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发(作者:修朔)
.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摄像机的持机要领持机方式大致有
扛式、托式、抱式、举式、拎式,拍摄姿势主要有立、坐、蹲、
跪等。持机姿势的比较:
A.
B.
立姿的扛式和托式是最常用的持机法。
抱式可降低拍摄机位,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按上部
摄录钮控制拍摄。
C. 举式可抬高机位, 适用于前方有人群遮挡的情况, 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
D.
拎式可降低拍摄机位, 拍摄运动画面时能起缓冲作用,
减弱画面的抖动。
E.
坐、蹲、跪姿可降低拍摄机位,与立姿结合,连贯操
作,可实现升降拍摄。
F.
因地制宜,借助依托,如:借助桌子、椅子、树干、
墙壁等等固定物来支撑、 稳定身体和机器,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拍摄稳
定的画面
.
.
拍摄时,要注意手、眼、身、气、步五个方面动作的配合。
二、持机的方式(手)
肩扛式:摄像机扛在右肩上, 右手握住镜头的变焦控制器,大拇指操作摄录钮。左手握住镜头的调焦环,左手协助稳定机器,右脸颊贴住摄像机机身。两手肘部尽量贴近身体,稳住机身。手掌机的握法不尽相同,左手托持把稳机器。
手持式: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 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右手持机,
左手掌五指并拢, 成圆弧状扶住液晶屏的左边沿并罩在其上方, 挡住左方和上方射进来的光线,帮助稳住摄像机,这样看起了就好多了,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像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保持身体平衡
跪姿拍摄: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像机,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
三、取景方式(眼)
即用右眼取景的同时,左眼也同样睁开以综观全局,把握动向,
注意被摄主体的变化趋势。 手掌机尽量用寻像器取景, 尽量少用液晶
屏,以求省电。 有时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用液晶屏可以拍到比较难
拍的画面。
四、身体的移动(身)
站姿: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基本直立,稳定重心。摄像时经
常要用到仰俯或摇摄等拍摄方法, 利用自己的腰部和手臂动作来配合
.
.
完成。
摇镜头:拍摄工作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拍摄摇镜头
的基本原则是, 首先将身体朝向摇镜头的终止方向上,
两脚分开使摄
像机稳定朝向终止的拍摄方向。 然后身体扭向摇镜头的开始方向并开
始拍摄。拍摄时,身体慢慢地、均匀地向终止方向转动,直到完成整
个摇镜头过程。
五、脚的移动方式(步)
摄像师还应该锻炼和具备 “走”的功夫,这是因为在影视拍摄中的
推、拉、移等镜头,要求机器沿一条轨迹作纵向和横向位移,通常拍
摄环境中无法借助轨道车等器材,因此,只能依靠摄像师的步法。这
就要求摄像师不能像平常那样随便走步,而应双腿曲膝,蹑着脚走。
腰部以上要正直,仿佛头上顶着水碗,不受脚下的动作干扰,使传到
肩部的振动尽量减弱。 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 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
这样腰、腿、脚三者协调配合, 使身体起到一部 “智能摄像车 ”的作用,
这样就可以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当然,如果在现场能物色
到助手的话,可以请助手用双手轻轻把握住你的腰部,
这样既能帮着
导向,又可以进一步吸收振动。
左右移动,顾名思义,脚的行走路线是左右的而不是前后的,
因此这种走法与 “前后移动 ”的步伐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想向右边侧步
行走,首先要两腿微曲,再把左脚移到右脚前,让右膝的前端碰到左
膝的背部,当左脚碰到地面时,把身体的重心慢慢移转到左脚上,然
后把右脚向后绕过左脚站稳
⋯⋯ 依次重复以上的动作, 就会完成整个
.
.
拍摄过程。同理,用同样的方法也会完成向左边侧步行走的过程。
“弧形移动拍摄 ”就是把摄像者以圆形或弧形方向移动, 而不是直线移动。 “弧摄 ”的步行方式基本与侧步行走的步行方式拍摄大致相
同,只是行走路线有区别。 弧摄的弧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应该控制在120°- 180°之间。在整个片段中,主要目标都应该维持在画面中央。用这种 “弧摄 ”的方法去绕着一个静止的景物如一座喷泉、 一座雕像甚至一束花进行拍摄, 要比站在原地拍摄的画面生动有趣得多, 这样就可很好的反映出静止景物的深度和层次
六呼吸方法(气)
拍摄时呼吸要自然、放松、平缓、不要屏住呼吸。用“腹式呼吸
法”即胸部放松,双肩不向上耸动。
七、摄像机操作要领
( 1)
平:拍摄的画面横平竖直。
稳:在拍摄时应保持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 2)
机器越小就越不利于持机稳定,越是“掌中宝”受摄影者的影响越大,稳定性更为突出
( 3)
不要断断续续。
( 4)
匀:拍摄运动镜头时,速度要均匀,节奏要统一,
准:各种动态拍摄时,起幅、落幅的构图要准。
.
