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成本管理利润敏感性分析

IT圈 admin 37浏览 0评论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井嘉玉)

成本管理利润敏感性分析

五、利润敏感性分析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1.敏感系数的计算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教材例8-8】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计划年度内有关数据预测如下:销售量100000件,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增长了10%,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解析】

预计的目标利润=(30-20)×100000-200000=800000(元)

(1)销售量的敏感程度

销售量=100000×(1+10%)=110000(件)

利润=(30-20)×110000-200000=900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900000-800000)/800000=12.5%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12.5%/10%=1.25。

【提示】

对销售量进行敏感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经营杠杆现象,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其实就是经营杠杆系数。

(2)销售单价的敏感程度

单价=30×(1+10%)=33(元)

利润=(33-20)×100000-200000=1100000(元)

利润变化的百分比=(1100000-800000)/800000=37.5%

单价的敏感系数=37.5%/10%=3.75

(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

单位变动成本=20×(1+10%)=22(元)

利润=(30-22)×100000-200000=600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600000-800000)/800000=-25%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25%/10%=-2.5

(4)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

固定成本=200000×(1+10%)=220000(元)

利润=(30-20)×100000-220000=780000(元)

利润变化的百分比=(780000-800000)/800000=-2.5%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2.5%/10%=-0.25

这说明固定成本每上升1%,利润将减少0.25%。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2元,2014年销售量为40万件,利润为50万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是

( )。(2015年)

A.0.60

B.0.80

C.1.25

D.1.60

【答案】D

【解析】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利润=40×2-50=30(万元)。假设销量上升10%,变化后的销售量=40×(1+10%)=44(万元),变化后的利润=44×2-30=58(万元),利润变化的百分比=(58-50)/50=16%,销售量的敏感系数=16%/10%=1.6,所以,选项D正确。

或:销售量的敏感系数=DOL=40*2/50=1.6

【例题•2017年•计算题(节选)】 丙公司是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只生产C型轿车,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C型轿车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000辆。2016年C型轿车销售量为50000辆,销售单价为15万元。公司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675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1万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2017年该公司将继续维持原有产能规模,且成本性态不变。

资料二:预计2017年C型轿车的销售量为50000辆,公司目标是息税前利润比2016年增长9%。

资料三:2017年某跨国公司来国内拓展汽车租赁业务,向丙公司提出以每辆12.5万元价格购买500辆C型轿车。假设接受该订单不冲击原有市场。

要求:

(1)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下列指标,①2017年目标税前利润;②2017年C型轿车的目标销售单价;③2017年目标销售单价与2016年单价相比的增长率。

(2)根据要求(1)的计算结果和资料二,计算C型轿车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判断公司是否应该接受这个特殊订单,并说明理由。(后面讲)

【答案】

(1)①2016年税前利润=50000×15×(1-5%)-50000×11-67500=95000(万元)

2017年目标税前利润=95000×(1+9%)=103550(万元)

②设2017年C型轿车的目标销售单价为P,则:

50000×P×(1-5%)-50000×11-67500=103550

解得:P=(103550+67500+50000×11)/[50000×(1-5%)]=15.18(万元)

③2017年目标销售单价与2016年单价相比的增长率=(15.18-15)/15×100%=1.2%

(2)C型轿车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9%/1.2%=7.5

(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对各因素允许升降幅度的分析,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

【例题·单选题】已知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为2,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不亏损,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为( )。

A.50%

B.100%

C.25%

D.40%

【答案】A

【解析】利润变动率/单价变动率=2,为确保企业不亏损,利润最低为0,利润变动率=-100%,则,单价变动率=-100%/2=-50%。

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总的原则:利用本量利的基本模型,找到利润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教材例8-9】某公司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150000元,而新的生产线的价格为300000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50元/件。有关数据如表8-5所示。分析过程如表8-6所示。

表8-5 数据资料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假设只包括折旧)

年销售费用

固定部分

变动部分

原来生产线

15

12

10

30000

10000

5

10000

新生产线

15

10

10

60000

年管理费用(假设全部为固定费用)

【补充要求】

(1)计算两种生产线下的保本点销量。

(2)计算两种生产线利润相同时的销量水平,并判断如何进行决策。

表8-6 计算分析过程

项目

单位产品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年固定成本

保本点

原来生产线

50

15+12+10+5=42

8

30000+10000+10000=50000

6250

新生产线

50

15+10+10+5=40

10

60000+10000+10000=80000

8000

假设年产销量为X,则两种生产方式下的年利润分别为:

原来生产线利润=8X-50000

新生产线利润=10X-80000

有8X-50000=10X-80000,得到X=15000。

当年产销量为15000件时,使用两种生产线的年利润相等;

当年产销量低于15000件时,采用原来的生产线所获得利润较多;

当年产销量高于15000件时,采用新的生产线所获得的利润较多。

【教材例8-10】沿用[例8-9]的资料,假设该公司通过对产销量的估计决定采用新的生产线。并对原有产品进行了研发,开发出新产品A和新产品B。原有产品的产销量为20000件。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投产新产品A,A产品将达到9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20%;

