一年时间设计出灵巧的磁盘机,尽量缩小其的体积,仅用8块芯片就达到老式磁盘机50块集成电路的效果。这种电脑达到当时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高水准,乔布斯命名它为“AppleⅡ”(苹果Ⅱ型),并“追认”他们在“家酿电脑俱乐部”展示的那台机器为苹果Ⅰ型。
1977年4月,乔布斯动员公司所有的员工日夜奋战,抢在旧金山西海岸计算机交易会开幕前,制造出5台苹果Ⅱ型微电脑样品。苹果Ⅱ型电脑第一次公开露面,就造成意想不到的轰动。成千上万的观众涌到苹果公司的展台,几乎要把桌子挤翻,订货单被一抢而空,公司第一年的赢利即达到250万。从此,苹果Ⅱ型微电脑走向了学校、机关、企业、商店,走进了个人的办公室和家庭,它已不再是简单的计算工具,它为本世纪后期领导时代潮流的个人电脑铺平了道路。
随着苹果电脑带来的巨大收益,苹果电脑公司在短短5年时间内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营业额跃升10亿美元,跨进美国最大500家公司的行列。乔布斯头顶着一只苹果的照片,被《时代》杂志刊登在封面,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
大象踢踏舞
如果要把电脑50年的历史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那么,1981年无疑是个分界线。就在那一年,IBM公司推出个人电脑PC机,使人类社会大步跨进个人电脑新时代。今天,全世界正在使用的PC机已达到2亿台,一个在自己家里玩多媒体游戏的孩子所使用个人电脑的功能,都大大超过了美国为“阿波罗”飞船登月所用的大型计算机。这一切,都发端于那一年前后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
序幕的拉开颇具戏剧性。1978年到1979年间,英特尔公司已经把他们的微处理器发展为16位的芯片,赢得了前所未有的2500例成功的产品设计。1980年下半年,IBM公司找上门来要求合作,英特尔派去的工程师却被带到一块黑色幕布前。IBM的人说他们正在利用英特尔微处理器开发新产品,希望得到技术支持,但只允许英特尔工程师把手伸过幕布,摸索样机以确定问题的症结,一切都是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微软公司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1980年夏天,比尔•盖茨接到了IBM公司的一个神秘的电话,表示要对微软公司进行考察。员工多达34万的跨国公司要访问当时仅仅30余人的“作坊”式企业,使比尔•盖茨感到十分诧异。第一次会谈,身着蓝色西装的IBM的代表提出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并要求微软当场签署一份保密协定;第二次会谈才把IBM的计划和盘托出:原来,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公司也准备涉足微型电脑,极端保密的项目代号“国际象棋”,他们希望与微软合作,请比尔•盖茨负责提供新电脑的软件。
IBM的“国际象棋”计划始于那年7月在阿芒克总部召开的一次高层秘密会议。由于“蓝色巨人”在计算机革命浪潮中步子慢了半拍,以苹果电脑为代表的“车库”公司业已把微型电脑演成了大气候,而IBM庞大的机构又无法使它迅速作出反应,处境十分尴尬。据一本描述这段历史内幕的《蓝色奇迹》书中披露,IBM博克雷顿实验室主任比尔•洛威(B.Lowe)采用激将法,向公司的决策者们提出向雅达利公司购买电脑的建议,令董事长弗兰克•卡利(F.Cary)大发雷霆。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的最荒唐的建议,”卡利大声嚷道,“我命令你立即着手开发IBM的个人电脑,让我们自己的‘苹果’尽快占领市场。”谁知洛威听到斥责反而露出笑脸,他要求组织一个精干的小组,可以不受公司传统的约束。卡利欣然同意,并强调说:“今后,若有人问到如何让大象跳踢踏舞,我们的回答就是这个‘国际象棋’。”
IBM对微电脑的渴求迫在眉睫,洛威当即挑选了13名思想活跃的精干员工组成了工程设计小组,其中包括8名工程师和5名市场营销人员,把开发新型电脑的技术负责人重任压在了埃斯特奇(D.Estridge)肩上。
身材魁梧的埃斯特奇充满了活力,此人对微电脑十分痴迷,曾自己掏腰包购买一台苹果电脑放在家里研究,这在IBM氛围里被人认为是离经叛道之举。他曾对人讲:“如果你与一个在车库里发家的公司竞争,那么也必须从车库干起。”
在迈阿密附近的博克雷顿实验室,埃斯特奇领导的“国际象棋”小组下出的第一着“棋”,是研究“苹果”成长的奇迹。研究的结果,他们决定采用英特尔公司8088微处理器作为新电脑的中枢,即内部为16位而外部一次只传送8位数据的芯片,既保持了节约成本、与8位机器兼容的优点,又使其“思考的速度远远快于它可以通讯的速度”(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语)。同时,IBM的新电脑也需要向“苹果”那样,委托独立的软件公司为它配置各种程序,于是就有了前面提到的与微软签署的“保密协定”。可笑的是,“国际象棋”小组的工程师们要向“苹果”学习,居然认为IBM公司的微电脑也应该取名为某种水果。经反复斟酌,也没能找到一种满意的东西,最后才决定把它命名为一个大众化的名称──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即IBM PC机。
IBM公司内部的人都尊敬地称埃斯特奇为“PC机之父”,不幸的是,为PC电脑诞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埃斯特奇4年后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人们将永远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跨进新纪元
从1980年8月到1981年8月,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埃斯特奇领导着“国际象棋”工程计划13人小组奋力攻关。“当时很少有人体会到,这一小组人即将改写全世界的历史。”(英特尔华裔副总裁虞有澄语)据说,IBM公司后来围绕PC机的各项开发,投入的力量逐步达到450人,英特尔公司也组成“特殊客户部”为PC机供应高质量的芯片。
根据协定,微软公司应该为PC机提供包括BASIC在内的系列电脑语言软件。然而,未来的PC电脑,最需要的软件是操作系统,于是,比尔•盖茨把IBM的代表介绍给了另一家以研制CP/M操作系统软件闻名的DR数字研究公司。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出现了戏剧性情节,CP/M操作系统软件的设计者基多尔恰好不在家,而他的太太又不愿在保密协定上签字画押,千载难逢的机遇与DR公司失之交臂。
