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秋安卉)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涉及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成为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一、 历史与社会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是20世纪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又是20世纪欧美社会剧烈变化的艺术表述。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动荡不安。欧美的新科技改变了西方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结合形成的强大的经济联合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焦虑加剧。”在不到30年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的生存稳定感遭到了破坏,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从文艺复兴以来,恢复古希腊的认识,人是有理性的,高唱人的赞歌)遭到了质疑。20世纪西方社会的现实,动摇了真、善、美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也怀疑,对未来深感焦虑和悲观。
卡夫卡(奥地利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做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
二、 哲学与心理学
从社会文化思想的角度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伯格森的直觉主义等,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方法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
德国哲学大师叔本华(1788——1860):唯意志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是由不自觉而盲目的意志支配着的,人生永远受意志所驱使,追逐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欲望,因此人生必定充满着痛苦与不幸。人类历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场你死我活、永无休止的互相残杀。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19世纪末提出的“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的口号。“权力意志论”:以“权力意志”为中心,认为“超人哲学”中的“超人”即强者,是“权力意志”的化身,是世界的主宰;他以“权力意志”为坐标,提出“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对一切传统的道德观念加以蔑视和否定;他的“权力意志”以反理性为前提的,认为现代文明的衰退是由于理性过于发达,因而损害了“权力意志”的创造力。总之,“权力意志”必须支配艺术,而艺术是其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艺术必须抛弃理论,“梦与醉”的世界才是真正的艺术世界。
法国哲学家伯格森:(1895-——1941)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宣扬一种反理性主义哲学——直觉主义。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即真正的“实在”,是一个非理性的精神过程,其本体为“生命的冲动”。它是宇宙的主宰和动力,客观存在的万物是其表象,也
是无规律可循的。因此,人们不能靠科学和理智去认识,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所谓“直觉”就是本能、下意识,一种不可言状的内心体验。现代主义所说的创作源于“生命的冲动”,或“苦闷的象征”。这种理论直接为“意识流”小说派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这种学说对现代主义作家广泛接受。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础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现代心理学理论,实际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学。
奥地利弗洛伊德(1856——1939)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关于潜意识的理论,改变了人们以往所认为的“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的传统观念。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大体分为前后两期。在前期,他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清醒的,但却无力而非重要;无意识虽然是盲目的,但有力而重要,是核心。无意识又分为潜意识和前意识。潜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均出自于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在后期他又提出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层次的学说,即“本我”(无意识)、“自我”、“超我”(良心)。
他认定人是充满矛盾冲动的生物,其矛盾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人的本能欲望受道德、法律、理性良知等的制约。文艺创作并非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是被长期压抑的本能欲望的升华,是内心冲突的自我表现,是“白日做梦”。
学说影响——对潜意识、性本能的肯定,对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特别注意潜意识、无意识领域的开掘,热衷于在其作品中写梦魇、幻觉、象征、意识流,并对疯狂、神迷、变态心理等产生特殊的兴趣。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是多流派的文学思潮,其价值趋向和观念演变是多元和复杂的。各个流派都有着各自的主张,有着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特征。
在作品内容上,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偏重于对社会、对经济、对群体的批判,而是侧重于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文化批判。
