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燕清舒)
杭州市河流纵横,湖荡密布,平原地区水网密度约达每平方公 里10公里。水资源量和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航运、发电、灌溉、 排水、旅游、淡水养殖、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之利,对杭州市经 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水系
杭州市主要河流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运河等,它们分属于 钱塘江、太湖两大水系。
一、钱塘江水系
(一)钱塘江干流
钱塘江(旧称浙江)为浙江省最大河流,是中国的名川之一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的主峰 六股尖(海拔1 6
2 9 . 8米)的东坡(一说钱塘江源出浙、皖、
赣边境的莲花尖),开始形成水流 的标高为海拔1 3 5 0米。源
头为冯村河,河水由西南向东北流动,沿率水、新安江、桐江、 富春江、钱塘江,在河口(海盐澉浦长山东南嘴与慈溪西三闸的 连线处)注入杭州湾,全长6 0 5公里。钱塘江流域面积4 8 8 8 7平方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内的占4 2 2 6 5平方公里,分布
于杭州、衢州、金华、绍兴、丽水等市(地区),共计2 6个县
(市)。钱塘江流经杭州市的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 余杭6县及杭州市区,在市内的流域面积约1 3 2 2 7平方公里,
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 0%,其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水域面积的84%。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 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
1.新安江。其上游为安徽省境内的率水,至歙县始称新安江。
新安江由街口镇流入浙江省淳安境内,至建德梅城与兰江汇合后 连接桐江。新安江旧名徽港、青溪、歙港,流域面积为1104
7平方公里,主流长3 6 5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内的流域面积为
5 7 18平方公里,河段长12 8公里。
2
.桐江。上起梅城,下至桐庐镇,连接富春江,河段长3 6
公里。其中梅城以下乌石滩至桐庐南泷口称七里泷,这里原先江 面狭窄,两岸峻峭,水深流急。1 9 6 8年在七里泷峡谷口建成
富春江水电站水库,正常高水位2 3米,相应库容
4.4亿立方米,
水域面积5 6平方公里。水库蓄水后七里泷江宽流缓,桐江部分
河道也成了富春江水库库区。
3
.富春江。上起桐庐镇,接桐江,下经富阳城关,至萧山闻
堰附近,纳浦阳江,连接钱塘江。河段长6 8公里。
感潮河流,富春江水电站大坝以下河段受潮汐影响。
富春江是条
它在桐庐和
因河宽水缓,河 富阳境内宽度分别为350〜800米、400〜900米, 底砂砾不断淤积,多漫滩和江心洲。
4.钱塘江。为闻堰以下的河段,水流经过杭州市区至澉浦注
入杭州湾,河长12 8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7 4公里。河口
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 0公里,至钱塘
江口缩小到2 0公 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
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
度向上抬起,至沧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
. 5公里。河床
以1 . 5
/
1 0 0 0 0的坡
. 6
/
1 0 0 0 0的倒
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 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江道多变
,民国时,其
宽度钱江大桥处1 . 2公里,西兴码头2 .05公里,七堡3 . 5公
里,盐官11公里。1 9 6 8〜1 9 8 5年两岸围垦滩涂,缩狭
江道,其宽度在钱江大桥1 . 0公里,西兴码头1 . 5公里,七堡1 .
5公里,仓前1 . 7公里,盐官2 . 5公里,八堡8公里,使杭州
至盐官段江道基本稳定。因河口河床沙坎较高,小潮汛时3 0 0
吨级以上船需要候潮方能出海。北岸经三堡船闸(
3 0 0吨级),
可沟通大运河;经七堡船闸,可沟通上塘河。
(二)钱塘江支流
1
.武强溪。源于安徽休宁县璜尖。流经淳安余家、中洲、汾 口,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4 2 0平方公里,其中在淳安的
面积2 2 1平方公里,主流长4 1公里,水位落差6 4 2米,平
均坡降16. 4%。,属山溪性河流。
2
.枫林港。源于淳安、衢县、常山、开化四县交界的千里岗
主峰磨心尖,由白马溪、铜山溪两支溪流汇合而成。
大墅镇后,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2 9
公里,落差7 4 2米,属山溪性河流。
枫林港流经
2平方公里,主流长4 83
.进贤溪。又名东源港,源于淳安大岭塔,它由富强溪(瑶 山溪)和梅川(秋源溪)在临岐大桥以上地段汇合,后注入新安
江水库。临岐大桥以上的流域面积3 9 7平方公里,其中富强溪
流域面积2 0 3平方公里,主流长4 9公里;梅川流域面积19
4平方公里,主流长3 6 . 6公里。
4
.云源港。源于淳 安严家乡与安徽歙县交界的搁船尖,水流
向南,经过严家、王阜、郑中等乡,在宋 村乡注入新安江水库。
流域面积2 4 9平方公里,主流长6 1公里,落差7 4 2米。
5
.寿昌溪。源于建德长林乡大坑源村,水流经过上马、大同 与劳村溪汇合,至航头乡颜公桥纳小江溪、乌龙溪,至寿昌镇宋 公桥有童家溪汇入,至黄泥墩与甘溪合并后于罗桐埠注入新安江。
流域面积6 9 1平方公里,主流长6 4公里,流域植被复盖较差、
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期江水黄浊。
6.兰江。为钱塘江最大支流(一说衢江、兰江为钱塘江干流)。
源于安徽省休宁县青芝埭尖的北坡,上源称马金溪,下接常山港, 与江山港汇合后称衢江,沿途接纳乌溪江、芝溪、灵山港等溪流, 至兰溪与金华江汇合后称兰江,自南向北流,至建德三河乡入杭 州市境,经麻车、大洋、洋尾、南峰,在梅城与新安江汇合。兰 江流域面积1 9 3 5 0平方公里,主流长3 0 0公里,其中在建
德的流域面积4 19平方公里,河段长2 3 . 5公里。
7.
分水江。从临安紫水乡紫溪村上溯有昌化溪、天目溪两支
源流。昌化溪为主源,发源于安徽绩溪县荆州之西饭蒸尖,海拔
1 3 4 9米,在新桥乡西舍坞之西流入临安境内,经过新桥、呼
日鱼跳、至咙岗接纳颊口来水,再经过昌化、河桥等乡(镇), 到紫溪汇合天目溪(浮溪)。主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143
0平方公里,其中在临安境内面积1 3 7 6平方公里。天目溪发
源西天目山,流经绍鲁、於潜、堰口、塔山、紫水等乡镇,主流 长5 7公里,流域面积7 8 8平方公里。昌化溪与天目溪汇合后
的河段称之为分水江。分水江在印渚乡贺州村进入桐庐境内,经 过分水、横村等地,沿途接纳后溪、前溪等支流来水,至桐庐镇
入富春江。分水江干流长16 5公里,流域面积3 4 3 0平方公
里。河道曲折、滩多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 点,水力资源丰富。分水江一度为桐庐镇、分水、於潜、昌化水 路运输要道,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1 9 6 9年7月5日特
大洪水后,河床抬高,除桐庐镇至横村尚通舟楫之外,其余河段 已不能通航。
8.
渌渚江。发源于临安皇天坪。上游称葛溪,水流经万市桥、
三溪口,至岩石岭折向东南;流经胥口,至元村纳湘溪,至新登 镇双江口,与松溪汇合,最后至新浦乡港东村注入富春江。主流 长5 1公里,流域面积7 4 5平方公里。1 9 7 8年在葛溪中游
建成岩石岭水库(集水面积3 2 9平方公里),总库容4 5 2 0
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 13 3万立方米。
9
.壶源江。发源于浦江县天岭岩北麓,在瓦檐山东边流入桐 庐新合乡后曲折北流、经引坑、高峰、坑口至雅坊,进入诸暨县 境内,尔后又流入富阳境内,经场口、在青江口注入富春江。主 流长8 3公里,流域面积8 4 8平方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境内河
长3 9公里,流域面积2 9 3平方公里。沿途多低山丘陵,河道
滩多流急,属山溪性河流。
1 0
.浦阳江。发源于浦江县西部花桥乡天岭岩南麓,流经
浦江、诸暨等地,至金浦桥进入萧山境内,再经过尖山、临浦、 义桥,直至闻堰小砾山附近注入富春江。主流长15 1公里,流
域面积3 4 3 1平方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的河流长度3 2 . 5公
里,流域面积3 5 1 . 7平方公里。沿途接纳大陈江、开化江、五
泄江、枫桥江、凰桐江、永兴河等支流来水,下游河道受潮汐影
响。河面宽12 0〜2 0 0米,水深2 . 5〜5米,常年水位5 .
5〜6米,可通小型客轮。浦阳江下游(在萧山境内)右岸建有
临浦峙山闸、新坝闸、茅山闸,以流量4 0立方米每秒把江水引
入萧绍平原河网,船只也可通过峙山闸进入绍兴地区。
(三)新安江水库
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为建设新安江 发电站而造成的大型水库,也是杭州市面积最大的水体。
建库前,新安江从安徽屯溪方向进入淳安盆地,与东来的东溪 港、进贤溪及南来的遂安港会合,至港口,出铜官峡。在铜官峡 上游,新安江曲折奔流于群山之间,由于河床坡降很大,江水落 差节节增加,从屯溪到铜官峡2 0
0公里之间,天然落差达10 0米。
库区构造线呈北东向,有马金复背斜轴线、印渚埠一一开化等 断裂通过,山脊线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库区地貌多为侵蚀剥 蚀低山丘陵、喀斯特丘陵,少部分为河谷平原。库底与库床绝大 部分为古生界致密不透水岩层,少部分为半致密或粘结的不透水 与微透水岩层,局部有不透水的岩浆岩侵入体,它们的出露标高 均大于设计回水标高。库区水土保持良好,历年平均含沙量仅0
2 4 8公斤/立方米,冲积和淤积都不严重。具备比较好的水文
和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大坝坝址铜官峡。铜官峡全长
800米,两岸标高海拔各3 0 0米,峡谷河床标高海拔2 0〜2 2米,下部陡峻,坡角3 0°〜4 0
°,峡谷枯水期宽 约18 0米。左岸岩性为唐家坞石
英砂岩(S3t
),右岸为西湖组石英砂岩(D3X),河床大部分为
唐家坞砂岩,抗压强度可达1 5 0 X 10牛顿/米,摩擦系数0 .
