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赛易梦)
维普资讯
・
经营管理・ PETR0L当代石油石化 EUM&PETR0CHEMICAL TODAY JVLm0l 10 N0.6
2002
.
中国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及建议
何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北京100029)
摘要:介绍了石化集团原油资源现状,分析了原油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优化配置的
原则与基本思路,及实施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配套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石化集团原油资源忧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ITE0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809(2002)06-0028-03
Optimum Distribution of Crude Oil Resources of SINOPEC Group and Suggestions
HeM g
(General ofSINOPEC Group,Bering 100029,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crude oil Ies0ul℃es of SINOPEC group.analyzes the main prob—
lems in distirbution of crude oil resources,and puts forth the principle and basic thinking on optimizing distribution
of the Fe ̄ouFcefl as well as the suppos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implementing the optimized distibutrion of the
eSoU CeS.
Keywords:SINOPEC group,crude oil,optimization of resources,suggestions
近几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抓住市场机会、适时
投入,开采高成本原油,开拓边缘区块,遏制了胜利
和中原等老油田的自然递减速度。新星石油公司的
加人对保持原油产量稳产增产起到重要作用。2001
年,增产高成本原油33万吨,原油总产量达到3 790
万吨增产计划,商品量3 637万吨(含削库30万
吨)、配置资源量3 603万吨。2002年,胜利、中原和
新星石油公司原油产量在2001年基础上略有提高
预计自产原油总产量达到3 800万吨、商品量3 650
万吨、配置资源量3 596万吨。2002年,供中石油、
地方炼厂资源为437万吨,其他配置资源51万吨。
预计,石化集团内部企业实际可利用的加工资源为
2 923万吨,同比略有减少。
新星塔河原油上产油种主要是重质原油,2002
年,塔河原油产量预计为260万吨,其中重质油200
万吨、轻质油6O万吨,可供配置原油资源为247万
吨,其中,混合油122万吨、重质油125万吨。
然而,中国石化集团在原油资源配置方面仍然
l原油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沿江地区炼厂Jm-r胜利原油比例过大
2001年上半年,沿江炼厂加工负荷降低,减少
了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配置量,胜利原油加工比例
由2000年的44%提高到62%,管输原油比例提高
到68%,由于管输原油较重,硫含量较高,沿江炼厂
汽油、柴油产品出现质量卡边现象,并对重油深加工
造成较大影响,轻油收率同比降低了2.2个百分点,
其中武汉、九江、荆门和长岭的轻油收率降低了
4%一6%,估计炼油加工效益损失3亿元。
按照产品质量、轻油收率要求测算,沿江炼厂建
议的胜利比例为49%,按上半年负荷,难以承受的
胜利油数量全年仅100万吨左右。另外,乙烯企业
配置胜利油数量多,主要是齐鲁、扬子的胜利油和管
收稿日期:2002—04—0 J
作者简介:何明(1968一).男,辽宁省锦州市人。1991年毕业于
石油大学(华东)炼制系石油加工专业,工程师 曾任锦州石化
存在着不合理,造成乙烯料不优化等一系列问题。
公司技术员、技术副主任等职,负责技术管理工作。1998年5
