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祢诗柳)
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及其成就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
术”,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
1、新艺术运动的源流。新艺术名称源于萨姆尔?宾(Samuel
Bing,1838—1905)于1895年12月26日在巴黎将他的“巴黎
东方艺术店”改名为经营现代装饰艺术品的“新艺术画廊”。
“新艺术”之名便不胫而走,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设计运
动的名称。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首先在法国展开,之
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至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而登峰造极,
延续至1910年前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取而代之。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
美术运动,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
大源泉。
2、“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之间的不同:“工艺美术”
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
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
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
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
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充分运用了植物、
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把感觉因素引入了设计,并经常
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
3、“新艺术”的传播。运动从法国产生,蔓延到荷兰、比利时、
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
各国,乃至俄罗斯、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
动。
4、“新艺术”运动的范围。席卷了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建筑、
家具、产品到平面设计、海报,以至雕塑、绘画等等,无所
不包。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线条装饰倾向或潮流。而线条的表
现手法又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其中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
为代表,德国、荷兰、西班牙以及英国的利尔兹利可以归属
曲线派。直线派以英国的麦金托希与格拉斯哥派、奥地利分
离派为代表。
二.“新艺术运动”主要人物的设计思想与作品风格
1、法国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
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Nancy)。其中巴黎
的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
其他平面设计,而后者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1889年由桥梁
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Guistave Eiffel 1832—1923)设计
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
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
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在700多个设计方案中,艾菲
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塔高328米,由
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
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
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
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在巴黎和南斯,不仅出现了三个设
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而且涌现了
一批著名的设计家。新艺术之家由萨穆尔宾于1895年在巴
黎普罗旺斯路22号开设称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与设计事
务所而得名:“现代之家”由朱利斯迈耶一格拉斐(Julius
Meier-Graefe)于1898年在巴黎开设称为“现代之家”的设计
事务所和展览中心而得名。而“六人集团”则成立于1898年,
是由六个设计家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在这三个组织及周围
有名的设计师还有爱米勒?加雷(Emile Galle 1846—1904)、
路易?马若雷尔(Louis Major Elle,1859—1926)、勒内?拉里
克(Rane Laliqua 1860~1945)欧仁?格拉塞(Eugene Grasset
1841—1917)、儒勒?舍雷(Jules chéret)、土鲁斯?劳特累克
(Toulouse Lautrec 1864~1901)皮埃尔?波那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和埃克多?基马(Hector Guimard
1867—1942)。
爱米勒?加雷是南斯派的创始人,他在设计艺术方面的成就主
要表现在玻璃设计上。他大胆探索与材料相应的各种装饰,
形成了一系列流畅和不对称的造型,以及色彩丰富的精致的
表面装饰。他的玻璃设计显示了对圆形的偏爱,对线条运用
的娴熟技能和对花卉图案处理的高超技能。常用的图案是映
现在乳色肌理上的大自然的花朵、叶子、植物枝茎、蝴蝶和
其他带翼的昆虫。此外,他设计的家具也与他的玻璃设计作
品一样,其装饰题材以异乡植物和昆虫形状为主,鲜花怒放
和花叶缠绕构成了这些作品独特的表面装饰效果,具有象征
主义的特征。他常使用细木镶嵌工艺进行装饰,使其设计的
家具精美而雅致。他在家具方面最有名的设计是1904年设
计的“睡蝶床”,蝴蝶身体和翅膀所使用的玻璃和珍珠母传达
了薄皮肌肤,木头黑白交替图纹则再现了翅翼的斑纹。
路易?马若雷尔是南斯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在设计上的成
就主要表现在家具铁器上。和
爱米勒?加雷一样,路易?马若雷尔的作品融合了异国和传统
的成分,包括新罗可可图案、日本风格和有机体形状,以及
受自然启发的形状和装饰。其作品的构造和装饰表现了流畅
的节奏,圆形轮廓和倾斜线条赋予作品雕塑感。在他的设计
中,功能从属装饰的特点十分明显。由于马若雷尔在家具设
计方面成就卓著,所以有“马若雷尔式”家具的美称。
勒内?拉里克的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珠宝方面。他的作品是娇
柔豪华的法国新艺术风格的最好见证。在他的珠宝设计中,
大量运用来自自然的图案装饰,其中植物和昆虫图案最为常
见,并且被处理成怪异的形式。此外,他对材料的选择也极
富想象,包括仿宝石、彩金、搪瓷、不规则珍珠和半透明角。
女人体是拉里克设计中爱用的另一个主题。珠宝上的女人体
刻划细腻,栩栩如生。如1895年他向法国艺术家沙龙送交
的展品中,有一件特别迷人的蜻蜓珠宝。拉里克在这件异乎
寻常的胸针中加入了一个全裸女人体作为装饰。这是第一件
采用女裸体装饰的新艺术珠宝,很快成为欧洲其他国家设计
师模仿的对象。
继拉里克之后,在新艺术珠宝设计方面卓有成就的当推欧仁?
格拉塞。他设计的珠宝奇特,具有独创性,充满了激情、想
象和梦幻。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西尔维亚”坠饰。它采用植
物图案,用无金属底珐琅和淡水珍珠制成。
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色,
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图形大师儒勒?
舍雷因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
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义”。他一生
设计了几百幅罗可可线条和亮色块为特征的招贴。
继舍雷之后,招贴设计迅猛发展,名家辈出,其中土鲁斯?
劳特累克招贴的平块亮色,皮埃尔?波那尔招贴的粗犷字母和
粗浓线条节奏,至今给人深刻的印象。土鲁斯?劳特累克设计
的《快乐王后》、《简?阿伏勒》和《红磨坊》歌舞演出海报等
堪称新艺术图形作品的代表。他的招贴用线条来勾勒物体与
人物,选取日常生活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最具独创性的,
是他对人物性格的夸张,文字与图形的巧妙安排,有力的对
比等。而阿尔丰斯?穆沙设计的招贴、海报因其具有强烈的新
艺术运动特点:曲线、自然形式、高度装饰化、平面效果等,
被誉为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据不完全统计,穆
沙一生设计了近百张招贴,风格融合了多种影响,含有鲜明
色块的日本高雅轮廓与来自拜占庭和摩尔人艺术的几何装
饰糅合在一起。这些流露着拜占庭风格,以天使、棕榈叶和
马赛克围绕的理想化女性形象为特征的招贴,将广告招贴提
升到了美术品的高度(图3-9)。如他在1893年为“《JANE
AVRIL》”设计的海报,就是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例子。
至于埃克多?基马的作品,则体现了法国新艺术建筑的最高成
就。他最重要的设计是为巴黎地下铁道系统设计的一系列入
口,他在20世纪初受巴黎市政府委托,设计地铁入口,一
共有100多个,这些建筑结构基本上是采用青铜和其它金属
铸造成的。他充分发挥了自然主义的特点,模仿植物的结构
来设计,这些入口的顶棚和栏杆都模仿植物的形状,特别是
扭曲的树木枝干,缠绕的藤蔓,顶棚有意地采用海贝的形状
来处理,令人叫绝!入口、栏杆、标牌、支柱和电灯构成了
一幅和谐的有机体和抽象形状混合景观。
2、比利时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仅次于法国。主要的设计组织有1884
年成立的“二十人小组”和后来由它改名的自由美学社。重要
的代表人物有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ata 1867—1947)和享
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享利?凡德?威尔德堪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比利时最为
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建筑家。他对于机械的肯定,
对设计原则的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
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06年在德国魏玛建立
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现
代设计教育的初期中心,日后又成为世界著名的包豪斯设计
学院。威尔德在比利时期间,一方面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
