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IT圈
>
DC-DC电源模块通用测试方法设计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机思雁)
总第378期
2021年第4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Computer&DigitalEngineering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Vol.49No.4
625
DC-DC电源模块通用测试方法设计
马程阎燕山刘春冉
上海200241)(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摘要
∗
DC-DC电源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的批量测试需要设计专用的插座适配器用于提高检测效率。针对典型
电源模块引脚分布开展分析,建立引脚分布数据库以及引脚分布相似计算方法,提出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通用化、标准化的
设计方法。通过建立通用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库以及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适配性分析方法,最终形成了一种电源模块
数字化检测管理方法。
关键词插座适配器;通用化;标准化;数字化;检测管理方法
TN86DOI:10.3969/.1672-9722.2021.04.003中图分类号
GeneralTestingMehtodDesignationforDC-DCConverters
MAChengYANYanshangLIUChunran
200241)(ChinaNationalAeronauticalRadioElectronicsResearchInstitute,Shanghai
Abstract
distributionoftypicalconvertersisanalyzedtoproposethedatabaseandsimilaritycalculation
ThebatchtestofDC-DCconverters(hereinaftercalledconverters)needstodesignspecialsocketadapterforim⁃
methodofpindistribution,withwhichtionaldistri⁃
butiondatabasesofsocketadaptersandtheadaptabili⁃
nally,adigitaltestmanagementmethodofconvertersisformed.
KeyWords
ClassNumberTN86
socketadapters,generalization,standardization,digitization,testmanagementmethod
1引言
电源模块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电力
不同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的外部接口相似,但
是其结构、布局设计可能不同,例如电源模块与插
座适配器连接方式包括爪簧插座连接,双列单锁紧
座连接,单列双锁紧座连接等。同时,外部接口的
种类、数量和位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的通用性,增加了
其设计制造成本。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标准化的适配器结构模
型,并基于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插座适配器区
域分布数据建立了一种通用适配器设计方法,形成
了电源模块从新品导入、批量测试到适配器管理全
周期的数字化检测管理方法。
控制、军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实现电源系统的隔离
降噪、电压转换、稳压、保护等功能。电源模块的性
能及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对于航空航
天等军工领域,电源模块在装机使用前需要进行二
次筛选,设计专用的插座适配器是提高电源模块性
能测试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电源模块典型性能参数通常包括输出电压、输
入电流、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效率等。在性能
参数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测试设备包括直流电
源、电子负载、数字电压表、示波器等,插座适配器
与外部测试设备的接口有电源接口、负载接口、输
入/输出电压测试接口、示波器接口等。
2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设计
电源模块通常包含双列引脚结构,如图1所
∗
收稿日期:2020年9月15日,修回日期:2020年10月21日
作者简介:马程,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元器件检测与管理。阎燕山,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元器件
检测与管理。刘春冉,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元器件检测与管理。
626马程等:DC-DC电源模块通用测试方法设计第49卷
示。同列引脚间距y通常为2.54mm的整数倍,不
同电源模块引脚列间距x差异可能较大,通过采用
双列单锁紧座结构用于插座适配器与电源模块的
