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发(作者:芒驰)
中关村与硅谷比较研究
中关村成功的经验在于按照市场的规律运作。
中关村的失误在于没有现代企业的框架,所以,无法真正发展,
只有分裂,更无法吸引风险投资,也无法作技术积累。中关村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硅谷。中关村没有把"新思想"转化成商品化产品的
机制。对策是股份化,建立外部会计制度、废除内部会计制度,建
立由公众控制的企业。必须建立"风险与利益并存、风险本身就是
商品"的新观念。政府的最大的支持就是打击盗版。对硬件厂商来
讲,就是促进规模化发展,但不能搞拉郎配。政府的风险投资在于
兼并、以及利用现有企业迅速扩张好的产品苗子。
中关村,是中国现代信息产业的摇篮。很多中国计算机界的新
思想正是在这里产生的,不少富有中国特点的软件构思也是在这
里产生的,比如WPS、"中文之星"、RichWin等。很多名牌企业也
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的,如四通、联想。中关村当年是按照商品
经营的思路来搞计算机以及软件的,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的一种进步。所以中关村在这种思路下繁荣起来了,很多小公司靠
倒卖计算机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这里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所以这
里也少了很多以前垄断的国营企业那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
从这一点讲,中关村是成功的。相对于五千年的封闭思路来讲,中
关
1
村还是相当成功的。
从创新角度来讲,中关村是成功的,它使得人们认识到,中国
人也可以作信息产业,中国人也可以按照市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
高科技产业。
中关村企业没有长大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中关村仍然没有国
际意义上的大公司,我们引以自豪的方正、联想,与IBM、
Microsoft、Sun这些国际信息产业中的老将新兵比起来,规模仍然
小得多,大约只相对于这些国际巨霸的0.1%-0.5%的规模。
实际上,我们的公司起步并不算太晚,大约比微软、CA这些公
司晚几年左右,而当时的微软,起家时只有盖茨与保罗〃艾伦两个
人,而我们的很多公司是有国家投资的,比如中软、再比如长城。
而论公司一级的技术实力,当时的微软恐怕还不能与我们当时拥
有很多技术人员的长城公司相比。北京大学里有个小笑话:杨芙清
院士在搞国产操作系统的时候,比尔〃盖茨正在吃奶。我们总是强
调我们技术落后,这样实际比一下,就会发现落后远非一个技术所
能涵盖。
中关村的公司总是长不大,总是在发展以后再分裂,我们的公
司总是像一个小小的黑匣子,内部是封闭的、不让外界透明地了解,
别人无法估价自己,所以没有风险资本愿意投资这些公司,所以总
是长不大。自己也无法去收购别人,因为别人也是一个个的黑匣子,
所以公司的规模扩展总是建立在机械增长的基础上,无法得到快
速发展。中关村"小公司"现象,到一定的时候就变成一种病。所以,
2
当年,全国其他地方的人管"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叫作"中关村骗子
一条街"。从这个角度讲,中关村是失败的。而且是相当的失败。
中关村企业的架构先天不足
中关村企业的体制,也就是企业的架构先天不足,无论你二次
创业还是三次创业,最终不能摆脱这种架构带来的先天的疾病。这
正如一个遗传基因有毛病的孩子一样,如果不改造基因,再好的医
生也不能药到病除。
中关村的公司缺乏一个让每个开发者、投资者、管理者都能
感到满意的体制。以前说没有股份制导致了干劲不足,但是很多公
司股份到了程序员这个级别,仍然无法发展,说明简单的股份制是
远远不够的。
这里并没有成为国际大的信息产业的发源地,绝对不能用个
人的素质、技术这些因素来解释。王嘉廉能够在美国创办CA,他确
实很优秀,但是笔者可以保证,王嘉廉在中关村是创办不了CA的。
如果单单论技术、论智商,中关村近20年来"牛"的人多的是,但是,
中关村并没有产生CA这样的企业。原因显然是体制上的、观念上
的。而且这种体制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计划体制,因为中关村本身
就是商品经济下的产物。中关村的问题,在于其运作商品经济本身
的不成熟,是商品经济本身发展中的问题。
以"中文之星"为例。中文之星的发展的原因在于Dos向
Windows的过渡过程中抓住了市场的机遇。但是,新天地的企业的
架构仍然和其他公司的区别不大,人的平均素质确实要高一些,当
3
共患难时问题不大,一旦共享胜利果实时问题就出现了。在极端困
难的情况
下,新天地软件公司单独注册,部分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
