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萧真)
烟熏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张兰英;张婧;欧阳瑶
【摘 要】目的 建立一种烟熏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并对其进
行验证.方法 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烟熏2周组、烟熏4周组、
恢复组,各8只.正常组不予烟熏,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置于熏烟箱中,被动吸烟6
支/次,每次1h;两次间隔30 min呼吸新鲜空气,4次/d,5d/周.烟熏2周组第10天
停止吸烟,烟熏4周组第26天停止吸烟,恢复组烟熏4周后再正常饲养2周.观察各
组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取肺组织制备
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及肺泡直径.结果 建模开始后正常组体质量呈上升
趋势,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体质量较同时间点正常组
降低(P均<0.01);恢复组停止烟熏后体质量缓慢上升,但仍低于正常组(P均<
0.05).BALF蛋白含量: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烟熏
4周组及恢复组明显高于烟熏2周组,恢复组明显低于烟熏4周组(P均<0.01).肺
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正常组肺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肺泡结构完整;烟熏2周组有少
量中性粒细胞、大量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肺泡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并融合;
烟熏4周组肺组织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较烟熏2周
组明显增多;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部分肺泡间隔变窄、断裂并融合成肺
大疱.肺泡直径: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均大于正常组,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均大于
烟熏2周组(P均<0.01),烟熏4周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单纯烟熏4周法成功制备COPD 小鼠模型;该模型符合人类COPD的病理和功
能改变,是进行COPD动物实验的理想建模方法.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6(056)032
【总页数】5页(P35-38,后插2)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熏法;动物模型;小鼠
【作 者】张兰英;张婧;欧阳瑶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
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14.2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且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
慢性肺疾病,与肺组织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COPD是一个
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仍然在不断上升。目前COPD的发病
机制仍未明确,临床上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理想的COPD动物模型对
于其基础和临床研究至关重要。COPD的建模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最理
想方法。2015年4~6月,本研究采用烟熏法制备COPD小鼠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旨在为COP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
1.1 材料 动物:SPF级C57BL/6小鼠32只,6~8周龄,雌雄各半,体质量
(23±4)g,购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
SCXK(渝)2012-0005] 。试剂:黄果树牌香烟(贵州中国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焦油
量11 mg、烟气烟碱量1.0 mg、烟气一氧化碳量13 mg;考马斯亮兰(南京建成
生物工程研究所)。仪器与设备:熏烟箱(自制有机玻璃箱,90 cm×40 cm×30 cm,
盖子左中右各有3个直径为1.5 cm的通气孔),电子天平(上海花潮电器有限公司),
离心机(LD5-2A,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全自动组织切片机(RM2145,德国
Leica公司 ),深低温冰箱(MDF-382E型,日本Sanyo公司),光学显微镜(日本
Olympus公司)。
1.2 COPD模型制备 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烟熏2周组、烟熏4周组及恢
复组,各8只,四组的饲养环境完全相同。正常组不予烟熏,烟熏2、4周组及恢
复组全身置于熏烟箱中,被动吸烟6支/次,1 h/次,4次/d,时间点分别为
09:00、10:30、15:00、16:30,5 d/周。熏烟2周组第12天停止吸烟,熏烟4
周组第26天停止吸烟,恢复组烟熏4周后再继续正常饲养2周。每次烟熏结束后,
将正常组、熏烟2周组、熏烟4周组及恢复组共同置于正常的环境中饲养,温度
