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关系及影响因素论文

IT圈 admin 28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求紫安)

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关系及影响因素论文

【摘要】为了预测焦炭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本文对某公司大量

的焦炭进行了检测及数据分析,说明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之间有

良好的负相关性。对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之间进行了对比,建议

企业在保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要关注焦炭的热态性能指

标。

在高炉内 焦炭起到骨架支撑、还原剂和燃料的作用。高炉内下

降的液态炉渣及铁水都需要通过焦炭料柱的孔隙落入炉缸,而上升的

气流也需要通过焦炭料柱的孔隙到达炉顶,因此,焦炭料柱必须要有

良好强度才能保证高炉冶炼过程能顺利进行。焦炭质量指标确定为6

个:M40和M10两个冷态性能指标,CRI和CSR两个热态性能指标,还

有灰分(Ad)和硫分(Sd)两个成分指标。CRI是指焦炭的化学稳定

性,CSR是指焦炭在炉内的高温稳定性。焦炭的热态性能变差时,往

往会造成高炉顺行变差或失常,直接影响产量和综合焦比。因此降低

CRI、提高CSR、改善高温性能已成为炼焦炼铁界共识。

一、试验方法

1、焦炭反应性试验方法。按照GB/T4000-2008,称取一定质量

的焦炭试样,置于反应器中,在(1100±5)℃时与二氧化碳反应2h

后,以焦炭质量损失的百分数表示焦炭的反应性(CRI%)。

2、焦炭反应后强度实验方法.按照GB/T4000-2008,反应后的焦

炭经过Ι型转鼓以20r/Min的转速共转30Min,总转数600转后,取

出焦炭筛分、称量、记录各筛级质量,大于10MM粒级的焦炭占反应

后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焦炭的反应后强度(CSR%)。

3、焦炭取制样方法.按照GB/T1997规定的取样方法,按照

GB/T4000-2008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注意严格控制好设备的气密性、

不同阶段气体的流速、各阶段的升温速度以及试验用气体的纯度。

二、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关系

按上述试验方法对某公司的焦炭进行大量的测定并对数据进行

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即反应性CRI每降低1%,反应后

强度CSR就增加1.13%,反之亦然。所测某公司焦炭CRI大部分在24%~

28%,平均值为26.13%;CSR大部分在63%~69%,平均值为65.67%,

某公司自产焦炭冶金焦的热态性能基本可满足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

的需要。

三、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的比较

1、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强度对高炉影响比较M40和M10是反映焦

炭冷态性能的重要指标。焦炭有较高的M40和较低的M10,有利于提

高炉内块状带的透气性,改善炉况的顺行程度。实践证明,焦炭M40

每变化±1%,产量变化±(1.22~1.43)%,综合焦比变化±(0.57~

0.61)%,而M10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提高M40的同

时须保证M10得到有效控制。焦炭反应后强度CSR值每变化±1%,产

量变化±(0.52~0.58)%,综合焦比变化±0.32%。

2、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强度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冷态强度与

热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焦炭的M40和耐磨强

度M10与热态性能CRI和CSR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焦炭冷强度

指标好的,其热态强度并不一定好。在对焦炭产品的质量检测中发现,

焦炭的机械强度合格,并不代表焦炭的热反应性好。所以,企业应在

保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关注焦炭的热态性能指标。

四、影响焦炭热态性能的几个因素

1、焦炭水分对焦炭热态性能的影响。为了解水分对焦炭热性能

的影响,对焦炭的反应性、反应后强度及水分含量指标进行了测试,

并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焦炭水分含量与CRI、CSR指标都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由于焦炭水分波动引起入

炉干焦量变化,即焦炭真实负荷的波动,故水分稳定比水分值本身更

重要,且含水分过高焦粉黏附在焦块上不易筛除而带入高炉,对焦炭

质量不利,影响筛分和高炉透气性。水分每增加1%将增加高炉焦炭用

量1.1%~1.3%。焦炭含水量超过4%,则炉尘量明显上升,高炉顺行变

差。故水分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可提高焦炭的热性能指标。

2、熄焦方法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为了对比不同的熄焦方法对焦

炭热性能的影响,分别从某焦化厂焦炉下取未喷水的干熄焦和对型钢

原料管带上取喷水的湿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得出,干熄焦的反应

后强度比湿焦的要提高了5.36%,反应性也下降了3.92%。因为干法熄

焦不仅可回收红焦的显热,还可改善焦炭质量,并减少湿法熄焦对大

气的污染。在配比相同且炼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干熄焦的热性能要

比湿熄焦的热性能明显改善。

3、配煤结构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为了解煤种及配煤结构对焦炭

性能的影响,统计了某公司生产中应用不同配比的试验数据,(1)相

关分析.用MINITAB软件对统计出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焦煤与肥煤

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586,回归分析方程为:肥煤(%)

