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商余馥)
龙源期刊网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互文性阅读教学
作者:黎艳玲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语文课堂中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改进阅读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
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互文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和完
善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语文课堂;互文性阅读教学;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互文性理论的包容性和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将互文性理论引入语文课堂,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
么,语文课堂应该怎样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
一、对照文本,在求同存异中开发延伸阅读的素材
(一)选择同一作者、不同写作风格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可以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如学
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再让学生阅读《赠汪伦》、《蜀道难》,体会作者写这几首诗的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这样比较阅读,才能读得深入,才能读得广博,才能悟得深刻,悟
得全面。
(二)选择同一写作对象、不同体裁、不同角度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感受选材立意的别
具匠心,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如学完《长城》后可以指导学生延伸阅读一些有
关长城的诗歌、散文等,像清乾隆的《望长城作》、唐朝于滇的《长城》。学完了《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后,可让学生读一读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
(三)选择同一写作方法、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种写作方
法的了解,形成深刻印象,体会异曲同工之妙。如教完《林海》之后,让学生阅读《草原》、
《荔枝蜜》等文章。
(四)选择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如阅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时,可延伸阅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及李白的《送友人》等古代送别诗,体会其不同
的特点;教完《凡卡》之后,可让学生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珊迪》以及曹文轩的
《泥鳅》。
龙源期刊网
二、立足文本,在追本溯源中开发延伸阅读的素材
(一)由文本向名家名篇延伸阅读。语文教材的一些课文是名家名篇的节选或是选自某作
品集,比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以
让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读一读原著,这样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知其一,又知其二,不仅可
以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扩大了视野,也增加了对名著的阅读积累。
(二)由文本中引用的名句向原诗原文延伸阅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意,还可以开
阔眼界,提高文学修养。如朱自清的《春》中描写“和风”时引用南宋诗人僧志南《绝句》的中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我们可以比较原诗进行延伸阅读。
(三)借助文本,在深入探究中开发延伸阅读的教材。语文课文中有一些科普文章,或关
于动物、植物,或关于自然的、人文的景观,虽然涉及内容广泛,但是比较浅显。学生有时会
觉得满足不了求知欲望,或从课文中发现的疑问难以解决。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相关的书
籍中深入探究。例如在教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可布置学生收集“你喜欢的名
家,他们所受的教育方式是否与课文相同”,然后再指导学生写出研究报告,可谓一举两得。
(四)以课堂为媒介,在文本的解读中适时引入延伸阅读的素材。(1)课前铺垫阅读。
在课前向学生提供一些可读的延伸材料,学生通过这些素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丰富了学生
的感性认识,与文本中的事件、人物更加接近,课堂就自然而然活跃了。如《秋天的怀念》是
一个高位截瘫作家史铁生,为纪念多年关心体贴自己的却突然去世的母亲而写的一篇催人泪下
的课文。文中我的暴怒、对生活的无望和母亲的宽容、坚强形成强烈对比,打动人心。但这毕
竟是生活中的特例,身体健康的学生很难理解残疾人的痛苦,简单照顾自己日常生活的妈妈也
难与文中的母亲相提并论。为了缩短文本与学生感知的距离,我们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诵读宋秋
雁写的《走过苦难——让我无比敬慕的作家史铁生》文章节选,让学生较真实、全面地了解事
件,对解读本文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2)课中扩展阅读。语文材料的一些课文以名家名篇
的节选或是选自某作品集,所以有时为了较完整的理解文章,可以在解读文本中适时引入相关
的素材,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增加阅读量,激发学生对原文阅读的兴趣;(3)课后延
伸阅读。“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觉得课文学完了,并不等于学习就结束了,而是要善于利
用这个例子,挖掘出一些可供学生继续阅读的素材,引领学生继续学习、深入学习,通过延伸
阅读,读得广博,悟得深刻。
三、精用媒体,通过各种渠道构建多形式的文本群
利用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技术,寻求优化语文教学的方法,必要时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构
建多形式的互文文本,达到互文性解读文本的目的。
(一)构建课件、影视文本。例如,我在教授《恐龙的灭绝》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了课件
中一些恐龙的图片。学生在直观地感受到恐龙的神奇之后, 探究恐龙灭绝奥秘的求知欲也被
龙源期刊网
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我还播放了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几个片断。电影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强
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为紧接其后的恐龙灭绝的猜想打开了思
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使得同学们的发言生动有趣。
(二)构建歌曲、图画文本。适当地引入歌曲能升华文章的主题,如学《卡罗纳》之前,
我组织同学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烘托孩子失去妈妈的痛苦;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让同学们唱《我的老父亲》、《父亲》,感受父亲伟大的父爱。在学习古诗词《乡村四
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时,我让同学们画画,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
(二)构建动画、网页文本。孩子们都爱看动画片,很多故事性的课文都能在网上找到相
应的动画,尤其以中、低年级居多。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称赞》、《纪昌学射》、《扁
鹊治病》等,我让同学们先看动画再学课文,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
一定的上网能力,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如辩论《开卷有益》,正、反双方可
以查找大量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证据。
总之,语文课堂中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改进阅读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有着重要的意义。互文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和完善
的知识结构。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能力选取合适的文本。在利用互文文本
对目标文本进行解读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防止对文本作过度阐释,甚至是错
误的阐释。
(编辑:龙贤东)