在中文之星2.5版本上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收益,重新站稳了脚跟。
但是,目前这个软件公司仍没完全摆脱旧有的企业架构的弊端。
中关村缺少商品化新"思想"的能力
纵观硅谷的IT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一些很小的公司有了一些
很好的"思想"之后,把这些思想简单实现,然后寻找风险投资把这
些思想或简单的早期产品变成大规模占领市场的商品,Netscape
就是这样起家的。另外,很多大的IT公司看到一些有前途的"思想
"或简单的早期版本时,往往会出资收购这些小公司,利用大公司
雄厚的资金、技术积累、销售网络、市场信誉来扩展这些很有前
途的产品的市场。这两种方式,是硅谷真正的实力之所在。在加州,
很多公司把基础研究委托给大学或者独立的研究机构来作,RISC、
伯克立的UNIX等等都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这种体制,导致了
加州的全面领先,也是美国IT产业全面领先的根本原因。
中关村缺少的就是商品化一个软件、商品化一个"思想"的能
力。另外,由于没有能够建立风险投资体制,好的"思想"往往不能
得到充分的资金使之迅速发展,往往夭折。
建议联手组织投资行会
我们社会并不缺乏游动的资本,但是为什么不能投到IT小企
业中来呢?第一个是因为中关村小公司的架构不好,里面往往是黑
4
漆漆的,别人把你当骗子,还敢投资吗?另外,拥有资本的人不一定
懂得IT产业本身,如果贸然投资,风险太大。政府投资也有不懂行
的问题,投资往往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除了投资体制中的长官意
志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不了解真正的情况,又没有担保,所
以挫伤了投资者(包括国际风险资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的积
极性。
我们建议,中关村的几个大的IT企业(比如联想、方正)联手
组织一个投资性质的行会。专门吸收风险投资,帮助投资者把钱投
到一些有思想的小公司中去。这中间由行会里的大企业出面担保
投资的风险,一旦投资赔本,这些大公司赔偿损失,一旦投资获得
高额回报,各家担保的公司根据担保额分红。由于IT企业本身是
懂得市场风险和一个"思想"好坏的,所以这种担保有利于把那些
真正能够变成商品的"思想"挑选出来,使得这些"思想"和它的主
人—不同的小公司获得风险投资,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把中关村发
展起来。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小公司必须打开自己的黑
匣子,走向规范化、透明化的管理及运作。
企业应以资本为核心运作
一个企业能否很好地运作,在于其是否能够以资本为核心进
行运作。有的企业领导人权力太大,导致了是领导人控制资本,而
不是按照资本本身运行的规律去发展,一旦领导人利令智昏,企业
就会垮台。1992年信通公司的倒台,应该说是有这方面的问题的。
企业的意志应当是资本的意志,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应当是股民意
5
志的执行者。否则把IT企业简单按照承包制去运行,就会出现各
种各样的"代理人"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弊端。即使上市企业的领导
人是一个真正好的企业家,它必须执行资本的意志,而不能把自己
凌驾于股民之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家族制的管理、避免裙
带风。IT企业的领导人必须建立"自己只是高级打工者"的观念,
否则,中关村的IT企业无法面向公众,无法摆脱落后的框。
另外,是否可以成立一个负责指导企业把思想转变成商品化
软件的行会,这样可以从业务上大大促进软件半成品的商品化。
政府怎样支持IT企业如何使政府支持不变成干涉,如何使政
府对于IT企业的投资不依赖长官意志而是科学化,都是新的信息
产业部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可帮企业做三件事:1对于软件企业来讲,
政府最大的支持就是打击盗版。现在有的政府机构本身就在盗版
软件,这无疑助长了社会中的盗版习气。目前以"中文之星"为例,
盗版率高达98%,而正版率只有2%,如果正版率提高到4%,"中文之
星"的销售收入可以增加一倍,而利润增长还大于一倍。2对于硬件
厂商(比如联想、同创)来讲,政府最大的支持在于帮助其扩大规
模。政府应当帮助这些厂商兼并重组一些落后然而又有生产能力
的企业来迅速扩张规模经营能力,这种支持应当是资本的有偿投
入,而不是用行政指令强行拉郎配。政府投资不应该采用计划划拨
的方式。而应该是采取投标竞争、大企业担保的方式。3对于基础
研究,政府应当投一点钱,但是主要的是引导企业自己直接与各大