.
八、掌握拍摄时间
建议:特写 2-3 秒、中近景 3-4 秒、中景 5-6 秒、全景 6-7 秒、
大全景 6--11 秒 、而一般镜头拍摄以
4-6 秒为宜。一般起幅、落幅
10 秒左右
为 3-5 秒,而拍摄风景时,最适当的拍摄时间是
九、注意的问题
拍摄时要多多运用广角镜头,将变焦镜头调到广角(W)的位置
进行拍摄。如果将镜头调到最大倍数的变焦位置(T)时,只要稍微
有一点颤抖都会使镜头产生相当大的晃动, 为此需要特别留意。 在拍
摄过程中需要按动某些功能键或手动变焦时, 不要用力过猛, 以免牵
动镜头引起晃动
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边走边拍,除非实在需要
你的摄像机具有图像稳定功能,在手持机器拍摄时打开此功能,这样会有助于改善其图像的不稳定, 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请务必解除此功能。
要尽可能接近目标, 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但你也必须在主角四周预留一些空间.以防主角突然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
.
.
光学变焦 & 数码变焦
摄录机的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 就是通过摄
录头的镜片移动来使要拍摄的景物放大与缩小,光学变焦倍数越大,
越能拍摄较远的景物。 现在的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 10 倍~22
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
70 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
的光学变焦倍数。
摄录机的数码变焦实际上是将
CCD影像感应器
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个画面。 也就是说,通过数码变
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所下降,有点像
VCD或
DVD中的 ZOOM功能。所以过大的数码变焦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现
在的摄录机的数码变焦在
44 倍-350 倍,但实际使用中有 40 倍就足
够了。
液晶屏幕 & 电子取景器
以前的家用摄录机都只有一个比较小的取景器, 拍摄的时候需要闭上一只眼睛,很不方便。现在的摄录机大都增加了一个液晶屏幕,液晶屏幕可以在很宽的角度( 270 度)范围内转动,取景方便。液晶
屏幕转动 180 度,能使被拍的人看见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 也可以通过摄录机遥控器自己拍摄自己, 增添很多拍摄的乐趣。 有的在阳光下也可轻易看清楚画面, 特别适合带眼镜的朋友使用。 对同样性能的摄录机,带液晶屏幕比只有带取景器的摄录机价格高 800-2000 元。液
晶屏幕的大小(一般是
2.5 英寸, 3.0 英寸, 3.5 英寸, 3.8 英寸,
4.0 英寸)不一,价格也相差 500-1500 元。
.
.
清晰度 & 分解力
清晰度,一般是从录像机角度出发, 通过看重放图像的清晰程度来比较图像质量,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词。
而摄像机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词来衡量它 " 分解被摄景物细节 " 的能力。单位是 " 电视行 (TVLine)" 也称线。意思是从水平方向上看,相当于将每行扫描线竖立起来,然后乘上 4/3( 宽高比 ) ,构成水平方向的总线,称水平分解力。它会随 CCD象素数的多少、和视频带宽而变化,象素愈多、带宽愈宽,分解力就愈高。 PAL制电视机 625 行是标称垂直分解力,除去逆程的 50 行外,实际的有效垂直分解力为 575 线。水平分解力最高可达 575x4/3=766 线。但是限制线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带宽。经验数据表明可用 80 线/MHz来计算能再现的电视行 ( 线数 ) 。如 6MHz带宽可通过水平分解力为 480 线的图像质量。低档家用录像机,如 VHS,最多能有 240 线的清晰度,高档家用摄录机,
如 S-V 而数码摄录机的记录方式是数码信号的格式, 清晰度在 500 线以上。(普通电视的清晰度大约 280 线, VCD的清晰度是 230 线)。
.
.
如何使用摄像机清洁带
摄像机如果长期使用而又不注意保养清洁,磁头就会出现结垢或结灰的现象,从而影响拍摄和播放质量。 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现象呢?使用清洁带。
清洁带的使用能有助于改善拍摄的效果, 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摄像机带来损害。 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怎样正确的使用清洁带,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使用方法:
I .使用时,以您放置任何需要录像或播放的录像带同样的方
式将清洁带放入录像机中。
II .按 PLAY键,等待最多十秒钟后,按 STOP键。
III .取出清洁带(勿倒带)再观看播放和录制的图像。
IV .如果图像没有恢复正常,重复前面提到的
1,2,3 步骤。但
是重复操作不要超过四次。
在每次使用清洁带时请勿倒带。请一直使用到清洁带卷到头为
止。另外,清洁带不能持续使用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磁头的磨损。
.