连接,可以减小引脚列间距x的差异对适配器通用
性的影响。
图1典型电源模块结构
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外部
接口区域实现测试设备与插座适配器的互连,PCB
布线区域实现电源、负载等接口与电源模块相应引
脚的连接,器件安装区域实现电源模块在插座适配
器上的插装更换,此结构模型规定了插座适配器的
接口位置以及电源模块插装区域的结构。
图2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模型
3电源模块引脚分布分析
3.1结构模型量化
典型电源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电源
模块引脚分布的数字化管理,对典型电源模块结构
进行抽象、建模和编码,如图3所示。规定电源模
块引脚垂直向下时,左上角第一个引脚为坐标零点
建立笛卡尔坐标系,编码方向为视图逆时针方向。
对于电源模块简化模型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应
当包含以下信息:
1
2
)引脚坐标(x
3
)
,y);
电源模块编码为
)
引脚类型
引脚直径
k
d
;
。
i的引脚可以数字化为
node(i)=(kdxy)
进一步可以将整个电源模块量化为n个引脚
节点数据,其中X为电源模块的型号规格。
f(X)={node(1)node(2)××××××node(n)}
图3电源模块简化模型
3.2
3.2.1
引脚分布特征分析
电源模块引脚类型具有可枚举性,
引脚类型k
不同生产厂
家对于同一类型引脚的命名可能不同,通过数字编
码使同类型引脚具有相同的唯一数字编码,典型电
源模块引脚类型及其对应数字编码如表1所示。
表1电源模块引脚类型
引脚类型(厂家定义名称)数字编码
输入正(V
IN+
输入地(V
,+V
IN
等)1
IN-
输入禁止端(
,V
INCOM
I
,INPUTCOM等)2
输出正(V
3
OUT+
(GND
,
,
+OUT
NH
),使能端
OUTCOM
等)
(ENABLE)
输出地,V
4
OUT-
正感应端(SENSE+,+S等)
等)5
负感应端(SENSE-,-S等)
6
共享端(SHARE等)
7
输出电压调整端(TRIM,TRIMA,TRIMB等)
8
同步端(SYNC,SYNCIN,SYNCOUT等)
10
9
外壳端(CASE等)
保留端(NC等)
11
12
输入引脚(编码1和编码2对应引脚)通常需要
与直流电源、数字电压表相连,输出引脚(编码4和
编码5)通常需要与电子负载、数字电压表相连,禁
止端(编码3)为电源模块使能开关,通常通过接地
来控制电源模块的开通与关断。感应端(编码6和
编码7)通常需要与相应输出引脚互连。编码1~7
对应类型引脚在性能检测时需要接线测试,因此针
对引脚类型1~7开展通用插座适配器研究。
3.2.2
电源模块引脚直径的典型值为
引脚直径d
1mm,部分大功
率电源模块的引脚直径可能为2mm。由于电源模
块插装时需要考虑与适配性的尺寸匹配,因此需要
考虑引脚直径参数对通用插座适配器设计的影响,
通过将实际直径做无量纲化处理后赋值给引脚节
点的特征参数d,即:
d(n)={node(n)的实际直径}/mm
2021年第4期计算机与数字工程627
3.2.3
引脚坐标是电源模块引脚的相对位置坐标,
引脚坐标(x,y)
规
定node(1)引脚为坐标0点,(x(n),y(n))为引脚节
点n相对于节点1的坐标值。
为了使电源模块在插装时可以统一将最上端
引脚安装于锁紧座的第一个孔位,防止人为误插
装,当电源模块存在右侧引脚位置高于左侧引脚
时,需进行坐标0点修正,具体如图4所示,建立一
个虚拟坐标零点node(0),同时规定其引脚类型、直
径与node(1)一致。当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中存
在虚拟节点node(0)时,规定(x(n),y(n))为节点n
相对于节点0的位置坐标,具体表示为
x(n)=x方向距离分量(node(n))
y(n)=y方向距离分量(node(n))
图4修正坐标零点示意图
3.3引脚分布数据库建立
元器件测试站通常需要对各种不同规格型号
的电源模块开展测试,电源模块的引脚分布数据可
以在产品手册中获取。根据3.1和3.2章节的步骤,
可以将测试站所有电源模块抽象量化为节点数据,
形成的引脚分布数据库结构如表2所示。
表2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库
型号规格数字化引脚布局数据
X
Y
node
…
node
(
(
1
1
)
)
,
,
node
node
(
(
2
2
)
)
,
,
…,
…,
node
node
(
(
n
m
)
…
)
数据库中若存在node(0),则表示电源模块存
在虚拟引脚坐标零点。
4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
4.1区域分布模型
根据电源模块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电源模块
通常被安装于双列单锁紧座结构上,如图5(a)所
示。当两款电源模块引脚分布相似时,可以安装于
同一双列单锁紧座结构上,实现插座适配器的复
用,如图5(b)所示。双列单锁紧座结构提高了适
配器的通用性,当不同电源模块适用同一插座适配
器时,可以定义适配器的连接区域类型,例如图5
b)中左侧锁紧座的7~8位置为I
NH
区域,右侧锁紧
座的2~3为V
OUT
+区域。
(a)单模块安装
(b)双模块安装
图5双列单锁紧座电源模块安装图
4.2
4.2.1
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可以将通用插座适配器的区域划分为三类。
区域类型k1
座适配器上对应的区域为功能区域;
1)功能区域,规定类型为编码1~7的引脚在插
7
2)非功能有连线区域,规定类型不是编码1~
能有连线区域;
,且PCB布线时有连接的锁紧座区域位置为非功
7
能无连线区域。
,且
3
PCB
)非功能无连线区域,
布线时未连接的锁紧座区域位置为非功
规定类型不是编码1~
功能区域按照插装电源模块引脚类型进行划
分,采用表1中的数字编码作为区域类型k1的取
