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USBMI致力于为网友们分享Windows、安卓、IOS等主流手机系统相关的资讯以及评测、同时提供相关教程、应用、软件下载等服务。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斗气”风波乌克兰彼奥风波

IT圈 admin 50浏览 0评论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庆涵阳)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斗气”风波乌克兰彼奥风波

俄罗斯展开能源外交的首选地是原苏联地区。乌克兰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的一员,

自然也难以逃脱涨价的命运。俄乌两次“斗气”风波,可以证实这一点。 2008年2

月7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布声明说,如果乌克兰不能在2月11日前解决乌

克兰先前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所欠债务问题,且没有就此问题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俄罗斯将

中止供应部分输往乌克兰的天然气。

所谓债务问题的来由是这样的:乌克兰进口的大部分天然气为中亚国家生产,俄罗斯

供给乌克兰的天然气只是作为中亚国家向乌克兰供气不足的补充。由于遭遇寒冬,中亚国

家特别是土库曼斯坦对乌克兰供气量急剧减少。应乌克兰请求,俄罗斯自2008年1月1

日开始向乌克兰紧急供应天然气以弥补供需缺口,截至2月7日供气量已达19亿立方米,

价值约6亿美元。但乌方一直没有支付这笔费用。

目前,乌克兰每年从俄罗斯和中亚进口大约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来自俄罗斯的

天然气约占乌克兰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中,有大约80%要通

过乌克兰境内的输气管道。可以说,俄、乌两国在天然气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双方在这

一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2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在莫斯科会晤时就解决天然

气债务问题在原则上达成了一致。俄罗斯今后不通过中介公司直接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

乌克兰从2月14日起开始偿还拖欠俄罗斯的天然气债务,俄罗斯则继续以每千立方米

179.5美元的价格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双方还将改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模式。由于乌

方无法一次性清偿这笔债务,希望供应天然气的债权方能同意将该债务重组,俄罗斯表示

同意。协议能够达成,缘于普京希望显示对尤先科的支持。可以说,这个协议化解了俄乌

关系中的一次危机。

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2月26日的表态却使事态再度紧

张。他说,为落实协议,俄方14日将拟定好的相关文件送达乌方研究签署,但至今未得到

答复。如乌方继续拖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俄方拟于莫斯科时间3月3日10时将输

往乌克兰的天然气减少25%。

分析认为,俄乌在天然气问题上本已达成协议,之后却再次出现反复,除了两国在这

一问题上的诸多利益分歧未得到根本弥合外,乌克兰总统与总理之间的“步调不一致”也

是一个重要原因。据透露,在俄方拟定的两国关于天然气合作的合同草案送达乌克兰总理

季莫申科后,她对草案做了大幅修改,删除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合同中提出的

大部分要求,只保留了乌克兰按照每千立方米130美元的价格偿还所欠债务,及俄对乌克

兰2008年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保持在每千立方米179.5美元等条款。季莫申科的态度引发

了尤先科的不满。乌克兰总统新闻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乌克兰政府的立场是“不正确的”,

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乌克兰政府总理和其他成员必须严格按照两国元首共同做出的决

定行事。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急忙会见总理季莫申科和议长亚采纽克,说服二人应该尽最大可能

加快与俄罗斯就天然气问题进行谈判的进程,同时绝不要挑起与俄罗斯的“天然气战争”。

而解决与俄罗斯天然气问题的原则就是他与普京在莫斯科达成的协议。

面对俄罗斯“限气”的威胁,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发言人泽姆良斯基说,俄罗

斯缩减天然气供应量对乌克兰国内消费者不会产生影响,乌克兰将动用储备气来满足国内

需要。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回复显示了绝不退让的立场。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是说到做到,毫不食言。3月3日上午10时开始将供应

乌克兰的天然气供气量减少25%。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他呼吁与俄罗

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行“有力度的”谈判,而不是挑起“天然气战争”。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利亚诺夫4日宣布,由于乌克兰代表的缺席,

俄乌供气谈判未能恢复。鉴于乌克兰无意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双方在天然气债务问题上的争

