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如何理解情境、设计情境化试题

IT圈 admin 28浏览 0评论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塞歌阑)

如何理解情境、设计情境化试题

一情境的重要地位和探讨空间

2016年9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

架;2017年年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亮点和基

石的我国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这些文件内部和

围绕这些文件展开的诸多讨论中,出现了一些高频关键

词,“情境”是其中之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情境”一词只

出现了3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情境”也只出现了7次;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

准(2017年版)》中,“情境”一词共出现了34次,而

且该版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

专门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并

用一定的篇幅做了专门的说明。

为什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会如此重视情境,甚

至在测试层面也要专门强调情境?因为课程改革深化阶

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应对

21世纪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环境时所需的关

键品质。为此,学校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各种复杂

的现实情境,合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真实

任务;这意味着,要合理测评核心素养,也必须依赖于创

设合理的、真实的任务情境,才有可能实现。再往前追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学习理论也已经指明,

意义建构的根本途径是个体参与实践活动,与情境互动。

由此看来,“情境”的确值得关注。不过,问题也随之产

出。在一轮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的答疑问题征集中,出现了如下问题:“什么叫‘真实的

语言运用情境’?”“在教学环境下是否存在真实的语言

情境?”“‘以具体情境为载体’的考查方式似乎很难把

握,如何在命题中实现?”一线老师和教研员们提出的这

些问题相当具有代表性,从考试和命题的角度来看,触及

了两个基本问题:如何理解测试语境中的情境?在命题操

作层面如何落实?这些基本问题,各个学科、各个学段都

需要思考。

反观语文中考、高考层面,已经出现不少情境化试题。综

合性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积累、作文,甚至阅读

部分的考查都在争取情境化。不过,既有的“情境化试题”

中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譬如,“情境设计违背事理与常

情;情境设计或材料信息严重失真;似曾相识:直接‘撞

车’或题材老旧……”况且,若各个测试板块都试图情境

化,有可能导致试卷“膨胀”。因此,必须直面情境的选

择性运用问题。

为了回应一线教师在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为了纠正和预防各级命题层

面设计和运用情境时出现的问题,为了传承和发展特定教

育教学理念,有必要专门地、系统地思考:测试语境中应

如何理解和用好情境?

二从三个维度认识情境

整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关实践及研究成果,可以

从如下三个维度立体地认识语文教学和测评领域的情境。

(一) 情境的来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

议等部分提及了情境。概括而言,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提示重视感受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情境,二是提示创设

各种丰富的教和学的情境,三是提示口语交际教学和评价

应该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展开。

再看实践层面的探索成果。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界,将情境

因素发挥到极致,发展出成熟的实践体系且有理论建树

的,当属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李吉林的情境概念及其

内涵源于我国传统的“意境说”,基本的实践思路是让儿

童走进真实情境或择美构境,境美生情,以情启智。“李

吉林‘情境教育’之‘情境’已发展为一个多维整合的、

系统性的教育概念。既有物理意义上的,也有社会文化及

符号象征意义上的,还可指个体情绪和情感意义上的。”

综合语文课程文件中的提示和本土成熟教育教学经验,我

国语文课程领域所说的情境,可以从来源角度概括为三大

类:一是语文学习对象、内容本身所构筑的情境,包括平

常所说的文学意境、情境等;二是学习主体置身其中的客

观、自然的现实情境,包括某个时刻所处的自然环境、交

际场景等;三是教学主体在教、学、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

为学习主体构筑的背景、环境、场景等,选择、组合、加

工色彩较为突出,通常会包含前面两类情境因素。在测试

语境中,以第一和第三类情境为主。当然偶尔也会用到第

二类情境。譬如下文中的例3、例5,同一张试卷中的阅

读文本或某些语料,成了同一场考试中其他试题自然的情

境材料。

(二) 情境的目的指向

我国已有的教学、测评实践,大多是在环境、场景意义上

理解情境的,环境、场景构成了测试任务的背景或载体。

不过,相当重视情境因素的PISA阅读测评项目,专门指

明“情境不仅仅指阅读发生的场所或背景”。PISA先用

情境(situation)来区分不同写作目的和用处的文本,

在此基础上,站在读者立场,衍生出指向四种阅读目的的

四种阅读情境:个人的,即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而进行的阅

读;公共的,即为了获取公共信息或参加大型社会活动而

进行的阅读;职业的,为了完成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阅

读;教育的,为了学习新知识而阅读。

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勾勒的

三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

一方面暗合了现代课程理论所主张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来源框架“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

