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幸狐RV1106开发板烧录Ubuntu系统与配置SDK,RV1106 LuckFox Pico Max——最新的操作

业界 admin 15浏览 0评论

资料:上手教程 | LUCKFOX WIKI    以及SDK内的文档资料

开发板型号:RV1106  LuckFox Pico Max

烧录系统: Ubuntu

虚拟机系统:Ubuntu 20.04&&Ubuntu22.04

PC系统:win11

占用空间:大概15G

 本文主要记录幸狐RV1106 LuckFox Pico Max开发板的配置过程,记录一些遇到的问题。

PS:注意自己的剩余空间,我剩余空间未注意导致虚拟机寄了,所以换了22.04,就在我重装的这一天官方更新了。。。解决了一些bug比如ubuntu这个文件夹没有。20.04似乎也能用,可以试试。

一、镜像烧录与登录

1 驱动安装与镜像下载

教程里面直接下载驱动的启动程序:

解压后直接运行exe,安装完驱动后重启:

重启后试一试能不能识别,如果没有识别就看看是不是线的问题,我用以前一块开发板的原装线识别失败,但拼夕夕的几块的快充线竟然能识别,打开SocToolKit工具后,按住boot按键然后插USB线,然后松手

工具在这个目录:

喜欢用Ubuntu就需要使用SD卡启动(Ubuntu太大了),用Buildroot就用自带的 SPI NAND FLASH启动足以。

创建SD卡:

SD卡写入完成:

2 网关配置

如果你使用网线就不用这步

从设置进入下图位置,你会看到一个Remote NDIS based nternet Sharing Device,如果没有就等一会或者看看线是不是松了:

3 先下载固件,使用SD卡启动要清除flash

先下载固件,只要downloadbin,他在你下载的镜像的文件夹里:

然后擦除flash

然后我们插上卡,SD卡别插错了,ping一下:

ping不了的看看这里:

然后打开终端(powershell),键入ssh pico@172.32.0.70

用vscode登录一下(这个第一次会很慢,有两次密码输入):

二、SDK的下载与配置

1 拉取SDK

安装依赖(大概4~5G):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git ssh make gcc gcc-multilib g++-multilib module-assistant expect g++ gawk texinfo libssl-dev bison flex fakeroot cmake unzip gperf autoconf device-tree-compiler libncurses5-dev pkg-config bc python-is-python3 passwd openssl openssh-server openssh-client vim file cpio rsync

先建一个文件夹:

拉取:

git clone https://gitee/LuckfoxTECH/luckfox-pico.git

拉取后目录结构如下(刚拉取的时候是没有output的):

├── build.sh -> project/build.sh ---- SDK编译脚本
├── media --------------------------- 多媒体编解码、ISP等算法相关(可独立SDK编译)
├── sysdrv -------------------------- U-Boot、kernel、rootfs目录(可独立SDK编译)
├── project ------------------------- 参考应用、编译配置以及脚本目录
├── output -------------------------- SDK编译后镜像文件存放目录
└── tools --------------------------- 烧录镜像打包工具以及烧录工具

下图的READEME_CN.md里面有中文的介绍,包括后面编译的一些内容

编译后的镜像会到output文件夹里:

output/
├── image
│   ├── download.bin ---------------- 烧录工具升级通讯的设备端程序,只会下载到板子内存
│   ├── env.img --------------------- 包含分区表和启动参数
│   ├── uboot.img ------------------- uboot镜像
│   ├── idblock.img ----------------- loader镜像
│   ├── boot.img -------------------- kernel镜像
│   ├── rootfs.img ------------------ kernel镜像
│   └── userdata.img ---------------- userdata镜像
└── out
    ├── app_out --------------------- 参考应用编译后的文件
    ├── media_out ------------------- media相关编译后的文件
    ├── rootfs_xxx ------------------ 文件系统打包目录
    ├── S20linkmount ---------------- 分区挂载脚本
    ├── sysdrv_out ------------------ sysdrv编译后的文件
    └── userdata -------------------- userdata