具、室内、染织品设计和平面设计;另一方面,作为“二十人
小组”和“自由美学社”的主要领导者,领导比利时的新艺术设
计运动。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始
于19世纪80年代。1881年,由奥克塔?毛斯(Octave Maus )
创办民主色彩浓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L’Art Moderne),
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
革的青年在1884年组成了一个前卫小组二十人小组(the
Groupe des Vingt),他们通过举办一系列艺术展览,展示当
时欧洲最前卫的艺术作品,使比利时人了解当时前卫艺术发
展的状况,接触现代艺术思想。二十人小组推威尔德为他们
的领袖,从18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设计沙龙展示各种
各样的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1894年,这个小组改名为“自
由美学社”。就个人的设计而言,威尔德的设计大量采用曲线,
特别是花草枝蔓,纠缠不清地组成复杂的图案。这在他们平
面设计和纺织品纹样设计上反映得最为充分,抽象线条形状
的运用形成了维尔德独特的形式语言,刀叉餐具、珠宝、烛
架、茶壶和其他实用物品的设计都传达了他那新艺术风格的
强烈节奏。他能超越对自然的直接模仿去发掘生动和抽象的
线条,认为这样的线条才是自然的本质。“线条是力量”当成
为“新”的装饰的基础。他于1899年设计的烛架,可以看作是
这种思想的体现,它巧妙地阐述了设计师有关线条的理论,
成功的将树枝线条的节奏转化为抽象排列的曲线。
维克多?霍塔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要从事建筑及室内
设计,他的建筑设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注重装饰,
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和
楼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塔赛
勒公馆是霍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叶、
枝、涡卷精细图案构成的起伏运动。室内遵循华丽的新艺术
设计。门厅和楼梯带有彩色玻璃窗和马赛克瓷砖地板,饰有
盘旋缠绕的线条图案,与熟铁栏杆的盘绕图案、柱子和柱头、
脊突拱廊以及楼梯圆形轮廓相呼应,整体和谐统一。而霍塔
公馆则为维克多?霍塔设计生涯的巅峰之作,新艺术建筑的里
程碑。
4、西班牙
安东尼?高蒂(Andonni Gaudi,1852—1926),是西班牙新艺
术运动的最重要代表。他作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师和
设计家,他出身卑微,是一名普通手艺铜匠的儿子。他一生
被肺炎折磨,从小就沉默寡言。17岁开始在巴塞罗纳学建筑,
其设计灵感大量来自他广泛阅读的书籍。早期具有强烈的阿
拉伯摩尔风格特征,也就是其设计生涯的“阿拉伯摩尔风格”
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的设计不单纯复古而是采用折衷处
理,把各种材料混合利用。属于这种风格的典型设计是建于
1883——1888年间,位于巴塞罗那卡罗林区的文森公寓。这
个设计的墙面大量采用釉面瓷砖作镶嵌装饰处理。高蒂从中
年开始,在他的设计中,糅合了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
艺术运动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致,同时又赋予其
一种神秘的、传奇的隐喻色彩,在其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中
表达出复杂的感情。高蒂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洛公寓
(the Casa Batllo),该公寓房屋的外形象征海洋的海生 动物
的细节。整个大楼一眼望去就让人感到充满了革新味。构成
一二层凸窗的骨形石框、覆盖整个外墙的彩色玻璃镶嵌及五
光十色的屋顶彩砖,呈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连贯性,赋予大
楼无限生气。公寓的窗子被设计成似乎是从墙上长出来的,
造成了一种奇特的起伏效果,稍后他设计的米拉公寓(the
Casa Mila),进一步发挥了巴特洛公寓的形态,建筑物的正面
被处理成一系列水平起伏的线条,这样就使得多层建筑的高
垂感与表面水平起伏相映生辉。公寓不仅外部呈波浪形,内
部也没有直角,包括家具在内,都尽量避免采用直线和平面。
由于跨度不同,他使用的抛物线拱产生出不同高度的屋顶,
形成无比惊人的屋顶景观,整座建筑好像一个融化时的冰淇
淋。米拉公寓由于风格极端,引起了巴塞罗那市民的指责,
报纸以各种诨名来攻击这个设计:比如蠕虫、大黄蜂的巢等
(the Quarry the Pate the hornets’nest)。
在高蒂所有的设计中,在今天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他为之投
入43年之久,并且至死仍未能够完成的神圣家族教堂。该
教堂1881年委托高蒂设计,1884年始建,用了42年时间才
建成,主要由于财力不足,多次停工。教堂的设计主要模拟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式样,原设计有12座尖塔,最后只完成4
座。尖塔虽然保留着哥特式的韵味,但结构己简练得多,教
堂内外布满钟乳石式的雕塑和装饰件,上面贴以彩色玻璃和
石块,仿佛如神话中的世界一般,教堂浑身上下看不到一条
直线,一点清楚的规则,弥漫着向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的
气息。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路易?多米尼科?蒙塔
尼(Louis Domenico Montaner,1850-1930)其设计风格基本
上与法国、比利时的风格同步,但更重视功能的作用,代表
性的设计是卡塔拉兰音乐厅。
5、奥地利
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维也纳分离派发起的。这是一个由
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
年,最初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the Austrian Fine Art
Association)。后来,因为他们标榜与传统和正统艺术分道扬
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
由”(Der Zeit Ihre Kunst-der Kunst Ihre Freiheit)。主要代表人
物有:建筑家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 1841—1918)、约瑟
夫?霍夫曼(Soseph Hoffmann 1970—1956)、约瑟夫?奥尔布
里希(Sosph Oblrich 1867—1908)、科罗曼?莫塞(Koloman
Moser 1868—1918)和画家居斯塔夫?克里木特(Gustav
Klimit)等。
瓦格纳是奥地利新艺术的倡导者,他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并
发展形成自己的学说。他早期推崇古典主义,后来受工业技
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其学说集中地反映在
1895年出版的《现代建筑》(Moderne Architektur)一书中。
他指出新结构和新材料必然导致新的设计形式的出现,建筑
领域的复古主义样式是极其荒谬的,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
而不是为古典复兴而产生的。他对未来建筑的预测是非常激
进的,认为未来建筑“像在古代流行的横线条,平如桌面的屋
顶,极为简洁而有力的结构和材料”,这些观点非常类似于后
来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观点。他甚至还认为现
代建筑的核心是交通或者交流系统的设计,因为建筑是人类
居住、工作和沟通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环绕空间。
建筑应该具有这种交流、沟通、交通为中心设计考虑,以促
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装饰也应该为此服务。他
在1900——1902年设计建造的维也纳新修道院(Neustiftguss
40)40号公寓,就体现了他的“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的设计
原则,并抛弃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毫无意义的自然主义曲
线,采用了简单的几何形态,以少数曲线点缀达到装饰效果。
建于1899年的马若里卡公寓大楼虽堪称瓦格纳的代表作之
一,整个大楼外表装饰十分豪华,马若里卡彩砖和简洁的纵
横方格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只有到了他晚期的作品,才真
正体现出维也纳新艺术的独特风貌,摈弃了一切多余的装
饰。如建于1897——1898年的维也纳分离派总部(the Vienna
Secession Building),充分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特别是方形,
加上少数表面的植物纹样装饰,使设计具有功能和装饰高度
吻合的特点,与外型奇特、功能不好的高蒂设计的建筑形成
鲜明对照。
约瑟夫?奥尔布里希和约瑟夫?霍夫曼是瓦格纳的学生,他们
继承了瓦格纳的建筑新观念。奥尔布里希为维也纳分离派举
行年展设计的分离派之屋,以其几何形的结构和极少数的装
饰概括了分离派的基本特征。交替的立方体和球体构成了建
筑物的主旋律,如同纪念碑一般简洁。
与奥尔布里希相比,霍夫曼在新艺术运动中取得的成就更
大,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瓦格纳。他于1903年发起成立了
维也纳生产同盟(Wiener Werksttate),这是一个近似于英国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手工艺工厂,在生产
家具、金属制品和装饰品的同时,还出版了杂志《神圣》,
宣传自己的设计和艺术思想。霍夫曼一生在建筑设计、平面
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金属器皿设计方面作出了巨大
的成就。在他的建筑设计中,装饰的简洁性十分突出。由于
他偏爱方形和立体形,所以在他的许多室内设计如墙壁、隔
板、窗子、地
毯和家具中,家具本身被处理成岩石般的立体(图3-18)。
在他的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的形体如螺旋体和黑白方形的
重复十分醒目,其装饰手法的基本要素是并置的几何形状、
直线条和黑白对比色调。这种黑白方格图形的装饰手法为霍
夫曼所始创,被学术界戏称为“方格霍夫曼”(图3-19)。
画家出身的克里木特是“维也纳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
在绘画风格上同样采用大量简单的几何图形为基本构图,采
用非常绚丽的金属色,如金色、银色、古铜色,加上其他明
快的颜色,创造出非常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作品,在当时画坛
引起很大的震动。他为建筑设计的壁画,采用陶瓷镶嵌技术,
利用其娴熟的绘画技巧,为设计增添了许多魅力。
维也纳分离派另一代表人物莫塞,虽以绘画久长,但与分离
派设计家们的合作十分密切。他们装饰绘画风格简单明快,
与克里木特的绘画风格形成鲜明对照,趋向于用单色或黑白
颜色进行设计。如1898年他为维也纳分离派设计的展览海
报,就是新艺术运动的典型作品。
6、英国
作为一种设计运动,英国的新艺术设计活动主要限于苏格
兰。因此,它在英国的影响远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
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的是格拉斯
哥四人团(Glasgon Four):查尔斯?雷尼?麦金托希(Charles