在表现方法上,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法代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再现法,更多地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挖掘人物深层、潜在的意识世界;善于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
在具体特征上,
一、 思想特征。
第一, 现代主义文学最突出的主题是描写现代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异化。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生活的机械化、电气化加快了生活节奏,由此人们的精神出现了危机,宗教信仰的明显削弱,西方世界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感觉严重地失去自我尊严和价值。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主题。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从非理性的本体论哲学出发,表现出人丧失了固有的人类行为的准则,指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吞噬、互相残害的现象。比如表现主义小说家卡在其创作中绝大部分是表现小人物“孤独的体验和被排斥的悲怆”,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的被悲哀。
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异化,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整体与个体的尖锐对立。在科学化的西方现代社会里,个体在强大的社会群体面前无能为力,以致个性丧失。这就是社会对人的异化。社会力量无形之中束缚着人、制约着人。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比如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用一个极为荒诞的故事。主人公——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从艺术角度看是完全真实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人的异化。自然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尖锐对立的关系。大自然是恶的,造成了人类精神的虚无感和恐惧感。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的《毛猿》,主人公杨克原以为自己是世界的动力、钢铁的主人,结果却成为了铁笼子里的一只“野毛猿”,靠伸手觅食垃圾箱内的低级动物。
二 艺术特征
第一, 象征。
象征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不是一般修辞学中的象征,而是一种观念和创作方法。1886年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中,在其宣言中写道:“象征主义的诗歌赐予观念以感情的外衣。”“一切具体的现象,仅仅作为感情的外衣,用来代表与观念的联系”。后期象征主义则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思想知觉化”的主张。即是说,用“知觉来表现思想”,“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思想找到它的“客观联系物”,使情绪找到它的“对应物”。现代主义作家们,反对、以联想、暗示、比喻、借代等手法表现人的思想情绪和发展变化。这种手法在诗歌中最常见,以后拓展到了小说和戏剧,甚至是影视。比如《等待戈多》,这里的戈多没有被明确交代。例如卡夫卡,故事背景是模糊的,主人公无名无性,是某种思想、观念、意志的代表,以此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和统一的神话世界。
第二,意识流手法。
“意识流”一词源于美国哲学家威廉的《心理学原理》(1830)。他把人的意识比做“河”或“流”,认为人的意识是一条不断的流。现代主义作家在接受了伯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后,在创作中特别注重描写和展现了人的内心活动的潜意识、下意识活动,采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把直觉与幻觉、记忆与印象、现实与梦境、理智与错乱等完全糅合在一起,频繁使用“自由联想”的手法,使人物的意识活动更具有跳跃性和随意性,以“心理时间”取代“空间时间”,打破时空界限,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手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自然流动的状态。这种方法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更易于表现人物的变态心理。意识流小说家最为常见。
“她们从里希台地上谨慎地走下阶梯,助产士们,她们下到倾斜的海滩上,伸成八字形的脚松弛地陷入淤塞的沙子里。像我,像尔吉一样,朝我们强大的母亲走下来。头一个沉重地甩动着助产士的袋子,另一个的伞伸到了海滩上。获得了特许,出来痛痛快快玩一天。麦克凯布夫人,已故帕特克的遗孀,在布莱德街上,深深地
哀悼他。她那些姐妹中的一个把我尖叫着拖进生活。从虚中创造。她袋子里都是些什么?一次堕胎的产物,连同蜿蜒的脐带一起塞到红色的绒布里。连接过去的一切袋子,一切肉体的纠缠扭结的电线。那就是为什么和尚是神秘的。你要像神一样吗?照照你的肚脐吧。喂,我是肯西。请接伊甸园。A001
第三,荒诞性。
荒诞又称为怪诞,有很长的历史。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则是超理性基础上的产物,就艺术手法来讲,荒诞和“摹仿自然“相反,不是照搬生活,既不合逻辑,又不合常轨。
荒诞作为艺术手法比象征更具有联想的自由,它可以直接深入到现象的深处,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属性,即如人们所说的“寓真实于荒诞”、“荒诞中见严肃”。
现代主义艺术家认为,世界、人生都是荒诞的,没有意义的,现实中的一切都变形了,丑陋了。因此。他们在艺术实践中采用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主观与客观、现实与非现实混合在一起,描写荒谬的故事、塑造怪异形象、以荒诞不经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内容。
现代主义作家追求真实,但他们屏弃了严格按照现象世界的面貌来描摹的传统手法。形而上的真实是没有通常的形象的,于是荒诞就成了一种非形象的形象。
第四,反传统。