月至今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办公厅工作
维普资讯
何明 中国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及建议
输油配置超过合理数量。
1.2进口高硫原油加工不到位
江地区企业加工负荷调减幅度过大,造成管输原油
由于低硫、高硫原油资源配置难以做到均衡到
厂,部分配套措施有待完善,大比例高硫原油加工经
验不足,以及企业对加工高硫原油的认识存在差距,
因此,2000年,实际仅加工进口高硫原油1 382万
吨,只占加工能力的50%,2001年加工1 925万吨,
占加工能力60%左右。
比例过高;三是对中石油、海洋原油等国内资源组
织、协调力度不够,资源供应不稳定;四是进口原油
资源长期贸易数量多,不适应总量资源的较频繁、大
幅度的调整
2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基本思路
原油资源配置总的原则是:以集团公司总体效
益最大化为目标,按油品市场及化工轻油需求,优化
原油运输方案,降低原油成本,优化原油配置方案,
进口高硫原油加工对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供应具
有战略性意义,一是从资源供应条件看,高硫原油加
工不是可不可以加工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工的问题;
二是防止国际市场上的低硫原油资源供需严重失
衡,造成价格不正常上涨;三是降低原油资源总体成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炼化整体效益。
原油资源配置基本思路如下
a)按贴近市场的要求,继续控制华北、沿江地
区燃料型炼厂的资源配置数量;
b)以胜利原油为重点、优化原油流向,降低运
输成本;
c)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原油资源配置向乙烯
企业及乙烯料供应企业倾斜;
本水平,提高炼油毛利,近2年,高硫原油与低硫原
油价差保持在1~2美元/桶范围,高硫原油成本可
降低100元/吨左右;四是投资收益要求高硫原油加
工基地必须进行劣质原油加工,降低原油成本,以获
得基本回报。
1.3乙烯料等化工轻油质量下滑
这几年,石化集团乙烯发展比较快,燕化、齐鲁、
扬子、金山先后进行了一轮和二轮改扩建,对乙烯原
料的需求明显增加。目前的问题是乙烯原料质量下
d)原油资源要向柴汽比高、效益高的企业倾
斜;
e)充分发挥改扩建工程的作用,增炼进口高硫
原油;
降、乙烯收率出现下滑势头,问题的根子在原油资
源,一方面受加工总量调节,油头炼厂的资源得不到
保障;另一方面对油头炼厂和大量外供乙烯料的炼
厂的原油配置品种与结构有待按“宜烯、宜芳”原则
加以调整。
f)按油品质量升级要求,搞好原油品种配置优
化
3原油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要点
3.1分地区、分企业加工量安排
在进口原油资源中,非洲原油石脑油链烷烃含
量都只有50%左右,低于65%的乙烯料指标要求,
基本上都是宜芳原油,中东地区宜芳原油主要集中
2002年,石化集团原油资源分地区配置比例情
况,同2001年相比,华北地区增加到29.6%,沿江
地区增加到24.2%、沿海地区资源比例减少到
42%。
在伊朗、伊拉克两国,东南亚低硫原油宜烯品种多,
但资源少。
总的看,进口原油中,宜芳资源多、宜烯资源少。
华北和沿江地区加工比例增加主要是考虑扬子
和燕化乙烯原料大幅度增长的要求,增加加工量主
要增产化工轻油,不会加剧油品产销矛盾。
对齐鲁、扬子、金山、燕山等炼化一体化乙烯企
在进口高硫原油资源中,伊朗原油资源偏多,其中伊
朗轻油、伊朗重油都很不适合生产乙烯料,从芳烃和
重整原料需求看,伊朗原油总量不宜超过800万吨,
但因种种原因,2001年,伊朗原油资源量已达到
1000万吨左右。
业安排资源量2 860万吨,同比增加320万吨,镇
海、金陵、洛阳等外供化工轻油数量较大的企业安排
资源2 417万吨,同比增加234万吨。
1.4市场竞争激烈。总量和区域资源的平衡难度较大
石化辖区市场受北部和西部资源冲击,竞争激
烈,炼厂加工总量调节频繁,是2001年出现的比较
突出的问题之一。资源平衡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成
品市场需求预测不够准确,对市场波动的认识不足,
主观期望值较高,导致资源总量安排过剩;二是对沿
因改造和检修,高桥、福建分别减少32万吨和
17万吨;减轻茂名过剩石脑油压力,减少加工量52
万吨;江汉、洛阳实验厂停产,减少加工量22万吨。
非上市企业原油加工量原则上不增加,股份公
司内燃料型炼厂加工量根据胜利原油等资源配置要
求,适度增加或调整
维普资讯
当代石油石化 2002,10(6)