6
学、研究机构去合作,使得我们的基础研究体制更进步、能够带来
长远利益,使得我们的研究经费更充分,当然,民间的IT企业的行
会也应该作这些事,但是二者的作用是互相补充的,不可能相互替
代。
7
2024年9月24日发(作者:芒驰)
中关村与硅谷比较研究
中关村成功的经验在于按照市场的规律运作。
中关村的失误在于没有现代企业的框架,所以,无法真正发展,
只有分裂,更无法吸引风险投资,也无法作技术积累。中关村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硅谷。中关村没有把"新思想"转化成商品化产品的
机制。对策是股份化,建立外部会计制度、废除内部会计制度,建
立由公众控制的企业。必须建立"风险与利益并存、风险本身就是
商品"的新观念。政府的最大的支持就是打击盗版。对硬件厂商来
讲,就是促进规模化发展,但不能搞拉郎配。政府的风险投资在于
兼并、以及利用现有企业迅速扩张好的产品苗子。
中关村,是中国现代信息产业的摇篮。很多中国计算机界的新
思想正是在这里产生的,不少富有中国特点的软件构思也是在这
里产生的,比如WPS、"中文之星"、RichWin等。很多名牌企业也
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市场的,如四通、联想。中关村当年是按照商品
经营的思路来搞计算机以及软件的,这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的一种进步。所以中关村在这种思路下繁荣起来了,很多小公司靠
倒卖计算机发展到了一定规模。这里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所以这
里也少了很多以前垄断的国营企业那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
从这一点讲,中关村是成功的。相对于五千年的封闭思路来讲,中
关
1
村还是相当成功的。
从创新角度来讲,中关村是成功的,它使得人们认识到,中国
人也可以作信息产业,中国人也可以按照市场的方式发展自己的
高科技产业。
中关村企业没有长大遗憾的是,直到现在,中关村仍然没有国
际意义上的大公司,我们引以自豪的方正、联想,与IBM、
Microsoft、Sun这些国际信息产业中的老将新兵比起来,规模仍然
小得多,大约只相对于这些国际巨霸的0.1%-0.5%的规模。
实际上,我们的公司起步并不算太晚,大约比微软、CA这些公
司晚几年左右,而当时的微软,起家时只有盖茨与保罗〃艾伦两个
人,而我们的很多公司是有国家投资的,比如中软、再比如长城。
而论公司一级的技术实力,当时的微软恐怕还不能与我们当时拥
有很多技术人员的长城公司相比。北京大学里有个小笑话:杨芙清
院士在搞国产操作系统的时候,比尔〃盖茨正在吃奶。我们总是强
调我们技术落后,这样实际比一下,就会发现落后远非一个技术所
能涵盖。
中关村的公司总是长不大,总是在发展以后再分裂,我们的公
司总是像一个小小的黑匣子,内部是封闭的、不让外界透明地了解,
别人无法估价自己,所以没有风险资本愿意投资这些公司,所以总
是长不大。自己也无法去收购别人,因为别人也是一个个的黑匣子,
所以公司的规模扩展总是建立在机械增长的基础上,无法得到快
速发展。中关村"小公司"现象,到一定的时候就变成一种病。所以,
2
当年,全国其他地方的人管"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叫作"中关村骗子
一条街"。从这个角度讲,中关村是失败的。而且是相当的失败。
中关村企业的架构先天不足
中关村企业的体制,也就是企业的架构先天不足,无论你二次
创业还是三次创业,最终不能摆脱这种架构带来的先天的疾病。这
正如一个遗传基因有毛病的孩子一样,如果不改造基因,再好的医
生也不能药到病除。
中关村的公司缺乏一个让每个开发者、投资者、管理者都能
感到满意的体制。以前说没有股份制导致了干劲不足,但是很多公
司股份到了程序员这个级别,仍然无法发展,说明简单的股份制是
远远不够的。
这里并没有成为国际大的信息产业的发源地,绝对不能用个
人的素质、技术这些因素来解释。王嘉廉能够在美国创办CA,他确
实很优秀,但是笔者可以保证,王嘉廉在中关村是创办不了CA的。
如果单单论技术、论智商,中关村近20年来"牛"的人多的是,但是,
中关村并没有产生CA这样的企业。原因显然是体制上的、观念上
的。而且这种体制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计划体制,因为中关村本身
就是商品经济下的产物。中关村的问题,在于其运作商品经济本身
的不成熟,是商品经济本身发展中的问题。
以"中文之星"为例。中文之星的发展的原因在于Dos向
Windows的过渡过程中抓住了市场的机遇。但是,新天地的企业的
架构仍然和其他公司的区别不大,人的平均素质确实要高一些,当
3
共患难时问题不大,一旦共享胜利果实时问题就出现了。在极端困
难的情况
下,新天地软件公司单独注册,部分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模式,
在中文之星2.5版本上取得了很大的商业收益,重新站稳了脚跟。
