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张江vs中关村—— 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

IT圈 admin 26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吾意远)

张江vs中关村—— 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科技》 2011年第3期

文 浚宏

无意间浏览网页,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有网友提问,“张江高新区能否超过中关村?”很多

网友都进行了跟帖,其中一网友写道,“会,一定会!必然会!!目前上海人才转型,首屈一指

的就是张江这块宝地,现在这里正在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企业。不久我猜就会变成人才聚集

区的,到时候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众多的跟帖让我意识到,原来人们对高新技术的发展、

对创新创业的关注远远超乎了我的意料。

虽然衡量一个高新区发展的优劣并不能仅仅依据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的多少进行判断,但通

过网络上这一题目的发起,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国5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中关村无疑是个中翘

楚,甚至可以说遥遥领先,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望其项背的非张江高新区莫属。

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一个大名鼎鼎,一个一夜成名;一个家底丰厚,一个蓄势待发。

经济全球化势如潮涌。在科技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人们已经将中关村和张

江这两个国内最具实力的高科技园区视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引擎。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

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张江高新区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毕竟不是龙头老

大,我们还是有必要找寻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制定弥补措施,争取实现成为国际一流高新区

的目标。

体制机制对比:张江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

在管理理念和体制上,张江高新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不同之处更大。

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均成立了市政府派出机构——管理委员会。不同之处在于中关村自成立以

来始终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作为发展的制度性保障,该条例明确规定,在中关村科技园

区,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事情即可以做。现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于2000年12月

8日由北京市人大通过,2009年开始修订,预计2011年通过后实施,将更加开放、更加完备。

而张江高新区一直缺乏一个统一的制度保障,虽然有适用于张江高新区核心园的“张江“十九

条”,但许多条文由于受到国家相关规定的约束而很难得到实施,在内容上也缺乏创新性,因

此很难适应高新区发展的需要。

创新政策对比:张江缺乏相应的政策配套

自2009年北京中关村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

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或分别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股权激励方面的政

策、促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也有吸引人才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张江高新区

也有类似的政策,但与中关村相比,略显分散和分量不够。比如在促吸引人才方面。目前,在

中关村创新创业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海归人才超过1.5万名,海归人才累计创办企业5000余家,

其中活跃的企业2000多家。中关村已获批中组部“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38名,占全国总数

的19%,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中关村出台了《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实施细

则》,中关村通过“百万元奖金招揽高端人才”、“个税地方留成部分80%予以奖励”等吸引

了大量的人才。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中关村上地园创办了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并任

董事长的孙庚文,2005年回国创业,他本人先后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和国家“千人计划”。

在他个人获得了200万元现金补贴和户口、签证、就医、子女就学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

还在海外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的中高层人才中广泛宣传“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从埃克

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手中挖人,成功吸纳了3名“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人才回国效力。

他们带回的“四维地震及其应用”、“地质微生物探测”等国际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先进技术填

补了国内空白,并使中国油气勘探技术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一年半的时间,

这家公司又吸纳了具有海外经历的人才十多人,从‘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得到的现金资

助近千万元。”孙庚文说:“如果没有‘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支持,我不可能在短时

间内建成这么优秀的团队,公司引进人才的速度至少要减缓一半。”而目前张江高新区内显有

类似的案例。

创新创业资源的对比:张江“先天”不足

张江高新区与中关村均为“一区多园”的分布格局,既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块状分布,各

分园隶属不同的曲线行政区划。中关村目前包括10个分园,囊括了北京几乎所有创新资源和产

业资源集聚之地,正在申请扩大到全市16个区县(16个分园),将区县剩余工业区块几乎全

部囊括,目前中关村的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32.5平方公里,横跨9个行政区域。共有北大、清

华等整建制大学39所、中科院在京院所140多个,高校数量、研究院所数量、重点试验室数量、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规模、风险投资规模、院士数量、教授数量、

研究员数量等均居全国高新区之首。中关村将扩展至16家分园,占地面积达到396平方公里,

约占北京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的2.36%。

而张江高新区的8个分园包括张江核心园、漕河泾、金桥、嘉定、青浦、上大、紫竹、杨

浦八园,占地面积42.1平方公里,横跨浦东、闵行、徐汇、嘉定、青浦、杨浦、虹口、闸北8

个区县。共有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所整建制大学、上海大学延长路校区、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等

非整建制大学校区6个,中科院药物所等院所40多个,高校数量、研究院数量、重点实验室数

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规模、风险投资规模、院士数量、教授数

量、研究员数量等均大大少于中关村科技园区。

“先天不足后天补”

通过对比,面对承载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载体以及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

要使命,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江高新区仍然需要积极借鉴国内一流高新区的先进经验,尤其是

中关村的经验。应该抓住张江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围绕上海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

产业,进一步争取国家相关资源和政策支持。一方面,争取中央国有大型企业与上海高校、科

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或建立相关科技园、产业园、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另一

方面,进一步争取国家重点项目在高新区的布局,充分借助各类国家级研究院所提升上海科技

创新的综合实力。而在全市层面,则应该扩大张江高新区的品牌效益,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的

调控部署。着力推进股权激励和科技金融结合等试点。推进股权激励试点,激发高端人才积极

性;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OTC市场,设立科技银行或专营服务机构,推广知识产

权质押、信用互助、科技保险等,促进投贷联动。

为适应扩区之需适当扩大张江高新区专项发展资金的规模,改变财政投入资助模式。变纯

拨款资助为拨贷投结合,在保留拨款方式的同时,以贷款方式资助部分资金,以投资方式资助

部分资金,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参与。

2024年4月2日发(作者:吾意远)