议,俄罗斯决定进一步减少对乌克兰天然气供应,将从莫斯科时间当晚20时起再将对乌克

兰天然气供应量减少25%,累计减少50%。库普利亚诺夫还说,此举不会影响对欧洲其

他用户的供应量。他希望乌克兰尽快通过谈判解决有争议问题,“如果乌克兰不回到谈判

桌,不排除将再次削减供应量”。面对乌克兰对还款置之不理的态度,俄罗斯绝不含糊,

显然俄罗斯在动真格的,不是说说而已。

双方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针对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开始削减输往乌克兰的供

气量,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再次抛出重磅炸弹,声称在“国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下”有可能使用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此言一出,欧盟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皮耶巴尔

格斯和欧盟轮值主席国斯洛文尼亚经济部长维齐亚克4日联名呼吁俄罗斯和乌克兰尽快解

决目前的天然气争端。皮耶巴尔格斯说,欧盟高度重视俄乌双方此前做出的有关确保欧盟

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承诺,希望双方能就目前的争端找到一个持久的解决办法,并确保输欧

天然气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俄乌“斗气”,殃及欧盟。欧盟心里又是紧张又是着急。3月4日尤先科致函季莫申

科说,俄罗斯降低对乌克兰的供气量“引起了欧盟委员会的不安”,继续谈判是目前解决

争端的唯一现实出路。他责令政府立即与俄罗斯恢复谈判。来自俄罗斯、欧盟、乌克兰总

统尤先科等各方的压力,终于迫使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回到谈判桌。

正在波兰访问的乌克兰外长奥格雷兹科3月4日在华沙表示,尽管俄罗斯天然气工业

股份公司宣布减少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量,但乌克兰将尽一切努力保证对欧盟天然气的

正常供应。奥格雷兹科当天对记者表示,乌俄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关系是明朗的,问题将

会很快得到解决。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5日也出面承诺,乌克兰将履行自己应承担的全部

义务,不会截取俄罗斯输往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季莫申科还在当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领导人正在通过电话进行谈判,双

方将很快发表停止在天然气问题上对抗的联合声明。她还说,政府已于当天通过一份决议,

允许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在缺乏协议的情况下向俄方先行支付已消费的天然气的债务。

截至3月6日,欧盟尚无任何成员国的天然气供应出现问题。

随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利亚诺夫说,对乌克兰供应天然气的限

制将取消。俄气公司总裁米勒和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总裁杜宾通了电话。双方就解决有关

对乌克兰供气问题达成了一致,乌克兰将向俄罗斯完全支付2008年1月1日至3月1日

的天然气费用。俄罗斯和乌克兰在结束两国天然气争端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危机

暂时得以解决,相关谈判仍将继续。

反观此次俄乌天然气争端,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与总理季莫申科之间会

出现如此明显的分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与尤先科相比,季莫申科在对俄关系上一

直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季莫申科早在组阁之前就多次宣布要重新审议俄乌之间的天然气

协议,并将其视为新政府的主要政策之一。她还提出,俄罗斯储蓄银行作为苏联储蓄银行

在法律上的继承者,应该偿还苏联储蓄银行在苏联解体时由于巨额财富蒸发给乌克兰民众

带来的巨大损失。其二,季莫申科和尤先科对于权力的角逐导致二人在诸多问题上出现争

端。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两人都对下届总统宝座虎视眈眈。而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

明,季莫申科的支持率远高于尤先科,如果现在举行总统选举,季莫申科将胜出。正是上

述因素使乌克兰总统与总理在天然气问题上出现分歧,从而使乌方迟迟不能对俄方拟定的

天然气合作草案给予答复,并导致双方在天然气问题上面临僵局。

前面曾提到,2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在莫斯科会晤时就解决

天然气债务问题在原则上达成了一致,其中谈到俄罗斯今后不通过中介公司直接向乌克兰

供应天然气。那么,此处的“中介公司”指的是谁呢?目前垄断向乌克兰出口天然气的公

司是瑞士俄乌能源公司(Rosukrenergo),这个公司从事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其50%