反对传统的创作方法,反对传统的表现形式,反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现代主义艺术家热衷于艺术技巧的实验与创新的结果。他们推崇艺术本体论,认为形式就是内容,追求“艺术的非人格化。”“时空倒置”、“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同时,“对语言、符号、图画、结构、风格技巧等因素格外重视,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流派
一、 超现实主义
20世纪从法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其前身是达达主义(Dadasm)“达达” 本是法国幼儿语言中的‘小马’,表示不知所云,毫无意义、无所谓之意。
文学特征:
第一, 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念的梦幻世界和无意识世界。
第二, 主张用纯精神的‘无意识书写’进行文学创作,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创作,作品艰涩难懂。
如英国人诗人休•戴维斯的一首诗:
它看来不象手指倒象破玻璃的羽毛
它看来不象可吃的东西倒象什么东西被吃掉
它看来不象空椅子倒象老妇在石碓上翻寻搜找
它看来不象手指倒象烂牙齿的羽毛
它看来不象左轮枪倒象一株旋花草
不准用你的脏手碰我们的朋友们
用你们的脏手去碰你们的烂货
去碰你们自己但不准碰我们的朋友们
二、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70年代盛行于美国,后波及西欧各地。1965年3月,美国作家费里德曼遍选了一部短篇小说集,收集了12个作家的作品,题为《黑色幽默》,由此而得名。一般认为,最重要的作家就是约瑟夫•海勒,于1961年发表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代表作。
“黑色幽默”是指一种荒诞的病态的幽默情趣,它是置身于阴暗、冷漠之中的无何奈何的自我嘲讽,也是面对绞刑架的威逼而产生的一种沮丧的滑稽的逗笑。
从文学历史看,辛辣的幽默感存在于自19世纪美国杰出的讽刺作家马克•吐温开始的美国文学传统中。但传统的幽默是伴随着生活情趣,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种手法。而“黑色幽默”则是在幽默之中表现出令人震惊的冷漠、恐惧和绝望。
创作手法非常独到,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黑色幽默”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是一些“反英雄”式的特殊人物。
第二,作品所选题材独特。比如《第二十二条军规》等,表面写战争,以二战为背景,实际上并不在意写战争,也非“战争小说‘,而是启迪人们,清楚地看到当今西方社会弱肉强食的背景。”黑色幽默“文学抛弃了”讲故事“的老一套,改用利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新方法。可以不受时空的制约,可以超越社会、超越道德、超越习俗。小说既无结构而言,也无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严密的结构。
20世纪最后十年里,后现代主义一再被用来描述某种思想范式、时尚风格或学术方法。被约集于这一名称之下的现象斑驳陆离,对其名称本身的溯源与界定也是五花八门。
后现代主义艺术,一些流行的见解认为后现代艺术追求大众化和商业成功,它放弃崇高,追求单纯的愉悦感;后现代艺术常常采用杂揉与拼接的手法,以表达自我、主体、本质的消解;还有,后现代艺术充满了平面感,在深度被消解后,后现代艺术已不需要解释,它只要求体验作品本身;而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和批量生产的长驱直入,“复制”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题之一,等等。
2024年2月13日发(作者:秋安卉)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它涉及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成为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
一、 历史与社会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是20世纪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又是20世纪欧美社会剧烈变化的艺术表述。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动荡不安。欧美的新科技改变了西方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现代科学与现代经济结合形成的强大的经济联合体中,“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西方人在精神上的焦虑加剧。”在不到30年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的生存稳定感遭到了破坏,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从文艺复兴以来,恢复古希腊的认识,人是有理性的,高唱人的赞歌)遭到了质疑。20世纪西方社会的现实,动摇了真、善、美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也怀疑,对未来深感焦虑和悲观。
卡夫卡(奥地利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做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
二、 哲学与心理学
从社会文化思想的角度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特别是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伯格森的直觉主义等,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方法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
德国哲学大师叔本华(1788——1860):唯意志论。世界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意志,是由不自觉而盲目的意志支配着的,人生永远受意志所驱使,追逐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欲望,因此人生必定充满着痛苦与不幸。人类历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场你死我活、永无休止的互相残杀。
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1900):19世纪末提出的“上帝死了”、“一切价值重估”的口号。“权力意志论”:以“权力意志”为中心,认为“超人哲学”中的“超人”即强者,是“权力意志”的化身,是世界的主宰;他以“权力意志”为坐标,提出“重新估价一切价值”,对一切传统的道德观念加以蔑视和否定;他的“权力意志”以反理性为前提的,认为现代文明的衰退是由于理性过于发达,因而损害了“权力意志”的创造力。总之,“权力意志”必须支配艺术,而艺术是其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艺术必须抛弃理论,“梦与醉”的世界才是真正的艺术世界。