方案二:投产新产品B,B产品将达到4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15%;

方案三:A、B两种新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产销量将分别为10000件和2000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50%。

另外,投产新产品B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生产设备,这将导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10000元。其他相关资料如表8-7所示。

表8-7 企业成本计算表

项目

年销售量

售价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年固定成本

原有产品

20000

50

40

10

80000

新产品A

9000

60

45

15

-

新产品B

4000

75

50

25

10000

补充要求: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并判断

应采用哪种方案。

【解析】(1)总额法

只生产原有老产品的利润=(50-40)×20000-80000=120000(元)。

方案一

年销售量

新产品A

新产品A9000件+老产品销量减少20%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

A单位边际贡献=15

老单位边际贡献=10

9000×15+20000×(1-20%)×10=295000

80000

215000

方案1: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215000-120000=95000(元)。

方案二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税前利润

新产品B

新产品B4000件+老产品销量减少15%

B单位边际贡献=25

老单位边际贡献=10

4000×25+20000×(1-15%)×10=270000

80000+10000=90000

180000

方案2: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180000-120000=60000(元)。

方案三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税前利润

新产品A+B

新产品A10000件+新产品B2000件+老产品销量减少50%

A单位边际贡献=15

B单位边际贡献=25

老单位边际贡献=10

10000×15+2000×25+20000×(1-50%)×10=300000

80000+10000=90000

210000

方案3: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210000-120000=90000(元)。

(2)差量分析法

表8-8 计算分析过程(差量分析法)

项目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增加的固定成本

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

(2)差量分析法

表8-8 计算分析过程(教材做法)

项目 投产新产品A 投产新产品B

投产新产品A和B(视为联合单位,A和B的比为5∶1)

投产新产品A

9000

15

135000

20000×10×20%=40000

0

95000

投产新产品B

4000

25

100000

20000×10×

15%=30000

10000

60000

投产新产品A和B

A的10000件,B的2000件

A=15,B=25

200000

20000×10×50%=100000

10000

90000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增加的固定成本

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

9000

15

135000

20000×10×20%=40000

0

95000

4000

25

100000

20000×10×

15%=30000

10000

60000

2000

100

200000

20000×10×50%=100000

10000

90000

由表8-8可知,只投产新产品A带来的利润较多,因此,该公司应选择投产A产品。

2024年2月19日发(作者:井嘉玉)

成本管理利润敏感性分析

五、利润敏感性分析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1.敏感系数的计算

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

【教材例8-8】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计划年度内有关数据预测如下:销售量100000件,单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200000元。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增长了10%,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解析】

预计的目标利润=(30-20)×100000-200000=800000(元)

(1)销售量的敏感程度

销售量=100000×(1+10%)=110000(件)

利润=(30-20)×110000-200000=900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900000-800000)/800000=12.5%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12.5%/10%=1.25。

【提示】

对销售量进行敏感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经营杠杆现象,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其实就是经营杠杆系数。

(2)销售单价的敏感程度

单价=30×(1+10%)=33(元)

利润=(33-20)×100000-200000=1100000(元)

利润变化的百分比=(1100000-800000)/800000=37.5%

单价的敏感系数=37.5%/10%=3.75

(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

单位变动成本=20×(1+10%)=22(元)

利润=(30-22)×100000-200000=600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600000-800000)/800000=-25%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25%/10%=-2.5

(4)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

固定成本=200000×(1+10%)=220000(元)

利润=(30-20)×100000-220000=780000(元)

利润变化的百分比=(780000-800000)/800000=-2.5%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2.5%/10%=-0.25

这说明固定成本每上升1%,利润将减少0.25%。

【例题·单选题】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2元,2014年销售量为40万件,利润为50万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是

( )。(2015年)

A.0.60

B.0.80

C.1.25

D.1.60

【答案】D

【解析】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利润=40×2-50=30(万元)。假设销量上升10%,变化后的销售量=40×(1+10%)=44(万元),变化后的利润=44×2-30=58(万元),利润变化的百分比=(58-50)/50=16%,销售量的敏感系数=16%/10%=1.6,所以,选项D正确。

或:销售量的敏感系数=DOL=40*2/50=1.6

【例题•2017年•计算题(节选)】 丙公司是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只生产C型轿车,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C型轿车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000辆。2016年C型轿车销售量为50000辆,销售单价为15万元。公司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675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1万元,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假设不考虑其他税费。2017年该公司将继续维持原有产能规模,且成本性态不变。

资料二:预计2017年C型轿车的销售量为50000辆,公司目标是息税前利润比2016年增长9%。

资料三:2017年某跨国公司来国内拓展汽车租赁业务,向丙公司提出以每辆12.5万元价格购买500辆C型轿车。假设接受该订单不冲击原有市场。

要求:

(1)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下列指标,①2017年目标税前利润;②2017年C型轿车的目标销售单价;③2017年目标销售单价与2016年单价相比的增长率。