21~26 ℃,湿度30%~70%,12 h明暗交替,自由摄食、摄水。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观察各组一般情况,烟熏前及烟熏后每
周称量各组体质量,动态观察熏烟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②BALF蛋白含量:采用
考马斯亮蓝法。最后一次烟熏后24 h,予4%水合氯醛(100 g/mL)腹腔注射麻醉
小鼠,将小鼠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切开气管前方皮肤,钝性分离暴露气管,剖
开胸腔,结扎右主支气管,在气管处作一倒“V”字形小口。以拔除针芯的24号
静脉套管针快速插入气管,予生理盐水灌洗左主支气管和肺泡(0.6 mL/次,连续3
次)。共收集BALF约1.5 mL,1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考马斯
亮蓝法检测BALF蛋白含量,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③肺组织大体形态:收集
BALF后取出肺组织,观察其大体形态。④肺组织病理形态及肺泡直径:将右下肺
组织置于10%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中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每张切片随机计数20个肺泡,测量其直径,
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LSD
或Dunnett-t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一般情况及体质量比较 正常组直至实验结束均无异常,毛发光泽,眼睛
有神,活泼好动,食欲正常,呼吸平稳。烟熏2、4周组逐渐出现体型减小,毛发
枯燥,眼睛无神,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食欲下降,弓背卷缩,出现倦怠、打喷嚏,
呼吸急促。正常组无死亡,烟熏2周组熏烟过程中死亡1只。烟熏前各组体质量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烟熏开始后正常组体质量呈上升趋势,而烟熏2、
4周组及恢复组烟熏后体质量较正常组同时间点降低(P均<0.01),恢复组正常饲
养后体质量缓慢上升,但仍较正常组低(P均<0.05)。见表1。
2.2 各组BALF蛋白含量比较 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分别为
(218.41±23.85)、(539.08±184.75)、(436.19±32.96)mg/L,均高于正常组
(85.64±27.88)mg/L(P均<0.01);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均高于烟
熏2周组,恢复组低于烟熏4周组(P均<0.01)。
2.3 各组肺组织大体形态比较 正常组肺组织大小正常,颜色粉红,有光泽,无肿
胀、出血。与正常组相比,烟熏2、4周组肺组织体积增大,肿胀明显,无出血及
渗出物,颜色灰白,光泽度差,肺表面有褐色斑点;且烟熏4周组较烟熏2周组
更明显。恢复组与烟熏4周组肺组织大体形态比较无明显差异。
2.4 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比较 正常组光镜下肺泡间隔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以淋
巴细胞为主,肺泡壁完好,肺泡结构连续。烟熏2周组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出血,局部肺泡间隔水肿增宽,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及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
润,肺泡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并融合。烟熏4周组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出血较多,部分肺泡腔中有红细胞;肺间质水肿,渗出少量水肿液,肺间隔水肿增
宽;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较烟熏2周组明显增多;
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部分肺泡间隔变窄、断裂并融合成肺大疱。恢复
组镜下肺泡间隔水肿较烟熏4周组明显减轻,但局部仍有水肿,伴有少量单核细
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较烟熏4周组减少,肺泡腔扩大与烟熏4周组无明显差异。
见插页Ⅱ图4。
2.5 各组肺泡直径比较 正常组、烟熏2周组、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肺泡直径分别
为(3.06±1.26)×10-2、(6.45±1.01)×10-2、(8.72±1.76)×10-2、
(8.48±1.37)×10-2 mm。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肺泡直径均大于正常组,烟熏
4周组及恢复组均大于烟熏2周组(P均<0.01),烟熏4周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
动物模型实验是了解COPD发病机制和探索其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目前COPD
模型主要有脂多糖诱导模型、烟熏模型、吸入NO2模型、呼吸道感染模型、蛋白
酶诱导模型、基因工程模型及两个或多个模型联合[3,4]。脂多糖诱导模型需行气
管暴露,是对小鼠的再次打击,对实验技术要求较高,且不符合临床诱因;此外,
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可以被糖皮质激素抑制,但临床上较多的COPD患者对糖
皮质激素不敏感[5]。烟熏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模拟COPD最主要的发病因素—
—吸烟,但其缺乏标准的暴露方法及检测方法。吸入NO2制备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长期气管炎可导致肺气肿,但此法操作复杂,费时耗力[6];呼吸道感染法符合临
