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发(作者:盛飞燕)
2022年直播电商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导语:最近,直播电商这个话题,被很多人解读。直播和电商,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直播电商的业务逻辑和需要的核心能力又是什么?
前段时间,“小师妹请教”栏目邀请楚燕来老师来到直播间,做了一次精彩的分享。
楚燕来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也是《直播电商的逻辑》一书的作者之一。
今天,我也把楚燕来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干货,和书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直播,是更高效的媒介
外部环境的高速发展,为直播电商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比如说,通信技术的持续迭代,终端技术的不断普及,物流系统的强大保障……
可是,为什么这些外部条件的进化,带来的不是传统电商的持续膨胀,而偏偏是直播电商的崛起呢?
楚燕来老师说,因为视频直播,是一种内容更丰富、传播更高效的媒介。
完成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传播,是直播电商最大的长板。
我举几个例子。
这件衣服合不合身,你可能需要试一试。
这个床垫舒不舒服,你可能需要躺一躺。
这盒小龙虾好不好吃,你可能需要尝一尝。
这些都是体验,是复杂信息。
通过图文,很难介绍清楚。
而通过直播的形式,就可以将复杂的信息,展示给观众。
不知道衣服合不合身,我找一个身材标准的模特,穿给你看。
不知道床垫舒不舒服,我找一个200斤的小伙子,躺给你看。
不知道小龙虾好不好吃,我找一个美食网红,吃给你看。
直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内容,充分地表达给观众。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在线反馈,实时调整直播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讲解和展示。
你对这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讲给你听。你对那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让模特穿给你看。
这就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来减少交易障碍。
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直播。单位内容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
02 直播,一步步结合电商
但在2016年之前,直播和电商,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
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和内容创作者,只能通过观众的打赏来获取收入。
但已有的研究发现,打赏这种形式,终归是有上限的。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看一场直播,如果我觉得我挺喜欢这个主播,或者是挺喜欢这种内容创作,我可能会选择使用打赏功能。
但我转念一想,不对啊,打赏主播,除了短暂的情绪价值,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收获。
那怎么解决这个上限呢?
2016年,蘑菇街率先看到了“直播+电商”的机会。
随后,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和电商领域的淘宝,都选择了迅速跟进。
在2016年,快手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3亿人。
在这个时间节点,快手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功能。快手上的一些主播在通过观众打赏获取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提高收入。
但在当时,大家都只是把直播电商,当成是传统电商的一种补充。
而在2018年的11月6日,某位知名主播在快手上开启了一场长达24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00万。当天的交易额,高达1.6亿。
直播带货,一下子就引爆了整个行业。
“买货”和“打赏”,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可以看看直播,买买零食。不仅收获了愉悦的心情,也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
而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大大加速了直播电商的崛起。
在需求一侧,大家的活动都被疫情限制了。
看直播,看短视频,成了大家宅家过程中的一种方便、有趣、低成本的娱乐方式。
根据我们的统计,虽然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并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用户的观看时长增加了40%。
而在直播领域,一些头部平台的直播观众,甚至已经占到了总用户的80%以上。
用户也慢慢养成了新的购物习惯。
以前,是先有需求,再进行有目的的搜索、比较,最终完成购买。
现在,是看着看着,挺有趣,顺手就买了。
在供给一侧,大量的线下商家面临疫情困局,必须寻求线上的破局机会。
可是,传统电商平台的运营逻辑相当复杂,对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商家来说,难度太大了。
美工、营销、物流……每一个模块都需要专业知识。
相比之下,直播就容易多了。一部手机,一件产品,随时随地就可以开播。
在这种场景之下,一些商家的劣势甚至都变成了优势。
比如说,直播的口音。
这可能会成为主播的一大特色,甚至还能引来老乡观众的共鸣。
比如说,粗略的包装。
原生态的水果生鲜,常常是套了一个塑料袋,或是包了几张旧报纸,就拿出来展示了。但这种别样的包装,透露着产品的自然。
2024年1月6日发(作者:盛飞燕)
2022年直播电商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导语:最近,直播电商这个话题,被很多人解读。直播和电商,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直播电商的业务逻辑和需要的核心能力又是什么?
