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三支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横评

IT圈 admin 32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汝雨)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支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横评

佳能17-55mm IS USM、适马18-50mm EX DC Macro、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II这三支镜头由于参数接近,又都是各自品牌里的热销类型,因此它们的

表现一直都是影友们关注的对象。一个是嫡出原厂,另两个是副厂里的佼佼者;

一个有着原厂的性能技术优势,另两个有着副厂的性价比优势。三者之中,我们

该何去何从?取谁舍谁?

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II

在标准变焦焦段,腾龙曾经出现过一支非常受欢迎的镜头,那就是腾龙SP

AF 28-75mm XR Di。这支镜头采用了腾龙诸多的先进技术,并针对数码单反做

了优化,加强边缘成像和抗眩光的能力,属于腾龙的高性能规格镜头。事实上该

头成像优异,画面锐利清晰,色彩饱和也是广为影友所称赞的

可是该头的28mm广角搭载在APS-C画幅相机上却只有42mm(按倍换算),如

果搭载在佳能EOS 400D或者20D、30D等机身上,广角更是只有44.8mm。因

此,广角的缺失要求厂家为APS-C开发适合的广角镜头势在必行,于是,我们

今天看到的这款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II(以下简称腾龙17-50)也就应运

而生了

新版的17-50镜头在个头上又有所降低,比腾龙28-75还矮了一小截。因此,该

头的变焦环和对焦环都相应的变窄了一点。与腾龙28-75不同的是,17-50两环

之间的镜头标识采用了金圈黑字,比腾龙28-75的黑底金字更为醒目,有佳能红

圈和适马金圈的功效。在镜头底部仍然有一个对焦方式切换键和一个变焦环锁定

键,手感不错

从“ Di II”标识来看,腾龙17-50是专为APS-C画幅数码单反设计的小像场镜

头。17mm的广角如果以倍倍率换算(本次评测采用30D机身,其镜头转换倍率

为),其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80mm,正好弥补了腾龙28-75mm 在APS-C

上的不足。这也是我们说到腾龙17-50就不得不说到腾龙28-75的原因之一

腾龙17-50的整个外观依然承袭了前辈腾龙28-75的风格,显得比较朴实,不过

细节上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对焦环在前变焦环在后,但由于镜身更为短小,其宽

度也有所收缩,也占了镜身近三分之二左右,其上的防滑纹路变得更粗大,手感

依然不错

腾龙17-50的变焦环和对焦环阻尼都比较不错,前者的转动行程为78度,而后

者的转动行程为52度。手感基本上也无可挑剔,一如腾龙其他镜头一样,实在

而不张扬,但给人的感觉很平和亲切。

腾龙SP AF -75 F XR Di 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镜头参数

II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32 F32

镜头结构 14组16片 13组16片

最近对焦距33cm 27cm

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无 无

镜头口径 67 mm 67mm

尺寸 73×92mm 74×81mm

重量 550g 434g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而从镜头参数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同样是16片镜片,但镜组结构作了

调整,使得腾龙17-50最近对焦距离缩短到了27cm,不过放大倍率却降低到倍。

不管怎么说,由于有28-75这样优秀的前辈在,我们对这只腾龙17-50镜头同样

寄予了厚望,要知其表现如何,请继续关注我们后面的样张对比

适马18-50mm EX DC Macro

对于18-50这一焦段的镜头,熟悉适马的用户肯定很熟悉它之前推出的适马

18-50mm EX DC这款镜头。这款专为APS-C画幅打造的标准变焦镜头,等效

焦距为-80mm(按倍算),它的推出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次,适马在该头的

基础上作了改进,用一枚ELD镜片代替了原来的一枚普通镜片,在仍然保持13

组15片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镜组的组合安排,口径也因此增大到72mm

同时新头增加了微距功能,最近对焦距离从原来的28cm拉近到了20cm,放大

倍率也有所提升,近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由此形成了一款具有良好性价比,

对同类镜头具有较大竞争力的新标准变焦镜头,这就是今天登场的适马18-50mm

EX DC Macro(以下简称适马18-50 Macro)。

适马18-50 macro和其前辈18-50mm EX DC的样子非常相似,只是前者的个头

稍微高大粗壮点,但差别甚微。镜头前的金色圈在向我们彰显着适马“EX”的

不俗,镜头尾部的“SIGMA”字样由原来的白色改为金色浮雕铭牌,给人的感

觉更为高档。镜身部分与遮光罩表面都采用了磨砂涂层,手感颇为舒适

该镜头变焦环在后对焦环在前,对焦环宽度约为变焦环的二分之一,变焦环约

占整个镜身的二分之一。变焦环从最短焦距18mm到最大焦距50mm的转动方

向与从最近对焦距离到无限远的转动方向相同,均为从右向左转动

变焦时适马18-50 Macro的镜筒伸出约2cm,镜筒中心有一道白线作为对焦距

离指示线,白线的右侧有近摄放大倍率刻度,而前代适马18-50并没有这一标度。

适马18-50 Macro变焦环和对焦环的阻尼都不错,两者的转动行程均为50度,

但对焦环转动时有轻微的齿轮感,并有“咝咝”的噪音。

适马18-50mm EX DC 适马18-50mm EX DC

镜头参数

Macro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22 F22

镜头结构 13组15片 13组15片

最近对焦距28cm 20cm

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无 无

镜头口径 67mm 72mm

尺寸 74.1mm×84.1mm 79mm×85.8mm

重量 445g 450g

适马18-50 Macro镜头伸出后可以明显感受镜筒上的适马专业标志的“EX”

涂层,尽管有的用户对“EX”涂层持保留意见,但从外观和手感上来说,“EX”

涂层确实是非常理想,当然前提是在保养很好的时候。“EX”涂层确实存在容易

被磨掉而有损美观的问题,相信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少见,在

新款的“微距小黑”APO 70-200mm HSM Marco上这一点就得到了体现

佳能EF-S 17-55mm IS USM

全画幅系列中有高端定位的EF 24-70mm F2.8L USM和定位中高端EF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4-105mm F4L IS USM镜头,而在专为APS-C数码单反设计的EF-S系列中从则

有定位低端、强调性价比的EF-S 18-55mm II和中端定位、重视多用途性的EF-S

17-85mm IS USM。

对于EOS 300/350D/400D/20D/30D这些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来说,除

