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发(作者:公孙青枫)
锦江区初 2020 级适应性专项监测工具历史(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 2B 铅笔正确
地填涂考号。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
效。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某一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它位于下
图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图是 1957 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的东汉说唱俑。该文物可用以说明当时
A. 科技成就的发达 B. 市民文化的兴盛
C. 社会生活的丰富 D. 制瓷技术的高超
3.《魏书》载:“壬寅,革衣服之制。……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北魏这一系列举措
A.消除了民族隔阂 B. 确立了洛阳地位
C.有助于华夏认同 D. 加速了江南开发
4.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开元年间的陆羽,编撰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部专业著作《茶经》。在完成《茶
经》期间,他可能看到
A. 书生在茶会中吟诵王安石诗作 B. 官吏在戏园里观看《窦娥冤》
C. 商贩在交易中使用货币五铢钱 D. 农民在田间使用曲辕犁耕作
5.学者研究发现,“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去的人日益增多”。据此
可知,郑和下西洋
A. 拓展了中国疆域 B. 加速了南洋开发
C. 增进了财政收入 D. 解决了人口压力
6.有“国剧”之称的京剧,其前身是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后逐渐吸收了京、秦
二腔,发展为京剧。这说明京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缘于
A.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7.1842 年 8 月 29 日,《南京条约》在英舰“皋华丽号”号上正式签署。英方为此专门绘制了《〈南京条
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该图的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其目的在于
A.突出绘制与印刷技艺高超 B.展示英舰六扇舷窗背景设计
C.宣告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D.宣扬战争胜利美化殖民扩张
8.1898 年,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分“学会讲义”“海外近事”“中国近事”“蜀
中近事”等栏目,介绍先进思想,启蒙民众。当年最有可能刊载的内容为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维新变法思想
C. 马克思主义思想 D. 三民主义思想
9.1919 年 5 月 17 日,成都市各校数千名学生汇集在皇城致公堂,筹备成立学界外交后援会,并开展声势浩大的讲演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该运动凸显的精神是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C.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10.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拍摄一个与下图内容相关的微视频,下列诗句最适合选入脚本的是
A.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弥天大勇赴重庆,深入虎穴为和平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1.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显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台历所示是公
元
A. 1947 年 B. 1948 年 C. 1949 年 D. 1950 年
12.如图反映的是 1912-1921 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重变化。促成这种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B.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
C.南京国民政府支持 D.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13.下图是 1953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部分分币的样币。这些样币图案折射出当时
A. 重点发展交通运输 B. 开展科技革命决心
C. 农业机械化的愿望 D. 工业化的美好憧憬
3
14.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
件是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
马史诗》
A.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奠定了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 D.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16.某法典在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
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说明该法典制定的目的在于
A. 宣示皇权威严 B. 保护私有产权
C. 维护国家统治 D. 消除战争隐患
17.14-17 世纪的西欧,男性服装设计突出威武、雄伟,女性服装设计体现人体曲线美。其体现的设计理念
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1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新大陆美洲 B.麦哲伦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C.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近一亿人口 D.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接成一体
1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小强同学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1789 年
处应填入
A.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共和国 C.雅各宾派执政 D.发动雾月政变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俄国“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 1865 年
的 3.81 万人上升到 1890 年的 16.2 万人。”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开启了学习西方历程 B.大幅度减轻农奴负担
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完成了工业化的转型
4
21.1903 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试飞成功。下列图片中的发明,与飞机属于同时代的是
22.下图反映了 1929~1937 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 B 点到 C 点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创立养老金制度
C.颁布《紧急银行法令》 D.颁布《农业调整法》
23.下图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则漫画《自己组队》。这反映了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多极化趋势的酝酿
C.经济全球化深入 D.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24.2023 年 4 月 13 日晚,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全球巡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览以来自这两大古
蜀遗址出土文物的 3D 打印文物复制品、VR 作品、全景式多媒体影像等呈现方式,让法国观众身临其境地了
解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这主要得益于
A.新材料发明应用 B.数字技术的创新
C.生物工程的突破 D.空间科技的进步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5 分,共 52 分)
25.(25 分)世界政治文明的多元发展,蕴含着宝贵的国家治理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按《荀子·君道》的解释,“治理”即“统治、理顺”,治理思想在中国广博而久远,西周重视宗法
礼治,认为“礼崩则乐坏”。孔子生于乱世,推崇克己复礼,孟子突出民本主义,认为维护人民利益才是
治理之道。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教化结合起来,外儒内法,巩固大一统。明清坚守德刑兼济的治理
思想,各自延续国祚二百多年。——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精髓。(8 分)材料二表 1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边疆管辖情况表(部分)秦朝秦朝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两汉 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