IBM的代表只得掉转头来,仍请微软公司帮助解决操作系统的问题。比尔•盖茨急中生智,想起了西雅图电脑公司的软件天才帕特森(T.Paterson),此人早就为英特尔的16位芯片编写了一个QDOS软件,正好可以充当PC机的操作系统。QDOS即“快而粗糙的操作系统”,微软公司以低价购买到这款软件的版权,只是当时帕特森这位“DOC之父”并不知晓内情。
1980年感恩节刚过,“国际象棋”工程小组把IBM公司的最高机密──两台PC电脑的样机,从迈阿密空运到西雅图。同样在高度保密的条件下,比尔•盖茨率领着微软公司的软件小组开始为PC电脑编写程序。他们的任务除了需要赶写BASIC、COBOL、FORTRAN和PASCAL四种电脑语言的4万个程序代码,还要把QDOS改造成适合PC机使用的MS-DOS操作系统。从此,微软和IBM公司两个小组的技术人员,不断地乘飞机来来往往,飞越美国距离最远的两个城市,相互交换信息。微软的工程师还必须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满头大汗地日夜加班。比尔•盖茨大量招聘编程高手,使参加PC机软件工程的人员增加到了70人。直到1981年6月,帕特森也加盟微软公司,并立即参加到MS-DOS的开发之中,经过反复修改和调试,终于完成了这件影响深远的著名软件。
一年的时间转瞬而至。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在纽约市对外宣布:IBM PC机横空出世,昭示着人类社会跨进了个人电脑的新时代。应该说,这是由英特尔公司提供微处理器芯片、微软公司编写软件、IBM公司主要设计电脑系统的共同作品。
IBM PC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埃斯特奇代表设计部门宣布,他们将把所有的技术文件全部公开,热诚欢迎同行加入个人电脑的发展行列。于是乎,全世界各地的电子电脑厂商一轰而上,争相转产仿造PC机,仿造出来的产品就是IBM PC兼容机。不久,IBM PC机就成为个人电脑“事实上的标准”。
为了推广这种供个人使用的电脑,IBM公司巧妙地借助卓别林式的小流浪汉形象,头戴园顶高帽,身着灯笼裤,滑稽可爱地在电视上频频露脸,手里舞动着个人电脑,表示人人都能够使用。《华尔街日报》评论说:IBM大踏步地进入微型电脑市场,蓝色巨人可望在两年内夺得这一新兴市场的领导权。果然,就在1982年内,IBM PC机卖出了25万台,以每月2万台的速度迅速接近了“苹果”。1983年5月8日,IBM公司推出改进型IBM PC/XT个人电脑,增加了硬盘装置,当年就使市场占有率超过76%。1984年8月14日,IBM公司趁胜又把一种“先进技术”的IBM PC/AT机投向用户的怀抱。AT机采用英特尔公司后来发展的80286微处理器芯片,能管理多达16M的内存,并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从此,个人电脑开始了所谓286、386、486……的接力赛跑。
1982年,美国著名的《时代》周刊在介绍本年度“新闻人物”时曾满怀激情地写到:“在一年的新闻里,这个最吸引人的话题,它代表着一种进程,一种持续发展并被广泛接受和欢迎的进程。这就是为什么《时代》在风云激荡的当今世界中选择了这么一位新闻人物,但这完全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台机器。”
这个史无前例的“新闻人物”,就是个人电脑IBM PC机。
“苹果”穿“雨衣”
麦金塔电脑(Macintosh)的确是天才的杰作。它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68000微处理器芯片,是一种32位的机器。它能显示五彩绚丽的颜色,能发出动听的音响,用鼠标器引导图形操作界面。它的外形短小精干,可以放在旅行包里带走。它的标价仅2795美元,适合了大众的购买力。人们后来才知道,麦金塔电脑不仅为视窗软件的诞生铺平了道路,而且也是九十年代风靡全球的多媒体电脑的先驱。在不经意间,乔布斯又一次领导了电脑发展的新潮流。
轮到斯库利大显身手了,他再次发动了“百事可乐”般的宣传攻势,宣称“苹果”披上了“雨衣”,不再惧怕“蓝色巨人”的“倾盆大雨”。斯库利还耗费160万费用,拍摄一部名曰《1984》的广告巨片,买下超级杯足球赛转播权60秒钟,向全世界释放“麦金塔旋风”。斯库利说:“如果产品真的如此了不起,为什么不能让它成为广告中的英雄呢?”
于是,在超级杯球赛实况转播中场休息时,全世界约有近5000万观众看到了这样一幕震憾人心的镜头:一群面色憔悴呆若木鸡的人,列队观看电视屏幕上一个穿蓝色西服的严肃家伙演讲。突然,有位身着白色麦金塔运动衫的碧眼金发美女跳跃而出,手持大锤向电视机砸去,随着屏幕的爆裂,人们像是从催眠术里惊醒。一个温柔的声音对他们说:“元月24日,苹果公司将推出麦金塔电脑,1984年将不会成为《1984》!”《1984》是美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小说,形象地描写了在集权体制统治下,人们对“大哥”控制自己行为和思想的恐惧心理。
元月24日,斯库利把乔布斯请上了讲台。乔布斯身着笔挺的西服,配上红领结,显得那么英姿飒爽。“现在是1984年,”乔布斯说,“显然IBM想要吃掉整个市场,把枪口瞄准了苹果公司。先生们,蓝色巨人能够做到吗?”台下的观众齐声高呼:“不!”这时,乔布斯从一个袋子里面掏出一台微电脑,“今天,我们要让麦金塔自己说话。”
观众顿时安静下来,麦金塔用合成的语言发出像真人一样的说话声:“你好,我是麦金塔,我还不太习惯公开讲话。我要怀着骄傲的心情向各位介绍我的父亲乔布斯……”
观众的掌声雷鸣般响起,乔布斯激动得热泪盈眶。斯库利精心策划的宣传战没有让他失望:百日之后,麦金塔电脑的销售量达到7万台;到了年底,累计卖出的数量是27万台。苹果公司随即投资2000万美元建造一条自动流水线,以平均每27秒钟一台的速度批量生产麦金塔电脑。直到今天,各种新型的麦金塔电脑仍在全球多媒体热潮中大显身手。
1984年麦金塔的辉煌成为历史,1985年对乔布斯和他的老友沃兹奈克可不是好兆头。
这年年初,沃兹奈克因苹果Ⅱ型电脑受到冷落,永远离开了“苹果”,到一家较小的电脑公司从事开发。就在当年年底,乔布斯也遇到同样的麻烦:他与斯库利发生严重的意见分歧。由于苹果董事会一致站在斯库利一方,乔布斯只得被迫辞去董事长职务,也离开了他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
三比二要好
1984年春天的阳光特别明媚。硅谷的了望山,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远远看去,一幢用彩色玻璃包裹起来的大楼,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时隐时现。当人们驱车驶近楼房,一块精美的“intel”标牌矗立在花团锦簇的庭院中,似乎在诉说英特尔公司辉煌的业绩。
格罗夫总裁办公室的门被人轻轻推开。来访者已年过不惑,发亮的头顶没有一根头发,黄皮肤,“国”字脸,眉毛又黑又弯,一眼望去就是正宗的华裔。
“我请求调换岗位,”来访者开门见山,“我希望能到微处理器部门任职。”听到此话,格罗夫居然没有一丝犹豫,他微笑着点点头,并用亲切的语气直呼其名道:“虞有澄,你可能已知道微处理器事业部的困境,你做好了准备吗?”
