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浅谈华为概况

IT圈 admin 34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帅语梦)

浅谈华为 工商系2班 09020204 洪婷婷

浅谈华为

华为是一家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于1987年创立于深圳,1988年正式开始营业,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2010 年7月8日,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华为2009年的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成为继联想集团之后,成功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排名第397位。9月华为C8500作为中国电信首批推出的天翼千元3G智能手机 ,在百日内的零售销量突破100万台,创下了“百日过百万”的佳绩。作为中国电信重要的合作伙伴,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用户体验好、品质高、性价比高的系列化终端产品。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电信打造全系列智能手机的背景下,极大地推动了华为智能手机的跨越式增长。截至2010年底,华为制造的天翼终端产品发货已超过2000万部,已经成为推动CDMA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海外科技杂志Fast

Company三月初评出了2011年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中国的华为排名第18位,为中国品牌最高名次。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华为排名39。据业界权威咨询公司Ovum统计,截至2011年2季度,华为在全球光网络市场排名第一,全球WDM/OTN市场排名第一,全球40G市场排名第一。

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自主开发创新。每年10%以上的销售利润和48%的员工进行自主研发与创新。华为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思路可以说是与生俱来。1988年,华为成立伊始。当时的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几乎完全被跨国公司瓜分,初生的华为只能在跨国公司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一开始的华为只是代理香港一家企业的模拟交换机,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报警器为主要产品,根本没有自己的产品、技术,更谈不上品牌。但志存高远的华为义无返顾地把代理所获的微薄利润,点点滴滴都放到小型交换机的自主研发上,利用压强原理,局部突破,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继而带来利润;新的利润再次投入到升级换代和其他通信技术的研发中,周而复始,心无旁骛,为今后华为的品牌战略奠定了坚强的技术基础。以华为的特定用途集成芯片(A-SIC)研发为例,早在1999年,华为就意识到开发WCDMA,ASIC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当时业界尚无任何成熟的ASIC,某西方公司已经公开宣布他们将于2002年推出ASIC。于是当时很多声音认为自己开发风险太大,不如今后直接购买该西方公司的技术。但华为认为,要提高WCDMA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启动自己的ASIC项目。事实证明,华为走对了,在华为ASIC技术突破后,这家西方公司却一再宣布延迟推出芯片,最后彻底放弃了该芯片的开发。

第二是战略。中国革命成功的一条关键经验是农村包围城市。世界如此之大,东方不亮西方亮。从1995起,华为于96年进入香港,97进入俄罗斯,98年进入印度,2000年进入中东非洲等地,01年进入东南亚欧洲等四十多个国家,经历了6年的漫长拼搏,一直到2001年华为在国际市场才

浅谈华为 工商系2班 09020204 洪婷婷

真正有了成效。华为的品牌也开始在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叫响。进入欧美也是先从边缘做起。虽然第一单合同只有38美金,但到2001年,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到2003年,华为在独联体国家的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美国作为华为市场难以占据的“碉堡”,从2003年1月23日,思科公司在美国指控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美国分公司盗用部分思科的IOS(互联网操作系统)源代码,并应用在其Quidway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中,对思科专利形成至少5项侵权。思科声称,此次诉讼旨在寻求法律禁令,以制止华为对其知识产权继续进行侵犯,并弥补华为的非法侵权行为对思科所造成的损失。它请求法院下令禁止华为出售这些侵权产品,并要求华为给予经济赔偿。华为迅速做出反应,停止在美国出售被思科系统指控的产品,将这部分产品资料从其美国网站上撤除,回收在美国售出的此类产品。2003年3月,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在香港成立合资企业——华为-3COM,在美国市场上将华为的路由器产品冠以3COM品牌出售。3COM在美国市场提供中低端路由器产品,并拥有自己相对完整的渠道。联盟关系达成之后,3COM为华为-思科诉讼案中作证,否认华为侵权,并暗示思科的诉讼带有反竞争性质。但最终两者以庭外和解的方式解决。2011年10月14日下午消息,美国商务部一位官员透露,美国商务部将拒绝就禁止华为(微博)参与建立美国全国性应急网络建设一事展开进一步的解释。华为是全球重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目前该公司试图竞标美国筹备建立的专供警察、消防队以及急救人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在全美境内使用的无线网络项目,但是被美国商务部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10月12日晚间消息,华为公司日前称,公司将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展美国手机市场。同时,华为还计划明年推出LTE手机,并考虑配置除安卓系统之外的其他操作系统手机。可见华为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在于能够承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折磨。

华为的不足:华为作为电信方面的民营科技公司,可以说是电信产业链的下游,电信是国家垄断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上游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公司,中国电信产业不开放竞争,民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自主性差,不能做自己的主人。08年CDMA招标,华为以6.9亿拿下,中兴的是70亿已经算低了,而华为的报价仅仅只是阿尔卡特的1/20。以一个咄咄逼人,快速抢占竞争对手地盘的价格优势夺得定单的形式,不仅利润低廉,而且也为自己树立了行业内的敌人。同时在战略,资本运营,管理方面与国际大企业之间普遍遵循的国际惯例之间有着很大反差,很可能成为其限制发展的瓶颈。过度的进行绩效考核考评,不尊重员工以自我为中心,“和尚很少,菩萨很多”内部部门职责、权利、义务不清楚,集权而低效的组织设计以及马列的教条主义和盲目的自信,自大的阿Q精神,很多矛盾都被掩盖了。华为需要一场大的挫折,或者说华为一场大的措施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无人能阻止得了这个巨大的惯性。否则可能永远不可能有进步的勇气。无论如何,作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我仍旧希望华为可以突破自己,走的更好,道路更宽。

2024年3月6日发(作者:帅语梦)