(2)根据要求(1)的计算结果和资料二,计算C型轿车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3)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判断公司是否应该接受这个特殊订单,并说明理由。(后面讲)

【答案】

(1)①2016年税前利润=50000×15×(1-5%)-50000×11-67500=95000(万元)

2017年目标税前利润=95000×(1+9%)=103550(万元)

②设2017年C型轿车的目标销售单价为P,则:

50000×P×(1-5%)-50000×11-67500=103550

解得:P=(103550+67500+50000×11)/[50000×(1-5%)]=15.18(万元)

③2017年目标销售单价与2016年单价相比的增长率=(15.18-15)/15×100%=1.2%

(2)C型轿车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9%/1.2%=7.5

(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对各因素允许升降幅度的分析,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在计算上表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

【例题·单选题】已知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为2,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不亏损,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为( )。

A.50%

B.100%

C.25%

D.40%

【答案】A

【解析】利润变动率/单价变动率=2,为确保企业不亏损,利润最低为0,利润变动率=-100%,则,单价变动率=-100%/2=-50%。

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总的原则:利用本量利的基本模型,找到利润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教材例8-9】某公司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可以选择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150000元,而新的生产线的价格为300000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50元/件。有关数据如表8-5所示。分析过程如表8-6所示。

表8-5 数据资料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假设只包括折旧)

年销售费用

固定部分

变动部分

原来生产线

15

12

10

30000

10000

5

10000

新生产线

15

10

10

60000

年管理费用(假设全部为固定费用)

【补充要求】

(1)计算两种生产线下的保本点销量。

(2)计算两种生产线利润相同时的销量水平,并判断如何进行决策。

表8-6 计算分析过程

项目

单位产品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年固定成本

保本点

原来生产线

50

15+12+10+5=42

8

30000+10000+10000=50000

6250

新生产线

50

15+10+10+5=40

10

60000+10000+10000=80000

8000

假设年产销量为X,则两种生产方式下的年利润分别为:

原来生产线利润=8X-50000

新生产线利润=10X-80000

有8X-50000=10X-80000,得到X=15000。

当年产销量为15000件时,使用两种生产线的年利润相等;

当年产销量低于15000件时,采用原来的生产线所获得利润较多;

当年产销量高于15000件时,采用新的生产线所获得的利润较多。

【教材例8-10】沿用[例8-9]的资料,假设该公司通过对产销量的估计决定采用新的生产线。并对原有产品进行了研发,开发出新产品A和新产品B。原有产品的产销量为20000件。企业面临投产决策,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投产新产品A,A产品将达到9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20%;

方案二:投产新产品B,B产品将达到4000件的产销量,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15%;

方案三:A、B两种新产品一起投产,由于相互之间的影响,产销量将分别为10000件和2000件,并使原有产品的产销量减少50%。

另外,投产新产品B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生产设备,这将导致每年的固定成本增加10000元。其他相关资料如表8-7所示。

表8-7 企业成本计算表

项目

年销售量

售价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年固定成本

原有产品

20000

50

40

10

80000

新产品A

9000

60

45

15

-

新产品B

4000

75

50

25

10000

补充要求: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并判断

应采用哪种方案。

【解析】(1)总额法

只生产原有老产品的利润=(50-40)×20000-80000=120000(元)。

方案一

年销售量

新产品A

新产品A9000件+老产品销量减少20%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

A单位边际贡献=15

老单位边际贡献=10

9000×15+20000×(1-20%)×10=295000

80000

215000

方案1: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215000-120000=95000(元)。

方案二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税前利润

新产品B

新产品B4000件+老产品销量减少15%

B单位边际贡献=25

老单位边际贡献=10

4000×25+20000×(1-15%)×10=270000

80000+10000=90000

180000

方案2: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180000-120000=60000(元)。

方案三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

税前利润

新产品A+B

新产品A10000件+新产品B2000件+老产品销量减少50%

A单位边际贡献=15

B单位边际贡献=25

老单位边际贡献=10

10000×15+2000×25+20000×(1-50%)×10=300000

80000+10000=90000

210000

方案3: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210000-120000=90000(元)。

(2)差量分析法

表8-8 计算分析过程(差量分析法)

项目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增加的固定成本

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

(2)差量分析法

表8-8 计算分析过程(教材做法)

项目 投产新产品A 投产新产品B

投产新产品A和B(视为联合单位,A和B的比为5∶1)

投产新产品A

9000

15

135000

20000×10×20%=40000

0

95000

投产新产品B

4000

25

100000

20000×10×

15%=30000

10000

60000

投产新产品A和B

A的10000件,B的2000件

A=15,B=25

200000

20000×10×50%=100000

10000

90000

年销售量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

原有产品减产损失

增加的固定成本

投产新产品增加的税前利润

9000

15

135000

20000×10×20%=40000

0

95000

4000

25

100000

20000×10×

15%=30000

10000

60000

2000

100

200000

20000×10×50%=100000

10000

90000

由表8-8可知,只投产新产品A带来的利润较多,因此,该公司应选择投产A产品。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