626 0,河底无风化层,河床也无多大的断裂破裂带。坝址基础稳
固。
水库大坝设计高度10 5米(海拔115米),于1 9 5 7年
破土动工,
1 9 5 9年9月水库建成开始蓄水。水库面积为5 8 0
平方公里,
总库容2 16 . 2 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0 2 . 6 6
亿立方米。
在正常高水位海拔10 8米时(黄海),库容17 8. 4
亿立方米。
控制的流域面积约1 0 4 4 2平方公里
。
(四)萧绍平原河网
萧绍平原河网位于钱塘江右岸,河网水量靠钱塘江补给,主
要河流和湖泊有萧绍运河、西小江、南门江、湘湖、白马湖等。
1
.萧绍运河。又称浙东运河、杭甬运河。该河西起萧山西兴 镇,流经城北、城厢、裘江、城东、螺山、衙前等7个乡(镇), 然后进入绍兴境内,经钱清、柯桥、绍兴市区,抵达曹娥江,全
长7 8. 5公里,其中萧山境内2 1 . 6公里,河宽3 0米,萧山站
常年水位5.73米,最高水位6.96米(1962年9月6日),
般水深1 . 5〜2 . 0米,萧绍运河与湘湖、西小江、小砾山输
水河道相连,北与北塘河交接。钱塘江有船闸沟通萧绍运河,杭 绍之间可通40吨级船只。
2
.西小江。原为浦阳江古道,自临浦麻溪坝起,流经通济、 所前、来苏、裘江、新塘、衙前等乡(镇)后,进入绍兴境内,
至钱清,汇合萧绍运河,全长7 2 . 2 6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长
,白鹿塘到钱清段宽6 33公里。西小江白鹿塘以上段宽30米
0~80
米。
3
.南门江。起自萧山城厢镇苏家潭,经小南门与西河相连, 往西南至白鹿塘与西小江汇合,流域面积16 0平方公里,长度
9. 5公里。南门江分两支:一支由白鹿塘延伸到临浦西北,出峙
山闸沟通浦阳江;另一支至义桥新坝闸通浦阳江。南门江白鹿塘 至临浦段宽3 0米,其余江面宽6 0米左右。
4
.湘湖。宋政和二年(1 112),萧山县令杨时废低田,
开湘湖,灌九乡农田14万亩。湘湖建成后,屡屡发生废湖(复 田)与保湖之争。1 9 8 5年湘湖水域面积仅存1 4 0 6亩,基
本上成为从闻堰东汪村至城厢镇西及东汪村至石岩村的两条面宽
3 0〜5 0米的河道,一般水深2
万立方米。
~2 . 5米,正常蓄水量2 4 2
5
.白马湖。位于越王城山之西北,与湘湖一山之隔,分东、 西两湖,水面积1 7 2 0亩,其中东湖7 2 0亩,西湖10 0 0
亩,白马湖水深1〜3米,最大蓄水量3 0 0万立方米,正常蓄
水量14 0万立方米。
二、太湖水系
主要河流为东苕溪、京杭运河,水流汇向太湖,最后纳入长江。
(一)东苕溪
位于杭州市西北部,早时沿岸多生芦苇,入秋芦花飞扬,故
以“
苕”名,其下游地处杭嘉湖平原。干流长14 3公里,其中
在杭州市境内9 6公里。流域面积(湖州以上)2 2 6 7平方公
里,流域内山地丘陵占8 3 . 4%。
东苕溪上游由南、中、北苕溪组成。
1
.南苕溪。为东苕溪主源,发源于天目山南麓临安临目马尖
岗,自西向东流,经横溪、临安镇、青山、余杭镇等地后折向北 去到瓶窑,在瓶窑附近接纳中苕溪、北苕溪之水,汇成东苕溪。
南苕溪主流长7 6公里,流域面积1 4 2 0平方公里。
2
.中苕溪。发源于临安石门乡与安吉县交界之青草湾岗,流 经石门、高虹、横畈、长乐等乡镇,至U瓶窑上游下木桥附近流入 东苕溪,主流长5 0公里,流域面积2 4 7平方公里。
3
.北苕溪。发源于安吉县山川乡石门山,经双溪、潘板、北 湖、到瓶窑龙舌嘴流入东苕溪,主流长4 5公里,流域面积3 2 8平方公里。
东苕溪从瓶窑起,经过安溪、獐山,到德清连接导流港,北上 湖州,与西苕溪汇合后注入太湖。东苕溪上游各河流均属山溪性 河流,源短流急,一遇暴雨,洪水翻腾而下;而中游河床狭窄, 当南、中、北苕溪洪水骤至,容易溃堤成灾;下游河道坡降较小, 又受太湖洪水顶托,泄水不畅,有时逼东苕溪洪水侵入杭嘉湖东 部平原,使平原有洪涝之虞。早在东汉和唐代,余杭、瓶窑曾建 有南湖和北湖两个滞洪区。1964年东苕溪上游建成青山水库,
总库容2 . 15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 8 5 0万立方米,使水流得
到有效调控。余杭镇石门桥至德清河段右岸建有西险大塘,是保 护杭州市区的防洪屏障。沿塘建有余杭、化湾、安溪、奉口等闸 门和上牵埠船闸,与运河水系相连。1 9 5 9年兴建东苕溪导流
港工程,洪水期东苕溪来水经导流港及德清等水闸分别泄入太湖 和杭嘉湖平原;枯水期,通过导流港倒引太湖之水,水流可上溯 到东苕溪上游瓶窑以上。
(二)京杭运河
又称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钱塘江五大河流。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 内流域面积7 2 6 . 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
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 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枯水时, 水源由太湖补给。
1
.京杭运河干流
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 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 桥、义桥、武林头
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杭申甲线。由塘栖向东经博陆镇东边出余杭县境,再经过桐乡 县崇福、嘉兴市向东北流入江苏省吴江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4
9 . 2 1公里。杭申甲线为运河古道,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
6 0吨级。
杭申乙线。由塘栖向北经邵家村进入德清县,通往上海及长
江沿岸各城市。杭申乙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3 9
宽6 0~70米,通航高水位
4.2 5米,低水位2 . 4
能力为拖带船1 0X10 0吨级。
. 7 8公里,河道
0米,通航
2
.京杭运河支流
京杭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余杭塘河、
西塘河、
良渚港、中塘河、东塘河、郁宅港、獐山港等。
京杭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中华桥港、鸭栏港、
横泾港、
康桥新河、新河(杭钢进水河)、瓜山桥港、登云桥港等。
(三)西湖
杭州西湖风景优美闻名于世。二十世纪初以来有许多专家、学 者研究过西湖的成因问题。
西湖湖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①西湖处在杭州复向斜轴部北 东倾伏端的丁家山组砂页岩分布区,湖盆原是砂页岩被剥蚀后留 下的长条状构造盆地,后因黄尖组熔结凝灰岩的填充,盆底显得 浅平。②西湖底部基岩大部分岩性与宝石山一一葛岭的一致,原 始湖盆实则是以六公园为中心的破火山口发展起来的陷落盆地。