的股份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掌控。瑞士俄乌能源公司向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出

口天然气。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将大部分天然气再转卖给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

(Nahogaz)和其他销售商。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是俄乌能源公司与乌克兰国家石油天

然气公司(NahogazUkrainy)的合资公司。

2008年2月,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杜宾在莫斯科对记者说:“从今年起,

中介公司将不再存在,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成立一

个联合工作组,希望在年内能解决所有问题。天然气将从天然气工业公司直接供应给乌克

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

俄罗斯前总理、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切尔诺梅尔金也证实,在俄乌天然气供应方面将

不会存在中介公司。切尔诺梅尔金在回答关于俄乌能源公司和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是否

继续保留的问题时说:“不。”

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也反对中间商介入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供应。她在公开

场合对记者说:“天然气市场不能有中间商,我们有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

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还有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政府,这一事务不需要中间人。我们将同

俄罗斯同行举行会面,以阐明向乌克兰保障天然气供应和经乌克兰过境运输天然气的所有

问题。”梅德韦杰夫也认为,对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来说,更合适的乌克兰合作

伙伴是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

在这场天然气之争中,应该说乌克兰谈判的回旋余地相当有限。现在天然气市场仍旧

是卖方市场,而且乌克兰天然气需求量也是巨大的,其进口仍然依赖俄罗斯。俄罗斯输往

欧洲的天然气大部分要从乌克兰过境,在理论上,乌克兰具备大幅度提高俄罗斯天然气过

境费的反钳制手段。但实际上,乌克兰若采用这一措施,损失将会更大。因为,乌克兰从

土库曼斯坦进口的所有天然气,都是经由俄罗斯的管道进入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同样可

以通过提高天然气过境费来制裁乌克兰。

事实上,这次俄罗斯和乌克兰关于天然气的争端并非第一次。早在2005年年末,两

国之间就曾爆发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天然气战争”。2006年新年,当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在

温暖、祥和的气氛中喜迎新年时,乌克兰老百姓在难挨的寒冷中开始新的一年。

2005年1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就提高俄向乌提供的天然气价格问题出现争议。2005

年,乌克兰是按每1千立方米50美元的价格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

份公司要求乌方在2006年按每1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国际市场价格购买。乌克兰则希望

分阶段提价,以减少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的冲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

2005年12月30日公开在电视上说:“如果乌克兰不在最后时间内签订新购气合同,俄

罗斯将于2006年1月1日上午10时关闭向乌克兰供气的管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安全会议上听取了有关方面就俄乌天然气纠纷问题所作的情况汇

报后责成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2006年第一季度仍按2005年价格

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但条件是乌方应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同俄方签署从2006年

第二季度起按市场价格购买俄天然气的合同。

乌克兰拒绝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的有关2006年天然气供应和运输的最

新建议,因为天然气相对于乌克兰经济而言有非同寻常的分量。乌克兰的工业产业结构以

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为主,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涨到每千立方米230美元以上,乌克兰的主导

产业每年要多支付几十亿美元的天然气费用。

乌克兰一度威胁说,如果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供气,乌克兰将自行截取俄罗斯经乌克

兰境内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天然气的15%作为“输送费”。乌克兰这一决定可谓一箭双雕:

既对俄罗斯的涨价予以回击,以示绝不妥协的姿态,同时也将欧盟卷入这场天然气风波,

扩大事态,以期引来更多关注,达到多方介入、共同调解的目的。欧盟十分担心俄乌天然

气价格纠纷会影响欧盟成员国的天然气供应。负责能源事务的官员邀请多个国家能源部长

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欧洲各国的天然气供给问题。美国国务卿赖斯认为:“俄

罗斯试图通过天然气提价对乌克兰施加政治压力,甚至置疑俄罗斯主办八国集团峰会的资

格。”

但莫斯科方面似乎对乌克兰的态度早就做好准备,下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俄

罗斯于莫斯科时间2006年1月1日上午9时40分开始降低通向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送

