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闳晓莉)
(一)
上次读到严监生,大家公认的吝啬鬼形象的代言人。继续往下读,越来越为严监生打
抱不平。他的大哥严贡生才是不折不扣的吝啬鬼,他不单吝啬,还贪婪,嫉妒,算计别人,
占尽便宜,心狠手辣。我觉得所有的坏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第一个例子,他家的小猪跑到邻居家,邻居给他送回来,他不要,说不吉利,八钱银
子卖给邻居。邻居辛苦把猪养大,有一百多斤了。一日猪不小心走到严贡生家,他不肯给,
说猪本来是他家的。其实他就是想占便宜,趁机敲诈邻居一笔。无奈邻居实在太穷,出不
起钱,严贡生居然雇人把邻居的腿打断了。占了人家的猪不给,还逞凶,真是丧尽天良!
另一个极之丑陋的事例,他二儿子完婚回来的船上。他吃剩的云片糕,故意不收起来,船
家没忍住饿,把它吃了。结果下船的时候,他谎称云片糕是他的药,用各种名贵药材制成
的,被船家吃了,以后他发病就没药救了。这明摆是讹诈,不想给船费,还想另外敲一笔。
本来船家辛辛苦苦就挣不到几个钱。这个严贡生真是阴险狠毒。恨得我咬牙切齿。
更坏的是他居然想把弟弟留下的家产全部据为已有,把妻弟赶出去。他不择手段,甚
至告到各级官府。幸亏县官汤父母也是妾生的,不愿偏袒他。深深同情严监生,旧社会,
长子为大的年代,他处处谦让,卑微,胆小,无可奈何。痛恨严老大,倚仗老大的身份为所
欲为。
感恩自己生在和平稳定自由的时代。
(二)
下面列举部分故事,在《儒林外史》的描写里,被学政“提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的,
就是这个哄吓诈骗、无恶不作的严贡生,他还恬不知耻地对王家兄弟自称“前任周学台举
了弟的优行,又替弟考出了贡”(第六回) 。作者将书中最恶劣的人同“优贡”这个名目
联系起来,既是冷嘲,也是从根本处来鞭挞科举制度。这一段有关“优贡”的突出描写,
正是作者借“严贡生”这个侧面对科举制度的虚伪性给以深刻的揭发。 严贡生的“六亲不
认”更是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第六回中,严贡生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
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 从省里科
举了回来”。这也说明了当时封建科举麻痹人心,“科举”在严贡生这一类文人眼里远远
比“亲情”重要。接下来,严贡生的虚伪和贪财又进一步得到揭露:严贡生回到家并没有
立即去拜见死者,而是悠闲地“和浑家坐着,打点拿水来洗脸”,直到打开严监生的遗物,
看见“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立刻“满心欢喜”,“即刻换了孝
巾,系了一条白布在腰间”,“在柩前叫了声‘老二’,干号了几声,下了两拜。”在与
王家兄弟攀谈中,还大言不惭地为自己辩护说“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就是不顾私亲,
也还觉得与心无愧。” 严贡生的欺压和敲诈,更是在“云片糕”上表现得入木三分。
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闳晓莉)
(一)
上次读到严监生,大家公认的吝啬鬼形象的代言人。继续往下读,越来越为严监生打
抱不平。他的大哥严贡生才是不折不扣的吝啬鬼,他不单吝啬,还贪婪,嫉妒,算计别人,
占尽便宜,心狠手辣。我觉得所有的坏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第一个例子,他家的小猪跑到邻居家,邻居给他送回来,他不要,说不吉利,八钱银
子卖给邻居。邻居辛苦把猪养大,有一百多斤了。一日猪不小心走到严贡生家,他不肯给,
说猪本来是他家的。其实他就是想占便宜,趁机敲诈邻居一笔。无奈邻居实在太穷,出不
起钱,严贡生居然雇人把邻居的腿打断了。占了人家的猪不给,还逞凶,真是丧尽天良!
另一个极之丑陋的事例,他二儿子完婚回来的船上。他吃剩的云片糕,故意不收起来,船
家没忍住饿,把它吃了。结果下船的时候,他谎称云片糕是他的药,用各种名贵药材制成
的,被船家吃了,以后他发病就没药救了。这明摆是讹诈,不想给船费,还想另外敲一笔。
本来船家辛辛苦苦就挣不到几个钱。这个严贡生真是阴险狠毒。恨得我咬牙切齿。
更坏的是他居然想把弟弟留下的家产全部据为已有,把妻弟赶出去。他不择手段,甚
至告到各级官府。幸亏县官汤父母也是妾生的,不愿偏袒他。深深同情严监生,旧社会,
长子为大的年代,他处处谦让,卑微,胆小,无可奈何。痛恨严老大,倚仗老大的身份为所
欲为。
感恩自己生在和平稳定自由的时代。
(二)
下面列举部分故事,在《儒林外史》的描写里,被学政“提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的,
就是这个哄吓诈骗、无恶不作的严贡生,他还恬不知耻地对王家兄弟自称“前任周学台举
了弟的优行,又替弟考出了贡”(第六回) 。作者将书中最恶劣的人同“优贡”这个名目
联系起来,既是冷嘲,也是从根本处来鞭挞科举制度。这一段有关“优贡”的突出描写,
正是作者借“严贡生”这个侧面对科举制度的虚伪性给以深刻的揭发。 严贡生的“六亲不
认”更是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第六回中,严贡生自己的弟弟严监生病死,临死前也
不见严贡生来询问、关心。直到严监生死后“过了三四日”,才见“严大老官”“ 从省里科
举了回来”。这也说明了当时封建科举麻痹人心,“科举”在严贡生这一类文人眼里远远
比“亲情”重要。接下来,严贡生的虚伪和贪财又进一步得到揭露:严贡生回到家并没有
立即去拜见死者,而是悠闲地“和浑家坐着,打点拿水来洗脸”,直到打开严监生的遗物,
看见“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立刻“满心欢喜”,“即刻换了孝
巾,系了一条白布在腰间”,“在柩前叫了声‘老二’,干号了几声,下了两拜。”在与
王家兄弟攀谈中,还大言不惭地为自己辩护说“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就是不顾私亲,
也还觉得与心无愧。” 严贡生的欺压和敲诈,更是在“云片糕”上表现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