虞有澄挺起胸,答非所问地说:“ 二次大战最后那年,受命担任盟军统帅组织大反攻的邱吉尔曾说过:我这一生都在为此刻作准备。”
格罗夫打量着虞有澄,往事历历,又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当年在仙童公司,正是格罗夫发现了虞有澄这匹“骏马”,他很快就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研究中崭露头角。当格罗夫协助诺依斯自立门户,把虞有澄从仙童“挖”到了英特尔以后,虞有澄立即使生产集成电路的硅片直径从2英寸提高到3英寸,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后来他到质量管理部门担任总监,又不孚众望让公司的管理迈上了一个台阶。想到这里,格罗夫对虞有澄说,“你就是不来请调工作,我也会把你放在刀刃上去,英特尔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难题。”
来到微处理器事业部的当天傍晚,虞有澄请微处理器部门经理豪斯(D.House)到一家中国饭馆促膝谈心,两人一直聊到深夜。从豪斯的话语里,虞有澄深切感到到公司面临的危机,局势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峻得多。苹果公司新春伊始展开的“麦金托什攻势”势如破竹,但“胶布雨衣”的“心脏”却是莫托罗拉公司的68000芯片,英特尔公司眼看着就要失去无穷商机。
虞有澄博士后来回忆说:“人生际遇有时相当微妙,短短一餐饭的光景,却决定了我往后十年与微处理器密不可分的命运。”品尝过饭馆的中国美味佳肴,他与豪斯已经心心相映。两个人相互约定:豪斯今后仍负责微处理器的“生存”──向IBM等大公司销售芯片,虞有澄则主持微处理器的“发展”大业──尽快开发出32位微处理器新产品,并推动这个部门的组织转型。
虞有澄博士是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在上海度过了孩提时代,曾跟随父母辗转迁徙到台北和香港。父亲要求他学有专精,莫要指望有什么遗产可继承。赴美留学,他选择了加州理工学院就读,原因是这所大学“着重学生是否理解而不要求死背”。后来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他以全校排名第二的考试成绩脱颖而出。
虞有澄知道,开发32位的芯片必须认真挑选掌管芯片设计的“主将”。他请来拥有“英特尔技术大师”头衔的柯劳福德(J.Crawford)为新的微处理器催生。柯劳福德以软件技术出身,转而研修微处理器硬件设计,集“软”“硬”技术于一身,又善于团结部属,是不可多得的高级将才。
开发32位的芯片还必须“不拘一格”启用人才。虞有澄原任职的质量管理部门有位17岁的青年名叫做季尔辛格(P.Gelsinger),虽然只有高中学历,却因勤奋好学深得他的赏识。于是,虞有澄也当了一回“伯乐”──他把季尔辛格调到微处理器事业部,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直接提拔到芯片设计组挑起了测试芯片的大梁。此外,虞有澄还为芯片设计组调来一些为286芯片立过战功的电脑辅助设计大师、负责设计32位微处理器软件的高级程序师,以及熟悉用户需求的专案经理。芯片设计组的人才精英们聚集在虞有澄麾下,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英特尔公司将要研制的32位微处理器就是被称作“386”的小小芯片。这种芯片将要集成晶体管27.5万个,是第一代微处理器4004的120倍;运算速度也将达到每秒500万条指令,比其它公司研制的32位芯片快了2倍。由于这种芯片是英特尔第一次研制的32位微处理器,没人可以为虞有澄指点迷津,他们不得不重新开始修炼绝顶的“386武功”。总线架构、内置高速存储器、浮点运算问题……,技术难关被他们一一攻破,小组的成员们不知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连柯劳福德也亲自带着研究人员跑到生产线,亲自开车,迫不及待地把第一批出炉的芯片运往实验室作测试。
1985年7月,英特尔公司在286芯片的海报上打了一个红色的叉,大张旗鼓地宣传“三比二好”,也就是说,16位的286芯片即将退位,在电脑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386微处理器正式登场。
PC新霸主
IBM PC个人电脑,为IBM公司创造了本世纪最辉煌的业绩。
想当初,IBM公司仰仗PC电脑的“开放”政策,公开技术标准,鼓励同业仿照,其目的当然是想尽快以PC机取代苹果电脑的主流地位,占领全球市场。果然,这一“开放”政策使得IBM PC电脑成为个人电脑“事实上”的标准,即不需要联合国或其它什么机构认同,电脑业界都自觉按照IBM制定的标准执行;机器的构造、规格和运行的软件等等,都必须向IBM靠拢。IBM PC机成了个人电脑的代名词。
然而,IBM PC机的“开放”政策又象一柄锋利的“两刃剑”,一面把自己送上了成功的巅峰,一面又造就了众多的仿造者,仿照出来的机器被人称作“兼容机”。短短几年光阴,IBM公司便饱尝“养虎为患”的恶果,它一手扶植起来的兼容机厂商,现在反过来威胁到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市场部门送来的“邸报”表明,1986年刚过去两三个月,兼容机厂商所“蚕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IBM,使“蓝色巨人”丧失了全球近55%的“疆土”。
IBM当局“龙颜大怒”,断然下令各兼容机厂商“进贡”──缴纳技术专利使用费。
兼容机厂商却一致说:“不!”