值,为了方便数字化处理,定义c)类适配器区域类
型k1的取值为0。
4.2.2
为了实现电源模块与插座适配器的适配性分
区域坐标(x1-x2,y1)
析,定义区域坐标零点为左侧锁紧座的1脚位置
,x1~x2代表适配器类
型区域的坐标范围,例如图5(b)中I
NH
为2.54mm*6~2.54mm*7,y1为锁紧座位置标记,
的坐标范围
规
定y1=0代表左侧锁紧座,y1=1时代表右侧锁紧座。
4.2.3
s1表征该锁紧座区域是否通过
PCB布线标识s1
PCB布线产生
互连,当s1=0时表示PCB布线并未连接该区域。
通过定义s1可以进一步提高插座适配器的通用性,
(与电源模块坐标零点一致)
(
628马程等:DC-DC电源模块通用测试方法设计第49卷
电源模块某些非功能引脚(例如NC,CASE等)落在
无PCB连线的区域时,不影响插座适配器适用于该
款电源模块的测试。
4.3区域分布数据库建立
定义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量化函数为g(p):
g(p)={region(1)region(2)××××××region(n)}
其中,region(i)的定义为
region(i)=(k1x1x2y1s1)
区域分布数据库将不同插座适配器的双列单
锁紧座结构数字量化为多个区域节点,如表3所
示。
表3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库
插座适配器型号数字化引脚布局数据
A
B
region(1)
…
)
,
,
region
region
(
(
2
2
)
)
,
,
…,
…,
region
region
(
(
n
m
)
…
region(1)
5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方法
5.1引脚分布相似度分析方法
引脚分布相似的不同电源模块可以共用同一
款插座适配器,基于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库实现
引脚分布相似性的量化分析,以电源模块X和Y的
引脚类型V
OUT
需要对编码1~7
+为例进行说明,
所有类型引脚逐项开展以下分析
实际相似度分析时
流程:
引脚分布数据
1)第一步:在引脚分布数据库中查询
X)和(fY);
X和Y的
的编码分别为
2)第二步:
(f
n
查询
1和n
(f
2,
X
调用节点
)和(fY)中引脚类型
n1和n2的引脚坐
V
OUT
+
标
n2
f(X).node(n1).y和f(Y).node(n2).y,判定n1和
记住左
是否分布在同一侧的锁紧座上,
/右侧信息c,否则得到两种电源模块引脚分
若为同一侧则
布不相似的结论;
的引脚坐标
3)第三步:
(fX)
在
.node
(fX
(
)和
n1)
(f
.x
Y)
和
中调用节点
(fY).node(n
n
2
1
)
和
.x,
n
判
2
断电源模块X和Y在c侧是否存在位于((fX).node
n1).x,(fY).node(n2).x)区间范围内的引脚,若无
则表示电源模块X和Y的引脚类型V
OUT
若有则得到两种电源模块引脚分布不相似的结论。
+分布相似,
5.2插座适配器适配性分析方法
在测试站引入新品电源模块时,利用插座适配
器的适配性分析方法可以在插座适配器数据库中
进行数字化比对,查询是否存在可用适配器。适配
性分析方法首先对新品电源模块进行引脚分布数
据提取,以电源模块Z和插座适配器A的V
OUT
+类型
为例进行说明,实际适配性分析时需要对编码1~7
所有类型引脚逐项开展以下分析流程:
(Z),
1
获取其引脚类型
)第一步:建立电源模块
V
Z的引脚分布数据f
2)第二步:在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库中查
OUT
+的编码为n;
询适配器
3)第三步:
A的区域分布数据
查询g(A)中
g(
V
A);
OUT
节点编码为m,通过(fZ).node(n
+
)
区域分布类型的
.y和g(A).region
(m).y1判断电源模块Z的引脚节点n与插座适配
器A类型m区域是否处于同一侧,若处于不同侧,
则得到不适配的结论,退出比对流程;若处于同一
侧,且f(Z).node(n).x落在区间范围(g(A).region
(m).x1,g(A).region(m).x2)内,则电源模块Z与适
配器A的V
5.3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流程
OUT
+类型适配。
通过建立电源模块引脚分布相似度分析方法
以及电源模块与插座适配器的适配性分析方法,形
成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流程,如图6所示。
图6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流程
当测试站引入新品电源模块时,可以从现有插
座适配器中快速检索是否存在可用适配器,若测试
站中暂无可用适配器,则进一步从现有电源模块中
检索是否存在引脚分布相似的电源模块用于开展
通用插座适配器的设计。
6结语
通过将电源模块典型结构进行抽象、编码和量
化,实现了不同电源模块之间引脚分布相似性的分
析,为通用插座适配器的设计提供输入。同时,对
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的结构做了标准化设计,提高
了其通用性,降低了其设计制造及维护管理成本。
通过提出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的概念,将插座适配
器的插装区域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电源模块
与插座适配器间适配性的量化分析方法,最终实现
(
2021年第4期计算机与数字工程629
了基于通用插座适配器设计、应用和管理的电源模
块数字化检测流程。
参考文献
[1]刘凌,李彬,王银.新型小功率DC/DC变换器的研制
[J].电源技术应用,2006(11):15-17.
LIU
Low-power
Ling,LI
DC/DC
Bin,WANG
Converter
Yin.