2 配置文件

Luckfox-Pico 系列 SDK 配置文件存放在 project/cfg/BoardConfig_IPC 目录下,这个目录的内容和教程的内容相比更新了,红框是我们配置RV1106SD卡Ubuntu系统的配置文件:

看看里面写了啥:

根据教程要改这两个,原来是github,我记得上一版是gitee啊:

我们看看其他的都是啥:

板级配置(Board Config)

  • RK_CHIP:指定目标芯片型号,这里设置为rv1106
  • RK_APP_TYPE:定义应用程序的类型,这里设置为RKIPC_RV1106。
  • RK_BOOTARGS_CMA_SIZE:在环境中配置连续内存分配器(CMA)的大小,在此为"66M",即66兆字节。这是给摄像头分配内存用的
  • RK_KERNEL_DTS:指定内核设备树源文件的名称,此处为rv1106g-luckfox-pico-pro-max.dts。之后我们修改设备树要去这里修改。

启动介质(BOOT_MEDIUM)

  • RK_BOOT_MEDIUM:指定目标启动介质,可以是SD卡(sd_card)、SPI NOR闪存(spi_nor)、SPI NAND闪存(spi_nand),这里设置为SD卡。
  • RK_UBOOT_DEFCONFIG_FRAGMENT:指定Uboot的defconfig片段,用于额外的配置定义,此处为rk-emmc.config
  • RK_PARTITION_CMD_IN_ENV:在环境中配置分区命令,详细定义了每个分区的大小、偏移量和名称。SD卡没分区就不用管,否则要匹配一下。
  • RK_PARTITION_FS_TYPE_CFG:配置每个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在这个设置中,rootfs、userdata和oem分区被设置为ext4文件系统类型。

目标根文件系统(TARGET_ROOTFS)

  • LF_TARGET_ROOTFS:指定目标根文件系统的类型,可以是ubuntu(仅限SD卡)、buildrootbusybox,这里选择了buildroot
  • RK_BUILDROOT_DEFCONFIG:指定Buildroot的默认配置文件,这里是luckfox_pico_defconfig

默认配置(Defconfig)

  • RK_ARCH:指定目标架构,这里为arm
  • RK_TOOLCHAIN_CROSS:指定交叉编译工具链,此处为arm-rockchip830-linux-uclibcgnueabihf
  • RK_MISC:指定"wipe_all-misc.img",可能是用于恢复或清除设定的一个镜像文件。

Uboot和内核配置

  • RK_UBOOT_DEFCONFIG:Uboot的默认配置,有两次定义(可能是个错误或者是为了覆盖之前的设置),分别设置为rv1106_defconfigluckfox_rv1106_uboot_defconfig
  • RK_KERNEL_DEFCONFIG:内核的默认配置,这里为luckfox_rv1106_linux_defconfig

相机传感器配置

  • RK_CAMERA_SENSOR_IQFILES:指定相机传感器的图像质量(IQ)文件,帮助校准图像处理。
  • RK_CAMERA_SENSOR_CAC_BIN:指定镜头色差校正(CAC)的二进制文件名,用于镜头校准。 

其他配置

RK_APP_IPCWEB_BACKEND、RK_BUILD_APP_TO_OEM_PARTITIONRK_ENABLE_ROCKCHIP_TEST:这些未导出的变量提供有关是否构建IPC Web后端、是否将应用程序安装到OEM分区以及是否启用rockchip测试的选项。

三、交叉编译链的安装与编译

1 交叉编译链的安装

到下面路径:

{你的SDK存储路径}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tools/linux/toolchain/arm-rockchip830-linux-uclibcgnueabihf

然后终端输入:

source env_install_toolchain.sh

如果显示:sed: 无法读取 /root/.bash_profil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要在/home/你的用户/创建一个:

touch /home/{你的用户目录}/.bash_profile

然后我们的编译链会存储在刚才source的目录的bin里面。

2 补全一个文件(这步不用看了,更新了现在会自动拉取。。。)

为什么有这一步?因为直接编译出现了bug:

解读这段代码:看看这段出了什么问题: ==sysdrv== build ubuntu   
 ==ubuntu== 
test -f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luckfox-ubuntu-22.04.3.tar.gz || (\
        pushd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 ;\
        ./split_and_check_md5.sh merge ./luckfox-ubuntu-22.04.3.tar.gz ;\
        popd ;\
);
/bin/bash: line 1: pushd: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bin/bash: line 2: ./split_and_check_md5.s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bin/bash: line 4: popd: directory stack empty
make: *** [Makefile:624: ubuntu] Error 1
make: Leaving directory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
[build.sh:error] Running build_sysdrv failed!
[build.sh:error] exit code 2 from line 650:
[build.sh:info]     make -C ${SDK_SYSDRV_DIR}

这个bug是因为/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目录下没有ubuntu的文件夹,自然也没有相关的文件,根据报错我们可以看到这段代码主要执行了以下步骤:

  1. 检查/home/qxy/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luckfox-ubuntu-22.04.3.tar.gz文件是否存在。
  2. 如果不存在,pushd命令尝试切换到/home/qxy/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目录。
  3. 在该目录下,尝试执行./split_and_check_md5.sh merge ./luckfox-ubuntu-22.04.3.tar.gz命令,以合并分割的tar.gz文件并检查MD5。
  4. 执行完毕后,使用popd命令返回到之前的工作目录。

所以在这个目录下补全:

/home/你的用户/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

在这个目录下创建ubuntu文件夹(PS:我在后来是用22.04的时候这个文件夹出现了但是里面还是啥也没有):

mkdir ubuntu

cd 到ubuntu文件夹然后 拉取一些文件:

cd ubuntu
git clone https://gitee/LuckfoxTECH/pico_ubuntu.git

 然后会发现拉取后ubuntu下面哟一个文件夹叫pico_ubuntu我们将这个文件夹的内容拿出来(下面这段代码在ubuntu(刚创建的ubuntu文件夹)这个路径下使用):

   mv pico_ubuntu/* . && rm -r pico_ubuntu

 如下图:

 上图的一堆文件就是分割后的luckfox-ubuntu-22.04.3.tar.gz,的而split_and_check_md5.sh的就是用来拼接这些份文件的,拼接不在这里做,运行bash时会调用。

到此大概6~7G。

3 编译

编译由两部分操作构成:

①   选择对应的板级配置选项:sudo ./build.sh lunch(Ubuntu必须用sudo)

哦?这里的界面也更新了,比原来的好多了,这里选择4(虽然他叫pro_max(128MB版本),但从之前的配置文件也可以看出这两个开发板是一个)

到下面这里就开发板选择成功了:

 ②  选择你的操作: ./build.sh         # 一键自动编译 ./build.sh  {options}

文档也说了支持单独编译(下方内容来自README_CN.me)(修改设备树后编译用):

一键自动编译

  • 编译busybox/buildroot
    ./build.sh lunch   # 选择参考板级
    ./build.sh         # 一键自动编译
    
  • 编译ubuntu
    sudo ./build.sh lunch   # 选择参考板级
    sudo ./build.sh         # 一键自动编译
    
    • 注意编译ubuntu时需要注意使用sudo,否则会导致文件系统错误
    • 下文就不一一区分两者指令区别,请自行根据情况选择

 单独编译U-Boot

./build.sh clean uboot
./build.sh uboot

生成镜像文件:
output/image/MiniLoaderAll.bin
output/image/uboot.img

单独编译kernel

./build.sh clean kernel
./build.sh kernel

生成镜像文件:
output/image/boot.img

单独编译rootfs

./build.sh clean rootfs
./build.sh rootfs
  • 注:编译后需使用./build.sh firmware命令重新打包

单独编译media

./build.sh clean media
./build.sh media

生成文件的存放目录

output/out/media_out
  • 注:编译后需使用./build.sh firmware命令重新打包

单独编译参考应用

./build.sh clean app
./build.sh app
  • 注1:app依赖media
  • 注2:编译后需使用./build.sh firmware命令重新打包

