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2023年02月28日_OpenAI的团队成员分析

业界 admin 14浏览 0评论

2023年2月28日

2022年11月30日

OpenAI公司发布了ChatGPT

这是一个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该工具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

能够与用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甚至还能撰写邮件

视频脚本文案

代码、论文和小说等等

由于在同行中具有很好的性能

ChatGPT推出仅仅2个多月呢

就引爆了全球

除了关注ChatGPT性能本身以外

其实业内的人士

更关注这个AI梦之队的成员

到底他们都有什么本事

才能让他们在全球

大型语言模型创新技术领域

如此的独领风骚


根据Open AI的官网显示

为ChatGPT项目做出贡献的人员一共87人

最近

智谱研究AMiner

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

《ChatGPT团队背景研究报告》

对该团队成员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职位分工

我们今天的内容也主要来源于该报告

从ChatGPT团队的职位分工

研发人员一共77人

占比88%

其中含有一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沃伊切赫.扎伦巴

他也被评选为2023年AI 2000

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


产品人员呢一共4人占5%

另外有6人的职位信息无法获取

从成员职位构成看

该团队没有配备

技术与产品以外的职能人员

比如公共关系

市场营销等人员

而是高度聚焦于技术研发


由此可见

在数字化传播时代

一款人工智能产品只要性能足够优异

即使没有配置专人做推广营销

也能够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内

引爆全球

年龄分布

从ChatGPT团队的年龄分布看

20-29岁的成员一共有28人

占全体成员的34%

30-39岁的一共50人占61%

40-49岁的仅仅3人

无50-59岁年龄段的成员

60岁以上的有1个人

经过计算呢

该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2岁

由此可见

90后是这支团队的主力军

他们引领了这一波大语言

大模型技术的创新风潮

这说明

经常被认为研发经验不足的年轻人

也完全有可能在前沿的科技领域

取得重大突破

学历分布

在ChatGPT团队中

27人具有本科学历

25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

28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占比分别为33%

30%37%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研发团队

其成员的学历

并非清一色的研究生学历

而是本硕博人数相对均衡

学校分布

从ChatGPT团队成员的

毕业高校分布来看

斯坦福大学的校友最多

一共14人

其四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一共10人

第三是麻省理工学院

一共7人

我国清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

并列第7名

各有3人

其他毕业院校不乏全球顶尖大学

例如牛津大学

东京大学

康奈尔大学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等

总体来看

ChatGPT的团队成员

绝大部分拥有全球顶尖

或知名的高校学位

另外其毕业的院校相对分散

前三强的高校只占总人数的37%

在ChatGBT团队中

有6人曾经毕业于中国高校

其中3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

另外有1人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

香港大学

1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

成员来源

ChatGPT团队成员

主要来自于外部公司

高校应届毕业生

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教职人员

其中人数来源最多的外部企业是谷歌

一共有10人跳槽加入

来源人数超过2人以上的外部企业

还有Facebook Stripe

Uber

Quora Nvidia

Microsoft Dropbox

DeepMind等知名的科技公司


作为应届生

直接加入ChatGPT团队的一共有11人

其中5人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人来自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卡内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各1人

可见在ChatGPT团队中

无论是来自于其他企业

还是作为应届生加入的人员

他们的背景都相当豪华

另外一名ChatGPT研究员

曾在2015-2019年期间

百度美国研究院担任研究员

2019年从百度离职后

加入Openai担任研究员至今

离职率

到目前为止

ChatGPT团队已经离职员工有4人

离职率为4.6%

即使从ChatGPT团队离职

他们也并没有去了外界想象的大厂

而是仍然选择

具有创新潜力的创业公司

或者机构

华人团队

ChatGPT团队一共有9位华人

其中5人本科就读于在中国内陆高校

3人大学教育经历均在美国高校完成

1人信息不全

对于毕业于中国内陆高校的华人成员

他们均在本科阶段

就读于中国的内陆顶尖高校

之后赴美深造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然后加入美国的Dropbox

OpenAI等创新型公司

ChatGPT是OpenAI公司

在大型语言模型领域多年

技术积累的结果


与ChatGPT相关的前沿关键技术领域

RLHF,即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GPT1、GPT2、 GPT3、codex、