西湖何以积水成为湖泊,先后有多种认识,二十年代竺可桢以为 西湖原属礁湖,但“西湖若无人工浚掘,一定受天然淘汰”。章 鸿钊以为,西湖成因一为潮力所向、积成湖堤,二为水位变迁, 维持湖命,西湖始于汉代,当时湖面的涨落,受潮汐控制。到五 十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湖所在地原为海湾,海水可直拍灵 隐诸山,而其南北各有一海岬,南边为吴山、紫阳山、北边为宝 石山,两海岬前端在沿岸流作用下产生湾口沙洲,两个沙洲延伸、
交接,其内侧形成与大海隔绝的 潟湖,即为原始的西湖,现在的 杭州城区就是当时的湾口沙洲。至爪十年代又有一种观点认为, 西湖前身并不是一个典型的 潟湖,根据钻孔资料这个湾口沙洲并 不存在,而是钱塘江挟带泥沙先在今市区鼓楼至浙江省体育馆一 线形成边滩,进而形成潮间浅滩、潮上带,最后形成排水洼地, 西湖才有天然湖泊的雏形,后经历代疏浚和治理,转变为人工湖。
西湖南北长3 .3公里,东西宽2 . 8公里,周长15公里,面
积6 . 0 3平方公里。 除去湖中小岛、长堤、孤丘,水面积约5
6 6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约1 . 5 5米,最深处2 . 8 0米,
控制常水位7 .15米黄海,相应蓄水量9 2 3万立方米。湖水可
经圣塘闸(最大泄流量2 0立方米/秒),排向古新河,至左家
桥流入京杭运河。西湖流域面积2 7 . 2 5平方公里,由金沙涧(长
6公里,流域面积8 . 8平方公里)、龙泓涧(长3 . 4公里,流
域面积4 . 5平方公里)、长桥溪以及环湖零星低丘的来水补给。
西湖引水工程建成后,由钱塘江边闸口泵站通过管渠穿越玉皇山、 九曜山的输水隧道(全长3 13 7米),可每日输送3 0万吨钱
塘江水量补给西湖。
(四)杭州市区河道
古代杭州城内河道众多,纵横交错。由于历史久远及人为因
素,市区河道变迁甚大,原来的市河、茅山河、里横河等今已湮
废,浣纱河、横河等河道在
坑道。
现存的市区主要河道有中河、东河、贴沙河、古新河等。
中河。南北纵贯杭州城区中部,唐代称沙河,宋代称盐桥河, 清代始称中河。河道开凿于唐代。南宋时盐桥河南起碧波亭,经 州桥、通江桥,与保安水门里横河汇合,过望仙桥北上,至梅家 桥出天宗水门。民国17年(1 9
2 8
)《杭州市水道沟渠调查 表》载:中河自凤山门外之四驾桥到武林门外之清河闸,河长7
19 6 9
1970年间被改建为防空
7 15米,宽8~13米,南接龙山河,水流方向由南向北汇入
上塘河。经八十年代大规模治理,中河南起凤山桥,北至新横河 桥,全长6
4 0 0米,河宽8~10米,河水经艮山门流入京杭运
河。
龙山河。原是中河通钱塘江的水道。始凿于吴越钱 鏐时,宋代,
龙山河由西向东北流经南大通桥、小桥、南星桥,由南水门入城。
清代末期,龙山河起自兴家桥,至大通桥外的闸口,水流由北向 南,接纳凤凰山之水后,经龙山闸注入钱塘江,河流长度4 4 5 0米,宽度7 . 1〜
12 . 4米。龙山河现南起闸口,北至凤山门,
连接中河,全长4 4 0 0米,与钱塘江已不相通,水源来自闸口
发电厂的冷却水。
东河。在杭州城区东部,宋代称菜市河,明代称东运河,清代 以后称东河,又称上河。河道在唐代由人工开凿。南宋菜市河起 自新门外,北经章家桥、菜市桥、坝子水门流入泛洋湖,再往北, 在德胜桥与京杭运河合流,建造德寿宫时,填没其南端,今地“断 河头”因此得名。菜市河自断河头至坝子水门的外城河,全长4
0 9 2米,宽3 . 8〜3 2 . 7米,两岸均为石砌。东河经不断整
治后,南起断河头,北到滚水坝与京杭运河连通,全长达4 13 5米,河宽8
~ 3 0米。
贴沙河。在杭州城区东界,唐咸通二年(8 6 1年)开凿。南
宋时分称里沙河、外沙河、后沙河。贴沙河原南起三廊庙跨浦桥, 北至艮山门外会安坝,水流引自钱塘江,河流全长约7公里。明 清两代,贴沙河仍通钱塘江。贴沙河现南起中贴闸(有暗渠与中 河连通),北至艮山门拦断,全长约6 10 0米,水面宽2 5 7 0米,成为清泰门自来水厂的输水河道和蓄淡水库。
古新河。古新河是西湖排水的主要河道,自西湖东北圣塘闸起, 向北穿越环城西路、体育场路西段和环城北路西段,与湖墅南路 平行而流,至左家桥折向东去注入京杭运河,全长3 8 0 0米(旧
时圣塘闸至混堂桥河段称桃花港或西城河)。
上塘河。在杭州市区东北,河道开凿于隋代。自施家桥向东北
流动,因地势较高,地面高程3
海塘一带地面高程达7 .
. 7—4 . 6米,故自成水系。近
0〜7 . 5米。河宽2 0〜5 0米,正常
. 5米左右。上塘河干流过丁桥 水位2 . 6 9米,高于运河水位1
乡洞口进入余杭境内,至双林乡施家堰进入海宁境内,直到盐官
镇为止。全长4 8 . 3公里,其中杭州市区段17 . 3公里,余杭
境内11 . 4公里,海宁境内19 . 6公里。主要支流有备塘河、
新开河、笕桥港、机场港、乔司港、赭山港、和睦港等。上塘河 经和睦港,过七堡船闸与钱塘江沟通;经乔司港过外乔司船闸与 下沙的月牙河沟通;经双林船闸与运河地区的禾丰港沟通;在善 贤坝用升船机可使15吨以下船只进入运河地区。
备塘河。宋代称蔡官人塘河,是上塘河一条重要支流。南起头 桥,过打铁关,穿绍兴路,经姚店铁路桥,向东北流去,经笕桥
镇、丁桥镇,后进入余杭境内。市区段长约11
— 16
米。
. 5公里,河宽1 4
新开河。位于贴沙河之东,南起双羊闸,向东北流至定海西闸, 长度4 3
7 2米,河宽8〜10米。在定海西闸,新开河有一条
东南流向的支流(农灌渠),到江干翻水站进入钱塘江。新开河主 流过定海西闸后继续向东北流动,在三堡以倒虹吸方式越过京杭 运河,进入农灌河网。
沿山河。又称西溪,也称留下溪,发源于余杭境内板照山北麓, 由七支溪水汇合,沿留下镇、天目山路到松木场八字桥、西溪河
下、连通京杭运河,全长3 5公里,市区河段长约17 . 5公里。
余杭塘河。西起余杭镇(水流来自南苕溪),经仓前、庆丰桥,
至康家桥入大运河。全长2 4公里,其中市区段约3公里 ,河宽
4 0米,能通行4 0~60吨级船只。
西塘河。宋代称奉口河、宦塘河。自余杭奉口陡门起,经上牵 埠、宦塘、勾庄,进入市区金家渡,再过祥符桥,至比新桥(大 关桥),注入京杭运河。全长18公里,河宽3 0
—
6 0米。
杭州市区的河道还有:
九溪十八涧。由南往北流入钱塘江,长约5公里,宽5米,成 丫字形。九溪,指源于翁家山杨梅岭相家坞的“丫”字形东支溪 流;十八涧,指“丫”字形西支溪流,源于龙井村西面的漏斗状 洼地。九溪与十八涧在“溪中溪”汇合。
新横河。东西向,东以新横河桥与东河交接,西以田家桥与中 河相连,全长0 . 7 5公里。
胜利河。在上塘镇南境,东起上塘河,西止京杭运河,19 7 2年开凿。长2 .3公里,宽10—4 5米,可通舟楫。
莫世桥河。东起莫世桥,西接京杭运河,长1 . 4公里,宽10 4 5米,可行船。
杭钢进水河。东起杭州钢铁厂,西止京杭运河,1 9 5 7年开
凿。长4 .5公里,宽15〜30米。
永新河。南起余杭塘河,北止余杭良渚,长7
米。
沿山港。西起康桥镇谢村,东抵金家堰折向北流,止沈家浜。
. 5公里,宽10
全长5 5公里,河宽10米,可通船。
杭州市区除上述河道外,还有湖泊、水库、人工渠道等水体:
铜鉴湖。位于西湖区周浦镇,一名石湖,水域面积0
06平方
.
