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IT圈 admin 29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2日发(作者:丙清润)

2011年第11期种辱像展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 

现状与发展趋势 

徐 诤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002) 

内容摘要: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在上海信息产业构成中占据较大比重,与上海本土电 

子信息产业相比,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具有代工型特征、发展态势良好且技术溢出效 

应正在逐步显现等特点,因此,未来上海大型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发展路径将可能是通过 

代工领域高端化、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结构调整升级等途径实现“转型”与生产基地向 

内陆“转移”。上海应在正确认识台资电子资讯代工型企业的作用之基础上,加强政策的 

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建立与完善产业发展与投资促进、协调等机制,有步骤地为台资电 

子企业完成转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关键词:台资电子资讯转型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1740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1)11—0025—006 

近年来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持续增长,产业规模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2.5%,位列 

上海工业支柱产业之首,成为稳定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撑。通过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电子信息 

重点领域的规模和技术不断提升,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同时,上海电子信息产业也存在处于价 

值链低端、增加值有限、代工为主、缺乏原创技术等问题。而在上海电子信息产业构成中,台资企 

业占据较大比重,因此,上海电子信息产业要转型升级、提升效益,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发展极为 

重要。从台商方面看,作为在大陆投资的主导性产业,台资电子资讯虽然在技术、管理、产业链升 

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也同样面临着转移与转型的问题,也 

在积极探索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针对在沪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发展现状 

及趋势,调研台积电、达丰电子、和硕科技、英业达电子等l0多家相关企业,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约占上海电子信息企业的10%,投资额约占18%,产值占25%,出 

口占50%。截止到2010年10月底,上海的台资企业总计8050家,其中台资的电子信息类企业 

约占34%,大约有2700家左右,大部分企业以贴牌代工为主,或者为代工企业提供相关配套。 

收稿日期:2011—10—05 

作者简介:徐诤: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副研究员。 

25—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达丰电子、英业达科技、和硕电脑与台积电等是台资电子资讯企业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典型的大 

型企业。 

表1 上海台资主要电资讯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达丰电子 英业达电子 和硕科技 台积电 

进入上海时『日J 2001年投产 2002年投产 2004年投资, 2005钽 

2006年量产 

主营业务 笔记本电脑代工 笔记本电脑代工 笔记本电脑 半导体代工 

及手机代I 

投资额(亿美元) 超过lO 4 6.27 4.2 

2010年产量 50oO万台笔记本电脑 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 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 6时、8时芯片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 

主要市场 2010年出口笔记本电 国际市场 2010年出口笔记本电 大陆市场 

脑3500万台 脑1000万台 

2010年出口额 300 100 100 (内销为主) 

(亿美元) 

员工数(人) 25000(90%为外地员 15000(外地员工为主) 10000 1500(半数以上 

I) 是工程师) 

目前上海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具有明显的代工型企业特征 

进入上海的大型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基本属于行业内的龙头型企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 

响力;呈现出出口值极大化、就业极大化、产值极大化的代工型企业特点。其中,达丰电子、英业 

达科技、和硕科技以OEM(代工生产)为主,目前开始兼有部分ODM(设计制造),订单和市场两 

头在外;而台积电则属于整合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标准认定等比较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垂 

直整合型代工企业,以内销为主,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母公司每年申请国际专利量达数百项。 

(二)目前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的复苏,这些代工企业发展情况较好。一是订单增长迅速,2009 

年下半年以来普遍有2~3成的增长,生产线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产能 

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张的情况。二是随着国际市场形势的好转,产品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 

浮,一般在3%~5%左右,企业利润也随之有所增长。三是在国际经济景气复苏与两岸签署 

ECFA的推动下,台湾整体经济情势好转,预计2010年的增长率将达到9.88%,创21年来的新 

高,这也给投资大陆的企业带来相对有利的经营环境。四是这些台资企业普遍看好大陆未来的 

整体发展趋势,均有进一步扩大投资的规划。五是这些企业的注意力进一步转向大陆内需市场, 

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呈现出不断扩张的态势。 

(三)技术溢出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日益凸显。尽管台资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制程领域,但其对大陆产业的引领作用不容低估。例如,达丰电子的 

