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商界“教父”柳传志,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IT圈 admin 20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赵闵)

商界“教父”柳传志,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柳传志退休了。

没有演讲,没有发布会,如此低调,却仍引起轰动。

因为,在中国商界,无论财富权势榜单如何变换,有的人无需再排座次。

1

联想成立那年,40岁的柳传志,决定戒烟。

理由很简单。“办公司少不了交际,当时好烟五毛钱一盒,如果公司上下都这样的花销,钱花不起。”

后来,柳传志做了个总结:“一辈子没抽过好烟,戒了就没有再吸过”。

他们在满是灰尘的屋子,召开了联想历史上第一次“小平房会议”。

三个长条凳上坐着公司的全体员工。第一个议程是打扫卫生。

那一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改革。

为了推动高科技产业化,周光召顶住压力,支持一部分科研人员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谁也不知道,柳传志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此前,柳传志在中科院六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研究。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就这样,40岁的柳传志当上了生意人。

“研究所里给了我20万元钱,我就用这20万和10个老同事一块起家,很不幸这20万很快就被人骗走了14万。”

那段时间,柳传志一家6口人,住在十二平米的房子里。

“所有的床都是折叠的,白天呼啦就推回去了,晚上全拉出来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落脚”。

他没日没夜地到处兜售旱冰鞋、甩卖电子表、批发过服装,试图找到每一个可以赚钱的东西,为“新技术”事业做积累。

“有一次得阑尾炎住院一周,得以休息的感觉,像进了天堂一样。”

2

那个年代,规则不全,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来牢狱之灾。

柳传志也没有法子,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

“很多事完全按当时的规则来办,企业就办不下去,但走在半红线边缘的时候,实际上就有很大风险。

当时计算所的同事,胆子都是很小的,你就得勇敢的站出来,得承担这个责任。”

“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

比如,从戒烟的那天起,柳传志就在心里偷下了一个狠誓:如果再抽烟,我这个企业办不好。

柳传志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果真从未再碰过一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柳传志常常在梦里惊醒,深夜出了一身冷汗。

“夜里梦见自己抽烟,大概不下20次,倒不是想抽烟,而是在梦里想到自己没遵守规定,都被吓醒。大概创业十年之后,还会做这样的梦。”

对自己严苛到神经紧张的地步。所以冯仑常常用一句话形容柳传志:

“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柳传志经历了男人所必须面对的困苦与迷惑:

兄弟反目,让他体会了什么是最深的痛。

1994年,联想到了生死关头。外国电脑厂商强势进攻中国市场,联想两年亏损2.5亿港元。

“总裁室开务虚会,布置全年业务,跟倪光南谈的很不愉快,会开不下去,我已经头疼到了没法忍受,只能到海军总院住院。”

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联想奄奄一息,柳传志也累进了医院。“美尼尔症一发作就要死要活的。”

即使躺在病床上,柳传志还在想事情,弄得日夜睡不着。医生不得不劝诫他:

“睡一宿觉要是相当于一本书,你能不能先睡一页?睡不了一页咱睡一章、睡一句?”

后来柳传志实在是病的没有办法,只能把一切都搁下,病情才逐渐稳定。

出院后,柳传志开始了联想痛彻心扉的自救,也就是后来饱受争议的“贸工技”路线,可以用壮士断腕来形容。

3

人世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生离死别。

父亲的辞世,让柳传志知道了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在”。

2003年,其父柳谷书离世。

柳传志在八宝山新礼堂为父亲致悼词。短短数语,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工作性质不同,事业有大有小,但我们每个人挣的每一个铜板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我们永远不敢忘记,我们是您的孩子!”