法国哲学家伯格森:(1895-——1941)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宣扬一种反理性主义哲学——直觉主义。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即真正的“实在”,是一个非理性的精神过程,其本体为“生命的冲动”。它是宇宙的主宰和动力,客观存在的万物是其表象,也
是无规律可循的。因此,人们不能靠科学和理智去认识,只能通过“直觉”来把握。所谓“直觉”就是本能、下意识,一种不可言状的内心体验。现代主义所说的创作源于“生命的冲动”,或“苦闷的象征”。这种理论直接为“意识流”小说派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这种学说对现代主义作家广泛接受。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基础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现代心理学理论,实际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学。
奥地利弗洛伊德(1856——1939)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关于潜意识的理论,改变了人们以往所认为的“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的传统观念。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大体分为前后两期。在前期,他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清醒的,但却无力而非重要;无意识虽然是盲目的,但有力而重要,是核心。无意识又分为潜意识和前意识。潜意识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动机均出自于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在后期他又提出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层次的学说,即“本我”(无意识)、“自我”、“超我”(良心)。
他认定人是充满矛盾冲动的生物,其矛盾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人的本能欲望受道德、法律、理性良知等的制约。文艺创作并非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是被长期压抑的本能欲望的升华,是内心冲突的自我表现,是“白日做梦”。
学说影响——对潜意识、性本能的肯定,对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特别注意潜意识、无意识领域的开掘,热衷于在其作品中写梦魇、幻觉、象征、意识流,并对疯狂、神迷、变态心理等产生特殊的兴趣。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是多流派的文学思潮,其价值趋向和观念演变是多元和复杂的。各个流派都有着各自的主张,有着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特征。
在作品内容上,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偏重于对社会、对经济、对群体的批判,而是侧重于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文化批判。
在表现方法上,现代主义文学是以表现法代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再现法,更多地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挖掘人物深层、潜在的意识世界;善于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
在具体特征上,
一、 思想特征。
第一, 现代主义文学最突出的主题是描写现代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异化。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急剧变化,生活的机械化、电气化加快了生活节奏,由此人们的精神出现了危机,宗教信仰的明显削弱,西方世界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感觉严重地失去自我尊严和价值。
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主题。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从非理性的本体论哲学出发,表现出人丧失了固有的人类行为的准则,指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排斥、互相吞噬、互相残害的现象。比如表现主义小说家卡在其创作中绝大部分是表现小人物“孤独的体验和被排斥的悲怆”,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不可沟通的被悲哀。
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异化,在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整体与个体的尖锐对立。在科学化的西方现代社会里,个体在强大的社会群体面前无能为力,以致个性丧失。这就是社会对人的异化。社会力量无形之中束缚着人、制约着人。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比如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用一个极为荒诞的故事。主人公——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从艺术角度看是完全真实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人的异化。自然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尖锐对立的关系。大自然是恶的,造成了人类精神的虚无感和恐惧感。美国戏剧大师奥尼尔的《毛猿》,主人公杨克原以为自己是世界的动力、钢铁的主人,结果却成为了铁笼子里的一只“野毛猿”,靠伸手觅食垃圾箱内的低级动物。
二 艺术特征
第一, 象征。
象征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不是一般修辞学中的象征,而是一种观念和创作方法。1886年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中,在其宣言中写道:“象征主义的诗歌赐予观念以感情的外衣。”“一切具体的现象,仅仅作为感情的外衣,用来代表与观念的联系”。后期象征主义则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思想知觉化”的主张。即是说,用“知觉来表现思想”,“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思想找到它的“客观联系物”,使情绪找到它的“对应物”。现代主义作家们,反对、以联想、暗示、比喻、借代等手法表现人的思想情绪和发展变化。这种手法在诗歌中最常见,以后拓展到了小说和戏剧,甚至是影视。比如《等待戈多》,这里的戈多没有被明确交代。例如卡夫卡,故事背景是模糊的,主人公无名无性,是某种思想、观念、意志的代表,以此创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和统一的神话世界。