发展”,另一方面与PISA阅读情境类似,突出了语文学

习和测评活动需要重视的三类目的指向。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

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这一类情境旨在让学生充

分感受和呈现自己个人独特的体验,建构属于自己的意

义。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

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

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这一类情境重在

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内化交

际规则。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学科本体相关的

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这类情境

重在引导学生调用和获得学科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学科探

究能力。如果以下文中出现的试题为例,例1、例2、例

4、例5中的情境倾向于社会生活情境;例3倾向于个人

体验情境;例7、例10有学科认知情境的意味。当然不

能排除三类情境间略有交叉的情况,譬如例6、例8兼有

社会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的意味,例9兼有社会生活

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的意味。

从“目的”的角度来理解和设置情境,可以尽量保证情境

类型齐全且具有意义。这三类情境虽然是在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中提出的,但也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段运用

这三类情境,差异主要在于情境和情境中任务的复杂性,

以及各类情境的运用频率、比例。

PISA和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是从行为的“目的”角

度勾勒了测试语境中的情境。目的不同,内容、行为方式

及场景等可能会随之不同。在具体运用时,可以将我国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类情境作为一级思考框架,其适用

于语文学习各个领域的教学和测试。在此基础上,可以像

PISA测试那样,勾勒阅读、表达等具体领域的二级情境

类型。

(三) 情境与生活的距离

“建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是教育回归生活的路径之一。”

那么情境,尤其是测试中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如何把握?

“整合教学法”的提倡者罗日叶从如下两个角度来考察情

境与真实生活的关系:任务需求是现实存在的还是模仿现

实虚构的?问题解决是真正的解决还是模拟解决?由这

两个维度,可以细分出四种情境,如表7-4 所示(表格

内的四点为笔者提炼)。

可以一个具体题目来为四种情境做注解。“班级要制作毕

业纪念册,初步选定了两种封面设计(图略)。请你选择

其一,向同学们陈述你的理由,让大家支持你的选择。”

(例1:2018年温州中考)如果只是在考场里考一下这个

题目,那么属于情境4;如果是在毕业季,将其作为一项

实际的活动开展起来,并由此形成班级毕业纪念册封面,

那么属于情境1;如果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的表达

而虚构了这个需求,但后来真的把学生选出来的封面用起

来了,那么属于情3;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需求,但

班主任老师已经请专人设计,语文教师只是听到这个消息

后借这个事情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那么就属于情境2。

表7-4中的思考框架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设

计情境,据此我们也可以不再纠结于情境的“真实性”问

题。只要以上四种情境都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的、测试

目的,达到期待的学习效果和测试效果,不违背基本的日

常逻辑(情境3和情境4),都可以称为“真实、有意义

的情境”。情境1至情境4是一个连续体,建构性、模拟

性逐渐增强:情境1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真实生活中的真

实情境,通常可适当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情境4,更适

用于测评情境。

综合来看,在测评语境中运用和分析情境,有必要从如上

所说的“目的”“来源”和“真实性”三个角度加以考虑。

这三个维度,基本兼顾了情境运用的意义和命题的操作

性。

当然,情境最终是为特定测评目的之下的特定测评任务服

务的,于是需要直面这样一个潜在的问题:“情境”和“任

务”是什么关系?这就要进一步探讨情境化试题的构成。

三情境化试题的基本要素和结构类型

罗日叶曾专门区分了问题情境中的两个要素:问题和情

境。类似地,情境化试题可以做更加细致的结构分析。先

看如下三个题目。

例2 (2017年上海高考)

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

激励他的一项是( )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以上题目中,小明跑步健身一段时间后的心态是情境;选

择一个句子来激励他,是任务。该试题的目的是检测学生

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3 (2015年北京中考)

大作文题目二:《超级智能住宅》这篇科幻小说的结尾充满

悬念。男主人与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会怎样收场,超级智能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塞歌阑)