他记得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刚刚被解放就去看望帮助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老朋友们,结下了许多生死之交。

他记得父亲戴着阶级异己分子帽子、只发50块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每月还依旧给孤寡的老邻居赵大妈10元钱。

他想起自己17岁那年,父亲和母亲对他说:“我的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都是我的好孩子。”

父亲活着的时候,柳传志曾在多种场合提到他对自己的影响。

他说父亲极敬业,“他60多岁到香港去开办事业,贷了80万块钱,后来做成了,为国家变成5个多亿的资产。60多岁了,下雨天徒步上班,为了省下6毛钱电车费。”

他说父亲极重信誉,“像不迟到这件事情,真的就是他做得最好。什么时候请人吃饭办事情,从来守时守点,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到。”

有人看到那份悼词,字迹潦草,再也看不出柳传志以往的细腻,有几处被涂了又改,改了又涂;还有几处,被泪水晕成一片。

其悲痛难以言喻。

4

了解柳传志的人知道,他和父亲有多么相似。

柳传志的守时守信、自律自持、君子之风,在企业家中都是出名了的,很难挑出第二个人和其相媲。

其“教父”之名号,也是业内的最顶尖的大佬喊出来的。

“柳传志经常为了一个小小的约会等一个小时。北京堵车厉害,如果他提前到了,他就坐在车上边工作边等。”

几十年如一日,柳传志和他带的团队,甚至整个联想,都为诚信付出了非常大的成本。

但这个红利之大,同样难以用金钱测算。

雷军“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柳传志,学习他管公司的方法以及他的思想、境界、方法论等”。他说:“柳传志在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

王健林毫不吝啬地盛赞:“柳总的确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榜样。为有柳传志这样的兄长和朋友而感到骄傲。”

马云公开说,中国有柳传志,我们的柳传志和联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或任何企业家的教父,他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5

尽管柳传志早已被商界奉为“教父”,达到如此高度的时候,我们至今还能在第一代企业家身上,看到过往的痕迹。

那种谨小慎微。

2017年,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

当吴晓波称其为“教父”时,柳传志急切地拦住他的话头说:“别别,晓波,你千万别这么说,你这么说把我挂在这里很难受的。”

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令人颇为触动。

第一代企业家,习惯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习惯了在中国特殊的政商夹缝里,小心翼翼地生存。

“文革”时,一个对柳非常好的中学老师被枪毙了,对柳影响很大,“这事我心里头怎么也过不去这关。”

“回想我们那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更多是缘于商业环境的制约与约束。那时候经营企业既需要经营智慧,也需要政治智慧,需要懂得忍让。”

大部分时候,柳传志总是笑脸示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晚上,为了向某处长汇报工作,柳传志带着几个同事在冷风中等了将近3个小时。

有人回忆起来说 “天那么冷,但是柳传志一直乐乐呵呵的,没有任何一点埋怨的意思。他还一度怕我们饿着,让我们去吃点饺子。”

他常和身边的同事说,“千万要记住,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永远不能埋怨。”

80年代,柳创业之后,磨难无数:被机关办事员长期刁难、被迫搬迁生产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那些碰撞……各种办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中会有的槛,他都经历过。

联想曾在某地投资准备建一个冷链市场,钱交完了,领导换届,下任领导上来说,这块地改为绿化带,不能投了,几千万就白交了。

何其艰难。

如果问,柳传志这些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留下了什么?

那就是超越了时代的火种。

在当时晦暗未明的中国,规则不清,政策不齐,法律也不全,有一群人硬是踩着刀尖,一点一点打开了市场经济。

6

柳传志常说,“我自己领悟出的道理有两个:不在改革中成为牺牲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大成于此,束缚可能亦于此。

今日的联想,有许多不能回避的历史困境——比如创始人的路线之争、创新投入过低、发展势头不振等等。

有人说,这方面联想的决心是不够的。

正如项立刚在《是什么人在黑联想》一文中所说的:

“尤其是当联想已经取得世界PC第一的位置时,在芯片,在配件,在底层业务上的投入,却畏手畏脚。

某些舆论开始怒其不争。

尤其当大家看到华为通过大量技术投入,获得了很大回报,也希望曾经远比华为强大的联想,能并驾齐驱。

大家希望联想成为一个技术领先公司,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上一个台阶。

显然,联想与大家的期望是有距离的。

面对这样的结果,公众失望的情绪渐渐化作怨言。”

但正如胡润所说:“柳传志是第一个,哪怕后面有人比他做得大,他也是第一个。”

柳传志走“贸工技”路线,是因为创立之初,联想先要活下去。

他选择做大,是希望联想有足够的体量抵御风险,只有个头儿大起来,才能完成替代,也才可能在未来完成超越。

这是“用空间换时间”的游戏。

每个时代的企业家都有其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7

正如一直保持中立的吴军,为其发声:

“联想没有做芯片,并不都是它的责任。这恰好是柳传志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紧跟国际化业务。

跟它同时代的PC系列企业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剩下来的,宏基已经不行了,惠普转型做服务了,戴尔下市了。

今天再看联想做到这样的业绩,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可以讲,联想当年走的路,是让中国最快赶上世界步伐的路。美国的很多大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都用联想的机器。”

不能否认的是,联想凭一己之力,做到了全球PC第一,让中国拥有主动权,也为移动互联网打下了隐形基础。

如今,联想在全球约有5.7万名员工,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2019财年,联想的整体营业额达到3400亿人民币。

无论柳传志做得如何,是否错失了其他机会,他都完成了他们那代企业家的使命。

十余年前,柳传志曾在一个节目里,给“未来的企业家”写信致辞:

“可能你们有的已经在路上了,有的还没在路上,就像30年前,我只是个普通的科技人,根本没有想到我们开创的企业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有幸走上了一条创业的道路,更有幸亲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自己快要退出这段路途了,对你们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羡慕的是,你们一上路就已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期待的是,你们会把我们的祖国带向世界的中心。”

一代人的开拓,又一代人的拼搏,生生不息才有了当下的中国。

今天,“柳传志时代”谢幕。

这或许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更多创新、理性和更制度化的时代,逐渐郁勃。

8

在诸多似是而非的口水和苛责里,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还是希望改变命运的那个工程师,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念的那个青年人。

他曾经在疑虑中前行,走两步退一步,他也有自己的局限,甚至错判过潮流,但他从来未尝改变过自己的底色。

正如《圣经·提摩太后书》中所说的一样: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他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象征,是中国商业文明的一座纪念碑。

无论如何,柳传志都配得上我们由衷的致敬,配得上这个时代的一个致敬。

祝老爷子退休快乐。

柳传志经典语录

1、人生在世,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柳传志有次和杨元庆谈话

2、我可以忍受清贫,但不能忍受自己碌碌无为、虚度时光。

3、我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叫联想的企业的主要创始人。联想1984年初始的时候只有20万元的资本,到了2007年,我们已有600多亿元的总资产,旗下公司的总营业额1400亿,有3万多名员工。我之所以说明这一点是因为企业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企业家就必须除了关心自己的业务,关心自己的员工以外,还应关心政治、关心经济、关心社会,除了关心中国的,还要关心国际的。

——摘自《柳传志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

4、我在办企业26年当中,见过相当多的企业倒下,就是因为企业领导人有雄心壮志,一心要把企业办成大企业,但没有分出阶段来实现。然后拼足全力往上攻,结果都摔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企业要有高远的目标,但你不能把长跑当成短跑。

——摘自柳传志为《兴衰30年:中国企业30年成败模式》所作推荐序

5、说来惭愧,我爱逛的商店除了书店就是食品店。这是因为饥饿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记得以前逢年过节,男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到菜市场去买菜,要起大早在菜市场开门之前就排在前面,一开门就往里冲,以便在凭票定量供给的猪肉和鸡蛋之外还能买到一只鸡。

现在逛食品店,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真是过瘾——当然是过眼瘾,我已经进入了“有豆没牙"的年龄,医生和太太以保健为名,联合起来努力遏制我解馋的快乐。当我看到人们用薪酬中相对不大的比例就能享受我们过去做梦也享受不着的美味,我真是高兴。

——摘自《柳传志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

6、【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两者本身并非泾渭分明。联想并不是按照先【中国制造】,再【中国创造】,而是两者结合发展的。科学院出身的联想对技术很感兴趣,但只有不断学习市场、积累资金,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比如技术创造。联想贸工技路径完全符合实际。

——柳传志接受谈中国式路径

7、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层次,画个屋顶,做在自己行业专业的事。在钱不多的时候,用成熟型技术,赚到钱后再做研发,做创新型的技术,创新型的技术需要对行业了解才能做出来。

——柳传志接受谈管理理念

8、要是一个领导班子的话,最重要的还是一把手,一把手的志向、能力、以身作则,决定这个班子能不能团结得好,能不能人尽其才。这个班子的领导作用,除了群策群力能够提高班子的威信,还能够制约一把手,使他不能为所欲为。我自己本身也是需要制约的。联想班子的成员可以证明他们确实在制约着我。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访谈