气压力,莫斯科时间上午10时切断了对乌克兰方的天然气供应。

虽然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一再表示,断气不会给乌克兰造成任何影响,政府会动用国家

能源储备,并从土库曼斯坦购买天然气,保证工业生产继续、百姓生活正常。但是,乌克

兰还是出现了能源危机。由于天气寒冷,供暖不足,许多人不得不开始烧柴取暖。反对党

借机指责政府,要求尤先科总统下台。

“断气”四天之后,乌克兰终于与俄罗斯就天然气价格问题签署了协议。未来五年内,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将俄罗斯天然气出售给俄乌能源

公司,俄乌能源公司将俄罗斯的天然气与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

中亚国家的低价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乌克兰。俄罗斯天然气

经乌克兰境内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过境费由原来的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高至1.6

美元。俄乌双方均对谈判结果表示满意。俄罗斯达到了涨价的目的,乌克兰也没有付出高

昂的涨价成本,皆大欢喜。但俄乌在天然气买卖价格上存在的高额差价却无一例外地转嫁

给了俄乌能源公司。

欧盟能源事务专员皮耶巴尔格斯表示:“这是一个好消息。我对两个国家达成协议充

满信心,认为他们很快就能谈拢价格问题……没想到这个结果来得如此之快!”当记者问到

俄乌天然气之争是否是政治因素所致,皮耶巴尔格斯说:“这是一个贸易纠纷,但造成了

一定的政治后果。”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欧洲天然气需求量的大约25%都要靠俄罗斯公司供应,而其

中大部分需经过一条横跨乌克兰的管道输送。由于俄乌两国最近的纠纷,至少15个欧洲国

家的天然气供应比平时减少了至少10%,一些国家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引起了国

民的不满。俄乌天然气争端也给欧洲制造了不小的惊慌与恐惧。尽管欧盟国家在这场争执

中表现出了不偏不倚的态度,但俄罗斯给乌克兰“断气”的做法依然引起了欧洲的警惕,

如何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已经提上了欧盟的议事日程。欧盟也力图发挥集体智慧,寻

求在俄罗斯以外的地区进口能源的途径。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危机”,表面看起来只是某种商品的定价问题,实际

上却是两国地缘政治地位演变的结果,隐藏着重大的外交与战略较量。苏联解体后,俄罗

斯和乌克兰两国在独联体内依然保持兄弟关系,在经济上实行互惠政策,俄方向乌方提供

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天然气和石油等,让利于乌方。但是,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后,

尤先科政权实行“亲美入欧”政策,力求加入北约和欧盟,为此不惜与俄罗斯翻脸。乌克

兰的所作所为,极大地伤害了俄罗斯的感情。既然乌克兰不念兄弟之情,与俄罗斯分庭抗

礼,那俄罗斯为什么还要向乌克兰提供廉价的能源呢?普京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一年

要亏损36亿美元”,“简直就是直接向乌克兰送钱,而我们从中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签署协议之后在俄罗斯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说,

俄罗斯向乌克兰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将根据市场行情浮动。目前俄方向乌方提供的天然气价

格为每千立方米230美元,这一价格是根据市场价格确定的,将来无疑也会根据天然气市

场价格和石油产品的市场价格升高或降低。今后俄罗斯天然气的出口将逐步向货币结算模

式过渡,并完全排除以货易货的贸易模式。很显然,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天然气贸易上完全

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无需再提兄弟手足情,大家都只对市场行情负责。

梅德韦杰夫在由俄新社主办的第一次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媒体论坛上表示,俄

罗斯天然气供应价格问题应该是经济决定,这个决定不应该被政治化。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不打算垄断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系统,

只是希望该运输系统能够正常运营。普京说,俄罗斯争取以市场价格向其他国家出售天然

气是明智的做法,建议海外伙伴平稳过渡到天然气的市场计价方式。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庆涵阳)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斗气”风波乌克兰彼奥风波