第二,意识流手法。
“意识流”一词源于美国哲学家威廉的《心理学原理》(1830)。他把人的意识比做“河”或“流”,认为人的意识是一条不断的流。现代主义作家在接受了伯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后,在创作中特别注重描写和展现了人的内心活动的潜意识、下意识活动,采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把直觉与幻觉、记忆与印象、现实与梦境、理智与错乱等完全糅合在一起,频繁使用“自由联想”的手法,使人物的意识活动更具有跳跃性和随意性,以“心理时间”取代“空间时间”,打破时空界限,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手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自然流动的状态。这种方法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更易于表现人物的变态心理。意识流小说家最为常见。
“她们从里希台地上谨慎地走下阶梯,助产士们,她们下到倾斜的海滩上,伸成八字形的脚松弛地陷入淤塞的沙子里。像我,像尔吉一样,朝我们强大的母亲走下来。头一个沉重地甩动着助产士的袋子,另一个的伞伸到了海滩上。获得了特许,出来痛痛快快玩一天。麦克凯布夫人,已故帕特克的遗孀,在布莱德街上,深深地
哀悼他。她那些姐妹中的一个把我尖叫着拖进生活。从虚中创造。她袋子里都是些什么?一次堕胎的产物,连同蜿蜒的脐带一起塞到红色的绒布里。连接过去的一切袋子,一切肉体的纠缠扭结的电线。那就是为什么和尚是神秘的。你要像神一样吗?照照你的肚脐吧。喂,我是肯西。请接伊甸园。A001
第三,荒诞性。
荒诞又称为怪诞,有很长的历史。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则是超理性基础上的产物,就艺术手法来讲,荒诞和“摹仿自然“相反,不是照搬生活,既不合逻辑,又不合常轨。
荒诞作为艺术手法比象征更具有联想的自由,它可以直接深入到现象的深处,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属性,即如人们所说的“寓真实于荒诞”、“荒诞中见严肃”。
现代主义艺术家认为,世界、人生都是荒诞的,没有意义的,现实中的一切都变形了,丑陋了。因此。他们在艺术实践中采用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主观与客观、现实与非现实混合在一起,描写荒谬的故事、塑造怪异形象、以荒诞不经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内容。
现代主义作家追求真实,但他们屏弃了严格按照现象世界的面貌来描摹的传统手法。形而上的真实是没有通常的形象的,于是荒诞就成了一种非形象的形象。
第四,反传统。
反对传统的创作方法,反对传统的表现形式,反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现代主义艺术家热衷于艺术技巧的实验与创新的结果。他们推崇艺术本体论,认为形式就是内容,追求“艺术的非人格化。”“时空倒置”、“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同时,“对语言、符号、图画、结构、风格技巧等因素格外重视,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流派
一、 超现实主义
20世纪从法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其前身是达达主义(Dadasm)“达达” 本是法国幼儿语言中的‘小马’,表示不知所云,毫无意义、无所谓之意。
文学特征:
第一, 强调表现超现实、超理念的梦幻世界和无意识世界。
第二, 主张用纯精神的‘无意识书写’进行文学创作,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创作,作品艰涩难懂。
如英国人诗人休•戴维斯的一首诗:
它看来不象手指倒象破玻璃的羽毛
它看来不象可吃的东西倒象什么东西被吃掉
它看来不象空椅子倒象老妇在石碓上翻寻搜找
它看来不象手指倒象烂牙齿的羽毛
它看来不象左轮枪倒象一株旋花草
不准用你的脏手碰我们的朋友们
用你们的脏手去碰你们的烂货
去碰你们自己但不准碰我们的朋友们
二、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70年代盛行于美国,后波及西欧各地。1965年3月,美国作家费里德曼遍选了一部短篇小说集,收集了12个作家的作品,题为《黑色幽默》,由此而得名。一般认为,最重要的作家就是约瑟夫•海勒,于1961年发表的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代表作。
“黑色幽默”是指一种荒诞的病态的幽默情趣,它是置身于阴暗、冷漠之中的无何奈何的自我嘲讽,也是面对绞刑架的威逼而产生的一种沮丧的滑稽的逗笑。
从文学历史看,辛辣的幽默感存在于自19世纪美国杰出的讽刺作家马克•吐温开始的美国文学传统中。但传统的幽默是伴随着生活情趣,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种手法。而“黑色幽默”则是在幽默之中表现出令人震惊的冷漠、恐惧和绝望。
创作手法非常独到,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黑色幽默”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都是一些“反英雄”式的特殊人物。
第二,作品所选题材独特。比如《第二十二条军规》等,表面写战争,以二战为背景,实际上并不在意写战争,也非“战争小说‘,而是启迪人们,清楚地看到当今西方社会弱肉强食的背景。”黑色幽默“文学抛弃了”讲故事“的老一套,改用利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新方法。可以不受时空的制约,可以超越社会、超越道德、超越习俗。小说既无结构而言,也无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严密的结构。
20世纪最后十年里,后现代主义一再被用来描述某种思想范式、时尚风格或学术方法。被约集于这一名称之下的现象斑驳陆离,对其名称本身的溯源与界定也是五花八门。
后现代主义艺术,一些流行的见解认为后现代艺术追求大众化和商业成功,它放弃崇高,追求单纯的愉悦感;后现代艺术常常采用杂揉与拼接的手法,以表达自我、主体、本质的消解;还有,后现代艺术充满了平面感,在深度被消解后,后现代艺术已不需要解释,它只要求体验作品本身;而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和批量生产的长驱直入,“复制”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主题之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