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象泰平)
OLED行业发展分析:产业链加速协同并进
将来家里的电视就像一张壁纸一样贴在墙上,外出旅游或搬家
时,只需要将电视卷起来就可以带走了。在柔性显示方面,将来无论
是小尺寸智能设备还是大尺寸电视,OLED的物理特性所带来的便利
性和可携带性,是以往任何显示设备都无法比拟的。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整机制造基地。2022
年,国内电视机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60%以上,国内的消费市场估
计突破5000万台,出口突破8000万台。
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看来,OLED方面,
目前国内企业虽然还没有几条线实现大规模量产,和LCD比起来仍有
肯定的差距。但京东方等主流面板厂商已经集中火力,奋起直追,
2022年中国的厂商已经具备了OLED的生产技术。将来几年内,大尺
寸OLED面板产能将快速释放,国内的面板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
基地。
京东方科技集团CSMO运营企划总经理王瑾表示,目前国产
OLED面板消费额仅占全球的1%,产能也占3%,但是将来三年国内厂
商将加剧OLED的布局,估计2022年中国OLED的布局可以达到95%。
目前,全球大型OLED面板产业已初步形成韩国LG、中国京东
方,日本JDI “三足鼎立”格局。而2022年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
1
天马等亦不断加码OLED领域的投资,数额甚至高达千亿级别。据了
解,除了投资液晶面板,华星光电在OLED领域的技术储备已超过4
年。T3、G11都有涉及OLED技术,这备受业内人士看好。
以京东方为例,京东方自2022年建立了首个AMOLED的试验室,
开头了AMOLED的产品和技术的研发。2022年,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投
建了G5.5代线,2022年,在合肥建立了G8.5试验线等。
2022年,京东方就宣布了两项AMOLED 6代线方案。去年2月
份,京东方在一期220亿元投资基础上,对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
柔性面板生产线—成都6代线增加投资245亿元,建设二期项目,生
产AMOLED显示产品,主攻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市场。去年10 月底,
京东方与绵阳市政府敲定6 代AMOLED建厂方案,12月就已举移动土
典礼,乐观绽开 OLED布局。该项目是京东方继成都第6代AMOLED
生产线之后投建的又一条柔性OLED产线。项目设计产能每月4.8万
片玻璃基板,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AR/VR
等领域,估计2022年建成量产。
“将来,京东方绵阳和成都将成为柔性显示产业制造基地,京
东方也更加致力于柔性显示技术的研发。我们目前已经研发量产了多
款柔性显示产品,包括我们柔性的闭环,还有可折叠的柔性显示产品。”
王瑾表示。
在较早的2022年11月16日,创维刚刚携手京东方、海思推
出首款中国完全自主OLED电视,采纳的就是京东方的OLED面板。
TCL旗下的华星光电,也继武汉6代线之后,于去年年底投资
2
538亿元兴建第11代薄膜晶体管液晶平面显示器(TFT-LCD)与AMOLED
新型显示器项目 (简称“G11项目”),该方案已成为深圳有史以来
单笔最大投资工业项目,估计完工后在2022年3月开头量产,估计
月投片量达14万。华星光电高层指出,华星布局显示面板将可望带
动大陆显示面板产业在地化趋势,进而降低对进口的依靠。
刘棠枝表示,以往在LCD显示屏领域,国内平板显示厂商始终
处于追逐地位,而在OLED领域,我们基本与国际厂商处于同一起跑
线。OLED是电视产业下一个风口,立刻就可以见到。创维作为OLED
全球推广的一个坚决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将来将加快对OLED技术的
普及和产品的普及,推动整个产业技术的突破和成本的下降。
在产业进展的同时,OLED进展的政策和标准环境也在日益完
善。发改委与工信部在《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中已明确,要重点进展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有机
发光半导体显示(AMOLED)等新一代显示量产技术,建设高世代生产
线等。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电视通用技术要求》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测量
方法》两项标准也于日前正式发布。
2022-2022年中国OLED 电视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猜测报
告显示:目前看,OLED领域的新增投资,大多将在2022年下半年及
2022年形成实际产能。这意味着,OLED电视大爆发的时间点,应当
消失在2022年左右。可以乐观地估计,2022年中国OLED电视销量
