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龙岩新罗区闽南话内部音比较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张简香岚)
第29卷第6期
2011年12月
龙岩学院学报
Vol_29 No 6
December 201 l
J0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
龙岩新罗区闽南话内部音比较
曾德万1,2
(1.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从声母、韵母、声调、常用单字、常用词语等五个方面,比较龙岩市新罗区所辖的苏坂、白
沙、小池、适中四地的闽南话。结果显示,四地的声母、声调差异不大,韵母则差别较大,常用单字音
的差别又比常用词语大。
关键词:龙岩;闽南话;比较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11)06-0058-05
笔者从2010年暑假开始,对四地的方言进行
了田野调查,下面就调查结果,对这四地的声韵调、
苏坂、白沙、小池、适中是龙岩市新罗区所辖的
四个乡镇(文中简称苏、白、小、适),它们分别位于新
罗区的东边、东北边、西边和南边,其中白沙是新罗
区最大的一个乡镇。四地所讲的方言属闽南话西片。
常用单字、常用词语作一比较。
(一)声母
表1 四地声母比较表(例字各举两个)
说明:
1.b、g发音部位接触轻,破裂弱,柔软类似鼻音。声母l发音时,舌边气流较弱,听感上和塞音d相近 、l、g与鼻化
韵、声化韵相拼时分别读成Ill、n、D,所以把m、n、D看成是b、l、g的音位变体。①
2.ts、tsh、s和韵母i或以i起头的韵母相拼时,读为 、 h、 ,从归纳音位原则出发,归为同一类音位。S和i相拼时,
读为 ,其实际读音近于舌叶音.f。
3.这四地的声母是完全一样的。
从总数上来看。白、苏、小、适四地的声母是14
个(见表1),属于闽语的十五音系统。学术界对闽
南话的十五音系统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如,张光宇
认为.十五音是闽语的主要特点。②
(二)韵母
四地韵母比较,列表如表2。
1.如果忽略e和£的细微差别,四地有1 a o e
u i ai au un ia iu ie iau ua u£am ui 6冱ia nq i6 ua
im iam冱u in an uan 6 arJ orj iao ioo ual3 ap iap uap
ien ip.共40个韵母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四地同为
闽南话的韵母基础。
2.同是闽南语的四点中,适中音是和其它j|点
区别较大的。ll】 从表2可以看出,苏、白、小三地共
各地的韵母相同数,列表如表3。
收稿日期:2011-06—12
作者简介:曾德万,男,福建武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博士,泉州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方
言比较、客家方言。
基金项目:本文系泉州师范学院校级课题(2O10sk26)成果之一。
58
表2四地韵母比较表(限于篇幅,例字只举一个)
表3四地韵母相同个数比较表
有而适中没有的韵有ak iak uak it ik iek ok iok at
个层次。是同属龙岩话的城关音和苏坂音不同之韵
母表现。
uet iat uat i8t共13个韵。适中有而三地无的韵有
uei u 、ue?、ie?、e?、ua?、ia 、a 、o?、io?、i?共11个
4.就是城关音内部的白沙和小池之间,在韵母
上,白沙有而小池无的有tti u£n共2个韵,白沙无
韵,所以适中与三地完全不同的有24个韵,这是第
二个层次。是同为闽南话方言的龙岩城关音和适中
音不同之韵母表现。
而小池有的iep ian ei en,共4个韵,合计有6个韵
母是不同的。这是同为城关话的小池音和白沙音之
3.苏坂音和城关音共同构成了龙岩话。苏坂话
是公认的在龙岩话中和城关话区别较大的,苏坂的
不同在韵母上表现。为第四个层次。
总的来说,苏坂音有59个韵母,白沙音有64
个韵,小池音有66个韵母,适中音有61个韵母。四
美山话,和附近乡镇的闽南话差别较大。表现在韵
母上,白沙音、小池音都有,而苏没有的有i否i uai
地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苏白小三地有一P、一t、一k3个
韵尾入声韵;适中只有一P、一 2个韵尾入声韵;苏坂
的鼻化韵较少。在韵母总数上说。闽南语区的四地