Rennie Mackimtosh,1868—1928)、赫伯特?麦克内尔(Herbert
Mcnair1868—1953)、马格蕾特?麦克唐纳(Margaret
Mcdonald,1865—1933)、法朗西丝?麦克唐纳(Frances
Mcdonald,1874—1921)。在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他
们在建筑、室内、家具、玻璃和金属器皿等的设计方面形成
了独一无二的苏格兰新艺术表现,即柔软的曲线和坚硬高雅
的竖线交替运动的新表现,亦即设计史界所习称的“直线风
格”。
麦金托希不仅是“格拉斯哥四人团”的领袖人物,而且其设计
集中地体现了“直线风格”。他于1868年6月7日出生于格拉
斯哥,家庭有11个孩子,儿童时代十分幸福,很早就决心
要从事建筑。虽然父母反对,但他在16岁时就离开家庭外
出学习绘画、建筑并参与设计。他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泛,涉
及到建筑、家具、室内、灯具、玻璃器皿、地毯、壁挂等,
同时,他在绘画艺术方面也造诣甚高。他的设计风格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他很小的时候起,
他就对日本浮世绘线条的使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日本传统
艺术中简单的直线,利用不同的编排和布局,取得非常富有
装饰性的效果。当然,他的设计风格也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
运动的成果,特别是以威廉?莫里斯、约翰?拉斯金等人为首
的各种试验的发展,另外还有欧洲其它国家“新艺术”运动,
特别是被视为现代主义前奏的一些人物,如维也纳分离派运
动等的影响。
麦金托希作为一个全面的杰出的设计家,在建筑设计方面成
就尤大。他早期的建筑设计一方面受到英国传统建筑的影
响,而另一方面则倾向于采用简单的纵横直线。他最成功的
建筑设计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一些建筑,设计上采用简单
的立体几何形式,内部稍加装饰,非常富有立体主义精神。
室内大量采用木料结构,简单的几何形式,内外协调,形成
一种统一的风格。为了达到高度统一的设计风格,他还统一
设计建筑内部的家具和用品,家具采用原色,注重纵向线条
的运用,利用直线搭配进行装饰,尽管避免过多的装饰。如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图书馆的设计,没有流畅的装饰线条,而
是抽象而富有力量的几何造型,给人的印象如同抽象形式合
奏的复调音乐。又如1902年他为希尔大楼所设计的室内,
其简洁的立体图形与地板的同类图形相呼应,并且将这种基
调延伸到长方形门框、天花板、墙板和几何形灯具,简洁的
格子形主宰室内,汇成简洁而空旷的整体效果。再如在家具
设计方面,像椅子、柜子、床等都别具特色,特别是他设计
的靠背椅,完全采用黑色的造型,非常夸张,完全摆脱了一
切传统形式的束缚,也超越了对任何自然形态的模仿。
从大量的作品来看,以麦金托希为代表的格拉斯哥设计风
格,集中地反映在装饰内容和手法的运用上。具体而言,表
面装饰遵循严格的线条图案——主要是常常以卵形告终的
微曲竖线——以及格子和风格化的玫瑰形;配色柔和,主要
限于淡橄榄色、淡紫色、乳白色、灰色和银白色构成的清淡
优美的色彩;拉长的女子沉思形姿在他们的设计中也十分突
出;装饰线条
虽超起于稳定,但其视觉效果也不会变化,大多数表面图案
抽象复杂,象征形态点缀其间,这些象征形态与大部分新艺
术设计一样,沟通自然;曲弯的竖线与卵形和细胞形图案相
同,风格化的叶子和玫瑰花苞赋予作品一种持续增长的活力
情调。
7、美国
在应用美术领域中,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
布拉德利(Will y,1868~1962),他堪称新艺术图形
设计代表。布拉德利最初是以比尔兹利的线条风格从事设
计,可以说比尔兹利的作品对布拉德利的图形设计风格构成
了决定性的影响。关于这种影响,我们从他的1895年设计
的招贴《CHAPBOOK》,以及被评论家视为“美国的第一张新
艺术招贴”的《孪生姐妹》,可以明显地看出拥有比尔兹利图
形风格中的那种曲发装饰图案和平面图案背景。
布拉德利1894年的作品反映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的
纯装饰化和高度“道德化”的手法,如为《故事书》设计的封
面。但是,在随后的设计生涯中,他也总结出了一些新的技
法,像以重复线条图案而非仅仅靠黑白对比来建立纹理色调
区,黑白被用来衬托彩色和装饰线条。他所总结出来的这些
新技法及其他的个人设计风格,集中地反映在他为R?D?布
莱克默的美国版《叙事诗》所绘的插图中,以及1895、1896、
1905年先后为《国内印刷》设计的封面、为爱德蒙?斯潘瑟
的《喜欢》所作的插图和《维克多?比西克里》海报设计中。
路易斯?康夫特?蒂夫尼(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
是工艺美术设计领域中的代表人物。
蒂夫尼主要从事日用器皿的设计,尤其擅长于玻璃设计。 在
新艺术运动没有影响到美国之前,蒂夫尼进行玻璃设计的原
型主要来源于欧洲,但在19世纪最后十年里,他的作品成
为欧洲玻璃设计的模式。
蒂夫尼在玻璃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他不仅
设计了19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最具流行时尚的台灯
——彩绘玻璃台灯,而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出了著名
的“法夫赖尔”花瓶系列。其中前者的设计中,色彩丰富的玻
璃造型灯具使白炽灯泡刺眼的灯光变得极其柔和。青铜的底
座是树根和树杆,不规则的造型上面悬挂装饰着百合花、荷
花或紫藤花的彩绘玻璃灯罩,具有一种自然而浪漫的情调,
而后者的设计,引进了新的色彩效果,大部分是彩虹色,模
仿古代风化玻璃器具,有时叠盖风格化的花朵、孔雀羽毛和
梳子波纹图案以增强色彩效果。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
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
“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
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Beruhem)、詹
尼(Jenney)、艾德勒(Adler)霍拉伯特(Holabird)和路易
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等。通过这些建筑师
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美国新
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他在14年中设计了
一百多幢摩天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加哥等地。他
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
的愿望。他所设计的礼堂大厦在粗琢的下部楼层上方建有的
连拱廊围住窗子。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
装饰。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
场设计,商场的简洁处理,使该设计成为20世纪无数办工
与商业建筑的基本原形。主入口上方及周围布满奢华的新艺
术风格的铸铁装饰,这也许是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装饰。商
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满
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窗户,充分体现了他“形式服从功
能”的现代建筑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沙利文和艾德勒合
作设计的“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
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
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
音响效果。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
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
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继沙利文之后,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的费兰克?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进一步发展了沙利
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的选用及考
虑建筑与环境协调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概念。
赖特被视为现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
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如1894年他为麦
克艾菲住宅所作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895年开始,
赖特在建筑铁饰设计中融入了高雅的垂直和曲线形。至1904
年,这些装饰作品对垂线和表面图案的运用已具赖特个人风
格。
简史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
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
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
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新艺术运动主要是一种建筑上的,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
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
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
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
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
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
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
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
(Jugend)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
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
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
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
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
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
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
从植物生长出来。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
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
(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Alphons Mucha)、
