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OLED之历史发展

IT圈 admin 22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钱思松)

OLED之历史发展

2008-06-23

文/何孟颖

光电协进会产业分析师

有机电激发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简称OEL)又可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最早在1936年,由Destrian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

膜,发现了最早的OLED。1963年,美国纽约大学的Pope等人之研究小组在外加400伏特高电压于

20mm厚的蒽单晶体(Anthracene)时,观察到蓝色电激发光,这个新发现开启了往后OLED的研究风

气,其技术历程如图1所示。

图1:OLED技术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PIDA,2008/5

1965至1970年间,Helfrich、Lohmanm、Willama等人发表了蒽、奈、丁省等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的OLED

发光材料,但驱动电压仍高于100伏特;Vincett等则于1982年采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50nm厚的蒽薄

膜,进一步将驱动电压降至30伏特,然而其外部量子效率仅为0.03%左右;1983年,Partridge等发表

了聚合物电激发光的论文。但在整个60~80年代中期,OLED的开发研究内容仍陷于高驱动电压、低发

光效率、低亮度的瓶颈,主要是因为蒽化合物成膜性不佳,致使太厚之层状结构造成驱动电压过大,加

上有机材料电子与电洞载子传输速度不平衡的缘故,使得量子效率相当的低。

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与VanSlyke等人发表一双层结构之小分子OLED(Small

Molecular OLED,简称SMOLED或OLED),其采用高真空热蒸镀方式,并在阴极部分使用低功函数

的镁银合金以提高电子注入效率,制作出高效率的绿光OLED发光组件。其贡献在于只要约10伏特的

低驱动电压,即可达到1%外部量子效率,发光效率约为1.5 lm/W,亮度更可高达1000 cd/m

2

。之

后1988年日本Adachi等人更提出了夹层式多层结构,大大扩展了有机材料的选择。

相较于前一个分子量在500~2,000的小分子OLED,另一种分子量约在10,000~100,000的高分子有

机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即Polymer LED或称为PLED)起步则晚得多。1990

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与Friend等人成功的开发出以旋转涂布方式,将具有良好电致发光性能

的共轭高分子PPV(p-phenylene Vinylene)做为发光层材料之OLED组件,为PLED技术开发的滥觞。

随后在1992年Braun与Heeger也发明了用聚苯胺(PANI)或聚苯胺类混合物做为导电材料,在塑料

基板PET上形成导电膜,制作出新的软性显示发光组件。

1997年,Forrest等人发现磷光电致发光现象,更突破了过去25%量子效率的限制,使OLED显示技术

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同年,日本东北Pioneer也首先将OLED技术商品化,推出汽车用音响面板,

而历经商品化后10年,日本Sony开始销售全球第一台11吋OLED TV。

随后的2008年CES展,日本Sony与韩国三星SDI分别展出27吋与31吋OLED TV,相较于11吋

OLED TV采用适合小尺寸的真空蒸镀制程与LTPS TFT基板,在较大尺寸方面,Sony的27吋OLED

面板则改利用不需光罩的LIPS(Laser Induced Pattern wise Sublimation)雷射转写方式,以及白光OLED

加彩色滤光片、μ-Si TFT基板和Super Top Emission等技术,三星SDI也采用自家LITI(Laser Induced

Thermal Imaging)雷射转写与LTPS TFT基板作出31吋OLED面板。

至此,OLED优美的画质、省电特性,加上令人赞叹的轻薄,开始广受市场关注。除了OLED TV外,

Nokia、LG、Samsung与Sony Ericsson等也都在2007年第4季推出搭载2.2~2.8吋的主动式矩阵

(Active Matrix,AM)OLED主面板手机。除此之外,OLED的「超薄」与「大型化」也是厂商热衷的

议题,如2007年10月横滨展,韩国三星SDI展示了4吋、厚仅0.25mm的可折迭(bendable)AMOLED

面板,Sony则不甘示弱地在2008年5月在Finetech Japan上推出厚度分别为0.2mm、0.3mm的3.5

吋与11吋AMOLED面板,较劲意味颇为浓厚。

而日本Kodak、TMD、韩国LGD、台湾奇晶等,也对积极投入OLED的大型化制程与材料特性改善。

由于OLED轻薄、省点、高画质以及可挠曲等诸多特性,许多厂商都提过OLED技术可达的概念商品应

用,如可挠、可折迭、3D、双面显示、可穿戴软性显示器等,都是其未来可拓展的独特应用。

2008年OLED主要应用尚在小尺寸的手机面板、MP3屏幕、车载仪表板等领域,但随着厂商全力朝向

全彩和大尺寸发展的趋势,全球OLED龙头厂商Sony与三星皆表示2010年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量产

的OLED电视。三星甚至在2008年Finetech Japan中表示OLED商品化的过程将是LCD十倍速以上。

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钱思松)