[J]
The
.Power
Development
SupplyTechnolo
ofNew
giesandApplications,2006(11):15-17.
⁃
[2]吴丹.DC/DC开关电源的故障诊断研究[D].长沙:中南
大学,2007.
lt
D].
diagnosis
Changsha
research
:Central
of
South
DC/DC
University
switching
2007.
powersupply[,
[3]同金,马煜峰.直流电源输出的纹波和噪声的测量
[J].电子测试,2010(2):88-91.
TONGJin,
Supply
MAYufeng.
[J].IC
Measuring
TestTechnology
Ripple
,
and
2010
Noise
(2):
of
[4]门
88-91.
DCPower
虎,丁慎花,廖卫红.直流电源监测系统的设计
[J].自动化应用,2014(3):36-38.
MEN
Power
Hu
Supply
,DING
Monitoring
Shenhua
System
,LIAO
[J
Weihong.
].Automation
Design
applica
ofDC
tion,2014(3):36-38.
⁃
[5]张超.一种新型双正激开关电源拓补研究[J].电源世
界,2010(2):21-25.
ZHANG
ForwardSwitching
Converter
TopologyfortheDouble-ended
plyResearchandDesign,2010
[J
(
].
2)
The
DC/DC
:21-25.
WorldofPowerSup⁃
[6]常天海,彭晓金.电流模式控制转换器中的电流
检测电路设计[J].电子器件,2011,34(2):187-189.
CHANG
rent-Sensing-Circuit
Tianhai,PENG
DCConverter[J].Chinese
Usedin
Xiaojin.
Journal
Current-Mode
Design
ofElectron
Control
ofaCur
Devices
DC/
⁃
2011,34(2):187-189.
,
[7]姜岩峰,张东,韩兵兵.降压式DC-DC电源稳定性模型
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1(8):1-3.
JIANG
Stability
Yanfeng,ZHANGDong,n
icTest,2011
Model
(8)
of
:
Step-down
1-3.
DC-DCPower[J].Electron⁃
[8]李晓红,罗俊,邱忠文,等.高可靠DC-DC混合电源长
寿命评价技术研究[J].微电子学,2012,42(1):
138-140.
LI
Long-lifetime
Xiaohong,LUO
DC-DCHybrid
Evaluation
Jun,QIU
Technique
Zhongwen
for
,
Highly
Reliable
on
2012,42(1):138-140.
PowerSupply[J].Microelectronics,
[9]张实,戴庆元,罗超.BuckDC-DC效率分析[J].科学
技术与工程,2011,11(33):8348-8352.
ZHANG
Efficiency
Shi,DAIQingyuan,-DC
ing,2011,
Analysis
11(33)
[
:
J
8348-8352.
].ScienceTechnologyandEngineer⁃
[10]孟宪磊,吕长志,谢雪松,等.DC/DC电源模块高温失
效原因[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4):135-137,
140.
MENG
surement
Xianlei
DC/DCPower
andAnalysis
,LVChangzhi
Module
on
[J]
Temperature
,XIEXuesong
.ModernElectronics
Characteristics
,
Tech
of
⁃
nique,2011,34(4):135-137,140.
⁃
[11]罗丁,王智玮.基于VB和GPIB接口的DC/DC变换器
自动测试系统[J].微电子学,2008(4):578-580,584.
LUO
Based
Ding
Automatic
,WANG
Test
Zhiwei.
System
VBandGPIBInterface
Microelectronics,2008(4):578-580
forDC/DC
,584.
Converters[J].
[12]李林,石长信,王柏松.智能开关电源工程选用和电
源模块保护[J].现代电视技术,2002(5):94-96.
LI
lection
Lin,
tionofPower
of
SHI
Intelligent
Changxin,eringSe⁃
Module.
Switching
Advanced
Power
Television
Supply
Engineering
andProtec
,
⁃
[13]谷海涛
2002(5)
.
:
DC-DC
94-96.
变换器批量通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GU
verter
Haitao.
Batch
Design
Universal
and
Test
Implementation
System[D]
ofDC-DCCon⁃
[14]
sity
CHEN
ofChinese
Jiannjong
Academy
,HWANG
ofSciences
Bohan
,
.Beijing:Univer⁃
,
2013.
HSUJuihsuan,et
al.
sis-current-controlled
Fast-responsesingle-inductor
log
DC-DC
andSignal
buck
dual-output
Processing
converter
,
[
2012
J
hystere
].Ana
⁃
,70
⁃
(3):
Integrated
28-33.
Circuits
[15]LUWeiguo,ZHOULuowei,LUOQuanming,etal.
Non-invasive
optimization
chaoscontrolof
&Applications
[J]
,
.