张江vs中关村—— 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科技》 2011年第3期

文 浚宏

无意间浏览网页,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有网友提问,“张江高新区能否超过中关村?”很多

网友都进行了跟帖,其中一网友写道,“会,一定会!必然会!!目前上海人才转型,首屈一指

的就是张江这块宝地,现在这里正在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企业。不久我猜就会变成人才聚集

区的,到时候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众多的跟帖让我意识到,原来人们对高新技术的发展、

对创新创业的关注远远超乎了我的意料。

虽然衡量一个高新区发展的优劣并不能仅仅依据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的多少进行判断,但通

过网络上这一题目的发起,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国5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中关村无疑是个中翘

楚,甚至可以说遥遥领先,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望其项背的非张江高新区莫属。

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一个大名鼎鼎,一个一夜成名;一个家底丰厚,一个蓄势待发。

经济全球化势如潮涌。在科技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人们已经将中关村和张

江这两个国内最具实力的高科技园区视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引擎。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

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张江高新区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毕竟不是龙头老

大,我们还是有必要找寻产生差距的原因,从而制定弥补措施,争取实现成为国际一流高新区

的目标。

体制机制对比:张江缺乏系统的制度保障

在管理理念和体制上,张江高新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不同之处更大。

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均成立了市政府派出机构——管理委员会。不同之处在于中关村自成立以

来始终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作为发展的制度性保障,该条例明确规定,在中关村科技园

区,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事情即可以做。现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于2000年12月

8日由北京市人大通过,2009年开始修订,预计2011年通过后实施,将更加开放、更加完备。

而张江高新区一直缺乏一个统一的制度保障,虽然有适用于张江高新区核心园的“张江“十九

条”,但许多条文由于受到国家相关规定的约束而很难得到实施,在内容上也缺乏创新性,因

此很难适应高新区发展的需要。

创新政策对比:张江缺乏相应的政策配套

自2009年北京中关村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

中关村管委会联合或分别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股权激励方面的政

策、促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也有吸引人才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张江高新区

也有类似的政策,但与中关村相比,略显分散和分量不够。比如在促吸引人才方面。目前,在

中关村创新创业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海归人才超过1.5万名,海归人才累计创办企业5000余家,

其中活跃的企业2000多家。中关村已获批中组部“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38名,占全国总数

的19%,居全国第一。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中关村出台了《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实施细

则》,中关村通过“百万元奖金招揽高端人才”、“个税地方留成部分80%予以奖励”等吸引

了大量的人才。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中关村上地园创办了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并任

董事长的孙庚文,2005年回国创业,他本人先后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和国家“千人计划”。

在他个人获得了200万元现金补贴和户口、签证、就医、子女就学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

还在海外石油天然气开发行业的中高层人才中广泛宣传“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从埃克

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手中挖人,成功吸纳了3名“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人才回国效力。

他们带回的“四维地震及其应用”、“地质微生物探测”等国际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先进技术填

补了国内空白,并使中国油气勘探技术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一年半的时间,

这家公司又吸纳了具有海外经历的人才十多人,从‘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得到的现金资

助近千万元。”孙庚文说:“如果没有‘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支持,我不可能在短时

间内建成这么优秀的团队,公司引进人才的速度至少要减缓一半。”而目前张江高新区内显有

类似的案例。

创新创业资源的对比:张江“先天”不足

张江高新区与中关村均为“一区多园”的分布格局,既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块状分布,各

分园隶属不同的曲线行政区划。中关村目前包括10个分园,囊括了北京几乎所有创新资源和产

业资源集聚之地,正在申请扩大到全市16个区县(16个分园),将区县剩余工业区块几乎全

部囊括,目前中关村的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32.5平方公里,横跨9个行政区域。共有北大、清

华等整建制大学39所、中科院在京院所140多个,高校数量、研究院所数量、重点试验室数量、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规模、风险投资规模、院士数量、教授数量、

研究员数量等均居全国高新区之首。中关村将扩展至16家分园,占地面积达到396平方公里,

约占北京全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的2.36%。

而张江高新区的8个分园包括张江核心园、漕河泾、金桥、嘉定、青浦、上大、紫竹、杨

浦八园,占地面积42.1平方公里,横跨浦东、闵行、徐汇、嘉定、青浦、杨浦、虹口、闸北8

个区县。共有上海中医药大学等1所整建制大学、上海大学延长路校区、复旦大学张江校区等

非整建制大学校区6个,中科院药物所等院所40多个,高校数量、研究院数量、重点实验室数

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规模、风险投资规模、院士数量、教授数

量、研究员数量等均大大少于中关村科技园区。

“先天不足后天补”

通过对比,面对承载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载体以及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

要使命,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江高新区仍然需要积极借鉴国内一流高新区的先进经验,尤其是

中关村的经验。应该抓住张江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围绕上海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

产业,进一步争取国家相关资源和政策支持。一方面,争取中央国有大型企业与上海高校、科

研机构共建研发机构,或建立相关科技园、产业园、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另一

方面,进一步争取国家重点项目在高新区的布局,充分借助各类国家级研究院所提升上海科技

创新的综合实力。而在全市层面,则应该扩大张江高新区的品牌效益,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的

调控部署。着力推进股权激励和科技金融结合等试点。推进股权激励试点,激发高端人才积极

性;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OTC市场,设立科技银行或专营服务机构,推广知识产

权质押、信用互助、科技保险等,促进投贷联动。

为适应扩区之需适当扩大张江高新区专项发展资金的规模,改变财政投入资助模式。变纯

拨款资助为拨贷投结合,在保留拨款方式的同时,以贷款方式资助部分资金,以投资方式资助

部分资金,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参与。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