时期军政等事务唐朝立国之初就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
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
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
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4分)并分别列举元朝和清朝边疆设
立的机构或官职名称(各1例)。(4分)材料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
治的分水岭。——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唐朝元代清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
依据。(3 分)
材料四表 2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后,主持制定了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明确规定“所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 2021 年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私有财产所有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
权不受限制”“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
名的法律……立法宗旨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
有权”,德国、荷兰等世界许多国家的民法
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都借鉴了《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进:纪念<法国民法典>颁布二百周年》益……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立
——摘编自李琳琳《民法典颁布: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摘编自叶秋华、洪荞:《论<
法表达。(4)根据材料四,分别概括《拿破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宗旨,(4 分)并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你对法治建设的认识。(2 分)26.(12 分)血与火的淬炼中,共产党人蒙昧中找寻方向,劈开混沌,引领巨变。在这个艰难的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验。一代代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请根据以上表述及相关所学,确定一个观点(不能用材料原文),选取下面不同历史时期的 3 张图片,
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27.(15 分)某校学生正在用杰出历史人物的挂像布置校园文化走廊,请大家为他们出谋划策,一起完成此项活动。
【挂图分类】中外历史上的名人多如繁星,将历史人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展示,可以进一步提升参 观者的体验感。
(1)请你结合该校学生初步规划的名人挂像分布图(表 3),说一说这种分类方式的标准是什么?(2 分)
表
3楼层一楼二楼三楼四楼【推荐名人】
(2)同学们发现已经选定的杰出人物中,全部都是中国历史名人。请你根据现在的分类方式,分别给对应 楼层推荐一位外国历史名人。(4 分)
一楼: ;二楼: ;三楼: ;四楼: 。
【搜集资料】一般情况下,历史名人的挂图包含图像和文字两个部分。文字部分可以高度概括人物贡献,也可以引用其名言名句。
(3)为确保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学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请你至少为他们推荐两种途 径。(2 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杰出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介绍其突出贡献。(2 分)
【确定主题】一个体验感良好的校园文化走廊,需要一个吸引人的主题。
(4)请你为学校文化走廊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2 分)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撰写一段突出“杰出历 史人物的积极作用”的简短前言。(3 分)
分类思想文化科技发明文学艺术政治军事人物挂像孔子、老子、孟子蔡伦、毕昇、沈括李白、杜甫、徐悲鸿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024年1月4日发(作者:公孙青枫)
锦江区初 2020 级适应性专项监测工具历史(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 2B 铅笔正确
地填涂考号。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
效。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某一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它位于下
图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图是 1957 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的东汉说唱俑。该文物可用以说明当时
A. 科技成就的发达 B. 市民文化的兴盛
C. 社会生活的丰富 D. 制瓷技术的高超
3.《魏书》载:“壬寅,革衣服之制。……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洛(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北魏这一系列举措
A.消除了民族隔阂 B. 确立了洛阳地位
C.有助于华夏认同 D. 加速了江南开发
4.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开元年间的陆羽,编撰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部专业著作《茶经》。在完成《茶
经》期间,他可能看到
A. 书生在茶会中吟诵王安石诗作 B. 官吏在戏园里观看《窦娥冤》
C. 商贩在交易中使用货币五铢钱 D. 农民在田间使用曲辕犁耕作
5.学者研究发现,“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去的人日益增多”。据此
可知,郑和下西洋
A. 拓展了中国疆域 B. 加速了南洋开发
C. 增进了财政收入 D. 解决了人口压力
6.有“国剧”之称的京剧,其前身是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后逐渐吸收了京、秦
二腔,发展为京剧。这说明京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缘于
A.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D.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7.1842 年 8 月 29 日,《南京条约》在英舰“皋华丽号”号上正式签署。英方为此专门绘制了《〈南京条
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该图的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其目的在于
A.突出绘制与印刷技艺高超 B.展示英舰六扇舷窗背景设计
C.宣告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D.宣扬战争胜利美化殖民扩张
8.1898 年,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分“学会讲义”“海外近事”“中国近事”“蜀
中近事”等栏目,介绍先进思想,启蒙民众。当年最有可能刊载的内容为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维新变法思想
C. 马克思主义思想 D. 三民主义思想
9.1919 年 5 月 17 日,成都市各校数千名学生汇集在皇城致公堂,筹备成立学界外交后援会,并开展声势浩大的讲演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该运动凸显的精神是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C.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D.立党为公,忠诚为民
10.某学校历史学习小组拍摄一个与下图内容相关的微视频,下列诗句最适合选入脚本的是
A.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弥天大勇赴重庆,深入虎穴为和平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1.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显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二十三日,星期六”。台历所示是公
元
A. 1947 年 B. 1948 年 C. 1949 年 D. 1950 年
12.如图反映的是 1912-1921 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重变化。促成这种变化
的主要因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B.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
C.南京国民政府支持 D.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13.下图是 1953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部分分币的样币。这些样币图案折射出当时