=13.1+0.191焦煤(%);气煤与焦煤具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640,

经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焦煤(%)=48.5-0.716气煤(%);其他煤

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交互作用复杂,相互影响,配煤时应综

合考虑。(2)多因子方差分析.用MINITAB软件分析,去掉不显著因

子(P大于0.05)

配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显著。对于大型高炉所要求的高质量焦

炭,胶质层厚度不应低于16~20MM。对焦炭的热性能指标,反应性以

焦煤、肥煤、瘦煤影响显著,反应后强度以焦煤和瘦煤影响显著,应

根据炼焦煤资源情况,通过优化配煤生产出大型高炉用的焦炭,开展

炼焦用煤系统及优化配煤改进焦炭质量的研究,提高配合煤黏结性、

降低其碱金属含量及碱度指数,从而降低反应性,提高反应后强度。

通过配型煤炼焦可使焦炭M40提高1%~3%,M10降低2%~4%,CSR提高

1%~10%。

结束语

为了预测焦炭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本文对某公司大量的焦炭进

行了检测及数据分析,说明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之间有良好的负

相关性。对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之间进行了对比,建议企业在保

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要关注焦炭的热态性能指标。对影响

焦炭热性能指标的水分、熄焦方式及配煤结构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

究,指出焦炭水分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可以提高焦炭的热性能。干法熄

焦可以显著改善焦炭的热性能。验证了配煤结构及煤质性能对焦炭热

性能有根本影响。

参考文献:

[1]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4000-2008焦炭反应性及反应

后强度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罗吉敖.炼铁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3]由文泉.实用高炉炼铁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王筱留.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24年4月4日发(作者:求紫安)