引进使得IT大规模代工的模式逐步为大陆企业所仿效,有效提升了联想、浪潮等本土型电子信 

息企业的生产效能;台积电的进入使大陆的半导体市场真正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而且台积 

电积极培育大陆的相关半导体设计企业,推动形成以台积电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的做法也为大 

陆企业所效仿。此外,台资代工企业在经营管理、质量控制、行销渠道的拓展、对相关周边产业的 

扶植等方面,均对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目前台湾在这一 

产业领域的制程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仍然领先上海3~5年,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台资企 

26— 

2011年第l1期种辱向展 

业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增值贡献有待提升 

台资电子资讯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和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 

关健材料零部件以及销售、品牌运营等环节大多依然留在海外,并未同步转入。从地方税收贡献 

看,由于以出口导向为主,且大多已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正处于税收优惠期内,对上海地 

方的税收贡献度有限。随着这些台资企业对大陆内需市场进一步拓展,今后对地方财税贡献度 

会逐步提高。 

二、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向 

伴随上海走进服务经济时代,以及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紧密化,台资电子资讯企业正处于调 

整升级的重要阶段,根据调研判断,转型与转移都是未来上海台资企业的选项,既有可能通过代 

工领域高端化以及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就地转型升级;同时,台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虽不 

会离开大陆,但向内地转移也在其未来发展方案之中。 

(一)转型与转移 

未来5—10年,上海大型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发展路径将是“转型”与“转移”“两手抓”。一方 

面不放弃成熟的代工模式,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台资企业并无决心走品牌路线,将仍旧以代 

工为主,只是代工的产品与技术更加高端;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在电子信息新技术应用 

型产品领域,台资企业有计划依托自有技术进行开发,形成自主品牌,从而强化企业竞争力。这 

样可以使企业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与突破。 

(二)结构调整与升级 

结构调整与升级已经进入在沪台资企业计划表。根据调研问卷,有43%的被访企业表示将 

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有42%的企业表示将调整产品开发方向与经营方式,走向多元化 

经营;有39%的台资企业表示将强化品牌战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其中,英业达目前已经将产 

品重点转向云计算服务器以及与此相关的GPS系统与手机,且这部分产能主要集中于上海金 

桥,预计到2012年新兴产业的产值将占英业达在上海总产值的15%~20%。达丰也已经开始 

将重点转向云计算伺服器和GPS手机,鉴于这些高端产品与技术OEM或ODM属于人才密集 

型,所以达丰表示一定会落在上海松江,不会向外转移,若市场情况良好,未来3年内这部分产值 

将占到总产值的8%~10%左右。 

(三)持续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是台资企业的普遍选择 

在调研中,有四分之三的在沪台资资讯企业表示将通过自行研发或者与欧、美、日厂商合作 

研发,以拥有核心技术。台资资讯企业均希望进一步保持与全球技术发展的同步性,但研发重点 

主要集中于制程领域,对原创性研发台资企业大多希望与上海乃至大陆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合 

作。从领域上看,现阶段重点是转向云计算及其相关伺服器技术、GPS手机技术以及与新能源设 

备相关技术领域。由于目前云计算伺服器及相关产品的主要技术掌握在英特尔手中,尽管国内 

的浪潮、华为均已着手转入该项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但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因此,英业达、达丰 

等台资企业主要计划与英特尔合作,取得相应的技术,继续以代工方式转入更高端领域的生产。 

而在GPS与智能手机方向,台资企业则计划以自有技术进行研发与市场拓展,并力图形成自有 

品牌。 

27—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笔记本电脑代工产能外移将是必然趋势 

在调研中,38%的企业表示了转移生产基地的意向,虽然台积电、和硕基于目前市场前景乐 

观,现阶段还需要尽快扩大产能,不会考虑生产基地外移,但生产制造产能转移仍然是台资企业 

应对上海营商环境变化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产能外移将是必然趋势。原因主要有三: 