俄罗斯展开能源外交的首选地是原苏联地区。乌克兰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的一员,

自然也难以逃脱涨价的命运。俄乌两次“斗气”风波,可以证实这一点。 2008年2

月7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布声明说,如果乌克兰不能在2月11日前解决乌

克兰先前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所欠债务问题,且没有就此问题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俄罗斯将

中止供应部分输往乌克兰的天然气。

所谓债务问题的来由是这样的:乌克兰进口的大部分天然气为中亚国家生产,俄罗斯

供给乌克兰的天然气只是作为中亚国家向乌克兰供气不足的补充。由于遭遇寒冬,中亚国

家特别是土库曼斯坦对乌克兰供气量急剧减少。应乌克兰请求,俄罗斯自2008年1月1

日开始向乌克兰紧急供应天然气以弥补供需缺口,截至2月7日供气量已达19亿立方米,

价值约6亿美元。但乌方一直没有支付这笔费用。

目前,乌克兰每年从俄罗斯和中亚进口大约55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来自俄罗斯的

天然气约占乌克兰进口总量的四分之一。而俄罗斯出口欧洲的天然气中,有大约80%要通

过乌克兰境内的输气管道。可以说,俄、乌两国在天然气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双方在这

一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2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在莫斯科会晤时就解决天然

气债务问题在原则上达成了一致。俄罗斯今后不通过中介公司直接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

乌克兰从2月14日起开始偿还拖欠俄罗斯的天然气债务,俄罗斯则继续以每千立方米

179.5美元的价格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双方还将改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模式。由于乌

方无法一次性清偿这笔债务,希望供应天然气的债权方能同意将该债务重组,俄罗斯表示

同意。协议能够达成,缘于普京希望显示对尤先科的支持。可以说,这个协议化解了俄乌

关系中的一次危机。

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里亚诺夫2月26日的表态却使事态再度紧

张。他说,为落实协议,俄方14日将拟定好的相关文件送达乌方研究签署,但至今未得到

答复。如乌方继续拖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俄方拟于莫斯科时间3月3日10时将输

往乌克兰的天然气减少25%。

分析认为,俄乌在天然气问题上本已达成协议,之后却再次出现反复,除了两国在这

一问题上的诸多利益分歧未得到根本弥合外,乌克兰总统与总理之间的“步调不一致”也

是一个重要原因。据透露,在俄方拟定的两国关于天然气合作的合同草案送达乌克兰总理

季莫申科后,她对草案做了大幅修改,删除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合同中提出的

大部分要求,只保留了乌克兰按照每千立方米130美元的价格偿还所欠债务,及俄对乌克

兰2008年的天然气供应价格保持在每千立方米179.5美元等条款。季莫申科的态度引发

了尤先科的不满。乌克兰总统新闻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乌克兰政府的立场是“不正确的”,

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乌克兰政府总理和其他成员必须严格按照两国元首共同做出的决

定行事。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急忙会见总理季莫申科和议长亚采纽克,说服二人应该尽最大可能

加快与俄罗斯就天然气问题进行谈判的进程,同时绝不要挑起与俄罗斯的“天然气战争”。

而解决与俄罗斯天然气问题的原则就是他与普京在莫斯科达成的协议。

面对俄罗斯“限气”的威胁,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发言人泽姆良斯基说,俄罗

斯缩减天然气供应量对乌克兰国内消费者不会产生影响,乌克兰将动用储备气来满足国内

需要。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回复显示了绝不退让的立场。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也是说到做到,毫不食言。3月3日上午10时开始将供应

乌克兰的天然气供气量减少25%。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他呼吁与俄罗

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进行“有力度的”谈判,而不是挑起“天然气战争”。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利亚诺夫4日宣布,由于乌克兰代表的缺席,

俄乌供气谈判未能恢复。鉴于乌克兰无意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双方在天然气债务问题上的争