床诱因,但是必须确定一个合适的活菌感染量[7];基因工程模型耗时长,费用高,
且不符合临床病因[8];蛋白酶诱导模型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模,对肺组织损害
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其炎症持续时间较短,不符合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9]。符
合临床实际的理想COPD动物模型应具备的条件[10]:①致伤因素与临床COPD
常见诱因基本一致;②必须有气流阻塞存在,小气道阻力增高、肺动态顺应性下降;
③气道重塑;④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COPD的病因不明确,目前认为与肺组织
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1],其中
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吸烟和感染[12]。流行病学资料表明,COPD是一
个与吸烟关系密切的炎性疾病[13,14]。烟草中含有焦油、尼古丁及大量粉尘颗粒
等几千种化学物质,长期吸烟可导致多种肺部炎症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
COPD等[15,16],患有COPD的吸烟患者戒烟后肺部炎症仍持续存在[17]。烟熏
法虽有一些缺点,如COPD患者绝大部分是主动吸烟,而烟熏法是被动吸烟,但
却是最符合COPD临床诱因及发病机制的建模方法。
本研究采用烟熏法制备COPD小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显示烟熏4周
组病理学特征符合临床上COPD的病理学改变。恢复组炎症状况较烟熏4周组减
轻,但是肺泡无明显减小,证明烟熏后小鼠肺气肿是不可逆病变,亦说明该方法制
备的COPD模型是稳定的。中性粒细胞反映急性炎症情况,而单核细胞及淋巴细
胞则反映慢性炎症情况。本研究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显示,烟熏2、4周组中性粒
细胞少于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考虑与本次实验动物组织的取材时间有关,在实验
中取材时间定于最后一次烟熏后24 h,故反映急性炎症的中性粒细胞较少,而单
核细胞及淋巴细胞较多。
慢性炎症刺激COPD患者肺组织中央气道杯状细胞增多及黏液腺增大,导致黏液
高分泌,而黏蛋白是黏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ALF蛋白含量可反映气道炎症情
况[18]。本研究结果显示,BALF蛋白含量随着烟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烟熏2、4
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组;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
均较烟熏2周组明显增多;但停止烟熏后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烟熏4
周组,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18,19]。正常小鼠因气道与外界相通,一些致病原
进入气道致使其产生少量黏蛋白,而烟熏则极大地刺激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黏
液腺增多,分泌大量黏液;当停止吸烟后炎症逐渐减轻,BALF蛋白含量逐渐减少。
所以,BALF蛋白含量变化也证实此烟熏法能够导致支气管炎症。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采用单纯烟熏4周法制备了COPD小鼠模型。该模型烟熏
停止2周后各项指标稳定,符合临床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关文献】
[1] D′Souza AO, Shah M, Dhamane AD, et al. Clinical and economic burden of COPD in a
medicaid population[J]. COPD, 2014,11(2):212-220.
[2] Maas AK, Mannino DM.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F1000 Med Rep, 2010(12):2.
[3] John G, Kohse K, Orasche J, et al. The composition of cigarette smoke determines
inflammatory cell recruitment to the lung in COPD mouse models[J]. Clin Sci (Lond),
2014,126(3):207-221.
[4] Amano H, Murata K, Matsunaga H, et al.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celerates emphysema in mouse mode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J
Recept Signal Transduct Res, 2014,34(4):299-306.
[5] Al FA, Sultana SA, Pureza MA, et al. Preferential macrophage recruitment and
polarization in LPS-induced animal model for COPD: noninvasive tracking using MRI[J].
PLoS One, 2014,9(3):e90829.
[6] Wegmann M, Renz H, Herz U. Long-term NO2 exposure induces pulmonary
inflammation 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airflow obstruction in C57BL/6 mice: a
mouse model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athobiology, 2002,70(5):284-
286.