InstructGPT

webGPT等7项

统计发现

ChatGPT团队中

一共有2人参与了其中

4项关键技术项目的研发

他们是高级研究员欧阳龙

和研发工程师克里斯托弗.黑塞

他们均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

华人欧阳龙是Instruct GPT论文的第一作者

RLHF论文的第二作者

可见

他是这两个关键技术项目的核心人员


另外有9人参与了其中的

3个关键技术的项目研发

因此上述11位成员

是ChatGPT项目的相对重要的贡献者


在上述七大技术项目中

ChatGPT团队成员

参与人数最多的是Codex项目

共有22人参与

占总团队人员总数的25%

其次是WebGPT 和 InstructGPT

一共有9人参与过

第三是GPT3

共有6人参与过

第四是RLHF

共有3人参与过

由此可见

ChatGPT团队成员在生成式

预训练语音模型领域

有较深厚的技术积累

特别是1/4的团队成员曾经参与过

同样基于GPT3的codeX项目

对之后成功研发ChatGPT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性别分布

从性别分布看

ChatGPT团队中有女性9人

仅占总数的10%

男性一共78人

占90%

由此可见

男性是该团队的主导

女性成员占比较低


该9位女性成员中有两位是华人

及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的翁丽莲

以及Steph Lin

分析发现

9位女性成员

均拥有世界名校教育经历

另外

除了翁利莲卡塔琳娜.斯拉玛以外

其他均为90后

名校和年轻是她们身上显著的标签


在ChatGPT不足百人的团队中

有5人

属于全球人工智能各领域的顶尖学者

其中2人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

2人分别被评为机器人和

机器学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

可见技术型顶尖学者

对创新型团队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报告也对国内的人工智能

前沿技术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点注重科技兴趣和信仰培养

鼓励优秀年轻人

投身于前沿的技术创新浪潮

第二点

大厂的前沿科技创新疲态显现

鼓励年轻人将目光投向创业公司

第三点海外华人学者

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鼓励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2023年2月28日