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和让?图洛普(Jan Toorop)归入多于一种风格
中。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
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
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
务。
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
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纽约的
作品、艾米里?加利(Emile Gallé)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
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
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
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
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
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
草、昆虫。
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
或植物等。日本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
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自此以后,从在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
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
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
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
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新艺术运动中好的一面,是其考虑了完整的风格。这意
味着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
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等级尺度。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
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
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
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就象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那
样,如今,新艺术运动被视为20世界文化运动中最有创新
力的先行者。
新艺术运动是一座桥梁,藉由这座桥梁,欧洲从古典走向了
现代。这场运动的实践涉及了艺术与设计的多个领域,在当
时的影响就遍及欧洲各国。它的社会基础是工业革命,工业
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同时也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
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使
整个欧洲沉浸在一种乐观的情绪之中,尽管我们今天可以看
到当时留下的各种关于工业革命的负面言论,但是这些言论
的背后都是对于人类所掌握的能力的巨大自信,人们对现状
不满,但对于改变现状的能力毫不怀疑。新艺术运动之名甫
一出现,即传播开来,这一现象本身也能说明问题。“新艺术”
只是一个商人开设的一家小店的名字,却在艺术史上留下如
此浓重的一笔,同“印象派”得自戏谑的评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名称把众多的人物及其实践都笼罩其中,他们之间是如
此的不同,各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但我们仍然认可这样
的标签,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答案可能就在新艺术的
“新”字上,这个新字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最近,欧洲各国都在进行“新艺术运动百年”的纪念活动,
再次把人们的眼光集中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这个时间
段上。在中国,人们对于新艺术运动也不陌生,此时旧话重
提的意义并不在于纪念,而是这场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现实
意义。某种程度上看,今天的中国在艺术与设计方面面临百
年前欧洲各国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西
方最新的艺术与设计,我们可以模仿他们,复制他们,甚至
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创造出类似的作品,但是我们永远摆
脱不掉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何以言新?新中国的成立,使我
们拥有了独立的国家主权 ;近二十多年的平稳环境和经济
建设,使我们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升,中国的艺术与设计正
是伴随着经济起飞而繁荣的。繁荣对应的往往是数量的概
念,不可否认的是,许多艺术家与设计师对我们的现状并不
满意,甚至焦虑。放眼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日常环境,我们建
起了玻璃高楼,硕大的立交桥成为影视镜头的常用题材,我
们也可以很酷地只用几何形体来说话,但更多的是我们混乱
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物质碎片,我们正在复制这个世界上所
有出现过的好东西,但惟独没有属于我们、属于这个时代的
真正创造物。繁荣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和速度,却无法赋予我
们真正的荣耀——我们企图占有,却不思创造。这样的困境
在百年前的欧洲同样存在,他们成功地建起了一座桥,从而
走出困境,走向新的未来。或许我们可以回顾这段建桥的历
史,找到我们的出路,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谈论新艺
术运动的意义之所在。
中国新艺术运动先锋工作委员会是在国家文化部等有关部
门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旨在推动我国开展艺术创新,开展新艺
术运动的权威机构。她的常设机构为新艺术运动先锋工作
室。
新艺术运动先锋工作室凝聚了一批立志为中国艺术的复
兴而奋斗的精英。这些中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用自己的道
德、勇气、智慧,采用全球化考察、跨文化交流的模式把设
计放回生产、消费甚至宗教、政治中,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真
正创造物。在我国艺术创新、新艺术运动中正进行着不断的
尝试……
/view/
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
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
昆虫。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
卉或植物等。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
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
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
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新艺术运动对当时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绘画,家
具和织物设计、插画、器皿和艺术品、灯具、首饰等方面,
都有深远的影响。
萨姆尔.宾的画廊
1895年12月,在巴黎的普罗旺斯街开办了一家别具特色的
画廊,主人萨姆尔.宾是公认的日本艺术的鉴赏家,商人和
作家,这家画廊经营日本的风格优雅,独具异国情调的艺术
品,并且展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所设计的彩绘玻璃,
艺术玻璃,招贴画和珠宝首饰等。巴黎的《费加罗报》把这
个画廊描绘为“杂货铺”,因为这些东西五花八门,而且没
有统一的风格,也由于这些艺术品表现了某种类似颓废的装
饰品位,因此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受到堕落的英国人,吸吗啡
的隐君子,犹太人和比利时罪犯的影响。但是,《费加罗报》
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个画廊打开了新艺术作品的一扇窗,从
这里开始,“新艺术”(Art Nouveau)一词逐渐被人们所承
认,并最后在历史上获得定位。
到今天“新艺术”一词已经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
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
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
是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
萨姆尔.宾的画廊正面--
宾为他的画廊外部所做的装饰使画廊本身也成为一件新艺
术的作品。
红房子
1860年的英国肯特郡伯克斯利希斯,新建起一座完全与众不
同的房子:它的红墙外露而不覆灰泥;建筑的正面成为次要
部分,而从背面进行规划;不加遮掩地展示建筑的内部结构。
建筑的内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的阴郁和拥挤,整个空间明亮
而舒适,无论是窗户的彩绘玻璃,还是窗帘精致的刺绣,抑
或独具中世纪风格的家具和陈设,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
的妙思。
这座洋溢着新艺术大胆革新的气息的建筑就是在艺术史上
至今依然赫赫有名的“红房子”。1859年,英国伟大的艺术
家威廉.莫里斯委托他的好友菲利普.韦布设计了这座住宅,
红房子完全按照莫里斯和他的好友韦布以及拉斐尔前派画
家罗塞蒂自己的构思来布置,他们不仅亲自设计家具及壁
纸,窗帘,帷幔的图案,并且亲自由莫里斯的妻子珍妮亲手
刺绣完成,整个房子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感。,红房
子在这些率性而创新的艺术家的设计之下,成为一件具有历
史意义的杰出艺术品--它完全摆脱了陈旧的历史主义束缚,
已经具备了新艺术的特征,并且预示着即将来临的20世纪。
新艺术的发轫者--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是现代设计史的开篇人物,作为一
个具有激进思想的革命者,他深信工业化批量产品体现不出
创造者的精神特质。为了抵制“没有灵魂”的机器世界,他
最早背离古典主义,企图借力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寻求艺术
的未来。
身处19世纪末社会与思想激烈动荡的时代,面对
传统的贵族艺术和新兴的“普世艺术”,莫里斯试图以自己
的实践关注一个关乎艺术根本的问题:“要不是人人都能享
受艺术,那艺术跟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在他看来,真正
的艺术“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莫里斯