了这些EF-S镜头外,还可以选择EF 17-40mm F4L USM甚至EF 16-35mm F2.8L

II USM这些高档广角变焦镜头

佳能EF-S 17-55mm IS USM(以下简称佳能17-55)是佳能第一支恒定大光圈

标准变焦“小像场”镜头,不仅采用超声波马达驱动,而且还具备防抖功能,堪

称EF-S系列中的“旗舰”型号

佳能17-55的外形设计和EF-S系列的佳能EF-S 17-85mm IS USM一脉相承,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镜组结构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镜组结构也是非常的相

似。不过当两者Side By Sidy时,尽管佳能17-55变焦倍率更小,但体积却明显

粗壮高大许多

通过对比以上镜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佳能17-55增加了两片镜片,而且低色

散镜片也使用得更多,这也是该头成像质量的一个有力保证。不过因此佳能17-55

的份量自然也更重

EF-S系列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变焦环和对焦环的位置和一般镜头相反,佳能17-55

也是变焦环在前对焦环在后,不过比佳能17-85的要宽了很多。该头变焦环阻尼

适中,手感非常不错。其转动行程为67度,而对焦环的转动行程为90度。在镜

头尾部,AF/MF切换及防抖开关都设计在一个凸出的位置上,而且键位都比较

大,手感不错,易于使用。

佳能EF-S 17-85mm IS 佳能EF-S 17-55mm IS

镜头参数

USM USM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22-32 F22

镜头结构 12组17片 12组19片

最近对焦距35cm 35cm

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环形超声波马达 环形超声波马达

镜头口径 67mm 77mm

尺寸 x 92 mm ×110.6 mm

重量 475g 645g

由于该头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对焦自然是非常快速而安静。即使是使

用手动对焦,该头也能提供良好的对焦手感。应该说,该头的技术含量非常高,

不仅拥有的恒定大光圈,而且还配置了防抖和超声波马达等先进技术,为用户提

供了很好的拍摄技术支持。如果不是因为它是款适用于APS-C的小像场镜头,

就其他方面而言,佳能17-55几乎可以媲美佳能L级镜头

设计风格对比

当三支镜头一字排开时,我们发现它们一个比一个小巧。个头最大的是佳能

17-55,其尺寸达到×110.6 mm,重量更是达645g,成为三支镜头之冠,其外表

的坚固的材质和扎实的分量让它看上去是四支镜头里最为专业、耐用的一个。其

实如果不是EF-S的限制,佳能17-55实在可媲美“L”头

适马18-50 Macro和腾龙17-50虽然只有四百余克,但是做工仍然很实在。两相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比较,适马18-50 Macro又是磨砂表面、又有金圈和金色的浮雕铭牌,看起来似

乎比腾龙镜头要高档

而腾龙17-50在一番数码化后也将体积很好的控制在了理想范围内,是三者中

最轻小的一位,不过比适马18-50 Macro粗壮一点。虽然外观普通,不过它却一

如既往给人踏实的感觉。

当三支镜头变焦到长焦端时,分别都伸长了2cm左右,此时,佳能17-55

显得尤为威猛

体积的大小多少和它们的镜组结构有关系,现在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三支镜头的

镜组结构吧。由下图的镜组结构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腾龙和适马都采用的是

13组设计,且非常相似。不过腾龙有16片,适马为15片。同时,腾龙镜头在

前面三张镜片为其XR高折射率镜片,两者都采用了两片非球面镜片,而适马除

了一片SLD低色散镜片外,还有一张超低色散镜片

三者之中,佳能17-55使用镜片最多,达到了12组19片。其中非球面镜片有

3片,还有两片超低色散镜片。此外,该镜头还有对焦驱动的镜身超声波马达,

这就难怪佳能17-55要重那么多

正面看三支镜头,佳能17-55的直径明显大了很多,其次是适马,腾龙17-50是

三者最小的。它们的滤镜口径分别为77mm、72mm和67mm

而在镜头尾部,三支镜头的尾部镜组设计也有所不同。金属卡口让人使用起来更

加放心。而且我们还注意到佳能和腾龙尾部的电子触点个数和设计都相同,而适

马18-50的电子触点最多

本次评测的佳能17-55是一支新头,并没有发现进灰现象。而且就其做工来看,

佳能17-55进灰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而评测中的适马头是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旧

头”,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进灰现象。腾龙镜头在日常条件下(并未精心呵护)

使用两个多月后,亦无任何进灰现象出现,相比编辑部同样使用频率的4000元

左右的某款原厂镜头,表现确实好很多,因此网友不必过于担心适马和腾龙这两

款非内变焦镜头的进灰问题,毕竟镜头上还有“EX”和“SP”这样的代表专业

和顶级的字样。

遮光罩

评测的三支镜头中,适马和腾龙都附送了莲花形遮光罩,遮光罩内壁都有环

形条纹以减少反光,而佳能17-55的遮光罩需要用户自行购买,相比起来,这也

正是副厂镜头的实惠之处

从镜头表面的反光我们可以看出三支镜头的不同镀膜颜色,最左端佳能17-55镀

膜为黄色,中间腾龙17-50为绿色,而最右端的适马18-50 Macro镀膜为紫色。

与机身搭配

本次测试采用EOS 30D机身,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和该机搭配时的情形

当三支镜头搭载在EOS 30D上时,佳能17-55的威猛便显露无遗,整个套机的

中心往前偏移,因此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在其变焦到55mm端时显得更为突出。

而适马和腾龙则保持着良好的平衡和重量感,应该说,携带起来,必然是腾龙和

适马镜头更为轻松

佳能17-55的设计与其他EF-S镜头一脉相承,宽大的变焦环在前,较窄的对焦

环在后,两者的宽度在四支镜头中都是最大的,毕竟其镜身要高大一些

适马18-50 Macro的设计与前一款不带“Macro”的18-50镜头如出一辙,而

腾龙17-50的设计也更多地秉承了腾龙28-75镜头的风格,两者都是对焦环在前

变焦环在后,这和佳能17-55正好相反。两者差别在于适马18-50 Macro的变焦

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环要窄一些,而对焦环稍宽一点。适马的变焦环约占整个镜身近二分之一,而腾