3.2炼化一体化企业原油资源
4实施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配套措施建议
炼化一体化企业中,上海石化芳烃料主要是 4.1配合资源配置调整方案,抓紧配套措施建设
加氢裂化重石脑油,直馏石脑油基本上全部做乙
围绕着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建议抓紧几个课题
烯料;燕山石化原油品种单一,乙烯原料主要是轻
研究:①胜利劣质原油分输集中加工方案研究;②临
质化问题;茂名、广州、扬子、齐鲁和天津需要按照
沧线热输改造方案及华北地区原油管网利用方案研
“宜芳则芳、宜烯则烯”的原则进行分储分炼,加工
究;③高酸值、重质海洋原油的浅加工利用方案研
条件和配套措施已经基本具备条件,主要问题是 究;④配合汽油出口和油品质量升级,开展原油资源
原油资源品种结构需要调整,其中扬子、齐鲁问题 配置与加工设施改造的专题研究,等等
突出。
另外,建议制定塔河原油加工方案,增加石化集
按上述方案配置,扬子、齐鲁、茂名3家企业乙 团自产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沿江炼油厂的改造,提高
烯收率预计能够提高0.5—1个百分点,估计可减少 产品质量、提高胜利原油加工的适应性;加快高硫原
原料成本1.5—3亿元。同时,由于配置加工量提
油加工基地的配套措施建设,使高硫原油加工量及
高,自产乙烯料增加4o多万吨,可降低外购石脑油
早到位。
运费,初步估算,减少运输成本至少1亿元。
4.2对进口原油品种选择及资源数量要加强协调
3.3胜利油田原油资源
管理
根据胜利油田原油资源配置方案安排,鲁宁管 为保障和提高互供化工轻油的质量,从源头抓
线年输油量1 800万吨左右,安庆以上沿江炼厂进 起,应根据不同炼厂类型和产品需求,对进口原油宜
口原油全部走管输,临沧(天)线年输油量170万 烯、宜芳品种的选择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吨,临濮线输油量90万吨。东黄上岸进口油年输量
为防止出现资源不当竞争或价格不正常上扬,
达到1 860万吨,较好地发挥了原油管网作用。 对企业提出的类别或品种比较集中的进口原油应实
由于减少了胜利油田原油配置比例,沿江炼厂 行总量控制与平衡,争取使进口原油资源结构与国
轻油收率至少可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预计可提高 际市场可供资源结构相匹配
炼油加工效益3亿元。同时,预计每年可降低运输 4.3做好停产炼厂的管理工作
成本2亿元,增加管输收入2亿元,按2季度掉头,
2002年,建议中原、江汉和洛阳实验厂继续停
2002年实际可降低运费1.5亿元,增加管输收入 产,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注意设备、设施的安全保
1.5亿元。由此可见,原油资源配置优化具有较大的 护。周边炼厂要保证停产企业原有用户的产品供
效益潜力
应,稳定生产和生活。
3.4原油资源配置总体方案说明 4.4加强原油资源配置管理的力度
2002年配置方案与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
要研究管理办法和制度,扭转目前原油配置分
实际配置相比,华北地区增加了自产原油和中石油 头管理、分散管理的状态,按“外部市场化、内部紧
资源的比例,进口原油比例大幅减少;沿海地区
密化、集约化”原则,制定运输成本最低、总体效益
90%左右的资源全部是进口原油;沿江地区自产原 最大化的原油运输与配置方案 随时跟踪国内、国
油减少,海洋和进口原油增加;非上市企业的自产原
际市场变化,使原油配置工作提前化,提高资源配置
油比例明显增加。总的区域配置趋势更加合理化,
的均衡性和稳定性。
减少丁资源流向交叉,将明显减少运输费用
4.5改进价格管理办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02年石化集团原油资源
价格的实际运作与利润考核分离 主要是胜利
配置向炼化一体化企业倾斜,增产化工轻油,有利于
和塔河需要向系统外供应部分资源,调价要造成效
控制汽油产量。预计,2002年汽油产量为I 99O万
益流失。为合理考虑炼油加工的积极性,建议原油
吨左右,与2001年预计值基本持平。因此.2002
目前的作价机制不变,但在制定利润考核指标时,原
年,汽油生产将比较主动,可通过减少汽油出口,降
油价格根据品质情况适当加以调整,劣质下调,优质
低汽油库存,或适当提高原油加工量,保障国内市场
上调。
的汽油投放量。
(编辑陈杰)
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赛易梦)
维普资讯
・
经营管理・ PETR0L当代石油石化 EUM&PETR0CHEMICAL TODAY JVLm0l 10 N0.6
2002
.