的问题至今都在迫使人们寻求答案。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莫里斯的工作集中在装
饰艺术上,他所设计的纺织品,墙纸图案确立了一种前所未
有的风格,其线条大多取自花梗,花蕾,藤蔓等自然界优美
具有曲线的形体,这种线条构成最终形成了整个新艺术运动
独特的风格,并影响了几乎整个20世纪的实用艺术设计。
在对红房子每一处细节亲自设计的过程中,莫里斯和他的朋
友们萌发了创建一家装饰设计公司的想法,并在1861年将
它付诸于实际。他们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壁画,雕刻,
彩色玻璃,金属制品到家具设计,充分体现了他们“还生活
以艺术”的思想;而他们精美,优秀的作品也成为推动新艺
术运动发展最具说服力的实例,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年轻画家
和建筑家投身到新艺术运动中来。
张沛银
环艺(1)班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祢诗柳)
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及其成就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
术”,一次内容很广泛的设计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
1、新艺术运动的源流。新艺术名称源于萨姆尔?宾(Samuel
Bing,1838—1905)于1895年12月26日在巴黎将他的“巴黎
东方艺术店”改名为经营现代装饰艺术品的“新艺术画廊”。
“新艺术”之名便不胫而走,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设计运
动的名称。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首先在法国展开,之
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至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而登峰造极,
延续至1910年前后,逐步为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取而代之。新艺术运动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
美术运动,哥特式、罗可可式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
大源泉。
2、“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之间的不同:“工艺美术”
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
的参考与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
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
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
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充分运用了植物、
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把感觉因素引入了设计,并经常
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
3、“新艺术”的传播。运动从法国产生,蔓延到荷兰、比利时、
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大利、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欧
各国,乃至俄罗斯、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
动。
4、“新艺术”运动的范围。席卷了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建筑、
家具、产品到平面设计、海报,以至雕塑、绘画等等,无所
不包。本质上表现为一种线条装饰倾向或潮流。而线条的表
现手法又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其中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
为代表,德国、荷兰、西班牙以及英国的利尔兹利可以归属
曲线派。直线派以英国的麦金托希与格拉斯哥派、奥地利分
离派为代表。
二.“新艺术运动”主要人物的设计思想与作品风格
1、法国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不久就形成了两个
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Nancy)。其中巴黎
的设计范围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公共设施装饰、海报及
其他平面设计,而后者则集中在家具设计上。1889年由桥梁
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Guistave Eiffel 1832—1923)设计
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
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
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在700多个设计方案中,艾菲
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的方案一举中标。塔高328米,由
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
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
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
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在巴黎和南斯,不仅出现了三个设
计组织——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而且涌现了
一批著名的设计家。新艺术之家由萨穆尔宾于1895年在巴
黎普罗旺斯路22号开设称为新艺术之家的工作室与设计事
务所而得名:“现代之家”由朱利斯迈耶一格拉斐(Julius
Meier-Graefe)于1898年在巴黎开设称为“现代之家”的设计
事务所和展览中心而得名。而“六人集团”则成立于1898年,
是由六个设计家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在这三个组织及周围
有名的设计师还有爱米勒?加雷(Emile Galle 1846—1904)、
路易?马若雷尔(Louis Major Elle,1859—1926)、勒内?拉里
克(Rane Laliqua 1860~1945)欧仁?格拉塞(Eugene Grasset
1841—1917)、儒勒?舍雷(Jules chéret)、土鲁斯?劳特累克
(Toulouse Lautrec 1864~1901)皮埃尔?波那尔(Pierre
Bonnard 1867—1947)和埃克多?基马(Hector Guimard
1867—1942)。
爱米勒?加雷是南斯派的创始人,他在设计艺术方面的成就主
要表现在玻璃设计上。他大胆探索与材料相应的各种装饰,
形成了一系列流畅和不对称的造型,以及色彩丰富的精致的
表面装饰。他的玻璃设计显示了对圆形的偏爱,对线条运用
的娴熟技能和对花卉图案处理的高超技能。常用的图案是映
现在乳色肌理上的大自然的花朵、叶子、植物枝茎、蝴蝶和
其他带翼的昆虫。此外,他设计的家具也与他的玻璃设计作
品一样,其装饰题材以异乡植物和昆虫形状为主,鲜花怒放
和花叶缠绕构成了这些作品独特的表面装饰效果,具有象征
主义的特征。他常使用细木镶嵌工艺进行装饰,使其设计的
家具精美而雅致。他在家具方面最有名的设计是1904年设
计的“睡蝶床”,蝴蝶身体和翅膀所使用的玻璃和珍珠母传达
了薄皮肌肤,木头黑白交替图纹则再现了翅翼的斑纹。
路易?马若雷尔是南斯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他在设计上的成
就主要表现在家具铁器上。和
爱米勒?加雷一样,路易?马若雷尔的作品融合了异国和传统
的成分,包括新罗可可图案、日本风格和有机体形状,以及
受自然启发的形状和装饰。其作品的构造和装饰表现了流畅
的节奏,圆形轮廓和倾斜线条赋予作品雕塑感。在他的设计
中,功能从属装饰的特点十分明显。由于马若雷尔在家具设
计方面成就卓著,所以有“马若雷尔式”家具的美称。
勒内?拉里克的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珠宝方面。他的作品是娇
柔豪华的法国新艺术风格的最好见证。在他的珠宝设计中,
大量运用来自自然的图案装饰,其中植物和昆虫图案最为常
见,并且被处理成怪异的形式。此外,他对材料的选择也极
富想象,包括仿宝石、彩金、搪瓷、不规则珍珠和半透明角。
女人体是拉里克设计中爱用的另一个主题。珠宝上的女人体
刻划细腻,栩栩如生。如1895年他向法国艺术家沙龙送交
的展品中,有一件特别迷人的蜻蜓珠宝。拉里克在这件异乎
寻常的胸针中加入了一个全裸女人体作为装饰。这是第一件
采用女裸体装饰的新艺术珠宝,很快成为欧洲其他国家设计
师模仿的对象。
继拉里克之后,在新艺术珠宝设计方面卓有成就的当推欧仁?
格拉塞。他设计的珠宝奇特,具有独创性,充满了激情、想
象和梦幻。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西尔维亚”坠饰。它采用植
物图案,用无金属底珐琅和淡水珍珠制成。
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色,
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图形大师儒勒?
舍雷因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
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义”。他一生
设计了几百幅罗可可线条和亮色块为特征的招贴。
继舍雷之后,招贴设计迅猛发展,名家辈出,其中土鲁斯?
劳特累克招贴的平块亮色,皮埃尔?波那尔招贴的粗犷字母和
粗浓线条节奏,至今给人深刻的印象。土鲁斯?劳特累克设计
的《快乐王后》、《简?阿伏勒》和《红磨坊》歌舞演出海报等
堪称新艺术图形作品的代表。他的招贴用线条来勾勒物体与
人物,选取日常生活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最具独创性的,
是他对人物性格的夸张,文字与图形的巧妙安排,有力的对
比等。而阿尔丰斯?穆沙设计的招贴、海报因其具有强烈的新
艺术运动特点:曲线、自然形式、高度装饰化、平面效果等,
被誉为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据不完全统计,穆
沙一生设计了近百张招贴,风格融合了多种影响,含有鲜明
色块的日本高雅轮廓与来自拜占庭和摩尔人艺术的几何装
饰糅合在一起。这些流露着拜占庭风格,以天使、棕榈叶和
马赛克围绕的理想化女性形象为特征的招贴,将广告招贴提
升到了美术品的高度(图3-9)。如他在1893年为“《JANE
AVRIL》”设计的海报,就是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例子。
至于埃克多?基马的作品,则体现了法国新艺术建筑的最高成
就。他最重要的设计是为巴黎地下铁道系统设计的一系列入
口,他在20世纪初受巴黎市政府委托,设计地铁入口,一
共有100多个,这些建筑结构基本上是采用青铜和其它金属
铸造成的。他充分发挥了自然主义的特点,模仿植物的结构
来设计,这些入口的顶棚和栏杆都模仿植物的形状,特别是
扭曲的树木枝干,缠绕的藤蔓,顶棚有意地采用海贝的形状
来处理,令人叫绝!入口、栏杆、标牌、支柱和电灯构成了
一幅和谐的有机体和抽象形状混合景观。
2、比利时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仅次于法国。主要的设计组织有1884
年成立的“二十人小组”和后来由它改名的自由美学社。重要
的代表人物有维克多?霍塔(Victor Horata 1867—1947)和享
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1863-1957).