是上海商务成本上升快,诱发产业二次转移。近年来上海土地、劳动力以及水、电等公共基础 

设施价格成本上升较快,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多为代工型企业,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经营模式以贴 

牌生产为主,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成本敏感性强。目前上海的最低工资为l120元,较重庆 

的850元高出三成,这对于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的代工型企业而言负担颇重。同时上海环保标 

准提高、土地获取困难,而内地较上海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以台资企业现有技术优势也更容易 

取得当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些因素都导致台资企业积极筹划外移产能。二是跨国公司整机 

企业内迁,如英特尔、惠普目前均已将笔记本电脑整机厂内迁,一方面带动了作为代工企业的内移; 

另一方面,跟随跨国公司整机厂的配套企业也随之内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业配套问题。大 

陆有品牌的电子产品整机企业也基本在内地,出于与下游企业整合角度考虑,相关台资企业内迁也 

势在必行。三是目前国家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长期以来制约企业内移的交通瓶颈正在 

逐步消除,例如重庆通过与铁道部合作,建立起从重庆直达深圳盐田港的货运通道,出货时间从原 

先的103小时减少至53小时;成都也开通了每周三班直达欧洲的全货运航班(B747),基本满足了 

苹果的出货需要。因此,在沪台资企业笔记本电脑产能转移将不可避免,这一过程将渐进进行,台 

资企业的普遍做法是逐步减少上海的产能,扩大内地的产能,这一周期大致在5年左右。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台资电子资讯代工型企业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台湾电子资讯制造业已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中重要的一环,尽管其仍以代工为 

主,但其所具有较高的技术制程、完善的技术服务系统和优良的品质保障等特点,使其成为全球 

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目前已处于价值链分工中的中上游,已经具备一 

定的议价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与上海相比,无论是在技术层次、管理水平、服务系统、应变能力以 

及内生转型能力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总体而言,较上海的硬件生产厂商领先3~5年(相当于 

个世代)。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将呈现“两级化”(大型化、知识密集化)、“两 

端化”(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和服务专业化、大陆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在沪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存 

在“产值大而增值低”、“高端不高效”、“产品技术含略高而利润税收贡献低”等问题,但无论是目 

前的发展规模,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台资电子制造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经营示范效应都不可 

小觑,尤其是在上海本地企业还很难完全承担起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转型的情况下,仍需重视和支 

持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发展,重点是鼓励其在本地转型。 

(二)注意把握和控制台资电子资讯制造企业的调整转移节奏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第二产业发展呈现下滑态势,这是上海城市发展转型、迈入服 

务经济时代的必然过程。然而,制造业下降过快,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上海产业空洞化,出现“产 

业转型的结构性真空”,进而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出现转型期阵痛。以低成本要素投入为 

基础的台资低端代工环节外移是市场规律所致,不以主观意志而改变。但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具 

有产值极大化、出口极大化、用工极大化的特点,受挤压而外移速度过快,将导致上海“十二五” 

28— 

2011年第11期钟霉&展 

时期经济增长、出口等明显下滑,这对上海“十二五”时期的转型发展不利。因此,对台资代工型 

制造环节外移应注意调控节奏。一是在舆论上应避免一味夸大台资资讯企业的负面问题;二是 

鉴于台资代工企业对成本极为敏感,因此建议近期仍应保持一定财政支持,以减缓成本上升的压 

力,控制其外移节奏。 

(三)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促进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向高端发展 

调研中台资企业普遍反映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他们对上海产业升级的政 

策扶持更是缺乏了解,导致台资企业申请专项支持存在一定障碍。同时,现有各类扶持政策主要 

侧重于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且支持金额有限,而对应用制程、工艺等方面的专利缺少支持。对此, 

是应在上海“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等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上海 

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方向,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加大规划 

