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树优瑗)
IASPEI标准地震震相表
在与地震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协商工作之后,《IASPEI标准地震震相表》由IASPEI震相命名工作组于2002年5月定稿,并得
到了IASPEI地震观测与解释委员会(CoSOI)的认可,最终于2003年7月9日在扎幌由IASPEI正式表决通过。
IASPEI地震观测与解释委员会震相命名工作组成员有:
目录
地壳震相
地幔震相
地核震相
震源附近地表反射震相(深震震相)
面波
声学震相
振幅测量震相
未识别的到达
R. D. Adams
P. Bormann
E. R. Engdahl
J. Havskov
B. N. L. Kennett
J. Schweitzer
D. A. Storchak (组长)
地壳震相
目录 | 页顶
近距离处,来自上地壳内震源的上行P波,或射线底部到达上地壳的P波;更远距离
处,还指由在整个地壳内多重P波反射形成的群速度约为5.8 km / s的到达。
来自下地壳内震源的上行P波,或其底部到达下地壳的P波。
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的任意P波,或来自最上层地幔内震源的上行P波。
Pn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Pg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P波在莫霍面外侧的反射波。
PmP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PmP2表示PmPPmP。
P波在莫霍面外侧反射为S的波。
Pg
Pb (另称为P*)
Pn
PnPn
PgPg
PmP
PmPN
PmS
Sg
近距离处,来自上地壳内震源的上行S波,或其底部到达上地壳的S波;更远距离处,
还指由在整个地壳内多重S波反射及SV到P和(或) P到SV的转换波叠加而形成的到
达。
Sb (另称为S*)
来自下地壳内震源的上行S波,或其底部到达下地壳的S波。
Sn
SnSn
SgSg
SmS
SmSN
SmP
Lg
Rg
其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的任意S波,或来自最上层地幔内震源的上行S波。
Sn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Sg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S波在莫霍面外侧的反射波。
SmS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SmS2表示SmSSmS。
S波在莫霍面外侧反射为P的波。
在较大区域距离处观测到的、由在整个地壳内多重S波反射及SV到P和(或) P到SV
的转换波叠加而形成的波。最大能量以大约3.5 km / s的群速度传播。
短周期地壳瑞利波。
地幔震相
目录 | 页顶
射线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以下的纵波,以及来自最上层地幔以下震源的上行纵波。
离开震源向下,并在自由表面处反射的P波。
离开震源向下的P波,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S波。近距离处,其第一段表现为壳内P
波。
与PP类似的震相。
PP在自由表面处转换为S的反射波;其走时与PSP相当。
PS在自由表面处反射的S波。
P在核幔边界(CMB)的反射波。
P在核幔边界反射转换为S的波。
PcP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PcP2表示PcPPcP。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外侧的反射P波,z为以km为单位的正数。例如P660+P表
示来自660 km处间断面上面的反射P波。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内侧的反射P波。例如P660-P表示来自660 km处间断面下
面的反射P波,这意味着该震相先于PP。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外侧的P到S的转换反射波。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内侧的P到S的转换反射波。
离开震源向下的P波,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ScS波。
地幔中沿核幔边界产生绕射的P波。
P
PP
PS
PPP
PPS
PSS
PcP
PcS
PcPN
Pz+P (另称为PzP)
Pz-P
Pz+S (另称为PzS)
Pz-S
PScS
Pdif (原Pdiff)
S
SS
SP
SSS
SSP
SPP
ScS
ScP
ScSN
射线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以下的剪切波,以及来自最上层地幔以下震源的上行剪切波。
离开震源向下,并在自由表面处反射的S波。
离开震源向下的S波,并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P波。近距离处,其第二段表现为壳内
P波。
与SS类似的震相。
SS在自由表面处反射转换为P的波;其走时与SPS相当。
SP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P的波。
S在核幔边界的反射波。