享利?凡德?威尔德堪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比利时最为
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建筑家。他对于机械的肯定,
对设计原则的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
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他于1906年在德国魏玛建立
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现
代设计教育的初期中心,日后又成为世界著名的包豪斯设计
学院。威尔德在比利时期间,一方面从事“新艺术”风格的家
具、室内、染织品设计和平面设计;另一方面,作为“二十人
小组”和“自由美学社”的主要领导者,领导比利时的新艺术设
计运动。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始
于19世纪80年代。1881年,由奥克塔?毛斯(Octave Maus )
创办民主色彩浓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L’Art Moderne),
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
革的青年在1884年组成了一个前卫小组二十人小组(the
Groupe des Vingt),他们通过举办一系列艺术展览,展示当
时欧洲最前卫的艺术作品,使比利时人了解当时前卫艺术发
展的状况,接触现代艺术思想。二十人小组推威尔德为他们
的领袖,从189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设计沙龙展示各种
各样的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1894年,这个小组改名为“自
由美学社”。就个人的设计而言,威尔德的设计大量采用曲线,
特别是花草枝蔓,纠缠不清地组成复杂的图案。这在他们平
面设计和纺织品纹样设计上反映得最为充分,抽象线条形状
的运用形成了维尔德独特的形式语言,刀叉餐具、珠宝、烛
架、茶壶和其他实用物品的设计都传达了他那新艺术风格的
强烈节奏。他能超越对自然的直接模仿去发掘生动和抽象的
线条,认为这样的线条才是自然的本质。“线条是力量”当成
为“新”的装饰的基础。他于1899年设计的烛架,可以看作是
这种思想的体现,它巧妙地阐述了设计师有关线条的理论,
成功的将树枝线条的节奏转化为抽象排列的曲线。
维克多?霍塔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要从事建筑及室内
设计,他的建筑设计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注重装饰,
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和
楼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塔赛
勒公馆是霍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叶、
枝、涡卷精细图案构成的起伏运动。室内遵循华丽的新艺术
设计。门厅和楼梯带有彩色玻璃窗和马赛克瓷砖地板,饰有
盘旋缠绕的线条图案,与熟铁栏杆的盘绕图案、柱子和柱头、
脊突拱廊以及楼梯圆形轮廓相呼应,整体和谐统一。而霍塔
公馆则为维克多?霍塔设计生涯的巅峰之作,新艺术建筑的里
程碑。
4、西班牙
安东尼?高蒂(Andonni Gaudi,1852—1926),是西班牙新艺
术运动的最重要代表。他作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师和
设计家,他出身卑微,是一名普通手艺铜匠的儿子。他一生
被肺炎折磨,从小就沉默寡言。17岁开始在巴塞罗纳学建筑,
其设计灵感大量来自他广泛阅读的书籍。早期具有强烈的阿
拉伯摩尔风格特征,也就是其设计生涯的“阿拉伯摩尔风格”
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的设计不单纯复古而是采用折衷处
理,把各种材料混合利用。属于这种风格的典型设计是建于
1883——1888年间,位于巴塞罗那卡罗林区的文森公寓。这
个设计的墙面大量采用釉面瓷砖作镶嵌装饰处理。高蒂从中
年开始,在他的设计中,糅合了哥特式风格的特征,并将新
艺术运动的有机形态、曲线风格发展到极致,同时又赋予其
一种神秘的、传奇的隐喻色彩,在其看似漫不经心的设计中
表达出复杂的感情。高蒂最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是巴特洛公寓
(the Casa Batllo),该公寓房屋的外形象征海洋的海生 动物
的细节。整个大楼一眼望去就让人感到充满了革新味。构成
一二层凸窗的骨形石框、覆盖整个外墙的彩色玻璃镶嵌及五
光十色的屋顶彩砖,呈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连贯性,赋予大
楼无限生气。公寓的窗子被设计成似乎是从墙上长出来的,
造成了一种奇特的起伏效果,稍后他设计的米拉公寓(the
Casa Mila),进一步发挥了巴特洛公寓的形态,建筑物的正面
被处理成一系列水平起伏的线条,这样就使得多层建筑的高
垂感与表面水平起伏相映生辉。公寓不仅外部呈波浪形,内
部也没有直角,包括家具在内,都尽量避免采用直线和平面。
由于跨度不同,他使用的抛物线拱产生出不同高度的屋顶,
形成无比惊人的屋顶景观,整座建筑好像一个融化时的冰淇
淋。米拉公寓由于风格极端,引起了巴塞罗那市民的指责,
报纸以各种诨名来攻击这个设计:比如蠕虫、大黄蜂的巢等
(the Quarry the Pate the hornets’nest)。
在高蒂所有的设计中,在今天看来,最重要的还是他为之投
入43年之久,并且至死仍未能够完成的神圣家族教堂。该
教堂1881年委托高蒂设计,1884年始建,用了42年时间才
建成,主要由于财力不足,多次停工。教堂的设计主要模拟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式样,原设计有12座尖塔,最后只完成4
座。尖塔虽然保留着哥特式的韵味,但结构己简练得多,教
堂内外布满钟乳石式的雕塑和装饰件,上面贴以彩色玻璃和
石块,仿佛如神话中的世界一般,教堂浑身上下看不到一条
直线,一点清楚的规则,弥漫着向世界的工业化风格挑战的
气息。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路易?多米尼科?蒙塔
尼(Louis Domenico Montaner,1850-1930)其设计风格基本
上与法国、比利时的风格同步,但更重视功能的作用,代表
性的设计是卡塔拉兰音乐厅。
5、奥地利
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维也纳分离派发起的。这是一个由
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成立于1897
年,最初称为“奥地利美术协会”(the Austrian Fine Art
Association)。后来,因为他们标榜与传统和正统艺术分道扬
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
由”(Der Zeit Ihre Kunst-der Kunst Ihre Freiheit)。主要代表人
物有:建筑家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 1841—1918)、约瑟
夫?霍夫曼(Soseph Hoffmann 1970—1956)、约瑟夫?奥尔布
里希(Sosph Oblrich 1867—1908)、科罗曼?莫塞(Koloman
Moser 1868—1918)和画家居斯塔夫?克里木特(Gustav
Klimit)等。
瓦格纳是奥地利新艺术的倡导者,他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并
发展形成自己的学说。他早期推崇古典主义,后来受工业技
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其学说集中地反映在
1895年出版的《现代建筑》(Moderne Architektur)一书中。
他指出新结构和新材料必然导致新的设计形式的出现,建筑
领域的复古主义样式是极其荒谬的,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
而不是为古典复兴而产生的。他对未来建筑的预测是非常激
进的,认为未来建筑“像在古代流行的横线条,平如桌面的屋
顶,极为简洁而有力的结构和材料”,这些观点非常类似于后
来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观点。他甚至还认为现
代建筑的核心是交通或者交流系统的设计,因为建筑是人类
居住、工作和沟通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环绕空间。
建筑应该具有这种交流、沟通、交通为中心设计考虑,以促
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装饰也应该为此服务。他
在1900——1902年设计建造的维也纳新修道院(Neustiftguss
40)40号公寓,就体现了他的“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的设计
原则,并抛弃了“新艺术运动”风格的毫无意义的自然主义曲
线,采用了简单的几何形态,以少数曲线点缀达到装饰效果。
建于1899年的马若里卡公寓大楼虽堪称瓦格纳的代表作之
一,整个大楼外表装饰十分豪华,马若里卡彩砖和简洁的纵
横方格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只有到了他晚期的作品,才真
正体现出维也纳新艺术的独特风貌,摈弃了一切多余的装
饰。如建于1897——1898年的维也纳分离派总部(the Vienna
Secession Building),充分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特别是方形,
加上少数表面的植物纹样装饰,使设计具有功能和装饰高度
吻合的特点,与外型奇特、功能不好的高蒂设计的建筑形成
鲜明对照。
约瑟夫?奥尔布里希和约瑟夫?霍夫曼是瓦格纳的学生,他们
继承了瓦格纳的建筑新观念。奥尔布里希为维也纳分离派举
行年展设计的分离派之屋,以其几何形的结构和极少数的装
饰概括了分离派的基本特征。交替的立方体和球体构成了建
筑物的主旋律,如同纪念碑一般简洁。
与奥尔布里希相比,霍夫曼在新艺术运动中取得的成就更
大,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瓦格纳。他于1903年发起成立了
维也纳生产同盟(Wiener Werksttate),这是一个近似于英国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手工艺工厂,在生产
家具、金属制品和装饰品的同时,还出版了杂志《神圣》,
宣传自己的设计和艺术思想。霍夫曼一生在建筑设计、平面
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金属器皿设计方面作出了巨大
的成就。在他的建筑设计中,装饰的简洁性十分突出。由于
他偏爱方形和立体形,所以在他的许多室内设计如墙壁、隔
板、窗子、地
毯和家具中,家具本身被处理成岩石般的立体(图3-18)。
在他的平面设计中,图形设计的形体如螺旋体和黑白方形的
重复十分醒目,其装饰手法的基本要素是并置的几何形状、
直线条和黑白对比色调。这种黑白方格图形的装饰手法为霍
夫曼所始创,被学术界戏称为“方格霍夫曼”(图3-19)。
画家出身的克里木特是“维也纳分离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
在绘画风格上同样采用大量简单的几何图形为基本构图,采
用非常绚丽的金属色,如金色、银色、古铜色,加上其他明
快的颜色,创造出非常具有装饰性的绘画作品,在当时画坛
引起很大的震动。他为建筑设计的壁画,采用陶瓷镶嵌技术,
利用其娴熟的绘画技巧,为设计增添了许多魅力。
维也纳分离派另一代表人物莫塞,虽以绘画久长,但与分离
派设计家们的合作十分密切。他们装饰绘画风格简单明快,
与克里木特的绘画风格形成鲜明对照,趋向于用单色或黑白
颜色进行设计。如1898年他为维也纳分离派设计的展览海
报,就是新艺术运动的典型作品。
6、英国
作为一种设计运动,英国的新艺术设计活动主要限于苏格
兰。因此,它在英国的影响远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
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的是格拉斯
哥四人团(Glasgon Four):查尔斯?雷尼?麦金托希(Charles
Rennie Mackimtosh,1868—1928)、赫伯特?麦克内尔(Herbert