和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引导台资企业积极调整产品和业务结构,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二是加快 

制定“上海吸引台资重点产业指导目录”,强化引导性与规范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吸引台湾电子 

信息产业落户上海。随着两岸ECFA的签署,大陆各地均将与台湾实现产业对接,作为招商引资 

的重点。对此,可以考虑制订“上海吸引台资重点产业指导目录”,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吸引 

台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并引导电子信息类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现阶段尤其应通过政策引导,进 

步推动英业达、达丰、和硕等企业的升级转型。 

(四)细分重点领域,分类指导沪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 

当前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正进入重要转型阶段,技术融合和应用的深化推动了新一代 

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上海可根据不同情况,将对台合作的电子信息产业细分为 

过渡型、合作型和引进型等不同领域类型,分别制订针对性的政策。例如笔记本电脑代工就是属 

于过渡型合作,近期稳定,中长期必然调整外移。Ic及软件设计业、光电子产业中的LED领域等 

沪台各有优势,水平差距不大,可以作为沪台强化合作的领域,重点是支持沪台企业通过企业联 

盟、产业科技联盟等途径加强产业合作。而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业、云计算等属于进一步引进 

型,因为在制程设计、精准物流、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台资企业的运营及服务功能较 

强;在云计算及其相关领域,台资目前已经投入相当的资金,力图紧跟全球的最新发展潮流;对于 

光电子领域中光能转换驱动程序领域等台湾也发展较快,已出现光芯片设计,具有较大的发展潜 

力。对此,上海应该以引进为主,通过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强化支持,使这些新兴产业领域在上 

海能够快速形成集聚,并成为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支柱。 

(五)提高融资便利化程度,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是设立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专项发展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对包括代工在内 

的各类相关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包括制程技术)、技术标准制定、企业并购及高新技术引 

进、产品产业化、人才培训等给予补贴资助,以增强其创新动力。二是应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际 

金融中心建设的资本运筹功能,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通过相关基金、风险资本、企业债券市场等, 

为企业发展与扩张营造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鼓励沪台企业之间的合作、并购、兼并重组,加速企 

业的发展与成长;其中,可以是上海企业购并台资企业,也可以是台资购并上海企业,核心的目标 

是加快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三是结合台资金融机构引进,推动台资金融机构拓展相 

关针对性服务。鉴于台资金融机构更熟悉台商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台资金融机构的作用。一 

方面应探索适度降低进人门槛,加快引入台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应参照CEPA模式在经营范围 

上适度放宽,允许台资金融机构开发更符合台商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授信服务。 

29—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六)充分发挥投资促进机构的作用,为台商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在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过程中,以立法方式形成的“投资促进条例”与“产业升级条例”等投 

资促进与服务机制,对于完善投资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投资促进机构更是在香港和台湾 

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台湾“投审会”在四年一轮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制 

定重点产业引进列表,每年有针对性地调整,引导产业投资和产业升级。在这方面,上海可以借 

鉴相关成功经验,形成更加完备的投资促进与协调机制,为包括台商在内的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 

环境,加快产业升级的进程。口 

The Report o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financed by Taiwan capital 

Xu Zheng 

Abstract: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financed by Taiwan capital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Shanghai.Compare with the nativ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y,trhe 

Taiwan founded ones have many features mostly like rapid developing OME companies that contribute 

increasing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s.Consequently,in the future the major odes will go through two 

changes that are technology change to more advanced OME,industry chain and company structure 

change to more upgraded ones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and the production base moving inland.We 

should properly recognize the effect of OME companies,and then enhance the support and policy 

guidance.At last,with a complete mechanism for industy develropment,financing and coordination, 

we will provide a favorable policy and market circumstance that can help Taiwan found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step by step. 