荟 i u否iau ya y6共9个韵,苏有而白小皆无的有
io、ot共2个韵,而白、小一者有而苏无的有螽i iep
ai iep共4个韵,共有15个韵是不同的。这是第三
的韵母都在5O以上。闽南语区的四地都是张光宇
所说的闽语50以上韵。[21115
59
(三)声调
四地声调比较,列表如表4。
表4四地声调比较表(例字各举三个)
1.四地点都是八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阴
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是中古时的平、
上、去、入各分阴阳。
2.这四地闽南音的入声韵都有文白异读,苏
韵母数都在60左右,我们可以从韵母的具体分布
上分出新罗区闽南话的四个层次来。
(四)常用单字
总共比较了新罗区四地共有的412个单字的
坂、小池、适中三地都是只是阴入有文白两读,阳入
只有一读,而白沙则是阴入、阳入都有文读和白读。
读音,这412个单字概括了中古的l6摄.基本上是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所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
3.阴平调调值分为两类,苏、适和白都是升调
(35,45),小池是33调;阳平调也分两类,苏和白是
册》(语音部分)中的字条,它虽不多,却是一个很实
用的数据库。
在列表统计时,在每一行前列了序号,每…列
都按序号、(比较)项目、白沙、小池、苏坂、适中排
列。项目是按照《方言调查字表》所列的中古音韵地
位,按摄、声纽、单字排列,各地的声调都用划圈法
标注。有些字在某地不说或少用.就不注音,留出空
格,若非合作人特别强调,各地能注音的都只注一
降调(32,21),其余都是平调(22);阴上调,适中
(51)和小池(32)为降调,白沙和苏坂是平调(33);阳
上调调值,除适中是升调34外,都是高降调42;阴
去调至为一致,都是曲折调214;阳去调调值也极为
接近,都是降调;在闽南音的四地中,阴入都是高声
短促调(5或4),阳入都是短促的高降调(52,42)。
郑锦全(1988:88)利用计算机的帮助,把737
个音,是发音合作人第一反应说出的.如果发音合
作人认为某地的单字或单词是换另一种说法,便把
这另一种说法用汉字写出。
个方言点的声调系统作了数量研究,结果主要有三
点:(1)除入声外,阴调调值比阳调调值高,李如龙
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3117-32(2)比较了全国几大方
同~个汉字,在四地的读音不同,如表5所示
主要是:1元音开口度不同,如例字3,10,1 1,28,
38,270,317,325;2是否鼻化,如例字5,52,274,
339,383;3二合和三合元音不同,如例字6,192;47
言的声调的平均数目和上下限,闽南话是平均数为
7.30,上下限为7—8;(3)同样列出了几大方言的降
调、平调情况,闽南话属于以平调为主的方言。对照
这些观点,我们把上面的四地方音的声调情况一平
均,我们看到,四地的阴调均值是3.236,阳调均值
韵的多与少,如例字29,27,39,91,95,160;5介音u
的有无,如例字44,38,70,80,203,205;6崇母字声母
不同,如例字93;7疑母字声母不同,如例字l10;8
是2.875,阴调调值比阳调调值高;有8个调类;四
地平调有10个,升调有4个,降调有8个,曲折调
有4个,是以平调为主的方言。调查所得调值之拟
定符合一般的规律。
所以,就声韵调系统来说,在四地,声母是完全
相同的;声调也差别不是很大:调类是一致的,调值
差别不大:四地的主要不同体现在韵母中:四地的
60
介音i的有无.如例字115,121,125,130,187,196;9
喉塞韵韵尾的有无,如例字308,319,329,362,402。
前面主要是单个音素的比较,这里是对音素的
组合一音节的比较,我们先是定下了一个原则,
有音素完全一样,③才算是相同的。我们比较的目的
是,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组合情况。
表5四地单字语音比较例表
大柱茶一果遇假臻假江曾遇果通梗臻蟹果遇止止遇遇蟹蟹山蟹山止止效效效效效深咸成深宕江曾梗定澄澄影疑见溪知明定见端见见初书邪精章见溪来明透并崇疑精见晓心书端从心心帮溪昌3勰m啪n‰.詈u 出%蛳 l0 7牙讲肯猪磨洞更墩街过初试柯做主盖开辣妹炭皮柿熬早交孝笑深跌蚕心削剥刻尺 m 勰5粥5 3。u 量 9 4u 6 In虽 铝 5 3抛∞ 0 m眦L ;5! 遥1I 5 Dm 6 7~ .D 2旨u 蝎B ‰~9 9 2
的占我们比较总数的42.5%,这是四地可以通话、