于是,“蓝色巨人”宣布更改总线结构,而兼容机厂商已经羽翼丰满,纷纷举起了反旗。带头以PC兼容机“围攻”IBM PC机的电脑厂商,是一家名叫康柏(Compaq)的公司。
与苹果、英特尔等公司的发家史略有不同,康柏电脑公司创立在一家馅饼店里。
美国德克萨斯州素以“牛仔”的形象闻名于世,德州仪器公司(TI)因基尔比首创集成电路千古留名。1982年2月的一天,德州仪器公司工程师康尼恩(R.Canion)、史蒂麦克(G.Stimac)和巴雷斯(H.Barnes)相邀来到休斯顿市区一家出售馅饼的餐馆,商议着辞去原任的高级职务,共同创办自己的电脑企业。
或许,“西部牛仔”不拘小节的气质影响着这些工程师的行为,谈着谈着,他们掏出钢笔,你一笔,我一笔,在餐桌纸上匆匆地画起图来。不一会儿,一张草图逐渐有了眉目,一项关系到今后命运的计划也酝酿成熟。康尼恩等人决定每人出资1000美元作为创业股本,康柏电脑公司于是诞生在这间馅饼店的餐桌前。他们在餐桌纸上绘出的那张草图,就是新公司第一台PC机的设计原型。
1982年11月,康柏公司正式推出这种名叫Portable的便携机,比IBM PC机的面世仅迟了一年多。这种机器外形如缝纫机,虽然重量并不轻,还需要外接电源,但它可以运行所有为IBM PC机开发的软件。由于康尼恩总裁特别强调对IBM PC电脑“百分之百”的兼容性,使得它成为检测个人电脑兼容性的基准,当年内就售出5万余部。传媒纷纷评论说:这是PC机家族里第一个非IBM公司开发的PC兼容机。
1985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32位的386微处理器,巨大的机遇降临康柏电脑公司,这机遇却是IBM公司拱手“让”给康柏的。英特尔公司虞有澄博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当英特尔行销高手豪斯捧着386芯片,兴冲冲地跑到IBM公司通报佳音,居然碰了一鼻子灰。“我们只要286能够再快一点,根本不需要什么386。”IBM的代表斩钉截铁地说。
从微软公司那里也许可以获得对这一微妙问题的答案。当时比尔•盖茨正在为IBM的电脑开发新的操作系统OS/2,极力主张把它升级为32位的版本。然而,在“国际象棋”工程中为IBM立下汗马功劳的埃斯特奇不幸遇难,接手项目的洛威完全听不进比尔•盖茨的规劝。洛威反复对盖茨说道:IBM已经收到286机器的大量订单,不可能立即转向386,否则将失去大量客户。他没有透露真实的原因是:IBM对于受英特尔芯片的钳制早不耐烦,正悄悄地聚集人马,开发他们自己的微处理器。
386芯片被IBM拒之门外,却被康柏公司当作宝贝迎进了家门。1986年9月,康柏公司第一次领先于IBM推出桌上型386个人电脑Deskpro PC,全世界都为之一惊。直到1987年4月,IBM公司的386电脑才跚跚来迟。历经个人电脑“竞技场”上首次缺席后,“蓝色巨人”在这个领域里逐渐失去了优势。
1991年,康柏公司董事会推举菲佛(E.Pfeiffer)继任新总裁,着力整顿企业管理,大幅度降低成本,刮起阵阵降价飓风。康柏公司的员工总数已达到1万余人,产品销往100多国家。1994年,康柏公司在全球PC机市场上的投放量达到483万台,终于第一次超越了IBM,成为世界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雄居PC机“市场霸主”的宝座。
龙梦变成真
几乎与康柏同时推出386电脑的还有中国台湾的宏基公司,它的创办人名叫施振荣。
施振荣出生在台湾彰化的鹿港。三岁那年,父亲因病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地捱过了好多年。为了生计,妈妈开了一家小杂货店,主要出售鸭蛋。打记事的时候起,少年老成的施振荣开始了他叫卖鸭蛋的“经商”生涯。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从小学到中学,他从未做过让母亲伤心的事,高中时期还以优异的数理成绩获得过“爱迪生奖”,从而奠定了今后踏入电脑高科技领域的扎实根基。
1964年,乡下来的青年施振荣考取了台湾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四年本科、三年硕士,施振荣以大学第一名、研究生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完成学业,毕业后当即与电子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到两家由交通大学校友开办的电子公司担任技术负责人,发明和创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研制数字钟、频率器、桌上计算机,直到发明了台湾第一部掌上型袖珍计算器,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支电子表笔。这些研究成果使施振荣声名大噪,仅仅5年时间,他就被推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1976年是施振荣事业的转折点,那年7月天气异常炎热,施振荣满头大汗回到家中,挥动着手中的资料对夫人叶紫华说:“这个东西太奇妙了,我们将用它改写人生!”叶紫华不解地问:“什么东西这么奇妙?”“微处理器。你看,我写下了今后的创业计划,制造微电脑。”叶紫华虽然对“微处理器”一窍不通,但她十分信任丈夫的能力,全力支持先生的创业计划。
在他家的住宅里,施振荣邀了5位好朋友,加上自己夫妇二人,合股投资创办一家新的公司,并把新公司的名称定为“宏基”。“基”就是“围棋”,围棋高手施振荣要闯进电脑业界,下一盘气势恢“宏”的“基”。
宏基公司的创业基金只有100万新台币,约折合美金2.5万元,绝大部分都是向亲朋好友借来的。母亲为支持儿子的事业,把家里菲薄的积蓄都取了出来充作股本。1976年9月,施振荣租下一座临街公寓的二楼,从家里搬来办公桌椅,正式挂出了宏基公司的牌子。为了集中精力开发和销售产品,决定由没有技术背景的叶紫华女士暂且担任“董事长”,而董事长的主要工作居然是每天清晨负责开门,负责亲自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擦洗楼梯。
创业初期,施振荣带领着宏基的员工,从代理销售微处理器、研制电子游戏机、开办电脑培训班做起。不久,他们开发出“小教授”学习机,销售效益逐步成长,从1981年2亿新台币的营业额,增长为1984年营业额30亿。宏基公司被视为个人电脑的先驱企业之一。
不过,施振荣也强调指出:自从开始生产IBM PC兼容机后,才使宏基“进一步跨入个人电脑的主流市场”。宏基后来迅速崛起,莫不因此而得益。
自宏基创业以来,施振荣感受到的一次最大震撼,是1982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电脑大展上的所见所闻。开展的第一天上午,他匆匆步入会场,到处都听见人们在传述着“兼容”一词。参观者纷纷涌向康柏公司的展台,康柏的第一台PC兼容机被围得水泄不通。康柏公司的发言人宣称:它可以执行IBM PC机上的所有应用软件。
在返回台湾的飞机上,施振荣脑海里仍充满了人们对兼容电脑欢呼雀跃的影像,康柏的成功使他大受启发,也坚定了他加入兼容电脑行列的决心。从此,宏基公司逐渐把产品的重心,转移到发展PC兼容机方向。1984年底,施振荣调集研究开发部门的精锐部队,把他们送上了飞往美国硅谷的征途,任务就是熟悉和研究英特尔的微处理器。一年后,他们带着学到的技术返回台湾,施振荣当即下达研制386个人电脑的命令,当时,组装一台个人电脑除了需要有微处理器芯片之外,还需要几十块不同功能的集成电路配合,而市场上能购到的芯片组件,只能达到装配组合286电脑的水平,32位的电脑芯片技术还是一片荒漠。对宏基的拓荒者来说,386工程是一次极其艰难的历程。
1986年10月,宏基公司把它的第一台,也是全世界第二台386个人电脑推向了市场,仅比康柏公司的386电脑迟到了一个月时间。施振荣兴奋地说:这不仅是中国台湾的荣耀,更为亚洲国家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争了一口气!