2024年1月7日发(作者:修朔)
.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摄像机的持机要领持机方式大致有
扛式、托式、抱式、举式、拎式,拍摄姿势主要有立、坐、蹲、
跪等。持机姿势的比较:
A.
B.
立姿的扛式和托式是最常用的持机法。
抱式可降低拍摄机位,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按上部
摄录钮控制拍摄。
C. 举式可抬高机位, 适用于前方有人群遮挡的情况, 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
D.
拎式可降低拍摄机位, 拍摄运动画面时能起缓冲作用,
减弱画面的抖动。
E.
坐、蹲、跪姿可降低拍摄机位,与立姿结合,连贯操
作,可实现升降拍摄。
F.
因地制宜,借助依托,如:借助桌子、椅子、树干、
墙壁等等固定物来支撑、 稳定身体和机器,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拍摄稳
定的画面
.
.
拍摄时,要注意手、眼、身、气、步五个方面动作的配合。
二、持机的方式(手)
肩扛式:摄像机扛在右肩上, 右手握住镜头的变焦控制器,大拇指操作摄录钮。左手握住镜头的调焦环,左手协助稳定机器,右脸颊贴住摄像机机身。两手肘部尽量贴近身体,稳住机身。手掌机的握法不尽相同,左手托持把稳机器。
手持式: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 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右手持机,
左手掌五指并拢, 成圆弧状扶住液晶屏的左边沿并罩在其上方, 挡住左方和上方射进来的光线,帮助稳住摄像机,这样看起了就好多了,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像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保持身体平衡
跪姿拍摄: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像机,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
三、取景方式(眼)
即用右眼取景的同时,左眼也同样睁开以综观全局,把握动向,
注意被摄主体的变化趋势。 手掌机尽量用寻像器取景, 尽量少用液晶
屏,以求省电。 有时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用液晶屏可以拍到比较难
拍的画面。
四、身体的移动(身)
站姿: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基本直立,稳定重心。摄像时经
常要用到仰俯或摇摄等拍摄方法, 利用自己的腰部和手臂动作来配合
.
.
完成。
摇镜头:拍摄工作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拍摄摇镜头
的基本原则是, 首先将身体朝向摇镜头的终止方向上,
两脚分开使摄
像机稳定朝向终止的拍摄方向。 然后身体扭向摇镜头的开始方向并开
始拍摄。拍摄时,身体慢慢地、均匀地向终止方向转动,直到完成整
个摇镜头过程。
五、脚的移动方式(步)
摄像师还应该锻炼和具备 “走”的功夫,这是因为在影视拍摄中的
推、拉、移等镜头,要求机器沿一条轨迹作纵向和横向位移,通常拍
摄环境中无法借助轨道车等器材,因此,只能依靠摄像师的步法。这
就要求摄像师不能像平常那样随便走步,而应双腿曲膝,蹑着脚走。
腰部以上要正直,仿佛头上顶着水碗,不受脚下的动作干扰,使传到
肩部的振动尽量减弱。 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 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
这样腰、腿、脚三者协调配合, 使身体起到一部 “智能摄像车 ”的作用,
这样就可以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当然,如果在现场能物色
到助手的话,可以请助手用双手轻轻把握住你的腰部,
这样既能帮着
导向,又可以进一步吸收振动。
左右移动,顾名思义,脚的行走路线是左右的而不是前后的,
因此这种走法与 “前后移动 ”的步伐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想向右边侧步
行走,首先要两腿微曲,再把左脚移到右脚前,让右膝的前端碰到左
膝的背部,当左脚碰到地面时,把身体的重心慢慢移转到左脚上,然
后把右脚向后绕过左脚站稳
⋯⋯ 依次重复以上的动作, 就会完成整个
.
.
拍摄过程。同理,用同样的方法也会完成向左边侧步行走的过程。
“弧形移动拍摄 ”就是把摄像者以圆形或弧形方向移动, 而不是直线移动。 “弧摄 ”的步行方式基本与侧步行走的步行方式拍摄大致相
同,只是行走路线有区别。 弧摄的弧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应该控制在120°- 180°之间。在整个片段中,主要目标都应该维持在画面中央。用这种 “弧摄 ”的方法去绕着一个静止的景物如一座喷泉、 一座雕像甚至一束花进行拍摄, 要比站在原地拍摄的画面生动有趣得多, 这样就可很好的反映出静止景物的深度和层次
六呼吸方法(气)
拍摄时呼吸要自然、放松、平缓、不要屏住呼吸。用“腹式呼吸
法”即胸部放松,双肩不向上耸动。
七、摄像机操作要领
( 1)
平:拍摄的画面横平竖直。
稳:在拍摄时应保持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 2)
机器越小就越不利于持机稳定,越是“掌中宝”受摄影者的影响越大,稳定性更为突出
( 3)
不要断断续续。
( 4)
匀:拍摄运动镜头时,速度要均匀,节奏要统一,
准:各种动态拍摄时,起幅、落幅的构图要准。
.