交流在语音的主要体现:而四地完全不同的占
8.7%,这是造成彼此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的主要语
tua tue tua=
霉摄毒字 自 小 苏 适
ct‘iu
ie
et]
t
ct‘io
‘tie
iat]
tie
ct‘iau
ctie
let]
cie
音因素;在四地内部,彼此之间交流的难易直接体
现为只有三地和两地相同的48.8%。
(五)常用词语
ie
karJ k6 karj
c
k‘en ck‘en ck‘en
ctie
ema
我们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
室所编的《汉语方言词汇》为选词的依据,比较了四
地共有的430条名词,表7为比较例表。比较时,分
四个层次,分别是四地全部相同的、四地中有三地
ctie
zmo
cte
zmo
la to0 tot3
c
k ckin ckin
ctui ctun ctun
f..
hi 广ki cki
kuei kuiD kui
c
ts‘u 亡ts‘u cts‘1
si ts‘ei ts3
csl esu £su
tsu ts3 ts'l
tsl Cts1 ts3
kusD k‘苴’ kua
r
k‘ui rk‘ue ck‘ai
lot lot Iuat
bu8 bu83 bei
t‘u百3 t‘u冱)t‘an]
ap‘ai cP‘i cp‘ui
k‘i冱 Zk‘ei sl
gau ct ̄ian eau
ctsa Ctsia Ctsa
c
kiau ckau ckau
hiau hiauD hau
tstauz ts‘6 ts‘io
cts‘im fts‘iam cts‘am
tiap ̄puap ̄puap ̄
cts‘iam s‘1 ct‘am
csim csim cslam
siak] siak] sia/3
pak]pak3 pa/D
kak k‘ak k‘a/3
ts‘uak]ts‘1 ts?i£ 3
ki0k ki0k kio?3
我们对412个单字作了统计,算出了它们的比
重,计算结果如表6:
表6四地单字音比较统计表
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单字音在四地完全相同
相同的、四地中有两地相同的、四地中各不相同的。
只有词语构成语素完全相同,才算是相同(为便于
阅读,如能写出汉字,则省略了注音,词语的写法,
是发音合作人第一反应提供的)。④
表7四地词语比较例袁
61
统计结果如表8:
袁8四地词语比较统计表
但相同的汉字,对应的各地的读音是不同的。
注释:
①当然,从语音分析的角度,把b l g和II1 n D分别
独立,也未尝不可。我们认为,从音位的对立互补原则、语
音近似原则出发.更是从语言的经济性考虑,合在一块更
好一些。关于音位的归并,赵元任提了6条原则:经济性、
我们从表8可以看到,在新罗区闽南话区,有
56%的词语字形和表示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这是
是同属闽南话的各地能够通话的基础;但也有3%
的词语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任何两地都分歧的,是
各地通话困难的主要原因:而剩下的两地同、三地
同的词语则是在各地有出入、关系错综复杂的,这
对补性、系统性、少为贵、合土人感、合历史音韵,见其《语
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0—39页。
②他的理由是,1现代汉语的声母数以闽语为最少,
超过十五音的闽方言都是在边区或飞地。2从闽语由古
至今的形成过程来看。青徐流人经历三个时代和四个层
次的冲击和叠加之后,十五音竟巍然不动,被冲击而遭隐
没和因历次叠加而丰足的主要反映在韵母系统,而且文
是使得某两地或几地之间通话容易,而某两地或几
地之间通话困难的具体原因。
联系上一节音节比较的结果,则有表9:
白的声母系统都是十五音。其差异也只是在十五音内交
替。3闽方言韵书都反映十五音系统。见张光宇《闽客方
言史稿》台湾南天书局,1996年第98页。
③声调比较的是调类。实际上单音节的比较,声母和
声调差别不要.主要是韵母及声韵调的组合能力高低。
④只有“仔”作词尾时例外,我们认为,在龙岩闽南话
词语的词尾中。“仔”的用与不用在许多情况下是两可的。
参考文献:
表9四地语音、词语结果比较表
[1]郭启熹.龙岩方言研究[M】.香港:香港纵横出版
四地的词语相同的比率要比语音的高,而完全
不同的比率要比语音的低;只有三地同或两地同的
比率则是语音的百分比比词语的高。总的来说,和
语音比较起来。词汇方面,四地完全相同的比率高,
而完全不同的比率低。而两地或三地相同的比率也
社.1995.