中国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及建议
何明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厅,北京100029)
摘要:介绍了石化集团原油资源现状,分析了原油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资源优化配置的
原则与基本思路,及实施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配套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石化集团原油资源忧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ITE0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809(2002)06-0028-03
Optimum Distribution of Crude Oil Resources of SINOPEC Group and Suggestions
HeM g
(General ofSINOPEC Group,Bering 100029,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crude oil Ies0ul℃es of SINOPEC group.analyzes the main prob—
lems in distirbution of crude oil resources,and puts forth the principle and basic thinking on optimizing distribution
of the Fe ̄ouFcefl as well as the suppos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implementing the optimized distibutrion of the
eSoU CeS.
Keywords:SINOPEC group,crude oil,optimization of resources,suggestions
近几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抓住市场机会、适时
投入,开采高成本原油,开拓边缘区块,遏制了胜利
和中原等老油田的自然递减速度。新星石油公司的
加人对保持原油产量稳产增产起到重要作用。2001
年,增产高成本原油33万吨,原油总产量达到3 790
万吨增产计划,商品量3 637万吨(含削库30万
吨)、配置资源量3 603万吨。2002年,胜利、中原和
新星石油公司原油产量在2001年基础上略有提高
预计自产原油总产量达到3 800万吨、商品量3 650
万吨、配置资源量3 596万吨。2002年,供中石油、
地方炼厂资源为437万吨,其他配置资源51万吨。
预计,石化集团内部企业实际可利用的加工资源为
2 923万吨,同比略有减少。
新星塔河原油上产油种主要是重质原油,2002
年,塔河原油产量预计为260万吨,其中重质油200
万吨、轻质油6O万吨,可供配置原油资源为247万
吨,其中,混合油122万吨、重质油125万吨。
然而,中国石化集团在原油资源配置方面仍然
l原油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沿江地区炼厂Jm-r胜利原油比例过大
2001年上半年,沿江炼厂加工负荷降低,减少
了进口原油和海洋原油配置量,胜利原油加工比例
由2000年的44%提高到62%,管输原油比例提高
到68%,由于管输原油较重,硫含量较高,沿江炼厂
汽油、柴油产品出现质量卡边现象,并对重油深加工
造成较大影响,轻油收率同比降低了2.2个百分点,
其中武汉、九江、荆门和长岭的轻油收率降低了
4%一6%,估计炼油加工效益损失3亿元。
按照产品质量、轻油收率要求测算,沿江炼厂建
议的胜利比例为49%,按上半年负荷,难以承受的
胜利油数量全年仅100万吨左右。另外,乙烯企业
配置胜利油数量多,主要是齐鲁、扬子的胜利油和管
收稿日期:2002—04—0 J
作者简介:何明(1968一).男,辽宁省锦州市人。1991年毕业于
石油大学(华东)炼制系石油加工专业,工程师 曾任锦州石化
存在着不合理,造成乙烯料不优化等一系列问题。
公司技术员、技术副主任等职,负责技术管理工作。1998年5
月至今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办公厅工作