A. 重点发展交通运输 B. 开展科技革命决心
C. 农业机械化的愿望 D. 工业化的美好憧憬
3
14.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让世界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
件是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
马史诗》
A.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奠定了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 D.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16.某法典在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
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说明该法典制定的目的在于
A. 宣示皇权威严 B. 保护私有产权
C. 维护国家统治 D. 消除战争隐患
17.14-17 世纪的西欧,男性服装设计突出威武、雄伟,女性服装设计体现人体曲线美。其体现的设计理念
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1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新大陆美洲 B.麦哲伦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C.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近一亿人口 D.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接成一体
1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小强同学在学习法国大革命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1789 年
处应填入
A.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共和国 C.雅各宾派执政 D.发动雾月政变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俄国“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 1865 年
的 3.81 万人上升到 1890 年的 16.2 万人。”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开启了学习西方历程 B.大幅度减轻农奴负担
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完成了工业化的转型
4
21.1903 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试飞成功。下列图片中的发明,与飞机属于同时代的是
22.下图反映了 1929~1937 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 B 点到 C 点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创立养老金制度
C.颁布《紧急银行法令》 D.颁布《农业调整法》
23.下图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则漫画《自己组队》。这反映了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多极化趋势的酝酿
C.经济全球化深入 D.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24.2023 年 4 月 13 日晚,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全球巡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览以来自这两大古
蜀遗址出土文物的 3D 打印文物复制品、VR 作品、全景式多媒体影像等呈现方式,让法国观众身临其境地了
解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这主要得益于
A.新材料发明应用 B.数字技术的创新
C.生物工程的突破 D.空间科技的进步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5 分,共 52 分)
25.(25 分)世界政治文明的多元发展,蕴含着宝贵的国家治理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按《荀子·君道》的解释,“治理”即“统治、理顺”,治理思想在中国广博而久远,西周重视宗法
礼治,认为“礼崩则乐坏”。孔子生于乱世,推崇克己复礼,孟子突出民本主义,认为维护人民利益才是
治理之道。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教化结合起来,外儒内法,巩固大一统。明清坚守德刑兼济的治理
思想,各自延续国祚二百多年。——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精髓。(8 分)材料二表 1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边疆管辖情况表(部分)秦朝秦朝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两汉 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
时期军政等事务唐朝立国之初就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
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
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
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4分)并分别列举元朝和清朝边疆设
立的机构或官职名称(各1例)。(4分)材料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
治的分水岭。——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唐朝元代清代(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
依据。(3 分)
材料四表 2拿破仑登上政治舞台后,主持制定了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明确规定“所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 2021 年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私有财产所有
1 月 1 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
权不受限制”“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
名的法律……立法宗旨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
有权”,德国、荷兰等世界许多国家的民法
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都借鉴了《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的历史演进:纪念<法国民法典>颁布二百周年》益……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新时代精神的立
——摘编自李琳琳《民法典颁布: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摘编自叶秋华、洪荞:《论<
法表达。(4)根据材料四,分别概括《拿破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立法宗旨,(4 分)并结合所
学知识谈谈你对法治建设的认识。(2 分)26.(12 分)血与火的淬炼中,共产党人蒙昧中找寻方向,劈开混沌,引领巨变。在这个艰难的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生死考验。一代代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请根据以上表述及相关所学,确定一个观点(不能用材料原文),选取下面不同历史时期的 3 张图片,
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27.(15 分)某校学生正在用杰出历史人物的挂像布置校园文化走廊,请大家为他们出谋划策,一起完成此项活动。
【挂图分类】中外历史上的名人多如繁星,将历史人物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展示,可以进一步提升参 观者的体验感。
(1)请你结合该校学生初步规划的名人挂像分布图(表 3),说一说这种分类方式的标准是什么?(2 分)
表
3楼层一楼二楼三楼四楼【推荐名人】
(2)同学们发现已经选定的杰出人物中,全部都是中国历史名人。请你根据现在的分类方式,分别给对应 楼层推荐一位外国历史名人。(4 分)
一楼: ;二楼: ;三楼: ;四楼: 。
【搜集资料】一般情况下,历史名人的挂图包含图像和文字两个部分。文字部分可以高度概括人物贡献,也可以引用其名言名句。
(3)为确保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学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请你至少为他们推荐两种途 径。(2 分)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杰出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介绍其突出贡献。(2 分)
【确定主题】一个体验感良好的校园文化走廊,需要一个吸引人的主题。
(4)请你为学校文化走廊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2 分)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撰写一段突出“杰出历 史人物的积极作用”的简短前言。(3 分)
分类思想文化科技发明文学艺术政治军事人物挂像孔子、老子、孟子蔡伦、毕昇、沈括李白、杜甫、徐悲鸿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