Mcnair1868—1953)、马格蕾特?麦克唐纳(Margaret
Mcdonald,1865—1933)、法朗西丝?麦克唐纳(Frances
Mcdonald,1874—1921)。在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他
们在建筑、室内、家具、玻璃和金属器皿等的设计方面形成
了独一无二的苏格兰新艺术表现,即柔软的曲线和坚硬高雅
的竖线交替运动的新表现,亦即设计史界所习称的“直线风
格”。
麦金托希不仅是“格拉斯哥四人团”的领袖人物,而且其设计
集中地体现了“直线风格”。他于1868年6月7日出生于格拉
斯哥,家庭有11个孩子,儿童时代十分幸福,很早就决心
要从事建筑。虽然父母反对,但他在16岁时就离开家庭外
出学习绘画、建筑并参与设计。他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泛,涉
及到建筑、家具、室内、灯具、玻璃器皿、地毯、壁挂等,
同时,他在绘画艺术方面也造诣甚高。他的设计风格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他很小的时候起,
他就对日本浮世绘线条的使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日本传统
艺术中简单的直线,利用不同的编排和布局,取得非常富有
装饰性的效果。当然,他的设计风格也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
运动的成果,特别是以威廉?莫里斯、约翰?拉斯金等人为首
的各种试验的发展,另外还有欧洲其它国家“新艺术”运动,
特别是被视为现代主义前奏的一些人物,如维也纳分离派运
动等的影响。
麦金托希作为一个全面的杰出的设计家,在建筑设计方面成
就尤大。他早期的建筑设计一方面受到英国传统建筑的影
响,而另一方面则倾向于采用简单的纵横直线。他最成功的
建筑设计是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一些建筑,设计上采用简单
的立体几何形式,内部稍加装饰,非常富有立体主义精神。
室内大量采用木料结构,简单的几何形式,内外协调,形成
一种统一的风格。为了达到高度统一的设计风格,他还统一
设计建筑内部的家具和用品,家具采用原色,注重纵向线条
的运用,利用直线搭配进行装饰,尽管避免过多的装饰。如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图书馆的设计,没有流畅的装饰线条,而
是抽象而富有力量的几何造型,给人的印象如同抽象形式合
奏的复调音乐。又如1902年他为希尔大楼所设计的室内,
其简洁的立体图形与地板的同类图形相呼应,并且将这种基
调延伸到长方形门框、天花板、墙板和几何形灯具,简洁的
格子形主宰室内,汇成简洁而空旷的整体效果。再如在家具
设计方面,像椅子、柜子、床等都别具特色,特别是他设计
的靠背椅,完全采用黑色的造型,非常夸张,完全摆脱了一
切传统形式的束缚,也超越了对任何自然形态的模仿。
从大量的作品来看,以麦金托希为代表的格拉斯哥设计风
格,集中地反映在装饰内容和手法的运用上。具体而言,表
面装饰遵循严格的线条图案——主要是常常以卵形告终的
微曲竖线——以及格子和风格化的玫瑰形;配色柔和,主要
限于淡橄榄色、淡紫色、乳白色、灰色和银白色构成的清淡
优美的色彩;拉长的女子沉思形姿在他们的设计中也十分突
出;装饰线条
虽超起于稳定,但其视觉效果也不会变化,大多数表面图案
抽象复杂,象征形态点缀其间,这些象征形态与大部分新艺
术设计一样,沟通自然;曲弯的竖线与卵形和细胞形图案相
同,风格化的叶子和玫瑰花苞赋予作品一种持续增长的活力
情调。
7、美国
在应用美术领域中,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
布拉德利(Will y,1868~1962),他堪称新艺术图形
设计代表。布拉德利最初是以比尔兹利的线条风格从事设
计,可以说比尔兹利的作品对布拉德利的图形设计风格构成
了决定性的影响。关于这种影响,我们从他的1895年设计
的招贴《CHAPBOOK》,以及被评论家视为“美国的第一张新
艺术招贴”的《孪生姐妹》,可以明显地看出拥有比尔兹利图
形风格中的那种曲发装饰图案和平面图案背景。
布拉德利1894年的作品反映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的
纯装饰化和高度“道德化”的手法,如为《故事书》设计的封
面。但是,在随后的设计生涯中,他也总结出了一些新的技
法,像以重复线条图案而非仅仅靠黑白对比来建立纹理色调
区,黑白被用来衬托彩色和装饰线条。他所总结出来的这些
新技法及其他的个人设计风格,集中地反映在他为R?D?布
莱克默的美国版《叙事诗》所绘的插图中,以及1895、1896、
1905年先后为《国内印刷》设计的封面、为爱德蒙?斯潘瑟
的《喜欢》所作的插图和《维克多?比西克里》海报设计中。
路易斯?康夫特?蒂夫尼(Louis Comfort Tiffany,1848—1933)
是工艺美术设计领域中的代表人物。
蒂夫尼主要从事日用器皿的设计,尤其擅长于玻璃设计。 在
新艺术运动没有影响到美国之前,蒂夫尼进行玻璃设计的原
型主要来源于欧洲,但在19世纪最后十年里,他的作品成
为欧洲玻璃设计的模式。
蒂夫尼在玻璃设计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他不仅
设计了19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最具流行时尚的台灯
——彩绘玻璃台灯,而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推出了著名
的“法夫赖尔”花瓶系列。其中前者的设计中,色彩丰富的玻
璃造型灯具使白炽灯泡刺眼的灯光变得极其柔和。青铜的底
座是树根和树杆,不规则的造型上面悬挂装饰着百合花、荷
花或紫藤花的彩绘玻璃灯罩,具有一种自然而浪漫的情调,
而后者的设计,引进了新的色彩效果,大部分是彩虹色,模
仿古代风化玻璃器具,有时叠盖风格化的花朵、孔雀羽毛和
梳子波纹图案以增强色彩效果。
在建筑设计领域,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
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
“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
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Beruhem)、詹
尼(Jenney)、艾德勒(Adler)霍拉伯特(Holabird)和路易
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等。通过这些建筑师
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路易斯?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对美国新
艺术建筑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巨大贡献。他在14年中设计了
一百多幢摩天大楼,分布在纽约、密苏里、芝加哥等地。他
早期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将罗马风格建筑语言加于现代形式
的愿望。他所设计的礼堂大厦在粗琢的下部楼层上方建有的
连拱廊围住窗子。而在建筑的内部,沙利文已开始运用花卉
装饰。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卡森皮里斯科公司商
场设计,商场的简洁处理,使该设计成为20世纪无数办工
与商业建筑的基本原形。主入口上方及周围布满奢华的新艺
术风格的铸铁装饰,这也许是沙利文最杰出的建筑装饰。商
场最下面两层是商店,上面十层为办公楼,在钢铁架上挂满
白色的陶砖,并有成排的大窗户,充分体现了他“形式服从功
能”的现代建筑思想。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沙利文和艾德勒合
作设计的“芝加哥大剧院”,沙利文通过使用可折叠的天花板
护墙和垂直的屏障,用许多悬吊的圆形弧圈把声音从舞台传
向剧院后面的观众,使能容纳3000人的剧院达到了完美的
音响效果。而在建筑的外部,沙利文改变了剧院
的立面材料,在下面三层使用质朴的花岗岩石块,在四层以
上使用沙岩,从而强调了建筑墙的垂直感。
继沙利文之后,曾经在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工作过的费兰克?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进一步发展了沙利
文的新艺术建筑思想,其中主要表现在对新材料的选用及考
虑建筑与环境协调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有机建筑”概念。
赖特被视为现代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设计在19
世纪90年代表现出强烈的表面装饰倾向,如1894年他为麦
克艾菲住宅所作的设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895年开始,
赖特在建筑铁饰设计中融入了高雅的垂直和曲线形。至1904
年,这些装饰作品对垂线和表面图案的运用已具赖特个人风
格。
简史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
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
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
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新艺术运动主要是一种建筑上的,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
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
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
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
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
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
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
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
(Jugend)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
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
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
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
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
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
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
从植物生长出来。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
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
(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Alphons Mucha)、
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和让?图洛普(Jan Toorop)归入多于一种风格
中。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
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
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
务。
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
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纽约的
作品、艾米里?加利(Emile Gallé)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