如何理解情境、设计情境化试题

一情境的重要地位和探讨空间

2016年9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

架;2017年年底,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亮点和基

石的我国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颁布。这些文件内部和

围绕这些文件展开的诸多讨论中,出现了一些高频关键

词,“情境”是其中之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情境”一词只

出现了3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情境”也只出现了7次;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

准(2017年版)》中,“情境”一词共出现了34次,而

且该版课程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

专门提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并

用一定的篇幅做了专门的说明。

为什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会如此重视情境,甚

至在测试层面也要专门强调情境?因为课程改革深化阶

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应对

21世纪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环境时所需的关

键品质。为此,学校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各种复杂

的现实情境,合理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挑战性的真实

任务;这意味着,要合理测评核心素养,也必须依赖于创

设合理的、真实的任务情境,才有可能实现。再往前追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学习理论也已经指明,

意义建构的根本途径是个体参与实践活动,与情境互动。

由此看来,“情境”的确值得关注。不过,问题也随之产

出。在一轮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的答疑问题征集中,出现了如下问题:“什么叫‘真实的

语言运用情境’?”“在教学环境下是否存在真实的语言

情境?”“‘以具体情境为载体’的考查方式似乎很难把

握,如何在命题中实现?”一线老师和教研员们提出的这

些问题相当具有代表性,从考试和命题的角度来看,触及

了两个基本问题:如何理解测试语境中的情境?在命题操

作层面如何落实?这些基本问题,各个学科、各个学段都

需要思考。

反观语文中考、高考层面,已经出现不少情境化试题。综

合性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积累、作文,甚至阅读

部分的考查都在争取情境化。不过,既有的“情境化试题”

中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譬如,“情境设计违背事理与常

情;情境设计或材料信息严重失真;似曾相识:直接‘撞

车’或题材老旧……”况且,若各个测试板块都试图情境

化,有可能导致试卷“膨胀”。因此,必须直面情境的选

择性运用问题。

为了回应一线教师在理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为了纠正和预防各级命题层

面设计和运用情境时出现的问题,为了传承和发展特定教

育教学理念,有必要专门地、系统地思考:测试语境中应

如何理解和用好情境?

二从三个维度认识情境

整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关实践及研究成果,可以

从如下三个维度立体地认识语文教学和测评领域的情境。

(一) 情境的来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

议等部分提及了情境。概括而言,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提示重视感受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情境,二是提示创设

各种丰富的教和学的情境,三是提示口语交际教学和评价

应该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展开。

再看实践层面的探索成果。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界,将情境

因素发挥到极致,发展出成熟的实践体系且有理论建树

的,当属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李吉林的情境概念及其

内涵源于我国传统的“意境说”,基本的实践思路是让儿

童走进真实情境或择美构境,境美生情,以情启智。“李

吉林‘情境教育’之‘情境’已发展为一个多维整合的、

系统性的教育概念。既有物理意义上的,也有社会文化及

符号象征意义上的,还可指个体情绪和情感意义上的。”

综合语文课程文件中的提示和本土成熟教育教学经验,我

国语文课程领域所说的情境,可以从来源角度概括为三大

类:一是语文学习对象、内容本身所构筑的情境,包括平

常所说的文学意境、情境等;二是学习主体置身其中的客

观、自然的现实情境,包括某个时刻所处的自然环境、交

际场景等;三是教学主体在教、学、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

为学习主体构筑的背景、环境、场景等,选择、组合、加

工色彩较为突出,通常会包含前面两类情境因素。在测试

语境中,以第一和第三类情境为主。当然偶尔也会用到第

二类情境。譬如下文中的例3、例5,同一张试卷中的阅

读文本或某些语料,成了同一场考试中其他试题自然的情

境材料。

(二) 情境的目的指向

我国已有的教学、测评实践,大多是在环境、场景意义上

理解情境的,环境、场景构成了测试任务的背景或载体。

不过,相当重视情境因素的PISA阅读测评项目,专门指

明“情境不仅仅指阅读发生的场所或背景”。PISA先用

情境(situation)来区分不同写作目的和用处的文本,

在此基础上,站在读者立场,衍生出指向四种阅读目的的

四种阅读情境:个人的,即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而进行的阅

读;公共的,即为了获取公共信息或参加大型社会活动而

进行的阅读;职业的,为了完成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而阅

读;教育的,为了学习新知识而阅读。

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勾勒的

三类情境: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

一方面暗合了现代课程理论所主张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来源框架“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

