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2022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期末复习

IT圈 admin 51浏览 0评论

2024年1月6日发(作者:方从阳)

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训练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小米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少许,然后按图中所示方式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强找出来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有点儿问题,这条是()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中,这会使水的温度降低B.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被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B.将蔬菜放在保鲜袋中D.读数时应该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以方便准确读数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3.汽车后视镜有水雾时,为保证行车安全,司机会按车上的“除雾”开关除掉水雾。除雾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液化、放热B.熔化、放热C.升华、吸热D.汽化、吸热4.(2022江苏沭阳怀文中学月考)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能基本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A5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B)CDA.雾凇的形成B.煮菜时锅盖内侧出现大量水珠C.放进冰箱里的水结成冰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6.在生活中,人们常把盛食物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锅里的水和碗中的水是否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同时沸腾B.锅里的水先沸腾,碗中的水后沸腾1

C.碗中水的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锅里水的温度达到沸点,能够沸腾7.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杯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9.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化,冷凝后得到具有多种金属特性的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表中是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金属熔点/℃沸点/℃A.660℃的铝一定是固态B.铁块掉入大量的铜水中一定会熔化C.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种类理论上共计有7种D.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镁铜合金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8分)10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但全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如湖北地区,就属于水资源轻度缺水地区。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有关问题。图1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镁6501090铝6602467铜10832567铁15352750))2

表2紧缺性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水资源紧缺指标人均水量/m3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缺水地区,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请你提℃。它们都是根据由表2中水资源紧缺指标可以判断我国首都北京属于水资源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措施:。11.4分)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寒暑表的读数为的性质制成的。12.(4分)如图所示为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赛场内进行人工造雪的场景,先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利用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13.(4分)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火箭必须由熔点(选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运载火箭的燃料为液氢和液氧,通常情况下氢气和氧气是气态的,科技人员采用的方法使其液化。14.(4分)如图所示为一种水开后能鸣笛的电水壶,烧水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大,壶嘴冒出的“白气”(选填“是”或“不是”)水蒸气,仔细观察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在(选填“远离”或“靠近”)壶嘴的位置。15.(4分)火山爆发时往往会有岩浆涌出,如图。从火山口涌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写出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凝固点依次(选填“升高”或“降低”)。3

16.(4分)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填序号)。(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36分)17.(21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温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继续加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温度/℃℃;(选填“C”或“D”)图;498.65996997899①在第7min时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升温快慢的特点是字母)。A.水的总量变化了,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温度的升高,(填4

B.相同时间内水向外散热不同C.相同时间内水和烧杯从酒精灯中吸热的多少不同18.(15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试管里装有适量的(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记录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温度/℃…(b)…(3)由图乙可知,冰熔化的特点为。5

答案全解全析1.D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空气中散热,使水的温度降低,A正确;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被浸没,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B正确;读数时不能俯视,视线应该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C正确;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则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应该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进行读数,D错误。、B、D都会使蒸发减慢;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可使蒸发加快,故C符合题意。3.D除雾过程中小水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4.C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示数下降;酒精全部蒸发后,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室内温度相同后,不再上升,故C图与事实相符合。5.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水珠是锅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B错误;放进冰箱里的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故D正确。6.D当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可以继续吸热,能够沸腾,但水温不再升高,碗中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与锅里水的温度一样,不能从锅里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7.D二氧化碳气体无色,A错误;干冰升华属于吸热过程,B错误;干冰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不是熔化,C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杯口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了“白气”,D正确。8.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正确;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9.C铝的熔点为660℃,温度为660℃时,铝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液态,还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故A错误;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所以铁块掉入大量的铜水中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故B错误;合金的过程是需要将两种或多种金属都熔化成液态,且此时温度不能超过某一液态金属的沸点,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制成的合金理论上有镁铝、镁铜、铝铜、铝铁、铜铁、镁铝铜、铝铜铁共七种合金,故C正确;铜的熔点为1083℃,高于镁的熔点,低于镁的沸点,所以能够制成镁铜合金,故D错误。10.答案极度南水北调解析从图知北京人均水量小于500m3,由表知,北京属于水资源极度缺水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防止水源被污染,另外还可以通过南水北调的方法解决北京的用水困难。11.答案-12液体热胀冷缩解析由题图可知,甲的分度值是0.1℃,乙的分度值是1℃,所以甲是体温计,乙是寒暑表,乙的示数在0℃以下,为-1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2.答案解析凝固放热人工造雪是将小水滴变成小冰晶,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高压缩体积13.答案解析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火箭必须由熔点高的特殊材料制成;在通常情况下,氢气和氧气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14.答案不是远离解析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壶里的水烧开以后,由于壶嘴附近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会液化,仍是气态,离壶嘴比较远的地方温度低,容易液化,所以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后,液化形成了小水珠,即看到的“白气”。6