龙的更是占据了整个镜身的三分之二,且变焦阻尼都十分均匀,操作手感很好。

当内镜筒伸出后,我们可以看到佳能17-55内镜筒外壁上什么都没有,而腾

龙镜头上有一条白线作为对焦距离指示线,而在适马18-50 Macro的指示线旁边

有放大倍率刻度。由于腾龙的伸出量较多,因此看上去比适马还高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适马18-50和腾龙17-50都在变焦环下端设计了镜头锁定键(适

马的体积稍小一点),虽说这个锁定键的用途名义上主要是防止镜头滑出,但对

于这两款“准专业级别”的镜头来说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佳能17-55上根

本就没有这样的设计。

由于适马18-50 Macro变焦环的底端太靠近镜头尾部了,因此要想将镜头从机

身上取下时,如果不用锁定键多少需要些技巧,腾龙17-50在这方面稍好一些,

在变焦环和镜头尾部之间留出了一定的距离,但不好取镜头的问题依然存在;而

体积较大的佳能17-55后部空间比较富裕,装取镜头没有束缚感。

对焦切换键

在按键设计方面,三支镜头都设计了对焦切换键,其中佳能17-55和腾龙

17-50的按键手感比较好,而适马18-50的拨杆稍显生涩。除此之外,佳能17-55

还是三支镜头里唯一采用了光学防抖功能和超声波马达驱动的镜头,因此在对焦

切换键下面多了一个防抖按键。而佳能镜身还有距离标识窗,也是和副厂镜头之

间比较大的区别,突显出了原厂镜头的品位

对焦手感

佳能17-55的对焦环阻尼适中,而适马18-50的对焦环稍沉,转动时有一定

噪音,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细密的齿轮感,但感觉发干。腾龙的阻尼感和适马差不

多,转动时也有轻微的齿轮感,但噪音较适马稍小一些,手感也柔和一些,感觉

没那么发干。

对焦速度

采用了环形超声波马达的佳能17-55对焦最为迅速,而且非常安静。腾龙的

合焦速度其次,对焦时有 “啾啾”的声音,偶尔会来回小蹭一次合焦,相比起

来,适马在这方面就逊色多了,在50mm端就可以比较明显感觉合焦速度慢一筹,

而且噪音比腾龙还要大一些,声音是“吱吱”的,机械感觉更明显一些,看来适

马在这方面是落后了,不过考虑到它的问世时间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时代是在不

断进步的

锐度值测试

笔者在实验室分别拍摄了三支镜头的ISO 12233分辨率标板,为了更好的比

较衬托,我们还特意拍摄了佳能EF-S 18-55mm Ⅱ的分辨率标板,虽然说它和

这三支镜头并不是同一级别的产品,但俗话说,没有绿叶的衬托,哪来百花的娇

艳?权当其为我们的评测“加菜”吧。

四镜头的拍摄时相机设置保持一致,佳能17-55防抖关闭。由于镜头数量比

较多,因此,我们分别比较了他们的广角端、35mm和长焦端的锐度值,而且每

个焦段都分为中心和边缘值。经过专业的Imatest软件分析处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在广角端的锐度值对比中我们看到,腾龙17-50在全开光圈时,无论是中心锐

度还是边缘锐度都是四者中最高的,甚至超过了佳能17-55。不过佳能17-55的

表现依然要好过适马18-50和佳能18-55两款镜头。而且在收小一挡光圈后,佳

能17-55的锐度值猛增,中心部分远远超过腾龙镜头,成为四者中最高的一个,

并在以后各档光圈中都保持着这一优势。

5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在及以后,适马的中心锐度也有大幅提升,并以微弱优势胜过腾龙。但在边

缘部分则和腾龙17-50旗鼓相当。事实上,除佳能18-55锐度整体较低外,其余

三支镜头在光圈收到后的表现其实不相上下

35mm端的锐度测试值表明几支镜头都在广角端的数值上有所下降。但是佳能

和适马似乎下降得更多一点,以致于腾龙17-50表现出了整体优势,但是差距并

不是太大。收小光圈后佳能和适马有所提升,尤其是佳能17-55的中心锐度一度

超过腾龙17-50。只是在边缘部分,腾龙大多数光圈下的锐度值处于领先地位

50mm端的中心部分,腾龙镜头的优势不再,但显然适马下降得更为厉害,而

佳能17-55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锐度。在边缘部分,佳能17-55和适马镜头下降比

较厉害,此时腾龙又表现最好。

总的来说,佳能17-55镜头的锐度特点是全焦段锐度下降不太大,但是最大

光圈时锐度相对较弱(但比适马头要好),而一旦收小一挡光圈,其锐度能得到

很大提升,成为三者之冠。腾龙镜头的锐度表现更为稳定,尤其是其大光圈下的

锐度依然能够保持得很好,甚至超过了佳能17-55,是三支镜头里给人印象非常

深刻的一支镜头。适马18-50在这三支镜头中的表现稍微逊色一点,大光圈下也

有锐度下降严重的问题。该头在广角端的表现尚可以和其它两支镜头相抗衡,但

是随着焦距增长,其锐度差距也逐渐拉开,但是并不太大。当然,毫无疑问的是

佳能18-55的锐度是四者中最低的一个

测试结果如上图所示,令人惊讶的是适马18-50mm镜头的色彩饱和度竟然高

达%,而佳能17-55mm和腾龙17-50mm均以%次之,差距相当大。而且适马

18-50mm在对红色的表现上也明显比其余三款镜头更为夸张,我们从后面的样

张中确实也能感受到这种不同,适马镜头成像明显更为明亮饱和。而佳能

18-55mm套头以%的饱和度位于最后,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从广角端的最大光圈来看,佳能17-55的中心和边缘锐度都出乎意料的低,而腾

龙17-50却出乎意料的好,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都是四者中表现最好的,而适

马18-50 Macro的表现也不够令人满意,几乎和佳能18-55的表现差不多

当光圈收缩一挡到F4的时候,佳能17-55和适马18-50 Macro的中心、边缘锐度

都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佳能17-55在此时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中心锐度优势,