2022年11月30日

OpenAI公司发布了ChatGPT

这是一个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

该工具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

能够与用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甚至还能撰写邮件

视频脚本文案

代码、论文和小说等等

由于在同行中具有很好的性能

ChatGPT推出仅仅2个多月呢

就引爆了全球

除了关注ChatGPT性能本身以外

其实业内的人士

更关注这个AI梦之队的成员

到底他们都有什么本事

才能让他们在全球

大型语言模型创新技术领域

如此的独领风骚


根据Open AI的官网显示

为ChatGPT项目做出贡献的人员一共87人

最近

智谱研究AMiner

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

《ChatGPT团队背景研究报告》

对该团队成员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职位分工

我们今天的内容也主要来源于该报告

从ChatGPT团队的职位分工

研发人员一共77人

占比88%

其中含有一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沃伊切赫.扎伦巴

他也被评选为2023年AI 2000

机器人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


产品人员呢一共4人占5%

另外有6人的职位信息无法获取

从成员职位构成看

该团队没有配备

技术与产品以外的职能人员

比如公共关系

市场营销等人员

而是高度聚焦于技术研发


由此可见

在数字化传播时代

一款人工智能产品只要性能足够优异

即使没有配置专人做推广营销

也能够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内

引爆全球

年龄分布

从ChatGPT团队的年龄分布看

20-29岁的成员一共有28人

占全体成员的34%

30-39岁的一共50人占61%

40-49岁的仅仅3人

无50-59岁年龄段的成员

60岁以上的有1个人

经过计算呢

该团队的平均年龄为32岁

由此可见

90后是这支团队的主力军

他们引领了这一波大语言

大模型技术的创新风潮

这说明

经常被认为研发经验不足的年轻人

也完全有可能在前沿的科技领域

取得重大突破

学历分布

在ChatGPT团队中

27人具有本科学历

25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

28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占比分别为33%

30%37%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研发团队

其成员的学历

并非清一色的研究生学历

而是本硕博人数相对均衡

学校分布

从ChatGPT团队成员的

毕业高校分布来看

斯坦福大学的校友最多

一共14人

其四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一共10人

第三是麻省理工学院

一共7人

我国清华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

并列第7名

各有3人

其他毕业院校不乏全球顶尖大学

例如牛津大学

东京大学

康奈尔大学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等

总体来看

ChatGPT的团队成员

绝大部分拥有全球顶尖

或知名的高校学位

另外其毕业的院校相对分散

前三强的高校只占总人数的37%

在ChatGBT团队中

有6人曾经毕业于中国高校

其中3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

另外有1人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

香港大学

1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

成员来源

ChatGPT团队成员

主要来自于外部公司

高校应届毕业生

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教职人员

其中人数来源最多的外部企业是谷歌

一共有10人跳槽加入

来源人数超过2人以上的外部企业

还有Facebook Stripe

Uber

Quora Nvidia

Microsoft Dropbox

DeepMind等知名的科技公司


作为应届生

直接加入ChatGPT团队的一共有11人

其中5人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3人来自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卡内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各1人

可见在ChatGPT团队中

无论是来自于其他企业

还是作为应届生加入的人员

他们的背景都相当豪华

另外一名ChatGPT研究员

曾在2015-2019年期间

百度美国研究院担任研究员

2019年从百度离职后

加入Openai担任研究员至今

离职率

到目前为止

ChatGPT团队已经离职员工有4人

离职率为4.6%

即使从ChatGPT团队离职

他们也并没有去了外界想象的大厂

而是仍然选择

具有创新潜力的创业公司

或者机构

华人团队

ChatGPT团队一共有9位华人

其中5人本科就读于在中国内陆高校

3人大学教育经历均在美国高校完成

1人信息不全

对于毕业于中国内陆高校的华人成员

他们均在本科阶段

就读于中国的内陆顶尖高校

之后赴美深造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

然后加入美国的Dropbox

OpenAI等创新型公司

ChatGPT是OpenAI公司

在大型语言模型领域多年

技术积累的结果


与ChatGPT相关的前沿关键技术领域

RLHF,即人类反馈强化学习

GPT1、GPT2、 GPT3、codex、

InstructGPT

webGPT等7项

统计发现

ChatGPT团队中

一共有2人参与了其中

4项关键技术项目的研发

他们是高级研究员欧阳龙

和研发工程师克里斯托弗.黑塞

他们均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

华人欧阳龙是Instruct GPT论文的第一作者

RLHF论文的第二作者

可见

他是这两个关键技术项目的核心人员


另外有9人参与了其中的

3个关键技术的项目研发

因此上述11位成员

是ChatGPT项目的相对重要的贡献者


在上述七大技术项目中

ChatGPT团队成员

参与人数最多的是Codex项目

共有22人参与

占总团队人员总数的25%

其次是WebGPT 和 InstructGPT

一共有9人参与过

第三是GPT3

共有6人参与过

第四是RLHF

共有3人参与过

由此可见

ChatGPT团队成员在生成式

预训练语音模型领域

有较深厚的技术积累

特别是1/4的团队成员曾经参与过

同样基于GPT3的codeX项目

对之后成功研发ChatGPT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性别分布

从性别分布看

ChatGPT团队中有女性9人

仅占总数的10%

男性一共78人

占90%

由此可见

男性是该团队的主导

女性成员占比较低


该9位女性成员中有两位是华人

及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的翁丽莲

以及Steph Lin

分析发现

9位女性成员

均拥有世界名校教育经历

另外

除了翁利莲卡塔琳娜.斯拉玛以外

其他均为90后

名校和年轻是她们身上显著的标签


在ChatGPT不足百人的团队中

有5人

属于全球人工智能各领域的顶尖学者

其中2人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

2人分别被评为机器人和

机器学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

可见技术型顶尖学者

对创新型团队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报告也对国内的人工智能

前沿技术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点注重科技兴趣和信仰培养

鼓励优秀年轻人

投身于前沿的技术创新浪潮

第二点

大厂的前沿科技创新疲态显现

鼓励年轻人将目光投向创业公司

第三点海外华人学者

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鼓励加强对外学术交流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