15.答案凝固降低解析液态岩浆变成固态矿物是凝固现象,先凝固的物质,其凝固点高,后凝固的物质,其凝固点低,由此可判断矿物的凝固点逐渐降低。16.答案凝华(3)解析甲是固态,丙是气态,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可看到有“白气”冒出,属于液化现象;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17.答案(1)B(2)68(3)①99②C③如解析图所示(4)先快后慢B解析(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固定B的高度;(2)由题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为68℃;(3)①水在第5min时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7min时的温度也是99℃;②水沸腾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不断变小,所以图D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烧杯中水温相同,水不断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所以图C是水沸腾时的现象;③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沸腾前水升温快慢的特点是先快后慢,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温度越高,与外界温度差越大,相同时间内水向外散热越多,升温越慢,故选B。18.答案(1)碎冰状态使冰均匀受热(3)持续吸热,温度不变(2)时间/min解析(1)为保证温度计玻璃泡和冰充分接触,应选择碎冰,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冰均匀受热;(2)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刻的状态,表格中应填时间/min和状态;(3)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

2024年1月6日发(作者:方从阳)

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期末复习训练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小米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少许,然后按图中所示方式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强找出来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有点儿问题,这条是()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中,这会使水的温度降低B.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被浸没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B.将蔬菜放在保鲜袋中D.读数时应该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以方便准确读数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将水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3.汽车后视镜有水雾时,为保证行车安全,司机会按车上的“除雾”开关除掉水雾。除雾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液化、放热B.熔化、放热C.升华、吸热D.汽化、吸热4.(2022江苏沭阳怀文中学月考)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能基本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是()A5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B)CDA.雾凇的形成B.煮菜时锅盖内侧出现大量水珠C.放进冰箱里的水结成冰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6.在生活中,人们常把盛食物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锅里的水和碗中的水是否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同时沸腾B.锅里的水先沸腾,碗中的水后沸腾1

C.碗中水的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锅里水的温度达到沸点,能够沸腾7.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杯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杯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8.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9.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化,冷凝后得到具有多种金属特性的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表中是标准大气压下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金属熔点/℃沸点/℃A.660℃的铝一定是固态B.铁块掉入大量的铜水中一定会熔化C.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种类理论上共计有7种D.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镁铜合金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28分)10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但全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如湖北地区,就属于水资源轻度缺水地区。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有关问题。图1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镁6501090铝6602467铜10832567铁15352750))2

表2紧缺性轻度缺水中度缺水重度缺水极度缺水水资源紧缺指标人均水量/m31700~30001000~1700500~1000<500缺水地区,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请你提℃。它们都是根据由表2中水资源紧缺指标可以判断我国首都北京属于水资源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措施:。11.4分)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寒暑表的读数为的性质制成的。12.(4分)如图所示为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赛场内进行人工造雪的场景,先将水注入造雪机专用喷嘴,利用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选填“吸热”或“放热”)。13.(4分)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火箭必须由熔点(选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运载火箭的燃料为液氢和液氧,通常情况下氢气和氧气是气态的,科技人员采用的方法使其液化。14.(4分)如图所示为一种水开后能鸣笛的电水壶,烧水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大,壶嘴冒出的“白气”(选填“是”或“不是”)水蒸气,仔细观察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在(选填“远离”或“靠近”)壶嘴的位置。15.(4分)火山爆发时往往会有岩浆涌出,如图。从火山口涌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写出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凝固点依次(选填“升高”或“降低”)。3

