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发(作者:栗三)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 p71~77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编排上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所安排的实际问题紧扣常见的数量关系,既突出便于从条件出发思考的
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使
策略运用过程更具针对性。
3.突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并通过比较相关问题的解答过程,帮助学生
逐步形成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
前后知识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1. 简单的一步计算
实际问题
2.简单的两步计算
实际问题(二下)
本单元内容:
1.用条件出发思考
的策略解决两步
计算实际问题
后续学习内容:
1.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三下)
2.灵活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思
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四上)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
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
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
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
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从而与问题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形成
课时安排:共5课时
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1课时
2.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1课时
3. 练习十 2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教学内容: p71~73 例题1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回顾反思的过
程,了解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找解决问
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 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和问
题的联系,体会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
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小猴),小猴帮助妈妈摘桃,出示课件:第一天
摘了30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
师:你能解决吗?不能?为什么?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只有一个条件是无法求出结果的,也使学生明确最少有
两个条件才能解决问题,最基本的应用题结构就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
你觉得应该加一个怎样的条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的想法:(1)第三天比第一天多,用加法解决
(2)第三天比第一天少,用减法解决
(3)第三天是第一天的几倍,用乘法解决
同学们加了一个条件以后就能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老师再加一个问
题变成: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第五天呢?
你能只添一个条件,同时解决这2个问题吗?
学生在这里可能会遇到困难,老师这里有一个条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2个
问题,你能理解这句话吗?出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二、探索策略,寻找思路
1. 【读题目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请学生主动提出疑问)
如果没有,老师提问: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2024年4月7日发(作者:栗三)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分析及全部教案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 p71~77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编排上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所安排的实际问题紧扣常见的数量关系,既突出便于从条件出发思考的
特点,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合理使用列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使
策略运用过程更具针对性。
3.突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并通过比较相关问题的解答过程,帮助学生
逐步形成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
前后知识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1. 简单的一步计算
实际问题
2.简单的两步计算
实际问题(二下)
本单元内容:
1.用条件出发思考
的策略解决两步
计算实际问题
后续学习内容:
1.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三下)
2.灵活运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思
考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四上)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
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
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
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
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从条件出发思考,从而与问题建立联系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形成
课时安排:共5课时
1.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1课时
2.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二) 1课时
3. 练习十 2课时
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
教学内容: p71~73 例题1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回顾反思的过
程,了解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找解决问
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 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和问
题的联系,体会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分析、推理等初步
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用从条件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小猴),小猴帮助妈妈摘桃,出示课件:第一天
摘了30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
师:你能解决吗?不能?为什么?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只有一个条件是无法求出结果的,也使学生明确最少有
两个条件才能解决问题,最基本的应用题结构就是两个条件一个问题)
你觉得应该加一个怎样的条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的想法:(1)第三天比第一天多,用加法解决
(2)第三天比第一天少,用减法解决
(3)第三天是第一天的几倍,用乘法解决
同学们加了一个条件以后就能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老师再加一个问
题变成:第三天摘了多少个桃?第五天呢?
你能只添一个条件,同时解决这2个问题吗?
学生在这里可能会遇到困难,老师这里有一个条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2个
问题,你能理解这句话吗?出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二、探索策略,寻找思路
1. 【读题目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请学生主动提出疑问)
如果没有,老师提问: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