从1976年算起,十年弹指一挥,施振荣把一个小公寓里的七人企业,发展为营业额近3亿美元的跨国集团公司,他并不感到满足。1985年,宏基公司在各大报刊上刊登大幅广告,醒目的标题是:“龙梦成真,指日可待!”到了1995年,宏基公司已经打进个人电脑世界十强,名列全球第七大PC电脑厂商。1996年,施振荣本人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全球最杰出的25位企业家”之一。
窗含千秋雪
凡使用过IBM PC机的人都知道,在DOS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无论让电脑干什么,都必须记住各种操作命令,在键盘上不停敲打,输入一大串文字字符,带来诸多不便。
1985年11月,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软件,译名“视窗”,它构造了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环境,在屏幕中显示的窗口、图标和按钮的引导下,把过去繁琐的操作简化为鼠标器轻轻一点。毫不夸张地讲,视窗的问世,标志着个人电脑软件技术的又一场革命。
然而,视窗1.0版的开发过程历经磨难。在微软公司的发展史上,这个软件创下过一系列“史无前例”的纪录:开发周期最长;交货延迟次数最多;累计推迟时间最久。此外,这些记录还包括:投入的兵力最多,即使不计负责测试和文件编写的人员,仅投入编程的设计高手即达24名;三年之中,竟然有3名设计主管和4名产品经理被“撤职查办”。
视窗软件最令人称道的创新当推“图形界面”。微软公司对这项源于施乐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PARC)的技术神往已久,早在DOS搭载IBM PC机成功后的1981年9月,就开始运筹,设想在DOS和应用软件之间,增加一种“界面管理者”的功能。
比尔·盖茨与苹果公司乔布斯都多次参观过帕洛阿托中心,两人四处搜索,凡发现了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或是有价值的发明,他们都想据为己有。乔布斯率先使出“杀手锏”,把一批人才“挖”到苹果公司,为他研制图形界面的新一代电脑,果真一炮打红。微软当时正负责为麦金塔配套电子表格和字处理软件,比尔·盖茨很早就看到这款新机器。他那时对图形技术还比较陌生,奇怪地盯着鼠标器上下打量,不停地询问道:“你们究竟用什么电子设备来控制鼠标?”“苹果”工程师正准备启齿作答,乔布斯大吼一声:“闭嘴!”其实,控制鼠标的根本不是硬件,恰恰是比尔·盖茨最擅长的电脑程序,乔布斯决不允许把这个秘密透露给微软。
微软深感庆幸的是,他们也从施乐帕洛阿托中心“挖”到了一位高手,名叫麦克格雷戈(S.MacGregor),比微软董事长还要年轻一岁,思想活跃,知识渊博,是开发图形界面软件的最佳人选。此外,微软还从施乐物色到另外两位程序师。
没等比尔·盖茨部署完毕,1983年10月传来消息,VisiCorp公司已把3万套具有视窗功能的软件VisiOn正式交付给用户使用,被人们誉为“发明了蒸汽机”。IBM也准备绕过微软公司,自行涉足图形界面管理软件。比尔·盖茨慌了手脚。他对于微软未能及时抢占图形界面软件制高点相当愤怒,马上召集部属商议对策。他最后决定把“界面管理者”的名称改为“微软视窗”,既大众化又十分切题。视窗尚在襁褓里孕育,可是双手握空拳的盖茨不甘示弱于人,不顾“兵家之大忌”,慌忙火急抢先公布子虚乌有的视窗软件。
1983年11月10日,微软为视窗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许诺翌年年初就交给用户使用。当天报纸描述说,比尔·盖茨仪容不整,身着皱巴巴的西服,有气无力地讲话。或许,这个“紧逼盯人”的谋略实出于无奈,但他的公司却在数年之中,为这个轻率的决定承受了重重艰难困苦。
比尔·盖茨宣称他手中已有了视窗,IBM却偏偏在这时与VisiCorp公司签订了经销VisiOn软件的协议。眼看着微软与IBM的“蜜月”即将结束,早就对“蓝色巨人”霸道不满的PC兼容机厂商纷纷倒向视窗阵营,先后宣布支持视窗的,就有康柏、DEC、惠普等24家。人们都在眼巴巴等待着拿到一套微软的视窗软件。
局外人并不知道,以麦克格雷戈为首的视窗研制小组,此时此刻,正陷在苦苦挣扎的困境中。由于当时PC电脑存储器容量很小,远不足以供应视窗所需的开销;8088微处理器的速度太低,用常规方法显示图形,会让人感到慢得不能容忍。此外,这套软件包容的内容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复杂程度之高,都是DOS所不能比拟的。1984年转瞬而至,微软公司第一次无可奈何地宣布,交货时间将推迟到第一季度末。
1984年2月间,约有300余家硬、软件公司的代表兴匆匆赶到西雅图,参加微软举办的图形界面技术研讨会,满以为可以拿到视窗的有关文件。不料结果大失所望,微软不仅没有提供出任何象样的技术资料,反而宣布将视窗的供货时间,再次推迟到5月。望眼欲穿的5月份又被盼来,微软的销售经理们却一一拜访各家用户,红着脸道歉说道:“请再耐心等一等,最迟到8月份,我们一定把视窗安装在你们的机器里。”
最后承诺的8月份到了,微软依然没有视窗软件产品,比尔·盖茨简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记者的质问。从元月到8月,三番五次,一拖再拖。微软发言人自嘲地讲:“每次发布推迟的消息之后,我都象个白痴。”由于多次“失信于民”,记者们戏称视窗是比尔·盖茨吹出的“肥皂泡”,应该改称为“气泡件”(Vaporware)。
最长的工程
由于无法承受极度的压力,麦克格雷戈执意辞职离开微软,比尔•盖茨依依不舍惜别这位“出师未捷”的爱将,宣布鲍尔默(S.Ballmer)接替视窗产品经理,并把微软“资深”的程序高手康森(N.Konzen)调进研制小组,具体负责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康森原是西雅图的一位高中学生,因哥哥买了一台苹果机而迷上了电脑软件。微软公司迁回西雅图,他毛遂自荐担任了程序设计师,为公司开发出一批热门产品,也为开发MS-DOS立过汗马功。康森加入视窗开发行列,无疑加强了攻关的实力。
1984年的日历早已翻过了8月31日。这一回,比尔•盖茨打消了“冒进”的念头,把视窗交货的最后期限推迟到1985年6月。视窗的开发总算走上有条不紊的轨道,比尔•盖茨亲自督办视窗工程,要求部下从6月份重新开始“倒计时”。不过,就目前的进展情况看,是否能赶在明年年底完工,时间恐怕都不容乐观。
一个雨后的清晨,比尔•盖茨亲自审看已经写就的软件,突然发现了一处错误,他猛地拍着桌子,勃然动怒高声嚷叫起来。鲍尔默被吓得惊惶失措跑出里屋,他不解地望着董事长,不知道何处塌了天。盖茨用手指着鲍尔默,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我警告你,年底前再交不出货,你们统统给我卷起铺盖走人!”
