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几点建议

IT圈 admin 54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瓮阑)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几点建议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包括生活洗涤污水、厨房、厕所冲洗污水、畜禽污水等,

具有污染面广、来源多、收集困难、成分复杂、区域差异大、悬浮物、有机物、

氮磷浓度较高等特性。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普遍低于城市。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污

水处理系统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远低于市区。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现状

1.1农村生活污水的大范围排放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缺乏资

金,加之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政府又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村民的房屋均是自行

修建的,排水系统往往不够科学,一般将方便放在首位,此种系统会向多个方向

排放污水,从而严重影响附近环境。

1.2间歇性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总量较少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排放,如洗漱废水、厨房废水、厕

所废水。这就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呈现间歇性、间断性排放,并且总量不多。

1.3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单一的污染物

一般工厂很少建立在农村,日常生活用水排放成为多数农村污水的来源。不

同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含金属和难以处理的杂物,污染物成分具有单一性,

处理起来较为简单,可以进行资源利用。

2意见和建议

2.1加强宣传引导

村民了解政策多数通过镇村宣传,要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电视、网络

等多媒体方式,让居民足不出户了解政策。可以通过试点村改造,给居民直接带

来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了解改水改厕对其生活环境带来的好处。同时,引导村

民改变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自觉自愿支持改水

工作。

2.2构建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体系

一方面,尽快出台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

排放标准。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家庭聚集程度、地形地貌、经济条

件,不同地区可制定适合该地区的技术标准、标准和拆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另

一方面,要建立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平台。加强厕所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的有效联系,同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削减和尾水

回收利用。在鼓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同时,要注重应用和重点扶持一

些成熟的生物技术的发展,尽快规范这些处理工艺及其技术形式,建立成熟的技

术项目库和技术推广机构。离子平台。

2.3完善农村水环境改造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建设整体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水环境保护基

础设施共建共享。第二,介绍第三方服务公司。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有资质的环

保企业对村环境改造设施进行第三方运行监测。三是建立事后评估制度。制定生

活污水处理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落实专项资金和管理机构,落实与乡镇绩效

考核、行政村补助挂钩的考核机制。四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

制。为了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污水处理投资机制,可以对一定区域内的项目进行打

包和捆绑。通过区域一体化,可以实现多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的“优化组合”,新

项目与存量项目的整合形成规模效益,发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

规模效益。

2.4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以市或县域为单位,以“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要尽快出台农村排污费征收

办法。对排放污水的企业、个人征收排污费,以弥补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费

用。征收排污费,可以增强企业和村民的环保意识。仅靠政府部门资金支持是无

法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能导致设备停运,无法正常处理污水,

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污水处理运营成本中电费占比最大,目前大部分地区

按非公企业用电的电价标准征收,政府可出台政策,按居民用电电价收取,这样

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2.5提供合理的规划

之前农村居住随意性较大,较分散,但目前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借此契机,

政府部门应提前规划,在房屋、道路建设过程中,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纳入到新

农村建设当中去,污水直排的问题逐步改善。

2.6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注重资源利用

在农村地区应加强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从

源头减少农村污水的排放。农村一般都有庭院,可提倡配设水池,将日常洗脸、

洗菜、洗衣废水收集起来,作为杂用水,用来浇灌花草,冲洗庭院等,做到一水

多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回收。在农村,用水量很大,尤其是农

田的灌溉,在旱季和缺水的地方,甚至需要抽地下水来灌溉,将生活污水有效收

集,处理后作为灌溉用水,推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2.7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

我国地域广阔,生活方式、气候等原因造成各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

都存在着差异。当前,污水处理技术已日渐成熟,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重点不是

技术问题,而是模式和技术的选择,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与

技术。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有接管式、集中式和分散式。接管式

适用于城镇周边的农村,是将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解决了农

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问题,有效保证污水处理效果。集中式适用于居住

集中的村镇、集镇,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接触氧化法。分散式适用于居住分散、地广人稀的村镇,对单户或多户就地

收集、处理。现阶段主要选用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小型一体化处理装置、稳

定塘等。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资运营模式

3.1投资模式

政府投资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想要推广应用沼气池,

政府可以与村民集中投资,帮助村民建造沼气池,政府也要以农民需要为基础,

进行适当补贴。因为此种方式对村民有益,所以村民才能够踊跃参与。另外,还

需要投入相应的技术,政府人员要加强宣传,这样,村民才会了解到生活污水处

理会直接关系其切身利益,最终才会有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处理生活污水的行

动中。

3.2营运模式

建成相关设施后,政府对整个运行模式的监督管理,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

最后亦是最难的一步,传统方式是政府进行直接管理。政府兼任裁判和运动员的

双重角色,却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导致最终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维护水平不高。

另外,运行成本较高,使得农村居民经济负担加重,导致很多没有处理的污水任

意排放,使得污水处理设施的社会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政府可以利用采购

服务,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等交由专业的环保公司经营管理。作为业主,政府对

其行为进行监督,从而规避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

结论

农村污水处理必须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将农村污染控制与村容整治、污

水资源化利用、提高人居质量等一起综合考虑。同时,农村污水治理是一个长期

性的基础工作。我国农村的数量巨大,且分布广阔、情况复杂,需要针对各个地

区因地制宜的制定专门的处理技术和管理措施,任务艰巨,不能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沈兴刚,栗霞,董清国,起江,杨霄,姚明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

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2):49-50.

[2]林志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8,30(12):

51+53.

[3]薛粟尹.城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

30(12):54+56.

[4]邵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

(12):35-37.