2011
International
DC-DC
,39(2):
Journal
159-174.
of
converter
Circuit
and
Theory
its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机思雁)
总第378期
2021年第4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Computer&DigitalEngineering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Vol.49No.4
625
DC-DC电源模块通用测试方法设计
马程阎燕山刘春冉
上海200241)(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摘要
∗
DC-DC电源模块(以下简称电源模块)的批量测试需要设计专用的插座适配器用于提高检测效率。针对典型
电源模块引脚分布开展分析,建立引脚分布数据库以及引脚分布相似计算方法,提出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通用化、标准化的
设计方法。通过建立通用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库以及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适配性分析方法,最终形成了一种电源模块
数字化检测管理方法。
关键词插座适配器;通用化;标准化;数字化;检测管理方法
TN86DOI:10.3969/.1672-9722.2021.04.003中图分类号
GeneralTestingMehtodDesignationforDC-DCConverters
MAChengYANYanshangLIUChunran
200241)(ChinaNationalAeronauticalRadioElectronicsResearchInstitute,Shanghai
Abstract
distributionoftypicalconvertersisanalyzedtoproposethedatabaseandsimilaritycalculation
ThebatchtestofDC-DCconverters(hereinaftercalledconverters)needstodesignspecialsocketadapterforim⁃
methodofpindistribution,withwhichtionaldistri⁃
butiondatabasesofsocketadaptersandtheadaptabili⁃
nally,adigitaltestmanagementmethodofconvertersisformed.
KeyWords
ClassNumberTN86
socketadapters,generalization,standardization,digitization,testmanagementmethod
1引言
电源模块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自动化、电力
不同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的外部接口相似,但
是其结构、布局设计可能不同,例如电源模块与插
座适配器连接方式包括爪簧插座连接,双列单锁紧
座连接,单列双锁紧座连接等。同时,外部接口的
种类、数量和位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的通用性,增加了
其设计制造成本。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标准化的适配器结构模
型,并基于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插座适配器区
域分布数据建立了一种通用适配器设计方法,形成
了电源模块从新品导入、批量测试到适配器管理全
周期的数字化检测管理方法。
控制、军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实现电源系统的隔离
降噪、电压转换、稳压、保护等功能。电源模块的性
能及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对于航空航
天等军工领域,电源模块在装机使用前需要进行二
次筛选,设计专用的插座适配器是提高电源模块性
能测试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电源模块典型性能参数通常包括输出电压、输
入电流、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效率等。在性能
参数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测试设备包括直流电
源、电子负载、数字电压表、示波器等,插座适配器
与外部测试设备的接口有电源接口、负载接口、输
入/输出电压测试接口、示波器接口等。
2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设计
电源模块通常包含双列引脚结构,如图1所
∗
收稿日期:2020年9月15日,修回日期:2020年10月21日
作者简介:马程,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元器件检测与管理。阎燕山,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元器件
检测与管理。刘春冉,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元器件检测与管理。
626马程等:DC-DC电源模块通用测试方法设计第49卷
示。同列引脚间距y通常为2.54mm的整数倍,不