公里。
华家池。在杭州市区东,浙江农业大学校园内,旧时水域面积 有0 . 0
6 6平方公里,原为明代华兴祖所有,因名。
珊瑚沙水库。在杭州市区南,因地处珊瑚沙得名,1 9 7 8年
建成。面积0 . 4 7平方公里,水深7 . 4米,有效库容量为2 2 0万立方米。水流从钱塘江翻水入库,是杭州市区清泰门、赤山
埠、南星桥水厂生活饮用水的备用水源。
人工渠道。位于西湖区周浦、
转塘镇内,共13条。其中东西
向的有沿山、卫星、团结3条,
南北向的有1〜9号浦、新沙浦
1 0条。开凿于7 0年代中期,
供农田灌溉之用,不通航。
钱塘江水系
浙东运河与京杭运河不是一家”
如果说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那她几乎就是杭州的全部,在大杭州范围内,钱塘 江的流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80 %。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境内从建德到桐庐、富阳再到市区,但似乎并不都叫钱塘江?新 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是不是有点迷惘?以建德梅城镇、 桐庐县城、萧山闻堰镇为界,
大杭州的钱塘江干流是分为四段的:建德梅城以上为新安江;梅城至桐庐县城为桐江; 桐庐县城至萧山闻堰为富春江;闻堰以下为钱塘江。举世闻名的千岛湖也即新安江水库, 即是在新安江上,是为建设新安江发电站而造的大型水库,水底还藏着淳安古县城。
虽然有些学者也将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并提,并将大运河的终点定在宁波,称作
南北大运河,但那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却不是
运河呢,人家扭头北上,不理会近在咫尺的钱塘江
一家”,而是正宗的钱塘江水系,而大
含情脉脉的守候”。当然,浙东运河
作为人工运河,它的 钱塘江情结”也是人为撮合”的。因为宁(波)绍(兴)平原上钱 塘江的支流浦阳江、曹娥江都是北上注入钱塘江,东西向却 无路可走”,于是,西起萧
山西兴镇,进入绍兴境内,抵达曹娥江,并最终入钱塘江的浙东运河便诞生了。在杭州
(萧山)范围内,浙东运河有 20余公里,这20公里中,它还连接了湘湖,因此,湘湖 它也属钱塘江水系。
西湖边的钱塘江支流当数小小的却名气很大的九溪十八涧了。 九溪十八涧或许不是
一个丫头,但人家却是 丫”字形的。那 丫”字的东支源于翁家山杨梅岭,西支源于龙井 村,然后南流,纳九条小溪,成为九溪。十八涧也出自杨梅岭,却并非真有十八条涧, 因为溪流曲折、循环往复,人们渡溪有十八次,合称九溪十八涧。长约 八涧,秀气玲珑,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樾诗)。
5公里的九溪十
”(清代学者俞
太湖水系
太湖很遥远,可它 魅力”很大,勾引”了杭州市区许多的水系。一条大运河,就给 它送了多少杭州的水,还有苕溪,还有我们美丽的西子湖,都被
勾”走了。
西湖:从钱塘江来,到太湖去
苕,芦苇。苕溪早时沿岸多生芦苇,入秋芦花飞扬,故以
支,但西苕溪与杭州无关,那是湖州的母亲河,古时湖州的别称即是笤溪。东苕溪位于 杭州市西北部,主流发源于天目山南麓的临安马尖岗,自西向东流,过余杭镇后折向北 去到瓶窑,在杭州境内流了9 6公里,至U湖州市北与西苕溪汇合,入太湖。
苕”名。苕溪有东、西两
至于我们的西湖,天然水源是西湖群山的小溪流。可是这几条溪流的能耐太小了, 远远满足不了西湖的 胃口”历代西湖都很容易淤浅。可谓是雷峰塔易倒,西湖水也易 干。到上世纪 80年代,西湖因为缺少活水,水色发红、发黑、发臭,浮游生物大量繁 殖,像一个蓬头垢面的垃圾婆,再也不是美丽的西子了。于是,杭州市政府建了西湖引 水工程,由钱塘江边闸口泵站穿越玉皇山、九曜山,建了一条长 每天输送3 0万吨钱塘江水补给西湖,
相当于给我们的西子一个月洗一次澡,对于她, 头活水来嘛。
3000米的输水隧道, 刚好是西湖总水量的约 1/30 ,让西湖水一月一换,
这已足够了。问湖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可这洗过澡的脏水往哪倒啊?从西湖东北、
北沿环城西路、湖墅南路平行而流,至米市巷、
少年宫广场开始,有一条古新河,它向 德胜路折向东注入京杭运河。全长38
0 0米的古新河,主要的 义务”就是给西湖往大运河 倒脏水”的。所以,西湖水舍近求 远入,没有选择身边的钱塘江, 而是随着运河北上, 注入太湖。如果还想刨根问底一点, 可以说,它从太湖到长江,最终归大海。这可是绕了整个浙北、苏南的艰难历程。
运河杭州段:一河浊水向北流
京杭运河,既然是北京到杭州,那水就是从北京流到杭州,注入钱塘江的?唉,水 往低处流,沿途这么复杂的地形,你太难为它了。现在,大运河山东以北早已淤塞,北 京可不是帆檣林立的港口了,能通航的只是山东以南苏、浙两省的河段。长江以北的江 苏段,向南入长江;长江以南的江苏丹阳一带地势稍高 ,河水向南过常州、无锡入太湖;
而我们杭州的地势比苏州高,所以运河水从杭州向苏州汇流,最终也到了太湖。运河因为 运输繁忙,可没西子湖那么清澈美丽,杭州段的运河,可算是 一河浊水向北流”了。
大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 2 6平方公里,经塘栖、北星桥、江涨桥、艮山门、 三堡船闸与钱塘江接通,也有一部分水排往钱塘江。至于水源,则来自杭州境内大大小 小的支流了。
运河支流: 暗流涌动”的 死水”
古时杭州城内河网众多,纵横交错,所谓杭州姑娘的
甚大,原来的市河、茅山河、里横河等已湮废,浣纱河、横河等在
年间被改建为防空坑道。当然,杭州还是不愧
水色好”。现在市区河道变迁
1
9 6 9〜19 7 0
水城”称号的,仅就市区内的运河支流而
言,穿梭在我们身边的,或小有名气,或默默无闻的也有十来条。
如果把大运河看成一个主干,那这个主干在杭州市内是畸形发育的,它西侧的枝干 很多,枝干上还有枝桠,也就是二级支流,东侧则光秃秃一片,明显是 偏心”了。
让我们来掰着指头,由南往北,扒拉一下杭州市内运河的支流:新开河、中河、东 河、贴沙河、上塘河、西溪、余杭塘河、紫金港、小河。平时你可能很少注意这些很多 如 死水”一样静悄悄的小河吧,因为水流缓慢到几乎看不出来,又夹在林立的高楼和马 路中,它们有太多被无视的伤心啊。
新开河。这是杭州城中很是默默无闻的小河了,起点在凤山门附近的贴新闸,这个 闸门可有些神奇,它南侧是新开河起点,北侧是贴沙河起点,然后两河平行北流。新开 河大致沿秋涛路向东北,再转东到三堡,长约 11千米。它名为大运河支流,可河水却
是以倒虹吸方式越过京杭运河,进入运河以东的农灌河网。何为倒虹吸?其实就是一个 倒立的弯管,一端高、一端低,水流在管内从高往低流, 可以避开与运河河道的冲突了。
中河。开凿于唐代的中河,南北纵贯杭州城区中部,经上世纪 80年代大规模治理
后,南起闸口接钱塘江,北转东经艮山门流入东河,全长6 4 0 0米。中河在市内的标 志,当然是中河高架。紧挨的中河与东河流向一致,由南而北纵贯上城、下城,算是杭 州的姐妹河”。
东河。同样是唐人开凿的东河,在原杭州老城东部。东河大致沿建国路西侧北上,
在艮山门与大运河连通,全长4
000多米。东河在哪里?它沿途有名的 据点”,当首推
城站火车站,市三医院横跨东河两侧,再往东就是城站了。东河与中河,不愧是姐妹, 它的水也是靠中河补给的。
贴沙河。贴沙河在东河之东,也是唐宋之际开凿的人工河,那时河在城外,河岸还 有沙滩,称沙河。贴沙河南端与新开河一样,起自贴新闸,基本沿江城路、环城东路北 上,到环城东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全长约6 10 0米。原来它是注入大运河的,现也 被截断,算是 虎头蛇尾”了。城站火车站也同样是贴沙河的辨认
贴沙河之间,坐东朝西,背对贴沙河,面向东河;贴沙河下游东侧,
池校区。
地标”,城站在东河与
地标”是浙大华家
上塘河。杭州市区人工河的 祖师爷”,不是京杭运河,却是这上塘河,它原是秦始
皇开挖的运粮水道,隋炀帝开大运河时,上塘河成为江南运河的南段。上塘河自施家花
园接大运河向东北流,远远地 抛弃”了杭州,跑到海宁市,在海宁盐官入钱塘江。上塘
河杭州段28余公里,经过了浙江工业大学,工大校园内那个秀丽的河湾就是上塘河; 大关小区那让人
永远也分不清楚的几苑就在上塘河与上塘高架之间,
上塘河得名的;再往北就是树人大学、杭州货运北站、半山了。
上塘高架也是因为
西溪。这条小溪发源于余杭闲林镇,过留下镇,沿天目山路,再转保俶路北上,在 文一路以北入余杭塘河,全长3 5公里。至于西溪的沿途标志,西溪湿地、浙大西溪校 区都是跟它紧密相连的,西溪经过西溪湿地的南缘,从浙大西溪校区南侧转东,绕了校 区半圈。
余杭塘河。余杭塘河是因为老余杭也即余杭镇得名的,东流经浙大紫金港校区,在 翠苑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北,在小河社区入大运河,是上世纪 50年代新开的河道;一
支继续东流,在江涨桥附近入大运河。全长2 4公里、河宽4 0米的余杭塘河,是杭州 城内除大运河外硕果仅存的还能通航的河了,可谓是 宝刀未老”。
紫金港。紫金港南起西溪,约在西溪湿地东南角,向北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入余杭 塘河。紫金港可不是港,是河。紫金港沿途的标志,就是它西侧的西溪湿地和北端的浙 大紫金港校区了。
小河。小河是西塘河的下游,西塘河从余杭仁和街道南下,过勾庄后称作小河,大 致沿莫干山路,与余杭塘河一样,在小河社区附近注入大运河。小河沿途的标志,就是 莫干山路和小河社区,小河直街是运河沿岸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
它们的存在价值: 老来貌美”,供人观赏
杭州市区的大小河流,不论是大运河、钱塘江,还是那七拐八绕的余杭塘河、上塘 河,历史上都是作为运输河道的,或帆檣林立,或舟楫相接。而今,除了运河、钱塘江, 多数再也不会有船来船往了。那它们还有啥用?