而在边缘上,它和腾龙、适马三者旗鼓相当,只有佳能18-55较弱,不过差距却

也不太明显

在光圈时,佳能和适马锐度继续上升,特别是边缘锐度都表现得非常不错,

肉眼上基本看不出来太大的差别,只有佳能18-55弱一些,毕竟不是同一档次的

产品,不过其表现在该档次的镜头里也已经算不错了

F8时候,四支镜头的锐度都保持不错,但从F11开始,中心和边缘锐度都有能

够觉察到有所下降,到F22时下降严重。而从各级光圈的对比图来看,适马18-50

Macro的成像风格是四者中最明亮的,而佳能18-55较暗

边缘的色散(紫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将前面的图片100%截图后对比,我们

分别截取各镜头光圈的对比图

最大光圈时,边缘截图不仅可以清楚的看到四支镜头的边缘锐度孰高孰低,还能

看到四支镜头不同程度的色散现象。不过佳能17-55的边缘锐度虽然不怎么样,

但是其色散却控制得最好,其余三支镜头紫边情况都差不多

当光圈收小后,适马和腾龙镜头的紫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仔细观察仍然是佳能

17-55最佳,适马18-50 Macro的紫边较明显点,佳能18-55更次

对于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广角端大光圈下的四角失光是个比较让人关注的问题。

6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们在室外拍摄了这组对比图让大家了解在较大光圈下,这三支镜头每级光圈的

四角失光现象的程度。点击图片可查看原图

在时,我们看到佳能17-55有着更为明显的暗角,也就是说其四角失光是四者中

较为严重的一个。其次,腾龙17-50和适马18-50都有不同程度的暗角。

当光圈收小一档后,各支镜头的暗角都有所减轻,尤其是佳能17-55的暗角

有了明显改善。几乎每支镜头在光圈达到时暗角都基本消失。因此,我们也就没

有必要再比较它们在F8以后的表现。佳能17-55在全开光圈并收小一级后的巨

大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还拍摄了四支镜头长焦端的对比图,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镜头在长

焦端的锐度和虚化效果。拍摄采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

时放大原图可以看到,虽然锐度稍欠,但是佳能17-55镜头在55mm焦段的焦外

特别柔和,虚化效果在四支镜头中是最令人满意的一款。腾龙和适马镜头虽然都

是50mm焦段,但是腾龙17-50镜头的景深比适马18-50的景深明显要浅,且腾

龙焦外也更为柔和,焦点所在处是三支镜头中表现最为锐利的,适马镜头则有轻

微的线性虚化感觉,再加之适马在这一光圈焦段下锐度较差,因此在三支镜头中

明显处于下风

光圈收小后,各镜头的锐度都有了较大提升,在F4时达到最好状态,又有所下

降。从这一级光圈来看,适马的焦外虚化和佳能18-55的情况几乎差不多,在同

级别的三者中较差

从以上各级光圈值的对比图来看,佳能17-55在长焦端,无论是背景虚化能力还

是焦外成像都是四者中最漂亮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时焦点处不够锐利,但收小光

圈后表现优秀。

而腾龙和适马处于第二梯队,焦外成像略逊于佳能17-55,但是两相比较,腾

龙的焦外又比适马更好一点。两者在同一焦距段同一光圈下,腾龙镜头的景深也

显得更浅,更柔和。在大光圈下腾龙17-50还表现出了很高的锐度,这和我们前

面的锐度测试以及广角端的成像表现一致。

总之,佳能17-55的表现令人满意,也体现了其原厂镜头的优势,而腾龙镜

头的表现则令人诧异,特别是大光圈下的表现令人赞叹。相比之下,适马表现中

规中矩,也还不错

总结

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外表看起来最不起眼的腾龙17-50

这支镜头体积小,重量轻,外观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手感却很

舒畅,唯有对焦时的轻微噪音有些美中不足。不过腾龙17-50的成像表现令人讶

异,特别是在光圈时,它的锐度高居三者之上,边缘的锐度优势尤其明显,四角

失光也控制得比较好,但色散控制还有待提高。

整体上,该头的成像大有前辈腾龙28-75的风格,锐利清晰、饱和。相比原

厂镜头昂贵的价格,腾龙17-50有着更高的性价比优势,相信它的出现必然会成

为第二个热销的“腾龙28-75”。

适马18-50 Macro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它的通光量为三者中最大,在同样的曝

光值下,它的成像总是最为明亮,不过画面略有些偏黄的感觉。除此之外,适马

18-50 Macro在锐度和色散上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过这款镜头的前身“非

Macro”版的问世时间要早于另外两款,估计适马已经在开发这款镜头的升级版

了。不过,该头售价也只有原厂价格的一半不到,而且还微距功能是三款镜头中

最出色的,性价比也算不错了

7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至于佳能17-55,不仅外观威猛,而且手感舒适,加上它是三者中唯一一个有超

声波马达对焦的镜头,因此其对焦速度也有着很大优势。更有竞争力的是该头在

恒定大光圈的基础上还具有“IS”防抖功能,安全快门能够降低3档左右,保证更

高的拍摄成功率,令这款镜头在弱光环境下如虎添翼。

在成像上,佳能17-55总的表现非常不错,畸变、色散都控制得很好,色彩

也很饱和,焦外虚化得很漂亮,唯一让人遗憾的就是其在广角端、大光圈下的暗

角有点严重,全开光圈时的锐度也较低,但收小一档光圈到F4,这些都会有很

大改观。不过通过使用一段时间(4个月时间),这款不带“L”的顶级镜头还是与

其兄弟镜头EF-S 17-85mm IS USM一样有比较明显进入灰现象,令人有些失

望,而且这款镜头随镜不带遮光罩,也是遗憾之一。不过总体来说,佳能17-55

还是无愧于“EF-S旗舰镜头”的定位,只是价格还是显得稍高了一点。

佳能EF-S 腾龙SP AF 适马18-50mm EX

镜头参数 17-55mm IS 17-50mm XR Di DC Macro

USM II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22 F32 F22

镜头结构 12组19片 13组16片 13组15片

最近对焦距离 35cm 27cm 20cm

最高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超声波马达 无 无

镜头口径 77 mm 67mm 72mm

尺寸 ×110.6mm 74×81mm 79mm×85.8mm

重量 645g 434g 450g

8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汝雨)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支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横评

佳能17-55mm IS USM、适马18-50mm EX DC Macro、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II这三支镜头由于参数接近,又都是各自品牌里的热销类型,因此它们的

表现一直都是影友们关注的对象。一个是嫡出原厂,另两个是副厂里的佼佼者;

一个有着原厂的性能技术优势,另两个有着副厂的性价比优势。三者之中,我们

该何去何从?取谁舍谁?