同电源模块引脚列间距x差异可能较大,通过采用
双列单锁紧座结构用于插座适配器与电源模块的
连接,可以减小引脚列间距x的差异对适配器通用
性的影响。
图1典型电源模块结构
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外部
接口区域实现测试设备与插座适配器的互连,PCB
布线区域实现电源、负载等接口与电源模块相应引
脚的连接,器件安装区域实现电源模块在插座适配
器上的插装更换,此结构模型规定了插座适配器的
接口位置以及电源模块插装区域的结构。
图2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模型
3电源模块引脚分布分析
3.1结构模型量化
典型电源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电源
模块引脚分布的数字化管理,对典型电源模块结构
进行抽象、建模和编码,如图3所示。规定电源模
块引脚垂直向下时,左上角第一个引脚为坐标零点
建立笛卡尔坐标系,编码方向为视图逆时针方向。
对于电源模块简化模型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应
当包含以下信息:
1
2
)引脚坐标(x
3
)
,y);
电源模块编码为
)
引脚类型
引脚直径
k
d
;
。
i的引脚可以数字化为
node(i)=(kdxy)
进一步可以将整个电源模块量化为n个引脚
节点数据,其中X为电源模块的型号规格。
f(X)={node(1)node(2)××××××node(n)}
图3电源模块简化模型
3.2
3.2.1
引脚分布特征分析
电源模块引脚类型具有可枚举性,
引脚类型k
不同生产厂
家对于同一类型引脚的命名可能不同,通过数字编
码使同类型引脚具有相同的唯一数字编码,典型电
源模块引脚类型及其对应数字编码如表1所示。
表1电源模块引脚类型
引脚类型(厂家定义名称)数字编码
输入正(V
IN+
输入地(V
,+V
IN
等)1
IN-
输入禁止端(
,V
INCOM
I
,INPUTCOM等)2
输出正(V
3
OUT+
(GND
,
,
+OUT
NH
),使能端
OUTCOM
等)
(ENABLE)
输出地,V
4
OUT-
正感应端(SENSE+,+S等)
等)5
负感应端(SENSE-,-S等)
6
共享端(SHARE等)
7
输出电压调整端(TRIM,TRIMA,TRIMB等)
8
同步端(SYNC,SYNCIN,SYNCOUT等)
10
9
外壳端(CASE等)
保留端(NC等)
11
12
输入引脚(编码1和编码2对应引脚)通常需要
与直流电源、数字电压表相连,输出引脚(编码4和
编码5)通常需要与电子负载、数字电压表相连,禁
止端(编码3)为电源模块使能开关,通常通过接地
来控制电源模块的开通与关断。感应端(编码6和
编码7)通常需要与相应输出引脚互连。编码1~7
对应类型引脚在性能检测时需要接线测试,因此针
对引脚类型1~7开展通用插座适配器研究。
3.2.2
电源模块引脚直径的典型值为
引脚直径d
1mm,部分大功
率电源模块的引脚直径可能为2mm。由于电源模
块插装时需要考虑与适配性的尺寸匹配,因此需要
考虑引脚直径参数对通用插座适配器设计的影响,
通过将实际直径做无量纲化处理后赋值给引脚节
点的特征参数d,即:
d(n)={node(n)的实际直径}/mm
2021年第4期计算机与数字工程627
3.2.3
引脚坐标是电源模块引脚的相对位置坐标,
引脚坐标(x,y)
规
定node(1)引脚为坐标0点,(x(n),y(n))为引脚节
点n相对于节点1的坐标值。
为了使电源模块在插装时可以统一将最上端
引脚安装于锁紧座的第一个孔位,防止人为误插
装,当电源模块存在右侧引脚位置高于左侧引脚
时,需进行坐标0点修正,具体如图4所示,建立一
个虚拟坐标零点node(0),同时规定其引脚类型、直
径与node(1)一致。当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中存
在虚拟节点node(0)时,规定(x(n),y(n))为节点n
相对于节点0的位置坐标,具体表示为
x(n)=x方向距离分量(node(n))
y(n)=y方向距离分量(node(n))
图4修正坐标零点示意图
3.3引脚分布数据库建立
元器件测试站通常需要对各种不同规格型号
的电源模块开展测试,电源模块的引脚分布数据可
以在产品手册中获取。根据3.1和3.2章节的步骤,
可以将测试站所有电源模块抽象量化为节点数据,
形成的引脚分布数据库结构如表2所示。
表2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库
型号规格数字化引脚布局数据
X
Y
node
…
node
(
(
1
1
)
)
,
,
node
node
(
(
2
2
)
)
,
,
…,
…,
node
node
(
(
n
m
)
…
)
数据库中若存在node(0),则表示电源模块存
在虚拟引脚坐标零点。
4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
4.1区域分布模型
根据电源模块通用插座适配器结构,电源模块
通常被安装于双列单锁紧座结构上,如图5(a)所
示。当两款电源模块引脚分布相似时,可以安装于
同一双列单锁紧座结构上,实现插座适配器的复
用,如图5(b)所示。双列单锁紧座结构提高了适
配器的通用性,当不同电源模块适用同一插座适配
器时,可以定义适配器的连接区域类型,例如图5
b)中左侧锁紧座的7~8位置为I
NH
区域,右侧锁紧
座的2~3为V
OUT
+区域。
(a)单模块安装
(b)双模块安装
图5双列单锁紧座电源模块安装图
4.2
4.2.1
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可以将通用插座适配器的区域划分为三类。
区域类型k1
座适配器上对应的区域为功能区域;
1)功能区域,规定类型为编码1~7的引脚在插
7
2)非功能有连线区域,规定类型不是编码1~
能有连线区域;
,且PCB布线时有连接的锁紧座区域位置为非功