鲍尔默是比尔•盖茨的挚友,也是得力的左膀右臂。他曾经与比尔在哈佛大学同窗共读,毕业后又在斯坦福大学接着攻读硕士,没等拿到学位就跑到一家公司搞销售,经营上很有一套本事。他在1980年6月加盟微软,担任董事长特别助理,在开发DOS时期就跟随在比尔•盖茨的鞍前马后。这是鲍尔默第一次看到“铁哥们”如此震怒,他赶紧挨个叫醒刚刚入睡的程序师。
“伙计们,”鲍尔默愁眉苦脸地说,“下雪前无论如何也必须完工,否则,大家都会被比尔‘炒鱿鱼’。”
视窗计划现在是微软公司的头等大事,软件设计和程序调试人员逐渐增加到30余人,每个程序师都进入到近似疯狂的状态。康森回忆说:“那些日子,我们全体人员开足了马力,几乎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分别。”据说,有位担任测试工作的程序师把自己的睡袋也搬到实验室,整整一个月足不出户,傻乎乎等待着每个程序编写完成,以便不耽误一分一秒的测试时间,由此赢得“疯子”的绰号。事后,有人对这个视窗版本的设计时间进行过统计,它总共耗费了11万个程序工作小时。
1985年5月,比尔•盖茨终于带着演示版的视窗软件出现在当年世界电脑大展,向观众们表演同时用鼠标和键盘打开或关闭“窗口”的效果。同时,他还代表微软公司宣布:视窗1.0版软件仅标价95美元。
视窗1.0正式版软件在1985年11月运抵市场,比尔•盖茨这时才把悬着的心放回到肚里,鲍尔默也保住了饭碗,以后还晋升为微软公司的副总裁。11月21日,微软公司举行盛大酒会,招待新闻界和软件经销商,向这项历时最长的软件设计工程举行告别仪式。
招待会的气氛异常热烈。《信息世界》杂志记者率先“发难”,把一枚自制的“气泡件奖章”亲手佩挂在比尔•盖茨胸前。一辆手推车送来500套视窗软件,分别赠送给来宾,把会议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微软董事长也兴奋地跟着鲍尔默等人唱起了歌。
不过,视窗1.0版没有收到微软公司预期的效果,它还要经过两次修订。当时适于视窗运行的PC电脑还不多,硬盘也不普及,多数电脑只配有单色显示器。微软公司一面等待着电脑硬件发展的时机成熟,一面尽心于视窗版本的改进与升级。1985年386电脑的诞生,为视窗提供了绝佳的硬件环境;1987年11月,视窗2.0版推出,增加了各种先进技术,让广大用户逐渐认识了视窗的前景。1989年,以视窗为环境的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应用软件公司陆续举起了视窗“大旗”,微软自己也忙着把DOS环境下工作的大批软件向视窗转换。
终于,1990年5月22日,6000余名观众云集西雅图,共同庆祝视窗3.0版问世,视窗软件真正迎到了春天。视窗3.0不仅是一个升级版本,而且可以说是软件技术的一场革命。它和后续版本Windows 3.1,已经具有支持网络、支持多媒体等最先进的功能,在PC电脑界刮起了强劲的“视窗风暴”。从此而后,视窗的产品在全球平均每5秒钟就售出一套,月销售量超过百万套,为微软公司带来滚滚财源。
平地“太阳风”
英特尔公司因386芯片开发成功,一直执微处理器产业之牛耳,不料想八十年代中期,突然遭到一支队伍的猛烈进攻。这支队伍,高擎的旗帜上赫然出现“太阳”(Sun)字样,“主帅”大名麦克里尼(S.McNealy),硅谷一位30岁出头的电脑工程师。
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是斯坦福大学孕育的“骄子”,年轻的创建者基本上是斯坦福出身的工商硕士和工程师。“Sun”,寓意着初升的“太阳”,同时,本身就是“斯坦福大学网络”的缩写词。早在1982年,刚获得斯坦福MBA文凭的麦克里尼,会同软件奇才比尔•乔伊(B.Joy)等4人创建了太阳公司。创业之初,“太阳”的目标定位在高档工作站电脑产品。工作站由多台微处理器构成,具有比个人电脑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内存和更大的屏幕,通常用来替代大型主机进行电脑辅助设计/制造(CAD/CAM)和图形处理,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宠物。
从来就没有听说,有哪一家刚创业的硅谷小企业,敢于做贝尔实验室或是施乐PARC才可能完成的研究开发,可麦克里尼和他的“太阳”,从一开始就弄潮于最尖端的高技术。麦克里尼快人快语,口无遮挡,经常大言不惭地宣称:“如果我们不能成为这个行业前两名或第三名厂家,我就不做这生意!”太阳公司的这位首席执行官生于底特律,先后就读哈佛和斯坦福。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生活仿佛巧克力派一样甜蜜”。他天生酷爱体育运动,高尔夫球、曲棍球样样玩得精通。“好好干,好好玩”是他的座右铭,对他来说,每做成一笔大生意都“象打进一个球一样刺激”。
太阳公司1982年首推第一台Sun-1型工作站,采用的芯片是摩托罗拉68000。麦克里尼的作风与IBM迥然不同, 他会不断“废掉”自己的整个产品,尽管这种作法也危害到自己公司的创利能力,却让他的竞争者感到茫无头绪。例如,工作站电脑的始作俑者阿波罗电脑公司就深受其苦,刚刚摆开阵势想与“太阳”决一死战,麦克里尼却突然掉头“废掉”自己的以传统芯片体系构造的全部电脑, 迅速转向所谓RISC技术,推出全新的SPARC系列工作站,一举取代了阿波罗公司的霸主地位。
“我是坐在高处大声传教的人。”麦克里尼对记者说,“微处理器芯片的发展方向只能是RISC,它必将把英特尔和摩托罗拉的芯片统统消解为沙粒!”