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II

在标准变焦焦段,腾龙曾经出现过一支非常受欢迎的镜头,那就是腾龙SP

AF 28-75mm XR Di。这支镜头采用了腾龙诸多的先进技术,并针对数码单反做

了优化,加强边缘成像和抗眩光的能力,属于腾龙的高性能规格镜头。事实上该

头成像优异,画面锐利清晰,色彩饱和也是广为影友所称赞的

可是该头的28mm广角搭载在APS-C画幅相机上却只有42mm(按倍换算),如

果搭载在佳能EOS 400D或者20D、30D等机身上,广角更是只有44.8mm。因

此,广角的缺失要求厂家为APS-C开发适合的广角镜头势在必行,于是,我们

今天看到的这款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II(以下简称腾龙17-50)也就应运

而生了

新版的17-50镜头在个头上又有所降低,比腾龙28-75还矮了一小截。因此,该

头的变焦环和对焦环都相应的变窄了一点。与腾龙28-75不同的是,17-50两环

之间的镜头标识采用了金圈黑字,比腾龙28-75的黑底金字更为醒目,有佳能红

圈和适马金圈的功效。在镜头底部仍然有一个对焦方式切换键和一个变焦环锁定

键,手感不错

从“ Di II”标识来看,腾龙17-50是专为APS-C画幅数码单反设计的小像场镜

头。17mm的广角如果以倍倍率换算(本次评测采用30D机身,其镜头转换倍率

为),其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80mm,正好弥补了腾龙28-75mm 在APS-C

上的不足。这也是我们说到腾龙17-50就不得不说到腾龙28-75的原因之一

腾龙17-50的整个外观依然承袭了前辈腾龙28-75的风格,显得比较朴实,不过

细节上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对焦环在前变焦环在后,但由于镜身更为短小,其宽

度也有所收缩,也占了镜身近三分之二左右,其上的防滑纹路变得更粗大,手感

依然不错

腾龙17-50的变焦环和对焦环阻尼都比较不错,前者的转动行程为78度,而后

者的转动行程为52度。手感基本上也无可挑剔,一如腾龙其他镜头一样,实在

而不张扬,但给人的感觉很平和亲切。

腾龙SP AF -75 F XR Di 腾龙SP AF 17-50mm XR Di

镜头参数

II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32 F32

镜头结构 14组16片 13组16片

最近对焦距33cm 27cm

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无 无

镜头口径 67 mm 67mm

尺寸 73×92mm 74×81mm

重量 550g 434g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而从镜头参数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同样是16片镜片,但镜组结构作了

调整,使得腾龙17-50最近对焦距离缩短到了27cm,不过放大倍率却降低到倍。

不管怎么说,由于有28-75这样优秀的前辈在,我们对这只腾龙17-50镜头同样

寄予了厚望,要知其表现如何,请继续关注我们后面的样张对比

适马18-50mm EX DC Macro

对于18-50这一焦段的镜头,熟悉适马的用户肯定很熟悉它之前推出的适马

18-50mm EX DC这款镜头。这款专为APS-C画幅打造的标准变焦镜头,等效

焦距为-80mm(按倍算),它的推出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次,适马在该头的

基础上作了改进,用一枚ELD镜片代替了原来的一枚普通镜片,在仍然保持13

组15片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了镜组的组合安排,口径也因此增大到72mm

同时新头增加了微距功能,最近对焦距离从原来的28cm拉近到了20cm,放大

倍率也有所提升,近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由此形成了一款具有良好性价比,

对同类镜头具有较大竞争力的新标准变焦镜头,这就是今天登场的适马18-50mm

EX DC Macro(以下简称适马18-50 Macro)。

适马18-50 macro和其前辈18-50mm EX DC的样子非常相似,只是前者的个头

稍微高大粗壮点,但差别甚微。镜头前的金色圈在向我们彰显着适马“EX”的

不俗,镜头尾部的“SIGMA”字样由原来的白色改为金色浮雕铭牌,给人的感

觉更为高档。镜身部分与遮光罩表面都采用了磨砂涂层,手感颇为舒适

该镜头变焦环在后对焦环在前,对焦环宽度约为变焦环的二分之一,变焦环约

占整个镜身的二分之一。变焦环从最短焦距18mm到最大焦距50mm的转动方

向与从最近对焦距离到无限远的转动方向相同,均为从右向左转动

变焦时适马18-50 Macro的镜筒伸出约2cm,镜筒中心有一道白线作为对焦距

离指示线,白线的右侧有近摄放大倍率刻度,而前代适马18-50并没有这一标度。

适马18-50 Macro变焦环和对焦环的阻尼都不错,两者的转动行程均为50度,

但对焦环转动时有轻微的齿轮感,并有“咝咝”的噪音。

适马18-50mm EX DC 适马18-50mm EX DC

镜头参数

Macro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22 F22

镜头结构 13组15片 13组15片

最近对焦距28cm 20cm

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无 无

镜头口径 67mm 72mm

尺寸 74.1mm×84.1mm 79mm×85.8mm

重量 445g 450g

适马18-50 Macro镜头伸出后可以明显感受镜筒上的适马专业标志的“EX”

涂层,尽管有的用户对“EX”涂层持保留意见,但从外观和手感上来说,“EX”

涂层确实是非常理想,当然前提是在保养很好的时候。“EX”涂层确实存在容易

被磨掉而有损美观的问题,相信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少见,在

新款的“微距小黑”APO 70-200mm HSM Marco上这一点就得到了体现

佳能EF-S 17-55mm IS USM

全画幅系列中有高端定位的EF 24-70mm F2.8L USM和定位中高端EF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4-105mm F4L IS USM镜头,而在专为APS-C数码单反设计的EF-S系列中从则

有定位低端、强调性价比的EF-S 18-55mm II和中端定位、重视多用途性的EF-S

17-85mm IS USM。

对于EOS 300/350D/400D/20D/30D这些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来说,除

