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DDR3 布线技巧

IT圈 admin 22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8日发(作者:却高懿)

DDR3 布线技巧

DDR3 是电子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芯片。 它可以在时钟线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对数据进 行读取操作。故有着很高的读写速率。但正是这高速的读写速率是的 DDR3 的系统在布局 布线上有着很高的要求。正确的布局布线不仅可以使的 DDR3 存储系统可以正常的工作。 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电磁干扰。 下面是一些关于 DDR3 的布线规则和建议:

1:最少三层信号线,最好四层 2:使用 FBGA 封装的 DDR 器件,要求 DQ,DQS,DM 和时钟信号线以

Vss 为参考。地址, 命令,控制线以 VDD 为参考。为了保证良好的电源供电,通常的方法是在 PCB 外层信号 层铺上 VDD。 3:减小信号返回路径的长度,减小传输电流和电磁辐射。Micron 要求把 Vdd 和

Vss 相邻近 放置。 4:Vref 的建议:低电感去耦电容离 Vref 引脚越近越好。Vref 的线越粗短越好。为了减少 耦合,Vref 离信号线最少 2cm。 5:对于轻载, (小于四个 DDR3 器件)可以通过简单的电阻分压产生 Vref。这样 Vref 可以 跟踪到 VddQ 的任何电压变化。 6:对于器件非常多,负载特别重的情况下。用一个电源 IC 就可以了。常用的 DDR3 比如 Micron 成功的使用了很多内置 MOSFET 的开关电源。 7: 这些电源可以为 VTT 电路提供 3A 的电流, 并且有一个独立的线性的可提供 3ma 的 Vref。

8: 设计准则: ref 最小 20-25mil 宽, 以减小线上的电感。 和其他邻近的信号线最少有 15-25mil 的间距。 Vref 和 VddQ 之间放置 0.1uf 的去耦电容。 Vref 和 VssQ 之间放置 0.1uf 的去耦电容。 放置去耦电容以去耦。

1、

认识DDR:

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部分初学者也常看到DDR SDRAM,就认为

是SDRAM。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

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与SDRAM相比:DDR运用了更先进的同步电路,使指定地址、数据的输送和输出主要步骤既独立执行,又保持与CPU完全同步;DDR使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提供一个数据滤波信号)技术,当数据有效时,存储控制器可使用这个数据滤波信号来精确定位数从外形体积上DDR与SDRAM相比差别并不大,他们具有同样的尺寸和同样的针距离。但DDR为184针脚,比SDRAM多出了16个针脚,主要包含了新的控制、时钟、电源和接地等信号。

DDR内存的频率可以用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两种方式表示,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

频率,但是由于DDR内存可以在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

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

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想起DDR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 DDR3是针对Windows Vista的新一代内存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显卡内存),频率在800M以

(1)功耗和发热量较小:吸取了DDR2的教训,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减小了能耗和发热量,使

(2)工作频率更高:由于能耗降低,DDR3可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延迟时

间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作为显卡的卖点之一,这在搭配DDR3显存的显卡上已有所表现。

(3)降低显卡整体成本:DDR2显存颗粒规格多为4M X 32bit,搭配中高端显卡常用的128MB显

存便需8颗。而DDR3显存规格多为8M X 32bit,单颗颗粒容量较大,4颗即可构成128MB显存

(4)通用性好:相对于DDR变更到DDR2,DDR3对DDR2的兼容性更好。由于针脚、封装等关键特

性不变,搭配DDR2的显示核心和公版设计的显卡稍加修改便能采用DDR3显存,这对厂商降低

目前,DDR3显存在新出的大多数中高端显卡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认识DIMM

常见的内存模组有三种:Unbuffered DIMM(UDIMM),Registered DIMM(RDIMM)和SODIMM。首

先解释DIMM的含义,DIMM指Dual Inlined Memory Module,即双列直插式内存模组。

Unbuffered DIMM:

Unbuffered DIMM,指没有经过缓冲,定位在桌面市场,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内存模组。

早期的SDR内存模组,有Buffered类型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Buffered内存模组和后面提

到的Registered内存模组并不是同一个东西,Buffered内存模组是将地址和控制信号等经过

Registered DIMM:

Registered DIMM,其地址和控制信号经过寄存,时钟经过PLL锁相,定位在工作站和服务器

Registered内存模组,相对于Unbuffered内存模组,优点是无论是模组级还是主板级,都更

易于实现更高的容量,稳定性也有所加强,但对于单个的读写访问,会滞后一个时钟周期。

SODIMM:

Small Outline DIMM,定位于笔记本市常

SODIMM是相对于DIMM而言的,前面提到的Unbufferd DIMM和Registered DIMM都隶属于

DIMM,内存模组的长度等,包括金手指的信号分布在内都是一样的。而SODIMM可以理解为小

Registered DIMM的时序:

Registered DIMM和其他内存条相比增加了两种关键的器件,PLL和register。

PLL:

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在模组中起到调节时序,增加时钟驱动力的作用。

一般而言,无论是SDR还是DDR或DDR2的PLL,其输入输出管脚及其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应

用在内存模组上的PLL一般都有一个时钟输入,一个Feedback反馈输入,数个时钟输出及一

3、

DDR信号分析

目前,比较普遍使用中的

DDR2的速度已经高达800 Mbps,甚至更高的速度,如1066 Mbps,而DDR3

的速度已经高达1600 Mbps。对于如此高的速度,从PCB的设计角度来讲,要做到严格的序

匹配,以满足波形的完整性,这里有很多的因素需要考虑,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会互相影响的,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个性的,它们可以被分类为PCB叠层、阻抗、互联拓扑时延匹配、串 A. PCB的叠层(stackup)和阻抗对于一块受PCB层数约束的基板(如 4层板)来说,其所有的信号线只能走在TOP和BOTTOM层,中间的两层,其中一层为GND平面层,而另一层为VCC 平面层,Vtt和Vref在VCC平面层布线。而当使用6层来走线时,设计一种专用拓扑结构变得更加容易,同时由于Power层和GND层的间距变小互联通道的另一参数阻抗,在DDR2的设计时必须是恒定连续的,单端走线的阻抗匹配电阻50 Ohms必须被用到所有的单端信号上,且做到阻抗匹配,而对于差分信号,100 Ohms的终端阻抗匹配电阻必须被用到所有的差分信号终端,比如CLOC和DQS信号。另外,所有的匹配电阻必须上在

DDR3的设计时,单端信号的终端匹配电阻在40和60 Ohms之间可选择的被设计到

ADDR/CMD/CNTRL信号线上,这已经被证明有很多的优点。而且,上拉到VTT的终端匹配电阻根据SI仿真的结果的走线阻抗,电阻值可能需要做出不同的选择,通常其电阻值在30-70

Ohms之间。

B. 互联通路拓扑

对于DDR2和DDR3,其中信号DQ、DM和DQS

都是点对点的互联方式,所以不需要任何的拓扑结

构,然而列外的是,在multi-rank DIMMs(Dual In Line Memory Modules)的设计中并不是这样的。在点对点的方式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ODT的阻抗设置来做到阻抗匹配,从而实现其波形完整性。而对于 ADDR/CMD/CNTRL和一些时钟信号,它们都是需要多点互联的,所以需要选择一个合

2024年3月8日发(作者:却高懿)

DDR3 布线技巧

DDR3 是电子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芯片。 它可以在时钟线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分别对数据进 行读取操作。故有着很高的读写速率。但正是这高速的读写速率是的 DDR3 的系统在布局 布线上有着很高的要求。正确的布局布线不仅可以使的 DDR3 存储系统可以正常的工作。 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电磁干扰。 下面是一些关于 DDR3 的布线规则和建议:

1:最少三层信号线,最好四层 2:使用 FBGA 封装的 DDR 器件,要求 DQ,DQS,DM 和时钟信号线以

Vss 为参考。地址, 命令,控制线以 VDD 为参考。为了保证良好的电源供电,通常的方法是在 PCB 外层信号 层铺上 VDD。 3:减小信号返回路径的长度,减小传输电流和电磁辐射。Micron 要求把 Vdd 和

Vss 相邻近 放置。 4:Vref 的建议:低电感去耦电容离 Vref 引脚越近越好。Vref 的线越粗短越好。为了减少 耦合,Vref 离信号线最少 2cm。 5:对于轻载, (小于四个 DDR3 器件)可以通过简单的电阻分压产生 Vref。这样 Vref 可以 跟踪到 VddQ 的任何电压变化。 6:对于器件非常多,负载特别重的情况下。用一个电源 IC 就可以了。常用的 DDR3 比如 Micron 成功的使用了很多内置 MOSFET 的开关电源。 7: 这些电源可以为 VTT 电路提供 3A 的电流, 并且有一个独立的线性的可提供 3ma 的 Vref。

8: 设计准则: ref 最小 20-25mil 宽, 以减小线上的电感。 和其他邻近的信号线最少有 15-25mil 的间距。 Vref 和 VddQ 之间放置 0.1uf 的去耦电容。 Vref 和 VssQ 之间放置 0.1uf 的去耦电容。 放置去耦电容以去耦。

1、

认识DDR:

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部分初学者也常看到DDR SDRAM,就认为

是SDRAM。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

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与SDRAM相比:DDR运用了更先进的同步电路,使指定地址、数据的输送和输出主要步骤既独立执行,又保持与CPU完全同步;DDR使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提供一个数据滤波信号)技术,当数据有效时,存储控制器可使用这个数据滤波信号来精确定位数从外形体积上DDR与SDRAM相比差别并不大,他们具有同样的尺寸和同样的针距离。但DDR为184针脚,比SDRAM多出了16个针脚,主要包含了新的控制、时钟、电源和接地等信号。