7
能无连线区域。
,且
3
PCB
)非功能无连线区域,
布线时未连接的锁紧座区域位置为非功
规定类型不是编码1~
功能区域按照插装电源模块引脚类型进行划
分,采用表1中的数字编码作为区域类型k1的取
值,为了方便数字化处理,定义c)类适配器区域类
型k1的取值为0。
4.2.2
为了实现电源模块与插座适配器的适配性分
区域坐标(x1-x2,y1)
析,定义区域坐标零点为左侧锁紧座的1脚位置
,x1~x2代表适配器类
型区域的坐标范围,例如图5(b)中I
NH
为2.54mm*6~2.54mm*7,y1为锁紧座位置标记,
的坐标范围
规
定y1=0代表左侧锁紧座,y1=1时代表右侧锁紧座。
4.2.3
s1表征该锁紧座区域是否通过
PCB布线标识s1
PCB布线产生
互连,当s1=0时表示PCB布线并未连接该区域。
通过定义s1可以进一步提高插座适配器的通用性,
(与电源模块坐标零点一致)
(
628马程等:DC-DC电源模块通用测试方法设计第49卷
电源模块某些非功能引脚(例如NC,CASE等)落在
无PCB连线的区域时,不影响插座适配器适用于该
款电源模块的测试。
4.3区域分布数据库建立
定义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量化函数为g(p):
g(p)={region(1)region(2)××××××region(n)}
其中,region(i)的定义为
region(i)=(k1x1x2y1s1)
区域分布数据库将不同插座适配器的双列单
锁紧座结构数字量化为多个区域节点,如表3所
示。
表3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库
插座适配器型号数字化引脚布局数据
A
B
region(1)
…
)
,
,
region
region
(
(
2
2
)
)
,
,
…,
…,
region
region
(
(
n
m
)
…
region(1)
5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方法
5.1引脚分布相似度分析方法
引脚分布相似的不同电源模块可以共用同一
款插座适配器,基于电源模块引脚分布数据库实现
引脚分布相似性的量化分析,以电源模块X和Y的
引脚类型V
OUT
需要对编码1~7
+为例进行说明,
所有类型引脚逐项开展以下分析
实际相似度分析时
流程:
引脚分布数据
1)第一步:在引脚分布数据库中查询
X)和(fY);
X和Y的
的编码分别为
2)第二步:
(f
n
查询
1和n
(f
2,
X
调用节点
)和(fY)中引脚类型
n1和n2的引脚坐
V
OUT
+
标
n2
f(X).node(n1).y和f(Y).node(n2).y,判定n1和
记住左
是否分布在同一侧的锁紧座上,
/右侧信息c,否则得到两种电源模块引脚分
若为同一侧则
布不相似的结论;
的引脚坐标
3)第三步:
(fX)
在
.node
(fX
(
)和
n1)
(f
.x
Y)
和
中调用节点
(fY).node(n
n
2
1
)
和
.x,
n
判
2
断电源模块X和Y在c侧是否存在位于((fX).node
n1).x,(fY).node(n2).x)区间范围内的引脚,若无
则表示电源模块X和Y的引脚类型V
OUT
若有则得到两种电源模块引脚分布不相似的结论。
+分布相似,
5.2插座适配器适配性分析方法
在测试站引入新品电源模块时,利用插座适配
器的适配性分析方法可以在插座适配器数据库中
进行数字化比对,查询是否存在可用适配器。适配
性分析方法首先对新品电源模块进行引脚分布数
据提取,以电源模块Z和插座适配器A的V
OUT
+类型
为例进行说明,实际适配性分析时需要对编码1~7
所有类型引脚逐项开展以下分析流程:
(Z),
1
获取其引脚类型
)第一步:建立电源模块
V
Z的引脚分布数据f
2)第二步:在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数据库中查
OUT
+的编码为n;
询适配器
3)第三步:
A的区域分布数据
查询g(A)中
g(
V
A);
OUT
节点编码为m,通过(fZ).node(n
+
)
区域分布类型的
.y和g(A).region
(m).y1判断电源模块Z的引脚节点n与插座适配
器A类型m区域是否处于同一侧,若处于不同侧,
则得到不适配的结论,退出比对流程;若处于同一
侧,且f(Z).node(n).x落在区间范围(g(A).region
(m).x1,g(A).region(m).x2)内,则电源模块Z与适
配器A的V
5.3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流程
OUT
+类型适配。
通过建立电源模块引脚分布相似度分析方法
以及电源模块与插座适配器的适配性分析方法,形
成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流程,如图6所示。
图6电源模块检测管理流程
当测试站引入新品电源模块时,可以从现有插
座适配器中快速检索是否存在可用适配器,若测试
站中暂无可用适配器,则进一步从现有电源模块中
检索是否存在引脚分布相似的电源模块用于开展
通用插座适配器的设计。
6结语
通过将电源模块典型结构进行抽象、编码和量
化,实现了不同电源模块之间引脚分布相似性的分
析,为通用插座适配器的设计提供输入。同时,对
电源模块插座适配器的结构做了标准化设计,提高
了其通用性,降低了其设计制造及维护管理成本。
通过提出插座适配器区域分布的概念,将插座适配
器的插装区域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电源模块
与插座适配器间适配性的量化分析方法,最终实现
(
2021年第4期计算机与数字工程629
了基于通用插座适配器设计、应用和管理的电源模
块数字化检测流程。
参考文献
[1]刘凌,李彬,王银.新型小功率DC/DC变换器的研制
[J].电源技术应用,2006(11):15-17.
LIU
Low-power
Ling,LI
DC/DC
Bin,WANG
Converter
Yin.