.
八、掌握拍摄时间
建议:特写 2-3 秒、中近景 3-4 秒、中景 5-6 秒、全景 6-7 秒、
大全景 6--11 秒 、而一般镜头拍摄以
4-6 秒为宜。一般起幅、落幅
10 秒左右
为 3-5 秒,而拍摄风景时,最适当的拍摄时间是
九、注意的问题
拍摄时要多多运用广角镜头,将变焦镜头调到广角(W)的位置
进行拍摄。如果将镜头调到最大倍数的变焦位置(T)时,只要稍微
有一点颤抖都会使镜头产生相当大的晃动, 为此需要特别留意。 在拍
摄过程中需要按动某些功能键或手动变焦时, 不要用力过猛, 以免牵
动镜头引起晃动
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边走边拍,除非实在需要
你的摄像机具有图像稳定功能,在手持机器拍摄时打开此功能,这样会有助于改善其图像的不稳定, 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请务必解除此功能。
要尽可能接近目标, 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但你也必须在主角四周预留一些空间.以防主角突然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
.
.
光学变焦 & 数码变焦
摄录机的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 就是通过摄
录头的镜片移动来使要拍摄的景物放大与缩小,光学变焦倍数越大,
越能拍摄较远的景物。 现在的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 10 倍~22
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
70 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
的光学变焦倍数。
摄录机的数码变焦实际上是将
CCD影像感应器
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个画面。 也就是说,通过数码变
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所下降,有点像
VCD或
DVD中的 ZOOM功能。所以过大的数码变焦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现
在的摄录机的数码变焦在
44 倍-350 倍,但实际使用中有 40 倍就足
够了。
液晶屏幕 & 电子取景器
以前的家用摄录机都只有一个比较小的取景器, 拍摄的时候需要闭上一只眼睛,很不方便。现在的摄录机大都增加了一个液晶屏幕,液晶屏幕可以在很宽的角度( 270 度)范围内转动,取景方便。液晶
屏幕转动 180 度,能使被拍的人看见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 也可以通过摄录机遥控器自己拍摄自己, 增添很多拍摄的乐趣。 有的在阳光下也可轻易看清楚画面, 特别适合带眼镜的朋友使用。 对同样性能的摄录机,带液晶屏幕比只有带取景器的摄录机价格高 800-2000 元。液
晶屏幕的大小(一般是
2.5 英寸, 3.0 英寸, 3.5 英寸, 3.8 英寸,
4.0 英寸)不一,价格也相差 500-1500 元。
.
.
清晰度 & 分解力
清晰度,一般是从录像机角度出发, 通过看重放图像的清晰程度来比较图像质量,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词。
而摄像机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词来衡量它 " 分解被摄景物细节 " 的能力。单位是 " 电视行 (TVLine)" 也称线。意思是从水平方向上看,相当于将每行扫描线竖立起来,然后乘上 4/3( 宽高比 ) ,构成水平方向的总线,称水平分解力。它会随 CCD象素数的多少、和视频带宽而变化,象素愈多、带宽愈宽,分解力就愈高。 PAL制电视机 625 行是标称垂直分解力,除去逆程的 50 行外,实际的有效垂直分解力为 575 线。水平分解力最高可达 575x4/3=766 线。但是限制线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带宽。经验数据表明可用 80 线/MHz来计算能再现的电视行 ( 线数 ) 。如 6MHz带宽可通过水平分解力为 480 线的图像质量。低档家用录像机,如 VHS,最多能有 240 线的清晰度,高档家用摄录机,
如 S-V 而数码摄录机的记录方式是数码信号的格式, 清晰度在 500 线以上。(普通电视的清晰度大约 280 线, VCD的清晰度是 230 线)。
.
.
如何使用摄像机清洁带
摄像机如果长期使用而又不注意保养清洁,磁头就会出现结垢或结灰的现象,从而影响拍摄和播放质量。 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现象呢?使用清洁带。
清洁带的使用能有助于改善拍摄的效果, 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摄像机带来损害。 在这里我们将告诉您怎样正确的使用清洁带,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使用方法:
I .使用时,以您放置任何需要录像或播放的录像带同样的方
式将清洁带放入录像机中。
II .按 PLAY键,等待最多十秒钟后,按 STOP键。
III .取出清洁带(勿倒带)再观看播放和录制的图像。
IV .如果图像没有恢复正常,重复前面提到的
1,2,3 步骤。但
是重复操作不要超过四次。
在每次使用清洁带时请勿倒带。请一直使用到清洁带卷到头为
止。另外,清洁带不能持续使用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磁头的磨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