Keywords:Taiwan found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In— 

dustry upgrading 

30.---—— 

2024年4月22日发(作者:丙清润)

2011年第11期种辱像展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 

现状与发展趋势 

徐 诤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002) 

内容摘要: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在上海信息产业构成中占据较大比重,与上海本土电 

子信息产业相比,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具有代工型特征、发展态势良好且技术溢出效 

应正在逐步显现等特点,因此,未来上海大型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发展路径将可能是通过 

代工领域高端化、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结构调整升级等途径实现“转型”与生产基地向 

内陆“转移”。上海应在正确认识台资电子资讯代工型企业的作用之基础上,加强政策的 

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建立与完善产业发展与投资促进、协调等机制,有步骤地为台资电 

子企业完成转型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关键词:台资电子资讯转型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1740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1)11—0025—006 

近年来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持续增长,产业规模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2.5%,位列 

上海工业支柱产业之首,成为稳定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撑。通过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电子信息 

重点领域的规模和技术不断提升,竞争力位居国内前列。同时,上海电子信息产业也存在处于价 

值链低端、增加值有限、代工为主、缺乏原创技术等问题。而在上海电子信息产业构成中,台资企 

业占据较大比重,因此,上海电子信息产业要转型升级、提升效益,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发展极为 

重要。从台商方面看,作为在大陆投资的主导性产业,台资电子资讯虽然在技术、管理、产业链升 

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也同样面临着转移与转型的问题,也 

在积极探索突破发展瓶颈的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针对在沪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发展现状 

及趋势,调研台积电、达丰电子、和硕科技、英业达电子等l0多家相关企业,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约占上海电子信息企业的10%,投资额约占18%,产值占25%,出 

口占50%。截止到2010年10月底,上海的台资企业总计8050家,其中台资的电子信息类企业 

约占34%,大约有2700家左右,大部分企业以贴牌代工为主,或者为代工企业提供相关配套。 

收稿日期:2011—10—05 

作者简介:徐诤: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处处长,副研究员。 

25—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达丰电子、英业达科技、和硕电脑与台积电等是台资电子资讯企业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典型的大 

型企业。 

表1 上海台资主要电资讯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 达丰电子 英业达电子 和硕科技 台积电 

进入上海时『日J 2001年投产 2002年投产 2004年投资, 2005钽 

2006年量产 

主营业务 笔记本电脑代工 笔记本电脑代工 笔记本电脑 半导体代工 

及手机代I 

投资额(亿美元) 超过lO 4 6.27 4.2 

2010年产量 50oO万台笔记本电脑 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 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 6时、8时芯片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 

主要市场 2010年出口笔记本电 国际市场 2010年出口笔记本电 大陆市场 

脑3500万台 脑1000万台 

2010年出口额 300 100 100 (内销为主) 

(亿美元) 

员工数(人) 25000(90%为外地员 15000(外地员工为主) 10000 1500(半数以上 

I) 是工程师) 

目前上海台资电子信息企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具有明显的代工型企业特征 

进入上海的大型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基本属于行业内的龙头型企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 

响力;呈现出出口值极大化、就业极大化、产值极大化的代工型企业特点。其中,达丰电子、英业 

达科技、和硕科技以OEM(代工生产)为主,目前开始兼有部分ODM(设计制造),订单和市场两 

头在外;而台积电则属于整合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标准认定等比较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垂 

直整合型代工企业,以内销为主,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母公司每年申请国际专利量达数百项。 

(二)目前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的复苏,这些代工企业发展情况较好。一是订单增长迅速,2009 

年下半年以来普遍有2~3成的增长,生产线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产能 

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张的情况。二是随着国际市场形势的好转,产品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 

浮,一般在3%~5%左右,企业利润也随之有所增长。三是在国际经济景气复苏与两岸签署 

ECFA的推动下,台湾整体经济情势好转,预计2010年的增长率将达到9.88%,创21年来的新 

高,这也给投资大陆的企业带来相对有利的经营环境。四是这些台资企业普遍看好大陆未来的 

整体发展趋势,均有进一步扩大投资的规划。五是这些企业的注意力进一步转向大陆内需市场, 

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呈现出不断扩张的态势。 

(三)技术溢出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日益凸显。尽管台资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制程领域,但其对大陆产业的引领作用不容低估。例如,达丰电子的 