S在核幔边界反射转换为P的波。
ScS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ScS2表示ScSScS。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树优瑗)
IASPEI标准地震震相表
在与地震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协商工作之后,《IASPEI标准地震震相表》由IASPEI震相命名工作组于2002年5月定稿,并得
到了IASPEI地震观测与解释委员会(CoSOI)的认可,最终于2003年7月9日在扎幌由IASPEI正式表决通过。
IASPEI地震观测与解释委员会震相命名工作组成员有:
目录
地壳震相
地幔震相
地核震相
震源附近地表反射震相(深震震相)
面波
声学震相
振幅测量震相
未识别的到达
R. D. Adams
P. Bormann
E. R. Engdahl
J. Havskov
B. N. L. Kennett
J. Schweitzer
D. A. Storchak (组长)
地壳震相
目录 | 页顶
近距离处,来自上地壳内震源的上行P波,或射线底部到达上地壳的P波;更远距离
处,还指由在整个地壳内多重P波反射形成的群速度约为5.8 km / s的到达。
来自下地壳内震源的上行P波,或其底部到达下地壳的P波。
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的任意P波,或来自最上层地幔内震源的上行P波。
Pn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Pg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P波在莫霍面外侧的反射波。
PmP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PmP2表示PmPPmP。
P波在莫霍面外侧反射为S的波。
Pg
Pb (另称为P*)
Pn
PnPn
PgPg
PmP
PmPN
PmS
Sg
近距离处,来自上地壳内震源的上行S波,或其底部到达上地壳的S波;更远距离处,
还指由在整个地壳内多重S波反射及SV到P和(或) P到SV的转换波叠加而形成的到
达。
Sb (另称为S*)
来自下地壳内震源的上行S波,或其底部到达下地壳的S波。
Sn
SnSn
SgSg
SmS
SmSN
SmP
Lg
Rg
其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的任意S波,或来自最上层地幔内震源的上行S波。
Sn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Sg在自由表面处的反射波。
S波在莫霍面外侧的反射波。
SmS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SmS2表示SmSSmS。
S波在莫霍面外侧反射为P的波。
在较大区域距离处观测到的、由在整个地壳内多重S波反射及SV到P和(或) P到SV
的转换波叠加而形成的波。最大能量以大约3.5 km / s的群速度传播。
短周期地壳瑞利波。
地幔震相
目录 | 页顶
射线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以下的纵波,以及来自最上层地幔以下震源的上行纵波。
离开震源向下,并在自由表面处反射的P波。
离开震源向下的P波,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S波。近距离处,其第一段表现为壳内P
波。
与PP类似的震相。
PP在自由表面处转换为S的反射波;其走时与PSP相当。
PS在自由表面处反射的S波。
P在核幔边界(CMB)的反射波。
P在核幔边界反射转换为S的波。
PcP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PcP2表示PcPPcP。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外侧的反射P波,z为以km为单位的正数。例如P660+P表
示来自660 km处间断面上面的反射P波。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内侧的反射P波。例如P660-P表示来自660 km处间断面下
面的反射P波,这意味着该震相先于PP。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外侧的P到S的转换反射波。
来自深度为z处的间断面内侧的P到S的转换反射波。
离开震源向下的P波,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ScS波。
地幔中沿核幔边界产生绕射的P波。
P
PP
PS
PPP
PPS
PSS
PcP
PcS
PcPN
Pz+P (另称为PzP)
Pz-P
Pz+S (另称为PzS)
Pz-S
PScS
Pdif (原Pdiff)
S
SS
SP
SSS
SSP
SPP
ScS
ScP
ScSN
射线底部到达最上层地幔以下的剪切波,以及来自最上层地幔以下震源的上行剪切波。
离开震源向下,并在自由表面处反射的S波。
离开震源向下的S波,并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P波。近距离处,其第二段表现为壳内
P波。
与SS类似的震相。
SS在自由表面处反射转换为P的波;其走时与SPS相当。
SP在自由表面处反射为P的波。
S在核幔边界的反射波。
S在核幔边界反射转换为P的波。
ScS的多重自由表面反射波;N为正整数。例如ScS2表示ScS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