DDR内存的频率可以用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两种方式表示,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

频率,但是由于DDR内存可以在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

生代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

DDR2内存的稳定工作与未来频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想起DDR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 DDR3是针对Windows Vista的新一代内存技术(目前主要用于显卡内存),频率在800M以

(1)功耗和发热量较小:吸取了DDR2的教训,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减小了能耗和发热量,使

(2)工作频率更高:由于能耗降低,DDR3可实现更高的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延迟时

间较长的缺点,同时还可作为显卡的卖点之一,这在搭配DDR3显存的显卡上已有所表现。

(3)降低显卡整体成本:DDR2显存颗粒规格多为4M X 32bit,搭配中高端显卡常用的128MB显

存便需8颗。而DDR3显存规格多为8M X 32bit,单颗颗粒容量较大,4颗即可构成128MB显存

(4)通用性好:相对于DDR变更到DDR2,DDR3对DDR2的兼容性更好。由于针脚、封装等关键特

性不变,搭配DDR2的显示核心和公版设计的显卡稍加修改便能采用DDR3显存,这对厂商降低

目前,DDR3显存在新出的大多数中高端显卡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认识DIMM

常见的内存模组有三种:Unbuffered DIMM(UDIMM),Registered DIMM(RDIMM)和SODIMM。首

先解释DIMM的含义,DIMM指Dual Inlined Memory Module,即双列直插式内存模组。

Unbuffered DIMM:

Unbuffered DIMM,指没有经过缓冲,定位在桌面市场,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内存模组。

早期的SDR内存模组,有Buffered类型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Buffered内存模组和后面提

到的Registered内存模组并不是同一个东西,Buffered内存模组是将地址和控制信号等经过

Registered DIMM:

Registered DIMM,其地址和控制信号经过寄存,时钟经过PLL锁相,定位在工作站和服务器

Registered内存模组,相对于Unbuffered内存模组,优点是无论是模组级还是主板级,都更

易于实现更高的容量,稳定性也有所加强,但对于单个的读写访问,会滞后一个时钟周期。

SODIMM:

Small Outline DIMM,定位于笔记本市常

SODIMM是相对于DIMM而言的,前面提到的Unbufferd DIMM和Registered DIMM都隶属于

DIMM,内存模组的长度等,包括金手指的信号分布在内都是一样的。而SODIMM可以理解为小

Registered DIMM的时序:

Registered DIMM和其他内存条相比增加了两种关键的器件,PLL和register。

PLL:

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在模组中起到调节时序,增加时钟驱动力的作用。

一般而言,无论是SDR还是DDR或DDR2的PLL,其输入输出管脚及其工作原理都是相似的。应

用在内存模组上的PLL一般都有一个时钟输入,一个Feedback反馈输入,数个时钟输出及一

3、

DDR信号分析

目前,比较普遍使用中的

DDR2的速度已经高达800 Mbps,甚至更高的速度,如1066 Mbps,而DDR3

的速度已经高达1600 Mbps。对于如此高的速度,从PCB的设计角度来讲,要做到严格的序

匹配,以满足波形的完整性,这里有很多的因素需要考虑,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是会互相影响的,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个性的,它们可以被分类为PCB叠层、阻抗、互联拓扑时延匹配、串 A. PCB的叠层(stackup)和阻抗对于一块受PCB层数约束的基板(如 4层板)来说,其所有的信号线只能走在TOP和BOTTOM层,中间的两层,其中一层为GND平面层,而另一层为VCC 平面层,Vtt和Vref在VCC平面层布线。而当使用6层来走线时,设计一种专用拓扑结构变得更加容易,同时由于Power层和GND层的间距变小互联通道的另一参数阻抗,在DDR2的设计时必须是恒定连续的,单端走线的阻抗匹配电阻50 Ohms必须被用到所有的单端信号上,且做到阻抗匹配,而对于差分信号,100 Ohms的终端阻抗匹配电阻必须被用到所有的差分信号终端,比如CLOC和DQS信号。另外,所有的匹配电阻必须上在

DDR3的设计时,单端信号的终端匹配电阻在40和60 Ohms之间可选择的被设计到

ADDR/CMD/CNTRL信号线上,这已经被证明有很多的优点。而且,上拉到VTT的终端匹配电阻根据SI仿真的结果的走线阻抗,电阻值可能需要做出不同的选择,通常其电阻值在30-70

Ohms之间。

B. 互联通路拓扑

对于DDR2和DDR3,其中信号DQ、DM和DQS

都是点对点的互联方式,所以不需要任何的拓扑结

构,然而列外的是,在multi-rank DIMMs(Dual In Line Memory Modules)的设计中并不是这样的。在点对点的方式时,可以很容易的通过ODT的阻抗设置来做到阻抗匹配,从而实现其波形完整性。而对于 ADDR/CMD/CNTRL和一些时钟信号,它们都是需要多点互联的,所以需要选择一个合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