固件打包

./build.sh firmware

生成文件的存放目录:
output/image

内核设置

./build.sh kernelconfig

打开 kernel 的 menuconfig 界面

buildroot 设置

./build.sh buildrootconfig

4 开始编译,漫长的等待。。。

其实也就半小时。。。。

到此,整个配置过程结束。

资料:上手教程 | LUCKFOX WIKI    以及SDK内的文档资料

开发板型号:RV1106  LuckFox Pico Max

烧录系统: Ubuntu

虚拟机系统:Ubuntu 20.04&&Ubuntu22.04

PC系统:win11

占用空间:大概15G

 本文主要记录幸狐RV1106 LuckFox Pico Max开发板的配置过程,记录一些遇到的问题。

PS:注意自己的剩余空间,我剩余空间未注意导致虚拟机寄了,所以换了22.04,就在我重装的这一天官方更新了。。。解决了一些bug比如ubuntu这个文件夹没有。20.04似乎也能用,可以试试。

一、镜像烧录与登录

1 驱动安装与镜像下载

教程里面直接下载驱动的启动程序:

解压后直接运行exe,安装完驱动后重启:

重启后试一试能不能识别,如果没有识别就看看是不是线的问题,我用以前一块开发板的原装线识别失败,但拼夕夕的几块的快充线竟然能识别,打开SocToolKit工具后,按住boot按键然后插USB线,然后松手

工具在这个目录:

喜欢用Ubuntu就需要使用SD卡启动(Ubuntu太大了),用Buildroot就用自带的 SPI NAND FLASH启动足以。

创建SD卡:

SD卡写入完成:

2 网关配置

如果你使用网线就不用这步

从设置进入下图位置,你会看到一个Remote NDIS based nternet Sharing Device,如果没有就等一会或者看看线是不是松了:

3 先下载固件,使用SD卡启动要清除flash

先下载固件,只要downloadbin,他在你下载的镜像的文件夹里:

然后擦除flash

然后我们插上卡,SD卡别插错了,ping一下:

ping不了的看看这里:

然后打开终端(powershell),键入ssh pico@172.32.0.70

用vscode登录一下(这个第一次会很慢,有两次密码输入):

二、SDK的下载与配置

1 拉取SDK

安装依赖(大概4~5G):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git ssh make gcc gcc-multilib g++-multilib module-assistant expect g++ gawk texinfo libssl-dev bison flex fakeroot cmake unzip gperf autoconf device-tree-compiler libncurses5-dev pkg-config bc python-is-python3 passwd openssl openssh-server openssh-client vim file cpio rsync

先建一个文件夹:

拉取:

git clone https://gitee/LuckfoxTECH/luckfox-pico.git

拉取后目录结构如下(刚拉取的时候是没有output的):

├── build.sh -> project/build.sh ---- SDK编译脚本
├── media --------------------------- 多媒体编解码、ISP等算法相关(可独立SDK编译)
├── sysdrv -------------------------- U-Boot、kernel、rootfs目录(可独立SDK编译)
├── project ------------------------- 参考应用、编译配置以及脚本目录
├── output -------------------------- SDK编译后镜像文件存放目录
└── tools --------------------------- 烧录镜像打包工具以及烧录工具

下图的READEME_CN.md里面有中文的介绍,包括后面编译的一些内容

编译后的镜像会到output文件夹里:

output/
├── image
│   ├── download.bin ---------------- 烧录工具升级通讯的设备端程序,只会下载到板子内存
│   ├── env.img --------------------- 包含分区表和启动参数
│   ├── uboot.img ------------------- uboot镜像
│   ├── idblock.img ----------------- loader镜像
│   ├── boot.img -------------------- kernel镜像
│   ├── rootfs.img ------------------ kernel镜像
│   └── userdata.img ---------------- userdata镜像
└── out
    ├── app_out --------------------- 参考应用编译后的文件
    ├── media_out ------------------- media相关编译后的文件
    ├── rootfs_xxx ------------------ 文件系统打包目录
    ├── S20linkmount ---------------- 分区挂载脚本
    ├── sysdrv_out ------------------ sysdrv编译后的文件
    └── userdata -------------------- userdata

2 配置文件

Luckfox-Pico 系列 SDK 配置文件存放在 project/cfg/BoardConfig_IPC 目录下,这个目录的内容和教程的内容相比更新了,红框是我们配置RV1106SD卡Ubuntu系统的配置文件:

看看里面写了啥:

根据教程要改这两个,原来是github,我记得上一版是gitee啊:

我们看看其他的都是啥:

板级配置(Board Config)

  • RK_CHIP:指定目标芯片型号,这里设置为rv1106
  • RK_APP_TYPE:定义应用程序的类型,这里设置为RKIPC_RV1106。
  • RK_BOOTARGS_CMA_SIZE:在环境中配置连续内存分配器(CMA)的大小,在此为"66M",即66兆字节。这是给摄像头分配内存用的
  • RK_KERNEL_DTS:指定内核设备树源文件的名称,此处为rv1106g-luckfox-pico-pro-max.dts。之后我们修改设备树要去这里修改。

启动介质(BOOT_MEDIUM)

  • RK_BOOT_MEDIUM:指定目标启动介质,可以是SD卡(sd_card)、SPI NOR闪存(spi_nor)、SPI NAND闪存(spi_nand),这里设置为SD卡。
  • RK_UBOOT_DEFCONFIG_FRAGMENT:指定Uboot的defconfig片段,用于额外的配置定义,此处为rk-emmc.config
  • RK_PARTITION_CMD_IN_ENV:在环境中配置分区命令,详细定义了每个分区的大小、偏移量和名称。SD卡没分区就不用管,否则要匹配一下。
  • RK_PARTITION_FS_TYPE_CFG:配置每个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在这个设置中,rootfs、userdata和oem分区被设置为ext4文件系统类型。

目标根文件系统(TARGET_ROOTFS)

  • LF_TARGET_ROOTFS:指定目标根文件系统的类型,可以是ubuntu(仅限SD卡)、buildrootbusybox,这里选择了buildroot
  • RK_BUILDROOT_DEFCONFIG:指定Buildroot的默认配置文件,这里是luckfox_pico_defconfig

默认配置(Defconfig)

  • RK_ARCH:指定目标架构,这里为arm
  • RK_TOOLCHAIN_CROSS:指定交叉编译工具链,此处为arm-rockchip830-linux-uclibcgnueabihf
  • RK_MISC:指定"wipe_all-misc.img",可能是用于恢复或清除设定的一个镜像文件。

Uboot和内核配置

  • RK_UBOOT_DEFCONFIG:Uboot的默认配置,有两次定义(可能是个错误或者是为了覆盖之前的设置),分别设置为rv1106_defconfigluckfox_rv1106_uboot_defconfig
  • RK_KERNEL_DEFCONFIG:内核的默认配置,这里为luckfox_rv1106_linux_defconfig

相机传感器配置

  • RK_CAMERA_SENSOR_IQFILES:指定相机传感器的图像质量(IQ)文件,帮助校准图像处理。
  • RK_CAMERA_SENSOR_CAC_BIN:指定镜头色差校正(CAC)的二进制文件名,用于镜头校准。 

其他配置

RK_APP_IPCWEB_BACKEND、RK_BUILD_APP_TO_OEM_PARTITIONRK_ENABLE_ROCKCHIP_TEST:这些未导出的变量提供有关是否构建IPC Web后端、是否将应用程序安装到OEM分区以及是否启用rockchip测试的选项。

三、交叉编译链的安装与编译

1 交叉编译链的安装

到下面路径:

{你的SDK存储路径}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tools/linux/toolchain/arm-rockchip830-linux-uclibcgnueabihf

然后终端输入:

source env_install_toolchain.sh

如果显示:sed: 无法读取 /root/.bash_profile: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要在/home/你的用户/创建一个:

touch /home/{你的用户目录}/.bash_profile

然后我们的编译链会存储在刚才source的目录的bin里面。

2 补全一个文件(这步不用看了,更新了现在会自动拉取。。。)

为什么有这一步?因为直接编译出现了bug:

解读这段代码:看看这段出了什么问题: ==sysdrv== build ubuntu   
 ==ubuntu== 
test -f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luckfox-ubuntu-22.04.3.tar.gz || (\
        pushd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 ;\
        ./split_and_check_md5.sh merge ./luckfox-ubuntu-22.04.3.tar.gz ;\
        popd ;\
);
/bin/bash: line 1: pushd: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bin/bash: line 2: ./split_and_check_md5.s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bin/bash: line 4: popd: directory stack empty
make: *** [Makefile:624: ubuntu] Error 1
make: Leaving directory '/home/user/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
[build.sh:error] Running build_sysdrv failed!
[build.sh:error] exit code 2 from line 650:
[build.sh:info]     make -C ${SDK_SYSDRV_DIR}

这个bug是因为/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目录下没有ubuntu的文件夹,自然也没有相关的文件,根据报错我们可以看到这段代码主要执行了以下步骤:

  1. 检查/home/qxy/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luckfox-ubuntu-22.04.3.tar.gz文件是否存在。
  2. 如果不存在,pushd命令尝试切换到/home/qxy/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ubuntu/目录。
  3. 在该目录下,尝试执行./split_and_check_md5.sh merge ./luckfox-ubuntu-22.04.3.tar.gz命令,以合并分割的tar.gz文件并检查MD5。
  4. 执行完毕后,使用popd命令返回到之前的工作目录。

所以在这个目录下补全:

/home/你的用户/LuckFox_RV1106/luckfox-pico/sysdrv/tools/board

在这个目录下创建ubuntu文件夹(PS:我在后来是用22.04的时候这个文件夹出现了但是里面还是啥也没有):

mkdir ubuntu

cd 到ubuntu文件夹然后 拉取一些文件:

cd ubuntu
git clone https://gitee/LuckfoxTECH/pico_ubuntu.git

 然后会发现拉取后ubuntu下面哟一个文件夹叫pico_ubuntu我们将这个文件夹的内容拿出来(下面这段代码在ubuntu(刚创建的ubuntu文件夹)这个路径下使用):

   mv pico_ubuntu/* . && rm -r pico_ubuntu

 如下图:

 上图的一堆文件就是分割后的luckfox-ubuntu-22.04.3.tar.gz,的而split_and_check_md5.sh的就是用来拼接这些份文件的,拼接不在这里做,运行bash时会调用。

到此大概6~7G。

3 编译

编译由两部分操作构成:

①   选择对应的板级配置选项:sudo ./build.sh lunch(Ubuntu必须用sudo)

哦?这里的界面也更新了,比原来的好多了,这里选择4(虽然他叫pro_max(128MB版本),但从之前的配置文件也可以看出这两个开发板是一个)

到下面这里就开发板选择成功了:

 ②  选择你的操作: ./build.sh         # 一键自动编译 ./build.sh  {options}

文档也说了支持单独编译(下方内容来自README_CN.me)(修改设备树后编译用):

一键自动编译

  • 编译busybox/buildroot
    ./build.sh lunch   # 选择参考板级
    ./build.sh         # 一键自动编译
    
  • 编译ubuntu
    sudo ./build.sh lunch   # 选择参考板级
    sudo ./build.sh         # 一键自动编译
    
    • 注意编译ubuntu时需要注意使用sudo,否则会导致文件系统错误
    • 下文就不一一区分两者指令区别,请自行根据情况选择

 单独编译U-Boot

./build.sh clean uboot
./build.sh uboot

生成镜像文件:
output/image/MiniLoaderAll.bin
output/image/uboot.img

单独编译kernel

./build.sh clean kernel
./build.sh kernel

生成镜像文件:
output/image/boot.img

单独编译rootfs

./build.sh clean rootfs
./build.sh rootfs
  • 注:编译后需使用./build.sh firmware命令重新打包

单独编译media

./build.sh clean media
./build.sh media

生成文件的存放目录

output/out/media_out
  • 注:编译后需使用./build.sh firmware命令重新打包

单独编译参考应用

./build.sh clean app
./build.sh app
  • 注1:app依赖media
  • 注2:编译后需使用./build.sh firmware命令重新打包

固件打包

./build.sh firmware

生成文件的存放目录:
output/image

内核设置

./build.sh kernelconfig

打开 kernel 的 menuconfig 界面

buildroot 设置

./build.sh buildrootconfig

4 开始编译,漫长的等待。。。

其实也就半小时。。。。

到此,整个配置过程结束。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