余杭塘河可谓 身兼数职”,它仍是余杭区通往杭州的运输河道,河水浑浊,货运船 只往来频繁。同时也是余杭区农村的主要灌溉河道,沿途的排水也靠它。
大运河浑浊,有些甚至不能下河游泳,但一些小河流却清澈到可以做自来水的水源。 贴沙河就作为清泰门自来水厂的水源和调节水库,有几处河道还作为科研养鱼基地;小 河曾是祥符自来水厂的水源,供应城北居民用水,现在,它是杭城西北的灌溉、供水、 泄洪的主要河道。
不过它们最常见的用途,还是作为景观河道。这些河流为杭州的水运服务了几百年, 到了老年,已不堪重负。经过整治,许多河岸建了带状公园、亭台楼阁和花木绿草,和 那些古桥、古坝、古街区串在一起,河老了,却被打扮得更漂亮,供人观赏。中河、东 河、贴沙河、上塘河,都是老来貌美, 可远观,也可亵玩”的。
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燕清舒)
杭州市河流纵横,湖荡密布,平原地区水网密度约达每平方公 里10公里。水资源量和水力资源丰富,具有航运、发电、灌溉、 排水、旅游、淡水养殖、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之利,对杭州市经 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水系
杭州市主要河流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运河等,它们分属于 钱塘江、太湖两大水系。
一、钱塘江水系
(一)钱塘江干流
钱塘江(旧称浙江)为浙江省最大河流,是中国的名川之一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皖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的主峰 六股尖(海拔1 6
2 9 . 8米)的东坡(一说钱塘江源出浙、皖、
赣边境的莲花尖),开始形成水流 的标高为海拔1 3 5 0米。源
头为冯村河,河水由西南向东北流动,沿率水、新安江、桐江、 富春江、钱塘江,在河口(海盐澉浦长山东南嘴与慈溪西三闸的 连线处)注入杭州湾,全长6 0 5公里。钱塘江流域面积4 8 8 8 7平方公里,其中浙江省境内的占4 2 2 6 5平方公里,分布
于杭州、衢州、金华、绍兴、丽水等市(地区),共计2 6个县
(市)。钱塘江流经杭州市的淳安、建德、桐庐、富阳、萧山、 余杭6县及杭州市区,在市内的流域面积约1 3 2 2 7平方公里,
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 0%,其水域面积约占全市水域面积的84%。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 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
1.新安江。其上游为安徽省境内的率水,至歙县始称新安江。
新安江由街口镇流入浙江省淳安境内,至建德梅城与兰江汇合后 连接桐江。新安江旧名徽港、青溪、歙港,流域面积为1104
7平方公里,主流长3 6 5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内的流域面积为
5 7 18平方公里,河段长12 8公里。
2
.桐江。上起梅城,下至桐庐镇,连接富春江,河段长3 6
公里。其中梅城以下乌石滩至桐庐南泷口称七里泷,这里原先江 面狭窄,两岸峻峭,水深流急。1 9 6 8年在七里泷峡谷口建成
富春江水电站水库,正常高水位2 3米,相应库容
4.4亿立方米,
水域面积5 6平方公里。水库蓄水后七里泷江宽流缓,桐江部分
河道也成了富春江水库库区。
3
.富春江。上起桐庐镇,接桐江,下经富阳城关,至萧山闻
堰附近,纳浦阳江,连接钱塘江。河段长6 8公里。
感潮河流,富春江水电站大坝以下河段受潮汐影响。
富春江是条
它在桐庐和
因河宽水缓,河 富阳境内宽度分别为350〜800米、400〜900米, 底砂砾不断淤积,多漫滩和江心洲。
4.钱塘江。为闻堰以下的河段,水流经过杭州市区至澉浦注
入杭州湾,河长12 8公里,其中杭州市境内长7 4公里。河口
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 0公里,至钱塘
江口缩小到2 0公 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
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
度向上抬起,至沧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
. 5公里。河床
以1 . 5
/
1 0 0 0 0的坡
. 6
/
1 0 0 0 0的倒
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 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江道多变
,民国时,其
宽度钱江大桥处1 . 2公里,西兴码头2 .05公里,七堡3 . 5公
里,盐官11公里。1 9 6 8〜1 9 8 5年两岸围垦滩涂,缩狭
江道,其宽度在钱江大桥1 . 0公里,西兴码头1 . 5公里,七堡1 .
5公里,仓前1 . 7公里,盐官2 . 5公里,八堡8公里,使杭州
至盐官段江道基本稳定。因河口河床沙坎较高,小潮汛时3 0 0
吨级以上船需要候潮方能出海。北岸经三堡船闸(
3 0 0吨级),
可沟通大运河;经七堡船闸,可沟通上塘河。
(二)钱塘江支流
1
.武强溪。源于安徽休宁县璜尖。流经淳安余家、中洲、汾 口,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4 2 0平方公里,其中在淳安的
面积2 2 1平方公里,主流长4 1公里,水位落差6 4 2米,平
均坡降16. 4%。,属山溪性河流。
2
.枫林港。源于淳安、衢县、常山、开化四县交界的千里岗
主峰磨心尖,由白马溪、铜山溪两支溪流汇合而成。
大墅镇后,注入新安江水库。流域面积2 9
公里,落差7 4 2米,属山溪性河流。
枫林港流经
2平方公里,主流长4 83
.进贤溪。又名东源港,源于淳安大岭塔,它由富强溪(瑶 山溪)和梅川(秋源溪)在临岐大桥以上地段汇合,后注入新安
江水库。临岐大桥以上的流域面积3 9 7平方公里,其中富强溪
流域面积2 0 3平方公里,主流长4 9公里;梅川流域面积19
4平方公里,主流长3 6 . 6公里。
4
.云源港。源于淳 安严家乡与安徽歙县交界的搁船尖,水流
向南,经过严家、王阜、郑中等乡,在宋 村乡注入新安江水库。
流域面积2 4 9平方公里,主流长6 1公里,落差7 4 2米。
5
.寿昌溪。源于建德长林乡大坑源村,水流经过上马、大同 与劳村溪汇合,至航头乡颜公桥纳小江溪、乌龙溪,至寿昌镇宋 公桥有童家溪汇入,至黄泥墩与甘溪合并后于罗桐埠注入新安江。
流域面积6 9 1平方公里,主流长6 4公里,流域植被复盖较差、
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期江水黄浊。
6.兰江。为钱塘江最大支流(一说衢江、兰江为钱塘江干流)。
源于安徽省休宁县青芝埭尖的北坡,上源称马金溪,下接常山港, 与江山港汇合后称衢江,沿途接纳乌溪江、芝溪、灵山港等溪流, 至兰溪与金华江汇合后称兰江,自南向北流,至建德三河乡入杭 州市境,经麻车、大洋、洋尾、南峰,在梅城与新安江汇合。兰 江流域面积1 9 3 5 0平方公里,主流长3 0 0公里,其中在建
德的流域面积4 19平方公里,河段长2 3 . 5公里。
7.
分水江。从临安紫水乡紫溪村上溯有昌化溪、天目溪两支
源流。昌化溪为主源,发源于安徽绩溪县荆州之西饭蒸尖,海拔
1 3 4 9米,在新桥乡西舍坞之西流入临安境内,经过新桥、呼
日鱼跳、至咙岗接纳颊口来水,再经过昌化、河桥等乡(镇), 到紫溪汇合天目溪(浮溪)。主流长72公里,流域面积143
0平方公里,其中在临安境内面积1 3 7 6平方公里。天目溪发
源西天目山,流经绍鲁、於潜、堰口、塔山、紫水等乡镇,主流 长5 7公里,流域面积7 8 8平方公里。昌化溪与天目溪汇合后
的河段称之为分水江。分水江在印渚乡贺州村进入桐庐境内,经 过分水、横村等地,沿途接纳后溪、前溪等支流来水,至桐庐镇
入富春江。分水江干流长16 5公里,流域面积3 4 3 0平方公
里。河道曲折、滩多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 点,水力资源丰富。分水江一度为桐庐镇、分水、於潜、昌化水 路运输要道,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1 9 6 9年7月5日特
大洪水后,河床抬高,除桐庐镇至横村尚通舟楫之外,其余河段 已不能通航。
8.
渌渚江。发源于临安皇天坪。上游称葛溪,水流经万市桥、
三溪口,至岩石岭折向东南;流经胥口,至元村纳湘溪,至新登 镇双江口,与松溪汇合,最后至新浦乡港东村注入富春江。主流 长5 1公里,流域面积7 4 5平方公里。1 9 7 8年在葛溪中游
建成岩石岭水库(集水面积3 2 9平方公里),总库容4 5 2 0
万立方米,正常库容2 13 3万立方米。
9
.壶源江。发源于浦江县天岭岩北麓,在瓦檐山东边流入桐 庐新合乡后曲折北流、经引坑、高峰、坑口至雅坊,进入诸暨县 境内,尔后又流入富阳境内,经场口、在青江口注入富春江。主 流长8 3公里,流域面积8 4 8平方公里,其中在杭州市境内河
长3 9公里,流域面积2 9 3平方公里。沿途多低山丘陵,河道
滩多流急,属山溪性河流。
1 0
.浦阳江。发源于浦江县西部花桥乡天岭岩南麓,流经
浦江、诸暨等地,至金浦桥进入萧山境内,再经过尖山、临浦、 义桥,直至闻堰小砾山附近注入富春江。主流长15 1公里,流
域面积3 4 3 1平方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的河流长度3 2 . 5公
里,流域面积3 5 1 . 7平方公里。沿途接纳大陈江、开化江、五
泄江、枫桥江、凰桐江、永兴河等支流来水,下游河道受潮汐影
响。河面宽12 0〜2 0 0米,水深2 . 5〜5米,常年水位5 .
5〜6米,可通小型客轮。浦阳江下游(在萧山境内)右岸建有
临浦峙山闸、新坝闸、茅山闸,以流量4 0立方米每秒把江水引
入萧绍平原河网,船只也可通过峙山闸进入绍兴地区。
(三)新安江水库
新安江水库位于钱塘江上游新安江主流上,是为建设新安江 发电站而造成的大型水库,也是杭州市面积最大的水体。
建库前,新安江从安徽屯溪方向进入淳安盆地,与东来的东溪 港、进贤溪及南来的遂安港会合,至港口,出铜官峡。在铜官峡 上游,新安江曲折奔流于群山之间,由于河床坡降很大,江水落 差节节增加,从屯溪到铜官峡2 0
0公里之间,天然落差达10 0米。
库区构造线呈北东向,有马金复背斜轴线、印渚埠一一开化等 断裂通过,山脊线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库区地貌多为侵蚀剥 蚀低山丘陵、喀斯特丘陵,少部分为河谷平原。库底与库床绝大 部分为古生界致密不透水岩层,少部分为半致密或粘结的不透水 与微透水岩层,局部有不透水的岩浆岩侵入体,它们的出露标高 均大于设计回水标高。库区水土保持良好,历年平均含沙量仅0
2 4 8公斤/立方米,冲积和淤积都不严重。具备比较好的水文
和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大坝坝址铜官峡。铜官峡全长
800米,两岸标高海拔各3 0 0米,峡谷河床标高海拔2 0〜2 2米,下部陡峻,坡角3 0°〜4 0
°,峡谷枯水期宽 约18 0米。左岸岩性为唐家坞石
英砂岩(S3t
),右岸为西湖组石英砂岩(D3X),河床大部分为
唐家坞砂岩,抗压强度可达1 5 0 X 10牛顿/米,摩擦系数0 .