[J]
The
.Power
Development
SupplyTechnolo
ofNew
giesandApplications,2006(11):15-17.
⁃
[2]吴丹.DC/DC开关电源的故障诊断研究[D].长沙:中南
大学,2007.
lt
D].
diagnosis
Changsha
research
:Central
of
South
DC/DC
University
switching
2007.
powersupply[,
[3]同金,马煜峰.直流电源输出的纹波和噪声的测量
[J].电子测试,2010(2):88-91.
TONGJin,
Supply
MAYufeng.
[J].IC
Measuring
TestTechnology
Ripple
,
and
2010
Noise
(2):
of
[4]门
88-91.
DCPower
虎,丁慎花,廖卫红.直流电源监测系统的设计
[J].自动化应用,2014(3):36-38.
MEN
Power
Hu
Supply
,DING
Monitoring
Shenhua
System
,LIAO
[J
Weihong.
].Automation
Design
applica
ofDC
tion,2014(3):36-38.
⁃
[5]张超.一种新型双正激开关电源拓补研究[J].电源世
界,2010(2):21-25.
ZHANG
ForwardSwitching
Converter
TopologyfortheDouble-ended
plyResearchandDesign,2010
[J
(
].
2)
The
DC/DC
:21-25.
WorldofPowerSup⁃
[6]常天海,彭晓金.电流模式控制转换器中的电流
检测电路设计[J].电子器件,2011,34(2):187-189.
CHANG
rent-Sensing-Circuit
Tianhai,PENG
DCConverter[J].Chinese
Usedin
Xiaojin.
Journal
Current-Mode
Design
ofElectron
Control
ofaCur
Devices
DC/
⁃
2011,34(2):187-189.
,
[7]姜岩峰,张东,韩兵兵.降压式DC-DC电源稳定性模型
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1(8):1-3.
JIANG
Stability
Yanfeng,ZHANGDong,n
icTest,2011
Model
(8)
of
:
Step-down
1-3.
DC-DCPower[J].Electron⁃
[8]李晓红,罗俊,邱忠文,等.高可靠DC-DC混合电源长
寿命评价技术研究[J].微电子学,2012,42(1):
138-140.
LI
Long-lifetime
Xiaohong,LUO
DC-DCHybrid
Evaluation
Jun,QIU
Technique
Zhongwen
for
,
Highly
Reliable
on
2012,42(1):138-140.
PowerSupply[J].Microelectronics,
[9]张实,戴庆元,罗超.BuckDC-DC效率分析[J].科学
技术与工程,2011,11(33):8348-8352.
ZHANG
Efficiency
Shi,DAIQingyuan,-DC
ing,2011,
Analysis
11(33)
[
:
J
8348-8352.
].ScienceTechnologyandEngineer⁃
[10]孟宪磊,吕长志,谢雪松,等.DC/DC电源模块高温失
效原因[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4):135-137,
140.
MENG
surement
Xianlei
DC/DCPower
andAnalysis
,LVChangzhi
Module
on
[J]
Temperature
,XIEXuesong
.ModernElectronics
Characteristics
,
Tech
of
⁃
nique,2011,34(4):135-137,140.
⁃
[11]罗丁,王智玮.基于VB和GPIB接口的DC/DC变换器
自动测试系统[J].微电子学,2008(4):578-580,584.
LUO
Based
Ding
Automatic
,WANG
Test
Zhiwei.
System
VBandGPIBInterface
Microelectronics,2008(4):578-580
forDC/DC
,584.
Converters[J].
[12]李林,石长信,王柏松.智能开关电源工程选用和电
源模块保护[J].现代电视技术,2002(5):94-96.
LI
lection
Lin,
tionofPower
of
SHI
Intelligent
Changxin,eringSe⁃
Module.
Switching
Advanced
Power
Television
Supply
Engineering
andProtec
,
⁃
[13]谷海涛
2002(5)
.
:
DC-DC
94-96.
变换器批量通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GU
verter
Haitao.
Batch
Design
Universal
and
Test
Implementation
System[D]
ofDC-DCCon⁃
[14]
sity
CHEN
ofChinese
Jiannjong
Academy
,HWANG
ofSciences
Bohan
,
.Beijing:Univer⁃
,
2013.
HSUJuihsuan,et
al.
sis-current-controlled
Fast-responsesingle-inductor
log
DC-DC
andSignal
buck
dual-output
Processing
converter
,
[
2012
J
hystere
].Ana
⁃
,70
⁃
(3):
Integrated
28-33.
Circuits
[15]LUWeiguo,ZHOULuowei,LUOQuanming,etal.
Non-invasive
optimization
chaoscontrolof
&Applications
[J]
,
.
2011
International
DC-DC
,39(2):
Journal
159-174.
of
converter
Circuit
and
Theory
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