[2]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M].台北:台北南天书局,
1996.
[3]李如龙.声韵调的演变是互制互动的it]//李如龙
汉语方言研究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32.
[责任编辑:林清书]
低,四地词汇方面的相同率高。对此,我们可以解读
为,对于同一个事物,各地用一样的汉字来指代它,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nterior Accents in South Fujian Dialect in Xinluo District
ZENG De-wan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e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ccent diferences of South Fujian dialect in
Suban,Baisha,Xiaochi and Shizhong,the four areas in Xinluo District in Longyan city.These diferences are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i.e.initials,finals,tone,major single words and major term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_e are n0 obvious diferences in initials and tone, but there are obvious diferences in finals and the
sounds of major single words in these four areas.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unds of major single words are more
obvious than the diferences in major terms.
Key words:Longyan;dialect in South Fujian;comparison
62
2024年3月10日发(作者:张简香岚)
第29卷第6期
2011年12月
龙岩学院学报
Vol_29 No 6
December 201 l
J0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
龙岩新罗区闽南话内部音比较
曾德万1,2
(1.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从声母、韵母、声调、常用单字、常用词语等五个方面,比较龙岩市新罗区所辖的苏坂、白
沙、小池、适中四地的闽南话。结果显示,四地的声母、声调差异不大,韵母则差别较大,常用单字音
的差别又比常用词语大。
关键词:龙岩;闽南话;比较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29(2011)06-0058-05
笔者从2010年暑假开始,对四地的方言进行
了田野调查,下面就调查结果,对这四地的声韵调、
苏坂、白沙、小池、适中是龙岩市新罗区所辖的
四个乡镇(文中简称苏、白、小、适),它们分别位于新
罗区的东边、东北边、西边和南边,其中白沙是新罗
区最大的一个乡镇。四地所讲的方言属闽南话西片。
常用单字、常用词语作一比较。
(一)声母
表1 四地声母比较表(例字各举两个)
说明:
1.b、g发音部位接触轻,破裂弱,柔软类似鼻音。声母l发音时,舌边气流较弱,听感上和塞音d相近 、l、g与鼻化
韵、声化韵相拼时分别读成Ill、n、D,所以把m、n、D看成是b、l、g的音位变体。①
2.ts、tsh、s和韵母i或以i起头的韵母相拼时,读为 、 h、 ,从归纳音位原则出发,归为同一类音位。S和i相拼时,
读为 ,其实际读音近于舌叶音.f。
3.这四地的声母是完全一样的。