626 0,河底无风化层,河床也无多大的断裂破裂带。坝址基础稳
固。
水库大坝设计高度10 5米(海拔115米),于1 9 5 7年
破土动工,
1 9 5 9年9月水库建成开始蓄水。水库面积为5 8 0
平方公里,
总库容2 16 . 2 6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0 2 . 6 6
亿立方米。
在正常高水位海拔10 8米时(黄海),库容17 8. 4
亿立方米。
控制的流域面积约1 0 4 4 2平方公里
。
(四)萧绍平原河网
萧绍平原河网位于钱塘江右岸,河网水量靠钱塘江补给,主
要河流和湖泊有萧绍运河、西小江、南门江、湘湖、白马湖等。
1
.萧绍运河。又称浙东运河、杭甬运河。该河西起萧山西兴 镇,流经城北、城厢、裘江、城东、螺山、衙前等7个乡(镇), 然后进入绍兴境内,经钱清、柯桥、绍兴市区,抵达曹娥江,全
长7 8. 5公里,其中萧山境内2 1 . 6公里,河宽3 0米,萧山站
常年水位5.73米,最高水位6.96米(1962年9月6日),
般水深1 . 5〜2 . 0米,萧绍运河与湘湖、西小江、小砾山输
水河道相连,北与北塘河交接。钱塘江有船闸沟通萧绍运河,杭 绍之间可通40吨级船只。
2
.西小江。原为浦阳江古道,自临浦麻溪坝起,流经通济、 所前、来苏、裘江、新塘、衙前等乡(镇)后,进入绍兴境内,
至钱清,汇合萧绍运河,全长7 2 . 2 6公里,其中在萧山境内长
,白鹿塘到钱清段宽6 33公里。西小江白鹿塘以上段宽30米
0~80
米。
3
.南门江。起自萧山城厢镇苏家潭,经小南门与西河相连, 往西南至白鹿塘与西小江汇合,流域面积16 0平方公里,长度
9. 5公里。南门江分两支:一支由白鹿塘延伸到临浦西北,出峙
山闸沟通浦阳江;另一支至义桥新坝闸通浦阳江。南门江白鹿塘 至临浦段宽3 0米,其余江面宽6 0米左右。
4
.湘湖。宋政和二年(1 112),萧山县令杨时废低田,
开湘湖,灌九乡农田14万亩。湘湖建成后,屡屡发生废湖(复 田)与保湖之争。1 9 8 5年湘湖水域面积仅存1 4 0 6亩,基
本上成为从闻堰东汪村至城厢镇西及东汪村至石岩村的两条面宽
3 0〜5 0米的河道,一般水深2
万立方米。
~2 . 5米,正常蓄水量2 4 2
5
.白马湖。位于越王城山之西北,与湘湖一山之隔,分东、 西两湖,水面积1 7 2 0亩,其中东湖7 2 0亩,西湖10 0 0
亩,白马湖水深1〜3米,最大蓄水量3 0 0万立方米,正常蓄
水量14 0万立方米。
二、太湖水系
主要河流为东苕溪、京杭运河,水流汇向太湖,最后纳入长江。
(一)东苕溪
位于杭州市西北部,早时沿岸多生芦苇,入秋芦花飞扬,故
以“
苕”名,其下游地处杭嘉湖平原。干流长14 3公里,其中
在杭州市境内9 6公里。流域面积(湖州以上)2 2 6 7平方公
里,流域内山地丘陵占8 3 . 4%。
东苕溪上游由南、中、北苕溪组成。
1
.南苕溪。为东苕溪主源,发源于天目山南麓临安临目马尖
岗,自西向东流,经横溪、临安镇、青山、余杭镇等地后折向北 去到瓶窑,在瓶窑附近接纳中苕溪、北苕溪之水,汇成东苕溪。
南苕溪主流长7 6公里,流域面积1 4 2 0平方公里。
2
.中苕溪。发源于临安石门乡与安吉县交界之青草湾岗,流 经石门、高虹、横畈、长乐等乡镇,至U瓶窑上游下木桥附近流入 东苕溪,主流长5 0公里,流域面积2 4 7平方公里。
3
.北苕溪。发源于安吉县山川乡石门山,经双溪、潘板、北 湖、到瓶窑龙舌嘴流入东苕溪,主流长4 5公里,流域面积3 2 8平方公里。
东苕溪从瓶窑起,经过安溪、獐山,到德清连接导流港,北上 湖州,与西苕溪汇合后注入太湖。东苕溪上游各河流均属山溪性 河流,源短流急,一遇暴雨,洪水翻腾而下;而中游河床狭窄, 当南、中、北苕溪洪水骤至,容易溃堤成灾;下游河道坡降较小, 又受太湖洪水顶托,泄水不畅,有时逼东苕溪洪水侵入杭嘉湖东 部平原,使平原有洪涝之虞。早在东汉和唐代,余杭、瓶窑曾建 有南湖和北湖两个滞洪区。1964年东苕溪上游建成青山水库,
总库容2 . 15亿立方米,正常库容3 8 5 0万立方米,使水流得
到有效调控。余杭镇石门桥至德清河段右岸建有西险大塘,是保 护杭州市区的防洪屏障。沿塘建有余杭、化湾、安溪、奉口等闸 门和上牵埠船闸,与运河水系相连。1 9 5 9年兴建东苕溪导流
港工程,洪水期东苕溪来水经导流港及德清等水闸分别泄入太湖 和杭嘉湖平原;枯水期,通过导流港倒引太湖之水,水流可上溯 到东苕溪上游瓶窑以上。
(二)京杭运河
又称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钱塘江五大河流。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 内流域面积7 2 6 . 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
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 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枯水时, 水源由太湖补给。
1
.京杭运河干流
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 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 桥、义桥、武林头
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杭申甲线。由塘栖向东经博陆镇东边出余杭县境,再经过桐乡 县崇福、嘉兴市向东北流入江苏省吴江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4
9 . 2 1公里。杭申甲线为运河古道,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
6 0吨级。
杭申乙线。由塘栖向北经邵家村进入德清县,通往上海及长
江沿岸各城市。杭申乙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3 9
宽6 0~70米,通航高水位
4.2 5米,低水位2 . 4
能力为拖带船1 0X10 0吨级。
. 7 8公里,河道
0米,通航
2
.京杭运河支流
京杭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余杭塘河、
西塘河、
良渚港、中塘河、东塘河、郁宅港、獐山港等。
京杭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中华桥港、鸭栏港、
横泾港、
康桥新河、新河(杭钢进水河)、瓜山桥港、登云桥港等。
(三)西湖
杭州西湖风景优美闻名于世。二十世纪初以来有许多专家、学 者研究过西湖的成因问题。
西湖湖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①西湖处在杭州复向斜轴部北 东倾伏端的丁家山组砂页岩分布区,湖盆原是砂页岩被剥蚀后留 下的长条状构造盆地,后因黄尖组熔结凝灰岩的填充,盆底显得 浅平。②西湖底部基岩大部分岩性与宝石山一一葛岭的一致,原 始湖盆实则是以六公园为中心的破火山口发展起来的陷落盆地。