[7] Ganesan S, Faris AN, Comstock AT, et al. Elastase/LPS-exposed mice exhibit impair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o bacterial challenge: role of scavenger receptor A[J]. Am J
Pathol, 2012,180(1):61-72.
[8] Tsao PN, Su YN, Li H,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placenta growth factor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emphysem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69(4):505-
511.
[9] Nakanishi K, Takeda Y, Tetsumoto S, et al. Involvement of endothelial apoptosis
underly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like phenotype in adiponectin-null
mice: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1,183(9):1164-1175.
[10] 郑鸿翱,何韶衡.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
报,2003,11(4):249-252.
[11] Pauwels RA, Buist AS, Calverley PM,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HLBI/WHO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workshop summa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163(5):1256-1276.
[12] Rabe KF, Hurd S, Anzueto A,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OLD executive summa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6):532-555.
[13] Andreas S, Herth FJ, Rittmeyer A, et al. Smok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lung cancer[J]. Pneumologie, 2007,61(9):590-594.
[14] Stav D, Raz M.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ong smokers
aged 45 and up in Israel[J]. Isr Med Assoc J, 2007,9(11):800-802.
[15] Borgerding M, Klus H. Analysis of complex mixtures--cigarette smoke[J]. Exp Toxicol
Pathol, 2005(57):43-73.
[16] Curtis JL, Freeman CM, Hogg JC.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sights from recent research[J]. Proc Am Thorac Soc, 2007,4(7):512-
521.
[17] Ind PW. COPD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airway inflammation: uncoupled by smoking
cessation[J]. Eur Respir J, 2005,26(5):764-766.
[18] 张科东,马冉,李征途,等.一种熏烟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建立及鉴定[J].国际呼吸杂
志,2012,32(21):1607-1611.
[19] 覃冬云,吴铁,廖芸芸,等.构建熏烟致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
复,2008,12(24):4697-4700.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萧真)
烟熏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张兰英;张婧;欧阳瑶
【摘 要】目的 建立一种烟熏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鼠模型,并对其进
行验证.方法 将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烟熏2周组、烟熏4周组、
恢复组,各8只.正常组不予烟熏,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置于熏烟箱中,被动吸烟6
支/次,每次1h;两次间隔30 min呼吸新鲜空气,4次/d,5d/周.烟熏2周组第10天
停止吸烟,烟熏4周组第26天停止吸烟,恢复组烟熏4周后再正常饲养2周.观察各
组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取肺组织制备
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及肺泡直径.结果 建模开始后正常组体质量呈上升
趋势,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体质量较同时间点正常组
降低(P均<0.01);恢复组停止烟熏后体质量缓慢上升,但仍低于正常组(P均<
0.05).BALF蛋白含量: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烟熏
4周组及恢复组明显高于烟熏2周组,恢复组明显低于烟熏4周组(P均<0.01).肺
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正常组肺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肺泡结构完整;烟熏2周组有少
量中性粒细胞、大量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肺泡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并融合;
烟熏4周组肺组织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较烟熏2周
组明显增多;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部分肺泡间隔变窄、断裂并融合成肺