RISC即“精简指令集电脑”的缩写,原本是个学术界的概念。60年代,IBM公司的传奇人物约翰•库克(J.Cocke),一位具有诸多重要发明的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种芯片设计技术的天才构想。库克在认真剖析许多芯片的执行指令后发现,如果把很多相当复杂的指令,换成一些相对简单的指令,执行速度反而更快。就好比自动驾驶一辆汽车,与其对下达“开往超级市场”、“停在办公楼前”等等指令,还不如直接下达“开车”、“停止”更简捷。 70年代初,库克为这种设想实际拟定了方案,RISC实验芯片比IBM当时上市的产品要快数十倍,为此,他获得1975年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
这里有一篇关于RISC CPU的文章:
http://bbs.tianya/post-itinfo-54768-1.shtml
相对于RISC架构,市场畅销的最新微处理器芯片,无论是英特尔的386,还是摩托罗拉的68030,无一不是“复杂指令集电脑”(CISC)架构。 1979年,加州伯克利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牵头分别组织研究小组,对传统CISC架构的芯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各种指令的使用效果大相径庭,有一类只占总数20%的简单指令,其运行时间却占到80%,好比某人拥有100件衣服,但他经常穿的只不过区区一二十件,其余的几乎都是摆设。两个大学的研究小组,分别用库克的“精简指令集”思想,设计出RISC电脑芯片。
RISC芯片面世之初根本不受重视,只有麦克里尼慧眼识珍宝,当即接过RISC“大旗”。1989年,太阳公司突然进军芯片领地,推出以 “SPARC”为名的RISC芯片,配合他们拿手的UNIX操作系统,形成高性能的Sun工作站系列产品。第一战就“击溃”阿波罗工作站;第二战打得摩托罗拉68030芯片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还手之功。一年之内,称雄一时的摩托罗拉工作站电脑节节败退,最后丢失了所有的工作站客户。
横扫工作站电脑领地之后的“太阳”,必定要把“RISC之火”烧向个人电脑,麦克里尼攻击的矛头直逼微处理器芯片的霸主英特尔公司。麦克里尼深知,击败如日中天的英特尔决非易事,靠“太阳”与之“单打”无论如何也难取胜,最上乘的策略莫过于“结盟”,只有聚合一批志同道合的“盟友”,才能把英特尔拉下“王座”。
“开放”是“结盟”的前提。麦克里尼代表太阳公司宣布:凡有意开发SPARC芯片的公司,他们都可以提供最详细的资料。就象IBM PC初期那样,SPARC技术很快就授权给德一大批半导体厂商,向着市场标准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紧接着,他派员到中国台湾游说,希望依托那爿新兴的半导体工业园酝酿出SPARC国际联盟。
麦克里尼信信誓旦旦对业界强调,媒体也跟着鹦鹉学舌:“以SPARC为硬件、以UNIX操作系统为软件的最佳组合,绝对可以把英特尔386芯片架构的PC电脑打它个灵魂出壳。”
“我喜欢竞争,”麦克里尼说道。
四比三更好
蓝天白云下,突然刮起一阵强劲的“太阳风”,在英特尔公司内部引出一场激烈的争论。格罗夫总裁似乎稳坐钓鱼台,不动声色。他已经把虞有澄提升为公司副总裁兼微处理器事业部总经理,完全相信华裔博士能够应付这场“阳光下的风暴”。但是,英特尔究竟该坚持老传统,还是迅速转向新潮流,格罗夫内心深处同样举棋不定。
虞有澄表示:“我们将布置两支军队,同时上马CISC和RISC。RISC芯片称为860,CISC芯片沿袭传统称为486。”面对来自内外的双重压力,486和860两个研究小组同时上马,相互较劲。有趣的是,负责860芯片的华裔工程师傅世伟,即使回家也要与太太较量,他的夫人李碧真是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时的同窗,目前却效力于486小组。
这一次, 虞有澄把事关公司前途命运的项目486芯片设计重任,交给了那位技工出身的季尔辛格,让许多英特尔的元老大惊失色。“起用27岁的毛头小子驾大辕,我看虞有澄昏了头。”议论传到了格罗夫耳边,格罗夫居然充耳不闻。虞有澄则力排众议:“英特尔一贯的用人标准是‘工作表现重于一切’,季尔辛格是主持486的最佳人选。”
虞有澄对季尔辛格说:“我们将‘废掉’自己的386产品,正如一位武林高手在修炼更深奥的武功之前,必须废掉原先的武功。”
“更深奥的武功” ──486芯片不仅要保持兼容,而且必须创新。虞有澄用儿歌般的一句话,把英特尔创新的下一波归纳为“四比三更好”。在386的电脑中,为了配合微处理器的运行,往往还需要增加专司计算职能的“数字协处理器”,配置暂时吞吐数据的高速存储器。虞有澄要求季尔辛格把这些东西都集成在486芯片里,构成一个整体。“英特尔技术大师”柯劳福德为486设计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芯片的核心层采用RISC技术以加速单一指令,而在外围其他部分保留CISC原样。这样一来,既能大幅提速,又可保持它的兼容性。
1988年底,860小组率先出炉了第一颗芯片,但发现它并不受用户欢迎。哪怕RISC架构在工作站电脑中具有最上乘的表现,它在个人电脑领域却面临不可逾越的障碍──没有现成的操作系统,没有更多的应用软件。
季尔辛格却没有让虞有澄失望。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小伙子就摆开强大的研究阵容, 使486的研制工作顺利走上正轨。只是由于486的设计制造过于复杂,原定两年半的时间被推迟了两个月。季尔辛格把486芯片设计组分成三拨,24小时连轴儿运转,简直就像“拼命三郎”一般。直到1989年2月最后完成了芯片,他们才想起要庆贺1988年的“圣诞节”,在办公室放置了一颗五彩缤纷的圣诞树。不知是谁别出心裁,把新出炉的486芯片也一排排挂在圣诞树上。
圣诞树上的486闪闪发亮。这枚芯片上集成着120万只晶体管,功能相当于当时的一台大型主机, 速度比英特尔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快了50倍。1989年4月,英特尔公司在拉斯维加斯电脑大展上首度发表486, 博得参加大展的600名嘉宾一致喝彩。