议,俄罗斯决定进一步减少对乌克兰天然气供应,将从莫斯科时间当晚20时起再将对乌克

兰天然气供应量减少25%,累计减少50%。库普利亚诺夫还说,此举不会影响对欧洲其

他用户的供应量。他希望乌克兰尽快通过谈判解决有争议问题,“如果乌克兰不回到谈判

桌,不排除将再次削减供应量”。面对乌克兰对还款置之不理的态度,俄罗斯绝不含糊,

显然俄罗斯在动真格的,不是说说而已。

双方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针对俄罗斯天然气股份公司开始削减输往乌克兰的供

气量,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再次抛出重磅炸弹,声称在“国家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下”有可能使用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此言一出,欧盟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皮耶巴尔

格斯和欧盟轮值主席国斯洛文尼亚经济部长维齐亚克4日联名呼吁俄罗斯和乌克兰尽快解

决目前的天然气争端。皮耶巴尔格斯说,欧盟高度重视俄乌双方此前做出的有关确保欧盟

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承诺,希望双方能就目前的争端找到一个持久的解决办法,并确保输欧

天然气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俄乌“斗气”,殃及欧盟。欧盟心里又是紧张又是着急。3月4日尤先科致函季莫申

科说,俄罗斯降低对乌克兰的供气量“引起了欧盟委员会的不安”,继续谈判是目前解决

争端的唯一现实出路。他责令政府立即与俄罗斯恢复谈判。来自俄罗斯、欧盟、乌克兰总

统尤先科等各方的压力,终于迫使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回到谈判桌。

正在波兰访问的乌克兰外长奥格雷兹科3月4日在华沙表示,尽管俄罗斯天然气工业

股份公司宣布减少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量,但乌克兰将尽一切努力保证对欧盟天然气的

正常供应。奥格雷兹科当天对记者表示,乌俄两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关系是明朗的,问题将

会很快得到解决。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5日也出面承诺,乌克兰将履行自己应承担的全部

义务,不会截取俄罗斯输往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季莫申科还在当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领导人正在通过电话进行谈判,双

方将很快发表停止在天然气问题上对抗的联合声明。她还说,政府已于当天通过一份决议,

允许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在缺乏协议的情况下向俄方先行支付已消费的天然气的债务。

截至3月6日,欧盟尚无任何成员国的天然气供应出现问题。

随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发言人库普利亚诺夫说,对乌克兰供应天然气的限

制将取消。俄气公司总裁米勒和乌克兰国家油气公司总裁杜宾通了电话。双方就解决有关

对乌克兰供气问题达成了一致,乌克兰将向俄罗斯完全支付2008年1月1日至3月1日

的天然气费用。俄罗斯和乌克兰在结束两国天然气争端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危机

暂时得以解决,相关谈判仍将继续。

反观此次俄乌天然气争端,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与总理季莫申科之间会

出现如此明显的分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与尤先科相比,季莫申科在对俄关系上一

直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季莫申科早在组阁之前就多次宣布要重新审议俄乌之间的天然气

协议,并将其视为新政府的主要政策之一。她还提出,俄罗斯储蓄银行作为苏联储蓄银行

在法律上的继承者,应该偿还苏联储蓄银行在苏联解体时由于巨额财富蒸发给乌克兰民众

带来的巨大损失。其二,季莫申科和尤先科对于权力的角逐导致二人在诸多问题上出现争

端。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两人都对下届总统宝座虎视眈眈。而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

明,季莫申科的支持率远高于尤先科,如果现在举行总统选举,季莫申科将胜出。正是上

述因素使乌克兰总统与总理在天然气问题上出现分歧,从而使乌方迟迟不能对俄方拟定的

天然气合作草案给予答复,并导致双方在天然气问题上面临僵局。

前面曾提到,2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在莫斯科会晤时就解决

天然气债务问题在原则上达成了一致,其中谈到俄罗斯今后不通过中介公司直接向乌克兰

供应天然气。那么,此处的“中介公司”指的是谁呢?目前垄断向乌克兰出口天然气的公

司是瑞士俄乌能源公司(Rosukrenergo),这个公司从事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其50%

的股份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掌控。瑞士俄乌能源公司向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出

口天然气。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将大部分天然气再转卖给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

(Nahogaz)和其他销售商。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是俄乌能源公司与乌克兰国家石油天

