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战丹琴)
Cover Story>剪 V \ 、
。 一 11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作五年多的三个 战略投资者:TPG、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和GeneraI Atla ntic LLC三家私人股权投资机构,进行了第四次 套现,已悉数沽清所持联想集团的股份。如何处理与 国际资本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与国际私募基金的利 益冲突,可能是很多中国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I本刊记者朱雪尘/图I本刊记者梁海松/编辑l严睿 复出时承诺般美好, 的问题。 传志三个字就像充 2005年,借助资本的力量,联想集团完成了对 之内就让2008-2009 IBM PC业务的收购。联想集团向TPG、GA和新桥 亿美元的联想集团 生机,业绩直线飙升。 三家私募基金定向增发了联想优先股和可转换为普通 股的认股权证,融资3.5亿美元,并对外资股东增加 11月最新发布的联想集团2010—2011财年二季 了三个董事会席位。这令迈向全球的联想集团拥有了 度报告显示:联想集团继续保持了一季度的高速增长, 一个实力强大的国际化董事会,不仅在资金,使公司 但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三家私募基金注定拥有其 二季度净利润达7658万美元,同比增长44.2%,销 品牌、国际化视野和经验方面亦有所获益。 售额达到了57.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巳超出 联想集团2007年的历史最好水平。据今年7月分析 财务属性,除了借助此次收购扩大在华影响之外,投 机构ID C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数据,联想集团的 资处于升值期的人民币资产并希望联想尽快拉升业绩 全球市场份额首度超过1O%,达到10.2%。对此,柳 从而套现退出,是三家外资股东最实际的利益。从 传志用了“三个满意”表达了对杨元庆等管理层的充 2007年开始,三家私募基金经三次大规模减持后,所 分肯定。 占联想集团的股份从当初的12.4%锐减至2010年7 自去年复出以来,就不断有媒体来采访联想控股 月的2.8%,共套现约44.5亿港元。以现有信息来看, 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不断地有新的报道见诸媒体。 分四次套现后,三家机构的总投资回报率超过20O%。对此,柳传志告诉 英才 记者:“我觉得企业越透 明越安全。” 而以柳传志、杨元庆为首的中国管理团队则更看 重企业长远的发展,希望持续资金投入,在继承IBM 然而,事实却并非报道那样轻松。在被问及:“为 商业客户优势的同时开发个人消费市场。 何必须复出,而不能幕后指挥”的1司题时,柳传志用 资本选择的不同也让董事会成员在C EO的选 “惊心动魄”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国际并购哪有那么 择上出现过讨论。中方认为原CE0缺乏更长远的 容易,我哪有能力在后台坐着,让Jim Coulter(James 战略规划,这导致联想集团失去了进军全球个人消 G.Coulter,TPG的创始人之一)听我的话。”从中, 费市场的最佳时机,在柳看来:“次贷危机”中业绩 《英才》记者能够感受到其间的难度。 “巨亏”只不过是一条导火索,引爆了积存许久的诸 多问题。 就在((英才 记者采访柳传志一个月后,11月 15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作五年多的三个战略投 在解救联想集团危机的同时,柳传志仍然要忙于 资者:TPG、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新桥)和 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股权的变革。而柳传志这次 General Atlantic LLC(以下简称GA)三家私人股 选择了多年老友——中国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权投资机构,进行了第四次套现,共向香港市场投资 当时,联想集团业绩的巨亏让母公司联想控股 者配售2.8%的联想集团股份,已悉数沽清所持联想 引入战略投资者更加困难,而驰骋资本市场多年的卢 集团的股份。粗略计算,本次套现金额应在15亿港 志强却凭其敏感的嗅觉,看到了参股联想控股中难得 元左右。 的商机。在最危急的时刻,对柳传志无比信任的卢志 对于联想集团的巨亏,很多报道都谈及中外的管 强通过旗下的泛海集团接手了中科院持有的联想控股 理冲突和企业文化的难以融合,但如果深入了解整个 29%的股权,这为联想控股未来的IPO铺平了道路, 事件之后你会发现,资本意志的选择可能也是背后的 也将为卢志强带来更大的收益。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海外收购 会越来越多,也势必会出现更多与国际资本的合作, 中国把灾难称为“劫”,此次“历劫重生”,让联 想整个管理团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柳传志的角 如何处理与国际资本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与国际私 色不只精神领袖这么简单,一个新的联想正在一场自 募基金的利益冲突,可能是很多中国企业家需要思考 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变革中重生。n 36 TALENTS,2010—12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战丹琴)