西湖何以积水成为湖泊,先后有多种认识,二十年代竺可桢以为 西湖原属礁湖,但“西湖若无人工浚掘,一定受天然淘汰”。章 鸿钊以为,西湖成因一为潮力所向、积成湖堤,二为水位变迁, 维持湖命,西湖始于汉代,当时湖面的涨落,受潮汐控制。到五 十年代,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湖所在地原为海湾,海水可直拍灵 隐诸山,而其南北各有一海岬,南边为吴山、紫阳山、北边为宝 石山,两海岬前端在沿岸流作用下产生湾口沙洲,两个沙洲延伸、
交接,其内侧形成与大海隔绝的 潟湖,即为原始的西湖,现在的 杭州城区就是当时的湾口沙洲。至爪十年代又有一种观点认为, 西湖前身并不是一个典型的 潟湖,根据钻孔资料这个湾口沙洲并 不存在,而是钱塘江挟带泥沙先在今市区鼓楼至浙江省体育馆一 线形成边滩,进而形成潮间浅滩、潮上带,最后形成排水洼地, 西湖才有天然湖泊的雏形,后经历代疏浚和治理,转变为人工湖。
西湖南北长3 .3公里,东西宽2 . 8公里,周长15公里,面
积6 . 0 3平方公里。 除去湖中小岛、长堤、孤丘,水面积约5
6 6平方公里。西湖平均水深约1 . 5 5米,最深处2 . 8 0米,
控制常水位7 .15米黄海,相应蓄水量9 2 3万立方米。湖水可
经圣塘闸(最大泄流量2 0立方米/秒),排向古新河,至左家
桥流入京杭运河。西湖流域面积2 7 . 2 5平方公里,由金沙涧(长
6公里,流域面积8 . 8平方公里)、龙泓涧(长3 . 4公里,流
域面积4 . 5平方公里)、长桥溪以及环湖零星低丘的来水补给。
西湖引水工程建成后,由钱塘江边闸口泵站通过管渠穿越玉皇山、 九曜山的输水隧道(全长3 13 7米),可每日输送3 0万吨钱
塘江水量补给西湖。
(四)杭州市区河道
古代杭州城内河道众多,纵横交错。由于历史久远及人为因
素,市区河道变迁甚大,原来的市河、茅山河、里横河等今已湮
废,浣纱河、横河等河道在
坑道。
现存的市区主要河道有中河、东河、贴沙河、古新河等。
中河。南北纵贯杭州城区中部,唐代称沙河,宋代称盐桥河, 清代始称中河。河道开凿于唐代。南宋时盐桥河南起碧波亭,经 州桥、通江桥,与保安水门里横河汇合,过望仙桥北上,至梅家 桥出天宗水门。民国17年(1 9
2 8
)《杭州市水道沟渠调查 表》载:中河自凤山门外之四驾桥到武林门外之清河闸,河长7
19 6 9
1970年间被改建为防空
7 15米,宽8~13米,南接龙山河,水流方向由南向北汇入
上塘河。经八十年代大规模治理,中河南起凤山桥,北至新横河 桥,全长6
4 0 0米,河宽8~10米,河水经艮山门流入京杭运
河。
龙山河。原是中河通钱塘江的水道。始凿于吴越钱 鏐时,宋代,
龙山河由西向东北流经南大通桥、小桥、南星桥,由南水门入城。
清代末期,龙山河起自兴家桥,至大通桥外的闸口,水流由北向 南,接纳凤凰山之水后,经龙山闸注入钱塘江,河流长度4 4 5 0米,宽度7 . 1〜
12 . 4米。龙山河现南起闸口,北至凤山门,
连接中河,全长4 4 0 0米,与钱塘江已不相通,水源来自闸口
发电厂的冷却水。
东河。在杭州城区东部,宋代称菜市河,明代称东运河,清代 以后称东河,又称上河。河道在唐代由人工开凿。南宋菜市河起 自新门外,北经章家桥、菜市桥、坝子水门流入泛洋湖,再往北, 在德胜桥与京杭运河合流,建造德寿宫时,填没其南端,今地“断 河头”因此得名。菜市河自断河头至坝子水门的外城河,全长4
0 9 2米,宽3 . 8〜3 2 . 7米,两岸均为石砌。东河经不断整
治后,南起断河头,北到滚水坝与京杭运河连通,全长达4 13 5米,河宽8
~ 3 0米。
贴沙河。在杭州城区东界,唐咸通二年(8 6 1年)开凿。南
宋时分称里沙河、外沙河、后沙河。贴沙河原南起三廊庙跨浦桥, 北至艮山门外会安坝,水流引自钱塘江,河流全长约7公里。明 清两代,贴沙河仍通钱塘江。贴沙河现南起中贴闸(有暗渠与中 河连通),北至艮山门拦断,全长约6 10 0米,水面宽2 5 7 0米,成为清泰门自来水厂的输水河道和蓄淡水库。
古新河。古新河是西湖排水的主要河道,自西湖东北圣塘闸起, 向北穿越环城西路、体育场路西段和环城北路西段,与湖墅南路 平行而流,至左家桥折向东去注入京杭运河,全长3 8 0 0米(旧
时圣塘闸至混堂桥河段称桃花港或西城河)。
上塘河。在杭州市区东北,河道开凿于隋代。自施家桥向东北
流动,因地势较高,地面高程3
海塘一带地面高程达7 .
. 7—4 . 6米,故自成水系。近
0〜7 . 5米。河宽2 0〜5 0米,正常
. 5米左右。上塘河干流过丁桥 水位2 . 6 9米,高于运河水位1
乡洞口进入余杭境内,至双林乡施家堰进入海宁境内,直到盐官
镇为止。全长4 8 . 3公里,其中杭州市区段17 . 3公里,余杭
境内11 . 4公里,海宁境内19 . 6公里。主要支流有备塘河、
新开河、笕桥港、机场港、乔司港、赭山港、和睦港等。上塘河 经和睦港,过七堡船闸与钱塘江沟通;经乔司港过外乔司船闸与 下沙的月牙河沟通;经双林船闸与运河地区的禾丰港沟通;在善 贤坝用升船机可使15吨以下船只进入运河地区。
备塘河。宋代称蔡官人塘河,是上塘河一条重要支流。南起头 桥,过打铁关,穿绍兴路,经姚店铁路桥,向东北流去,经笕桥
镇、丁桥镇,后进入余杭境内。市区段长约11
— 16
米。
. 5公里,河宽1 4
新开河。位于贴沙河之东,南起双羊闸,向东北流至定海西闸, 长度4 3
7 2米,河宽8〜10米。在定海西闸,新开河有一条
东南流向的支流(农灌渠),到江干翻水站进入钱塘江。新开河主 流过定海西闸后继续向东北流动,在三堡以倒虹吸方式越过京杭 运河,进入农灌河网。
沿山河。又称西溪,也称留下溪,发源于余杭境内板照山北麓, 由七支溪水汇合,沿留下镇、天目山路到松木场八字桥、西溪河
下、连通京杭运河,全长3 5公里,市区河段长约17 . 5公里。
余杭塘河。西起余杭镇(水流来自南苕溪),经仓前、庆丰桥,
至康家桥入大运河。全长2 4公里,其中市区段约3公里 ,河宽
4 0米,能通行4 0~60吨级船只。
西塘河。宋代称奉口河、宦塘河。自余杭奉口陡门起,经上牵 埠、宦塘、勾庄,进入市区金家渡,再过祥符桥,至比新桥(大 关桥),注入京杭运河。全长18公里,河宽3 0
—
6 0米。
杭州市区的河道还有:
九溪十八涧。由南往北流入钱塘江,长约5公里,宽5米,成 丫字形。九溪,指源于翁家山杨梅岭相家坞的“丫”字形东支溪 流;十八涧,指“丫”字形西支溪流,源于龙井村西面的漏斗状 洼地。九溪与十八涧在“溪中溪”汇合。
新横河。东西向,东以新横河桥与东河交接,西以田家桥与中 河相连,全长0 . 7 5公里。
胜利河。在上塘镇南境,东起上塘河,西止京杭运河,19 7 2年开凿。长2 .3公里,宽10—4 5米,可通舟楫。
莫世桥河。东起莫世桥,西接京杭运河,长1 . 4公里,宽10 4 5米,可行船。
杭钢进水河。东起杭州钢铁厂,西止京杭运河,1 9 5 7年开
凿。长4 .5公里,宽15〜30米。
永新河。南起余杭塘河,北止余杭良渚,长7
米。
沿山港。西起康桥镇谢村,东抵金家堰折向北流,止沈家浜。
. 5公里,宽10
全长5 5公里,河宽10米,可通船。
杭州市区除上述河道外,还有湖泊、水库、人工渠道等水体:
铜鉴湖。位于西湖区周浦镇,一名石湖,水域面积0
06平方
.