然气公司(NahogazUkrainy)的合资公司。

2008年2月,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总裁杜宾在莫斯科对记者说:“从今年起,

中介公司将不再存在,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成立一

个联合工作组,希望在年内能解决所有问题。天然气将从天然气工业公司直接供应给乌克

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

俄罗斯前总理、俄罗斯驻乌克兰大使切尔诺梅尔金也证实,在俄乌天然气供应方面将

不会存在中介公司。切尔诺梅尔金在回答关于俄乌能源公司和乌克兰天然气能源公司是否

继续保留的问题时说:“不。”

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也反对中间商介入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天然气供应。她在公开

场合对记者说:“天然气市场不能有中间商,我们有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俄罗斯

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还有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政府,这一事务不需要中间人。我们将同

俄罗斯同行举行会面,以阐明向乌克兰保障天然气供应和经乌克兰过境运输天然气的所有

问题。”梅德韦杰夫也认为,对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来说,更合适的乌克兰合作

伙伴是乌克兰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

在这场天然气之争中,应该说乌克兰谈判的回旋余地相当有限。现在天然气市场仍旧

是卖方市场,而且乌克兰天然气需求量也是巨大的,其进口仍然依赖俄罗斯。俄罗斯输往

欧洲的天然气大部分要从乌克兰过境,在理论上,乌克兰具备大幅度提高俄罗斯天然气过

境费的反钳制手段。但实际上,乌克兰若采用这一措施,损失将会更大。因为,乌克兰从

土库曼斯坦进口的所有天然气,都是经由俄罗斯的管道进入乌克兰境内的。俄罗斯同样可

以通过提高天然气过境费来制裁乌克兰。

事实上,这次俄罗斯和乌克兰关于天然气的争端并非第一次。早在2005年年末,两

国之间就曾爆发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天然气战争”。2006年新年,当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在

温暖、祥和的气氛中喜迎新年时,乌克兰老百姓在难挨的寒冷中开始新的一年。

2005年1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就提高俄向乌提供的天然气价格问题出现争议。2005

年,乌克兰是按每1千立方米50美元的价格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

份公司要求乌方在2006年按每1千立方米230美元的国际市场价格购买。乌克兰则希望

分阶段提价,以减少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的冲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

2005年12月30日公开在电视上说:“如果乌克兰不在最后时间内签订新购气合同,俄

罗斯将于2006年1月1日上午10时关闭向乌克兰供气的管道。”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安全会议上听取了有关方面就俄乌天然气纠纷问题所作的情况汇

报后责成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2006年第一季度仍按2005年价格

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但条件是乌方应在2005年12月31日之前同俄方签署从2006年

第二季度起按市场价格购买俄天然气的合同。

乌克兰拒绝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提出的有关2006年天然气供应和运输的最

新建议,因为天然气相对于乌克兰经济而言有非同寻常的分量。乌克兰的工业产业结构以

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为主,如果天然气价格上涨到每千立方米230美元以上,乌克兰的主导

产业每年要多支付几十亿美元的天然气费用。

乌克兰一度威胁说,如果俄罗斯停止向乌克兰供气,乌克兰将自行截取俄罗斯经乌克

兰境内出口到欧洲其他国家天然气的15%作为“输送费”。乌克兰这一决定可谓一箭双雕:

既对俄罗斯的涨价予以回击,以示绝不妥协的姿态,同时也将欧盟卷入这场天然气风波,

扩大事态,以期引来更多关注,达到多方介入、共同调解的目的。欧盟十分担心俄乌天然

气价格纠纷会影响欧盟成员国的天然气供应。负责能源事务的官员邀请多个国家能源部长

在布鲁塞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欧洲各国的天然气供给问题。美国国务卿赖斯认为:“俄

罗斯试图通过天然气提价对乌克兰施加政治压力,甚至置疑俄罗斯主办八国集团峰会的资

格。”

但莫斯科方面似乎对乌克兰的态度早就做好准备,下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俄

罗斯于莫斯科时间2006年1月1日上午9时40分开始降低通向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送

