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世界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古所)(硕士)

IT圈 admin 62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敖亦玉)

世界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603)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

发展需要的学术后备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世界史研究的基本流程,能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史料的搜集、鉴别与解读,形

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得出逻辑合理、史料证据较为充分的结论。

2.掌握世界史研究的核心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鼓励掌握多门外语,会利用互联网

数据库等现代科技手段,从原典史料中发现历史信息。

3.熟悉世界史研究的基本规范,尊重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学会用专业术语和学科通用

的引证与注释规范来表达学术成果。

二、研究方向

1.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

2.世界上古史

3.世界中古史

4.世界近现代史

5.美国史

6.东亚史(含朝韩史、史、蒙古史、越南史、俄国远东史)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课程学分不低于34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个

人研究计划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如下:

1.在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署名或独撰论文1篇以上(含1篇)。

2.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率达2/3以上。

3. 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审核批准,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非全日制硕士生、跨门类及同等学力学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本学科、专业确定录取的考生,在接到录取通知后,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

所提供的经典文献目录中,根据自身兴趣至少选择阅读两本经典文献。在第二学期的期末,

学生需提交两份书面经典文献阅读报告,计1学分。在读期间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阅读一定

数量的原典文献,并参加专业读书会的读书汇报与讲评。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

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方向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3-5人组

成,在配合导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3.在教学上,通过研讨班、专题报告或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交流、

研讨、案例分析和课外读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

4.根据专业和培养计划需要,有计划地聘请专家来校授课,在必要情况下,鼓励学生

跨专业、跨院系或到校外研究机构学习部分课程,或联合培养研究生。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世界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学开课

时 分 学期

60

8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3 Ⅱ

备注

须修满7学分。

128000MX001 理论课

128000MX002 外国语课

164002MX201 史学理论与方法

4 Ⅰ、Ⅱ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须修满9学分,

其中: “史学理

论与方法”和“世

界史前沿问题”

为必修课。

学生须在导师指

导下至少选择3

门,计9学分的

课程。多选课程

可计入发展方向

课课程学分。

164002MX202 世界史前沿问题

164002MX203 世界史经典文献研读

166002MX204 世界上古史经典文献研读

166003MX205 世界中古史经典文献研读

164002MX501 历史哲学

164002MX502 西方史学思想史

164002MX504 世界古代史专题

166002MX505 古典学

166002MX506 埃及学

166002MX507 亚述学

166002MX508 古代文字

166003MX509 新中世纪学

164002MX510 中世纪史料学

166003MX511 世界宗教文化

2024年4月5日发(作者:敖亦玉)

世界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603)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

发展需要的学术后备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世界史研究的基本流程,能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史料的搜集、鉴别与解读,形

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进而得出逻辑合理、史料证据较为充分的结论。

2.掌握世界史研究的核心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鼓励掌握多门外语,会利用互联网

数据库等现代科技手段,从原典史料中发现历史信息。

3.熟悉世界史研究的基本规范,尊重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学会用专业术语和学科通用

的引证与注释规范来表达学术成果。

二、研究方向

1.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

2.世界上古史

3.世界中古史

4.世界近现代史

5.美国史

6.东亚史(含朝韩史、史、蒙古史、越南史、俄国远东史)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课程学分不低于34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个

人研究计划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如下:

1.在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署名或独撰论文1篇以上(含1篇)。

2.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率达2/3以上。

3. 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审核批准,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非全日制硕士生、跨门类及同等学力学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本学科、专业确定录取的考生,在接到录取通知后,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

所提供的经典文献目录中,根据自身兴趣至少选择阅读两本经典文献。在第二学期的期末,

学生需提交两份书面经典文献阅读报告,计1学分。在读期间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阅读一定

数量的原典文献,并参加专业读书会的读书汇报与讲评。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

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方向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3-5人组

成,在配合导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3.在教学上,通过研讨班、专题报告或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交流、

研讨、案例分析和课外读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

4.根据专业和培养计划需要,有计划地聘请专家来校授课,在必要情况下,鼓励学生

跨专业、跨院系或到校外研究机构学习部分课程,或联合培养研究生。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世界史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学开课

时 分 学期

60

8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3 Ⅱ

备注

须修满7学分。

128000MX001 理论课

128000MX002 外国语课

164002MX201 史学理论与方法

4 Ⅰ、Ⅱ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须修满9学分,

其中: “史学理

论与方法”和“世

界史前沿问题”

为必修课。

学生须在导师指

导下至少选择3

门,计9学分的

课程。多选课程

可计入发展方向

课课程学分。

164002MX202 世界史前沿问题

164002MX203 世界史经典文献研读

166002MX204 世界上古史经典文献研读

166003MX205 世界中古史经典文献研读

164002MX501 历史哲学

164002MX502 西方史学思想史

164002MX504 世界古代史专题

166002MX505 古典学

166002MX506 埃及学

166002MX507 亚述学

166002MX508 古代文字

166003MX509 新中世纪学

164002MX510 中世纪史料学

166003MX511 世界宗教文化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