了这些EF-S镜头外,还可以选择EF 17-40mm F4L USM甚至EF 16-35mm F2.8L

II USM这些高档广角变焦镜头

佳能EF-S 17-55mm IS USM(以下简称佳能17-55)是佳能第一支恒定大光圈

标准变焦“小像场”镜头,不仅采用超声波马达驱动,而且还具备防抖功能,堪

称EF-S系列中的“旗舰”型号

佳能17-55的外形设计和EF-S系列的佳能EF-S 17-85mm IS USM一脉相承,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镜组结构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镜组结构也是非常的相

似。不过当两者Side By Sidy时,尽管佳能17-55变焦倍率更小,但体积却明显

粗壮高大许多

通过对比以上镜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佳能17-55增加了两片镜片,而且低色

散镜片也使用得更多,这也是该头成像质量的一个有力保证。不过因此佳能17-55

的份量自然也更重

EF-S系列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变焦环和对焦环的位置和一般镜头相反,佳能17-55

也是变焦环在前对焦环在后,不过比佳能17-85的要宽了很多。该头变焦环阻尼

适中,手感非常不错。其转动行程为67度,而对焦环的转动行程为90度。在镜

头尾部,AF/MF切换及防抖开关都设计在一个凸出的位置上,而且键位都比较

大,手感不错,易于使用。

佳能EF-S 17-85mm IS 佳能EF-S 17-55mm IS

镜头参数

USM USM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22-32 F22

镜头结构 12组17片 12组19片

最近对焦距35cm 35cm

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环形超声波马达 环形超声波马达

镜头口径 67mm 77mm

尺寸 x 92 mm ×110.6 mm

重量 475g 645g

由于该头采用了USM超声波马达,对焦自然是非常快速而安静。即使是使

用手动对焦,该头也能提供良好的对焦手感。应该说,该头的技术含量非常高,

不仅拥有的恒定大光圈,而且还配置了防抖和超声波马达等先进技术,为用户提

供了很好的拍摄技术支持。如果不是因为它是款适用于APS-C的小像场镜头,

就其他方面而言,佳能17-55几乎可以媲美佳能L级镜头

设计风格对比

当三支镜头一字排开时,我们发现它们一个比一个小巧。个头最大的是佳能

17-55,其尺寸达到×110.6 mm,重量更是达645g,成为三支镜头之冠,其外表

的坚固的材质和扎实的分量让它看上去是四支镜头里最为专业、耐用的一个。其

实如果不是EF-S的限制,佳能17-55实在可媲美“L”头

适马18-50 Macro和腾龙17-50虽然只有四百余克,但是做工仍然很实在。两相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比较,适马18-50 Macro又是磨砂表面、又有金圈和金色的浮雕铭牌,看起来似

乎比腾龙镜头要高档

而腾龙17-50在一番数码化后也将体积很好的控制在了理想范围内,是三者中

最轻小的一位,不过比适马18-50 Macro粗壮一点。虽然外观普通,不过它却一

如既往给人踏实的感觉。

当三支镜头变焦到长焦端时,分别都伸长了2cm左右,此时,佳能17-55

显得尤为威猛

体积的大小多少和它们的镜组结构有关系,现在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三支镜头的

镜组结构吧。由下图的镜组结构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腾龙和适马都采用的是

13组设计,且非常相似。不过腾龙有16片,适马为15片。同时,腾龙镜头在

前面三张镜片为其XR高折射率镜片,两者都采用了两片非球面镜片,而适马除

了一片SLD低色散镜片外,还有一张超低色散镜片

三者之中,佳能17-55使用镜片最多,达到了12组19片。其中非球面镜片有

3片,还有两片超低色散镜片。此外,该镜头还有对焦驱动的镜身超声波马达,

这就难怪佳能17-55要重那么多

正面看三支镜头,佳能17-55的直径明显大了很多,其次是适马,腾龙17-50是

三者最小的。它们的滤镜口径分别为77mm、72mm和67mm

而在镜头尾部,三支镜头的尾部镜组设计也有所不同。金属卡口让人使用起来更

加放心。而且我们还注意到佳能和腾龙尾部的电子触点个数和设计都相同,而适

马18-50的电子触点最多

本次评测的佳能17-55是一支新头,并没有发现进灰现象。而且就其做工来看,

佳能17-55进灰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而评测中的适马头是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旧

头”,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进灰现象。腾龙镜头在日常条件下(并未精心呵护)

使用两个多月后,亦无任何进灰现象出现,相比编辑部同样使用频率的4000元

左右的某款原厂镜头,表现确实好很多,因此网友不必过于担心适马和腾龙这两

款非内变焦镜头的进灰问题,毕竟镜头上还有“EX”和“SP”这样的代表专业

和顶级的字样。

遮光罩

评测的三支镜头中,适马和腾龙都附送了莲花形遮光罩,遮光罩内壁都有环

形条纹以减少反光,而佳能17-55的遮光罩需要用户自行购买,相比起来,这也

正是副厂镜头的实惠之处

从镜头表面的反光我们可以看出三支镜头的不同镀膜颜色,最左端佳能17-55镀

膜为黄色,中间腾龙17-50为绿色,而最右端的适马18-50 Macro镀膜为紫色。

与机身搭配

本次测试采用EOS 30D机身,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和该机搭配时的情形

当三支镜头搭载在EOS 30D上时,佳能17-55的威猛便显露无遗,整个套机的

中心往前偏移,因此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在其变焦到55mm端时显得更为突出。

而适马和腾龙则保持着良好的平衡和重量感,应该说,携带起来,必然是腾龙和

适马镜头更为轻松

佳能17-55的设计与其他EF-S镜头一脉相承,宽大的变焦环在前,较窄的对焦

环在后,两者的宽度在四支镜头中都是最大的,毕竟其镜身要高大一些

适马18-50 Macro的设计与前一款不带“Macro”的18-50镜头如出一辙,而

腾龙17-50的设计也更多地秉承了腾龙28-75镜头的风格,两者都是对焦环在前

变焦环在后,这和佳能17-55正好相反。两者差别在于适马18-50 Macro的变焦

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环要窄一些,而对焦环稍宽一点。适马的变焦环约占整个镜身近二分之一,而腾