Cover Story>剪 V \ 、
。 一 11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作五年多的三个 战略投资者:TPG、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和GeneraI Atla ntic LLC三家私人股权投资机构,进行了第四次 套现,已悉数沽清所持联想集团的股份。如何处理与 国际资本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与国际私募基金的利 益冲突,可能是很多中国企业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I本刊记者朱雪尘/图I本刊记者梁海松/编辑l严睿 复出时承诺般美好, 的问题。 传志三个字就像充 2005年,借助资本的力量,联想集团完成了对 之内就让2008-2009 IBM PC业务的收购。联想集团向TPG、GA和新桥 亿美元的联想集团 生机,业绩直线飙升。 三家私募基金定向增发了联想优先股和可转换为普通 股的认股权证,融资3.5亿美元,并对外资股东增加 11月最新发布的联想集团2010—2011财年二季 了三个董事会席位。这令迈向全球的联想集团拥有了 度报告显示:联想集团继续保持了一季度的高速增长, 一个实力强大的国际化董事会,不仅在资金,使公司 但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三家私募基金注定拥有其 二季度净利润达7658万美元,同比增长44.2%,销 品牌、国际化视野和经验方面亦有所获益。 售额达到了57.59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巳超出 联想集团2007年的历史最好水平。据今年7月分析 财务属性,除了借助此次收购扩大在华影响之外,投 机构ID C发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数据,联想集团的 资处于升值期的人民币资产并希望联想尽快拉升业绩 全球市场份额首度超过1O%,达到10.2%。对此,柳 从而套现退出,是三家外资股东最实际的利益。从 传志用了“三个满意”表达了对杨元庆等管理层的充 2007年开始,三家私募基金经三次大规模减持后,所 分肯定。 占联想集团的股份从当初的12.4%锐减至2010年7 自去年复出以来,就不断有媒体来采访联想控股 月的2.8%,共套现约44.5亿港元。以现有信息来看, 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不断地有新的报道见诸媒体。 分四次套现后,三家机构的总投资回报率超过20O%。对此,柳传志告诉 英才 记者:“我觉得企业越透 明越安全。” 而以柳传志、杨元庆为首的中国管理团队则更看 重企业长远的发展,希望持续资金投入,在继承IBM 然而,事实却并非报道那样轻松。在被问及:“为 商业客户优势的同时开发个人消费市场。 何必须复出,而不能幕后指挥”的1司题时,柳传志用 资本选择的不同也让董事会成员在C EO的选 “惊心动魄”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国际并购哪有那么 择上出现过讨论。中方认为原CE0缺乏更长远的 容易,我哪有能力在后台坐着,让Jim Coulter(James 战略规划,这导致联想集团失去了进军全球个人消 G.Coulter,TPG的创始人之一)听我的话。”从中, 费市场的最佳时机,在柳看来:“次贷危机”中业绩 《英才》记者能够感受到其间的难度。 “巨亏”只不过是一条导火索,引爆了积存许久的诸 多问题。 就在((英才 记者采访柳传志一个月后,11月 15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作五年多的三个战略投 在解救联想集团危机的同时,柳传志仍然要忙于 资者:TPG、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新桥)和 联想集团母公司联想控股股权的变革。而柳传志这次 General Atlantic LLC(以下简称GA)三家私人股 选择了多年老友——中国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权投资机构,进行了第四次套现,共向香港市场投资 当时,联想集团业绩的巨亏让母公司联想控股 者配售2.8%的联想集团股份,已悉数沽清所持联想 引入战略投资者更加困难,而驰骋资本市场多年的卢 集团的股份。粗略计算,本次套现金额应在15亿港 志强却凭其敏感的嗅觉,看到了参股联想控股中难得 元左右。 的商机。在最危急的时刻,对柳传志无比信任的卢志 对于联想集团的巨亏,很多报道都谈及中外的管 强通过旗下的泛海集团接手了中科院持有的联想控股 理冲突和企业文化的难以融合,但如果深入了解整个 29%的股权,这为联想控股未来的IPO铺平了道路, 事件之后你会发现,资本意志的选择可能也是背后的 也将为卢志强带来更大的收益。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海外收购 会越来越多,也势必会出现更多与国际资本的合作, 中国把灾难称为“劫”,此次“历劫重生”,让联 想整个管理团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柳传志的角 如何处理与国际资本的共生关系,如何处理与国际私 色不只精神领袖这么简单,一个新的联想正在一场自 募基金的利益冲突,可能是很多中国企业家需要思考 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变革中重生。n 36 TALENTS,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