浅谈华为 工商系2班 09020204 洪婷婷

浅谈华为

华为是一家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于1987年创立于深圳,1988年正式开始营业,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1989 自主开发PBX。 1994 推出C&C08 数字程控交换机。2010 年7月8日,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华为2009年的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成为继联想集团之后,成功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排名第397位。9月华为C8500作为中国电信首批推出的天翼千元3G智能手机 ,在百日内的零售销量突破100万台,创下了“百日过百万”的佳绩。作为中国电信重要的合作伙伴,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用户体验好、品质高、性价比高的系列化终端产品。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电信打造全系列智能手机的背景下,极大地推动了华为智能手机的跨越式增长。截至2010年底,华为制造的天翼终端产品发货已超过2000万部,已经成为推动CDMA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海外科技杂志Fast

Company三月初评出了2011年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中国的华为排名第18位,为中国品牌最高名次。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华为排名39。据业界权威咨询公司Ovum统计,截至2011年2季度,华为在全球光网络市场排名第一,全球WDM/OTN市场排名第一,全球40G市场排名第一。

华为的核心竞争力是自主开发创新。每年10%以上的销售利润和48%的员工进行自主研发与创新。华为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思路可以说是与生俱来。1988年,华为成立伊始。当时的中国电信设备市场几乎完全被跨国公司瓜分,初生的华为只能在跨国公司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一开始的华为只是代理香港一家企业的模拟交换机,以小型程控交换机,火灾报警器为主要产品,根本没有自己的产品、技术,更谈不上品牌。但志存高远的华为义无返顾地把代理所获的微薄利润,点点滴滴都放到小型交换机的自主研发上,利用压强原理,局部突破,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继而带来利润;新的利润再次投入到升级换代和其他通信技术的研发中,周而复始,心无旁骛,为今后华为的品牌战略奠定了坚强的技术基础。以华为的特定用途集成芯片(A-SIC)研发为例,早在1999年,华为就意识到开发WCDMA,ASIC技术是一种必然趋势。当时业界尚无任何成熟的ASIC,某西方公司已经公开宣布他们将于2002年推出ASIC。于是当时很多声音认为自己开发风险太大,不如今后直接购买该西方公司的技术。但华为认为,要提高WCDMA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启动自己的ASIC项目。事实证明,华为走对了,在华为ASIC技术突破后,这家西方公司却一再宣布延迟推出芯片,最后彻底放弃了该芯片的开发。

第二是战略。中国革命成功的一条关键经验是农村包围城市。世界如此之大,东方不亮西方亮。从1995起,华为于96年进入香港,97进入俄罗斯,98年进入印度,2000年进入中东非洲等地,01年进入东南亚欧洲等四十多个国家,经历了6年的漫长拼搏,一直到2001年华为在国际市场才

浅谈华为 工商系2班 09020204 洪婷婷

真正有了成效。华为的品牌也开始在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叫响。进入欧美也是先从边缘做起。虽然第一单合同只有38美金,但到2001年,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到2003年,华为在独联体国家的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美国作为华为市场难以占据的“碉堡”,从2003年1月23日,思科公司在美国指控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美国分公司盗用部分思科的IOS(互联网操作系统)源代码,并应用在其Quidway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中,对思科专利形成至少5项侵权。思科声称,此次诉讼旨在寻求法律禁令,以制止华为对其知识产权继续进行侵犯,并弥补华为的非法侵权行为对思科所造成的损失。它请求法院下令禁止华为出售这些侵权产品,并要求华为给予经济赔偿。华为迅速做出反应,停止在美国出售被思科系统指控的产品,将这部分产品资料从其美国网站上撤除,回收在美国售出的此类产品。2003年3月,华为与美国3COM公司在香港成立合资企业——华为-3COM,在美国市场上将华为的路由器产品冠以3COM品牌出售。3COM在美国市场提供中低端路由器产品,并拥有自己相对完整的渠道。联盟关系达成之后,3COM为华为-思科诉讼案中作证,否认华为侵权,并暗示思科的诉讼带有反竞争性质。但最终两者以庭外和解的方式解决。2011年10月14日下午消息,美国商务部一位官员透露,美国商务部将拒绝就禁止华为(微博)参与建立美国全国性应急网络建设一事展开进一步的解释。华为是全球重要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目前该公司试图竞标美国筹备建立的专供警察、消防队以及急救人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在全美境内使用的无线网络项目,但是被美国商务部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禁止。10月12日晚间消息,华为公司日前称,公司将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展美国手机市场。同时,华为还计划明年推出LTE手机,并考虑配置除安卓系统之外的其他操作系统手机。可见华为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在于能够承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折磨。

华为的不足:华为作为电信方面的民营科技公司,可以说是电信产业链的下游,电信是国家垄断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上游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公司,中国电信产业不开放竞争,民营发展受到极大制约,自主性差,不能做自己的主人。08年CDMA招标,华为以6.9亿拿下,中兴的是70亿已经算低了,而华为的报价仅仅只是阿尔卡特的1/20。以一个咄咄逼人,快速抢占竞争对手地盘的价格优势夺得定单的形式,不仅利润低廉,而且也为自己树立了行业内的敌人。同时在战略,资本运营,管理方面与国际大企业之间普遍遵循的国际惯例之间有着很大反差,很可能成为其限制发展的瓶颈。过度的进行绩效考核考评,不尊重员工以自我为中心,“和尚很少,菩萨很多”内部部门职责、权利、义务不清楚,集权而低效的组织设计以及马列的教条主义和盲目的自信,自大的阿Q精神,很多矛盾都被掩盖了。华为需要一场大的挫折,或者说华为一场大的措施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无人能阻止得了这个巨大的惯性。否则可能永远不可能有进步的勇气。无论如何,作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我仍旧希望华为可以突破自己,走的更好,道路更宽。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