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瓮阑)

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几点建议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包括生活洗涤污水、厨房、厕所冲洗污水、畜禽污水等,

具有污染面广、来源多、收集困难、成分复杂、区域差异大、悬浮物、有机物、

氮磷浓度较高等特性。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普遍低于城市。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污

水处理系统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远低于市区。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现状

1.1农村生活污水的大范围排放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缺乏资

金,加之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政府又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村民的房屋均是自行

修建的,排水系统往往不够科学,一般将方便放在首位,此种系统会向多个方向

排放污水,从而严重影响附近环境。

1.2间歇性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总量较少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排放,如洗漱废水、厨房废水、厕

所废水。这就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呈现间歇性、间断性排放,并且总量不多。

1.3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单一的污染物

一般工厂很少建立在农村,日常生活用水排放成为多数农村污水的来源。不

同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含金属和难以处理的杂物,污染物成分具有单一性,

处理起来较为简单,可以进行资源利用。

2意见和建议

2.1加强宣传引导

村民了解政策多数通过镇村宣传,要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电视、网络

等多媒体方式,让居民足不出户了解政策。可以通过试点村改造,给居民直接带

来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了解改水改厕对其生活环境带来的好处。同时,引导村

民改变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自觉自愿支持改水

工作。

2.2构建农村污水治理技术体系

一方面,尽快出台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

排放标准。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家庭聚集程度、地形地貌、经济条

件,不同地区可制定适合该地区的技术标准、标准和拆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另

一方面,要建立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推广平台。加强厕所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的有效联系,同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削减和尾水

回收利用。在鼓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创新的同时,要注重应用和重点扶持一

些成熟的生物技术的发展,尽快规范这些处理工艺及其技术形式,建立成熟的技

术项目库和技术推广机构。离子平台。

2.3完善农村水环境改造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建设整体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水环境保护基

础设施共建共享。第二,介绍第三方服务公司。通过公开招标,委托有资质的环

保企业对村环境改造设施进行第三方运行监测。三是建立事后评估制度。制定生

活污水处理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落实专项资金和管理机构,落实与乡镇绩效

考核、行政村补助挂钩的考核机制。四是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

制。为了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污水处理投资机制,可以对一定区域内的项目进行打

包和捆绑。通过区域一体化,可以实现多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的“优化组合”,新

项目与存量项目的整合形成规模效益,发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

规模效益。

2.4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以市或县域为单位,以“谁污染谁付费”为原则,要尽快出台农村排污费征收

办法。对排放污水的企业、个人征收排污费,以弥补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费

用。征收排污费,可以增强企业和村民的环保意识。仅靠政府部门资金支持是无

法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能导致设备停运,无法正常处理污水,

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污水处理运营成本中电费占比最大,目前大部分地区

按非公企业用电的电价标准征收,政府可出台政策,按居民用电电价收取,这样

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2.5提供合理的规划

之前农村居住随意性较大,较分散,但目前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借此契机,

政府部门应提前规划,在房屋、道路建设过程中,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纳入到新

农村建设当中去,污水直排的问题逐步改善。

2.6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注重资源利用

在农村地区应加强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的宣传,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从

源头减少农村污水的排放。农村一般都有庭院,可提倡配设水池,将日常洗脸、

洗菜、洗衣废水收集起来,作为杂用水,用来浇灌花草,冲洗庭院等,做到一水

多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回收。在农村,用水量很大,尤其是农

田的灌溉,在旱季和缺水的地方,甚至需要抽地下水来灌溉,将生活污水有效收

集,处理后作为灌溉用水,推行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2.7因地制宜处理生活污水

我国地域广阔,生活方式、气候等原因造成各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

都存在着差异。当前,污水处理技术已日渐成熟,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重点不是

技术问题,而是模式和技术的选择,我们需要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模式与

技术。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有接管式、集中式和分散式。接管式

适用于城镇周边的农村,是将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解决了农

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问题,有效保证污水处理效果。集中式适用于居住

集中的村镇、集镇,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活性污泥法和

生物接触氧化法。分散式适用于居住分散、地广人稀的村镇,对单户或多户就地

收集、处理。现阶段主要选用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小型一体化处理装置、稳

定塘等。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投资运营模式

3.1投资模式

政府投资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想要推广应用沼气池,

政府可以与村民集中投资,帮助村民建造沼气池,政府也要以农民需要为基础,

进行适当补贴。因为此种方式对村民有益,所以村民才能够踊跃参与。另外,还

需要投入相应的技术,政府人员要加强宣传,这样,村民才会了解到生活污水处

理会直接关系其切身利益,最终才会有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处理生活污水的行

动中。

3.2营运模式

建成相关设施后,政府对整个运行模式的监督管理,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

最后亦是最难的一步,传统方式是政府进行直接管理。政府兼任裁判和运动员的

双重角色,却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导致最终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维护水平不高。

另外,运行成本较高,使得农村居民经济负担加重,导致很多没有处理的污水任

意排放,使得污水处理设施的社会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因此,政府可以利用采购

服务,将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等交由专业的环保公司经营管理。作为业主,政府对

其行为进行监督,从而规避市场机制存在的不足。

结论

农村污水处理必须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将农村污染控制与村容整治、污

水资源化利用、提高人居质量等一起综合考虑。同时,农村污水治理是一个长期

性的基础工作。我国农村的数量巨大,且分布广阔、情况复杂,需要针对各个地

区因地制宜的制定专门的处理技术和管理措施,任务艰巨,不能急于求成。

参考文献

[1]沈兴刚,栗霞,董清国,起江,杨霄,姚明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

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2):49-50.

[2]林志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8,30(12):

51+53.

[3]薛粟尹.城郊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

30(12):54+56.

[4]邵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相关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

(12):35-37.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