从总数上来看。白、苏、小、适四地的声母是14
个(见表1),属于闽语的十五音系统。学术界对闽
南话的十五音系统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如,张光宇
认为.十五音是闽语的主要特点。②
(二)韵母
四地韵母比较,列表如表2。
1.如果忽略e和£的细微差别,四地有1 a o e
u i ai au un ia iu ie iau ua u£am ui 6冱ia nq i6 ua
im iam冱u in an uan 6 arJ orj iao ioo ual3 ap iap uap
ien ip.共40个韵母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四地同为
闽南话的韵母基础。
2.同是闽南语的四点中,适中音是和其它j|点
区别较大的。ll】 从表2可以看出,苏、白、小三地共
各地的韵母相同数,列表如表3。
收稿日期:2011-06—12
作者简介:曾德万,男,福建武平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博士,泉州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方
言比较、客家方言。
基金项目:本文系泉州师范学院校级课题(2O10sk26)成果之一。
58
表2四地韵母比较表(限于篇幅,例字只举一个)
表3四地韵母相同个数比较表
有而适中没有的韵有ak iak uak it ik iek ok iok at
个层次。是同属龙岩话的城关音和苏坂音不同之韵
母表现。
uet iat uat i8t共13个韵。适中有而三地无的韵有
uei u 、ue?、ie?、e?、ua?、ia 、a 、o?、io?、i?共11个
4.就是城关音内部的白沙和小池之间,在韵母
上,白沙有而小池无的有tti u£n共2个韵,白沙无
韵,所以适中与三地完全不同的有24个韵,这是第
二个层次。是同为闽南话方言的龙岩城关音和适中
音不同之韵母表现。
而小池有的iep ian ei en,共4个韵,合计有6个韵
母是不同的。这是同为城关话的小池音和白沙音之
3.苏坂音和城关音共同构成了龙岩话。苏坂话
是公认的在龙岩话中和城关话区别较大的,苏坂的
不同在韵母上表现。为第四个层次。
总的来说,苏坂音有59个韵母,白沙音有64
个韵,小池音有66个韵母,适中音有61个韵母。四
美山话,和附近乡镇的闽南话差别较大。表现在韵
母上,白沙音、小池音都有,而苏没有的有i否i uai
地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苏白小三地有一P、一t、一k3个
韵尾入声韵;适中只有一P、一 2个韵尾入声韵;苏坂
的鼻化韵较少。在韵母总数上说。闽南语区的四地
荟 i u否iau ya y6共9个韵,苏有而白小皆无的有
io、ot共2个韵,而白、小一者有而苏无的有螽i iep
ai iep共4个韵,共有15个韵是不同的。这是第三
的韵母都在5O以上。闽南语区的四地都是张光宇
所说的闽语50以上韵。[21115
59
(三)声调
四地声调比较,列表如表4。
表4四地声调比较表(例字各举三个)
1.四地点都是八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阴
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是中古时的平、
上、去、入各分阴阳。
2.这四地闽南音的入声韵都有文白异读,苏
韵母数都在60左右,我们可以从韵母的具体分布
上分出新罗区闽南话的四个层次来。
(四)常用单字
总共比较了新罗区四地共有的412个单字的
坂、小池、适中三地都是只是阴入有文白两读,阳入
只有一读,而白沙则是阴入、阳入都有文读和白读。
读音,这412个单字概括了中古的l6摄.基本上是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所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调查手
3.阴平调调值分为两类,苏、适和白都是升调
(35,45),小池是33调;阳平调也分两类,苏和白是