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关系及影响因素论文

【摘要】为了预测焦炭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本文对某公司大量

的焦炭进行了检测及数据分析,说明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之间有

良好的负相关性。对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之间进行了对比,建议

企业在保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要关注焦炭的热态性能指

标。

在高炉内 焦炭起到骨架支撑、还原剂和燃料的作用。高炉内下

降的液态炉渣及铁水都需要通过焦炭料柱的孔隙落入炉缸,而上升的

气流也需要通过焦炭料柱的孔隙到达炉顶,因此,焦炭料柱必须要有

良好强度才能保证高炉冶炼过程能顺利进行。焦炭质量指标确定为6

个:M40和M10两个冷态性能指标,CRI和CSR两个热态性能指标,还

有灰分(Ad)和硫分(Sd)两个成分指标。CRI是指焦炭的化学稳定

性,CSR是指焦炭在炉内的高温稳定性。焦炭的热态性能变差时,往

往会造成高炉顺行变差或失常,直接影响产量和综合焦比。因此降低

CRI、提高CSR、改善高温性能已成为炼焦炼铁界共识。

一、试验方法

1、焦炭反应性试验方法。按照GB/T4000-2008,称取一定质量

的焦炭试样,置于反应器中,在(1100±5)℃时与二氧化碳反应2h

后,以焦炭质量损失的百分数表示焦炭的反应性(CRI%)。

2、焦炭反应后强度实验方法.按照GB/T4000-2008,反应后的焦

炭经过Ι型转鼓以20r/Min的转速共转30Min,总转数600转后,取

出焦炭筛分、称量、记录各筛级质量,大于10MM粒级的焦炭占反应

后焦炭的质量百分数表示焦炭的反应后强度(CSR%)。

3、焦炭取制样方法.按照GB/T1997规定的取样方法,按照

GB/T4000-2008规定的试验操作方法,注意严格控制好设备的气密性、

不同阶段气体的流速、各阶段的升温速度以及试验用气体的纯度。

二、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关系

按上述试验方法对某公司的焦炭进行大量的测定并对数据进行

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即反应性CRI每降低1%,反应后

强度CSR就增加1.13%,反之亦然。所测某公司焦炭CRI大部分在24%~

28%,平均值为26.13%;CSR大部分在63%~69%,平均值为65.67%,

某公司自产焦炭冶金焦的热态性能基本可满足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

的需要。

三、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的比较

1、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强度对高炉影响比较M40和M10是反映焦

炭冷态性能的重要指标。焦炭有较高的M40和较低的M10,有利于提

高炉内块状带的透气性,改善炉况的顺行程度。实践证明,焦炭M40

每变化±1%,产量变化±(1.22~1.43)%,综合焦比变化±(0.57~

0.61)%,而M10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提高M40的同

时须保证M10得到有效控制。焦炭反应后强度CSR值每变化±1%,产

量变化±(0.52~0.58)%,综合焦比变化±0.32%。

2、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强度之间的关系。为了研究冷态强度与

热态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焦炭的M40和耐磨强

度M10与热态性能CRI和CSR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焦炭冷强度

指标好的,其热态强度并不一定好。在对焦炭产品的质量检测中发现,

焦炭的机械强度合格,并不代表焦炭的热反应性好。所以,企业应在

保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关注焦炭的热态性能指标。

四、影响焦炭热态性能的几个因素

1、焦炭水分对焦炭热态性能的影响。为了解水分对焦炭热性能

的影响,对焦炭的反应性、反应后强度及水分含量指标进行了测试,

并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焦炭水分含量与CRI、CSR指标都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与理论分析相吻合,由于焦炭水分波动引起入

炉干焦量变化,即焦炭真实负荷的波动,故水分稳定比水分值本身更

重要,且含水分过高焦粉黏附在焦块上不易筛除而带入高炉,对焦炭

质量不利,影响筛分和高炉透气性。水分每增加1%将增加高炉焦炭用

量1.1%~1.3%。焦炭含水量超过4%,则炉尘量明显上升,高炉顺行变

差。故水分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可提高焦炭的热性能指标。

2、熄焦方法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为了对比不同的熄焦方法对焦

炭热性能的影响,分别从某焦化厂焦炉下取未喷水的干熄焦和对型钢

原料管带上取喷水的湿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得出,干熄焦的反应

后强度比湿焦的要提高了5.36%,反应性也下降了3.92%。因为干法熄

焦不仅可回收红焦的显热,还可改善焦炭质量,并减少湿法熄焦对大

气的污染。在配比相同且炼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干熄焦的热性能要

比湿熄焦的热性能明显改善。

3、配煤结构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为了解煤种及配煤结构对焦炭

性能的影响,统计了某公司生产中应用不同配比的试验数据,(1)相

关分析.用MINITAB软件对统计出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焦煤与肥煤

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586,回归分析方程为:肥煤(%)

=13.1+0.191焦煤(%);气煤与焦煤具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640,

经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焦煤(%)=48.5-0.716气煤(%);其他煤

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交互作用复杂,相互影响,配煤时应综

合考虑。(2)多因子方差分析.用MINITAB软件分析,去掉不显著因

子(P大于0.05)

配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显著。对于大型高炉所要求的高质量焦

炭,胶质层厚度不应低于16~20MM。对焦炭的热性能指标,反应性以

焦煤、肥煤、瘦煤影响显著,反应后强度以焦煤和瘦煤影响显著,应

根据炼焦煤资源情况,通过优化配煤生产出大型高炉用的焦炭,开展

炼焦用煤系统及优化配煤改进焦炭质量的研究,提高配合煤黏结性、

降低其碱金属含量及碱度指数,从而降低反应性,提高反应后强度。

通过配型煤炼焦可使焦炭M40提高1%~3%,M10降低2%~4%,CSR提高

1%~10%。

结束语

为了预测焦炭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本文对某公司大量的焦炭进

行了检测及数据分析,说明焦炭反应性与反应后强度之间有良好的负

相关性。对焦炭冷态强度与热态性能之间进行了对比,建议企业在保

证焦炭的冷态强度合格的同时更要关注焦炭的热态性能指标。对影响

焦炭热性能指标的水分、熄焦方式及配煤结构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

究,指出焦炭水分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可以提高焦炭的热性能。干法熄

焦可以显著改善焦炭的热性能。验证了配煤结构及煤质性能对焦炭热

性能有根本影响。

参考文献:

[1]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4000-2008焦炭反应性及反应

后强度试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罗吉敖.炼铁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3]由文泉.实用高炉炼铁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4]王筱留.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