气压力,莫斯科时间上午10时切断了对乌克兰方的天然气供应。

虽然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一再表示,断气不会给乌克兰造成任何影响,政府会动用国家

能源储备,并从土库曼斯坦购买天然气,保证工业生产继续、百姓生活正常。但是,乌克

兰还是出现了能源危机。由于天气寒冷,供暖不足,许多人不得不开始烧柴取暖。反对党

借机指责政府,要求尤先科总统下台。

“断气”四天之后,乌克兰终于与俄罗斯就天然气价格问题签署了协议。未来五年内,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每千立方米230美元的价格将俄罗斯天然气出售给俄乌能源

公司,俄乌能源公司将俄罗斯的天然气与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

中亚国家的低价天然气混合,再以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乌克兰。俄罗斯天然气

经乌克兰境内出口到欧盟国家的过境费由原来的每千立方米/百公里1.09美元提高至1.6

美元。俄乌双方均对谈判结果表示满意。俄罗斯达到了涨价的目的,乌克兰也没有付出高

昂的涨价成本,皆大欢喜。但俄乌在天然气买卖价格上存在的高额差价却无一例外地转嫁

给了俄乌能源公司。

欧盟能源事务专员皮耶巴尔格斯表示:“这是一个好消息。我对两个国家达成协议充

满信心,认为他们很快就能谈拢价格问题……没想到这个结果来得如此之快!”当记者问到

俄乌天然气之争是否是政治因素所致,皮耶巴尔格斯说:“这是一个贸易纠纷,但造成了

一定的政治后果。”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欧洲天然气需求量的大约25%都要靠俄罗斯公司供应,而其

中大部分需经过一条横跨乌克兰的管道输送。由于俄乌两国最近的纠纷,至少15个欧洲国

家的天然气供应比平时减少了至少10%,一些国家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引起了国

民的不满。俄乌天然气争端也给欧洲制造了不小的惊慌与恐惧。尽管欧盟国家在这场争执

中表现出了不偏不倚的态度,但俄罗斯给乌克兰“断气”的做法依然引起了欧洲的警惕,

如何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已经提上了欧盟的议事日程。欧盟也力图发挥集体智慧,寻

求在俄罗斯以外的地区进口能源的途径。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危机”,表面看起来只是某种商品的定价问题,实际

上却是两国地缘政治地位演变的结果,隐藏着重大的外交与战略较量。苏联解体后,俄罗

斯和乌克兰两国在独联体内依然保持兄弟关系,在经济上实行互惠政策,俄方向乌方提供

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天然气和石油等,让利于乌方。但是,乌克兰发生“橙色革命”后,

尤先科政权实行“亲美入欧”政策,力求加入北约和欧盟,为此不惜与俄罗斯翻脸。乌克

兰的所作所为,极大地伤害了俄罗斯的感情。既然乌克兰不念兄弟之情,与俄罗斯分庭抗

礼,那俄罗斯为什么还要向乌克兰提供廉价的能源呢?普京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一年

要亏损36亿美元”,“简直就是直接向乌克兰送钱,而我们从中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签署协议之后在俄罗斯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说,

俄罗斯向乌克兰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将根据市场行情浮动。目前俄方向乌方提供的天然气价

格为每千立方米230美元,这一价格是根据市场价格确定的,将来无疑也会根据天然气市

场价格和石油产品的市场价格升高或降低。今后俄罗斯天然气的出口将逐步向货币结算模

式过渡,并完全排除以货易货的贸易模式。很显然,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天然气贸易上完全

是打开天窗说亮话,无需再提兄弟手足情,大家都只对市场行情负责。

梅德韦杰夫在由俄新社主办的第一次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媒体论坛上表示,俄

罗斯天然气供应价格问题应该是经济决定,这个决定不应该被政治化。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不打算垄断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系统,

只是希望该运输系统能够正常运营。普京说,俄罗斯争取以市场价格向其他国家出售天然

气是明智的做法,建议海外伙伴平稳过渡到天然气的市场计价方式。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0)

  1. 暂无评论