龙的更是占据了整个镜身的三分之二,且变焦阻尼都十分均匀,操作手感很好。

当内镜筒伸出后,我们可以看到佳能17-55内镜筒外壁上什么都没有,而腾

龙镜头上有一条白线作为对焦距离指示线,而在适马18-50 Macro的指示线旁边

有放大倍率刻度。由于腾龙的伸出量较多,因此看上去比适马还高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适马18-50和腾龙17-50都在变焦环下端设计了镜头锁定键(适

马的体积稍小一点),虽说这个锁定键的用途名义上主要是防止镜头滑出,但对

于这两款“准专业级别”的镜头来说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佳能17-55上根

本就没有这样的设计。

由于适马18-50 Macro变焦环的底端太靠近镜头尾部了,因此要想将镜头从机

身上取下时,如果不用锁定键多少需要些技巧,腾龙17-50在这方面稍好一些,

在变焦环和镜头尾部之间留出了一定的距离,但不好取镜头的问题依然存在;而

体积较大的佳能17-55后部空间比较富裕,装取镜头没有束缚感。

对焦切换键

在按键设计方面,三支镜头都设计了对焦切换键,其中佳能17-55和腾龙

17-50的按键手感比较好,而适马18-50的拨杆稍显生涩。除此之外,佳能17-55

还是三支镜头里唯一采用了光学防抖功能和超声波马达驱动的镜头,因此在对焦

切换键下面多了一个防抖按键。而佳能镜身还有距离标识窗,也是和副厂镜头之

间比较大的区别,突显出了原厂镜头的品位

对焦手感

佳能17-55的对焦环阻尼适中,而适马18-50的对焦环稍沉,转动时有一定

噪音,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细密的齿轮感,但感觉发干。腾龙的阻尼感和适马差不

多,转动时也有轻微的齿轮感,但噪音较适马稍小一些,手感也柔和一些,感觉

没那么发干。

对焦速度

采用了环形超声波马达的佳能17-55对焦最为迅速,而且非常安静。腾龙的

合焦速度其次,对焦时有 “啾啾”的声音,偶尔会来回小蹭一次合焦,相比起

来,适马在这方面就逊色多了,在50mm端就可以比较明显感觉合焦速度慢一筹,

而且噪音比腾龙还要大一些,声音是“吱吱”的,机械感觉更明显一些,看来适

马在这方面是落后了,不过考虑到它的问世时间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时代是在不

断进步的

锐度值测试

笔者在实验室分别拍摄了三支镜头的ISO 12233分辨率标板,为了更好的比

较衬托,我们还特意拍摄了佳能EF-S 18-55mm Ⅱ的分辨率标板,虽然说它和

这三支镜头并不是同一级别的产品,但俗话说,没有绿叶的衬托,哪来百花的娇

艳?权当其为我们的评测“加菜”吧。

四镜头的拍摄时相机设置保持一致,佳能17-55防抖关闭。由于镜头数量比

较多,因此,我们分别比较了他们的广角端、35mm和长焦端的锐度值,而且每

个焦段都分为中心和边缘值。经过专业的Imatest软件分析处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在广角端的锐度值对比中我们看到,腾龙17-50在全开光圈时,无论是中心锐

度还是边缘锐度都是四者中最高的,甚至超过了佳能17-55。不过佳能17-55的

表现依然要好过适马18-50和佳能18-55两款镜头。而且在收小一挡光圈后,佳

能17-55的锐度值猛增,中心部分远远超过腾龙镜头,成为四者中最高的一个,

并在以后各档光圈中都保持着这一优势。

5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在及以后,适马的中心锐度也有大幅提升,并以微弱优势胜过腾龙。但在边

缘部分则和腾龙17-50旗鼓相当。事实上,除佳能18-55锐度整体较低外,其余

三支镜头在光圈收到后的表现其实不相上下

35mm端的锐度测试值表明几支镜头都在广角端的数值上有所下降。但是佳能

和适马似乎下降得更多一点,以致于腾龙17-50表现出了整体优势,但是差距并

不是太大。收小光圈后佳能和适马有所提升,尤其是佳能17-55的中心锐度一度

超过腾龙17-50。只是在边缘部分,腾龙大多数光圈下的锐度值处于领先地位

50mm端的中心部分,腾龙镜头的优势不再,但显然适马下降得更为厉害,而

佳能17-55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锐度。在边缘部分,佳能17-55和适马镜头下降比

较厉害,此时腾龙又表现最好。

总的来说,佳能17-55镜头的锐度特点是全焦段锐度下降不太大,但是最大

光圈时锐度相对较弱(但比适马头要好),而一旦收小一挡光圈,其锐度能得到

很大提升,成为三者之冠。腾龙镜头的锐度表现更为稳定,尤其是其大光圈下的

锐度依然能够保持得很好,甚至超过了佳能17-55,是三支镜头里给人印象非常

深刻的一支镜头。适马18-50在这三支镜头中的表现稍微逊色一点,大光圈下也

有锐度下降严重的问题。该头在广角端的表现尚可以和其它两支镜头相抗衡,但

是随着焦距增长,其锐度差距也逐渐拉开,但是并不太大。当然,毫无疑问的是

佳能18-55的锐度是四者中最低的一个

测试结果如上图所示,令人惊讶的是适马18-50mm镜头的色彩饱和度竟然高

达%,而佳能17-55mm和腾龙17-50mm均以%次之,差距相当大。而且适马

18-50mm在对红色的表现上也明显比其余三款镜头更为夸张,我们从后面的样

张中确实也能感受到这种不同,适马镜头成像明显更为明亮饱和。而佳能

18-55mm套头以%的饱和度位于最后,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从广角端的最大光圈来看,佳能17-55的中心和边缘锐度都出乎意料的低,而腾

龙17-50却出乎意料的好,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都是四者中表现最好的,而适

马18-50 Macro的表现也不够令人满意,几乎和佳能18-55的表现差不多

当光圈收缩一挡到F4的时候,佳能17-55和适马18-50 Macro的中心、边缘锐度

都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佳能17-55在此时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中心锐度优势,