“四比三更好”,好就好在速度快,好就好在它兼容。英特尔公司为486制作了大批广告。在黄金时刻播出的一则“搭电梯”电视广告节目中,拿着386芯片的演员是日本人,而高举486芯片的却是中国人,真令虞有澄打心底感到高兴。
虞有澄再展雄才大略,1989年底,他要求季尔辛格把486的工作时钟频率,从25赫兹提高到50赫兹;1991年他又令麾下继续攀登高峰,486的时钟频率被提高到100赫兹,运算速度一而再,再而三地翻番,486芯片也逐渐发展出系列产品。
个人电脑486的时代正式来临。英特尔公司在微处理器市场上扯起风帆,全面抢滩。1987年,在全世界半导体公司中仅仅排名第十的英特尔公司,通过“八年抗战”,于1992年超过日本NEC公司,一举攀上顶峰,霸居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首位。
格罗夫终于放下一直悬着的心。他对虞有澄说:“管它是不是RISC,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来延续声势。市场决定一切,486不战而胜,这是我们屡试不鲜的战术。”
识时务者为俊杰。麦克里尼发现形势不妙,立即布署转移阵地。太阳公司悄悄从个人电脑芯片阵地全面撤军,它的进攻重点再次指向了工作站电脑和电脑网络,迅速发展为一家最具影响力的网络产品公司。
任天堂崛起
七十年代美国雅达利公司开创一个高科技的电脑游戏业。无独有偶,一家专营电脑游戏机的日本任天堂公司,自八十年代初期把它的家庭电脑游戏机(FC)投放市场后,不平静的世界被再一次激起轩然大波。这个小小的日本株式会社,员工还不足上千,厂房规模还不及一所中学面积大,却硬是把人们熟知的松下、日立、东芝、索尼等国际驰名大企业甩在后列──1993年人均创利80万美元,世界任何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1994年公司税前利润排名于全日本上市公司的第二位,仅次于汽车行业的霸主丰田。
“任天堂”缘出于极富东方哲理的一句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长期制作贩卖扑克一类的赌博器具,在难登大雅之堂的行当中苟延残喘了百余年,传到山内溥手中后,才冒着风险投入巨资,把主要业务定位于电脑游戏机。山内溥“下注”于游戏业,面对的却是严酷的现实:当时日本正面临石油危机,游戏玩家对老式节目日渐厌倦,制作厂商严重亏损,纷纷转产改行,游戏机销售量下跌到历史最低点。
任天堂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独具慧眼的山内溥却从市场暂时衰退中,看到了廉价家庭游戏机的发展前景。其他厂商为了招徕顾客,宣布自己的游戏机不仅能够玩游戏,还具有学习机的功能,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计算和打字;山内溥却反其道而行之,公开声称:任天堂FC游戏机的惟一功能就是玩游戏。 1980年,他派出得力干将远征纽约和西雅图,试图在美国这个超级市场里淘出黄金。然而,真正为任天堂带来发展契机的是两个青年游戏玩家,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另一个却远在前苏联。
日本青年宫本茂画家出身,一如他所塑造的游戏角色那样憨态可鞠,最钟情的玩物是卡通片电影,惟独在电脑技术方面是个“半瓢水”。他在任天堂呆了三年一无所成,被山内溥打发到工程部去帮助设计游戏。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屡屡遭人白眼,可他却能站在“玩家”的角度,用一番奇谈怪论打动了山内溥的心:像射击、打球一类的电脑游戏早已受到“玩家”的厌倦,我们需要把童话故事搬进游戏机。
宫本茂设计的第一个童话游戏叫做“驴子金刚”,主人公是长着大鼻子傻头傻脑的木匠。第二个游戏使宫本茂的人生大放异彩,当他写完游戏的脚本时,自己也不曾想到,这个“玛利奥”(Mario)后来竟名扬四海,闯入千家万户。
游戏主角“玛利奥”是个水管工,在地下管道里探险时会遭遇各种扑朔迷离的难关,足以让孩子们感到异常刺激;而亲手指挥“玛利奥”锲而不舍地攻关破阵,又能不断提升自我满足的成功感。有趣的是,宫本茂为游戏主角起名“玛利奥”,仅仅是因为任天堂公司在美国租用仓库期间,曾经受到过一个名叫 Mario的房东恶狠狠的训斥。
“玛利奥”以“超级玛利兄弟”为软件的正式名称,跟随FC游戏机出征美利坚,当即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电脑游戏,从1985年到 1991年间一共推出了8代,销售数量高达7000万套。“玛利奥”后来还成为许多美国电影、电视和漫画书的中心人物,使美国儿童花在任天堂游戏机上的时间比看电视还要多。“超级玛利”及随后跟进的100多种任天堂电脑游戏节目卡,硬是把美国娱乐界搅得天翻地覆。
当任天堂趁势把“超级玛利”之火烧向全世界时,前苏联俄罗斯也有位青年帕契诺夫迷上了电脑游戏。帕契诺夫儿时即表现出他的天赋,15岁第一次接触电脑,当日就编写出一个数学游戏程序。参加工作后,他更是经常在电脑上玩一些自创的游戏。他偶然读到美国数学家撰写的智力测验读物,有一种拼图测验要求读者从不规则的图块中挑选出若干拼凑成为正方形,以此考验被试者的几何思维能力。帕契诺夫认为最好由电脑来帮助实现,经过反复琢磨,他设计了一种使用电脑的拼图玩法:四种不同形状的图块随机依次从屏幕上方下落,游戏者必须趁其落到底部之前用它填满空隙。这游戏看似非常简单,在技术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创新,然而,它使人在失败后想要再次参与。帕契诺夫把他的“发明”命名为“Tetris”,这就是日后席卷全球的“俄罗斯方块”游戏雏形。
解体前的苏联人没有太强的商品意识,不经意间,帕契诺夫的“方块”悄悄传出了国界。此时,任天堂正好推出了掌上型GB电脑游戏机──“游戏男孩”(Game Boy),“俄罗斯方块”自然是GB游戏机的最佳搭档。山内溥毫不迟疑选派最强的谈判代表前往莫斯科,向帕契诺夫所在的研究院购买到专利权。
“俄罗斯方块”陪伴着任天堂再次出征,无数男女老少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将时间消融在“方块”下落时“嘟嘟”的声响里。从此后,任天堂公司称霸于全球电脑游戏行业长达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