维普资讯
何明 中国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及建议
输油配置超过合理数量。
1.2进口高硫原油加工不到位
江地区企业加工负荷调减幅度过大,造成管输原油
由于低硫、高硫原油资源配置难以做到均衡到
厂,部分配套措施有待完善,大比例高硫原油加工经
验不足,以及企业对加工高硫原油的认识存在差距,
因此,2000年,实际仅加工进口高硫原油1 382万
吨,只占加工能力的50%,2001年加工1 925万吨,
占加工能力60%左右。
比例过高;三是对中石油、海洋原油等国内资源组
织、协调力度不够,资源供应不稳定;四是进口原油
资源长期贸易数量多,不适应总量资源的较频繁、大
幅度的调整
2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基本思路
原油资源配置总的原则是:以集团公司总体效
益最大化为目标,按油品市场及化工轻油需求,优化
原油运输方案,降低原油成本,优化原油配置方案,
进口高硫原油加工对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供应具
有战略性意义,一是从资源供应条件看,高硫原油加
工不是可不可以加工的问题,而是必须加工的问题;
二是防止国际市场上的低硫原油资源供需严重失
衡,造成价格不正常上涨;三是降低原油资源总体成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炼化整体效益。
原油资源配置基本思路如下
a)按贴近市场的要求,继续控制华北、沿江地
区燃料型炼厂的资源配置数量;
b)以胜利原油为重点、优化原油流向,降低运
输成本;
c)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原油资源配置向乙烯
企业及乙烯料供应企业倾斜;
本水平,提高炼油毛利,近2年,高硫原油与低硫原
油价差保持在1~2美元/桶范围,高硫原油成本可
降低100元/吨左右;四是投资收益要求高硫原油加
工基地必须进行劣质原油加工,降低原油成本,以获
得基本回报。
1.3乙烯料等化工轻油质量下滑
这几年,石化集团乙烯发展比较快,燕化、齐鲁、
扬子、金山先后进行了一轮和二轮改扩建,对乙烯原
料的需求明显增加。目前的问题是乙烯原料质量下
d)原油资源要向柴汽比高、效益高的企业倾
斜;
e)充分发挥改扩建工程的作用,增炼进口高硫
原油;
降、乙烯收率出现下滑势头,问题的根子在原油资
源,一方面受加工总量调节,油头炼厂的资源得不到
保障;另一方面对油头炼厂和大量外供乙烯料的炼
厂的原油配置品种与结构有待按“宜烯、宜芳”原则
加以调整。
f)按油品质量升级要求,搞好原油品种配置优
化
3原油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要点
3.1分地区、分企业加工量安排
在进口原油资源中,非洲原油石脑油链烷烃含
量都只有50%左右,低于65%的乙烯料指标要求,
基本上都是宜芳原油,中东地区宜芳原油主要集中
2002年,石化集团原油资源分地区配置比例情
况,同2001年相比,华北地区增加到29.6%,沿江
地区增加到24.2%、沿海地区资源比例减少到
42%。
在伊朗、伊拉克两国,东南亚低硫原油宜烯品种多,
但资源少。
总的看,进口原油中,宜芳资源多、宜烯资源少。
华北和沿江地区加工比例增加主要是考虑扬子
和燕化乙烯原料大幅度增长的要求,增加加工量主
要增产化工轻油,不会加剧油品产销矛盾。
对齐鲁、扬子、金山、燕山等炼化一体化乙烯企
在进口高硫原油资源中,伊朗原油资源偏多,其中伊
朗轻油、伊朗重油都很不适合生产乙烯料,从芳烃和
重整原料需求看,伊朗原油总量不宜超过800万吨,
但因种种原因,2001年,伊朗原油资源量已达到
1000万吨左右。
业安排资源量2 860万吨,同比增加320万吨,镇
海、金陵、洛阳等外供化工轻油数量较大的企业安排
资源2 417万吨,同比增加234万吨。
1.4市场竞争激烈。总量和区域资源的平衡难度较大
石化辖区市场受北部和西部资源冲击,竞争激
烈,炼厂加工总量调节频繁,是2001年出现的比较
突出的问题之一。资源平衡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成
品市场需求预测不够准确,对市场波动的认识不足,
主观期望值较高,导致资源总量安排过剩;二是对沿
因改造和检修,高桥、福建分别减少32万吨和
17万吨;减轻茂名过剩石脑油压力,减少加工量52
万吨;江汉、洛阳实验厂停产,减少加工量22万吨。
非上市企业原油加工量原则上不增加,股份公
司内燃料型炼厂加工量根据胜利原油等资源配置要