而在边缘上,它和腾龙、适马三者旗鼓相当,只有佳能18-55较弱,不过差距却

也不太明显

在光圈时,佳能和适马锐度继续上升,特别是边缘锐度都表现得非常不错,

肉眼上基本看不出来太大的差别,只有佳能18-55弱一些,毕竟不是同一档次的

产品,不过其表现在该档次的镜头里也已经算不错了

F8时候,四支镜头的锐度都保持不错,但从F11开始,中心和边缘锐度都有能

够觉察到有所下降,到F22时下降严重。而从各级光圈的对比图来看,适马18-50

Macro的成像风格是四者中最明亮的,而佳能18-55较暗

边缘的色散(紫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将前面的图片100%截图后对比,我们

分别截取各镜头光圈的对比图

最大光圈时,边缘截图不仅可以清楚的看到四支镜头的边缘锐度孰高孰低,还能

看到四支镜头不同程度的色散现象。不过佳能17-55的边缘锐度虽然不怎么样,

但是其色散却控制得最好,其余三支镜头紫边情况都差不多

当光圈收小后,适马和腾龙镜头的紫边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仔细观察仍然是佳能

17-55最佳,适马18-50 Macro的紫边较明显点,佳能18-55更次

对于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广角端大光圈下的四角失光是个比较让人关注的问题。

6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我们在室外拍摄了这组对比图让大家了解在较大光圈下,这三支镜头每级光圈的

四角失光现象的程度。点击图片可查看原图

在时,我们看到佳能17-55有着更为明显的暗角,也就是说其四角失光是四者中

较为严重的一个。其次,腾龙17-50和适马18-50都有不同程度的暗角。

当光圈收小一档后,各支镜头的暗角都有所减轻,尤其是佳能17-55的暗角

有了明显改善。几乎每支镜头在光圈达到时暗角都基本消失。因此,我们也就没

有必要再比较它们在F8以后的表现。佳能17-55在全开光圈并收小一级后的巨

大变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还拍摄了四支镜头长焦端的对比图,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镜头在长

焦端的锐度和虚化效果。拍摄采用手动曝光,自动白平衡。

时放大原图可以看到,虽然锐度稍欠,但是佳能17-55镜头在55mm焦段的焦外

特别柔和,虚化效果在四支镜头中是最令人满意的一款。腾龙和适马镜头虽然都

是50mm焦段,但是腾龙17-50镜头的景深比适马18-50的景深明显要浅,且腾

龙焦外也更为柔和,焦点所在处是三支镜头中表现最为锐利的,适马镜头则有轻

微的线性虚化感觉,再加之适马在这一光圈焦段下锐度较差,因此在三支镜头中

明显处于下风

光圈收小后,各镜头的锐度都有了较大提升,在F4时达到最好状态,又有所下

降。从这一级光圈来看,适马的焦外虚化和佳能18-55的情况几乎差不多,在同

级别的三者中较差

从以上各级光圈值的对比图来看,佳能17-55在长焦端,无论是背景虚化能力还

是焦外成像都是四者中最漂亮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时焦点处不够锐利,但收小光

圈后表现优秀。

而腾龙和适马处于第二梯队,焦外成像略逊于佳能17-55,但是两相比较,腾

龙的焦外又比适马更好一点。两者在同一焦距段同一光圈下,腾龙镜头的景深也

显得更浅,更柔和。在大光圈下腾龙17-50还表现出了很高的锐度,这和我们前

面的锐度测试以及广角端的成像表现一致。

总之,佳能17-55的表现令人满意,也体现了其原厂镜头的优势,而腾龙镜

头的表现则令人诧异,特别是大光圈下的表现令人赞叹。相比之下,适马表现中

规中矩,也还不错

总结

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外表看起来最不起眼的腾龙17-50

这支镜头体积小,重量轻,外观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手感却很

舒畅,唯有对焦时的轻微噪音有些美中不足。不过腾龙17-50的成像表现令人讶

异,特别是在光圈时,它的锐度高居三者之上,边缘的锐度优势尤其明显,四角

失光也控制得比较好,但色散控制还有待提高。

整体上,该头的成像大有前辈腾龙28-75的风格,锐利清晰、饱和。相比原

厂镜头昂贵的价格,腾龙17-50有着更高的性价比优势,相信它的出现必然会成

为第二个热销的“腾龙28-75”。

适马18-50 Macro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它的通光量为三者中最大,在同样的曝

光值下,它的成像总是最为明亮,不过画面略有些偏黄的感觉。除此之外,适马

18-50 Macro在锐度和色散上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过这款镜头的前身“非

Macro”版的问世时间要早于另外两款,估计适马已经在开发这款镜头的升级版

了。不过,该头售价也只有原厂价格的一半不到,而且还微距功能是三款镜头中

最出色的,性价比也算不错了

7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至于佳能17-55,不仅外观威猛,而且手感舒适,加上它是三者中唯一一个有超

声波马达对焦的镜头,因此其对焦速度也有着很大优势。更有竞争力的是该头在

恒定大光圈的基础上还具有“IS”防抖功能,安全快门能够降低3档左右,保证更

高的拍摄成功率,令这款镜头在弱光环境下如虎添翼。

在成像上,佳能17-55总的表现非常不错,畸变、色散都控制得很好,色彩

也很饱和,焦外虚化得很漂亮,唯一让人遗憾的就是其在广角端、大光圈下的暗

角有点严重,全开光圈时的锐度也较低,但收小一档光圈到F4,这些都会有很

大改观。不过通过使用一段时间(4个月时间),这款不带“L”的顶级镜头还是与

其兄弟镜头EF-S 17-85mm IS USM一样有比较明显进入灰现象,令人有些失

望,而且这款镜头随镜不带遮光罩,也是遗憾之一。不过总体来说,佳能17-55

还是无愧于“EF-S旗舰镜头”的定位,只是价格还是显得稍高了一点。

佳能EF-S 腾龙SP AF 适马18-50mm EX

镜头参数 17-55mm IS 17-50mm XR Di DC Macro

USM II

最大光圈

最小光圈 F22 F32 F22

镜头结构 12组19片 13组16片 13组15片

最近对焦距离 35cm 27cm 20cm

最高放大倍率

驱动马达 超声波马达 无 无

镜头口径 77 mm 67mm 72mm

尺寸 ×110.6mm 74×81mm 79mm×85.8mm

重量 645g 434g 450g

8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