将铁定登上500万台量级,甚至更高。
3
4
2024年4月9日发(作者:象泰平)
OLED行业发展分析:产业链加速协同并进
将来家里的电视就像一张壁纸一样贴在墙上,外出旅游或搬家
时,只需要将电视卷起来就可以带走了。在柔性显示方面,将来无论
是小尺寸智能设备还是大尺寸电视,OLED的物理特性所带来的便利
性和可携带性,是以往任何显示设备都无法比拟的。
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整机制造基地。2022
年,国内电视机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60%以上,国内的消费市场估
计突破5000万台,出口突破8000万台。
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看来,OLED方面,
目前国内企业虽然还没有几条线实现大规模量产,和LCD比起来仍有
肯定的差距。但京东方等主流面板厂商已经集中火力,奋起直追,
2022年中国的厂商已经具备了OLED的生产技术。将来几年内,大尺
寸OLED面板产能将快速释放,国内的面板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
基地。
京东方科技集团CSMO运营企划总经理王瑾表示,目前国产
OLED面板消费额仅占全球的1%,产能也占3%,但是将来三年国内厂
商将加剧OLED的布局,估计2022年中国OLED的布局可以达到95%。
目前,全球大型OLED面板产业已初步形成韩国LG、中国京东
方,日本JDI “三足鼎立”格局。而2022年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
1
天马等亦不断加码OLED领域的投资,数额甚至高达千亿级别。据了
解,除了投资液晶面板,华星光电在OLED领域的技术储备已超过4
年。T3、G11都有涉及OLED技术,这备受业内人士看好。
以京东方为例,京东方自2022年建立了首个AMOLED的试验室,
开头了AMOLED的产品和技术的研发。2022年,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投
建了G5.5代线,2022年,在合肥建立了G8.5试验线等。
2022年,京东方就宣布了两项AMOLED 6代线方案。去年2月
份,京东方在一期220亿元投资基础上,对国内第一条6代AMOLED
柔性面板生产线—成都6代线增加投资245亿元,建设二期项目,生
产AMOLED显示产品,主攻中小尺寸高端显示市场。去年10 月底,
京东方与绵阳市政府敲定6 代AMOLED建厂方案,12月就已举移动土
典礼,乐观绽开 OLED布局。该项目是京东方继成都第6代AMOLED
生产线之后投建的又一条柔性OLED产线。项目设计产能每月4.8万
片玻璃基板,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AR/VR
等领域,估计2022年建成量产。
“将来,京东方绵阳和成都将成为柔性显示产业制造基地,京
东方也更加致力于柔性显示技术的研发。我们目前已经研发量产了多
款柔性显示产品,包括我们柔性的闭环,还有可折叠的柔性显示产品。”
王瑾表示。
在较早的2022年11月16日,创维刚刚携手京东方、海思推
出首款中国完全自主OLED电视,采纳的就是京东方的OLED面板。
TCL旗下的华星光电,也继武汉6代线之后,于去年年底投资
2
538亿元兴建第11代薄膜晶体管液晶平面显示器(TFT-LCD)与AMOLED
新型显示器项目 (简称“G11项目”),该方案已成为深圳有史以来
单笔最大投资工业项目,估计完工后在2022年3月开头量产,估计
月投片量达14万。华星光电高层指出,华星布局显示面板将可望带
动大陆显示面板产业在地化趋势,进而降低对进口的依靠。
刘棠枝表示,以往在LCD显示屏领域,国内平板显示厂商始终
处于追逐地位,而在OLED领域,我们基本与国际厂商处于同一起跑
线。OLED是电视产业下一个风口,立刻就可以见到。创维作为OLED
全球推广的一个坚决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将来将加快对OLED技术的
普及和产品的普及,推动整个产业技术的突破和成本的下降。
在产业进展的同时,OLED进展的政策和标准环境也在日益完
善。发改委与工信部在《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中已明确,要重点进展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有机
发光半导体显示(AMOLED)等新一代显示量产技术,建设高世代生产
线等。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电视通用技术要求》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测量
方法》两项标准也于日前正式发布。
2022-2022年中国OLED 电视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价值猜测报
告显示:目前看,OLED领域的新增投资,大多将在2022年下半年及
2022年形成实际产能。这意味着,OLED电视大爆发的时间点,应当
消失在2022年左右。可以乐观地估计,2022年中国OLED电视销量
将铁定登上500万台量级,甚至更高。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