大疱.肺泡直径: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均大于正常组,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均大于
烟熏2周组(P均<0.01),烟熏4周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 单纯烟熏4周法成功制备COPD 小鼠模型;该模型符合人类COPD的病理和功
能改变,是进行COPD动物实验的理想建模方法.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16(056)032
【总页数】5页(P35-38,后插2)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熏法;动物模型;小鼠
【作 者】张兰英;张婧;欧阳瑶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
义563000;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714.2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且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
慢性肺疾病,与肺组织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COPD是一个
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仍然在不断上升。目前COPD的发病
机制仍未明确,临床上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理想的COPD动物模型对
于其基础和临床研究至关重要。COPD的建模方法较多,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最理
想方法。2015年4~6月,本研究采用烟熏法制备COPD小鼠模型并进行了验证,
旨在为COP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动物模型。
1.1 材料 动物:SPF级C57BL/6小鼠32只,6~8周龄,雌雄各半,体质量
(23±4)g,购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
SCXK(渝)2012-0005] 。试剂:黄果树牌香烟(贵州中国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焦油
量11 mg、烟气烟碱量1.0 mg、烟气一氧化碳量13 mg;考马斯亮兰(南京建成
生物工程研究所)。仪器与设备:熏烟箱(自制有机玻璃箱,90 cm×40 cm×30 cm,
盖子左中右各有3个直径为1.5 cm的通气孔),电子天平(上海花潮电器有限公司),
离心机(LD5-2A,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全自动组织切片机(RM2145,德国
Leica公司 ),深低温冰箱(MDF-382E型,日本Sanyo公司),光学显微镜(日本
Olympus公司)。
1.2 COPD模型制备 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烟熏2周组、烟熏4周组及恢
复组,各8只,四组的饲养环境完全相同。正常组不予烟熏,烟熏2、4周组及恢
复组全身置于熏烟箱中,被动吸烟6支/次,1 h/次,4次/d,时间点分别为
09:00、10:30、15:00、16:30,5 d/周。熏烟2周组第12天停止吸烟,熏烟4
周组第26天停止吸烟,恢复组烟熏4周后再继续正常饲养2周。每次烟熏结束后,
将正常组、熏烟2周组、熏烟4周组及恢复组共同置于正常的环境中饲养,温度
21~26 ℃,湿度30%~70%,12 h明暗交替,自由摄食、摄水。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观察各组一般情况,烟熏前及烟熏后每
周称量各组体质量,动态观察熏烟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②BALF蛋白含量:采用
考马斯亮蓝法。最后一次烟熏后24 h,予4%水合氯醛(100 g/mL)腹腔注射麻醉
小鼠,将小鼠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切开气管前方皮肤,钝性分离暴露气管,剖
开胸腔,结扎右主支气管,在气管处作一倒“V”字形小口。以拔除针芯的24号
静脉套管针快速插入气管,予生理盐水灌洗左主支气管和肺泡(0.6 mL/次,连续3
次)。共收集BALF约1.5 mL,1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考马斯
亮蓝法检测BALF蛋白含量,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③肺组织大体形态:收集
BALF后取出肺组织,观察其大体形态。④肺组织病理形态及肺泡直径:将右下肺
组织置于10%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中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每张切片随机计数20个肺泡,测量其直径,
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LSD
或Dunnett-t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一般情况及体质量比较 正常组直至实验结束均无异常,毛发光泽,眼睛
有神,活泼好动,食欲正常,呼吸平稳。烟熏2、4周组逐渐出现体型减小,毛发
枯燥,眼睛无神,精神萎靡,活动减少,食欲下降,弓背卷缩,出现倦怠、打喷嚏,
呼吸急促。正常组无死亡,烟熏2周组熏烟过程中死亡1只。烟熏前各组体质量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烟熏开始后正常组体质量呈上升趋势,而烟熏2、
4周组及恢复组烟熏后体质量较正常组同时间点降低(P均<0.01),恢复组正常饲
养后体质量缓慢上升,但仍较正常组低(P均<0.05)。见表1。
2.2 各组BALF蛋白含量比较 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分别为
(218.41±23.85)、(539.08±184.75)、(436.19±32.96)mg/L,均高于正常组
(85.64±27.88)mg/L(P均<0.01);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均高于烟
熏2周组,恢复组低于烟熏4周组(P均<0.01)。
2.3 各组肺组织大体形态比较 正常组肺组织大小正常,颜色粉红,有光泽,无肿
胀、出血。与正常组相比,烟熏2、4周组肺组织体积增大,肿胀明显,无出血及
渗出物,颜色灰白,光泽度差,肺表面有褐色斑点;且烟熏4周组较烟熏2周组
更明显。恢复组与烟熏4周组肺组织大体形态比较无明显差异。
2.4 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比较 正常组光镜下肺泡间隔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以淋