求,适度增加或调整
维普资讯
当代石油石化 2002,10(6)
3.2炼化一体化企业原油资源
4实施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配套措施建议
炼化一体化企业中,上海石化芳烃料主要是 4.1配合资源配置调整方案,抓紧配套措施建设
加氢裂化重石脑油,直馏石脑油基本上全部做乙
围绕着原油资源优化配置,建议抓紧几个课题
烯料;燕山石化原油品种单一,乙烯原料主要是轻
研究:①胜利劣质原油分输集中加工方案研究;②临
质化问题;茂名、广州、扬子、齐鲁和天津需要按照
沧线热输改造方案及华北地区原油管网利用方案研
“宜芳则芳、宜烯则烯”的原则进行分储分炼,加工
究;③高酸值、重质海洋原油的浅加工利用方案研
条件和配套措施已经基本具备条件,主要问题是 究;④配合汽油出口和油品质量升级,开展原油资源
原油资源品种结构需要调整,其中扬子、齐鲁问题 配置与加工设施改造的专题研究,等等
突出。
另外,建议制定塔河原油加工方案,增加石化集
按上述方案配置,扬子、齐鲁、茂名3家企业乙 团自产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沿江炼油厂的改造,提高
烯收率预计能够提高0.5—1个百分点,估计可减少 产品质量、提高胜利原油加工的适应性;加快高硫原
原料成本1.5—3亿元。同时,由于配置加工量提
油加工基地的配套措施建设,使高硫原油加工量及
高,自产乙烯料增加4o多万吨,可降低外购石脑油
早到位。
运费,初步估算,减少运输成本至少1亿元。
4.2对进口原油品种选择及资源数量要加强协调
3.3胜利油田原油资源
管理
根据胜利油田原油资源配置方案安排,鲁宁管 为保障和提高互供化工轻油的质量,从源头抓
线年输油量1 800万吨左右,安庆以上沿江炼厂进 起,应根据不同炼厂类型和产品需求,对进口原油宜
口原油全部走管输,临沧(天)线年输油量170万 烯、宜芳品种的选择进行管理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吨,临濮线输油量90万吨。东黄上岸进口油年输量
为防止出现资源不当竞争或价格不正常上扬,
达到1 860万吨,较好地发挥了原油管网作用。 对企业提出的类别或品种比较集中的进口原油应实
由于减少了胜利油田原油配置比例,沿江炼厂 行总量控制与平衡,争取使进口原油资源结构与国
轻油收率至少可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预计可提高 际市场可供资源结构相匹配
炼油加工效益3亿元。同时,预计每年可降低运输 4.3做好停产炼厂的管理工作
成本2亿元,增加管输收入2亿元,按2季度掉头,
2002年,建议中原、江汉和洛阳实验厂继续停
2002年实际可降低运费1.5亿元,增加管输收入 产,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注意设备、设施的安全保
1.5亿元。由此可见,原油资源配置优化具有较大的 护。周边炼厂要保证停产企业原有用户的产品供
效益潜力
应,稳定生产和生活。
3.4原油资源配置总体方案说明 4.4加强原油资源配置管理的力度
2002年配置方案与2000年和2001年上半年
要研究管理办法和制度,扭转目前原油配置分
实际配置相比,华北地区增加了自产原油和中石油 头管理、分散管理的状态,按“外部市场化、内部紧
资源的比例,进口原油比例大幅减少;沿海地区
密化、集约化”原则,制定运输成本最低、总体效益
90%左右的资源全部是进口原油;沿江地区自产原 最大化的原油运输与配置方案 随时跟踪国内、国
油减少,海洋和进口原油增加;非上市企业的自产原
际市场变化,使原油配置工作提前化,提高资源配置
油比例明显增加。总的区域配置趋势更加合理化,
的均衡性和稳定性。
减少丁资源流向交叉,将明显减少运输费用
4.5改进价格管理办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02年石化集团原油资源
价格的实际运作与利润考核分离 主要是胜利
配置向炼化一体化企业倾斜,增产化工轻油,有利于
和塔河需要向系统外供应部分资源,调价要造成效
控制汽油产量。预计,2002年汽油产量为I 99O万
益流失。为合理考虑炼油加工的积极性,建议原油
吨左右,与2001年预计值基本持平。因此.2002
目前的作价机制不变,但在制定利润考核指标时,原
年,汽油生产将比较主动,可通过减少汽油出口,降
油价格根据品质情况适当加以调整,劣质下调,优质
低汽油库存,或适当提高原油加工量,保障国内市场
上调。
的汽油投放量。
(编辑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