册》(语音部分)中的字条,它虽不多,却是一个很实
用的数据库。
在列表统计时,在每一行前列了序号,每…列
都按序号、(比较)项目、白沙、小池、苏坂、适中排
列。项目是按照《方言调查字表》所列的中古音韵地
位,按摄、声纽、单字排列,各地的声调都用划圈法
标注。有些字在某地不说或少用.就不注音,留出空
格,若非合作人特别强调,各地能注音的都只注一
降调(32,21),其余都是平调(22);阴上调,适中
(51)和小池(32)为降调,白沙和苏坂是平调(33);阳
上调调值,除适中是升调34外,都是高降调42;阴
去调至为一致,都是曲折调214;阳去调调值也极为
接近,都是降调;在闽南音的四地中,阴入都是高声
短促调(5或4),阳入都是短促的高降调(52,42)。
郑锦全(1988:88)利用计算机的帮助,把737
个音,是发音合作人第一反应说出的.如果发音合
作人认为某地的单字或单词是换另一种说法,便把
这另一种说法用汉字写出。
个方言点的声调系统作了数量研究,结果主要有三
点:(1)除入声外,阴调调值比阳调调值高,李如龙
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3117-32(2)比较了全国几大方
同~个汉字,在四地的读音不同,如表5所示
主要是:1元音开口度不同,如例字3,10,1 1,28,
38,270,317,325;2是否鼻化,如例字5,52,274,
339,383;3二合和三合元音不同,如例字6,192;47
言的声调的平均数目和上下限,闽南话是平均数为
7.30,上下限为7—8;(3)同样列出了几大方言的降
调、平调情况,闽南话属于以平调为主的方言。对照
这些观点,我们把上面的四地方音的声调情况一平
均,我们看到,四地的阴调均值是3.236,阳调均值
韵的多与少,如例字29,27,39,91,95,160;5介音u
的有无,如例字44,38,70,80,203,205;6崇母字声母
不同,如例字93;7疑母字声母不同,如例字l10;8
是2.875,阴调调值比阳调调值高;有8个调类;四
地平调有10个,升调有4个,降调有8个,曲折调
有4个,是以平调为主的方言。调查所得调值之拟
定符合一般的规律。
所以,就声韵调系统来说,在四地,声母是完全
相同的;声调也差别不是很大:调类是一致的,调值
差别不大:四地的主要不同体现在韵母中:四地的
60
介音i的有无.如例字115,121,125,130,187,196;9
喉塞韵韵尾的有无,如例字308,319,329,362,402。
前面主要是单个音素的比较,这里是对音素的
组合一音节的比较,我们先是定下了一个原则,
有音素完全一样,③才算是相同的。我们比较的目的
是,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组合情况。
表5四地单字语音比较例表
大柱茶一果遇假臻假江曾遇果通梗臻蟹果遇止止遇遇蟹蟹山蟹山止止效效效效效深咸成深宕江曾梗定澄澄影疑见溪知明定见端见见初书邪精章见溪来明透并崇疑精见晓心书端从心心帮溪昌3勰m啪n‰.詈u 出%蛳 l0 7牙讲肯猪磨洞更墩街过初试柯做主盖开辣妹炭皮柿熬早交孝笑深跌蚕心削剥刻尺 m 勰5粥5 3。u 量 9 4u 6 In虽 铝 5 3抛∞ 0 m眦L ;5! 遥1I 5 Dm 6 7~ .D 2旨u 蝎B ‰~9 9 2
的占我们比较总数的42.5%,这是四地可以通话、
交流在语音的主要体现:而四地完全不同的占
8.7%,这是造成彼此之间不能很好地交流的主要语
tua tue tua=
霉摄毒字 自 小 苏 适
ct‘iu
ie
et]
t
ct‘io
‘tie
iat]
tie
ct‘iau
ctie
let]
cie
音因素;在四地内部,彼此之间交流的难易直接体
现为只有三地和两地相同的48.8%。
(五)常用词语
ie
karJ k6 karj
c
k‘en ck‘en ck‘en
ctie
ema
我们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
室所编的《汉语方言词汇》为选词的依据,比较了四
地共有的430条名词,表7为比较例表。比较时,分
四个层次,分别是四地全部相同的、四地中有三地
ctie
zmo
cte
zmo
la to0 tot3
c
k ckin ckin
ctui ctun ctun
f..