巴细胞为主,肺泡壁完好,肺泡结构连续。烟熏2周组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出血,局部肺泡间隔水肿增宽,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及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
润,肺泡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并融合。烟熏4周组镜下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出血较多,部分肺泡腔中有红细胞;肺间质水肿,渗出少量水肿液,肺间隔水肿增
宽;伴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较烟熏2周组明显增多;
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部分肺泡间隔变窄、断裂并融合成肺大疱。恢复
组镜下肺泡间隔水肿较烟熏4周组明显减轻,但局部仍有水肿,伴有少量单核细
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较烟熏4周组减少,肺泡腔扩大与烟熏4周组无明显差异。
见插页Ⅱ图4。
2.5 各组肺泡直径比较 正常组、烟熏2周组、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肺泡直径分别
为(3.06±1.26)×10-2、(6.45±1.01)×10-2、(8.72±1.76)×10-2、
(8.48±1.37)×10-2 mm。烟熏2、4周组及恢复组肺泡直径均大于正常组,烟熏
4周组及恢复组均大于烟熏2周组(P均<0.01),烟熏4周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
动物模型实验是了解COPD发病机制和探索其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目前COPD
模型主要有脂多糖诱导模型、烟熏模型、吸入NO2模型、呼吸道感染模型、蛋白
酶诱导模型、基因工程模型及两个或多个模型联合[3,4]。脂多糖诱导模型需行气
管暴露,是对小鼠的再次打击,对实验技术要求较高,且不符合临床诱因;此外,
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可以被糖皮质激素抑制,但临床上较多的COPD患者对糖
皮质激素不敏感[5]。烟熏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模拟COPD最主要的发病因素—
—吸烟,但其缺乏标准的暴露方法及检测方法。吸入NO2制备慢性支气管炎模型,
长期气管炎可导致肺气肿,但此法操作复杂,费时耗力[6];呼吸道感染法符合临
床诱因,但是必须确定一个合适的活菌感染量[7];基因工程模型耗时长,费用高,
且不符合临床病因[8];蛋白酶诱导模型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模,对肺组织损害
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其炎症持续时间较短,不符合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9]。符
合临床实际的理想COPD动物模型应具备的条件[10]:①致伤因素与临床COPD
常见诱因基本一致;②必须有气流阻塞存在,小气道阻力增高、肺动态顺应性下降;
③气道重塑;④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COPD的病因不明确,目前认为与肺组织
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1],其中
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吸烟和感染[12]。流行病学资料表明,COPD是一
个与吸烟关系密切的炎性疾病[13,14]。烟草中含有焦油、尼古丁及大量粉尘颗粒
等几千种化学物质,长期吸烟可导致多种肺部炎症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
COPD等[15,16],患有COPD的吸烟患者戒烟后肺部炎症仍持续存在[17]。烟熏
法虽有一些缺点,如COPD患者绝大部分是主动吸烟,而烟熏法是被动吸烟,但
却是最符合COPD临床诱因及发病机制的建模方法。
本研究采用烟熏法制备COPD小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显示烟熏4周
组病理学特征符合临床上COPD的病理学改变。恢复组炎症状况较烟熏4周组减
轻,但是肺泡无明显减小,证明烟熏后小鼠肺气肿是不可逆病变,亦说明该方法制
备的COPD模型是稳定的。中性粒细胞反映急性炎症情况,而单核细胞及淋巴细
胞则反映慢性炎症情况。本研究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显示,烟熏2、4周组中性粒
细胞少于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考虑与本次实验动物组织的取材时间有关,在实验
中取材时间定于最后一次烟熏后24 h,故反映急性炎症的中性粒细胞较少,而单
核细胞及淋巴细胞较多。
慢性炎症刺激COPD患者肺组织中央气道杯状细胞增多及黏液腺增大,导致黏液
高分泌,而黏蛋白是黏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ALF蛋白含量可反映气道炎症情
况[18]。本研究结果显示,BALF蛋白含量随着烟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烟熏2、4
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组;烟熏4周组及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
均较烟熏2周组明显增多;但停止烟熏后恢复组BAL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烟熏4
周组,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18,19]。正常小鼠因气道与外界相通,一些致病原
进入气道致使其产生少量黏蛋白,而烟熏则极大地刺激小鼠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黏
液腺增多,分泌大量黏液;当停止吸烟后炎症逐渐减轻,BALF蛋白含量逐渐减少。
所以,BALF蛋白含量变化也证实此烟熏法能够导致支气管炎症。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采用单纯烟熏4周法制备了COPD小鼠模型。该模型烟熏
停止2周后各项指标稳定,符合临床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关文献】
[1] D′Souza AO, Shah M, Dhamane AD, et al. Clinical and economic burden of COPD in a
medicaid population[J]. COPD, 2014,11(2):212-220.