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
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
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
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
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
草、昆虫。
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
或植物等。日本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
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自此以后,从在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
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
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
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
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新艺术运动中好的一面,是其考虑了完整的风格。这意
味着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
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等级尺度。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
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
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
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就象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那
样,如今,新艺术运动被视为20世界文化运动中最有创新
力的先行者。
新艺术运动是一座桥梁,藉由这座桥梁,欧洲从古典走向了
现代。这场运动的实践涉及了艺术与设计的多个领域,在当
时的影响就遍及欧洲各国。它的社会基础是工业革命,工业
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同时也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
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使
整个欧洲沉浸在一种乐观的情绪之中,尽管我们今天可以看
到当时留下的各种关于工业革命的负面言论,但是这些言论
的背后都是对于人类所掌握的能力的巨大自信,人们对现状
不满,但对于改变现状的能力毫不怀疑。新艺术运动之名甫
一出现,即传播开来,这一现象本身也能说明问题。“新艺术”
只是一个商人开设的一家小店的名字,却在艺术史上留下如
此浓重的一笔,同“印象派”得自戏谑的评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名称把众多的人物及其实践都笼罩其中,他们之间是如
此的不同,各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但我们仍然认可这样
的标签,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答案可能就在新艺术的
“新”字上,这个新字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最近,欧洲各国都在进行“新艺术运动百年”的纪念活动,
再次把人们的眼光集中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这个时间
段上。在中国,人们对于新艺术运动也不陌生,此时旧话重
提的意义并不在于纪念,而是这场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现实
意义。某种程度上看,今天的中国在艺术与设计方面面临百
年前欧洲各国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西
方最新的艺术与设计,我们可以模仿他们,复制他们,甚至
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创造出类似的作品,但是我们永远摆
脱不掉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何以言新?新中国的成立,使我
们拥有了独立的国家主权 ;近二十多年的平稳环境和经济
建设,使我们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升,中国的艺术与设计正
是伴随着经济起飞而繁荣的。繁荣对应的往往是数量的概
念,不可否认的是,许多艺术家与设计师对我们的现状并不
满意,甚至焦虑。放眼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日常环境,我们建
起了玻璃高楼,硕大的立交桥成为影视镜头的常用题材,我
们也可以很酷地只用几何形体来说话,但更多的是我们混乱
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物质碎片,我们正在复制这个世界上所
有出现过的好东西,但惟独没有属于我们、属于这个时代的
真正创造物。繁荣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和速度,却无法赋予我
们真正的荣耀——我们企图占有,却不思创造。这样的困境
在百年前的欧洲同样存在,他们成功地建起了一座桥,从而
走出困境,走向新的未来。或许我们可以回顾这段建桥的历
史,找到我们的出路,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中国谈论新艺
术运动的意义之所在。
中国新艺术运动先锋工作委员会是在国家文化部等有关部
门大力支持下成立的旨在推动我国开展艺术创新,开展新艺
术运动的权威机构。她的常设机构为新艺术运动先锋工作
室。
新艺术运动先锋工作室凝聚了一批立志为中国艺术的复
兴而奋斗的精英。这些中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用自己的道
德、勇气、智慧,采用全球化考察、跨文化交流的模式把设
计放回生产、消费甚至宗教、政治中,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真
正创造物。在我国艺术创新、新艺术运动中正进行着不断的
尝试……
/view/
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
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
昆虫。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
卉或植物等。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
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
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
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新艺术运动对当时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绘画,家
具和织物设计、插画、器皿和艺术品、灯具、首饰等方面,
都有深远的影响。
萨姆尔.宾的画廊
1895年12月,在巴黎的普罗旺斯街开办了一家别具特色的
画廊,主人萨姆尔.宾是公认的日本艺术的鉴赏家,商人和
作家,这家画廊经营日本的风格优雅,独具异国情调的艺术
品,并且展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所设计的彩绘玻璃,
艺术玻璃,招贴画和珠宝首饰等。巴黎的《费加罗报》把这
个画廊描绘为“杂货铺”,因为这些东西五花八门,而且没
有统一的风格,也由于这些艺术品表现了某种类似颓废的装
饰品位,因此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受到堕落的英国人,吸吗啡
的隐君子,犹太人和比利时罪犯的影响。但是,《费加罗报》
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个画廊打开了新艺术作品的一扇窗,从
这里开始,“新艺术”(Art Nouveau)一词逐渐被人们所承
认,并最后在历史上获得定位。
到今天“新艺术”一词已经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
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
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
是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
萨姆尔.宾的画廊正面--
宾为他的画廊外部所做的装饰使画廊本身也成为一件新艺
术的作品。
红房子
1860年的英国肯特郡伯克斯利希斯,新建起一座完全与众不
同的房子:它的红墙外露而不覆灰泥;建筑的正面成为次要
部分,而从背面进行规划;不加遮掩地展示建筑的内部结构。
建筑的内部一改维多利亚时代的阴郁和拥挤,整个空间明亮
而舒适,无论是窗户的彩绘玻璃,还是窗帘精致的刺绣,抑
或独具中世纪风格的家具和陈设,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
的妙思。
这座洋溢着新艺术大胆革新的气息的建筑就是在艺术史上
至今依然赫赫有名的“红房子”。1859年,英国伟大的艺术
家威廉.莫里斯委托他的好友菲利普.韦布设计了这座住宅,
红房子完全按照莫里斯和他的好友韦布以及拉斐尔前派画
家罗塞蒂自己的构思来布置,他们不仅亲自设计家具及壁
纸,窗帘,帷幔的图案,并且亲自由莫里斯的妻子珍妮亲手
刺绣完成,整个房子的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感。,红房
子在这些率性而创新的艺术家的设计之下,成为一件具有历
史意义的杰出艺术品--它完全摆脱了陈旧的历史主义束缚,
已经具备了新艺术的特征,并且预示着即将来临的20世纪。
新艺术的发轫者--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是现代设计史的开篇人物,作为一
个具有激进思想的革命者,他深信工业化批量产品体现不出
创造者的精神特质。为了抵制“没有灵魂”的机器世界,他
最早背离古典主义,企图借力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寻求艺术
的未来。
身处19世纪末社会与思想激烈动荡的时代,面对
传统的贵族艺术和新兴的“普世艺术”,莫里斯试图以自己
的实践关注一个关乎艺术根本的问题:“要不是人人都能享
受艺术,那艺术跟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在他看来,真正
的艺术“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莫里斯
的问题至今都在迫使人们寻求答案。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莫里斯的工作集中在装
饰艺术上,他所设计的纺织品,墙纸图案确立了一种前所未
有的风格,其线条大多取自花梗,花蕾,藤蔓等自然界优美
具有曲线的形体,这种线条构成最终形成了整个新艺术运动
独特的风格,并影响了几乎整个20世纪的实用艺术设计。
在对红房子每一处细节亲自设计的过程中,莫里斯和他的朋
友们萌发了创建一家装饰设计公司的想法,并在1861年将
它付诸于实际。他们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壁画,雕刻,
彩色玻璃,金属制品到家具设计,充分体现了他们“还生活
以艺术”的思想;而他们精美,优秀的作品也成为推动新艺
术运动发展最具说服力的实例,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年轻画家
和建筑家投身到新艺术运动中来。
张沛银
环艺(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