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费莫以彤)
满分范文合集——状物大观类
1.一棵小树
大江东流,有人顺流而下;狂风突至,有人止步不前;骤雨袭来,有人踌躇不决。可
即使是身处万劫不复之地,依然有人迎得清风徐来。
今年的冬天像个匆忙的背包客,来得晚,却走得早,偶尔撒下些柳絮似的洋洋洒洒的
雪毛毛,冷燥的空气中嗅不出一丝生命的气息,只有那寒风如旧,冷漠地吹刮着。
和一行人去爬山。眼前是一片荒漠般的死寂,那一排高大的杨树不见一片绿叶,风中
夹杂着黄沙,吹进人的眼睛,只觉眼中一阵干涩,真想找到一片绿色放松眼睛。
当抬头望见山上那一片绿色,我脚下顿时有了动力。那一棵棵扎根山腰的松树仿佛满
身骄傲,怪不得古人赞它“松柏之质,经霜弥茂”,霜雪袭来,也只有它们不惧不畏。
继续爬,额头织出一层密密的汗珠。望向身后走过的山路,我不禁愣住了,不是为脚
下的高度所恐惧,而是见到远处的悬崖边上,有一棵小树,也许称它为“树”都有些牵强,
依稀可以看到它歪歪曲曲的短小的枝干上有几片叶子在风中摇晃,整个就像一个瘦骨嶙峋
的小老头,样子可笑又可悲,周围几丛干枯的杂草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这样一棵不知名的
小树又能存活多久呢?一阵凛冽的风吹过,我下意识紧紧衣领,目光凝视着那棵小树。它纤
细的枝条随着风倒了下去,风停,它摇摇晃晃,像是天折了一般,我竟有些揪心,随着那
晃荡的枝条惴惴不安。干干巴巴的枝条又晃了几下,终于,它赢了。迎着微风,它最终安
稳地傲然挺立,神气得像一位凯旋的将士。顿时,一股敬意从我心中油然而生。
它战胜了自己,即使没有如茵土地的呵护,没有潺潺流水的滋润,但它依旧为自己赢
得了一方成长的空间。
人生之短,磨难之长,如有那悬崖求生之力,凭谁都能顽强生长。
【点评】
文章开头便以排比句式写出不同人面对逆境的态度,设下悬念。随后作者展开叙述,
交代爬山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引出与“一棵小树”的相会,并由对“一棵小树”的观察
和思考过渡到自我对人生的感悟,条理清晰。
此外,本文描写生动。文章对景物等的描写新奇有趣,譬如将冬天喻为匆忙的皮包客,
又如将扎根山腰的松树拟人化,写出它仿佛满身骄傲的特性。另外,文章对于本文主要写
作对象“一棵小树”的描写同样细腻生动,如写它“像一个瘦骨嶙峋的小老头”,又写它“神
气得像一位凯旋的将士”,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使得“小树”的形象更有立体感,具体
生动。
2.于无声处见真理
冬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已近初春,微风吹过了小村,吹动了清流,吹开了凝滞的
云层,天空渐渐明朗起来。我走出闷气的房间,嗅着新鲜的空气,试体味乡间的春景。
漫步于乡间小径,倾听这静谧的世界,唯有几声麻雀的啾啾喳喳。不一会儿,我便走
到了田边,余光不禁被一惹眼处吸引。那是一片梅红色,零落散布在树下。
走近了,才发现,是一株梅。苍劲的枝干盘曲而生,黝黑的树皮凹凸不平,其上冒着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费莫以彤)
满分范文合集——状物大观类
1.一棵小树
大江东流,有人顺流而下;狂风突至,有人止步不前;骤雨袭来,有人踌躇不决。可
即使是身处万劫不复之地,依然有人迎得清风徐来。
今年的冬天像个匆忙的背包客,来得晚,却走得早,偶尔撒下些柳絮似的洋洋洒洒的
雪毛毛,冷燥的空气中嗅不出一丝生命的气息,只有那寒风如旧,冷漠地吹刮着。
和一行人去爬山。眼前是一片荒漠般的死寂,那一排高大的杨树不见一片绿叶,风中
夹杂着黄沙,吹进人的眼睛,只觉眼中一阵干涩,真想找到一片绿色放松眼睛。
当抬头望见山上那一片绿色,我脚下顿时有了动力。那一棵棵扎根山腰的松树仿佛满
身骄傲,怪不得古人赞它“松柏之质,经霜弥茂”,霜雪袭来,也只有它们不惧不畏。
继续爬,额头织出一层密密的汗珠。望向身后走过的山路,我不禁愣住了,不是为脚
下的高度所恐惧,而是见到远处的悬崖边上,有一棵小树,也许称它为“树”都有些牵强,
依稀可以看到它歪歪曲曲的短小的枝干上有几片叶子在风中摇晃,整个就像一个瘦骨嶙峋
的小老头,样子可笑又可悲,周围几丛干枯的杂草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这样一棵不知名的
小树又能存活多久呢?一阵凛冽的风吹过,我下意识紧紧衣领,目光凝视着那棵小树。它纤
细的枝条随着风倒了下去,风停,它摇摇晃晃,像是天折了一般,我竟有些揪心,随着那
晃荡的枝条惴惴不安。干干巴巴的枝条又晃了几下,终于,它赢了。迎着微风,它最终安
稳地傲然挺立,神气得像一位凯旋的将士。顿时,一股敬意从我心中油然而生。
它战胜了自己,即使没有如茵土地的呵护,没有潺潺流水的滋润,但它依旧为自己赢
得了一方成长的空间。
人生之短,磨难之长,如有那悬崖求生之力,凭谁都能顽强生长。
【点评】
文章开头便以排比句式写出不同人面对逆境的态度,设下悬念。随后作者展开叙述,
交代爬山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引出与“一棵小树”的相会,并由对“一棵小树”的观察
和思考过渡到自我对人生的感悟,条理清晰。
此外,本文描写生动。文章对景物等的描写新奇有趣,譬如将冬天喻为匆忙的皮包客,
又如将扎根山腰的松树拟人化,写出它仿佛满身骄傲的特性。另外,文章对于本文主要写
作对象“一棵小树”的描写同样细腻生动,如写它“像一个瘦骨嶙峋的小老头”,又写它“神
气得像一位凯旋的将士”,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使得“小树”的形象更有立体感,具体
生动。
2.于无声处见真理
冬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已近初春,微风吹过了小村,吹动了清流,吹开了凝滞的
云层,天空渐渐明朗起来。我走出闷气的房间,嗅着新鲜的空气,试体味乡间的春景。
漫步于乡间小径,倾听这静谧的世界,唯有几声麻雀的啾啾喳喳。不一会儿,我便走
到了田边,余光不禁被一惹眼处吸引。那是一片梅红色,零落散布在树下。
走近了,才发现,是一株梅。苍劲的枝干盘曲而生,黝黑的树皮凹凸不平,其上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