16.(4分)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填序号)。(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36分)17.(21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温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继续加热3min后停止读数。时间/min温度/℃℃;(选填“C”或“D”)图;498.65996997899①在第7min时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沸腾前水升温快慢的特点是字母)。A.水的总量变化了,其主要原因是随着水温度的升高,(填4

B.相同时间内水向外散热不同C.相同时间内水和烧杯从酒精灯中吸热的多少不同18.(15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试管里装有适量的(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记录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温度/℃…(b)…(3)由图乙可知,冰熔化的特点为。5

答案全解全析1.D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热水会向空气中散热,使水的温度降低,A正确;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被浸没,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B正确;读数时不能俯视,视线应该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C正确;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则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应该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进行读数,D错误。、B、D都会使蒸发减慢;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可使蒸发加快,故C符合题意。3.D除雾过程中小水滴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4.C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示数下降;酒精全部蒸发后,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室内温度相同后,不再上升,故C图与事实相符合。5.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A错误;水珠是锅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盖液化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B错误;放进冰箱里的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故D正确。6.D当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可以继续吸热,能够沸腾,但水温不再升高,碗中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与锅里水的温度一样,不能从锅里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7.D二氧化碳气体无色,A错误;干冰升华属于吸热过程,B错误;干冰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不是熔化,C错误;干冰升华吸热,使杯口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了“白气”,D正确。8.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正确;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9.C铝的熔点为660℃,温度为660℃时,铝可能处于固态,也可能处于液态,还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故A错误;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所以铁块掉入大量的铜水中可能熔化,也可能不熔化,故B错误;合金的过程是需要将两种或多种金属都熔化成液态,且此时温度不能超过某一液态金属的沸点,由表格中数据分析,可制成的合金理论上有镁铝、镁铜、铝铜、铝铁、铜铁、镁铝铜、铝铜铁共七种合金,故C正确;铜的熔点为1083℃,高于镁的熔点,低于镁的沸点,所以能够制成镁铜合金,故D错误。10.答案极度南水北调解析从图知北京人均水量小于500m3,由表知,北京属于水资源极度缺水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防止水源被污染,另外还可以通过南水北调的方法解决北京的用水困难。11.答案-12液体热胀冷缩解析由题图可知,甲的分度值是0.1℃,乙的分度值是1℃,所以甲是体温计,乙是寒暑表,乙的示数在0℃以下,为-1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12.答案解析凝固放热人工造雪是将小水滴变成小冰晶,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高压缩体积13.答案解析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火箭必须由熔点高的特殊材料制成;在通常情况下,氢气和氧气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14.答案不是远离解析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壶里的水烧开以后,由于壶嘴附近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会液化,仍是气态,离壶嘴比较远的地方温度低,容易液化,所以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后,液化形成了小水珠,即看到的“白气”。6

15.答案凝固降低解析液态岩浆变成固态矿物是凝固现象,先凝固的物质,其凝固点高,后凝固的物质,其凝固点低,由此可判断矿物的凝固点逐渐降低。16.答案凝华(3)解析甲是固态,丙是气态,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可看到有“白气”冒出,属于液化现象;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17.答案(1)B(2)68(3)①99②C③如解析图所示(4)先快后慢B解析(1)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固定B的高度;(2)由题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示数为68℃;(3)①水在第5min时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第7min时的温度也是99℃;②水沸腾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温度,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不断变小,所以图D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烧杯中水温相同,水不断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所以图C是水沸腾时的现象;③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沸腾前水升温快慢的特点是先快后慢,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温度越高,与外界温度差越大,相同时间内水向外散热越多,升温越慢,故选B。18.答案(1)碎冰状态使冰均匀受热(3)持续吸热,温度不变(2)时间/min解析(1)为保证温度计玻璃泡和冰充分接触,应选择碎冰,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冰均匀受热;(2)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刻的状态,表格中应填时间/min和状态;(3)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