引进使得IT大规模代工的模式逐步为大陆企业所仿效,有效提升了联想、浪潮等本土型电子信 

息企业的生产效能;台积电的进入使大陆的半导体市场真正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而且台积 

电积极培育大陆的相关半导体设计企业,推动形成以台积电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的做法也为大 

陆企业所效仿。此外,台资代工企业在经营管理、质量控制、行销渠道的拓展、对相关周边产业的 

扶植等方面,均对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目前台湾在这一 

产业领域的制程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仍然领先上海3~5年,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台资企 

26— 

2011年第l1期种辱向展 

业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增值贡献有待提升 

台资电子资讯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和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 

关健材料零部件以及销售、品牌运营等环节大多依然留在海外,并未同步转入。从地方税收贡献 

看,由于以出口导向为主,且大多已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正处于税收优惠期内,对上海地 

方的税收贡献度有限。随着这些台资企业对大陆内需市场进一步拓展,今后对地方财税贡献度 

会逐步提高。 

二、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未来发展动向 

伴随上海走进服务经济时代,以及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紧密化,台资电子资讯企业正处于调 

整升级的重要阶段,根据调研判断,转型与转移都是未来上海台资企业的选项,既有可能通过代 

工领域高端化以及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就地转型升级;同时,台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虽不 

会离开大陆,但向内地转移也在其未来发展方案之中。 

(一)转型与转移 

未来5—10年,上海大型台资电子信息企业发展路径将是“转型”与“转移”“两手抓”。一方 

面不放弃成熟的代工模式,尤其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台资企业并无决心走品牌路线,将仍旧以代 

工为主,只是代工的产品与技术更加高端;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在电子信息新技术应用 

型产品领域,台资企业有计划依托自有技术进行开发,形成自主品牌,从而强化企业竞争力。这 

样可以使企业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发展与突破。 

(二)结构调整与升级 

结构调整与升级已经进入在沪台资企业计划表。根据调研问卷,有43%的被访企业表示将 

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有42%的企业表示将调整产品开发方向与经营方式,走向多元化 

经营;有39%的台资企业表示将强化品牌战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其中,英业达目前已经将产 

品重点转向云计算服务器以及与此相关的GPS系统与手机,且这部分产能主要集中于上海金 

桥,预计到2012年新兴产业的产值将占英业达在上海总产值的15%~20%。达丰也已经开始 

将重点转向云计算伺服器和GPS手机,鉴于这些高端产品与技术OEM或ODM属于人才密集 

型,所以达丰表示一定会落在上海松江,不会向外转移,若市场情况良好,未来3年内这部分产值 

将占到总产值的8%~10%左右。 

(三)持续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是台资企业的普遍选择 

在调研中,有四分之三的在沪台资资讯企业表示将通过自行研发或者与欧、美、日厂商合作 

研发,以拥有核心技术。台资资讯企业均希望进一步保持与全球技术发展的同步性,但研发重点 

主要集中于制程领域,对原创性研发台资企业大多希望与上海乃至大陆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合 

作。从领域上看,现阶段重点是转向云计算及其相关伺服器技术、GPS手机技术以及与新能源设 

备相关技术领域。由于目前云计算伺服器及相关产品的主要技术掌握在英特尔手中,尽管国内 

的浪潮、华为均已着手转入该项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但与国际水平尚有差距,因此,英业达、达丰 

等台资企业主要计划与英特尔合作,取得相应的技术,继续以代工方式转入更高端领域的生产。 

而在GPS与智能手机方向,台资企业则计划以自有技术进行研发与市场拓展,并力图形成自有 

品牌。 

27—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笔记本电脑代工产能外移将是必然趋势 

在调研中,38%的企业表示了转移生产基地的意向,虽然台积电、和硕基于目前市场前景乐 

观,现阶段还需要尽快扩大产能,不会考虑生产基地外移,但生产制造产能转移仍然是台资企业 

应对上海营商环境变化的主要手段,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产能外移将是必然趋势。原因主要有三: 