[2] Maas AK, Mannino DM. Update on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F1000 Med Rep, 2010(12):2.
[3] John G, Kohse K, Orasche J, et al. The composition of cigarette smoke determines
inflammatory cell recruitment to the lung in COPD mouse models[J]. Clin Sci (Lond),
2014,126(3):207-221.
[4] Amano H, Murata K, Matsunaga H, et al.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celerates emphysema in mouse mode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J
Recept Signal Transduct Res, 2014,34(4):299-306.
[5] Al FA, Sultana SA, Pureza MA, et al. Preferential macrophage recruitment and
polarization in LPS-induced animal model for COPD: noninvasive tracking using MRI[J].
PLoS One, 2014,9(3):e90829.
[6] Wegmann M, Renz H, Herz U. Long-term NO2 exposure induces pulmonary
inflammation 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airflow obstruction in C57BL/6 mice: a
mouse model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athobiology, 2002,70(5):284-
286.
[7] Ganesan S, Faris AN, Comstock AT, et al. Elastase/LPS-exposed mice exhibit impaire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to bacterial challenge: role of scavenger receptor A[J]. Am J
Pathol, 2012,180(1):61-72.
[8] Tsao PN, Su YN, Li H,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placenta growth factor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emphysem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69(4):505-
511.
[9] Nakanishi K, Takeda Y, Tetsumoto S, et al. Involvement of endothelial apoptosis
underly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like phenotype in adiponectin-null
mice: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1,183(9):1164-1175.
[10] 郑鸿翱,何韶衡.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物模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
报,2003,11(4):249-252.
[11] Pauwels RA, Buist AS, Calverley PM,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HLBI/WHO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 workshop summa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163(5):1256-1276.
[12] Rabe KF, Hurd S, Anzueto A,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OLD executive summa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6(6):532-555.
[13] Andreas S, Herth FJ, Rittmeyer A, et al. Smok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lung cancer[J]. Pneumologie, 2007,61(9):590-594.
[14] Stav D, Raz M.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ong smokers
aged 45 and up in Israel[J]. Isr Med Assoc J, 2007,9(11):800-802.
[15] Borgerding M, Klus H. Analysis of complex mixtures--cigarette smoke[J]. Exp Toxicol
Pathol, 2005(57):43-73.
[16] Curtis JL, Freeman CM, Hogg JC. 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sights from recent research[J]. Proc Am Thorac Soc, 2007,4(7):512-
521.
[17] Ind PW. COPD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airway inflammation: uncoupled by smoking
cessation[J]. Eur Respir J, 2005,26(5):764-766.
[18] 张科东,马冉,李征途,等.一种熏烟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建立及鉴定[J].国际呼吸杂
志,2012,32(21):1607-1611.
[19] 覃冬云,吴铁,廖芸芸,等.构建熏烟致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
复,2008,12(24):469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