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商余馥)
龙源期刊网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互文性阅读教学
作者:黎艳玲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语文课堂中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改进阅读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
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互文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和完
善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语文课堂;互文性阅读教学;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互文性理论的包容性和可拓展性,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将互文性理论引入语文课堂,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那
么,语文课堂应该怎样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着手:
一、对照文本,在求同存异中开发延伸阅读的素材
(一)选择同一作者、不同写作风格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可以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如学
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再让学生阅读《赠汪伦》、《蜀道难》,体会作者写这几首诗的
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这样比较阅读,才能读得深入,才能读得广博,才能悟得深刻,悟
得全面。
(二)选择同一写作对象、不同体裁、不同角度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感受选材立意的别
具匠心,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如学完《长城》后可以指导学生延伸阅读一些有
关长城的诗歌、散文等,像清乾隆的《望长城作》、唐朝于滇的《长城》。学完了《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后,可让学生读一读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
(三)选择同一写作方法、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种写作方
法的了解,形成深刻印象,体会异曲同工之妙。如教完《林海》之后,让学生阅读《草原》、
《荔枝蜜》等文章。
(四)选择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文章进行延伸阅读。如阅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时,可延伸阅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及李白的《送友人》等古代送别诗,体会其不同
的特点;教完《凡卡》之后,可让学生再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珊迪》以及曹文轩的
《泥鳅》。
龙源期刊网
二、立足文本,在追本溯源中开发延伸阅读的素材
(一)由文本向名家名篇延伸阅读。语文教材的一些课文是名家名篇的节选或是选自某作
品集,比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以
让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读一读原著,这样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知其一,又知其二,不仅可
以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扩大了视野,也增加了对名著的阅读积累。
(二)由文本中引用的名句向原诗原文延伸阅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理解文意,还可以开
阔眼界,提高文学修养。如朱自清的《春》中描写“和风”时引用南宋诗人僧志南《绝句》的中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我们可以比较原诗进行延伸阅读。
(三)借助文本,在深入探究中开发延伸阅读的教材。语文课文中有一些科普文章,或关
于动物、植物,或关于自然的、人文的景观,虽然涉及内容广泛,但是比较浅显。学生有时会
觉得满足不了求知欲望,或从课文中发现的疑问难以解决。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相关的书
籍中深入探究。例如在教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后可布置学生收集“你喜欢的名
家,他们所受的教育方式是否与课文相同”,然后再指导学生写出研究报告,可谓一举两得。
(四)以课堂为媒介,在文本的解读中适时引入延伸阅读的素材。(1)课前铺垫阅读。
在课前向学生提供一些可读的延伸材料,学生通过这些素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丰富了学生
的感性认识,与文本中的事件、人物更加接近,课堂就自然而然活跃了。如《秋天的怀念》是
一个高位截瘫作家史铁生,为纪念多年关心体贴自己的却突然去世的母亲而写的一篇催人泪下
的课文。文中我的暴怒、对生活的无望和母亲的宽容、坚强形成强烈对比,打动人心。但这毕
竟是生活中的特例,身体健康的学生很难理解残疾人的痛苦,简单照顾自己日常生活的妈妈也
难与文中的母亲相提并论。为了缩短文本与学生感知的距离,我们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诵读宋秋
雁写的《走过苦难——让我无比敬慕的作家史铁生》文章节选,让学生较真实、全面地了解事
件,对解读本文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2)课中扩展阅读。语文材料的一些课文以名家名篇
的节选或是选自某作品集,所以有时为了较完整的理解文章,可以在解读文本中适时引入相关
的素材,从而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增加阅读量,激发学生对原文阅读的兴趣;(3)课后延
伸阅读。“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觉得课文学完了,并不等于学习就结束了,而是要善于利
用这个例子,挖掘出一些可供学生继续阅读的素材,引领学生继续学习、深入学习,通过延伸
阅读,读得广博,悟得深刻。
三、精用媒体,通过各种渠道构建多形式的文本群
利用先进的教育设备和技术,寻求优化语文教学的方法,必要时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构
建多形式的互文文本,达到互文性解读文本的目的。
(一)构建课件、影视文本。例如,我在教授《恐龙的灭绝》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了课件
中一些恐龙的图片。学生在直观地感受到恐龙的神奇之后, 探究恐龙灭绝奥秘的求知欲也被
龙源期刊网
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我还播放了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几个片断。电影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强
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为紧接其后的恐龙灭绝的猜想打开了思
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使得同学们的发言生动有趣。
(二)构建歌曲、图画文本。适当地引入歌曲能升华文章的主题,如学《卡罗纳》之前,
我组织同学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烘托孩子失去妈妈的痛苦;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让同学们唱《我的老父亲》、《父亲》,感受父亲伟大的父爱。在学习古诗词《乡村四
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时,我让同学们画画,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
(二)构建动画、网页文本。孩子们都爱看动画片,很多故事性的课文都能在网上找到相
应的动画,尤其以中、低年级居多。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称赞》、《纪昌学射》、《扁
鹊治病》等,我让同学们先看动画再学课文,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
一定的上网能力,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如辩论《开卷有益》,正、反双方可
以查找大量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证据。
总之,语文课堂中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改进阅读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有着重要的意义。互文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和完善
的知识结构。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能力选取合适的文本。在利用互文文本
对目标文本进行解读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多元解读的边界,防止对文本作过度阐释,甚至是错
误的阐释。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