但是,目前这个软件公司仍没完全摆脱旧有的企业架构的弊端。
中关村缺少商品化新"思想"的能力
纵观硅谷的IT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一些很小的公司有了一些
很好的"思想"之后,把这些思想简单实现,然后寻找风险投资把这
些思想或简单的早期产品变成大规模占领市场的商品,Netscape
就是这样起家的。另外,很多大的IT公司看到一些有前途的"思想
"或简单的早期版本时,往往会出资收购这些小公司,利用大公司
雄厚的资金、技术积累、销售网络、市场信誉来扩展这些很有前
途的产品的市场。这两种方式,是硅谷真正的实力之所在。在加州,
很多公司把基础研究委托给大学或者独立的研究机构来作,RISC、
伯克立的UNIX等等都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这种体制,导致了
加州的全面领先,也是美国IT产业全面领先的根本原因。
中关村缺少的就是商品化一个软件、商品化一个"思想"的能
力。另外,由于没有能够建立风险投资体制,好的"思想"往往不能
得到充分的资金使之迅速发展,往往夭折。
建议联手组织投资行会
我们社会并不缺乏游动的资本,但是为什么不能投到IT小企
业中来呢?第一个是因为中关村小公司的架构不好,里面往往是黑
4
漆漆的,别人把你当骗子,还敢投资吗?另外,拥有资本的人不一定
懂得IT产业本身,如果贸然投资,风险太大。政府投资也有不懂行
的问题,投资往往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除了投资体制中的长官意
志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不了解真正的情况,又没有担保,所
以挫伤了投资者(包括国际风险资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的积
极性。
我们建议,中关村的几个大的IT企业(比如联想、方正)联手
组织一个投资性质的行会。专门吸收风险投资,帮助投资者把钱投
到一些有思想的小公司中去。这中间由行会里的大企业出面担保
投资的风险,一旦投资赔本,这些大公司赔偿损失,一旦投资获得
高额回报,各家担保的公司根据担保额分红。由于IT企业本身是
懂得市场风险和一个"思想"好坏的,所以这种担保有利于把那些
真正能够变成商品的"思想"挑选出来,使得这些"思想"和它的主
人—不同的小公司获得风险投资,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把中关村发
展起来。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小公司必须打开自己的黑
匣子,走向规范化、透明化的管理及运作。
企业应以资本为核心运作
一个企业能否很好地运作,在于其是否能够以资本为核心进
行运作。有的企业领导人权力太大,导致了是领导人控制资本,而
不是按照资本本身运行的规律去发展,一旦领导人利令智昏,企业
就会垮台。1992年信通公司的倒台,应该说是有这方面的问题的。
企业的意志应当是资本的意志,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应当是股民意
5
志的执行者。否则把IT企业简单按照承包制去运行,就会出现各
种各样的"代理人"体制不健全导致的弊端。即使上市企业的领导
人是一个真正好的企业家,它必须执行资本的意志,而不能把自己
凌驾于股民之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家族制的管理、避免裙
带风。IT企业的领导人必须建立"自己只是高级打工者"的观念,
否则,中关村的IT企业无法面向公众,无法摆脱落后的框。
另外,是否可以成立一个负责指导企业把思想转变成商品化
软件的行会,这样可以从业务上大大促进软件半成品的商品化。
政府怎样支持IT企业如何使政府支持不变成干涉,如何使政
府对于IT企业的投资不依赖长官意志而是科学化,都是新的信息
产业部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至少可帮企业做三件事:1对于软件企业来讲,
政府最大的支持就是打击盗版。现在有的政府机构本身就在盗版
软件,这无疑助长了社会中的盗版习气。目前以"中文之星"为例,
盗版率高达98%,而正版率只有2%,如果正版率提高到4%,"中文之
星"的销售收入可以增加一倍,而利润增长还大于一倍。2对于硬件
厂商(比如联想、同创)来讲,政府最大的支持在于帮助其扩大规
模。政府应当帮助这些厂商兼并重组一些落后然而又有生产能力
的企业来迅速扩张规模经营能力,这种支持应当是资本的有偿投
入,而不是用行政指令强行拉郎配。政府投资不应该采用计划划拨
的方式。而应该是采取投标竞争、大企业担保的方式。3对于基础
研究,政府应当投一点钱,但是主要的是引导企业自己直接与各大
6
学、研究机构去合作,使得我们的基础研究体制更进步、能够带来
长远利益,使得我们的研究经费更充分,当然,民间的IT企业的行
会也应该作这些事,但是二者的作用是互相补充的,不可能相互替
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