hi 广ki cki
kuei kuiD kui
c
ts‘u 亡ts‘u cts‘1
si ts‘ei ts3
csl esu £su
tsu ts3 ts'l
tsl Cts1 ts3
kusD k‘苴’ kua
r
k‘ui rk‘ue ck‘ai
lot lot Iuat
bu8 bu83 bei
t‘u百3 t‘u冱)t‘an]
ap‘ai cP‘i cp‘ui
k‘i冱 Zk‘ei sl
gau ct ̄ian eau
ctsa Ctsia Ctsa
c
kiau ckau ckau
hiau hiauD hau
tstauz ts‘6 ts‘io
cts‘im fts‘iam cts‘am
tiap ̄puap ̄puap ̄
cts‘iam s‘1 ct‘am
csim csim cslam
siak] siak] sia/3
pak]pak3 pa/D
kak k‘ak k‘a/3
ts‘uak]ts‘1 ts?i£ 3
ki0k ki0k kio?3
我们对412个单字作了统计,算出了它们的比
重,计算结果如表6:
表6四地单字音比较统计表
从表6我们可以看出,单字音在四地完全相同
相同的、四地中有两地相同的、四地中各不相同的。
只有词语构成语素完全相同,才算是相同(为便于
阅读,如能写出汉字,则省略了注音,词语的写法,
是发音合作人第一反应提供的)。④
表7四地词语比较例袁
61
统计结果如表8:
袁8四地词语比较统计表
但相同的汉字,对应的各地的读音是不同的。
注释:
①当然,从语音分析的角度,把b l g和II1 n D分别
独立,也未尝不可。我们认为,从音位的对立互补原则、语
音近似原则出发.更是从语言的经济性考虑,合在一块更
好一些。关于音位的归并,赵元任提了6条原则:经济性、
我们从表8可以看到,在新罗区闽南话区,有
56%的词语字形和表示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这是
是同属闽南话的各地能够通话的基础;但也有3%
的词语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任何两地都分歧的,是
各地通话困难的主要原因:而剩下的两地同、三地
同的词语则是在各地有出入、关系错综复杂的,这
对补性、系统性、少为贵、合土人感、合历史音韵,见其《语
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0—39页。
②他的理由是,1现代汉语的声母数以闽语为最少,
超过十五音的闽方言都是在边区或飞地。2从闽语由古
至今的形成过程来看。青徐流人经历三个时代和四个层
次的冲击和叠加之后,十五音竟巍然不动,被冲击而遭隐
没和因历次叠加而丰足的主要反映在韵母系统,而且文
是使得某两地或几地之间通话容易,而某两地或几
地之间通话困难的具体原因。
联系上一节音节比较的结果,则有表9:
白的声母系统都是十五音。其差异也只是在十五音内交
替。3闽方言韵书都反映十五音系统。见张光宇《闽客方
言史稿》台湾南天书局,1996年第98页。
③声调比较的是调类。实际上单音节的比较,声母和
声调差别不要.主要是韵母及声韵调的组合能力高低。
④只有“仔”作词尾时例外,我们认为,在龙岩闽南话
词语的词尾中。“仔”的用与不用在许多情况下是两可的。
参考文献:
表9四地语音、词语结果比较表
[1]郭启熹.龙岩方言研究[M】.香港:香港纵横出版
四地的词语相同的比率要比语音的高,而完全
不同的比率要比语音的低;只有三地同或两地同的
比率则是语音的百分比比词语的高。总的来说,和
语音比较起来。词汇方面,四地完全相同的比率高,
而完全不同的比率低。而两地或三地相同的比率也
社.1995.
[2]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M].台北:台北南天书局,
1996.
[3]李如龙.声韵调的演变是互制互动的it]//李如龙
汉语方言研究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32.
[责任编辑:林清书]
低,四地词汇方面的相同率高。对此,我们可以解读
为,对于同一个事物,各地用一样的汉字来指代它,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nterior Accents in South Fujian Dialect in Xinluo District
ZENG De-wan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e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ccent diferences of South Fujian dialect in
Suban,Baisha,Xiaochi and Shizhong,the four areas in Xinluo District in Longyan city.These diferences are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i.e.initials,finals,tone,major single words and major term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_e are n0 obvious diferences in initials and tone, but there are obvious diferences in finals and the
sounds of major single words in these four areas.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unds of major single words are more
obvious than the diferences in major terms.
Key words:Longyan;dialect in South Fujian;comparison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