9、联想现在激励方式的特点对于创业公司比较年以借鉴是有了比较强的经济基础,比如联想的管理层一致认为,如果要提薪的话,先给中下层的员工提高待遇,是得空气湿润,而骨干层要和业绩连起来,最后才是最高管理层,要对他们的考量,不仅是当前的业绩,而且是未来。

这对一般的创业企业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对于这些创业企业,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领导企业首先困境的关键人,其实是领军的人。而这个领军的人在没有受到文化熏陶背景感动以前,他还是要看物质激励的面子,就是你到底给他多少报酬,他才决定在不在你这儿工作,他们往往是决定你这个企业胜败的关键。

而大量的基层员工,当他们热爱公司,一切都感觉很好的时候,绝不代表你的公司就不会失败。而你的公司要做到更好的时候,这时候他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原因了。应该讲,一个公司开始要激励就是领军的骨干,当你公司文化形成以后,现在我们的骨干都共同认识了以后,这时候我们先从下面激励。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微访谈

10、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是想往上奔,就是有更高追求的人,这是一种建议。还有一种,希望生活过得更安稳的人。目的不同,建议就不一样。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微访谈

11、我的业余爱好就是学打高尔夫,之所以加上学字,是因为打得不好,但是很愿意打。我打高尔夫是仇杀高尔夫,几队人马捉队厮杀,把成绩记录下来,下次再报仇。另外还喜欢看杂书,特别喜欢和有内涵的人聊天,不管是哪方面的人都行,我都喜欢跟他聊天。也喜欢看好的电视剧和电影。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微访谈

12、我创业的时候已经40岁了,如果还是以前的环境,永远不可能。我和同事们集体努力,有一个高贵的目标,然后一起努力,才有了今天。

——刚卸任董事局主席的柳传志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

2024年2月12日发(作者:赵闵)

商界“教父”柳传志,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柳传志退休了。

没有演讲,没有发布会,如此低调,却仍引起轰动。

因为,在中国商界,无论财富权势榜单如何变换,有的人无需再排座次。

1

联想成立那年,40岁的柳传志,决定戒烟。

理由很简单。“办公司少不了交际,当时好烟五毛钱一盒,如果公司上下都这样的花销,钱花不起。”

后来,柳传志做了个总结:“一辈子没抽过好烟,戒了就没有再吸过”。

他们在满是灰尘的屋子,召开了联想历史上第一次“小平房会议”。

三个长条凳上坐着公司的全体员工。第一个议程是打扫卫生。

那一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改革。

为了推动高科技产业化,周光召顶住压力,支持一部分科研人员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谁也不知道,柳传志等这个机会等了多久。此前,柳传志在中科院六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研究。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大学毕业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愤懑……突然来了个机会,特别想做事。”

就这样,40岁的柳传志当上了生意人。

“研究所里给了我20万元钱,我就用这20万和10个老同事一块起家,很不幸这20万很快就被人骗走了14万。”

那段时间,柳传志一家6口人,住在十二平米的房子里。

“所有的床都是折叠的,白天呼啦就推回去了,晚上全拉出来了,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落脚”。

他没日没夜地到处兜售旱冰鞋、甩卖电子表、批发过服装,试图找到每一个可以赚钱的东西,为“新技术”事业做积累。

“有一次得阑尾炎住院一周,得以休息的感觉,像进了天堂一样。”

2

那个年代,规则不全,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引来牢狱之灾。

柳传志也没有法子,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

“很多事完全按当时的规则来办,企业就办不下去,但走在半红线边缘的时候,实际上就有很大风险。

当时计算所的同事,胆子都是很小的,你就得勇敢的站出来,得承担这个责任。”

“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

比如,从戒烟的那天起,柳传志就在心里偷下了一个狠誓:如果再抽烟,我这个企业办不好。

柳传志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果真从未再碰过一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柳传志常常在梦里惊醒,深夜出了一身冷汗。

“夜里梦见自己抽烟,大概不下20次,倒不是想抽烟,而是在梦里想到自己没遵守规定,都被吓醒。大概创业十年之后,还会做这样的梦。”

对自己严苛到神经紧张的地步。所以冯仑常常用一句话形容柳传志:

“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

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柳传志经历了男人所必须面对的困苦与迷惑:

兄弟反目,让他体会了什么是最深的痛。

1994年,联想到了生死关头。外国电脑厂商强势进攻中国市场,联想两年亏损2.5亿港元。

“总裁室开务虚会,布置全年业务,跟倪光南谈的很不愉快,会开不下去,我已经头疼到了没法忍受,只能到海军总院住院。”

柳传志和倪光南的矛盾,也逐渐激化。

联想奄奄一息,柳传志也累进了医院。“美尼尔症一发作就要死要活的。”

即使躺在病床上,柳传志还在想事情,弄得日夜睡不着。医生不得不劝诫他:

“睡一宿觉要是相当于一本书,你能不能先睡一页?睡不了一页咱睡一章、睡一句?”

后来柳传志实在是病的没有办法,只能把一切都搁下,病情才逐渐稳定。

出院后,柳传志开始了联想痛彻心扉的自救,也就是后来饱受争议的“贸工技”路线,可以用壮士断腕来形容。

3

人世间最大的考验,莫过于生离死别。

父亲的辞世,让柳传志知道了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在”。

2003年,其父柳谷书离世。

柳传志在八宝山新礼堂为父亲致悼词。短短数语,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工作性质不同,事业有大有小,但我们每个人挣的每一个铜板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我们永远不敢忘记,我们是您的孩子!”

他记得文化大革命中,父亲刚刚被解放就去看望帮助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的老朋友们,结下了许多生死之交。

他记得父亲戴着阶级异己分子帽子、只发50块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每月还依旧给孤寡的老邻居赵大妈10元钱。

他想起自己17岁那年,父亲和母亲对他说:“我的孩子不管做什么,只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都是我的好孩子。”

父亲活着的时候,柳传志曾在多种场合提到他对自己的影响。

他说父亲极敬业,“他60多岁到香港去开办事业,贷了80万块钱,后来做成了,为国家变成5个多亿的资产。60多岁了,下雨天徒步上班,为了省下6毛钱电车费。”

他说父亲极重信誉,“像不迟到这件事情,真的就是他做得最好。什么时候请人吃饭办事情,从来守时守点,说出去的话一定要做到。”

有人看到那份悼词,字迹潦草,再也看不出柳传志以往的细腻,有几处被涂了又改,改了又涂;还有几处,被泪水晕成一片。

其悲痛难以言喻。

4

了解柳传志的人知道,他和父亲有多么相似。

柳传志的守时守信、自律自持、君子之风,在企业家中都是出名了的,很难挑出第二个人和其相媲。

其“教父”之名号,也是业内的最顶尖的大佬喊出来的。

“柳传志经常为了一个小小的约会等一个小时。北京堵车厉害,如果他提前到了,他就坐在车上边工作边等。”

几十年如一日,柳传志和他带的团队,甚至整个联想,都为诚信付出了非常大的成本。

但这个红利之大,同样难以用金钱测算。

雷军“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柳传志,学习他管公司的方法以及他的思想、境界、方法论等”。他说:“柳传志在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

王健林毫不吝啬地盛赞:“柳总的确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榜样。为有柳传志这样的兄长和朋友而感到骄傲。”

马云公开说,中国有柳传志,我们的柳传志和联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或任何企业家的教父,他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界的财富。

5

尽管柳传志早已被商界奉为“教父”,达到如此高度的时候,我们至今还能在第一代企业家身上,看到过往的痕迹。

那种谨小慎微。

2017年,财经作家吴晓波采访柳传志。

当吴晓波称其为“教父”时,柳传志急切地拦住他的话头说:“别别,晓波,你千万别这么说,你这么说把我挂在这里很难受的。”

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令人颇为触动。

第一代企业家,习惯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习惯了在中国特殊的政商夹缝里,小心翼翼地生存。

“文革”时,一个对柳非常好的中学老师被枪毙了,对柳影响很大,“这事我心里头怎么也过不去这关。”

“回想我们那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更多是缘于商业环境的制约与约束。那时候经营企业既需要经营智慧,也需要政治智慧,需要懂得忍让。”

大部分时候,柳传志总是笑脸示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晚上,为了向某处长汇报工作,柳传志带着几个同事在冷风中等了将近3个小时。