公里。
华家池。在杭州市区东,浙江农业大学校园内,旧时水域面积 有0 . 0
6 6平方公里,原为明代华兴祖所有,因名。
珊瑚沙水库。在杭州市区南,因地处珊瑚沙得名,1 9 7 8年
建成。面积0 . 4 7平方公里,水深7 . 4米,有效库容量为2 2 0万立方米。水流从钱塘江翻水入库,是杭州市区清泰门、赤山
埠、南星桥水厂生活饮用水的备用水源。
人工渠道。位于西湖区周浦、
转塘镇内,共13条。其中东西
向的有沿山、卫星、团结3条,
南北向的有1〜9号浦、新沙浦
1 0条。开凿于7 0年代中期,
供农田灌溉之用,不通航。
钱塘江水系
浙东运河与京杭运河不是一家”
如果说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那她几乎就是杭州的全部,在大杭州范围内,钱塘 江的流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 80 %。
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境内从建德到桐庐、富阳再到市区,但似乎并不都叫钱塘江?新 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是不是有点迷惘?以建德梅城镇、 桐庐县城、萧山闻堰镇为界,
大杭州的钱塘江干流是分为四段的:建德梅城以上为新安江;梅城至桐庐县城为桐江; 桐庐县城至萧山闻堰为富春江;闻堰以下为钱塘江。举世闻名的千岛湖也即新安江水库, 即是在新安江上,是为建设新安江发电站而造的大型水库,水底还藏着淳安古县城。
虽然有些学者也将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并提,并将大运河的终点定在宁波,称作
南北大运河,但那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却不是
运河呢,人家扭头北上,不理会近在咫尺的钱塘江
一家”,而是正宗的钱塘江水系,而大
含情脉脉的守候”。当然,浙东运河
作为人工运河,它的 钱塘江情结”也是人为撮合”的。因为宁(波)绍(兴)平原上钱 塘江的支流浦阳江、曹娥江都是北上注入钱塘江,东西向却 无路可走”,于是,西起萧
山西兴镇,进入绍兴境内,抵达曹娥江,并最终入钱塘江的浙东运河便诞生了。在杭州
(萧山)范围内,浙东运河有 20余公里,这20公里中,它还连接了湘湖,因此,湘湖 它也属钱塘江水系。
西湖边的钱塘江支流当数小小的却名气很大的九溪十八涧了。 九溪十八涧或许不是
一个丫头,但人家却是 丫”字形的。那 丫”字的东支源于翁家山杨梅岭,西支源于龙井 村,然后南流,纳九条小溪,成为九溪。十八涧也出自杨梅岭,却并非真有十八条涧, 因为溪流曲折、循环往复,人们渡溪有十八次,合称九溪十八涧。长约 八涧,秀气玲珑,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樾诗)。
5公里的九溪十
”(清代学者俞
太湖水系
太湖很遥远,可它 魅力”很大,勾引”了杭州市区许多的水系。一条大运河,就给 它送了多少杭州的水,还有苕溪,还有我们美丽的西子湖,都被
勾”走了。
西湖:从钱塘江来,到太湖去
苕,芦苇。苕溪早时沿岸多生芦苇,入秋芦花飞扬,故以
支,但西苕溪与杭州无关,那是湖州的母亲河,古时湖州的别称即是笤溪。东苕溪位于 杭州市西北部,主流发源于天目山南麓的临安马尖岗,自西向东流,过余杭镇后折向北 去到瓶窑,在杭州境内流了9 6公里,至U湖州市北与西苕溪汇合,入太湖。
苕”名。苕溪有东、西两
至于我们的西湖,天然水源是西湖群山的小溪流。可是这几条溪流的能耐太小了, 远远满足不了西湖的 胃口”历代西湖都很容易淤浅。可谓是雷峰塔易倒,西湖水也易 干。到上世纪 80年代,西湖因为缺少活水,水色发红、发黑、发臭,浮游生物大量繁 殖,像一个蓬头垢面的垃圾婆,再也不是美丽的西子了。于是,杭州市政府建了西湖引 水工程,由钱塘江边闸口泵站穿越玉皇山、九曜山,建了一条长 每天输送3 0万吨钱塘江水补给西湖,
相当于给我们的西子一个月洗一次澡,对于她, 头活水来嘛。
3000米的输水隧道, 刚好是西湖总水量的约 1/30 ,让西湖水一月一换,
这已足够了。问湖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可这洗过澡的脏水往哪倒啊?从西湖东北、
北沿环城西路、湖墅南路平行而流,至米市巷、
少年宫广场开始,有一条古新河,它向 德胜路折向东注入京杭运河。全长38
0 0米的古新河,主要的 义务”就是给西湖往大运河 倒脏水”的。所以,西湖水舍近求 远入,没有选择身边的钱塘江, 而是随着运河北上, 注入太湖。如果还想刨根问底一点, 可以说,它从太湖到长江,最终归大海。这可是绕了整个浙北、苏南的艰难历程。
运河杭州段:一河浊水向北流
京杭运河,既然是北京到杭州,那水就是从北京流到杭州,注入钱塘江的?唉,水 往低处流,沿途这么复杂的地形,你太难为它了。现在,大运河山东以北早已淤塞,北 京可不是帆檣林立的港口了,能通航的只是山东以南苏、浙两省的河段。长江以北的江 苏段,向南入长江;长江以南的江苏丹阳一带地势稍高 ,河水向南过常州、无锡入太湖;
而我们杭州的地势比苏州高,所以运河水从杭州向苏州汇流,最终也到了太湖。运河因为 运输繁忙,可没西子湖那么清澈美丽,杭州段的运河,可算是 一河浊水向北流”了。
大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 2 6平方公里,经塘栖、北星桥、江涨桥、艮山门、 三堡船闸与钱塘江接通,也有一部分水排往钱塘江。至于水源,则来自杭州境内大大小 小的支流了。
运河支流: 暗流涌动”的 死水”
古时杭州城内河网众多,纵横交错,所谓杭州姑娘的
甚大,原来的市河、茅山河、里横河等已湮废,浣纱河、横河等在
年间被改建为防空坑道。当然,杭州还是不愧
水色好”。现在市区河道变迁
1
9 6 9〜19 7 0
水城”称号的,仅就市区内的运河支流而
言,穿梭在我们身边的,或小有名气,或默默无闻的也有十来条。
如果把大运河看成一个主干,那这个主干在杭州市内是畸形发育的,它西侧的枝干 很多,枝干上还有枝桠,也就是二级支流,东侧则光秃秃一片,明显是 偏心”了。
让我们来掰着指头,由南往北,扒拉一下杭州市内运河的支流:新开河、中河、东 河、贴沙河、上塘河、西溪、余杭塘河、紫金港、小河。平时你可能很少注意这些很多 如 死水”一样静悄悄的小河吧,因为水流缓慢到几乎看不出来,又夹在林立的高楼和马 路中,它们有太多被无视的伤心啊。
新开河。这是杭州城中很是默默无闻的小河了,起点在凤山门附近的贴新闸,这个 闸门可有些神奇,它南侧是新开河起点,北侧是贴沙河起点,然后两河平行北流。新开 河大致沿秋涛路向东北,再转东到三堡,长约 11千米。它名为大运河支流,可河水却
是以倒虹吸方式越过京杭运河,进入运河以东的农灌河网。何为倒虹吸?其实就是一个 倒立的弯管,一端高、一端低,水流在管内从高往低流, 可以避开与运河河道的冲突了。
中河。开凿于唐代的中河,南北纵贯杭州城区中部,经上世纪 80年代大规模治理
后,南起闸口接钱塘江,北转东经艮山门流入东河,全长6 4 0 0米。中河在市内的标 志,当然是中河高架。紧挨的中河与东河流向一致,由南而北纵贯上城、下城,算是杭 州的姐妹河”。
东河。同样是唐人开凿的东河,在原杭州老城东部。东河大致沿建国路西侧北上,
在艮山门与大运河连通,全长4
000多米。东河在哪里?它沿途有名的 据点”,当首推
城站火车站,市三医院横跨东河两侧,再往东就是城站了。东河与中河,不愧是姐妹, 它的水也是靠中河补给的。
贴沙河。贴沙河在东河之东,也是唐宋之际开凿的人工河,那时河在城外,河岸还 有沙滩,称沙河。贴沙河南端与新开河一样,起自贴新闸,基本沿江城路、环城东路北 上,到环城东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全长约6 10 0米。原来它是注入大运河的,现也 被截断,算是 虎头蛇尾”了。城站火车站也同样是贴沙河的辨认
贴沙河之间,坐东朝西,背对贴沙河,面向东河;贴沙河下游东侧,
池校区。
地标”,城站在东河与
地标”是浙大华家
上塘河。杭州市区人工河的 祖师爷”,不是京杭运河,却是这上塘河,它原是秦始
皇开挖的运粮水道,隋炀帝开大运河时,上塘河成为江南运河的南段。上塘河自施家花
园接大运河向东北流,远远地 抛弃”了杭州,跑到海宁市,在海宁盐官入钱塘江。上塘
河杭州段28余公里,经过了浙江工业大学,工大校园内那个秀丽的河湾就是上塘河; 大关小区那让人
永远也分不清楚的几苑就在上塘河与上塘高架之间,
上塘河得名的;再往北就是树人大学、杭州货运北站、半山了。
上塘高架也是因为
西溪。这条小溪发源于余杭闲林镇,过留下镇,沿天目山路,再转保俶路北上,在 文一路以北入余杭塘河,全长3 5公里。至于西溪的沿途标志,西溪湿地、浙大西溪校 区都是跟它紧密相连的,西溪经过西溪湿地的南缘,从浙大西溪校区南侧转东,绕了校 区半圈。
余杭塘河。余杭塘河是因为老余杭也即余杭镇得名的,东流经浙大紫金港校区,在 翠苑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北,在小河社区入大运河,是上世纪 50年代新开的河道;一
支继续东流,在江涨桥附近入大运河。全长2 4公里、河宽4 0米的余杭塘河,是杭州 城内除大运河外硕果仅存的还能通航的河了,可谓是 宝刀未老”。
紫金港。紫金港南起西溪,约在西溪湿地东南角,向北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入余杭 塘河。紫金港可不是港,是河。紫金港沿途的标志,就是它西侧的西溪湿地和北端的浙 大紫金港校区了。
小河。小河是西塘河的下游,西塘河从余杭仁和街道南下,过勾庄后称作小河,大 致沿莫干山路,与余杭塘河一样,在小河社区附近注入大运河。小河沿途的标志,就是 莫干山路和小河社区,小河直街是运河沿岸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
它们的存在价值: 老来貌美”,供人观赏
杭州市区的大小河流,不论是大运河、钱塘江,还是那七拐八绕的余杭塘河、上塘 河,历史上都是作为运输河道的,或帆檣林立,或舟楫相接。而今,除了运河、钱塘江, 多数再也不会有船来船往了。那它们还有啥用?
余杭塘河可谓 身兼数职”,它仍是余杭区通往杭州的运输河道,河水浑浊,货运船 只往来频繁。同时也是余杭区农村的主要灌溉河道,沿途的排水也靠它。
大运河浑浊,有些甚至不能下河游泳,但一些小河流却清澈到可以做自来水的水源。 贴沙河就作为清泰门自来水厂的水源和调节水库,有几处河道还作为科研养鱼基地;小 河曾是祥符自来水厂的水源,供应城北居民用水,现在,它是杭城西北的灌溉、供水、 泄洪的主要河道。
不过它们最常见的用途,还是作为景观河道。这些河流为杭州的水运服务了几百年, 到了老年,已不堪重负。经过整治,许多河岸建了带状公园、亭台楼阁和花木绿草,和 那些古桥、古坝、古街区串在一起,河老了,却被打扮得更漂亮,供人观赏。中河、东 河、贴沙河、上塘河,都是老来貌美, 可远观,也可亵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