发展”,另一方面与PISA阅读情境类似,突出了语文学

习和测评活动需要重视的三类目的指向。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

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这一类情境旨在让学生充

分感受和呈现自己个人独特的体验,建构属于自己的意

义。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

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

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这一类情境重在

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的交际功能,内化交

际规则。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学科本体相关的

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这类情境

重在引导学生调用和获得学科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学科探

究能力。如果以下文中出现的试题为例,例1、例2、例

4、例5中的情境倾向于社会生活情境;例3倾向于个人

体验情境;例7、例10有学科认知情境的意味。当然不

能排除三类情境间略有交叉的情况,譬如例6、例8兼有

社会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的意味,例9兼有社会生活

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的意味。

从“目的”的角度来理解和设置情境,可以尽量保证情境

类型齐全且具有意义。这三类情境虽然是在高中语文课程

标准中提出的,但也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段运用

这三类情境,差异主要在于情境和情境中任务的复杂性,

以及各类情境的运用频率、比例。

PISA和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是从行为的“目的”角

度勾勒了测试语境中的情境。目的不同,内容、行为方式

及场景等可能会随之不同。在具体运用时,可以将我国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类情境作为一级思考框架,其适用

于语文学习各个领域的教学和测试。在此基础上,可以像

PISA测试那样,勾勒阅读、表达等具体领域的二级情境

类型。

(三) 情境与生活的距离

“建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是教育回归生活的路径之一。”

那么情境,尤其是测试中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

如何把握?

“整合教学法”的提倡者罗日叶从如下两个角度来考察情

境与真实生活的关系:任务需求是现实存在的还是模仿现

实虚构的?问题解决是真正的解决还是模拟解决?由这

两个维度,可以细分出四种情境,如表7-4 所示(表格

内的四点为笔者提炼)。

可以一个具体题目来为四种情境做注解。“班级要制作毕

业纪念册,初步选定了两种封面设计(图略)。请你选择

其一,向同学们陈述你的理由,让大家支持你的选择。”

(例1:2018年温州中考)如果只是在考场里考一下这个

题目,那么属于情境4;如果是在毕业季,将其作为一项

实际的活动开展起来,并由此形成班级毕业纪念册封面,

那么属于情境1;如果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的表达

而虚构了这个需求,但后来真的把学生选出来的封面用起

来了,那么属于情3;如果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需求,但

班主任老师已经请专人设计,语文教师只是听到这个消息

后借这个事情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那么就属于情境2。

表7-4中的思考框架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设

计情境,据此我们也可以不再纠结于情境的“真实性”问

题。只要以上四种情境都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的、测试

目的,达到期待的学习效果和测试效果,不违背基本的日

常逻辑(情境3和情境4),都可以称为“真实、有意义

的情境”。情境1至情境4是一个连续体,建构性、模拟

性逐渐增强:情境1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真实生活中的真

实情境,通常可适当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情境4,更适

用于测评情境。

综合来看,在测评语境中运用和分析情境,有必要从如上

所说的“目的”“来源”和“真实性”三个角度加以考虑。

这三个维度,基本兼顾了情境运用的意义和命题的操作

性。

当然,情境最终是为特定测评目的之下的特定测评任务服

务的,于是需要直面这样一个潜在的问题:“情境”和“任

务”是什么关系?这就要进一步探讨情境化试题的构成。

三情境化试题的基本要素和结构类型

罗日叶曾专门区分了问题情境中的两个要素:问题和情

境。类似地,情境化试题可以做更加细致的结构分析。先

看如下三个题目。

例2 (2017年上海高考)

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

激励他的一项是( )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以上题目中,小明跑步健身一段时间后的心态是情境;选

择一个句子来激励他,是任务。该试题的目的是检测学生

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3 (2015年北京中考)

大作文题目二:《超级智能住宅》这篇科幻小说的结尾充满

悬念。男主人与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会怎样收场,超级智能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