有人回忆起来说 “天那么冷,但是柳传志一直乐乐呵呵的,没有任何一点埋怨的意思。他还一度怕我们饿着,让我们去吃点饺子。”

他常和身边的同事说,“千万要记住,我们是要做大事的人,永远不能埋怨。”

80年代,柳创业之后,磨难无数:被机关办事员长期刁难、被迫搬迁生产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的那些碰撞……各种办企业与政府打交道中会有的槛,他都经历过。

联想曾在某地投资准备建一个冷链市场,钱交完了,领导换届,下任领导上来说,这块地改为绿化带,不能投了,几千万就白交了。

何其艰难。

如果问,柳传志这些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留下了什么?

那就是超越了时代的火种。

在当时晦暗未明的中国,规则不清,政策不齐,法律也不全,有一群人硬是踩着刀尖,一点一点打开了市场经济。

6

柳传志常说,“我自己领悟出的道理有两个:不在改革中成为牺牲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大成于此,束缚可能亦于此。

今日的联想,有许多不能回避的历史困境——比如创始人的路线之争、创新投入过低、发展势头不振等等。

有人说,这方面联想的决心是不够的。

正如项立刚在《是什么人在黑联想》一文中所说的:

“尤其是当联想已经取得世界PC第一的位置时,在芯片,在配件,在底层业务上的投入,却畏手畏脚。

某些舆论开始怒其不争。

尤其当大家看到华为通过大量技术投入,获得了很大回报,也希望曾经远比华为强大的联想,能并驾齐驱。

大家希望联想成为一个技术领先公司,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上一个台阶。

显然,联想与大家的期望是有距离的。

面对这样的结果,公众失望的情绪渐渐化作怨言。”

但正如胡润所说:“柳传志是第一个,哪怕后面有人比他做得大,他也是第一个。”

柳传志走“贸工技”路线,是因为创立之初,联想先要活下去。

他选择做大,是希望联想有足够的体量抵御风险,只有个头儿大起来,才能完成替代,也才可能在未来完成超越。

这是“用空间换时间”的游戏。

每个时代的企业家都有其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7

正如一直保持中立的吴军,为其发声:

“联想没有做芯片,并不都是它的责任。这恰好是柳传志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紧跟国际化业务。

跟它同时代的PC系列企业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剩下来的,宏基已经不行了,惠普转型做服务了,戴尔下市了。

今天再看联想做到这样的业绩,其实已经非常好了。

可以讲,联想当年走的路,是让中国最快赶上世界步伐的路。美国的很多大公司,包括中国的企业,都用联想的机器。”

不能否认的是,联想凭一己之力,做到了全球PC第一,让中国拥有主动权,也为移动互联网打下了隐形基础。

如今,联想在全球约有5.7万名员工,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2019财年,联想的整体营业额达到3400亿人民币。

无论柳传志做得如何,是否错失了其他机会,他都完成了他们那代企业家的使命。

十余年前,柳传志曾在一个节目里,给“未来的企业家”写信致辞:

“可能你们有的已经在路上了,有的还没在路上,就像30年前,我只是个普通的科技人,根本没有想到我们开创的企业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有幸走上了一条创业的道路,更有幸亲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自己快要退出这段路途了,对你们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羡慕的是,你们一上路就已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期待的是,你们会把我们的祖国带向世界的中心。”

一代人的开拓,又一代人的拼搏,生生不息才有了当下的中国。

今天,“柳传志时代”谢幕。

这或许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更多创新、理性和更制度化的时代,逐渐郁勃。

8

在诸多似是而非的口水和苛责里,柳传志还是1984年的那个柳传志,还是希望改变命运的那个工程师,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念的那个青年人。

他曾经在疑虑中前行,走两步退一步,他也有自己的局限,甚至错判过潮流,但他从来未尝改变过自己的底色。

正如《圣经·提摩太后书》中所说的一样: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他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象征,是中国商业文明的一座纪念碑。