是上海商务成本上升快,诱发产业二次转移。近年来上海土地、劳动力以及水、电等公共基础 

设施价格成本上升较快,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多为代工型企业,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经营模式以贴 

牌生产为主,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成本敏感性强。目前上海的最低工资为l120元,较重庆 

的850元高出三成,这对于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的代工型企业而言负担颇重。同时上海环保标 

准提高、土地获取困难,而内地较上海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以台资企业现有技术优势也更容易 

取得当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这些因素都导致台资企业积极筹划外移产能。二是跨国公司整机 

企业内迁,如英特尔、惠普目前均已将笔记本电脑整机厂内迁,一方面带动了作为代工企业的内移; 

另一方面,跟随跨国公司整机厂的配套企业也随之内迁,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产业配套问题。大 

陆有品牌的电子产品整机企业也基本在内地,出于与下游企业整合角度考虑,相关台资企业内迁也 

势在必行。三是目前国家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长期以来制约企业内移的交通瓶颈正在 

逐步消除,例如重庆通过与铁道部合作,建立起从重庆直达深圳盐田港的货运通道,出货时间从原 

先的103小时减少至53小时;成都也开通了每周三班直达欧洲的全货运航班(B747),基本满足了 

苹果的出货需要。因此,在沪台资企业笔记本电脑产能转移将不可避免,这一过程将渐进进行,台 

资企业的普遍做法是逐步减少上海的产能,扩大内地的产能,这一周期大致在5年左右。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正确认识台资电子资讯代工型企业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台湾电子资讯制造业已成为国际产业分工中重要的一环,尽管其仍以代工为 

主,但其所具有较高的技术制程、完善的技术服务系统和优良的品质保障等特点,使其成为全球 

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目前已处于价值链分工中的中上游,已经具备一 

定的议价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与上海相比,无论是在技术层次、管理水平、服务系统、应变能力以 

及内生转型能力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总体而言,较上海的硬件生产厂商领先3~5年(相当于 

个世代)。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台湾电子资讯产业将呈现“两级化”(大型化、知识密集化)、“两 

端化”(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和服务专业化、大陆化的发展趋势。虽然在沪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存 

在“产值大而增值低”、“高端不高效”、“产品技术含略高而利润税收贡献低”等问题,但无论是目 

前的发展规模,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台资电子制造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经营示范效应都不可 

小觑,尤其是在上海本地企业还很难完全承担起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转型的情况下,仍需重视和支 

持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的发展,重点是鼓励其在本地转型。 

(二)注意把握和控制台资电子资讯制造企业的调整转移节奏 

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第二产业发展呈现下滑态势,这是上海城市发展转型、迈入服 

务经济时代的必然过程。然而,制造业下降过快,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上海产业空洞化,出现“产 

业转型的结构性真空”,进而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出现转型期阵痛。以低成本要素投入为 

基础的台资低端代工环节外移是市场规律所致,不以主观意志而改变。但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具 

有产值极大化、出口极大化、用工极大化的特点,受挤压而外移速度过快,将导致上海“十二五” 

28— 

2011年第11期钟霉&展 

时期经济增长、出口等明显下滑,这对上海“十二五”时期的转型发展不利。因此,对台资代工型 

制造环节外移应注意调控节奏。一是在舆论上应避免一味夸大台资资讯企业的负面问题;二是 

鉴于台资代工企业对成本极为敏感,因此建议近期仍应保持一定财政支持,以减缓成本上升的压 

力,控制其外移节奏。 

(三)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促进台资电子资讯企业向高端发展 

调研中台资企业普遍反映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他们对上海产业升级的政 

策扶持更是缺乏了解,导致台资企业申请专项支持存在一定障碍。同时,现有各类扶持政策主要 

侧重于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且支持金额有限,而对应用制程、工艺等方面的专利缺少支持。对此, 