OLED之历史发展

2008-06-23

文/何孟颖

光电协进会产业分析师

有机电激发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简称OEL)又可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最早在1936年,由Destrian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

膜,发现了最早的OLED。1963年,美国纽约大学的Pope等人之研究小组在外加400伏特高电压于

20mm厚的蒽单晶体(Anthracene)时,观察到蓝色电激发光,这个新发现开启了往后OLED的研究风

气,其技术历程如图1所示。

图1:OLED技术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PIDA,2008/5

1965至1970年间,Helfrich、Lohmanm、Willama等人发表了蒽、奈、丁省等稠环芳香族化合物的OLED

发光材料,但驱动电压仍高于100伏特;Vincett等则于1982年采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50nm厚的蒽薄

膜,进一步将驱动电压降至30伏特,然而其外部量子效率仅为0.03%左右;1983年,Partridge等发表

了聚合物电激发光的论文。但在整个60~80年代中期,OLED的开发研究内容仍陷于高驱动电压、低发

光效率、低亮度的瓶颈,主要是因为蒽化合物成膜性不佳,致使太厚之层状结构造成驱动电压过大,加

上有机材料电子与电洞载子传输速度不平衡的缘故,使得量子效率相当的低。

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与VanSlyke等人发表一双层结构之小分子OLED(Small

Molecular OLED,简称SMOLED或OLED),其采用高真空热蒸镀方式,并在阴极部分使用低功函数

的镁银合金以提高电子注入效率,制作出高效率的绿光OLED发光组件。其贡献在于只要约10伏特的

低驱动电压,即可达到1%外部量子效率,发光效率约为1.5 lm/W,亮度更可高达1000 cd/m

2

。之

后1988年日本Adachi等人更提出了夹层式多层结构,大大扩展了有机材料的选择。

相较于前一个分子量在500~2,000的小分子OLED,另一种分子量约在10,000~100,000的高分子有

机发光二极管(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即Polymer LED或称为PLED)起步则晚得多。1990

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es与Friend等人成功的开发出以旋转涂布方式,将具有良好电致发光性能

的共轭高分子PPV(p-phenylene Vinylene)做为发光层材料之OLED组件,为PLED技术开发的滥觞。

随后在1992年Braun与Heeger也发明了用聚苯胺(PANI)或聚苯胺类混合物做为导电材料,在塑料

基板PET上形成导电膜,制作出新的软性显示发光组件。

1997年,Forrest等人发现磷光电致发光现象,更突破了过去25%量子效率的限制,使OLED显示技术

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同年,日本东北Pioneer也首先将OLED技术商品化,推出汽车用音响面板,

而历经商品化后10年,日本Sony开始销售全球第一台11吋OLED TV。

随后的2008年CES展,日本Sony与韩国三星SDI分别展出27吋与31吋OLED TV,相较于11吋

OLED TV采用适合小尺寸的真空蒸镀制程与LTPS TFT基板,在较大尺寸方面,Sony的27吋OLED

面板则改利用不需光罩的LIPS(Laser Induced Pattern wise Sublimation)雷射转写方式,以及白光OLED

加彩色滤光片、μ-Si TFT基板和Super Top Emission等技术,三星SDI也采用自家LITI(Laser Induced

Thermal Imaging)雷射转写与LTPS TFT基板作出31吋OLED面板。

至此,OLED优美的画质、省电特性,加上令人赞叹的轻薄,开始广受市场关注。除了OLED TV外,

Nokia、LG、Samsung与Sony Ericsson等也都在2007年第4季推出搭载2.2~2.8吋的主动式矩阵

(Active Matrix,AM)OLED主面板手机。除此之外,OLED的「超薄」与「大型化」也是厂商热衷的

议题,如2007年10月横滨展,韩国三星SDI展示了4吋、厚仅0.25mm的可折迭(bendable)AMOLED

面板,Sony则不甘示弱地在2008年5月在Finetech Japan上推出厚度分别为0.2mm、0.3mm的3.5

吋与11吋AMOLED面板,较劲意味颇为浓厚。

而日本Kodak、TMD、韩国LGD、台湾奇晶等,也对积极投入OLED的大型化制程与材料特性改善。

由于OLED轻薄、省点、高画质以及可挠曲等诸多特性,许多厂商都提过OLED技术可达的概念商品应

用,如可挠、可折迭、3D、双面显示、可穿戴软性显示器等,都是其未来可拓展的独特应用。

2008年OLED主要应用尚在小尺寸的手机面板、MP3屏幕、车载仪表板等领域,但随着厂商全力朝向

全彩和大尺寸发展的趋势,全球OLED龙头厂商Sony与三星皆表示2010年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量产

的OLED电视。三星甚至在2008年Finetech Japan中表示OLED商品化的过程将是LCD十倍速以上。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