无论如何,柳传志都配得上我们由衷的致敬,配得上这个时代的一个致敬。

祝老爷子退休快乐。

柳传志经典语录

1、人生在世,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柳传志有次和杨元庆谈话

2、我可以忍受清贫,但不能忍受自己碌碌无为、虚度时光。

3、我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叫联想的企业的主要创始人。联想1984年初始的时候只有20万元的资本,到了2007年,我们已有600多亿元的总资产,旗下公司的总营业额1400亿,有3万多名员工。我之所以说明这一点是因为企业大到了一定的程度,企业家就必须除了关心自己的业务,关心自己的员工以外,还应关心政治、关心经济、关心社会,除了关心中国的,还要关心国际的。

——摘自《柳传志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

4、我在办企业26年当中,见过相当多的企业倒下,就是因为企业领导人有雄心壮志,一心要把企业办成大企业,但没有分出阶段来实现。然后拼足全力往上攻,结果都摔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企业要有高远的目标,但你不能把长跑当成短跑。

——摘自柳传志为《兴衰30年:中国企业30年成败模式》所作推荐序

5、说来惭愧,我爱逛的商店除了书店就是食品店。这是因为饥饿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记得以前逢年过节,男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到菜市场去买菜,要起大早在菜市场开门之前就排在前面,一开门就往里冲,以便在凭票定量供给的猪肉和鸡蛋之外还能买到一只鸡。

现在逛食品店,看见这么多好吃的东西,真是过瘾——当然是过眼瘾,我已经进入了“有豆没牙"的年龄,医生和太太以保健为名,联合起来努力遏制我解馋的快乐。当我看到人们用薪酬中相对不大的比例就能享受我们过去做梦也享受不着的美味,我真是高兴。

——摘自《柳传志写给100年后人们的信》

6、【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两者本身并非泾渭分明。联想并不是按照先【中国制造】,再【中国创造】,而是两者结合发展的。科学院出身的联想对技术很感兴趣,但只有不断学习市场、积累资金,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比如技术创造。联想贸工技路径完全符合实际。

——柳传志接受谈中国式路径

7、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两个层次,画个屋顶,做在自己行业专业的事。在钱不多的时候,用成熟型技术,赚到钱后再做研发,做创新型的技术,创新型的技术需要对行业了解才能做出来。

——柳传志接受谈管理理念

8、要是一个领导班子的话,最重要的还是一把手,一把手的志向、能力、以身作则,决定这个班子能不能团结得好,能不能人尽其才。这个班子的领导作用,除了群策群力能够提高班子的威信,还能够制约一把手,使他不能为所欲为。我自己本身也是需要制约的。联想班子的成员可以证明他们确实在制约着我。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访谈

9、联想现在激励方式的特点对于创业公司比较年以借鉴是有了比较强的经济基础,比如联想的管理层一致认为,如果要提薪的话,先给中下层的员工提高待遇,是得空气湿润,而骨干层要和业绩连起来,最后才是最高管理层,要对他们的考量,不仅是当前的业绩,而且是未来。

这对一般的创业企业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对于这些创业企业,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领导企业首先困境的关键人,其实是领军的人。而这个领军的人在没有受到文化熏陶背景感动以前,他还是要看物质激励的面子,就是你到底给他多少报酬,他才决定在不在你这儿工作,他们往往是决定你这个企业胜败的关键。

而大量的基层员工,当他们热爱公司,一切都感觉很好的时候,绝不代表你的公司就不会失败。而你的公司要做到更好的时候,这时候他们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原因了。应该讲,一个公司开始要激励就是领军的骨干,当你公司文化形成以后,现在我们的骨干都共同认识了以后,这时候我们先从下面激励。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微访谈

10、人和人不一样,有的人是想往上奔,就是有更高追求的人,这是一种建议。还有一种,希望生活过得更安稳的人。目的不同,建议就不一样。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微访谈

11、我的业余爱好就是学打高尔夫,之所以加上学字,是因为打得不好,但是很愿意打。我打高尔夫是仇杀高尔夫,几队人马捉队厮杀,把成绩记录下来,下次再报仇。另外还喜欢看杂书,特别喜欢和有内涵的人聊天,不管是哪方面的人都行,我都喜欢跟他聊天。也喜欢看好的电视剧和电影。

——摘自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微访谈

12、我创业的时候已经40岁了,如果还是以前的环境,永远不可能。我和同事们集体努力,有一个高贵的目标,然后一起努力,才有了今天。

——刚卸任董事局主席的柳传志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