是应在上海“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等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上海 

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方向,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并加大规划 

和政策的宣传力度,以引导台资企业积极调整产品和业务结构,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二是加快 

制定“上海吸引台资重点产业指导目录”,强化引导性与规范化,有针对性地加强吸引台湾电子 

信息产业落户上海。随着两岸ECFA的签署,大陆各地均将与台湾实现产业对接,作为招商引资 

的重点。对此,可以考虑制订“上海吸引台资重点产业指导目录”,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吸引 

台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并引导电子信息类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现阶段尤其应通过政策引导,进 

步推动英业达、达丰、和硕等企业的升级转型。 

(四)细分重点领域,分类指导沪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 

当前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正进入重要转型阶段,技术融合和应用的深化推动了新一代 

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上海可根据不同情况,将对台合作的电子信息产业细分为 

过渡型、合作型和引进型等不同领域类型,分别制订针对性的政策。例如笔记本电脑代工就是属 

于过渡型合作,近期稳定,中长期必然调整外移。Ic及软件设计业、光电子产业中的LED领域等 

沪台各有优势,水平差距不大,可以作为沪台强化合作的领域,重点是支持沪台企业通过企业联 

盟、产业科技联盟等途径加强产业合作。而电子信息生产性服务业、云计算等属于进一步引进 

型,因为在制程设计、精准物流、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台资企业的运营及服务功能较 

强;在云计算及其相关领域,台资目前已经投入相当的资金,力图紧跟全球的最新发展潮流;对于 

光电子领域中光能转换驱动程序领域等台湾也发展较快,已出现光芯片设计,具有较大的发展潜 

力。对此,上海应该以引进为主,通过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强化支持,使这些新兴产业领域在上 

海能够快速形成集聚,并成为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支柱。 

(五)提高融资便利化程度,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是设立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专项发展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对包括代工在内 

的各类相关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包括制程技术)、技术标准制定、企业并购及高新技术引 

进、产品产业化、人才培训等给予补贴资助,以增强其创新动力。二是应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际 

金融中心建设的资本运筹功能,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通过相关基金、风险资本、企业债券市场等, 

为企业发展与扩张营造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鼓励沪台企业之间的合作、并购、兼并重组,加速企 

业的发展与成长;其中,可以是上海企业购并台资企业,也可以是台资购并上海企业,核心的目标 

是加快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三是结合台资金融机构引进,推动台资金融机构拓展相 

关针对性服务。鉴于台资金融机构更熟悉台商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台资金融机构的作用。一 

方面应探索适度降低进人门槛,加快引入台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应参照CEPA模式在经营范围 

上适度放宽,允许台资金融机构开发更符合台商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授信服务。 

29— 

上海台资电子资讯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六)充分发挥投资促进机构的作用,为台商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在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过程中,以立法方式形成的“投资促进条例”与“产业升级条例”等投 

资促进与服务机制,对于完善投资环境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投资促进机构更是在香港和台湾 

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台湾“投审会”在四年一轮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制 

定重点产业引进列表,每年有针对性地调整,引导产业投资和产业升级。在这方面,上海可以借 

鉴相关成功经验,形成更加完备的投资促进与协调机制,为包括台商在内的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 

环境,加快产业升级的进程。口 

The Report o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financed by Taiwan capital 

Xu Zheng 

Abstract: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financed by Taiwan capital occupy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Shanghai.Compare with the nativ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y,trhe 

Taiwan founded ones have many features mostly like rapid developing OME companies that contribute 

increasing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s.Consequently,in the future the major odes will go through two 

changes that are technology change to more advanced OME,industry chain and company structure 

change to more upgraded ones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and the production base moving inland.We 

should properly recognize the effect of OME companies,and then enhance the support and policy 

guidance.At last,with a complete mechanism for industy develropment,financing and coordination, 

we will provide a favorable policy and market circumstance that can help Taiwan found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step by step. 

Keywords:Taiwan found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terprises;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In— 

dustry upgrading 

30.---——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