前段时间,“小师妹请教”栏目邀请楚燕来老师来到直播间,做了一次精彩的分享。
楚燕来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助理教授,也是《直播电商的逻辑》一书的作者之一。
今天,我也把楚燕来老师在直播中分享的干货,和书中的精彩内容,整理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直播,是更高效的媒介
外部环境的高速发展,为直播电商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比如说,通信技术的持续迭代,终端技术的不断普及,物流系统的强大保障……
可是,为什么这些外部条件的进化,带来的不是传统电商的持续膨胀,而偏偏是直播电商的崛起呢?
楚燕来老师说,因为视频直播,是一种内容更丰富、传播更高效的媒介。
完成更加丰富、复杂的内容传播,是直播电商最大的长板。
我举几个例子。
这件衣服合不合身,你可能需要试一试。
这个床垫舒不舒服,你可能需要躺一躺。
这盒小龙虾好不好吃,你可能需要尝一尝。
这些都是体验,是复杂信息。
通过图文,很难介绍清楚。
而通过直播的形式,就可以将复杂的信息,展示给观众。
不知道衣服合不合身,我找一个身材标准的模特,穿给你看。
不知道床垫舒不舒服,我找一个200斤的小伙子,躺给你看。
不知道小龙虾好不好吃,我找一个美食网红,吃给你看。
直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内容,充分地表达给观众。还可以根据观众的在线反馈,实时调整直播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讲解和展示。
你对这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讲给你听。你对那件产品有兴趣,那我就特地让模特穿给你看。
这就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来减少交易障碍。
从文字,到图片,到视频,再到直播。单位内容的信息含量越来越高,能击穿的交易决策也就越来越多。
02 直播,一步步结合电商
但在2016年之前,直播和电商,还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
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和内容创作者,只能通过观众的打赏来获取收入。
但已有的研究发现,打赏这种形式,终归是有上限的。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看一场直播,如果我觉得我挺喜欢这个主播,或者是挺喜欢这种内容创作,我可能会选择使用打赏功能。
但我转念一想,不对啊,打赏主播,除了短暂的情绪价值,我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收获。
那怎么解决这个上限呢?
2016年,蘑菇街率先看到了“直播+电商”的机会。
随后,短视频领域的快手,和电商领域的淘宝,都选择了迅速跟进。
在2016年,快手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3亿人。
在这个时间节点,快手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增加了直播功能。快手上的一些主播在通过观众打赏获取收入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提高收入。
但在当时,大家都只是把直播电商,当成是传统电商的一种补充。
而在2018年的11月6日,某位知名主播在快手上开启了一场长达24小时的直播带货活动,直播间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了100万。当天的交易额,高达1.6亿。
直播带货,一下子就引爆了整个行业。
“买货”和“打赏”,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可以看看直播,买买零食。不仅收获了愉悦的心情,也收获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
而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大大加速了直播电商的崛起。
在需求一侧,大家的活动都被疫情限制了。
看直播,看短视频,成了大家宅家过程中的一种方便、有趣、低成本的娱乐方式。
根据我们的统计,虽然短视频平台的用户数并没有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用户的观看时长增加了40%。
而在直播领域,一些头部平台的直播观众,甚至已经占到了总用户的80%以上。
用户也慢慢养成了新的购物习惯。
以前,是先有需求,再进行有目的的搜索、比较,最终完成购买。
现在,是看着看着,挺有趣,顺手就买了。
在供给一侧,大量的线下商家面临疫情困局,必须寻求线上的破局机会。
可是,传统电商平台的运营逻辑相当复杂,对于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商家来说,难度太大了。
美工、营销、物流……每一个模块都需要专业知识。
相比之下,直播就容易多了。一部手机,一件产品,随时随地就可以开播。
在这种场景之下,一些商家的劣势甚至都变成了优势。
比如说,直播的口音。
这可能会成为主播的一大特色,甚至还能引来老乡观众的共鸣。
比如说,粗略的包装。
原生态的水果生鲜,常常是套了一个塑料袋,或是包了几张旧报纸,就拿出来展示了。但这种别样的包装,透露着产品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